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各報投資資訊

2006年10月05日
Q4最不虧待投資人 進場 【聯合報�記者林韋任�台北報導】

對多數投資人來說,最頭痛的就是不知何時進場,業者統計10年股市行情,發現第四季是一年中股價表現最好的季節,以新興亞股為例,過去10年第四季的平均漲幅有11.37%。

摩根富林明投顧統計過去10年的主要股票市場,發現第4季最不虧待投資人,不論是歐洲、美國、亞洲及科技產業、新興市場,第四季的漲幅在全年中最高。

台新投信投研部協理林智仁也發現,過去12年第4季平均漲幅是5.12%,12月的上漲機率最高可達75%,10、11月平均上漲機率40%、58.33% ,顯示第四季是逐月漸入佳境。

理財專家建議,不知道如何選時間點,或沒時間緊釘盤面精挑進場時間點的人,乾脆跟著「季節性」來操作,第三季底、第四季初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市場,等到股價拉回時進場。

最靈活的資金操作建議是:積極型投資人,可以在第2季底進場布局能源基金,等第3季高點行情到達後出場,再把資金轉戰第4季股票旺季的股票市場。

摩根富林明投顧分析,第3季國際油價常飆上一年高點,壓抑股票市場,主要是因為油商習慣在第3季儲備用油需求,需求大增,加上又在颶風旺季,推升國際油價漲勢,所以油價的高點常落在第3季。但油價到達高點後,資金又會轉往具有旺季題材的股票市場,第4季往往是股價漲幅最大的一季。

歐洲市場通常第3季股價表現相對落後,進入第4季後,股市行情逐漸增溫,在11月展開多頭攻勢,行情延續到隔年4月。

除了歐股第4季行情明顯,美股、亞股、新興市場的第4季行情也出奇的好:MSCI新興亞洲指數過去10年第4季的平均漲幅是11.37%,美國市場也有平均6%的收益。

摩根富林明JF東協基金經理人鄭直生指出,在美國升息可能暫緩下,第4季電子旺季效應發酵,資金持續回流漲勢受壓抑的台灣市場,以第4季展望及目前需求分析,液晶電視、手機及DRAM等公司業績看好,需求轉強,配合旺季的鋪貨效應發酵,股價有機會逐漸反應。 【2006/10/05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理財吹樂活風 好心腸股票出頭天 【民生報�記者李國煌�報導】

近年來,投資興起一股「樂活風」,「好心腸」股成主流,荷銀董事黃集蔚說,美國各式基金押在具社會責任股票,累計超過2兆美元,同樣挑股票、好心腸股票表現比一般股票優。

什麼是好心腸股?黃集蔚說,像耐吉,強調大家多流汗、多排毒,用白話說、就是多運動,還有美國一家有機蔬菜公司,強調吃他家的菜,就是愛護地球。

這些公司賣的,已不是產品,而是環保、社會責任的觀念,以及重視自然的生活態度,讓消費者覺得,買他們的產品,就是愛地球、重環保、對世界有貢獻。

以蔬菜市場而言,美國一年成長2.3%,但是,有機蔬菜市場一年成長13%,東西貴一點沒關係,重點是,購買的民眾會有一種,對地球盡心力的感覺。

由於投資樂活觀念成風,民眾捧場、公司盈餘好,不少基金經理人會去買這種股票,使得具有社會責任「好心腸股」,股價表現突出。

像美國一檔「完全食物市場」股,2003年以來股價上漲逾倍,本益比一度達50倍,比很多高科技股受肯定。

在美國金融市場中,1990年代時,只有1成的基金經理人,會重視社會責任股,到了今年,基金經理人在挑股票時,九成以上會考慮到,這種公司是否有社會責任、好人在經營?

