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D

2014年05月06日
有多少人看了這篇日記呢?答案是: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D_img_1


雞婆葉媽的家電子報(媽媽寶寶健康持家投資理財全部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電子報(純投資理財版)=
免費訂閱處
媽基幫主在基智網=
看眉批
小媽報你日理萬基投資趣

東南西北找基金-國外非區域及債券篇


市場趨勢+能源/石油,貴金屬,資源商品篇

天然資源基金 4月搶眼2014/04/30【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4月即將結束,全球市場在這個月多空紛歧,歐美經濟持續復甦,促使全球股市一度走高,但受到中國首次公開發行(IPO)重啟,以及俄羅斯與烏克蘭間衝突不斷影響,收斂股市漲幅,致使全月僅小漲。

觀察4月產業基金績效,受到俄烏政治緊張影響,原物料的供給面受到衝擊,加上資金撤出漲多的成長股,重回股價基期較低的個股,天然資源產業型基金最受惠,能源產業全月漲2.55%。

由於投資人擔憂俄烏衝突傷害全球經濟,市場資金也轉向到收益型資產,且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回到2.7%以下,與利率敏感的公用事業和全球不動產類股基金同步上漲,分別平均漲升0.89%和1.28%。黃金及貴金屬產業基金一度因美國經濟成長而下挫,但後因擔憂俄烏衝突,避險資金再度湧進,平均上漲1.52%。

去年漲多的生技類股,遭逢較大賣壓,基金平均下挫8.05%,也拖累醫療類股基金下跌2.58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表示,生技股第1季財報成績不淡,但市場有太大的期待,加上市場目前抱持較謹慎態度,使得生技類股4月來表現最弱。
此外,科技、金融類股基金平均分別下跌3.15%和2.54%,表現也相對疲弱。

富蘭克林坦伯頓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費德里.弗朗分析,能源股今年較為強勢,主要來自油價今年來呈現上漲走勢,且近期市場資金重回低基期市場,連帶影響基金績效表現。

今年來油價走高原因有二,一是美國天候嚴寒,刺激冬季取暖用油需求;地緣政治風險擾動,如利比亞和南蘇丹的供給不如預期,伊拉克頻有動亂,以及俄烏衝突,也引發能源供給擔憂。

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指出,在俄烏衝突持續無法獲得確實改善的背景下,利比亞的原油供給回復情況仍不明朗,市場對原油依然採取偏多操作的態勢。不過,過去幾年即使有較大供給風險,西德州油價仍無法突破每桶110美元,預期每桶110美元將會是較大的壓力價位。

圖表詳見
http://money.udn.com/magimages/44/PROJ_ARTICLE/0_0/f_307323_1.jpg

---------------下一則--------------- 
油價蠢動 商品行情看漲2014/04/30【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天候異常,年初北美受北極渦漩影響而異常寒冷,推升天然氣及原油上漲,下半年因氣候、經濟成長因素推動下,原油價格蠢蠢欲動,預料原物料行情欲小不易,天然資源基金仍具投資價值。

統計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國際商品交易人西德州輕原油淨多單部位可發現,由去年底的27萬餘口持續增加,至目前淨多單部位已上升至33萬餘口。

元大寶來商品指數期信基金經理人曾士育指出, 6月中下旬因傳統夏季用油旺季即將來臨,原油需求可望推升原油價格走高。

原物料商品波動率從2008年36.7%逐年下降至去年10.5%,商品整體價格趨勢盤整已四至五年,但今年以來不僅能源上漲,農產品、貴金屬、牲畜及鎳金屬接連出現大漲行情,新一波商品原物料行情啟動,建議投資人可透過投資與商品原物料價格直接連動的商品指數基金,參與商品原物料行情。

ING投信則認為,儘管近期油價走勢強勁,然而全球產量持續增加,又逢季節性原油需求淡季,因而建議慎防烏俄緊張關係消除後,能源市場可能面臨的價格波動與下行壓力。

德盛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指出,今年的全球原油供給量除美國持續增加外,其他地區成長仍有限,但伊拉克、利比亞和北海油田生產時常發生問題,預期原油價格高檔有撐,有助帶動上游能源類股如探勘、生產、設備和服務等的表現,特別是原油量持續成長的頁岩油氣產業相關。

不過,林孟洼也指出,短期因應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穩定因素,仍應多元布局不同天然資源產業類別,若想加強在景氣復甦階段攻擊力道,配置上可投資成長股多一點,以及掌握產業新商機,如頁岩油多投資一些。

---------------下一則--------------- 
金價偏弱 下探1250美元 6月底難漲破1320美元 下季氣氛可望好轉2014年04月27日蘋果日報【王立德╱台北報導】

國際金價近1周偏弱震盪,氣氛沉悶,黃金分析師指出,金價目前正在尋找底部支撐點,市場普遍預期,半年線的每盎司1276美元可能守不住,將先測試每盎司1250美元,若連每盎司1250美元都守不住,恐直接回測每盎司1200美元,短線觀望為上。

下檔支撐明顯減弱
上周國際金價雖力保在每盎司1300美元之上,但台銀貴金屬部副理楊天立說,近期貴金屬市場清淡沉悶,成交量也不大,接手買盤觀望,短期內先看下方幾個支撐區有無支撐,價位分別為每盎司1276美元、每盎司1250美元、每盎司1237美元;上方壓力區則為每盎司1307美元、每盎司1322美元。

投信業者也說,上周金價偏弱,主要負面影響因素為美股持續反彈、油價受到美國煉油廠歲修造成原油庫存大增,此外,黃金正處於全年淡季,金價本來就容易偏弱,需要時間整理,預估6月底前金價不容易漲破1320美元價位。

