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各報投資資訊950907

2006年09月07日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各報投資資訊950907_img_1



歡迎訂閱雞婆葉小媽在奇摩發的電子報=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

~~~~~~~~~~~~~~~~~~~~~~~~~~~~~~
Q4亞洲天下!資金回流台、日
2006.09.07  中國時報 @李亮萱/台北報導

 第四季將是亞洲市場的天下!多位基金專家不約而同看好亞洲未來的發展,尤其是台灣、日本、香港、新加坡等國家,都是亞洲基金經理人急著加碼的市場。

 摩根富林明JF亞洲基金經理人姚郁如就指出,由於美國布的薪資增長放緩數據,讓市場降低美國持續升息的疑慮,因此許多國際資金開始轉往較為積極的商品或市場,其中許多資金明顯流向亞洲市場的科技類股。

 根據業者統計,今年外資從5月到7月,多在賣超亞股,但從8月分開始,外資就明顯買超亞洲市場,除了南韓市場外,其他國家全多是買超。其中日本、台灣與印度的買超金額分居亞洲市場的前三名

 德盛安聯特許財務分析師允卓德(Stuart Winchester)日前特別來台,並表示,由於英特爾及超微的營運策略轉向,因此從八月底開始,外資就開始加碼台灣筆記型電腦相關產業,甚至認為接下來的電腦換機潮將比預期來的熱門。

 另外,日本市場也頗為看好。允卓德就指出,日本的利率可望上升,以解決負利差問題,其中受惠最多的為金控保險公司,而不動產市場的發展也會因為內需帶動而持續上揚,整體來說,日本的經濟將維持緩步成長。

 摩根富林明JF新興日本基金經理人呂靜怡也認為,由於日本景氣復甦是靠內需推動,因此即使美國可能面臨景氣降溫的問題,日本內需市場的成長應該還是可以抵抗。尤其是這幾年日本對美國出口比重已由2000年的30.1%降至去年的22.9%,但對中國出口比重卻由6.3%提高至13.4%。這代表美國消費降溫,對日本經濟影響不像以前那麼大。

 基金專家之所以看好亞洲國家的經濟,除了在中國和印度強勁成長推升下,台灣科技類股與日本經濟也扮演另一股推升力量。另外,也有基金專家認為,現階段的亞洲市場中,包括擁有中概和地產股的香港、新加坡和台灣,以及有防禦特性的澳洲市場都被看好。

 但如果投資人不想投資單一市場,基金業者建議,可趁著第四季旺季初期,在股價拉回時,逢低佈局亞洲股票型基金。

…………………………………………………………
外資回流 買超台日股市-自由時報950907
〔記者李錦奇�台北報導〕

 外資近來成為台股最大買主,本月以來已經買超246.72億元,事實上,投信法人檢視發現,外資自8月起資金回流亞洲,主要買超地區為日本、台灣,分別加碼24.65億美元、45.88億美元,發揮撐盤作用。

 資料顯示,外資自5月份到7月,持續賣超亞股,其中台灣、南韓是7月份主要減碼地區,但從8月份開始,外資明顯買超亞洲市場,除了南韓市場外,其他主要股市大多是買超。

 摩根富林明JF亞洲基金經理人姚郁如指出,美國持續升息疑慮漸除,許多國際資金開始轉往較積極的商品或市場。其中包括擁有科技題材的亞洲市場,投資人如果不想只投資單一市場,不妨趁著第四季旺季前,逢低佈局亞洲股票型基金。

 相較於外資的大進大出作風,本土投信法人另有一套策略。日盛投信指出,外資對台股行情具有主導力,買超金額大,上漲機率高,賣超下跌居多,但外資佈局台股策略多為熟悉的權值股;反觀國內法人研究團隊對國內企業營運脈動掌握度高,不斷挖掘出優質潛力股,創造操作績效。

 日盛投信表示,近二年來,國內上市股票型基金,平均報酬率高達52.28%,遠超越台股漲幅3.56倍。這二年來,國內投信每年買超前30名個股,平均年漲幅分別達99.5%、48.35%,遠遠超過大盤的6.65%及2.84%,顯示國內投信「精兵選股」策略奏效,「外國月亮並沒有比較圓」。

…………………………………………………………
日股蓄積上漲 市場喊進-自由時報950907
〔記者高照芬�台北報導〕

 自5月中旬以來,盤整多時的日本股市,隨著經濟數據利多而上揚;投顧業者表示,日本股市隨著上半年財報利多釋出,加上下半年進入企業銷售旺季,只要是逢回,即是佈局日股的好時機。

 摩根富林明JF新興日本基金經理人呂靜怡指出,日本公司預估EPS相對保守,未來市場上可能會對預估過於保守的公司,提前反映其盈餘,因此,預估半年報公布後,市場有較多盈餘向上調升的利多消息;下一波股市動能可能集中在10月份左右發動。

 呂靜怡說,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領先指標已在今年4月達到這波高點後便向下修正,通常下修整理期間約為10至11個月;預期今年第四季日股將有機會出現波段行情。