台灣投資人如何跟上風潮、介入好心腸股?黃集蔚說,未來,將引進連結樂活股的結構債。 【2006/10/05 民生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買基金 有賴銀行報報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調查顯示,投資人買基金時,取得資訊的第一管道不是「親朋好友推薦」,而是「銀行主動告知」,顯示台灣投資人對理專的依賴愈來愈重。此外,網路媒體的資訊也愈來愈重要。

普羅財經第三季針對投信投顧公司品牌所做的調查顯示,民眾在取得共同基金相關資訊時,以「銀行主動告知」為第一資訊來源,有34.3%的受訪者選擇該管道,與去年調查的28.1%相比,增加6.2個百分點,顯示民眾愈來愈相信專業理財顧問的諮詢服務。第二個管道是網站(29.3%),與去年的24%的相比,也增加5.3個百分點。

去年有35.7%的受訪者選擇報章雜誌為共同基金資訊的來源,今年比重下滑到28.6%,顯示民眾獲得資訊的管道愈來愈多元化,網路成為資訊交換的重要管道。去年有20.6%的民眾選擇親朋好友為資訊交換來源,今年卻降到19.5%。

投資人愈來愈常在電視及廣播看到投信投顧業者的廣告,今年卻只有4.9%與1.3%的受訪者,選擇這些管道來獲得共同基金的資訊。相較於去年,有13.2%的民眾仰賴電視報導做為共同基金資訊來源,電子媒體的吸引力在今年顯然遜色許多。

今年財富管理從業人員使用網路媒體作為資訊來源的比重也超過兩成,明顯高於兩年前的10%,顯示無論是一般投資人或專業人士,對於財經網站的依賴度都已提高。

目前國內較具規模的基金網站包括Fund DJ、普羅財經網、鉅亨網、GOGOFUND.com、Yahoo財經等,共同的特色是都提供市場即時新聞及各投信投顧提供的專業報告。較具特色的Fund DJ還提供基金淨值查詢,資料完整,討論區也廣為從業人員及一般投資人所使用,最近並規劃網路下單買基金。

普羅財經網則於最近重新改版,增加專為財富管理從業人員所設計的財富管理專區。 【2006/10/0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9月海外基金 一菲沖天-自由時報951005
〔記者高照芬�台北報導〕

在市場上擔心美國經濟成長動能趨緩之下,國際資金似有轉進亞洲市場之勢,根據統計,9月份境外股票型基金中,以菲律賓基金表現最為出色,印度基金、西班牙基金則分居二、三名。

摩根富林明JF亞洲基金經理人姚郁如指出,在市場擔心美國經濟成長動能可能趨緩下,不少國際資金轉向股價具上檔空間的亞洲市場,成為避開美國經濟可能趨緩的避風港;因此,觀察9月份境外基金績效,區域型股票基金方面,明顯地是亞洲市場的天下。其中菲律賓基金以平均10.81%績效拔得頭籌,第二名是印度基金7.23%,西班牙、南韓和印尼基金分居三到五名。

姚郁如分析,菲律賓市場因為近來國家財政大幅改善,外資重拾信心加碼買入,使得菲律賓股價在9月份上漲10.57%,成為彭博資訊社統計的全球80個國家股市中漲幅最大的國家,連帶也推升基金績效表現。

其他許多亞洲國家在外資頻頻加碼買超下,也推升股價表現,例如印尼股市單月漲幅達7.22%,印度股市以6.46%的漲幅緊追在後。尤其9月境外基金績效,印度基金以平均7.23%漲幅,績效反跑在印尼4.65%之前。

較特別的是南韓,儘管外資對南韓市場持保守態度,已經連續兩季賣超南韓股市,但其內資仍可見到加碼動力,支撐股價漲勢,Kospi指數9月單月上漲1.38%;觀察基金績效,南韓平均也有5.39%。摩根富林明投顧表示,儘管外資對南韓持保守態度,使其股市以個股表現為主,但透過適切選股策略,仍可讓基金繳出不錯績效。

