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950814股基資訊

2006年08月14日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950814股基資訊_img_1



20檔高價股填權 千億資金排隊■ 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國際股市近期面臨重大事件,先是美國FED升不升息的隱憂,後有英國劫機計畫利空,而國內倒扁的政爭未歇,台股出現量縮的小幅震盪,確實悶壞投資人。法人指出,短線上台股不脫區間盤整格局,但中長期來看,隨中國大陸高度發展,台灣將是最大受惠者,台股相當可為;在資金面上,今年來已有20檔高價股順利填權,在除權旺季過後,預期有千億現金可投入股市,因此後市並不悲觀,建議逢低佈局,電子傳產並重。

 油價利空 消化中
 統一投信大滿貫基金經理人張繼聖指出,回顧過去的經驗,股市高點時,利多不斷;股市低點時,利空連連,現在地緣政治危機、中國持續宏觀調控、電子業旺季不旺,都是利空反覆測底。以油價來說,油價在50美元以上已經維持一年,70美元以上也維持3個月了,民眾將慢慢接受高油價帶來的通膨疑慮,市場會漸漸消化利空。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以往9月、10月都是台股逢低佈局的時候,今年來看亦是如此。因為8月面臨企業半年報、兩岸政策及美國利率政策不確定因素,壓抑台股動能。但10月有幾個消息值得留意,例如開放大陸觀光、新型iPOD、Vista 企業版新作業系統也將推出、遊戲機也正是新品推出旺季,預料9月起就開始陸續反映明年展望。

 除權旺季 燒滾滾
 在資金面上,張繼聖觀察今年台股除權息行情有很大特色,就是配息比例拉高,很多配息率都在五成以上,甚至配息率八成、九成比比皆是。如此一來,只要基本面不差,往往順利填權,且權值的現金比重高,有助除權旺季過後籌碼面穩定。因此預期今年第三季底除權息旺季過後,會有將近千億台幣現金回到股東身上,為台股漲升醞釀資金動能。

 根據摩根富林明投顧表示,7、8月一向是除權息旺季,觀察百元俱樂部的填息權狀態,今年以來表現還算不錯,共有20檔高價股已經完成填權息,股價超越除權息前的表現。

 摩根富林明投顧表示,資金行情通常取決於基本面是否強力復甦,據觀察,目前較看好的為消費型電子產品如手機及LCD TV等。LCD TV因普及率仍低,預期未來持續降價及旺季需求,將可產生鋪貨效應;而手機加上3G、各種機殼新材質、加強音樂與照相等功能,因應旺季將推出新機型,出貨需求可望提前顯現。

 至於下半年市場普遍看好科技類股的復甦力道,不過要又資金行情還需要基本面的配合點火,才能一次發動。以台股目前盤勢研判,科技類股最有可能扮演蟲起資金行情的要繳半能否像去年第四季那樣表現優異,端視外資籌碼的動向。 【2006/08/13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金融 等半年報吹反攻號角
2006.08.14  中國時報 @林上祚/台北報導

國內大型金控最近陸續完成第二季法說會,目前為止,包括玉山金、日盛金、竹商銀等公司,第二季都大幅增提呆帳準備,德意志證券分析師余婉文表示,在上市公司八月底公布半年報後,金融股將有機會出現反彈。

受到信用卡與現金卡雙卡風暴影響,竹商銀六月底提列39億備抵呆帳準備,前七月虧損金額達25.97億元;日盛金控大幅提列備抵呆帳,使得上半年虧損金額高達98.7億元,玉山金七月分宣布調降財測,使得前七月獲利由盈轉虧,累計虧損7.69億元,最大的發卡行中信金,前七月稅後虧損為28.09億元。

不過在上周多家金控召開法說後,已經有外資機構,調高部分個股的投資評等。

外資機構開始調高評等
法銀巴黎證券分析師王嘉樞表示,富邦金第三季除了提列備抵呆帳金額,將比第二季減少之外,轉投資現金股利26億元,也將在第三季進帳,加上富邦人壽1999年開業以來,壽險資產也累積可觀的隱含價值,在目前股價淨值比,只有1.2倍左右,股價具有反彈空間。

