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

2010年11月13日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_img_1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

成長不馬虎


11月男嬰補過頭 腎尿道結石-中華醫藥網991030《2010/10/29 16:29》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化一名 11個月大男嬰的阿嬤為了讓孫子快快長大,從 6個月大時開始熬大骨湯,喝較大嬰兒奶粉外,每餐再添加含維生素 D3的綜合鈣粉,結果醫師發現嬰兒的血中維生素 D3濃度超高,左腎及尿道有結石及腎臟積水,經施以輸尿管鏡取出結石後,才救回一命。泌尿科醫師王百孚說,這是文獻上可能是年紀最小的腎結石個案。

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蔡易晉醫師指出,維生素 D3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可以促進鈣、磷的吸收,但過量時會堆積在體內,體內過剩的鈣會經由腎臟排出,是造成男嬰腎及輸尿管結石的原因。蔡易晉說,蛋、熬大骨湯,或常曝曬太陽,都是天然的維生素 D3來源,且成長奶粉已富含維生素 D3,並不需要再額外添加維生素 D3的綜合鈣粉了。

蔡易晉指出,這名 11個月大的男嬰因腸病毒重症引發心肌炎,合併敗血性休克及有多重抗藥性大腸桿菌,經治療生命狀況穩定後,腎臟超音波與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側腎臟腎盂出現近 1公分鹿角狀結石與輸尿管下段結石,並合併腎臟水腫現象,血液檢驗血中磷值與尿液檢驗鈣值偏高,血中維生素 D3荷爾蒙濃度則大於正常值。

蔡醫師說,長期過量食用維生素 D,將堆積體內引發頭痛嘔吐等中樞神經症狀,並引發高血鈣症,造成鈣化沉積現象。蔡醫師提醒,現行市售較大嬰兒成長奶粉皆已含維生素 D3,家中有小於 1歲以下嬰兒之家長,在選擇鈣粉等營養補充品時,最好向兒科專科醫師尋求諮詢,切勿私下購買餵食。

………………………………………
喝大骨湯吃鈣粉 11月男嬰腎結石-自由時報991030記者吳為恭�彰化報導
11個月大的男嬰竟出現腎臟及尿路結石!
彰化基督教醫院表示,這名男嬰的阿嬤愛孫心切,希望他「頭好壯壯」,讓男嬰猛喝大骨湯及吃鈣粉,以致引起結石。

彰基醫院兒科部醫師蔡易晉指出,這名11個月大男嬰因腸病毒重症住院,接受腎臟超音波與電腦斷層檢查,竟發現他的左側腎臟腎盂出現一顆1.4公分的鹿角狀結石,在輸尿管下段有一顆一公分的結石,並合併腎臟水腫現象,會診泌尿外科後,以內視鏡取出結石。

彰基泌尿外科醫師王百孚表示,一般而言,小孩子很少罹患腎臟及尿路結石,發生率大約為成年人的1/30。

蔡易晉說,男嬰的阿嬤太疼孫子了,5個多月來,每天餵他吃好幾次鈣粉,還每天燉大骨湯給孫子喝,這些都是含鈣量高的東西,加上鈣粉中還含有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3,男嬰攝取的鈣多到無法充分被吸收,造成鈣化沉積而成結石。

蔡易晉表示,男嬰的血液與尿液檢驗鈣值偏高,血中維生素D3的荷爾蒙濃度大於正常值,可以推論是因維生素D3及鈣過量引發腎結石。

蔡易晉說,一天一杯牛奶的鈣量就足夠身體所需了,如果吃太多高鈣東西,若鈣化沉積造成結石反而不當。

男嬰媽媽指出,阿嬤因為孩子嬌小,擔心長不高才會又買鈣粉、又是燉大骨湯,沒想到卻因「望子成龍」而補過頭,經此教訓,以後在飲食上,將會多方面注意。

………………………………………
補出毛病來 奶粉添鈣1歲娃腎結石 阿嬤疼孫三餐加料醫:攝取過量致病-2010年10月30日蘋果日報【孫英哲╱彰化報導】

彰化市一名11個月大男嬰,因敗血性休克被送進彰化基督教醫院急救,病情穩定後,院方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意外發現其腎臟及輸尿管結石,醫師詢問家人才得知,原來是男嬰阿嬤愛孫心切,在孫子奶粉中添加大骨湯及鈣粉,因嬰兒吸收不良造成結石,手術後男嬰已恢復健康。

3結石皆達1公分
操刀的彰基泌尿外科醫師王百孚說:「這應該是目前台灣醫學文獻上年紀最小的腎結石患者!」彰濱秀傳醫院兒科主治醫師謝政洪說,男嬰會有結石,應該是鈣粉攝取過量所致,跟喝大骨湯較無直接關係,而鈣粉攝取過量不但會引發結石,還會造成副甲狀腺問題。

彰基小兒科醫師蔡易晉解釋:「因為大骨湯含有豐富的維他命D3,而維他命D3的作用在於促進人體的鈣質吸收,所以嬰兒會結石應跟鈣粉攝取過量有關。」

擔心孩子長太慢
蔡易晉說,這名11個月大的男嬰,日前因腸病毒引發心肌炎,合併出現敗血性休克,到醫院急救,等病情穩定後,院方做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先後在其左側腎臟腎盂發現兩塊1.4公分的結石,輸尿管下段也有一塊1公分結石。

