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

2011年10月21日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_img_1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小媽報你養兒育女大作戰

成長不馬虎


盯電腦 玩手機青少年近視狂飆2011-10-11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盯電腦、看電視,現在學童還多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把玩,但隨科技發展,台灣孩童視力卻不斷惡化,依教育部去年統計,都會區國小學童有半數視力不良,國中生更有近八成近視。眼科醫師表示,長此以往學生易高度近視,未來視網膜剝離、黃斑部出血、退化機會倍增,更成為失明的不定時炸彈!

■小一100度 長大容易變千度
視力不良係指單眼或兩眼視力未達0.9。依教育部99年國中小學近視不良率統計,全台49%國小學童裸視視力未達0.9,等於小學生2人中就有1人近視;國中學生近視率更為驚人,全國平均達73%,其中台中市視力不良率高居全國之冠,達81.64%。

近視又明顯存在城鄉差距,北、中、南三大都會區,包含大台中、大高雄、大台北的學童近視狀況相當普遍,台東縣、花蓮縣、屏東縣、雲林縣等縣市學童,視力則相對健康,但近視率最低的台東縣,國小、國中視力不良率也各有30%、54%。

國內兒童近視情況漸趨嚴重,奧比斯基金會志工醫師、小兒眼科醫師傅宙經警告,愈小年紀近視成為高度近視機率愈高,尤其國中以前近視度數一年增幅約為一百度,國小一、二年級一、兩百度,國中畢業就可能成為一千度的大近視眼!

■視網膜、黃斑部病變機率大增
小小年紀就成四眼田雞,高度近視下,併發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出血、退化等疾病機率更會明顯升高,這些都是嚴重威脅視力的疾病,嚴重甚至導致失明!

傅宙經提醒,高中以後視力變化才會漸趨穩定,使用電子產品雖是大勢所趨,但要保護眼睛,不妨選擇螢幕較大、畫面簡單,年紀愈小更要嚴格遵守分段使用原則,看電視、電腦15分鐘就要休息,光線充足、姿勢端正,都是保護眼睛的關鍵。

---------------下一則--------------- 
台灣惡視力 小一學童2成近視【聯合報╱記者陳俐君�台北報導】

台灣學童面臨「惡視力」威脅!調查發現,近廿五年來,小一學童近視率增加六倍,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近視。眼科醫師警告,年紀愈小就近視,惡化速度愈快,學齡前兒童最好避免近距離、長時間用眼,以防「眼鏡」提早上身。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民國七十五年小一學童近視率為百分之三,每一百位小學生,只有三人近視;去年已增至百分之廿一點五,等於每五人就有一人近視。

為何近視比率狂升?國健局調查兩千八百多位三至十一歲學童發現,三至六歲學齡前兒童,非假日每天平均看電視時間超過兩小時,假日更多,超過三小時;至於已進入校園的七至十一歲學齡兒童,每天平均「黏」在電視機前一小時半至三小時。

「愈小近視,惡化愈快!」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林純如指出,每人眼球發育速度略有不同,最晚十八歲才完成。在此之前,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眼球內睫狀肌一直處於收縮、緊繃狀態,長久會導致眼軸過長,只能看見近距離物體,即所謂近視。

台大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林隆光說,近年電腦普及,家長常因工作忙碌,讓電視、電腦成為孩子保母;還有家長讓孩子在小學前,提早「近距離」用眼學才藝,如學算數、珠算或心算等,都可能讓孩子身陷近視年齡提早、度數過深危機。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蔡悅如更提醒,愈小近視,罹患「高度近視」機率愈高;一旦患有高度近視,日後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疾病風險也會增加。【2011/10/14 聯合報】@ http://udn.com/
………………………………………
逾2成小1生近視 25年飆7倍-中華醫藥網1001014《2011/10/13 20:55》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隨著網路及電視觸及率高,調查顯示,兒童每天花在看電視、上網打電腦和電動的時間,平均高達 2小時以上,國小 1年級近視盛行率更已高達 21.5%,且 25年來飆高 7倍。
國外研究報告指出,幼稚園及小學的近視均和近距離視力工作,如看電視、打電腦、閱讀有關。依據國民健康局「 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國人兒童每日花在看電視、上網打電腦和電動的時間,平均高達 2小時以上。