 先鋒投顧也看好日本股市長期發展的潛力,先鋒投顧表示,日本公布7月份受薪者薪資收入,出現13個月以來首度成長,增幅高達5.9%;此外,景氣復甦帶動獲利,豐田汽車、松下電器等大型企業在3月份調升員工底薪,是五年來首度加薪,為日股蓄積上漲動能。

 另外,日本房價復活,使得日本走出通縮陰影,這是1992年以來,歷經13年後,日本地價終於在去年出現正成長。

 再就日本總務省公布7月份就業數據,失業率下降到4.1%,為近十年來低檔;求才求職比率更上升到1.09,反映企業對日本景氣復甦的前景充滿信心。

 先鋒投顧指出,對股價而言,跌深就是最好的買點,根據歷史經驗,全球股市在一段長期空頭結束後,下一波反彈幅度至少有前波跌幅的70%至100%;前次日股空頭,日經225指數從38,916高點回跌至7,607點,共下跌31,300點之多。若以最保守的70%來計算反彈幅度,日股此波反彈至少會來到29,000點。

…………………………………………………………
外資關愛 亞股頭好壯壯■ 記者徐慧君�台北報導

 8月以來,外資明顯買超亞洲股市,投信業者指出,中國與印度內需發展強勁,可望拉升亞股走勢,近來表現不錯的日股,也將是拉升亞股的助力。
統計今年5月到7月,外資賣超亞股較多。但從8月開始,外資明顯買超亞洲市場,除了南韓,其他國家多是買超;其中除了日本,台灣與印度仍是外資最偏愛的市場,買超金額分居亞洲市場的二、三名。

 在外資護盤下,聯邦投信全球組合型基金經理人郭明玉表示,現階段亞股以內需成長高的中國、印度,加上經濟展開復甦的日本最為看好。

 郭明玉並比較中國、印度與其他新興市場,指出這兩國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內需市場的成長。不同於東歐、拉丁美洲對原物料的依賴,中國、印度挾高成長的GDP走勢,正慢慢從出口國家轉變成為內需市場國家,走勢非常強勁。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成長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指出,中國的崛起,有可能支撐起受美國經濟趨勢走緩向下拉力的全球股市,但投資人宜留意亞洲卡債風波的發展。

 摩根富林明JF亞洲基金經理人姚郁如指出,亞洲開發銀行本周三將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上調至10.4%,連帶將亞洲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從原本預期的7.2%上修至7.7%,創下僅次於2004年7.8%經濟成長高點的成績。而其中,中國和印度經濟就占了全部增長的一半。

 雖然亞洲開發銀行預期明年工業國家需求將會放緩,但仍將2007年的預期,由原本的7%上修至7.1%,對亞洲新興國家明年的成長依舊深具信心。

 現階段在亞洲市場上,姚郁如看好擁有中概和地產股題材股的香港、新加坡和台灣,以及具有防禦特性的澳洲市場。除了單一市場,姚郁如也建議投資人可趁著進入第四季旺季前,以亞洲股票型基金介入。

 除了中國、印度,穩定復甦的日本也扮演重要角色。摩根富林明JF新興日本基金經理人呂靜怡指出,內需消費是推動日本這波景氣復甦主要推手。因此,即使美國明年經濟恐將降溫,預期對日本應也不會造成太大衝擊。

 呂靜怡指出,這幾年日本對美國出口比重下降,比率由2000年的30.1%降至去年的22.9%,同時期對中國出口比重上升,去年已達13.4%的水平,顯示美國消費降溫對日本經濟影響比以前小,且長期來看,美國消費與日本GDP成長兩者間並無明顯關聯。

 日本股市8月以來漲聲連連,在整個亞洲市場中,股價表現僅次於印尼。但呂靜怡認為,日經225指數短線漲勢強勁,但在16,000點附近可能會進行整理,之後面臨第四季消費旺季,日股將可望獲得支撐。

 此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領先指標在今年4月達到高點後便已開始向下修正,通常整理期間約為十到11個月,預估下修趨勢要至明年第一季才會結束。但因為股市往往會提前一季反應,因此今年第四季日股將有機會出現波段行情,投資人9月起可逢低承接。 【2006/09/07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小媽經驗談

亞洲股市會起來,有很大的原因是外資的錢進來的,一旦他們的錢進來台灣,包括股市匯市都會漲,相對的美元就弱了點,所以有想要在年底前買單筆基金的媽咪們,最好選擇當地的貨幣,像日圓或歐元計價的基金,因為試想,若台幣升了,我們買的基金可以買到相對多是沒錯,但人家的強勢貨幣也在漲,贖回來台幣時就因為匯差而感覺變少了,最保障的方法就是選和台幣一樣也會升的貨幣...目前看來是美金計價的基金暫時不要買....