經檢驗發現其血液中的磷值、維他命D3與尿液中的鈣值均偏高,才會引發結石,經會診泌尿外科醫師王百孚,利用輸尿管鏡碎石及雙鉤型導管將結石取出。

王百孚說,小孩子很少罹患腎臟及尿道結石,機率僅成人的三十分之一,更何況是嬰兒,經詳細詢問病史,才發現原來是男嬰的阿嬤太疼孫,在男嬰6個月大,替孫子換奶粉,還每天熬大骨湯當補品,並在三餐添加含維生素D3的綜合鈣粉,男嬰因攝取的鈣多到無法充分被吸收,而造成鈣化沉積形成結石。

男嬰母親指出,她們家的阿嬤是看到孩子較嬌小,擔心孩子長太慢,才會又買鈣粉、又燉大骨湯,都是出自一片疼愛孫子的心,沒想到補過頭了。

醫師謝政洪建議,一般食物中以牛奶及起士的鈣含量最高,1歲以內的孩子大都以奶粉為主食,鈣攝取量已足夠,不建議再多加鈣粉。

照顧嬰兒飲食 注意事項
.盡量以餵食母乳為主
.注意食器的消毒及食物的保存
.餵奶粉等沖泡類食物時,濃度不要太高,須依包裝指示,以免引發嬰兒腸胃不適
.食物中盡量不要添加鹽、糖及味精等調味品
.四至六個月後,嬰兒可添加副食品,要以流質、糊狀為主
.副食品添加物由少量開始,一次只給一種食物
資料來源: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江惠琴

………………………………………
阿嬤泡奶加鈣粉 11月嬰腎結石2010-10-30 中國時報 吳敏菁�彰化報導

才十一月個大的小男嬰,最近被醫院診斷罹患腎結石,令醫師驚訝不已!因為從國內泌尿學術研討會和論文中,未曾見過這麼小的病例,原以為奶粉出狀況,經追蹤病史,發現男嬰阿嬤每次沖泡奶粉都添加綜合鈣粉,疑似攝取過量維生素D3,引發腎盂和輸尿管下段各長出一點四公分和一點二公分的結石。

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科蔡易晉醫師表示,這名幼小的腎結石患者,第一次發燒就出現尿道感染現象,不久又感染腸病毒,引發心肌炎住進加護中心治療,進行超音波與電腦斷層掃瞄,赫然發現男嬰的腎臟竟長出一枚鹿角狀的結石,連輸尿管下段也有,合併腎臟水腫現象。

從分析血液檢驗報告,蔡易晉還發現男嬰血中磷值與尿液檢驗鈣值偏高,另外血中副甲狀腺荷爾蒙正常,但血中影響鈣質吸收的維他命D3的濃度,卻比正常值高出一倍之多,懷疑男嬰飲食維生素D3過量,造成鈣質累積過多無法代謝,才引發了腎臟結石。

會診的泌尿外科王百孚醫師也很驚訝,指出幼童罹患腎結石相當罕見,只有成人的一至三%,多數和體質、遺傳有關,但才七點八公斤重的嬰兒,在短短幾個月內就長出兩顆超過一公分結石,在國內泌尿界的醫學相關文獻中還未曾發現,日前利用內視鏡手術導管取石,小患者已無殘餘結石與腎臟積水現象,並順利出院。

蔡易晉進一步追蹤病史,男嬰的父母表示,家族沒人罹患腎結石,但阿嬤深信「吃鈣存骨本」,為了不讓孫子輸在起跑點,購買一瓶一千八百元的粉狀優質鮮乳鈣,從嬰兒六個月大更換較大嬰兒奶粉後,每次沖泡配方奶就添加好幾匙含維生素D3的鈣粉,平日勤熬煮小魚干、大骨湯滋補,過多的維生素D3和高鈣一起複雜作用,可能就是引發腎結石的主因。

蔡易晉指出,現行市售較大嬰兒成長奶粉的都已含有足夠的維生素D3。尤其未滿一歲的嬰兒,吸收和代謝的系統尚未發育完全,除了配方奶粉之外,應該避免自行添加營養補品,要選擇鈣粉等補充品,一定得向兒科專科醫師尋求諮詢,不要自行購買餵食。

醫院的營養師也強調,挑選嬰兒奶粉要選擇有信譽的廠牌,替一歲以下的小寶寶添加副食品,也應以嬰兒米粉、麥粉為限。

王百孚醫師表示,鈣質攝取超量無法代謝,不是愈多愈好,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食用鈣的分量以四百國際單位為限,十八歲以下為兩百國際單位,不少市售合成鈣片為增強吸收都添加維生素D3。

醫學研究顯示,長期過量食用維生素D3,會引起頭痛、嘔吐等中樞神經症狀,吸收過多鈣質並不會被消化,堆積體內也會引發高血鈣症。

………………………………………
大骨湯加鈣粉 男嬰腎結石【聯合報╱記者劉明岩、陳宏瑞�連線報導】

彰化縣十一個月大的黃姓男嬰,因阿嬤怕他長得太慢,六個月大時,就常熬大骨湯為他進補,還猛加含維他素D3綜合鈣粉,沒想到補過頭,造成金孫腎臟及輸尿管結石。黃姓男嬰的母親昨承認:「愛他愛到不對的地方了。」

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科醫師王百孚說,青少年尿路結石的機率是成人卅分之一,男嬰這麼小就結石,依他了解,恐怕是首例。

阿嬤因為男嬰是第一個孫子,擔心孫子長太慢,「一開始就輸給人家」,常熬大骨湯給孫子進補,因媳婦提到坊間流傳補充維生素D3可促進骨骼發育,還把添加維生素D3的鈣粉加入牛奶餵食。