花旗美邦分析師鄭溫煌表示,儘管永豐金第二季獲利出現衰退,但由於永豐金的無擔保信用放款,僅占其放款餘額的7%,受到雙卡風暴的影響相對輕微,所以也重申對永豐金「買進」評等,目標價19元。

德意志證券分析師余婉文認為,國際消費電子大廠,九月分將陸續對第四季出貨發表看法,加上台灣上市公司半年報,要等到八月底才會完成公告,在此之前,金融與電子股都還不會有明顯買盤介入,等到獲利情況陸續明朗後,部分超跌個股將有反彈契機。

由於德意志證券預估,美國明年第二季將開始透過降息刺激景氣,余婉文預估,全球股市的多頭行情,大概會落在明年第一季,今年下半年還是以個股表現為主。

--------------------------下一則-------------------------- 
法人回來了 台股心花兒開了■ 記者魏興中/台北報導
台股自7月中旬觸底後,隨著市場法人資金的轉賣為買,帶動加權股價指數呈現大漲小回的走勢,盤勢向上挺進,突破年線反壓,目前則準備向半年線6680點位置攻堅。針對第3季的台股行情,由於法人預期指數持續向上走揚的機會頗高,因此包括外資、投信等買盤加碼的力道將持續增溫,對於台股第3季的表現將具有正向的意義。
台股自5月上旬波段高點7476.07點快速回檔修正後,雖於年線位置止跌反彈,不過揚升至接近季線位置後,又再度出現回馬槍的下修走勢,並一舉摜破年線支撐,最低點來到6232.49點。而後隨著三大法人的同步買超,帶動近期指數持續上揚,除了順利收復年線失土外,並扭轉各短期均線向上呈現多頭排列走勢,似乎下半年台股的多頭行情即將就此展開。
由於台股結構目前已明顯是由法人掌控大局,因此法人的進出動向及對於未來盤勢多空的看法,即成為市場的重要指標。根據統計,台股自下半年以來,法人買賣超仍大抵均衡,惟呈現土洋對做的狀態。而以此波低點以來的3大法人進出動向,則已同步轉趨買超,自7月18日後,投信共計買超台股111.46億元,外資買超61.13億元,自營商則加碼了123.12億元。
事實上,多數法人對於台股的後勢表現仍是樂觀看待的。大展證券研究部經理胡志欣指出,雖然目前外在大環境的狀況似乎未臻理想,包括美國的經濟在經過2年半的高成長之後,現已出現趨緩跡象、台股電子族群的旺季不旺、傳產龍頭營建及汽車因鬼月效應而預期表現不佳等,不過由於諸多利空雜陳,台股卻逆勢上揚,顯見偏空的市場籌碼均已陸續消化,未來台股上揚的機會將大為增加,至於漲升幅度則視市場氣氛而定。
一家美系外資主管也指出,雖然不少重量級大廠第3季的成長動能趨緩,旺季效應並不明顯,不過市場資金仍向電子靠攏,且大盤成交量也逐步擴增,顯見下半年傳統的電子行情趨勢軌跡仍未遭到破壞。因此在未來盤勢向上的可能性明顯增高下,外資買盤的動能應可持續顯現,對台股走勢貢獻錦上添花的效果。 【2006/08/14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尋找第4季明星 就看電子亮晶晶■ 記者林超熙/台北報導
電子類股歷經半年多的探底整理修正,近來在電子業旺季題材助勢下,成為法人、長線投資客資金轉移布局標的,電子期指從7月17日指數跌至6257點時的谷底251點,一路反彈迄上周五(11日)的282點,漲幅已達12.3%,遠勝過大盤指數同段時期(6257 ~6571點)約5%漲幅,透露出電子股強出頭,扮演這波多頭攻堅主流氣勢,綜合法人圈看法,下半年仍是電子股的舞台。
反彈起點 就在第四季
新光投信指出,經過第三季前半季震盪整理,使得科技股籌碼更趨安定,配合耶誕節旺季需求,及長線投資客提前布局明年元月行情等因素,台股第四季將是另一波反彈起點,此時為投資人逢低布局最佳時機。
日盛投信也認為,內外資法人資金回流進場,10日台股成交量放大至千億元,創7月來新大量,大盤連續站上年線、月線、5日均線之上,短期技術面轉強。在選股方向上,由於電子股重回主流地位,可以找跌深績優股逢低布局,在類股上,建議以IC設計、手機、DRAM、TFT LCD相關零組件、太陽能等產業後市能見度較高的個股為主。
輪動模式 中概不寂寞
依目前型態分析,台股第四季行情審慎樂觀,指數表現空間值得期待,有機會挑戰今年7500點高點位置,初期反彈行情將以電子股機會最大,再加上兩岸題材的利多,則中概族群也不會寂寞,整體來看,台股第四季主流應維持「電子」與「傳產」輪動模式,但又以電子為主流中的主流。
新光投信認為,因為上半年傳產群表現較佳,電子股受到庫存調整和世足賽需求遞延,股價表現空間較小,但隨著電子旺季往後遞延,第四季電子股將有表現機會,當然傳產、營建、資產等類股亦不乏有表現空間,也就是說第四季台股有機會出現類股輪動格局。
長線投資 面板最有料
在9月返校潮、耶誕節前舖貨效應帶動,日盛投信對下半年電子業景氣看俏,認為優於上半年表現,其中,手機類股雖然6月有低價手機庫存調整,但近期各國際手機大廠季報及庫存狀況均正面,8月起新機種開始銷售,已開發國家有3G手機題材,開發中國家則有換機需求,將使手機的銷售持續成長;電子零組件類股因公司增加資本支出預期下,會增加對電子設備之採購。
尤其是LCD、LED、DRAM及手機等四大族群,第四季最有機會脫穎而出,新光投信指出,LCD面板股是電子股最先回檔的族群,且面板價格持續跌價,加上產業利空陸續出籠,歷經好幾波調整後,長線股價投資價值逐告浮現,未來受惠於產業前景逐漸明朗利基,股價表現空間值得期待。
手機產業 法人圈看好
LED產品面,無論LCD、手機、NB等產品的背光源,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照明設備,都必需仰賴LE-D,使得LED產業長期成長潛力十足,LED族群是不可忽視的潛力股之一。
在DRAM族群上,看好原因主要是微軟Vista新一代電腦作業系統的替代需求,預計Vista一推出後,將會淘汰目前部份相關記憶體,且規格大幅度改變,屆時全球電腦作業系統汰舊換新後,DRAM銷量將有增無減,產業榮景成長可期。
手機股方面,低價手機庫存調整漸近尾聲,受惠於新興市場經濟成長,未來需求仍大,續航性看俏,相對高階手機前景也可望維持榮面,整體手機產業是法人圈頗為依重族群。 【2006/08/14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短多醞釀成型 電子將掌兵符
2006.08.14  中國時報 @劉宗志/台北報導