…………………………………………………………
模組套利基金 又見新策略-自由時報951005
〔記者李錦奇�台北報導〕

近來盛行的模組套利基金,又有新套利策略即將問世,這一回,採取的是買進一籃子股票,搭配賣出(call)買權、買進(Put)賣權;理論上,應是專攻上檔有壓的大盤行情,偏好套利的投資人,又多了一項新選擇。

由新光投信開發的策略二號平衡基金,增加買賣權轉移模組,也就是買進一籃子股票,搭配賣出(call)買權、買進(Put)賣權。理論上,當行情下跌時,買進的賣權,可以大賺一筆,賣出的買權,也可賺取穩定的權利金,扣除股票部位損失,仍有獲利機會。

如果行情上漲,但沒有大漲,先前敲進的股票可以賺錢;如果賣出買權,到期沒有履約,也可賺進權利金,增加基金收入;唯一損失的是買進的賣權權利金,但一來一往,權衡得失,應仍有獲利機會。

最不利的狀況應該是行情大漲,不但賣權會虧損,尤其賣出的買權,更面臨軋空,必須盡快回補買權。

所幸,買進的股票部位理論上也會上漲,可彌補損失,甚至還有機會轉虧為盈,這要看實際操作的情況。

新光投信策略投資處協理賴冠吉表示,這次新研發的策略二號平衡基金,除了上述新模組策略,也將搭配現有的可轉債波動率套利模組、高殖利率股票模組,是市場中立的投資方式。

新光策略二號平衡基金經理人聞歆瑋表示,該檔基金定位在中等風險、低報酬,風險與報酬都小於一般平衡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卻高於固定收益型基金,長期持有的話,報酬率優於定存一倍的機率高。

--------------------------下一則-------------------------- 


日本與能源基金失血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日本新首相上任,資金也跟著流出日本基金,能源基金也因油價下跌而不受青睞。資金已連續五周流出新興市場基金,只有大中華與印度基金吸引大量資金流入,顯示投資人對新興市場不是照單全收。

新興基金組合研究(EPFR)統計,到9月27日為止的一周,淨流出日本基金資金達7.09億美元,是今年以來第二高的流出金額,將今年以來日本基金吸金金額縮小到19億美元。EPFR分析,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上台,投資人不確定卸任首相小泉純一郎的經濟政策能否持續。

原物料價格下滑,美國經濟趨緩,資金尋求較安全的標的,已連續五周流出新興市場基金,只是流出速度放慢。金磚四國基金已是連續三周淨流出,但大中華及印度基金仍吸引3.77億美元,這可能是因為原物料價格下跌後,投資人不太喜歡巴西及俄羅斯股市。

同樣的,拉丁美洲及新興歐洲基金以能源題材有名,原物料價格下跌,這兩區域基金呈現淨流出。不過,新興亞洲市場基金則進帳3.36億美元。

八周以來,美國基金雖然有五周有正報酬率,但資金卻七周流出,共流出70多億美元,將今年以來淨流入逆轉而淨流出。不過,投資人似乎「棄小求大」,美國小型基金淨流出18億美元,大型基金則吸引5.59億美元。

歐洲基金則持續吸引投資人,最近一周又吸金8.57億美元,是4月底以來的最大流量,其中瑞士基金就占2.5億美元,歐陸基金也很受歡迎,顯示投資人看上瑞士的防禦性質。有趣的是,世界經濟論壇(WEF)在同時也公布,今年瑞士競爭力為全球第一,取代美國。

在產業型基金方面,可以想見的是,全球能源基金大量失血,流出2.75億美元,等於是基金規模的1.6%。油價下跌,全球公用事業基金也受波及,流出3.7億美元。

相反的,資金快速流入全球消費品基金,一周之內約等於規模增加4.9%。全球不動產基金也很受歡迎,共流入9.03億美元。 【2006/10/0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油價失守59元 能源股被降級 【聯合報�記者林韋任�台北報導】