男嬰每天喝五次牛奶,阿嬤每次都添加一到兩湯匙的鈣粉,沒想到四個多月就出了狀況。日前發燒不退,全身長紅疹,看皮膚科無濟於事,轉到彰基檢查。

彰基兒科醫師蔡易晉表示,黃姓男嬰第一次發燒是因尿道感染,經腎臟超音波檢查發現腎臟有現鈣化現象。之後又因發燒入院,此時左側腎盂出現鹿角狀結石約一點四公分,輸尿管下段也有一點四公分結石,並合併腎臟水腫現象。

蔡易晉說,黃姓男嬰血液與尿液檢驗鈣質都偏高將近一倍,經手術取出結石,腎積水現象也逐步改善出院。

蔡易晉說,研究顯示,長期過量食用維生素D,將堆積體內引發頭痛嘔吐等中樞神經症狀,並引發高血鈣症,造成鈣化沉積現象,其實市售較大嬰兒成長奶粉,都已含維生素D3,除非是特殊狀況,不用再額外增加。
黃姓男嬰的母親說,第一次當媽媽,很多事不懂,阿嬤更嚇壞了,直說差點害死金孫。

新聞辭典�維生素D3
維生素D3屬脂溶性維他命,如果攝取不足會造成軟骨症,過量會造成骨質硬化症,甚至中毒。市售的鈣片或鈣粉,常會添加維生素D3幫助吸收。其實,維生素D3可從肝臟、乳製品等食品攝取,或身體經日照後,轉換活化而成。【2010/10/30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兒童過胖 小心糖尿病上身-中華醫藥網991102《2010/11/01 20:44》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目前台灣約有 122萬 5千名糖尿病人,其中 1萬名是兒童或青少年,「肥胖」更是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極為重要的一項因素,實不容輕忽。

糖尿病由於早期症狀十分不明顯,很容易被忽略。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游麗惠處長表示,隨著飲食西化、運動不足與生活型態的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其中 6至 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族群中最胖的 5%,幾乎都有第 2型糖尿病。

由於過重兒童得到糖尿病的機率是一般兒童 10倍,肥胖兒童則高出近 19倍,「肥胖」是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極為重要的一項因素,並且逐漸受重視。

游麗惠強調,每位父母、老師、醫生及任何關心兒童的人對於糖尿病警訊應有充分的認知,以避免受到糖尿病的威脅。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廖國盟醫師也指出,糖尿病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過高所引起的疾病,併發症更包含了:視網膜病變、心肌梗塞、腎病變、膀胱機能障礙、肌肉萎縮等。

糖尿病患者中,第 1型糖尿病則占 3%, 97%為第 2型糖尿病,危險因子有:肥胖、缺乏運動、遺傳、不健康的飲食、年齡等,若空腹血糖值超過 100mgdl的話,即為糖尿病高危險群,必須追蹤診察及治療。如果出現皮膚搔癢、視力減退、手腳麻痺、痙攣等症狀,可能已經罹患糖尿病,應儘速就醫治療。

游麗惠指出,糖尿病 98年高居北市十大死因第五位,也是引起失明、洗腎及截肢的主要原因。研究顯示,糖尿病人發生心臟血管疾病是正常人的 2至 4倍;發生視網膜病變則為正常人的 17倍;在洗腎病人中則有 20至 25%為糖尿病患者。

不過,若能「早期診斷、適當治療」,則可延緩疾病發生與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與治療。而預防糖尿病首先要養成良好生活型態與規律飲食習慣,不菸、少酒、多蔬果、控制鹽分及熱量,並持續運動,留意健康狀態並定期三高篩檢,是預防的第一步。

………………………………………
糖尿病年輕化 肥胖兒機率高-自由時報991102記者邱紹雯�台北報導

糖尿病並非老人專利,醫師發現,15至18歲青少年因肥胖導致糖尿病人口增加,初期雖然沒有明顯徵狀,但5年後視網膜病變就提早報到,30歲就有心肌梗塞,成為「早衰一族」,不可不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廖國盟表示,過去民眾都認為糖尿病是40歲老人家才會有的疾病,年輕人患糖尿病也多以先天欠缺胰島素的第一型糖尿病居多,但近年來臨床經驗觀察,糖尿病有明顯年輕化趨勢,台灣122萬糖尿病人口中,有一萬人是兒童或青少年,當中因肥胖導致的第二型糖尿病族群明顯攀升。

廖國盟說,隨著西化飲食盛行與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其中6至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族群中,最胖的前5%,幾乎都有第二型糖尿病,BMI值24至27「過重」兒童得到糖尿病的機率是一般兒童的10倍;BMI值超過27的「肥胖」兒童則高出19倍。

由於糖尿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民眾忽略。廖國盟說,許多年輕人在年輕時不注意,患糖尿病不自知,約5年後視網膜疾病會最早出現,包括心肌梗塞、腎臟病也都在10至15年後陸續報到,正是生產力最旺盛時,後悔也來不及。

他建議,當發現自己有肥胖問題時,最好提早做糖尿病篩檢,通常只要減重百分之5到10,做好體重控制,可降低糖尿病風險。

………………………………………
小胖子及早篩檢血糖 糖尿病不上身【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近年來由於飲食西化、運動不足等生活型態,肥胖人口越來越多,醫師也發現,隨著「小胖子」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提醒家長除了正視兒童體重控制,對體重過重的孩子也要及早進行血糖篩檢,以防引發併發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新陳代謝科醫師廖國盟表示,只有3%的糖尿病患者屬第一型,這種先天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身形並不會特別肥胖;但其他高達97%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與肥胖有密切關係。