那定期定額呢....這部份在每次扣款時,匯差風險也分散了,所以沒關係!!


--------------------------下一則-------------------------- 
台股明年將引爆下市潮!
2006.09.07  工商時報 @王信人/台北報導

對大陸投資四○%限制的負面效應慢慢擴及資本市場,多位律師、會計師透露,今年以來已接到多件上市櫃企業委託案,研究如何整合資源,從台股下市,轉赴海外上市,預估明年開始,就會看出明顯趨勢。

最近開始有一些上市公司老闆,要求律師、會計師研究海外上市標準,由於若只以海外子公司在星、港申請上市,怕子公司規模不夠大,或是擔心營收不夠亮麗,上市後不易維持股價,因此紛紛準備把資源集中到海外子公司。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所長黃日燦表示,企業競相赴海外上市,台灣股票本益比太低是一原因,但政府對企業大陸投資訂有四○%上限,隨著企業在大陸的經營大型化,這個限制已掐住企業的咽喉,企業必須想辦法去除,明年將有更多台商企業到海外掛牌上市。

眾達法律事務律師陳泰明指出,鴻海旗下的富士康,規模大到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單獨在香港上市,但是很多台商企業的規模不足以維持同步在台港掛牌,最後只能放棄在台上市一途。已知有一些台股興櫃公司,本來準備晉級為台股的上市公司,但因為海外子公司已在香港上市,為集中資源,明年就有可能從台灣下櫃,併到香港去。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陳清祥表示,現在赴海外上市的企業可以分成三類:一、未上市櫃公司,對台灣的大眾股東沒有影響;二、上市櫃公司以大陸子公司名義到海外掛牌,台灣母公司會切割部分賺錢的部門出去,合併到該子公司;三、股票從台灣下市,公司董事要向不同意下市的小股東,買回全部的股票。

市場人士表示,股票下市有其代價,可能有人質疑其商譽,而且流通在公開市場的股票,大股東還要花很高的成本買回來,再說,海外上市的成本遠高於台灣,台商會走上這條路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主要是政府對大陸投資設限四○%,募集資金不能投資大陸,但是大陸才是有成長潛力的市場,預期未來在海外有高成長,才願意冒風險從台灣下市,到海外上市。

--------------------------下一則-------------------------- 
台股基金二年報酬率比大盤漲幅多3.56倍
2006.09.07  工商時報 @陳欣文/台北報導

 台股加權指數最近兩年呈現狹幅整理,漲幅落後其他亞洲股市,不過,若選對股票或是股票型基金,仍有可觀的報酬!統計國內投信這兩年買超前三十名個股,平均年度漲幅分別達九九.五%及四八.三五%,遠遠超過大盤的六.六五%及二.八四%,反映在國內上市股票型基金績效上,近兩年全體平均報酬率高達五二.二八%,遠超越台股漲幅達三.五六倍。

 根據日盛投信統計,九十四年度國內法人買超前三十名的個股中,漲幅超過一倍多達十二檔,今年以來至漲幅超過兩成的個股多有二十五檔之多,比重高達八十三%,可見法人在選股上有一定的功力。

 隨著國內上市股票越來越多,產業的複雜性也日益提高,散戶想要在盤整的盤勢下找尋潛力股越來越難,建議沒有時間鑽研個股技術與產業面的投資人,不妨透過股票型基金來掌握優質個股的投資機會。

 根據Lipper統計,至八月底止,近二年國內全體上市股票型基金平均報酬率高達五二.二八%,而排名前二十名的的基金,報酬率皆在七成以上,大幅超越平均值,漲幅超過一倍包括保德信中小型基金、ING中小精選基金、日盛小而美基金及保德信高成長基金。而在這前二十名基金中,日盛投信即多達五檔,表現最為亮麗,次為保德信投信的四檔。

 日盛投信指出,國內法人,雖然資產管理規模不若外資如此龐大,但由於研究團隊對國內企業的營運脈動掌握度高,故能不斷地挖掘出業績高度成長的優質潛力股,進而創造出令人激賞的操作績效。投資人應摒除「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種投資觀念,信任國內資產管理公司,其絕對有能力為投資人創造豐潤的報酬。

 元大投信總經理杜純琛也建議投資人以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方式來掌握台股每三年到五年都會有的一波多頭行情。

 根據元大投信研究發現,投資人只要持續定期定額投資國內基金,且扣款超過四年,獲利機會高達七成以上;如果能夠再搭配停利不停損的策略,達獲利目標適時停利,將餘額轉至較保守的資產,但仍持續扣款累積下一次獲利契機,更能確保立於不敗之地!

