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各報投資資訊950926-950930基金操作篇

2006年10月01日
歡迎訂閱雞婆葉小媽在奇摩發的電子報=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

~~~~~~~~~~~~~~~~~~~~~~~~~~~~~~

基金債券-操作手法篇
2007快樂投資 外資專家:押中國大陸■ 記者李國煌、謝佳雯�報導

2007年、快樂投資年。最近土、洋投資機構,包括百能投資、美國運通銀行、凱基投信難得有共識:,明年投資股票將有一段美好時光,日股、港股、中國收成股、新興市場股,都是好標的。

全球股市經過三年大漲後,今年的股市震盪加大,還好,跌了還會再漲,買股票基金多還會賺錢。

只是,這種好光景能維持多久?百能投資董事史帝芬說,股市的好日子,還可維持很長,主因是,油價已經跌、利率仍低、通膨不嚴重,企業依然賺錢,2007年還是投資股票的好時期。

美國運通銀行首席經濟策略顧問卡弗利指出,美國經濟會重新走強,整體而言,投資股票比買債券好,像2000年那種大跌走勢,十年才一次。

至於選擇那個地區的股票?各方都看好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凱基投信副總盧文松說,不妨投資在大陸發展有成的台商股票,賺取大陸經濟成長的利潤。

史帝芬、卡弗利也都看好大陸,另外,日股、泰股、港股、星股、韓股都是重心,史帝芬指出,如果印度股市有明顯回檔,也是值得進場的標的。 【2006/09/27 民生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定時定額時間愈長 獲利愈佳【林潔禎╱台北報導】

定期定額在台灣推廣多年,據台新銀統計,該行客戶買定時定額商品,有一半的人扣款8、9月至1年半不等就解約,喪失定期定額分階段購入攤平成本所帶來投資收益,台新金控信託投資事業處副總仲向榮建議,定時定額至少投資6年以上,選擇波動較大標的獲利空間較好。

北富銀管理協理陳怡芬表示,定期定額投資年限逾5 年的比例確實較低,分析客戶停止定期定額扣款原因可能是標的出現大變化,不是獲利了解就是認賠出場,也有個人資金上需求等可能。

仲向榮指出,依過去各年股票型基金流量與S&P 500指數走勢可發現,基金流量與股價漲跌呈正向關係,股市上漲時,投資人勇敢進場,期望能賺到最後一波,但股市走跌就殺出,深怕成為股市賠錢的最後一隻老鼠,殊不知如此「追高殺低」,常讓自己血本無歸白忙一場,透過定期定額投資可將風險降低,前題是時間要夠長。

--------------------------下一則-------------------------- 
仲向榮:定期定額投資 克服人性弱點■ 劉菁菁
http://udn.com/NEWS/STOCK/STO8/3536003.shtml

--------------------------下一則-------------------------- 
基金定期定額逾六年 平均報酬38%
2006.09.28  工商時報 @彭禎伶、吳佳晉/台北報導

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六年以上,賺的機率最高!台新銀行信託投資事業處副總仲向榮二十七日以親身經歷及過去十年數據指出,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有逢高減碼、逢低加碼的功能,且投資六年以上,獲利機率高達九九%以上,平均投資報酬率高達八三%。

台新銀行指出,其信託客戶投資基金,單筆投資與選擇定期定額的客戶數大致相當,但單筆投資的客戶虧損時多不願贖回,只要有獲利馬上出場;但定期定額的客戶則在市場一有風吹草動時,馬上贖回,平均扣款一年多就會停止,台新銀說:「我們覺得這樣很可惜!」

仲向榮指出,例如在二○○一年一月前後日本基金走高時,有客戶單筆申購一百萬元,與定期定額每月扣款一萬元來比較,到二○○三年九月時,日本基金績效不佳,淨值走跌,單筆申購者虧損六六%以上,定期定額者則虧損八%左右,再到二○○六年八月時,單筆申購者仍虧損近五○%,而定期定額者則獲利二八%左右。

仲向榮分析,主要定期定額會讓平均成本下降,在基金淨值高者,購買單位數減少,但價格下降時,申購單位數就會增加,即有逢高減碼,逢低加碼的功能。

同時台新銀以一九九六年到二○○六年的全球股票型基金為例,投資半年獲利機率為六五%,報酬率一○%左右,投資一年獲利機率七四%左右,報酬率一七.五%,但如果可以投資六年以上,則獲利機率最高達九九.一六%,報酬率可達八二.七%。