廖國盟依國內調查數據指出,6至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族群中最胖的5%,幾乎都有第二型糖尿病。BMI值介於24至27的過重兒童得到糖尿病的機率是一般兒童10倍,BMI值高於27的肥胖兒童則高出近19倍,可見「肥胖」是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極為重要的因素。

廖國盟憂心表示,如果10幾歲就罹患糖尿病,且未能控制病情,過了20年就會陸續出現視網膜病變、心肌梗塞、腎病變、膀胱機能障礙、肌肉萎縮等,正值青壯年的患者可能因而失明或必須洗腎。

廖國盟說,糖尿病的高危險因子包括肥胖、缺乏運動、遺傳、不健康的飲食、年齡等,其中肥胖更是兒童及青少年患病的主要因素,若家長發現孩子出現皮膚搔癢、視力減退、手腳麻痺、痙攣等症狀,可能已經罹患糖尿病,應盡速就醫治療。孩子若BMI值超過24,家長就應主動帶孩子檢查血糖值。

台北市衛生局與國際扶輪社也將於11月13日上午10時30分至12時,在市立動物園入口處辦理「2010世界糖尿病日園遊會」,提供多項免費篩檢、義診、有獎徵答及市民健康卡集點活動,歡迎民眾參加。【2010/11/01 聯合報】@ http://udn.com/

………………………………………
肥胖兒 糖尿病機率高19倍2010-11-02 中國時報 林佩怡�台北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指出,隨著飲食西化和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兒童及青少年中最胖的五%,幾乎都罹患糖尿病,呼籲家長要注意孩子體重,肥胖兒童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一般兒童高出十九倍。

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游麗惠說,糖尿病分成兩型,第一型是基因遺傳,第二型則是肥胖造成,大多在中年後才會罹患,但最近發現,糖尿病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許多肥胖的兒童和青少年都會得病。

至於為何兒童會得糖尿病?廖國盟說,肥胖是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兒童及青少年族群中最胖的五%,幾乎都有糖尿病,肥胖兒童比一般兒童罹病的機率高十九倍,他舉例說明,有位患者十幾歲得病,卅幾歲後開始出現併發症,不但心肌梗塞還要洗腎,現在更失明,兒童得糖尿病不可輕忽。

為早期診斷、適當治療,衛生局與國際扶輪三四八○地區第七分區於十一月十三日上午十點半到十二點,在台北市立動物園舉辦「世界糖尿病日園遊會」,提供多項免費篩檢、義診、有獎徵答及健康集點活動,民眾可前往參加。

---------------下一則--------------- 
孩童習慣性嘔吐 要注意有無異狀-自由時報991104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

家有嬰幼兒者都常遇到孩子吐奶等習慣性嘔吐(即台灣俚語所稱的「淺腹」)情形,醫師表示,若不影響孩子的體重、睡眠等,通常無大礙,但如果孩子出現體重減輕,腹痛、摸到硬塊等情況時,就要注意很可能是病變的警訊。

台南成大醫院小兒腸胃科醫師楊燿榮指出,「淺腹」主要是因為胃與食道交接處的「賁門」關閉不緊,容易讓食物逆流,大部分的新生兒都會發生,即使是一歲幼兒仍有5%的比率,像成人空腹時,偶爾也會產生無症狀的胃酸逆流。

楊燿榮表示,成大醫院最近就接獲兩例少見的兒童病因性淺腹個案,其中一名7歲女孩,從小就常嘔吐,最近一個月來,嘔吐頻率略高,而且吐的前2、3天都感覺胃脹,吐後即舒服些,不過,她的嘔吐物有的是幾天前吃下的食物,偶爾還伴隨有淡黃色液體,求診多次都被診斷是急性胃炎及孩童「淺腹」。

但楊燿榮發現,女孩除白天吐,入睡1、2小時後,仍會起來吐,觸診發現,她的上腹部雖鼓脹但沒硬塊,研判上消化道部分阻塞,經X光及鋇劑攝影,確定是罕見的「十二指腸膜先天異常」,經手術切除異常結構,目前情況良好。

另一名是3歲男孩,最近一個月內吐3次,吐出食物及透明液體,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為十二指腸壁增厚,做胃鏡及上消化道鋇劑攝影,竟是十二指腸潰瘍,以致幽門變形,經藥物治療,症狀已改善。

………………………………………
十二指腸比胃大 童頻嘔吐 罕見先天異常致阻塞 醫:「淺腹」兒及早檢查-2010年11月04日蘋果日報【辛啟松、高麗玲╱連線報導】

一名七歲女童常嘔吐,甚至吐出幾天前吃過的食物,經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她十二指腸比胃部還大,罹患習慣性嘔吐,成因是先天十二指腸異常,多長了一層膜,經開刀切除後,病況已改善。醫師指出,造成孩童習慣性嘔吐成因很多,應及早就醫釐清,以免長期嘔吐影響發育。

留意病徵
收治病例的成大醫院腸胃科主任楊燿榮昨表示,習慣性嘔吐稱為「淺腹」,成因很多,如胃發炎、胃容量小、還有部分原因是來自先天結構異常,像上述女童即是如此,致使自小就易嘔吐,此次會就醫,是因症狀愈來愈嚴重。