--------------------------下一則-------------------------- 
經濟走下坡的前兆出現
2006.09.07  工商時報 @于國欽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20501+122006090700370,00.html

…………………………………………………………
退步1 今年經濟預測 東亞步步高 台灣獨憔悴
2006.09.07  工商時報 @林秀津/綜合外電報導

亞洲開發銀行(ADB)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週三分別調高新興亞洲(日本除外)與工業國家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然而根據ADB的報告,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中唯一今年經濟成長率遭到調降的國家。而在新興亞洲中,今年經濟成長預測遭到調降的只有台灣、馬來西亞與泰國 。在ADB這份最新預測中,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遭調降○.一個百分點至四.三%,明年成長預測則維持在四%不變。

在此同時,經濟合作暨開發組織(OECD)針對七大工業國所做的最新成長預測顯示,美國和日本今年下半年成長力道可望增強。整體而言,OECD指出全球主要工業國今年的成長率都比預期來得強勁。

根據ADB最新預測,亞洲地區(日本除外)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分別可達七.七%和七.一%,其中今年的成長預測比該組織四月的預測高出○.五個百分點,明年預測也較原先提高了○.一個百分點。

ADB指出,新興亞洲今明兩年的成長動能有一半將來自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正處於高度成長期的國家。該組織指出,在二○○八年北京奧運之前,中國的成長腳步似乎不太可能放緩。

但另一方面,亞銀的最新報告指出,由於基礎建設開發計畫延後,或因為國內消費支出和私人投資不振,包括台灣、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地今明兩年的成長率可能都不如該組織原先的預期。

除了ADB外,由已開發國家組成的OECD,也針對美國等工業國家今年的經濟成長展望做出最新預測。OECD指出,儘管美國和日本今年上半年成長力道稍微轉弱,但兩地持續成長的消費支出可望拉抬下半年成長率。

OECD對美國今年經濟成長預測維持在三.六%不變,歐元區的成長預測則獲得調升○.五個百分點至二.七%。日本今年成長預測則遭下修至二.五%。

另外,有鑑於歐美兩地經濟仍呈現持續成長的態勢,OECD認為兩地央行未來都仍有升息的空間。但該組織也提醒日本最好等到物價穩定成長後再進一步調升利率。

…………………………………………………………
退步2 經商環境 我降至47名
2006.09.07  工商時報 @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世界銀行週三表示,新加坡擠下紐西蘭,名列二○○七年全球經商環境最佳國家,台灣則是由三十五名降至四十七,中國則是第九十三。

其他台灣鄰近國家或地區的排名分別是:香港第五、日本第十一、泰國第十八、南韓第二十三和馬來西亞第二十五。

世銀並且說,中國由於快速的簡化商業法令程序,所以排名能夠保持在印度之前。印度排名第一百三十四。同屬金磚四國的巴西則排名第一百二十一,俄羅斯排名九十六。

世銀這項年度「經商環境」報告是在檢討一百七十五個國家的投資法令後進行排名。前十名分別是新加坡、紐西蘭、美國、加拿大、香港、英國、丹麥、澳洲、挪威和愛爾蘭。

經商環境最差的十個國家除東帝汶外,全部都是非洲國家。分別是蒲隆地、中非共和國、獅子山、聖多美普林西比、厄利垂亞、剛果共和國、查德、幾內亞比索和剛果民主共和國。

新加坡是以全球製造中心、地區金融中心和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先驅的優勢,而擠下去年第一名的紐西蘭。

世界銀行評估的投資法令分為十項,其中包括成立企業、申請執照、雇用員工、資產登記和投資保護等。

…………………………………………………………
退步3 匯兌風險指標下降一名
2006.09.07  工商時報 @侯雅燕/台北報導

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BERI)今年第二次的「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中指出,我國匯兌風險指標排名下降一名,BERI認為我國匯兌風險因擁有巨額的經常帳餘額及外匯存底而呈現上升狀態。