楊天立分析,影響金價的地緣政治因素,因短期內烏克蘭情勢沒有太大突破性發展,來自地緣方面的避險買盤明顯停頓,使黃金下檔支撐明顯減弱。

現貨買盤部分進入4月淡季明顯減弱,雖有印度進入小旺季,但相關鬆綁政策還沒有動作,下檔接手同樣顯得薄弱。市場預期,金價短期內還有下探空間,沒有急著建立存貨。

期貨淨多頭續減少
黃金分析師說,「其實金市的賣壓並不重」,但買盤偏少,再加上美國這周發布的經濟數據好壞互見,對金價缺乏激勵效果,何況金價近期對美國經濟數據反應是「美國經濟數據差,金價也只能作很小幅度的反彈,經濟數據好的時候,因缺乏支撐,很容易掉下去。」

楊天立指出,近1周期貨市場淨多頭部位還是持續減少,使市場心理面轉為悲觀,黃金ETF方面也還是減少,上周五SPDR持有量大減,對金市很不利。

因此短線投資人必須非常小心,不要貿然跳進去,要等到市場比較穩定,再考慮增加部位,因此,定期定額投資會是比較好的策略。

不過若拉到下半年來看,黃金分析師表示,第3季天氣逐漸轉佳,全球節慶陸續登場、黃金進入旺季,工業活動逐漸回溫之下,再配合美元重啟走弱之勢,黃金投資環境又可望轉佳,可逢低思考布局。

【金價多空分析】
利多
◎新興市場與亞洲股匯市跌多反彈,有機會帶動金價買氣
◎下半年進入黃金旺季,長線仍有上漲空間

利空
◎美國逐次FOMC會議恐持續拋出QE縮減消息,不利通膨預期
◎現貨買盤不旺,印度雖進入小旺季,但鬆綁政策仍未有新動作
◎期貨市場淨多頭部位持續減少
資料來源:記者綜合整理

---------------下一則--------------- 
金價Q3看升 逢低布局2014/04/29【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國際金價近期區間盤整,但上周五包括費城金銀、CBOE黃金指數等均逆勢上揚,資產管理業者認為,美股近期震盪,黃金走勢跟著盤整,國際金價短中期將處於1,250 ~1,320美元,投資人可區間操作逢低布局,以迎接第3季黃金旺季。

元大寶來黃金期信基金經理人方立寬表示,受到美國煉油廠歲修造成原油庫存大增,以及黃金目前處於全年較淡季,金價走勢本就易偏弱,短中期表現恐持續低迷,預期6月底前國際金價將於1,250~1,320美元之間。

方立寬認為,歐元區持續釋出通縮風險問題,並可望迎來更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美元對各國貨幣走勢略為轉強,市場面暫不利黃金。不過,透過原油價格持續屬於高檔以及美元與油價存有負相關的性質來看,市場並無美元持續走強的共識,投資人不妨以穩健心態看待金價表現。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上周烏克蘭與俄羅斯緊張關係再度升高,提高了市場對黃金的避險吸引力,俄羅斯計劃於烏克蘭邊界軍事演習,消息傳出後金價反應走高,由於近年來金價轉弱,金礦股獲利備受考驗,惟基期偏低,且黃金走勢受到近期消息面影響,本周FOMC會議及美國第1季GDP公布需關注,由於近期走勢震盪幅度大,中線持續偏中立看待。

ING投信認為,第2季為黃金需求淡季,不利金價走勢,不過受到地緣政治事件影響,給予金價低檔支撐力道,但此乃短期避險需求。

就實質需求面來看,儘管政府管制重重,2013年印度黃金消費仍高達974.8噸,年成長率達13%,根據世界黃金協會調查,今年預期印度仍有高達75%的人將繼續於黃金市場消費。

中國方面,今年有意增加購金的消費者仍高達44%,加上購金意願持平者,總計高達79%的人今年仍將涉足黃金市場,中印兩國需求仍是未來影響金價關鍵因素之一。

圖表詳見
http://money.udn.com/magimages/44/PROJ_ARTICLE/339_3054/f_307247_2.gif

---------------下一則--------------- 

市場趨勢+替代能源,水資源及綠能/農金/軟物料篇

替代能源基金穩穩賺 LED照明風電支撐 前景仍可期2014年04月28日蘋果日報【劉煥彥╱台北報導】

核四實質停建可能性大增,替代能源再成市場焦點。投信業者表示,替代能源主題的產業型基金,過去1年績效與台股基金相比毫不遜色,表現前5名報酬率都超過18%。

投信預估在各國政策支持下,未來1年全球主要風電廠獲利可望倍數成長,LED照明未來3年可望擴張30~50%,顯示替代能源前景值得注意。

LED照明需求強勁
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經理人洪華珍表示,全球LED產業需求,將從2013年約6000萬平方英吋,年增逾30%,至2014年8000萬平方英吋,預期2015年再成長至9000萬平方英吋。

洪華珍指出,LED產業需求強勁,主要來自LED照明,預期LED照明佔全球LED需求比重,將從2013年33%大幅成長至2014年的43%,有助LED廠今明年獲利大幅成長,未來股價有機會續表現。

其次,中國與美國風力發電量,將由2010年的9.7 GW,成長近6倍至2015年的57.5 GW。美國能源署也表示,美國風力發電量佔全美總用電量,今年1月達4.8%,創歷年同期新高。