台股上周帶量站回月線之上,短多醞釀成型,其中外資加碼金額放大,且火力集中電子股,帶動類股成交比重站上八成。法人認為,在外資買超持續、成交量溫和放大下,先前跌深的電子權值股可望帶動台股新一波表現。

上周五台股受到短線獲利回吐賣壓的影響,開高走低以小黑作收,不過周線則是帶量拉出128點的紅K棒。傳山投信認為,依據美國FOMC會後聲明,市場解讀升息應該是已告一段落。第二季急速抽離的國際資金,可望再度回流市場,並推動以電子為主的台股,有機會逐漸翻回中多。

上周外資法人買超台股金額明顯放大,市場預期處於暑假淡季的外資買盤,有持續流回的現象。根據法人統計,上周外資加碼達萬張以上、且九日KD呈現多頭交叉之個股共17檔,其中外資買超前8名清一色是電子股,外資加碼張數皆在3萬張以上,資金重回電子股之跡象明顯。

外資上周買超個股包括晶圓雙雄、友達、力晶、矽品等重量級電子股,其中矽品股價表現最強,上周周漲幅達8%。而17檔個股中,非電子股僅元京證、開發金、寶來證、長榮等4檔,證券股元京證、寶來證獲外資大舉加碼,似有透露台股交投即將熱絡之「逢低布局」訊號。

摩根富林明投顧指出,上周台股連續三天增量,指數站回月線及年線之上,回補上月14日的跳空缺口上緣6562,同時也突破自7476以來的下降趨勢線,技術面有醞釀短多之勢。