仲向榮也分析,今年六、七月時基金申購量不高,最近才又有回升的景況,且有近三分之一的客戶投資在所謂的目標基金(Target Fund);仲向榮以自身經驗建議,定期定額的客戶最好長期投資六年以上,且選擇波動性稍大的基金。

--------------------------下一則-------------------------- 
懶人理財》科技旺季報到 資產配置別忘記■ 記者曾桂香/台北報導

全球科技股第三季強勁反彈,年底的傳統旺季需求強度,需視美國消費市場的榮枯,科技基金每年此時,一直到隔年元月,似乎都有季節性行情。目前看來,美國就業市場展望仍佳,勞工薪資的上揚提供消費支撐力道,加上第四季科技股有機會反映明年Vista換機潮題材,專家以歷史經驗來看,對科技股及相關科技股基金仍然期待很深。

摩根富林明JF東協基金經理人鄭直生指出,近期外資明顯回流亞洲市場,是因為在國際油價滑落和原物料價格回檔下,國際資金轉向注意第四季消費旺季的題材,因此從8月上旬國際油價回跌之後,許多資金紛紛轉為股票市場。鄭直生表示,在美國升息可能暫緩下,第四季電子旺季效應發酵,使得資金持續回流漲勢受壓抑的台灣市場。

美國經濟展現出一定程度的彈性,就業市場活絡,可能適度彌補房市趨緩所導致的財富效果下滑,美國經濟軟著陸的說法,支撐法人認為今年第四季科技基金應有往年一樣亮麗表現。換言之,若年底北美科技產品採購需求優於市場預期,對全球科技產業無異是一劑強心針。另方面,第四季科技股有機會反映明年Vista換機潮題材,反映至操作面,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的美國科技股超級財報週之前若見股價回檔,可針對明年行情展開布局。

鄭直生認為,總體經濟環境因美國成長可能趨緩,就電子產業而言,第四季旺季效應預期將無法遍及所有產業,個別產業及個股表現強弱不一。以第四季展望及目前需求分析,液晶電視、手機及DRAM等公司表示業績看好,需求轉強,配合旺季的鋪貨效應逐漸發酵,股價亦開始逐漸反應。

惟近期基本面發展仍為正面,如液晶電視面板將調漲價格,手機零件接單回升等。整體而言,消費性電子的庫存調整及業績成長動能,將優於個人電腦及半導體。就市場而言,對美出口依賴較高的韓國及台灣股市,短期市場雖反彈,但動能在旺季過後預期將減緩。 【2006/09/26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
懶人理財》投資 萬紫千紅總是冬■ 記者曾桂香/台北報導

中醫強調食補保養身體,最好的方法是依季節選擇當令入口食物,巧合的是,股票基金的理財專家按照歷史經驗,也建議不擅選進場時機、或是忙碌沒時間的投資人,考量季節性因素,掌握低點進場布局。根據彭博社統計資料顯示,投資人如能在第三季底進場布局股票市場,包括歐洲市場、亞洲市場等,第四季平均都有近7%的報酬率,第四季因為是消費旺季,股價往往也是一年中表現最好的一季。

就過去十年經驗來看,一年中,有許多市場股價表現最活躍的季度都是在第四季,除了大家最熟悉的科技產業外,生技產業第四季旺季的題材也很明顯;另外,在區域市場上,包括亞洲市場、歐洲市場、美國市場、拉丁美洲市場等,第四季股價表現更是全年中最佳的季度。

摩根富林明歐元區股票型基金經理人克里斯多福•康寶林(Christopher Complin)指出,每年第三季適逢市場淡季,股票市場相對缺乏利多題材,此時國際資金多半流向具有儲油備料的能源市場,包括石油、黃金等,因此第三季股票市場缺乏表現,相對的,反而是石油等能源市場表現活絡。但到了第四季,在消費旺季效應帶動下,各項利多出籠,包括返校題材、以及消費需求,此時市場焦點又回到股票市場。

根據德盛安聯投信近來針對網站上投資人所做的統計,接受訪問的投資人認為今年第四季投資價值最高的前兩大區域,依序為新興中東歐26%、新興亞洲22%。

德盛安聯投信指出,美國經濟成長放緩、通膨壓力減輕,Fed 升息可望告一段落,對資金流向新興市場具有正面激勵作用。而在Fed暫停升息、甚至未來利率可能開始走低的情況下,債市也漸吸引投資人目光。

但是,投資專家仍提醒投資人,如果只是按季節進場、出場,仍可能遇上股市突發事件,拉長投資時間,以定期定額方式攤低投資成本,也是忙碌投資人的一種用時間換取獲利空間的「懶人」投資術。 【2006/09/26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
懶人理財》能源基金回溫 陪你過寒冬■ 記者曾桂香/台北報導

油價這兩、三年漲勢甚猛,但近來驟跌,也讓人印象深刻。投資人記憶猶新,去年10月中旬,到今年元月底的北半球傳統取暖旺季,全球能源股表現十分搶眼,MSCI能源類股指數創下21.12%的漲幅,遠勝於同期間的全球股市表現,同時期MSCI世界指數僅上漲12.29%。
放眼這三年來能源相關的股票基金,隨著油價起飛,報酬率也水漲船高,包括美林集團推出的世界能源基金、天達環球能源基金、景順、荷銀能源基金,到上周為止,報酬率全都有一倍以上,但隨著油價震盪大洗三溫暖,最近能源基金表現也不如意。