KBI全球替代性能源基金經理人瓊海爾指出,傳統石化發電將逐漸淘汰,各種替代能源可望在2050年前成長3倍,並成為全球主要能源供給。

發電成本逐步壓低
瓊海爾分析,目前替代能源產業在各國強力支持下,不僅已多元發展,且科技進步壓低了替代能源發電成本,如太陽能模組成本價,從2007年每瓦7.2美元,2013年已降至每瓦2.5美元,大幅改善相關企業獲利。

潔淨能源產業研究機構Clean Edge預估,未來10年替代能源投資金額,將成長60%,投資機會極大。

若從指數來看,美國標準普爾潔淨能源指數今年截至4月初,累計上漲0.53%,優於同期MSCI世界指數的-0.87%,未來成長空間可期,投資人可考慮逢低進場。

---------------下一則--------------- 

市場趨勢+科技,生技醫藥,及其他產業篇

美生技龍頭 股價回神2014/04/29【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美國生技製藥股修正似乎出現暫歇,包括MYLAN、Gilead Science等龍頭股股價近期回神,過去一周那斯達克生技指數也以上漲作收。

投信法人分析,雖NBI指數大幅震盪,但券商持續調高產業獲利,使得類股預期本益比降至17.4倍,5月初前大型生技企業將陸續公布財報,若企業繳出好成績有望替生技股表現再添動能。

市場擔憂本波牛市中表現優異的股票能否延續漲勢,促使資金轉向較低基期股票,壓抑生技股等先前漲多的族群回檔修正。不過,過去一周在市場併購消息、部分企業財報優於預期激勵下,生技龍頭股賽基Celgene、吉利德Gilead Science等個股止跌回穩,法人認為有助穩定生技類股軍心。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伊凡•麥可羅表示,生技股股價及評價面經過過去兩年的大幅上揚,可能會看到一些獲利了結賣壓,但就產業預估成長性評估,生技股仍具吸引力。其中,FDA新藥審核態度維持正向與新產品周期加速將是支撐生技產業發展的兩大有利因素,統計今年以來,已有約十種藥物獲得FDA核准,預估今年新藥核准數量有機會超過30種,對新藥族群為一大利多。

摩根環球醫療科技基金經理人瑪登(Anne Marden)指出,生技股近期漲多回檔,但醫藥股卻表現相對強勢,就波動度來看,醫藥股也更勝一籌,近十年S&P 500醫療保健指數平均波動值約12%,低於那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的26%。

由於基因技術突破帶動生物科技與製藥的新藥發展,陸續進入開發成熟階段,可望在2015年以後帶動新一波獲利成長。

大型生技企業從4月22日起至5月初陸續公布第1季財報,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從財報公布結果來看,雖然部分公司因為一次性研發成本攀升提列導致獲利不如預期。不過,就券商預估包含Alexion、Gilead等公司第1季獲利成長預期高達20%至94%,使得市場對大型生技企業盈餘成長深具信心,在生技大廠陸續繳出符合或優於預期的財報下,有助於市場信心恢復。

圖表詳見
http://money.udn.com/magimages/44/PROJ_ARTICLE/339_4199/f_307252_1.gif

---------------下一則--------------- 
精品股 透過主題基金布局2014/04/25【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全球景氣復甦帶動消費力回升,整體精品產業銷售仍維持7%~8% 的年複合成長率,在全球消費力當道的年代,自2008年以來表現即領先大盤的消費類股可望維持高成長力道不墜,帶動精品基金績效持續亮眼。

ING全球品牌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近期美國高端百貨銷售數額、英國入境旅客人次、以及美國高檔旅館住宿率明顯回暖,意謂歐美等成熟國家景氣復甦的力道,已逐漸顯現於全球精品產業領先指標上。

摩根亞洲內需主題基金經理人黃寶麗表示,過去一年中國大陸政府積極反奢,然而奢侈品消費力道仍然不減,根據市場調查顯示,去年全球將近一半的精品消費來自大陸,再者,去年國內外精品消費金額高達1,020億美元,顯見大陸精品消費力道持續強勁。隨著市場氣氛轉好,消費信心隨之回升,精品消費產業也水漲船高,除了大陸,美國及日本的經濟動能明顯回春,大幅提振內需消費產業發展。隨著景氣開始步入多頭循環,經濟恢復成長動能,內需消費也跟著動起來,看好精品產業將有持續表現空間。

德盛安聯產品首席陳柏基指出,過去歐洲精品產業因利基性強,以及新興市場消費力量的崛起,財報一直有不錯的表現,包括營收穩定成長、毛利和淨利相較於其他產業為高,在這一段全球景氣復甦期間是不錯的投資題材。

但精品產業現下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其仰賴主要成長驅動力的大陸市場,因為打貪政策和經濟成長力道放緩,可能影響包括大陸當地的精品消費力道和赴歐大陸旅客的購買力,加上前一波漲幅,精品類股的價值面已墊高,預期精品產業的波動亦可能加大,建議可從多元產業配置的角度,或是以區域主題式基金的方式參與精品產業。

---------------下一則--------------- 

市場趨勢+REITs,ETF,MBS組合及固定收益類篇

REITs指數 今年來漲9% 2014/04/25【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美國3月新屋銷售降至8個月新低,但資產管理業者認為,主要是受暴風雪氣候影響,長線來說,全球房市仍將受惠於景氣復甦,而觀察REITs指數走勢,今年來呈現穩漲格局、上漲近9%,優於MSCI世界指數上漲1.09%的表現。