多層膜食物「卡住」
經過安排腹部X光等檢查,楊燿榮發現女童的十二指腸竟然比胃部還大,而且十二指腸還長了一層膜,造成阻塞與習慣性嘔吐,經過手術切除異常的膜後,女童五天後開始進食,情況穩定。而這類因十二指腸多了一層膜,而造成習慣性嘔吐病例,臨床上較少見,發生率約四萬分之一。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趙舜卿表示,一般人的十二指腸沒有膜,但有些人天結構異常,多了這一層膜,使得食物行經此處時易「卡住」,造成習慣性嘔吐,治療方法是以外科手術切除。

另一名楊燿榮日前收治的三歲男童,也是因常嘔吐就醫,檢查發現是十二指腸潰瘍、造成胃出口阻塞,經給予口服抗潰瘍藥物,已康復。

少吃豆類地瓜牛奶
趙舜卿提醒,有習慣性嘔吐時,吃東西時應少量多餐,而盡量少吃會脹氣的食物,如豆類、地瓜等,而牛奶喝太多也會脹氣,牛奶也應分次飲用,另外,不要吃辛辣、油炸食物。

楊燿榮說,臨床檢查習慣性嘔吐有多種方式,包括X光、腹部超音波、鋇劑攝影及胃鏡檢查,他呼籲家長,孩童若有反覆嘔吐症狀,須注意有無體重減輕、嘔吐物與顏色等症狀,就醫時告知醫師,以利找出病因。

習慣性嘔吐 注意事項
●有可能是胃炎、胃容量小等問題,應就醫檢查
●吃東西時採少量多餐,不要一下吃太多
●會脹氣的食物要少吃,例如豆類、地瓜等
●不要吃辛辣、油炸等食物
資料來源:成大醫院、趙舜卿醫師

………………………………………
飯後就吐 原是十二指腸長蹼【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7歲女童因飯後嘔吐就醫,原本以為是小孩子常見的「淺腹」,但就醫後卻發現是極為罕見的十二指腸「長蹼」,與胚胎時期的發育異常有關,經手術治療後不再嘔吐。

這名女童上個月由媽媽陪同到成大醫院就診,媽媽表示,小女孩小時候偶爾會在飯後嘔吐,但最近卻變頻繁,一個月3、4次,發生前都會胃脹兩、三天,吐出來的東西甚至還有3天前吃下的炸雞等,嘔吐物則有黃色液體。

經過X光及鋇劑攝影等檢查,醫師認為應是上消化道有阻塞,每次吃到大塊一點的食物,就卡在阻塞處,無法消化而嘔吐,外科手術時,在十二指腸處發現罕見的「蹼」,手術切除後,經過兩周追蹤,女童都未再發生嘔吐情況。

小兒部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楊燿榮表示,這種稱為十二指腸蹼或十二指腸膜的病例相當少見,每40萬到200萬人才有一名患者,主要是胚胎期間的腸道演化過程異常,才會在腸道內留下一層看起來很像是鴨掌間的蹼膜,阻礙食物通過。

而所謂的「淺腹」,事實上是指新生兒賁門(食道接胃處)括約肌張力差,無法在不進食時緊閉,容易發生胃食道逆流、溢酸等,多數新生兒都會有,隨著長大括約肌成熟後就會改善。
【2010/11/04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小學生蹲踞困難 不是青蛙肢【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市報導】

小學生體檢項目中,蹲踞動作是基本檢查之一,很多孩子因為蹲踞困難,被懷疑是青蛙肢。署立新竹醫院小兒骨科醫師葉敏南說,蹲踞困難並不是青蛙肢,「現在已很少人會有青蛙肢」。
他說,家長可以讓孩子併腿坐立,彎腰趴在桌上睡覺,「能做到這個動作,就沒青蛙肢」。

葉敏南說,多數人或非小兒骨科醫師都以為,不能蹲或是兩腳張開才能蹲下去的狀況,就是青蛙肢,其實,蹲踞動作並不是青蛙肢的檢查方法,檢查青蛙肢必須躺在床上,在小腿、腳踝都不受力時,進行檢查才準確。

青蛙肢是指臀大肌攣縮,民國50、60年代很常見,那時小孩一旦發燒,都在臀部打一些成分不佳的退燒藥或抗生素,造成肌肉變性攣縮,自從退燒藥改成口服或塞劑後,青蛙肢就很少見。

他說,青蛙肢主要症狀是在膝關節、髖關節彎曲時、兩側大腿無法內收併攏,必須外展,髖關節才能彎曲,就像青蛙一樣。

所謂蹲踞困難即是兩膝併攏、腳跟著地時無法蹲下,蹲下去會向後跌倒;有些人後腳跟必須抬高才能蹲下去,有些人必須兩腿張開才能蹲下去。

蹲踞困難的原因很多,最常見是阿基里肌腱太緊;葉敏南說,阿基里肌腱就是一般人熟悉的後腳筋(腳跟腱)。一般人蹲下時,腳踝背屈必須大於25度,蹲踞困難的人,後腳跟必須抬高才能蹲下去、比較不耐蹲,因此這類人比較不適合做水電、水泥師傅等工作。

葉敏南說,除了腦性麻痺患者,走路時足跟無法著地需治療,能夠正常行走,只是併腿蹲踞時,後腳跟須抬高才能蹲下去,並不需治療。【2010/11/01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病痛要照顧