ING安泰投顧認為,本波油價對利空似乎過度反應,「超跌」之後不排除近期有反彈機會。不過,由於此波油價急跌,由每桶70美元以上,跌到60美元附近,與能源股股價走勢之乖離再度拉大,在油價未確立有效止跌之前,能源股短線仍不排除有部分修正壓力,惟著眼於11月起北半球傳統取暖季需求,因此操作上建議待油價築底反彈的格局確立,分批布局,以降低投資風險。
美國能源情報署推估,今年第四季全球能源平均每日超額需求,已從原本的120萬桶上修至150萬桶,顯示冬季用油供給缺口可能擴大。但短期波段來看,每年十月以前介入能源基金,到隔年元月,或有一波季節性漲幅,惟油價及能源基金已走了至少三年的好光景,未來想要有逾倍的報酬率,可能還得看油價臉色。 【2006/09/26 聯合晚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基金快閃族 手續費戴高帽■ 記者溫建勳、李淑慧�台北報導
金管會預告修正「投信事業管理規則」,當中新增基金短線交易應課1%到2%的懲罰性贖回手續費,至於短線交易的時間,由三天到三個月不等,由各公司訂之。未來民眾如申購基金,若太短時間贖回,將馬上損失1%左右的金額。
官員表示,美僑商會及外資機構多次反映,台灣投資人買基金跟買股票一樣頻繁,常常一個禮拜沒看到獲利就贖回,造成基金經理人在跨國市場布局上的困擾,急贖也容易殺低求現,讓淨值蒙受損失。證期局表示,過去要求基金業者在公開說明書上寫明,「本基金不歡迎短線交易」,現在進一步要求業者改為給予投資者懲罰,民眾若短線交易將支付「買回費用」,費用為1%到2%,由業者自訂之。新基金申請一律適用新法規、舊基金修改管理辦法時,也必須一併處理此項規定。
證期局指出,業者不應用折扣優惠客戶的方式,自行吸收買回費用,亦即導正基金為中長期投資標、不宜草率更換的觀念。除貨幣市場基金以外,台灣的其他的基金短線交易頻率,實在太高。
至於短線交易的界定,市場上最短三天、最長三個月。本土基金的短線交易定義,平均較短,約一個禮拜就可讓民眾自由贖回,但富達等多家外資業者,要求民眾至少持有一個月以上,否則就要承受買回費用損失。證期局強調,銀行端在販售基金時,也必須宣導這項政策。
不過官員指出,眾多理財專員幫客戶在基金市場「衝進衝出」,愈多交易就賺取愈多手續費,才是造成台灣買基金不穩定的元凶。
金管會表示,將修訂「投信基金處理準則」、「境外基金管理辦法」等配套法規,重點在於基金的發行端,與銀行的銷售端,綁在一起均負起銷售行為、短線防制、洗錢防制的責任,銀行如發現大筆申購基金的金錢來路不明,如不通知洗錢中心與基金發行機構,未來將遭行政懲處。 【2006/09/29 經濟日報】 @ http://udn.com

--------------------------下一則-------------------------- 
買基金炒短線 要收懲罰費
2006.09.29  工商時報 @薛翔之、彭禎伶/台北報導

買基金炒短線,要收懲罰費!國內投資人買基金像是買股票,申購沒幾天就贖回,為引導散戶的投資行為回歸到較健康的狀態,金管會擬修法,未來將強制要求投信公司在公開說明書明訂,支付短線交易的投資人贖回時,須扣除一定比例金額,作為買回費用,此規定下月起實施。

至於短線交易定義,金管會指出,交由投信業者自行訂定,舉例來說,本土投信業者少則兩天、三天、七天,外商投信業者的短線期間定義,則普遍較長,對於申購後九十個營業日又贖回的受益人,需支付買回價金的一%至二%作為懲罰費用,並將該筆費用併入基金資產中。

除了投信業者的公開說明書並須有訂定短線交易期間、違反規定的懲罰費用比例外,日後,擔任銷售機構的銀行,也要一併做防治的工作,當投信公司發現客戶有短線交易時,銀行必須協助扣款。

金管會發言人張秀蓮表示,國內投資人在購買基金時,短線交易的情形嚴重,形成「買基金像是在買股票的情形,但是購買又贖回了半天,卻也沒有賺到錢,還不如好好選擇一檔基金!」

金管會證期局官員表示,投信公會去年五月訂定「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募集發行銷售及其申購或買回作業程序」中,即對此有相關規範。

不過,國內投資人在這方面觀念較為薄弱,美僑商會以及歐僑商會多次反映,希望透過一些措施,強化基金投資行為,否則,投資人要求贖回頻繁,對基金經理是一項傷害,同時投信勢必得做調整賣資產,但又無法獲得好價格,因此,將此自律規範明訂於「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管理規則」之中,經昨(廿八)日公告後,預計下月強制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