美國3月新屋銷售降至8個月來低點,由於春季向來是美國房市的旺季,但近來公布的成屋銷售與建商信心指數卻顯示,今年初美國房市復甦腳步趨緩,但資產管理業者認為,數據不理想主要原因為第1季惡劣天氣因素影響美國房市購買意願,推估4、5月房市應逐步回溫。觀察「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指數表現,S&P全球REITs指數今年漲逾8.7%,贏MSCI世界指數的1.09%。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去年股票大行其道,加上QE蘊釀退場的資金消退疑慮,導致REITs表現相對失色,然而,今年來全球股市多呈現漲多回檔格局,具有收益優勢的REITs商品重回資金懷抱。

亨德森遠見全球地產股票基金經理人Patrick Sumner表示,美國房市降溫應是受到惡劣天氣因素影響美國房市購買意願,隨著美國經濟持穩復甦,可望支持房價指數重回2007年時的高峰。

ING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美國REITs指數在財報利多與資金回流加持下,首季上漲8.92%,且亞洲REITs近期走勢有翻多趨勢,去年以來持續受到政策不確定性干擾的香港及新加坡地產業者,近期股價先後出現轉佳跡象,對於全球不動產指數續揚有加分效果。

然而現階段投資REITs最有疑慮的部分莫過於美國可能開始升息,使市場憂慮房貸利率上揚可能衝擊 REITs表現;但對此,施厚德說明,美國升息代表景氣擴張,租金收入可望水漲船高。此外,美國復甦帶動全球經濟成長,有利辦公大樓、商場租金收入穩健增長,將支撐REITs表現,目前全球REITs收益率約4.3%,在全球資金仍顯寬鬆的環境下,也凸顯其收益優勢。

圖表詳見
http://money.udn.com/magimages/44/PROJ_ARTICLE/339_4198/f_307077_2.gif

---------------下一則--------------- 
亞太REITs商品 收益率最高2014/04/25【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REITs是典型的完全收益產品,獲利來源除了有高現金股息外,還有來自於價格成長的資本利得,據全球主要區域的REITs收益率來看,以亞太區收益率最高,在低利環境下特具投資優勢。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亞太REITs投資機會多元,平均收益率達4.9%,以新加坡、澳洲的REITs收益率最高,分別達6.1%及5.8%,在低利環境下格外顯眼。

羅傑瑞進一步指出,亞洲財富逐年增長,且負債比較低、儲蓄率較高,投資不動產意願亦隨年提升,房價看漲機率相當高。羅傑瑞說,全球資金環境持續寬鬆,且利率依然處於低檔,REITs提供穩定租金收益,更能參與亞洲財富及房市成長。

元大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吳宗穎表示,長期來說REITs將在升息循環中超越大盤,在亞太地區房市,則相對看好日本,主要是今年第1季日本不動產交易仍維持在高檔,且儘管東京辦公樓新供給增加,但東京5區辦公大樓空置率大幅下降至6.7%,創2009年5月以來最低,顯現商辦交易熱絡;預料日本商辦租金今年下半年將走揚,搭配高股利率題材,看好日本REITs及地產股的後市表現機會。

不過,今年日本房市仍存在風險,主要是在消費稅增加後,民間及整體經濟成長動能是否延續,工業生產、就業情況與零售銷售將是觀察指標,而日本經濟動能也將左右房市表現。

---------------下一則--------------- 
全球不動產指數 看旺2014-05-02 01:23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標普已開發不動產指數回升至去年5月下旬以來相對高點,除了美國REITs走穩,亞洲的香港與新加坡地產回溫,也帶動整體不動產指數走揚。法人指出,近期亞洲REITs走勢翻多,去年以來受政策干擾的香港及新加坡地產業近期股價先後轉佳,對全球不動產指數續揚具加分效果。

ING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不動產與REITs指數於今年首季表現不弱,統計標普已開發不動產指數上漲3.8%,優於MSCI世界指數的1.42%,但觀察主要各別區域優劣有別,如美國REITs指數在財報利多與資金回流加持,單季便上漲8.92%。

至於香港恆生地產指數,以及日本東證一部不動產指數則分別在券商調降企業獲利預估及消費稅疑慮持續增溫等因素影響之下,上季分別下跌4.28%及18.87%,表現最差。

葉菀婷認為,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持續指向全球主要經濟體成長力道穩健回溫,對投資人持股信心及不動產業者後續獲利表現均具有正面助益,將進而反映在股價,但各地不動產與REITs價格表現互異,建議以全球型不動產證券化基金作為布局標的。

施羅德環球基金系列環球地產股票基金經理人Jim Rehlaender & Al Otero(EII)指出,REITs基金可投資不動產證券化商品與房地產股票,掌握全球地產證券市場成長的機會,且布局房地產相關市場,可以分散傳統債券與股票投資的風險。

但他建議,選擇基金時,應該選擇基金是否不受限於參考指標,採用最佳投資概念選股策略,掌握廣泛的投資機會,並分散於全球的投資組合。

元大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吳宗穎表示,美國REITs反轉去年中以來劣於大盤的表現,今年可望回穩向上,若殖利率持續下跌,REITs表現優於大盤可期,短期而言美國REITs股價上漲壓力增大,但長期來說REITs將在升息循環中超越大盤。

他指出,日本REITs及地產股預料於整理後將續走長多,且兩年來投資買點浮現,看好日本及美國REITs後市表現機會。

吳宗穎指出,預期日本商辦租金今年下半年將走揚,搭配高股利率題材,看好日本REITs及地產股的後市表現機會。至於主要風險點須觀察消費稅增加後經濟成長動能是否延續,工業生產、就業情況與零售銷售為觀察指標。