BERI「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主要是針對全球各國營運風險指標、政治風險指標及匯兌風險指標,作為評估投資環境優劣依據。該次公布指標中,僅匯兌風險排名下降,其餘指標與今年第一次評比成績相當。

BERI指出,我國匯兌風險指標排名全球第五名,排名下降是因荷蘭上升一名。在亞洲地區與新加坡同列第二名,次於日本。

對於匯兌風險指標下降,BERI表示,是因我國擁有巨額的經常帳餘額及外匯存底而使匯兌風險升高,另外,我國賺取外匯能力有下滑趨勢,全球排名下降一名所致。

不過,去年起經常帳餘額稍微縮減,呈現出口盈餘;今年七月底前我國外匯存底達到二六○三.七一億美元。BERI因而預測,一年後及五年後,我國匯兌風險分別升至全球第四名。


小媽經驗談

台灣的經濟不能只是自給自足式的,要多點籌碼和外國拼啦~也是因為台灣經濟本質太淺碟型,一有事就把碟子內的利基=水=給灑出去了...
所以很多人都不建議買台灣的投資商品,包括股票和基金~~


--------------------------下一則-------------------------- 
原物料商品市場 獲利打敗股市■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原油、貴金屬近年飆漲,以投資原物料標的為主的「商品市場」(commodities)獲利已連續7年優於股市。法國興業銀行預測明年油價仍不穩定,每桶原油價上看80美元,商品市場依然看俏。

 法國興業銀行昨天舉行商品市場投資論壇,從法國請來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前主席沙德克(Sadek Boussena)。沙德克目前是興業銀行能源事務特別顧問,他說,從國際需求量及地緣政治看,明年原油價格仍有大漲空間。

 沙德克預測,明年每桶原油價格上看80美元,大部分時間,應該會在65到75美元之間波動;造成油價波動的原因,沙德克認為,還是跟新興國家大量需求,例如來自印度、中國的需求,以及與中東地緣政治有關,例如伊朗的核武問題、伊拉克政局仍不穩,這兩大產油國變數太多,會讓明年的原油價格波動機會大。

 目前美國也積極尋找中東市場之外的替代油源,但似乎效果不佳。沙德克說,南美的委內瑞拉盛產石油,但目前主政者就是和美國不對盤,俄羅斯也拿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當國際談判籌碼。

 沙德克說,在未來兩年,原油價格都不會很穩定,因為石油之外的替代能源還不確定,大家可能要繼續忍受高油價的日子。

 油價高,會帶動各種物價上漲,讓經濟成長率下滑,對各國政府來說,都是頭痛問題。

 但對個別投資者來說,高油價或許可以讓你在商品市場賺一筆。台北富邦銀行金融服務總處商品行銷部協理郭慧嫻指出,商品市場表現已連7年優於股市,商品市場主要投資標的,包括「能源、貴金屬的金和銀、農產品、工業用金屬」等。

 商品市場投資報酬率佳,主要因為能源的供需不均和成本大幅提高。目前投資商品市場,可直接買現貨、期貨及選擇ETF及相關股票、基金,或選擇可百分百追蹤商品期貨的連動債。 【2006/09/07 聯合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高收益債券 春天未必結束-自由時報950907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

 隨著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升息循環已觸頂,投資人開始擔憂若景氣及產業活動放緩後,將使得在過去升息循環中,創造高報酬的美國高收益債券(垃圾債券)面臨較大的賣壓?

 復華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黃大展表示,從歷史倒帳率及信用價差來看,高收益債券在升息觸頂後的一年內,總報酬率介於-4.1%到20.78%,換言之,升息循環觸頂後,高收益債券的春天未必結束。

 什麼是高收益債券?黃大展指出,高收益債券就是債券評等在投資等級以下(例如BB+、Ba1或以下)公司發行的債券,因為債信評等較差,所以,一般投資人亦把它稱為垃圾債券;這類型債券承擔較高的違約風險,發行時公司會給予較高的收益率作為補償,稱為違約風險貼水。

 黃大展認為,據過去經驗,在升息循環觸頂後的12個月,美國高收益債券的信用價差(Credit spread)和倒帳率(Defaulted rate)都出現變寬(widen)及上揚現象。然而,信用價差及倒帳率的上揚,並不代表投資在高收益債券的投資人將承擔很大的損失。

 黃大展解釋,因為投資人能得到較高的債券收益率,作為違約風險貼水,因此,信用價差只是溫和地變寬,高收益債券的高債息收入,將可消弭損失。

小媽經驗談

雖然它的春天還會來,但畢竟是垃圾,偶又不是資源回收,我是不太敢碰的啦!