孩童泌尿道感染 易引起腎結痂-中華醫藥網991030《2010/10/29 21:00》記者關嘉慶�台北報導

孩童有泌尿道感染可別輕忽!根據長庚醫院的研究發現,孩童泌尿道感染易引起腎結痂,日後恐造成末期腎病變及洗腎的危險,要非常小心。

長庚醫院以過去 5年間診治兒童泌尿道感染個案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急性大葉性腎炎是造成腎結痂的一個獨立危險因子,且早期診斷和治療可降低其危險性,這項研究成果已經發表於今年的美國兒童感染症雜誌。

長庚兒童腎臟科主治醫師鄭積慧表示,泌尿道感染是兒童最常見的細菌性感染之一,在每年所收治的 600到 700個泌尿道感染的兒童中,約有 8%是急性大葉性腎盂腎炎,且易引起腎臟結痂,降低腎臟功能,日後還可能造成高血壓、蛋白尿、妊娠毒血症及末期腎病變。

鄭積慧醫師進一步解釋,急性大葉性腎臟發炎是一個局部、非化膿性的腎臟細菌性感染,是與急性腎盂腎炎和腎臟化膿分別代表不同程度的腎臟發炎,且急性大葉性腎炎與一般發燒的泌尿道感染相比,腎結痂纖維化的比例要明顯高出許多。

鄭積慧醫師提醒,若家長遇到孩童高燒不退,且又無明顯的症狀時,即應提高警覺;此外,第一線醫師在診治急性大葉性腎盂腎炎的孩童時,也需非常謹慎,對於抗生素治療時間最好為 3星期,應較治療一般的急性腎盂腎炎來得長,如此才可減少治療的失敗率。

………………………………………
幼童長期便秘 易合併泌尿道感染-自由時報991030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泌尿道感染是造成兒童洗腎最常見的原因,要降低嚴重泌尿道感染的風險,除了要提醒孩子多喝水、不憋尿之外,由於長期便秘的孩子也容易合併泌尿道感染,醫師建議,家長不妨也留心孩子的排便是否正常。

此外,由於小朋友泌尿道感染時,多以不明原因發燒表現,千萬不要隨便吃抗生素退燒、以免醫師難以從尿液培養細菌,反而影響治療。

小時腎臟結痂 成人高血壓風險高
2歲大的張小弟、先前持續5、6天高燒不退,除了活動力較差外,看不出其他症狀。原本在家附近看了幾位醫師、吃了藥,但還是沒退燒。經人轉介到長庚醫院,檢查才發現,他不只尿中的白血球很高,超音波影像裡看到他的左邊腎臟已經腫大到超過9公分,遠大於一般2歲小孩平均6到7公分的腎臟大小。

再經電腦斷層檢查及細菌培養,發現是大腸桿菌感染,造成他急性大葉性腎炎感染。經緊急提供有效抗生素治療後退燒、出院。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腎臟科主治醫師鄭積慧指出,泌尿道感染是兒童最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根據統計,青春期前的女孩約有3%有泌尿道感染、男孩則有1%。

兒童泌尿道感染一旦造成腎臟「結痂」,結痂的部位就會失去功能,未來都要靠剩下的腎臟工作,殘存腎元的壓力變大,不僅往後罹患高血壓、蛋白尿、妊娠毒血症的機率變高,甚至還可能造成末期腎病,需要終身洗腎。

長庚醫院最新研究發現,泌尿道感染中,又以「急性大葉性腎盂腎炎」容易造成腎臟結痂。要降低這種腎炎的危險性,除了藉由結合腎臟超音波與電腦斷層的方式,早期診斷之外,這種腎炎的抗生素治療所需要的時間比較久,建議維持3週抗生素治療。

這類泌尿道感染在2到4歲小朋友相對常見,這段時間的小朋友多半學會自己尿尿,除了提醒小朋友多喝水、別憋尿外,若小朋友有便秘的問題,也不能置之不理。

長庚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趙舜卿指出,便秘會造成小朋友頻尿、泌尿道感染。不過,95%小朋友便秘並沒有器官上的病變,多因體質加上喝水不足、運動不足及蔬果纖維攝取不足。家長除了按摩肚子,或給甘油球協助小朋友解便,還是要改變飲食生活習慣,養成排便的規律性。

………………………………………
健康小叮嚀 預防泌尿道感染 孩童照護有撇步

泌尿道感染容易復發,尤其是感染後的第一年,其復發率高達20%,家長不妨多注意以下事項:

●勤換尿布:尿布濕了、髒了立即更換,即便是乾淨的尿布也應每兩小時更換一次。
●多喝水、鼓勵排尿:多喝水、增加解尿機會可藉此將細菌沖離泌尿系統;給寶寶足夠奶量也等同於喝水的效果。但「蔓越莓汁」等保健食品,目前並沒有用於孩童身上有效的研究證據。
●正確擦拭:幫孩童擦屁股時,應「由前往後」擦拭,也不要來回重複擦拭,避免細菌由肛門口帶往尿道。
●避免坐浴:幫孩童洗澡時,最好採用淋浴的方式,若要坐浴,應先清潔孩童生殖器後,才進入浴盆。
●避免便秘:幼童一週排便低於2到3次、便便很硬或要很用力才能解便,都算是有便秘問題。當糞便存留在腸道的時間過長,糞便內的細菌增加;或糞便壓迫膀胱,造成排尿不正常,都容易造成感染。要讓孩子充分喝水、適量攝取蔬果及運動。 (記者洪素卿)