---------------下一則--------------- 
東協暴紅 亞太REITs 揮強棒2014-05-02 01:23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印尼與泰國房市價格大漲,讓亞太REITs基金今年大爆冷門,不但相關基金近1月績效遠超過全球型REITs,在當地持股比重愈高的基金,績效也愈領先,代表東協已成為亞太REITs兵家必爭之地。

根據國際房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的「亞洲高端開發用地價格指數」(Prime Asia Development Land Index)報告,東協住宅用地的漲幅為亞洲最高。

住宅用地部分,吉隆坡漲幅67.2%、雅加達184%、曼谷190.7%;商業用地方面,吉隆坡64.9%、曼谷52.6%、雅加達192.3%。連柬埔寨的金邊,漲幅排名也是第五,第六是印度孟買,顯示亞洲房市主力已轉至東協和印度。

瀚亞亞太REITs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REITs是掛牌股票,基金績效優異除了東南亞地產價格帶動,印度與東協在今年的跌深反彈也有影響,加上市場對澳洲央行降息預期下降導致澳元的反彈,也讓澳洲REITs對亞太REITs產業也有貢獻。

方定宇指出,東協開發用地價格漲勢強勁,歸因於都市住宅與商用不動產價值在過去兩年大幅增加,以及比較基期較低所致;但短期亞太REITs短期漲幅已夠,目前正在緩慢賣出東協REITs以降低波動,未來會走穩健策略,朝「殖利率大於資本利得」的角度布局。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認為,根據IMF預估今年東協經濟成長仍有5.1%的實力,印度、泰國與印尼於大選過後產生的新政府可望加速改革,有機會帶動經濟走揚,印尼當地經常帳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將維持在3%左右,屬可控的水準,對當地經濟可抱較樂觀態度,經濟趨堅有助房地產。

至於泰國的曼谷、印尼雅加達、馬來西亞吉隆坡以及柬埔寨的金邊等四個東南亞國家,不動產價格上漲幅度居全亞洲前四強,他指出,可充分顯示亞洲房市的重心已經轉移至亞太地區。

群益全球不動產平衡基金經理人李運婷強調,亞太地區由於大陸房市政策有轉趨寬鬆的空間,二、三線城市限購令或許有望解除,帶動先前弱勢的香港和新加坡反彈,目前REITs收益率仍明顯優於S&P500的股利率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展望後市,預期在沒有主動題材帶動下,不動產市場與股市的連動性將會變高。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5-02/clipping/A37A00_T_01_03.JPG

---------------下一則--------------- 
亞太REITs基金 帶勁2014/04/30【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在東南亞房市的加持下,亞太REITs(不動產信託投資)基金今年大爆冷門!不但近一個月相關基金的績效遠超過全球REITS基金,在東協持股比重越高的基金,績效反而更領先,也成為基金投資人在投資REITs基金很好的參考。

根據國際房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的「亞洲高端開發用地價格指數」(Prime Asia Development Land Index)報告顯示,東南亞都市住宅用地的漲幅為亞洲最高;在商業用地部分,也是以東南亞市場表現最亮麗,可見亞洲房市主力在東協印度。

瀚亞亞太REITs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東協開發用地價格漲勢強勁,主要是因都市住宅與商用不動產價值在過去二年大幅增加,以及比較基期較低所致;以這檔基金來看,因早在去年第4季就加碼東協印度,因此光是近三個月基金漲幅就達9%。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 ,根據IMF預估今年東協經濟成長仍有5.1%的實力, 印度、泰國與印尼於大選過後產生的新政府可望加速改革,有機會帶動經濟走揚,經濟趨堅有助房地產表現。

房市研究機構 Knight Frank 發布最新數據,泰國的曼谷、印尼雅加達、馬來西亞吉隆坡以及柬埔寨的金邊等四個東南亞國家,不動產價格上漲幅度居全亞洲前四大 ,顯見亞洲房市的重心已轉移至東南亞地區 。

群益全球不動產平衡基金經理人李運婷指出,亞太地區不動產市場的弱點仍在日本,消費稅為其最大擔憂。

ING 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去年以來持續受到政策不確定性干擾的香港及新加坡地產業者,近期股價先後出現轉佳跡象,對於全球不動產指數續揚將具加分效果。

圖表詳見
http://money.udn.com/magimages/44/PROJ_ARTICLE/0_0/f_307321_1.jpg

---------------下一則--------------- 
美REITs 後市看俏2014/04/29【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美國3月新屋銷售雖不如預期,但市場大多認為是天候因素影響,推估在景氣持續復甦下,美國房市4、5月可望回溫;尤其隨著經濟復甦,租客需求上升,美國房市租金持續增長,將替REITs表現增添動能。

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2014年3月新屋銷售折合年量有38.4萬棟,低於市場預期的45萬棟;但投信法人多數認為,數據不理想主要原因為第1季惡劣天氣因素影響美國房市購買意願所致。

長線來說,隨景氣復甦,民眾支出與企業租用率增加,預估房地產市場租金將日益增長。由於REITs的現金流量,主要來自租金收入、管理維修費用及承租率等,若現金收入相對穩定,則投資REITs也將享有穩定的現金股利收入。

亨德森遠見全球地產股票基金經理人Patrick Sumner(派崔克˙桑莫)表示,美國REITs目前仍被低估,股價仍相對資產淨值呈現小幅折價,且包括公寓、租賃、自備倉庫租金持續增長,營運現金流及股息可望達8至10%的年增長率,將替REITs表現帶來支撐。