其中, 3-6歲學齡前兒童非假日每天平均看電視 123分鐘,假日看電視增為 188.7分鐘;非假日每天平均打電腦、上網或打電動 11分鐘,假日打電腦等則增為 28.1分鐘。

7-11歲學齡兒童非假日每天平均看電視 97.2分鐘,假日看電視增為 213.7分鐘;非假日每天平均打電腦、上網或打電動 26.4分鐘,假日增為 87.5分鐘。顯示兒童假日看電視及打電動等時間皆增加,且學齡兒童( 7-11歲)比學齡前兒童( 3-6歲)看電視及打電腦等時間更多。

依據國健局每 5年委託調查,國小 1年級近視盛行率 75、 79、 84、 89、 95、 99年依序為 3%、 6.5%、 12.8%、 20.4%、 19.6%、 21.5%,顯示學童近視比率 25年來一路飆升 7倍之多。

調查發現,年紀越小,近視惡化速度越快,台大醫院眼科醫師林隆光指出,台灣學童近視比率高、近視度數深、近視發生年齡提早,未來罹患青光眼、白內障、網膜剝離或黃斑出血等眼睛病變風險也隨之增加。

一旦近視將終身近視,國健局長邱淑媞呼籲家長,要重視幼兒視力保健,避免窩在電視機前或電腦前,閱讀或看電視至少每 30分鐘要休息 10分鐘,且光線要充足,平時多攝取維生素 A、 B、 C群與深綠色蔬菜, 4歲前應進行第 1次視力檢查,之後每年 1到 2次定期檢查,並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

………………………………………
每5個小一生 就有1人近視2011-10-14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國內學童近視率攀升,廿年來,小一學童近視比率增加二.三倍,孩童「靈魂之窗」健康相慮!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提醒,年紀愈小,近視惡化速度愈快,父母應避免孩童過度近距離用眼,以免傷害視力。

國健局每五年進行「六至十八歲學生近視及其他屈光狀況調查」,七十九年時,小一學童近視盛行率六.五%,但九十九年大幅上升至廿一.五%,等於每五個小一學童就有一人近視!

另據九十八年的國民健康調查,全國三到六歲的學齡前兒童非假日每日看電視、打電腦時數超過二小時,假日更增加到三.五小時;七到十一歲學齡兒童假日更多,平均有五小時窩在電視機或電腦螢幕前度過。

台大眼科醫師林隆光說,國內學童近視有盛行率高、近視度數深、近視年齡早三大特色,小小年紀就近視,度數增加幅度快,很容易成為高度近視。且眼軸一旦不正長增長,未來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出血機率增加,更可能有失明疑慮。

林隆光強調,即使日後進行近視雷射手術,因眼球組織病變問題仍存在,還是無法預防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眼部疾病。避免過早近視、防止眼睛度數持續增加,是近視防治重點。

國健局表示,國外研究指出,幼稚園及小學的近視和近距離用眼息息相關,如看電視、打電腦、閱讀,都可能提早傷害視力。

林隆光提醒,許多父母工作忙碌,認為把孩子丟著看電視、打電腦「最省事」;或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提早用電子產品學習才藝,讓孩子過早近距離用眼。建議父母不妨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不僅預防近視,同時促進親子關係。

---------------下一則--------------- 

病痛要照顧


頻尿、掉體重 4歲童患糖尿病【聯合報╱記者趙容萱�西屯導】

幼童突然頻尿或尿床,體重遽降要注意!台中市1名4歲女童突然頻尿或尿床,還時時口渴,1周內體重驟降2公斤,經診斷出是第一型糖尿病合併酮酸血症,必須終身施打胰島素控制血糖,媽媽擔憂到紅了眼眶。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家醫科兼急診小兒科主治醫師宋禮安說,女童若沒及時發現、就醫,可能因脫水嚴重與酮酸中毒有致命危險,目前這名女童病情已控制穩定,醫療團隊協助病患與家屬克服恐懼及適應疾病,學習與糖尿病和平共存。

就讀幼稚園中班的女童,因小便次數比過去頻繁,甚至會經常尿床,還時時叫著口渴,一直想喝水,經診所轉送到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急診時,女童虛弱地躺在媽媽懷裡,出現呼吸急促、腹部輕微疼痛、厭食現象。