美國汽油庫存持續增加,國際油價跌破每桶59美元關卡,自7月14日77.03美元的高點已跌掉23.81%,部分外資券商調降能源類股投資等級,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一舉站上歷史新高。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除了庫存增加外,加上現在正值夏季汽油與冬季熱燃油需求旺季中間的淡季空窗期,投機資金隨著基金面供需情勢和緩也順勢出場,開始有人擔心國際油價可能會重演2000年科技股泡沫化歷史,形成「油價泡沫化」。

美林及李曼兄弟證券近期調降能源類股投資等級,根據諮詢機構調查31家券商機構的預估,未來油價可能呈現緩步走跌趨勢,平均價格落在每桶60.5到65.5美元區間。

能源基金現在能否介入?新加坡大華銀投顧認為,現在不到搶短時機,因為阿拉斯加油田恢復供油,庫存充裕;全球景氣降溫,美國房市冷卻,加上大陸宏觀調控效益,石油需求預期減緩。從消息面來看,今年沒颶風、中東戰事冷,北韓核武測試利多不漲,冬天用油旺季仍是未知數。

此外,對沖基金嚴重虧損,過度的融資操作,讓油價反轉直下,造成停損賣壓,多殺多的危機一觸即發。

如果油價真的下修,哪些市場受惠?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協理羅尤美分析,油價回檔化解通膨壓力,通膨降低使得固定收益資產的實質價值能夠保持,對美國債券或全球債券來說都是大利多。

此外,油價淨進口國家也是直接受惠者,如美國,或是亞洲的泰國、台灣、韓國等國家,油價回檔不僅化解進口原油可能引發的通膨風險,對於內需消費動能重新活絡也有正向幫助。

但外界對油價看法仍紛歧,遠東大聯全球原物料能源基金經理人蘇穀和仍對油價有信心,他認為中國大陸及印度對原物料的需求強勁,近期只是漲多回檔,原物料產業前景依然可期。

摩根富林明投顧也認為,能源價格具有實質需求,長期走勢仍具支撐,就季節性來看,即使短線波動,長期趨勢仍是明顯看出能源價格的底部越墊越高。有意建立能源基金持股的投資人,還是可酌量在市場低點時逐步建立部位。 【2006/10/05 聯合報】@ http://udn.com

…………………………………………………………
油隱憂 能源基金保守為宜-自由時報951005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

過去幾天以來,油價呈現上沖下洗,讓投資能源基金的民眾跟著七上八下,究竟能源基金何去何從?事實上今年油價從高點回檔將近三成,但多數基金跌幅還在10%的控制之內,不過大華銀投顧提醒投資人,油價短線還有探底危機,目前還不到搶短的時機,因此,能源基金先觀望為妙。

油價在7月14日見到高點後,一路回檔到9月25日跌破60美元大關,隨即反彈至64美元左右,但連續兩天重挫達6%,又再度破底,保守的聲音再度湧現。

大華銀投顧預期,油價仍有下探50至55美元的可能,觀察近期石油期貨多單持續退場,近年來油價走勢與多頭期貨部位相關係數高達86.9%,在多頭未回頭重新建立部位之前,不建議進場搶短,無論從技術面、基本面、消息面目前都不利於油價表現,反彈仍應減碼,等到真正到了用油旺季的12月後,再回頭觀察不遲。

大華銀投顧認為,油價回檔對於第四季行情絕對是潛在利多,亞洲股市尤其受惠。年初至今,亞洲新興市場受到油價高檔盤旋影響,表現不如其他新興市場地區,但商品價格持續走跌,加上中、印經濟成長率預估仍高達7%以上;新興亞洲相對於拉丁美洲、東歐等市場,受到美國及歐洲景氣衝擊程度較低,使國際資金在逐漸抽離商品市場後,正開始往新興亞洲區域流動,短期擔心能源基金表現不佳的投資人,可將資金轉換至相關基金。