圖表詳見
http://money.udn.com/magimages/44/PROJ_ARTICLE/339_4198/f_307254_1.gif

---------------下一則--------------- 
偏股型入息基金 當紅2014/04/28【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受到投資人持續青睞配息息收的趨勢影響,國內投信募集新基金開始調整步調,積極朝向有息收的基金邁進。根據統計,目前核准與申請的基金有九檔偏股型的入息基金,已核准的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摩根泛亞太股票入息、凱基亞太高股息三檔是完全股票型的入息基金;申請中的三檔入息基金則是偏股債平衡型。

美股持續多頭,帶動全球股市熱絡,雖然在基本面支撐下,股市後市不看淡,但投資人在股市高檔之際,有居高思維心態,因此偏股型入息基金是目前市場最熱的新基金募集類型。

群益工業國入息基金經理人陳培文指出,美國企業體質穩健、財務結構健全,才能支付穩定的現金給股東。此外,美歐企業體質佳,債務比逐年下降,更有能力配發現金、回饋股東。美股已走五年多頭,雖然市場對後市不看淡,但在大漲過後,選擇有股利保護的價值型投資,不失為好的投資策略。

保德信投信指出,今年市場波動較高,投資人不宜忽略風險問題,建議投資人多元化投資組合內資產,分散布局不同區域,配合股債均衡配置方式,降低資產間相關性。另外,也可配置息收較高、波動率相對較低資產,如高股息股票或票息較高債種等。

法人認為,今年美國聯準會(Fed)啟動量化寬鬆(QE)退場、經濟復甦訊號愈趨明顯,股市重新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尤其具有入息機制的基金更成為市場新寵,建議選擇布局在歐美大型企業,鎖定具增值潛力且有能力配發股利標的,才能兼具股市動能及入息收益。

圖表詳見
http://money.udn.com/magimages/44/PROJ_ARTICLE/339_3099/f_307196_1.gif

---------------下一則--------------- 
高股息資產 儲蓄幸福2014/04/25【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退休一事「知易行難」,從本次調查可以看出,兩岸投資人對準備退休都有高度共識,均有超過90%的投資人認為自己該積極準備退休金,但落實到行動面,只有68%的台灣投資人以及58%的中國投資人已經開始行動。

摩根資產管理執行董事邱亮士說,對於尚未開始準備退休金的投資人,六成的台灣投資人表示,因為每月薪水統統花完,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儲蓄。

六成的中國投資人則認為是沒有急迫性,打算過幾年再開始儲蓄,台灣投資人老齡化所造成的危機感似乎又比中國投資人略高。

只是,即使投資人已經開始準備退休金,但整體而言,仍有平均約五成的兩岸投資人,還是擔心退休金不足。

邱亮士指出,隨著台灣社會老齡化,退休成為常見的共同話題,主要是因為要維持一定品質的退休生活,通常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

除了基本生活開銷以外,彈性選項還包括:醫療、娛樂、旅遊、保險費等等,為了擁有較好的退休生活,投資人都應該儘早開始準備退休金。

如果能從第一份薪水開始就想到退休,搭配適時的停損停利,相信可早日達成財富自主的退休生活。
面對景氣與股市的起起落落,什麼樣的投資能長期穩健收益,適合退休規劃?

群益投信表示,相較於股市趨於一致的走勢,多元化收益型資產的報酬表現,則隨景氣循環周期的位置不同,以致有較大的差異。

因此,若能明確掌握不同環境下的收益資產投資趨勢,透過收益型資產的資產轉換與配置,時時都有獲利機會。

群益多重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宗慧指出,針對長期目標投資而言,運用分散投資全球多元化固定收益資產,降低風險並以穩健收益奠定績效基礎,再加入具有充沛股息與增值潛力的高股息資產,可為多重收益投資加分,而完整的收益投資組合應該包括各類型收益型資產,並且在適當的市場環境變化轉折時,做正確的資產配置調整。

---------------下一則--------------- 
歐洲高息股 暑假前布局良機2014-04-30 01:22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法人指出,每年暑假前是投資歐洲高股息股票的好時機。 以每年四個季度的統計數字來看,歐洲高息股票在第2季的正報酬機率最低,僅57%,但其後便一路走高,從第3季的六成到第4季與次年第1季的75%,以「低買高賣」的投資原則來看,在暑假前最適合進場投資歐洲高息股票。

施羅德投信產品研究部協理林良軍指出,以MSCI世界指數的股利率2.5%為標準來看,歐洲、歐澳遠東、亞太(不含日本)與新興市場的股利率都在全球平均水準之上,但其中又以歐洲達3.3%的股利率居各地區之冠,如果看好高息股的投資機會,不宜錯過歐洲的高息股票。

歐盟統計局資料,歐元區2月工業生產年增率1.7%,高於市場預期,其中,葡萄牙上揚4.1%,西班牙增加3.2%,德國則大增4%。對於全年的經濟,歐洲央行認為今年可望持續溫和成長,歐洲執委會則預測歐元區2014年經濟成長率為1.2%,2015年將加速成長1.8%。

ING歐洲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歐洲央行可能加大貨幣寬鬆力度及烏克蘭事件續存變數下,市場資金轉向景氣回溫、財政改善的邊陲國家公債避險趨勢未變,近周義大利及愛爾蘭10年期公債殖利率雙創歷史低點,西班牙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來到3.04%、葡萄牙為3.66%。