………………………………………
泌尿道感染 5歲童腎臟險壞死【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才5、6歲的幼童,一顆腎臟竟然壞死?長庚醫院追蹤五年發現,孩子的泌尿道感染,特別是一種「大葉性腎炎」,會引起腎臟發炎、結痂,降低腎臟功能,日後還可能造成高血壓、蛋白尿。因此當孩子出現莫名的發燒,要留意是否為泌尿道感染。

當初兩歲大的張小弟,高燒五、六天不退,除了精神活動力較差外,並沒有其他明顯症狀。就醫檢查發現左腎有大葉性腎炎。

雖然治療後退燒,門診追蹤也沒有再感染復發,但是8個月後的影像檢查,發現左腎有兩處明顯的纖維化腎結痂,而且左側腎功能明顯下降,只剩30%。

林口長庚兒童腎臟科主治醫師鄭積慧表示,就像皮膚受傷會結痂,大葉性腎炎等泌尿道感染,會讓腎臟受傷、結痂,雖然另外一顆腎功能還正常,但腎結痂病患將來容易產生高血壓、蛋白尿,女性懷孕時易併發妊娠毒血症。而且若腎結痂嚴重,甚至會造成末期腎病變,需終身洗腎。

長庚於2003到2008年間追蹤200多位幼兒發現,90%的大葉性腎炎會引起腎結痂,相較其他泌尿道感染的30%,高出許多。還有5、6歲幼兒因此一顆腎臟壞死。

鄭積慧也說,泌尿道感染除了發燒,還會引起小便灼熱感、頻尿等症狀,在不會表達的小小孩身上,會出現躁動不安、尿尿有腥臭味等。除了鼓勵孩子多喝水,有尿意不憋尿,當出現莫名的發燒不退,也要留意可能是泌尿道感染引起。【2010/10/29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流感疫苗 小學生全面開放接種【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即將邁入流感流行季,國小學童是傳播、感染流感的主要族群,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提早擴大流感疫苗接種,即日起,國小1到6年級生皆可接種公費疫苗。

疾管局近日接獲家庭流感群聚事件通報,副局長周志浩表示,花蓮縣4歲、2歲兄妹先後感染流感,同日收治住院,兩人皆併發肺炎。調查發現,家中成員共6人,除了小一的姊姊已在學校打疫苗,父、母及高一的哥哥和兩位患者皆未接種疫苗。

6歲以下幼兒應接種兩劑流感疫苗,去年曾接種者,今年僅需接種一劑,但周志浩說,部分家長因去年疫苗不良反應報導,對疫苗心存疑慮,目前接種率極低。今年應接種一劑幼兒,3歲到入學幼兒接種率僅15%,6個月到3歲接種率27%;過去未接種過疫苗,需接種兩劑的幼兒接種率更低,3歲到入學前僅2.3%,3歲前幼兒僅11%。

周志浩說,原預計12月擴大全民接種流感疫苗,但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建議,國小學童是傳播及感染流感高危險族群,建議提早開放接種。

即日起,全國衛生局所可安排至國小校園,為家長同意接種公費流感疫苗的小一至小六學童,集體接種。目前一到四年級學童接種率約56%,提早開放接種後,預估接種率8成,須40萬劑疫苗,接種率達6成,須30多萬劑疫苗,往年開放全民接種時,流感疫苗約剩50萬劑,目前公費疫苗量應足夠。

疾管局表示,上周流感急診就診率略微上升,社區監測屬中度流行,並有一起流感重症死亡案例,為台中縣53歲男性,無潛在疾病,這兩年也未接種流感疫苗,10月20日發燒、咳嗽,26日才至診所就醫,27日因肺炎、持續高燒轉至醫學中心,併發肺炎鏈球菌感染、29日死亡。今年流感重症死亡人數已有25人,17例為A型H3病毒及7例為新流感,上述重症死亡案例仍在分型。【2010/11/03 聯合報】@ http://udn.com/

………………………………………
流感疫苗 擴大小五小六學童接種-中華醫藥網991103《2010/11/02 20:07》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天氣轉涼,流感季節已屆,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天公布 1起家庭流感群聚及 1例死亡病例,鑑於群聚中的一對小兄妹都未接種疫苗而引發重症,因此,決自即起擴大國小 5、 6年級學童接種疫苗。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近日接獲一起家庭流感群聚事件通報,據調查,該家庭成員共 6名,包括父、母及高一、小一、 2歲及 4歲等 4名子女,其中僅就讀小一的小姐姐有接種今年度疫苗,但 2歲及 4歲幼兒分別於 10月 23日及 25日相繼出現肺炎等症狀並住院治療,所幸目前病情已穩定,預計今天可以出院。

同時,周志浩也公布,上週新增 1例流感重症死亡病例,個案是住台中縣太平市的 53歲男子,沒有慢性病史,也沒有接種流感疫苗,因為流感併發肺炎及多重器官衰竭,在上週不幸往生,成為今年流行季第 25例流感重症死亡病例,經疫調,這名男子的家庭成員健康情形良好。

鑑於疫苗仍是最好的預防方法,周志浩表示,經衛生署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 ACIP)建議,決自即日起擴大開放國小 5、 6年級學童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比照國小 1-4年級學童於校園集中接種作業方式辦理,並將視施打狀況及疫苗剩餘量,再行評估是否再開放其他族群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不過,周志浩表示,這項接種採自願式且需家長同意後始能接種,呼籲家長能讓其子女接種流感疫苗。除了能保護該子女健康外,也能保護其他家人健康。

據統計,今年流感公費疫苗自 10月 1日開始接種以來,已接種 170萬劑,雖較去年同期 184萬劑稍慢,惟醫護防疫人員已有 22萬人接種,較去年 20萬人多,因此,周志浩呼籲其他優先接種對象亦能儘速接種。