法人指出,按照市場心理來觀察,可以發現市場偏空者眾,不但融資續減,融券更是積極增加,近兩天的震盪換手,籌碼似乎是流向法人大戶的手中,所以心態上至少不能太過偏空。另外,雖然季線的蓋頭反壓不易馬上克服,但籌碼的安定度將更加沈澱,只要有資金能夠挹注,是可以化解技術面的壓力,因此,近期觀察重心還是在成交量,若能逐步溫和放大,則對大盤仍有正面效應可期。

…………………………………………………………
業績倍數成長股 大盤指標
2006.08.14  中國時報 @劉宗志/台北報導

大盤上周彈升,同時間融資減少、外資買盤回籠象徵籌碼轉趨安定。法人認為,若人氣能持續回籠,首先受惠將是業績表現優異之成長股,包括IC設計、LED、太陽能、手機零組件等族群可以留意。

根據投信法人統計,包括宏盛、鳳凰、國建、冠德、宏都、元砷、益通等多檔個股,累計一至七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倍以上,除了營建族群因完工入帳或完工比例入帳法的特殊認列方式,而造成營收急劇大增外,其餘則是由於本業之景氣、個別公司具高度成長性,而有營收大增狀況。


觀察業績跳躍性成長之族群,包括LED之元砷、太陽能族群之益通以及中美晶、主機板之精英以及華碩、手機零組件之美律、IC基板之景碩等,都是各電子次產業中之指標公司,今年一到七月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百分之百,也就是說今年前七月的累計營收,已接近或超過去年全年水準。

法人指出,近期個人電腦市場的庫存去化狀況順暢,各公司開始補充庫充,出貨量及營收開始增溫。另通訊、消費性電子產品依往年的季節性旺季需求下,都將刺激IC設計廠商的下半年營運向上攀升;太陽能族群則在需求持續增加、先進國家政策推動下,營收呈現高角度上升,加上各廠近來積極拉攏上源矽晶原料鞏固料源,今年下半年、明年之營運成長性皆大。

周KD在低檔徘徊數周後,上周終於黃金交叉,加上近來量能增溫,代表市場人氣回籠,皆有利短多走勢。元富投顧指出,今年營收大幅成長個股多分布在IC設計、太陽能、IC封測、LED、手機、PCB等族群,配合近來電子股成交比重回到八成以上,市場交投重心明顯流回電子,預料具業績題材個股可望持續輪動表現。

--------------------------下一則-------------------------- 




日股、歐美小型股 最具漲相-自由時報950813
記者高照芬�專題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暫停升息後,連續兩年的利率緊縮政策因而中斷,市場投資人紛紛思考資金應往何處佈局,對此,投顧業者提出歷史經驗,認為在升息停止後的半年內,以較積極性的資產表現相對較佳,預料新興市場股票及債券、歐美小型股等均有上漲的空間,而浴火重生的日本市場也是值得長期佈局之區。

 AIG友邦投顧回顧過去美國停止升息後半年的各類型的基金表現,除了2000年發生科技泡沫之外,發現大部分的股票或債券在Fed停止升息後都是呈現上漲的走勢。

 以1995年結束的升息循環為例,除了受非經濟因素所影響的市場外(如台灣當年曾發生中國試射飛彈事件),在美國停止升息後的半年內,以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漲幅最大,平均有三成以上的漲幅;而漲幅在20%以上的基金類別還包括北美中小型股票基金、北美股票基金、拉丁美洲股票基金、歐洲中小型股票基金及新興歐洲股票基金。

 不過,1995年時的全球經濟情勢與目前仍然有別,10年前日本泡沫經濟正方興未艾,而亞洲各國包括台灣的科技產業也尚在萌芽階段。

 因此當年表現落後的日本及亞洲市場如今呈現不同的面貌,預料這些市場在Fed停止升息後,極具漲相。

 另外,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也表示,雖然美國未來升息動向仍將持續影響美股及全球股市的投資氣氛,但若美國未來經濟降溫不致過速,通膨未大幅揚升,美企業獲利仍強勁的預期下,對美股以及全球股市展望均將有正面助益。

 這段期間內,投資人可著墨於基本面健康的歐洲、日本及新興股市,預料在美國升息疑慮消散過後,這些市場長期走勢仍然樂觀。

 AIG友邦投顧指出,美國聯準會自2004年6月以來連續17次升息後,終於在8月8日的FOMC會後決定暫時停止升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5.25%之水準不變,兩年來連續升息的利率緊縮政策因而中斷。