一般而言,公債殖利率穩定有助經濟及企業穩健發展,另外未來投資人對歐洲央行刺激政策的預期,也將持續推動相關資產需求。

莊凱倫指出,成熟國家於近期面臨漲多回檔壓力,紛紛陷入盤整格局,但歐股抗震最為有力,年初迄今指數表現居三大成熟市場之冠,歐洲經濟步出谷底,自去年中以來之復甦步調穩健,加上歐洲央行不排除祭出進一步量化寬鬆政策,為歐股再添柴火。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在景氣復甦、資金回流與企業獲利回升三大利基簇擁下,歐股中長線可望維持多頭格局不變,烏克蘭事件成為歐股止跌回穩重要因素,但預期應不致於對歐股形成太大衝擊。

愛德蒙得洛希爾歐洲新力基金Philippe Lecoq表示,歐洲企業經過近幾年去槓桿化、調整體質後,帳上現金充沛,現金比例創十年來新高,可為歐洲併購市場添活水。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4-30/clipping/A38A00_T_04_02.JPG

---------------下一則--------------- 
歐股復甦 入息基金讚2014-05-02 01:23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2014年來歐洲股票市場超吸金。根據EPFR Global資料顯示,截至4月23日,不僅歐洲股票基金創下連續吸金43周買超記錄,連歐洲股票入息型基金也不遑多讓,創下連續12周淨買入新紀錄。

儘管歐洲景氣復甦強度落後美國,但富達歐洲入息基金經理人麥可•克拉克(Michael Clark)強調,歐洲企業擁有較好現金流,且股利發放情形將會增加,預期股價合理與股利持續成長兩大利多,將持續支撐股票入息的投資策略。

在眾多歐洲產業中,麥可•克拉克指出,面對震盪市場與溫和復甦的經濟,他偏好公用事業、醫療保健與核心消費類股,因他專注在擁有強大品牌、市占率不斷滲透、能夠產生現金流與穩健資產負債表的歐洲企業。

根據摩根士丹利統計,截至4月2日,近期陸續公布420家歐洲企業2013年第4季財報,65%企業獲利超乎或是符合市場預期,32%企業低於市場預期,整體平均年成長率達17.5%。

十大產業中,又以公用事業、核心消費與資訊科技超乎預期比率高,加上企業籌資成本下滑300個基本點,大多數企業不再計畫裁員及產能利用率開始穩定,歐洲明顯復甦。

分析富達歐洲入息基金持股似乎偏重在英國,麥可•克拉克說,其實是一大誤解,因為主要是歐洲跨國企業不少在英國掛牌,加上英國經濟正在復甦,相對歐股,英股折價情形較為明顯,特別是大型股潛藏落後補漲機會。

此外,富達歐洲入息基金布局義大利SNAM瓦斯管線鋪設公用事業類股、西班牙則有天然瓦斯和太陽能的再生能源類股、芬蘭配置於重視環保的水力發電公司。

麥可•克拉克說,主因為歐洲公用事業是高度管制產業,水、電、瓦斯公用事業公司都必須與政府有密切往來,因必須與政府協商各項公用事業費率,經營公用事業是一項相當穩定的生意,是他看好天然氣和電力公用事類股關鍵。

麥可•克拉克對醫療保健類股情有獨鍾,例如佈局丹麥醫療護理用品公司康樂保(Coloplast),主要是因看好其強大市占率、穩定需求與友善股利政策。

此外還有全球先進抗癌藥廠瑞士羅氏大藥廠、擁有購併題材的英國生物製藥阿斯利康製藥公司等。至於以嬰兒奶粉、銀髮族食品營養、即溶咖啡及寵物食品聞名世界的雀巢,年年配發股息高,因此也在持股行列。

---------------下一則--------------- 
多元收益基金夯 訴求高配息2014-05-01 01:21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漲多,今年來在美國量化寬鬆(QE)逐步退場及眾多國際情勢紛擾下,市場呈現劇烈震盪,法人觀察,今年台灣市場逐漸朝多元配置基金發展,其中股債平衡式基金越來越受台灣投資人歡迎,透過彈性配置與操作靈活度,可協助投資人動態調整多元資產投資組合以創造穩定收益。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今年以來包括惠理康和、復華、中信、第一金、國泰、宏利投信等多家基金公司都送件這類多元收益型基金,其中惠理康和ETF入息組合基金已獲核准於5月6日開始募集,訴求布局股債ETF,年配息目標達6%。

惠理康和投信總經理柯世峰指出,觀察去年全球股票型基金的資金流向,可以簡單分為兩大類─被動式基金(含ETF)和主動式基金,去年美日股市大漲, ETF資金淨流入美國占整體股票基金的比率達百分百,ETF淨流入日股占比也達75%,明顯高於主動式基金。

柯世峰表示,ETF對投資人是追蹤大盤漲跌的簡易投資工具,近年ETF投資策略也持續進化,根據Research Affiliates、LLC的研究,過去十年間美國智慧ETF資產規模,以每年平均39%的速度飛快成長。

截至2013年第4季,智慧ETF資產累計規模已達2,390億美元,占整體ETFs比重從10年前的7%擴大至16%,並廣受機構法人喜愛。

惠理康和ETF入息組合基金預定經理人張裕昇表示,分析資金流向和追蹤全球ETF表現的量化分析,目前多頭訊號指向歐美股市、黃小玉帶動的原物料與債券等三大資產。

根據資金流向、追蹤全球五大資產ETF表現所做的量化分析表示,目前市場投資亮點是在歐洲股市、各類債券、原物料三大類資產,亞股只有印度和印尼股市有出現多頭訊號,至於歐洲受惠於經濟復甦,不論是量化數據或經濟基本面,都可望支持歐股表現。