---------------下一則--------------- 
注意!輪狀病毒來了-自由時報991104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輪狀病毒發威,祖孫3代7口上吐下瀉,4個月大的寶寶還2度感染住院。醫師提醒,每年11月開始進入輪狀病毒腸胃炎盛行期,最近氣溫下降,容易群聚感染,提醒家長可為寶寶接種疫苗,如家中有其他小孩染病,也應妥善隔離。

常洗手、常消毒 抗病有效
黃媽媽昨帶著黃小弟出席預防輪狀病毒記者會,黃小弟快4歲,個頭卻只像2歲半。媽媽說,他在4個月大時感染輪狀病毒,上吐下瀉超過10次,發燒近40度,急診住院時,嚴重脫水,住小兒隔離病房7天出院,出院當天又再度住院,因為2度感染。接著家中其他成員也染病,只是大人康復後都沒事,但黃小弟從此後營養吸收不太好,也常便秘。

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李宏昌表示,嬰幼兒急性腸胃炎的病毒以輪狀病毒排名第一,是5歲以下幼兒常見疾病,其中4成是2歲以下。輪狀病毒在秋冬及早春最為活躍,氣溫15度至20度繁殖性最強,今年氣象預測氣溫會比往年冷,家長更應該注意。

台灣每年約1萬8000名5歲以下幼兒感染輪狀病毒住院,根據「小兒輪狀病毒腸胃炎住院家長身心暨經濟影響」調查,病童平均住院3天,家長須請3.3天的假來照顧孩子,估計醫療成本與家長的薪水損失總計1萬2500多元。

調查也顯示,國內小兒輪狀病毒主要症狀,是7天以上大於10次的水瀉,伴隨1至2次嘔吐,同時有2成7病童會高燒不退,體溫高至40度。此外,5.4%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合併症,出現全身抽搐,嚴重者更會意識不清的昏睡狀態。

李宏昌呼籲民眾把握「三常二要」原則,也就是「常洗手、常消毒」,並「經常把嬰幼兒的餐具與大人分開」,此外,要保持室內良好通風及接種輪狀病毒疫苗。不過,他也提醒家長,6個月以下的幼兒接種疫苗,才有一定的效果。

………………………………………
輪狀病毒活躍 寶寶拉不停【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寶寶拉個不停,哭鬧不休,這可嚇壞家長!最近氣溫下降,輪狀、諾羅等病毒越顯活躍,小兒科門診的腹瀉個案明顯增加。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近兩萬名幼童因感染輪狀病毒而住院,除了擔心之外,家長平均得損失1萬2000多元。

一項「小兒輪狀病毒腸胃炎住院家長身心暨經濟影響」的調查今天發表。調查發現,國內小兒輪狀病毒的主要症狀,是呈現七天以上大於10次的水瀉,經常伴隨著一至兩次嘔吐,同時有兩成七的病童會高燒不退,體溫可能高至40度。

調查顯示,國內輪狀病毒病童平均住院天數為三天,近半數為單薪收入家庭。為了照顧孩子,有工作的家長差不多需請3.3天的假。六成家長因小朋友感染腸胃炎而影響收入,八成家長增加了交通費用支出。

連帶的,孩子住院期間,每個家庭的成本支出費用高達1萬2527元。每年全國約有1萬8000多名因輪狀病童而住院,換算下來,成本支出高達2億2000萬元以上。

除了經濟負擔之外,心理壓力更是難受。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長、台北馬偕門診管理中心主任李宏昌指出,門診問卷調查發現,高達九成六家長對於孩子生病感到極度擔心,六成八在孩子生病期間感到憂慮、心痛。

李宏昌指出,輪狀病毒只要如處於氣溫15度至20度環境中,病毒性就會最活躍,容易繁殖。最近氣溫驟降,因為腹瀉、嘔吐等腸胃炎症狀而就醫的小病童明顯增加,輪狀病毒就占了大半。

由於輪狀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可經由飲食、接觸及經口傳染,短期間內就能造成流行,只要家裡或是幼稚園,有一名小朋友被感染,其他小朋友就很難倖免。

李宏昌表示,目前預防幼兒輪狀病毒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口服疫苗,不過,輪狀病毒疫苗僅限於六個月以下的幼兒使用,超過六個月的小朋友就應該常洗手,如果家裡有其他小孩染病,也應妥善隔離。【2010/11/03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安全有保護


市售蠟筆標示 15%不符合-中華醫藥網991030《2010/10/29 12:36》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瞭解市售蠟筆、粉蠟筆之品質狀況,確保學童健康安全,標準檢驗局抽驗市售蠟筆及粉蠟筆共計 20件,「中文標示」查核部分計有 3件不符合商品標示法之「文具商品標示基準」規定,不合格率為 15%,主要未標示項目為製造商或進口商名稱及產地等,已要求業者限期改正。

此次抽檢是依據國家標準「蠟筆及粉蠟筆」進行品質檢測,項目包括鉛、鎘、汞、砷、銻、硒、鉻及鋇等 8項遷移性之重金屬元素,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標準限量值規定。

另標檢局依據「商品標示法」進行中文標示檢查,在蠟筆、粉蠟筆 20件樣品中,有 3件不符合,屆期不改正者,將處 2萬元以上、 2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至改正為止;標檢局呼籲進口商及生產廠商應進口或製造符合標準之商品,如在市場上銷售之瑕疵商品,應自動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