--------------------------下一則-------------------------- 
統一全球債券組合基金 穩健至上
2006.09.07  工商時報 @黃惠聆/台北報導

 借錢給別人時要考慮什麼?當然首先要考慮對方能不能還錢,最好還能固定支付利息,完全不會拖拖拉拉。試想,如果有兩個人跟你借一百萬,一個年收入一百萬,開賓士車住別墅;一個年收入五萬,三餐不濟,如果是你,要借錢給哪一個呢?

 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要借錢給前者,因為相信他有能力還錢,且有能力固定支付利息;至於後者,大家不會借錢給他,或許會考慮捐錢給他。

 由於美國升息循環已經到了尾聲,全球都看好債市多頭來臨,全球五大洲裡,很多地區或市場的利率,都比新台幣利率來得好,由國內央行態度上分析,國內定存利率大幅調高的可能性很低,把錢放在新台幣定存,可說無利可圖。所以,對於想賺固定收益的投資人來說,海外機會遠大於國內。

 如何選海外債券的投資標的?其實,投資債券市場跟借錢給別人的概念類似,如果美國與衣索比亞要跟你借錢,你會借給誰呢?儘管美國赤字問題常常會被經濟學家拿來大作文章,但美國債券市場依舊是當前投資人心中NO 1的穩健選擇,無非就是看上它的GDP(國內生產毛額)作為雄厚的基礎,借錢給它既安心又能穩穩收利息。

 一般人對海外債券市場相當陌生,更沒有時間隨時觀察各地區的變化,投資海外債券基金只顧著看配息率,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是投資在金雞母還是「鬼見愁」,大家都完全忘了投資固定收益商品的初衷就是要穩健至上的金律。

 統一投信的全球債券組合基金在篩選投資標的用的就是該投信獨創「資產配置動態量化模型」。該基金經理人許勻表示,該模組就是依照全球各大地區的GDP給予權重,納入經濟實力強、債信佳的國家債券作為核心資產配置基礎,其次再參考情境模型,同步考量債信等級、匯率、貨幣政策、通膨狀況、殖利率及景氣狀況等,讓資產配置更貼近市況,同時兼顧長期潛力及短期變數,達到短中長期績效穩健的保證。

 另外,許勻說,在子基金篩選部份,也以質化、量化模型並進的方式,以子基金績效與風險、報酬之相對應關係,作為量化篩選基準,再搭配質化分析,從風險控管、研究團隊資歷、經理人操作特質及績效表現、資產配置及持券內容,以及基金評等等方面進行研判,內部目標將此一基金波動率可以控制到二%以下,希望在最穩健的情況下,為投資人創造最大報酬。

 統一投信建議投資人可以透過全球型債券組合基金,才不會錯過任何有潛力的市場。

--------------------------下一則-------------------------- 
貨幣型基金 保守投資休息站-自由時報950907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

 近期國內投資氣氛保守,許多投資人將資金轉往保守型投資工具,投信法人認為,適逢國內利率低檔,股市震盪,投資策略偏保守,不妨選擇全球貨幣市場基金,做為資金配置的另一項選擇。

 國內目前銷售的全球貨幣型基金並不多,約四檔左右,除大華投信基金、國泰全球貨幣市場基金外,如復華銀行、台新銀行也銷售海外全球貨幣型基金。其中,國泰全球貨幣市場基金以新台幣計價,其餘為美元計價。

 國泰全球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彭木生認為,貨幣市場基金在國外規模相當大,且往往是投資人在資產配置時的規劃,以美國為例,約佔美國共同基金市場規模的21%;目前國內利率處於低檔水準,不少國家利率都高過國內,投資人可考量將資金投入較高利率國家,以賺取利差。

 除資產配置外,大華投信指出,貨幣型基金雖然通常可與定存相提並論,但定存期間,若臨時需要周轉,必須提前解約,往往會損失優惠的利率;貨幣型基金則可隨時贖回,因此,貨幣型基金適合做為資金停泊站。

小媽經驗談

明年我可能在第二季會改買這個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