 從目前美國經濟成長狀況已經較年初的強勁成長轉向溫和成長,因此新興市場股債、日本股市及歐美小型股等的投資價浮現。

…………………………………………………………
基本面支撐 歐股不怕空襲-自由時報950813
記者陳永吉�專題報導

 英國警方成功瓦解炸毀客機大陰謀的消息,雖引發國際情勢緊張,歐股也因為消息發生之初而致股價表現受挫,不過上週五歐股卻因為歐洲企業獲利表現優異,帶動歐洲股市全面彈升,顯示強勁的企業獲利表現,確實能夠抵銷恐怖活動所帶來的陰影;具有獲利基本面當支撐的歐股,後勢表現仍值得期待。

 摩根富林明歐洲基金經理人克里斯多福.康寶林(Christopher Complin)指出,歐股可說是今年以來走勢最穩健的市場,年初以來漲幅超過4%,近期正面的歐洲企業財報消息已使歐股自6月低點反彈超過7%,是所有成熟市場中唯一超過6月底、7月初反彈高點的股市。

 歐洲企業獲利佳
 康寶林指出,近期國際金融市場焦點都放在各國央行的利率政策上。之前ECB(歐洲央行)的升息政策由於是在市場預期之內,且目前資金面仍偏寬鬆,故對歐股影響應有限,所以在歐洲央行升息後,歐股在企業獲利表現優異下持續上漲。

 基本面強勁的歐洲市場,連帶也帶動歐元表現,近年來對新台幣匯率都呈現升值,反映在以歐元為計價單位的歐洲基金,績效表現也優於美國或是日本等成熟市場基金。

 就以實際的基金績效為例,近一年來以新台幣計價的歐洲基金,包括摩根富林明歐洲動力以及霸菱歐寶基金,績效都超過33%, 績效超過原幣計價的2 5%和29%;而今年來,更因為歐元對新台幣升值幅度加大,使得原幣計價和新台幣計價的績效差距拉大,投資人賺到的匯兌收益更高。

 康寶林表示,歐洲總體面與個體面強勁的表現將支持歐股漲勢, 使得經過前一波修正拉回的歐股, 目前預估本益比已降至12~13倍,加上今年歐洲企業獲利成長預期已持續上調至12%,故只要市場對全球資金緊縮擔憂淡化,加上亮麗的財報數據支持,則成長與價值優勢兼備的歐股未來仍將有上漲空間可期。

 除此之外,由於美元升息接近尾聲,但歐洲央行持續的緩步升息政策,對歐洲經濟成長影響有限,甚至在利率拉升下,匯率可望因而轉強帶動,更增添了歐元資產的魅力,而這也是何以近來歐洲股市能夠以鴨子划水之姿,緩步推升股價,強化歐洲市場的吸金功力。

--------------------------下一則-------------------------- 
逢低佈局歐股富達:首選大型藍籌股
2006.08.14  工商時報 @徐秀美/台北報導

 經歷五、六月股災,全球經濟下半年開始走緩,投資人不免懷疑,這是短暫回檔修正現象?還是空頭市場已經來臨?富達投顧認為,展望未來,經濟指標仍向上,有利於股票市場後續發展,明年歐元區、英國和日本等區域將有不錯的表現,尤其是歐洲地區,企業本益比來到歷史相對低點,僅有十五倍,其中以大型藍籌股長線表現較為看好。

 富達投資部基金分析師崔思蔓(Victoria Cheeseman)分析,根據過去十八年歷史經驗顯示,MSCI歐洲指數平均每年報酬率達八.七%,但是五月至九月平均報酬率為負二.六%,「五月賣股離場」的季節性賣壓確實存在,尤其是每年八月與九月歐洲股市報酬幾乎都是負數,但展望歐洲經濟與企業盈餘表現仍佳,且歐股價格仍具吸引力,在全球基金經理人的眼裏,仍是值得加碼的好市場。因此,八、九月反倒是投資人逢低佈局的好時機。