--------------------------下一則-------------------------- 


旺季到 新興市場強勢補漲
2006.10.05  工商時報 @林明正/台北報導

油價從八月七日的七七美元高點開始回檔到十月二日的六一.○三美元,回檔幅度達二○.七%。但MSCI新興市場指數在這段期間內卻沒有修正,反而由七六○.八三點上揚至七八一.○九點,漲幅約二.一%。面對如此情況,專家認為,新興市場已不再以能源類股為主,且隨著進入第四季的旺季,新興市場表現相當值得期待。

匯豐新鑽動力基金經理人黃時彥就說,在近期幾場說明會,與投資人近距離接觸中發現,投資人對於新興市場還是相當期待,但是對於新興市場股市今年出現的大幅波動,投資人還是心有餘悸,尤其近期油價的下跌,美國經濟趨緩,投資人都擔心會影響到新興市場後續表現。

從彭博社的實際數據顯示這波油價下挫,新興市場不僅抗跌,反而上漲。黃時彥說,新興市場能如此「抗跌」,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新興市場明星產業並不再是只有原物類股。

過去投資人會認為新興市場等於原物料,但如果從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份來看,新興市場產業比重最大的前三名分別為一九.二八%的金融類股、一七.二九%的能源類股,與一五.四八%的科技類股,黃時彥強調,這三者差距不大,在油價下挫的期間,金融類股漲幅約二.六四%,科技股漲幅也達一○.三二%,由此可看出新興市場產業多元化的發展,已不再以能源類股為主。

此外,新興市場房地產類股在油價下挫的這段期間漲幅也高達一○.五三%,其他包括電信類、工業、運輸等都呈現上揚,內需產業的起飛,都減低新興市場股市面對原物料價格回檔的衝擊,而這正是新興市場產業多元化發展下,即使油價走跌,新興市場指數依舊走強的原因。

根據Thomson Finanical十月二日最新資料顯示,新興市場目前的本益比僅九.九三倍,預估二○○七年新興市場的本益比則為一○.九倍,更凸顯新興市場的高投資價值。

--------------------------下一則-------------------------- 
友邦:拉美 磁吸效應浮現 【經濟日報�記者周慶安�台北報導】

談到原物料,大家馬上聯想到拉丁美洲,拉丁美洲資源豐富,讓人大嘆上帝不公平;友邦投信表示,除了原物料,拉丁美洲內需市場復甦更是關鍵,兩者構成的雙引擎,正是拉丁美洲投資價值所在。

拉美風近來狂襲全球,走進Starbucks,小野麗莎演唱的Bossa Nova經典曲目the girl from Ipanema,濃郁的咖啡香,以及時尚的內部裝潢,在在令都會人士在此流連忘返。

從投資眼光來解讀拉美風,這一切將變成:咖啡豆生產重鎮在拉丁美洲,櫃子裡的蛋糕原料蔗糖,八成也是來自巴西甘蔗田。建築物本身需要的建材也可能與拉丁美洲有關連,因為全球鐵礦砂有三分之一來自巴西、世界最大白水泥生產廠商是墨西哥水泥公司,連Bossa Nova曲風都來自巴西海灘,一切都與拉丁美洲脫離不了關係。

正因拉丁美洲資源與人口眾多,近年拉丁美洲就像一塊大磁鐵,吸引各路金融界淘金人馬紛至沓來,金融業如高盛、德意志,品牌業者包括諾基亞、LG,甚至是台灣的BENQ、友訊也都在逐鹿拉美的行列。

友邦投信表示,拉丁美洲股市絕對是投資原物料題材不可或缺的主角,尤其是出口增加挹注這些國家的經常帳餘額、外匯存底與國民所得,提升當地民眾財富,進而創造後原物料出口時代的內需消費商機。