宋禮安說,女童體重驟降2公斤,原因不單純,抽血發現女童血糖值高出正常約3.5倍,經住院檢查,診斷出女童初次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合併酮酸血症。

宋禮安指出,第一型糖尿病由於體內缺乏胰島素,好發於兒童或年輕人,可能是遺傳導致。【2011/10/10 聯合報】@ http://udn.com/

---------------下一則--------------- 

安全有保護


壓力大… 國中女患拔毛癖【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市報導】

新竹一名國中女生,幾個月來老是拔頭髮,頭頂多處無髮,家人帶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就診,醫師詹仁輝說,這女生患拔毛癖,經藥物與行為治療,情況改善,頭髮已慢慢長回來。

詹仁輝說,這名國一女生於兩個月前由母親陪同就醫,就診時頭頂髮量明顯稀疏。母親說,孩子一年前開始拔頭髮,起初不以為意,後來發現她頭頂髮量變少,有幾處沒頭髮,才發現問題嚴重。母親曾要求孩子改掉習慣,但只要孩子獨處,就忍不住拔頭髮,同學還嘲笑她,變得有些自卑。

詹仁輝說,女學生曾表示,獨處、無聊或心情煩躁時,比較會拔頭髮,上國中因考試壓力大,「拔得更厲害」,「拔頭髮不但不覺痛,還有一點釋放的感覺」。

詹仁輝表示,拔毛癖是一種衝動控制疾患,患者有強迫性衝動去拔毛,會影響人際關係,通常9歲到13歲時發病,女性是男性兩倍。

常見拔毛區是頭髮,也可能波及睫毛、眉毛、手毛、腳毛或其他體毛,有些病患在睡夢中無意識拔毛,有的甚至吞下毛髮,在胃中形成毛球。拔毛癖也常會伴隨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酗酒或藥物濫用等症狀。

詹仁輝說,一般人對拔毛癖了解不多,患者也會隱藏病情,親友不一定能察覺,到精神科門診時,病情通常已拖很久。

他說,治療拔毛癖,可透過藥物控制、心理治療與認知治療,他要求女孩想拔毛時握緊雙拳、或把手壓在大腿下,並減少獨處,搭配藥物、心理治療以及家屬衛教,協助解決問題。【2011/10/11 聯合報】@ http://udn.com/

………………………………………
考試壓力大 國一女頻拔頭髮-自由時報1001012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新竹地區一名國中一年級女生因頭頂上的髮量明顯稀疏,在母親陪同下前往看診。

母親說女兒大約從一年前開始拔頭髮,甚至拔到10元硬幣大小,整個禿掉,孤單時拔得更厲害,同學還嘲笑她的頭髮少,導致女兒很自卑。

女學生告訴醫師,在無聊、心情煩躁、獨處時比較會拔頭髮,考試壓力大時拔得更厲害。現在拔頭髮不但不會感到痛,還有一點釋放的感覺。

女學生經門診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行為治療,兩個月後學習到如何控制自己不要去拔頭髮,因此拔頭髮的頻率減少很多,拔毛症狀已明顯緩解,髮量也增加了不少,自信心也增強了。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醫師詹仁輝說,拔毛癖是一種衝動控制疾患,患者會有強迫性的衝動去拔除毛髮,導致髮量明顯減少,會影響到人際關係。其發生率約0.6%,通常在9到13歲時發病,女性為男性的兩倍。

最常見的拔毛區域為頭髮,也可能波及睫毛、眉毛、手毛、腳毛或其他體毛。有的病患在睡眠當中也會無意識地拔毛,有人甚至會吞下毛髮,在胃中形成毛球。

拔毛癖常跟一些精神疾病同時出現,例如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酗酒或藥物濫用等。

由於一般人對拔毛癖的了解並不多,拔毛癖患者通常也會隱藏自己的病情,身旁的親友也不一定能夠察覺到,所以會來到精神科門診的患者,病情通常已經拖很久。

治療拔毛癖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抗憂鬱劑、低劑量的抗精神病藥物、心理治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等。此外針對病患及家屬的衛教,對改善病情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