 她強調,歐元區的成長與其他工業國家相比,狀況雖不是最好,但近年來出現很大逆轉,經濟數據漸入佳境,企業盈餘可望維持強勁成長趨勢,投資大眾不必過度擔心歐洲市場經歷三年的多頭市場後,會走入空頭市場。

 過去十八年歷史經驗顯示,歐洲股市一年之中行情表現最差的月份為九月,其次是八月,這個月份是一年之中歐股報酬率為負數月份,其餘月份的平均報酬都是正數。

 然而,各月報酬情況也有所不同,最佳的是十、十一與十二月份,一月至四月表現次於第四季的月份,第二季則從五月行情就開始走弱,換句話說,「五月賣股離場」並非空穴來風。

 崔思蔓指出,摒除季節性的股市漲跌因素,歐股現有三大正面因素,一、經濟態勢與盈餘仍強勁;二、股票評價仍十分具有吸引力;三、併購題材強勁發酵。

 不過值得注意的因素,包括貨幣政策緊縮,可能會產生全面資金流動性恐慌的問題;市場氣氛不佳造成技術面和基本面的衝突,當前市場的波動都是受技術面影響,而基本面還是保持樂觀,投資人長線投資歐洲,歷經企業創新蛻變與歐元區整合後所創造出的宏觀綜效絕不能忽略。

 崔思蔓認為,目前歐股的本益比仍僅只在十五倍左右,相對股價並不高,同時OECD領先指標仍在上升,歐洲經濟展望仍佳,投資機會仍然存在。

 至於投資歐洲大型股或小型股為佳?富達歐系基金分析師崔思蔓指出,歐洲大型股的全球化企業特質,及流動性高不僅可以降低市場波動度,在震盪的市場中也能創造相對高的單位風險報酬率,因此,建議投資人可先以大型藍籌股為優先考量。

…………………………………………………………
崔思蔓:歐洲利率仍屬中性水準 長線看好
2006.08.14  工商時報 @徐秀美/專訪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7+122006081400354,00.html

--------------------------下一則-------------------------- 
錢進歐洲基金 有利可圖■ 記者張瀞文、許維真�台北報導

 歐洲股市上周雖因恐怖主義陰影下挫,但歐洲企業內部看好獲利前景,勇於買進自家股票。目前歐股本益比仍低,預期股價仍有上揚空間。

 德意志銀行以道瓊歐洲600指數為研究基礎,發現內線交易買賣動向與大盤漲跌兩者相關係數高達0.61,顯示蒐集內線交易資料,計算內線買進與賣出間的差距,對於研判市場的可能發展,具有相當高的參考價值。

 德意志銀行研究指出,至今年7月底止,道瓊歐洲600指數內線買進意願為2004年9月以來最高,代表看好公司未來發展比率來到近兩年來高點,顯示目前各公司掌握內部訊息人士對後市的看法正面積極。

 ING安泰投顧分析,所謂「內線交易」,泛指企業內部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取得足以影響公司股價的內部訊息,搶先在消息公布前買進或出脫持股,因而獲利或避免損失。因此這方面資金的進出對研判個股或整體市場趨勢具相當高的參考意義,統計也證明兩者具有高度正相關,為股價另類先行指標。

 也就是說,公司員工、董事和大股東,由於資訊不對稱,對公司內部包括處分資產、重大投資案、訂單大量增加或減少、業績大幅成長或衰退等重大訊息,事先掌握程度遠超過外部投資者。

 公司內部人士看好後市,但股價仍未反映。彭博資訊統計,以道瓊歐洲600指數來看,到今年8月8日,本益比僅14.46倍,不僅低於一年來平均的15.88倍,更遠低於今年初最高點的17.3倍。

 即使不算內線交易,就基本面來說,因購併活動持續熱絡、股利回報具吸引力、企業獲利持續增長等,是歐股最有力的支撐。

 ING安泰投顧認為,歐洲經濟整合,技術、人才及其他資源得以自由流通,各國間貿易障礙逐漸消除,不但促進區域內競爭,也刺激相關各國出現結構性轉型,將持續創造出新的投資機會。

 摩根富林明投顧也指出,歐股是今年以來走勢最穩健的市場,年初以來漲幅超過4%,近期正面的歐洲企業財報消息,使歐股自6月低點反彈超過7%,是所有成熟市場中唯一超過6月底、7月初反彈高點的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