從巴西聖保羅指數(BOVESPA)類股分配比重來看,不難發現原物料與能源類股占大盤比重超過50%,顯見原物料與能源類股在巴西股市占有相當大的份量。雖然近期油價滑落,連帶使人對原物料後市感到憂心,不過友邦投信表示,在原物料行情展開前,拉丁美洲的經濟已經走上消費驅動的經濟成長之路,內需復甦更是投資拉美的一大題材。

友邦投信認為,內需消費成長受國際景氣波動的影響有限,在全球主要市場受通膨升溫困擾之際,拉丁美洲經濟仍可望持續成長,近期拉回都是布局的機會。 【2006/10/0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友邦:原物料需求旺 瞄準拉丁美洲有賺頭
2006.10.05  工商時報 @許瀞文/台北報導

近期能源價格受到美國景氣趨緩而有滑落,不過全球對於原物料的需求,因為中國和印度的工業生產成長仍持續加速。其中,去年美國工業生產成長幅度為○.四%,中國則高達一九.七%,以八月中國零售快速成長來看,顯示原物料需求持續暢旺。

從原油期貨價格走勢來看,近期原油期貨價格呈現大幅下滑修正走勢,不過MSCI拉丁美洲指數走勢卻是表現強勁抗跌,兩者走勢逐漸背離,顯示明年原物料仍然面臨產能擴充不及狀況,拉丁美洲股市也將因此受惠。

根據IMF於九月份公佈最新數據顯示,巴西在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七年間,平均消費物價指數達五七六.三%,到二○○○年已下滑至七.一%,預估今年與明年將分別來到四.五%與四.一%水準,顯示通膨壓力尚屬溫和,其它主要國家如墨西哥、智利、秘魯等,通膨壓力也持續降溫。

友邦投信表示,拉丁美洲基本面近年持續改善,進而增加許多就業機會。隨著失業率下跌及實質所得持續上揚,人民消費能力可望進一步提升。

以中國汽車需求成長為例,從去年的六百五十萬台,預計二○○八年將成長至一千五百萬台,相當於目前全球汽車需求總量的四分之一。

友邦投信以「瞄準拉丁美洲」投資策略,將於十月十一日起展開「友邦拉丁美洲基金」的募集。投資國家以巴西與墨西哥股市投資為主,其餘包括哥倫比亞、智利、秘魯、委內瑞拉、阿根廷、巴拿馬、哥斯大黎加。

--------------------------下一則-------------------------- 
債市火紅 固定收益基金滾熱 【經濟日報�記者徐慧君�台北報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在17次升息後,連續兩次暫停升息,債市利多浮現,吸引資金流入,投信也積極代理、招募固定收益基金。其中以房地產抵押相關債券最受投信青睞。

油價跌破每桶59美元,美國通貨膨脹疑慮撥雲見日,讓美國在上月20日的利率會議持續維持利率水準不變,債市應聲大漲。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全球政府債市9月上漲0.49%、新興債市上漲0.72%、美國房地產抵押債市上漲0.59%、美國高收益公司債市上漲1.39%。根據AMG統計,截至上月20日止,債券型基金已連續八周淨流入達60億美元,足以顯示債市資金的誘人程度。

此外,根據理柏資訊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國內投信發行跨國投資的各類型基金績效,全球組合型(50檔)上漲0.26%,海外債券型基金(13檔)上漲0.51%,也反映出因資金趨避效應與Fed連續兩個月維持利率不變,熱錢回流債券市場的利多。

看好債市後勢,基金業者今年便引進八檔境外固定收益商品,國內投信也積極發行固定收益商品,總計今年以來發行了12檔固定收益相關基金,申請規模突破千億元,是今年最熱門的基金類型。

在境外基金部分,除了傳統的公債與公司債外,新引進台灣的債券基金還有許多新種產品,比如摩根富林明美國複合收益基金,保誠投信引進的M&G公司債基金、M&G歐洲高收益債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