宏利投信指出,這類多元配置、有穩定配息的基金適合作核心資產配置,由於目前政府機關已規畫朝開放勞工退休金自選平台方向邁進,未來台灣勞工若能透過自選投資標的來規畫退休金,資產配置的理念更應被彰顯與重視。

---------------下一則--------------- 
股利成長可期 高息股後市看俏2014-05-01 01:21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全球股匯市今年以來持續震盪,風險意識提升,法人建議,投資人不妨選擇長期投資績效較為穩健的高股息股票型基金作為布局股市的核心首選。

施羅德投信產品研究部協理林良軍表示,後量化寬鬆(QE)時代來臨,保守和穩健投資人可以改為投資歐美日成熟國家的高品質高股利股票,以股息收益替代債券配息。不僅和債券一樣可持續領取配息,隨著已開發國家經濟復甦和成長,未來股價還有潛在上漲空間。

施羅德投信分析,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全球許多企業採取相對保守的經營策略,企業不但滿手現金且每年還在大幅度增加。

根據美銀美林證券統計,以美股S&P 500指數中的非金融業為例,2013年帳上現金創下新高,逼近1.4兆美元,其中大型股的現金占帳上約10%,高於30年平均的7%;小型股則為12%,也高於1988年以來的年平均水準11%。

這些數據顯示,未來幾年當經濟由復甦開始進入成長,具有高現金部位且高配息政策的公司,股利成長性非常值得期待,因為這些公司不僅能投資,更有配發股息實力。

全球高息股的另外一個優勢是低本益比,施羅德投信觀察全球主要股市指出,MSCI歐洲高息股指數與MSCI全球高股息指數現階段本益比相對較低,分別只有13.45倍與15.46倍,未來補漲空間仍大。

ING全球高股息基金經理人白芳苹表示,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溫和成長,加上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表示美國經濟仍需低利率政策的輔助,緩和市場提前升息擔憂,不過美股估值已高,除非經濟加速增長,否則股市高檔震盪機率較高。

歐洲則因歐洲央行釋出進一步寬鬆可能性,暗示歐洲寬鬆腳步愈來愈近,屆時央行將為市場注入活水,對歐洲風險性資產表現將提供有力動能,並形成指數的有力支撐。

富蘭克林華美坦伯頓全球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指出,今年以來全球股市走勢顯得震盪許多,但全球高股利基金不僅波動風險遠低於股市,今年來平均基金報酬率更以3.62%勝過MSCI世界指數的1.55%,顯示著重股利收益的投資配置更能創造不錯的投資績效。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股票收益基金經理人彼得.溫赫斯特指出,未來股市仍是相對較佳的投資類別,股票投資價值依然高於債券,其中,具有高配息能力的個股往往財務體質與經營品質優於一般公司。

另外,他也指出,高股利個股的波動風險往往比市場平均還低,相當適合投資人作為長期核心資產配置。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5-01/clipping/A38A00_T_01_04.JPG

---------------下一則--------------- 

市場趨勢+債券及貨幣篇

點心債 長線展望正向2014/04/25【經濟日報╱記者張文�台北報導】

中國股債市今年雙雙疲弱,基金業者認為,中國經濟面臨轉型期,人民幣弱勢只是短期趨勢,中長期仍看好,在低利率時代,人民幣高收益債券吸引力大。

中國股市低迷數年,今年以來上證指數仍是負報酬。雪上加霜的是,人民幣先前只漲不跌,今年以來也有較大的修正,投資人也開始懷疑人民幣資產的投資價值。
施羅德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正和認為,人民幣長線並不看淡。

在人民幣資產中,人民幣債券是更有效率的投資方式,展望也優於股票及現金,主要是享有利差優勢。不論是離岸人民幣高收益債券或中國美元計價債券,都有接近6%的債息收益。
繼太陽能業者上海超日違約事件後,中國又出現第二起案件,也就是建材業者徐州中森。

李正和認為,中國境內發生債券違約,可以提升投資人的信用風險意識,反而有利於中國境內債市更健康發展。
中國進行改革,也有利經濟及人民幣走勢。

惠理康和投信基金暨研究部主管劉佳雨指出,近日中國國務院、發改委與商務部等官方機構推行一連串政策,可以確定官方在經濟下修時,仍舊會維持增長軌道,這將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因此仍維持對高收益公司債及點心債的正向展望,預期人民幣在短期震盪結束後仍舊看升。

劉佳雨說,隨著改革力道加強,市場波動擴大,加上中國准許債券違約讓市場有正常發展,預期未來違約事件可能增加,因此,投資人在布局中國點心高收益債市時,更要慎選產業和債種。

---------------下一則--------------- 
4月亞債發行 創單月新高2014-05-01 01:21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金融資訊平台Dealogic資料也顯示,截至4月28日,亞洲公司本月共發債270億美元,再次打破今年1月創下的最高單月發行紀錄,加上大陸氣氛谷底翻轉,法人指出,亞洲高收債基金向上可期。

根據彭博資料統計顯示,全球投資級和高收益債券指數的平均收益率分別為2.48%和5.14%,企業借貸成本仍處於谷底。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隨債券市場回溫,企業發行轉為熱絡,亞洲公司4月再創最高單月發行紀錄,近期吸引許多美國投資者前來投資亞債,尤其首次出現購入亞債的美國基金或退休基金。

今年新發行高收益債中,以房地產比重超過50%,大陸和香港總計超過60%,4月發行產業呈現較多元,顯示亞洲企業債體質明顯好轉。

鄭易芸指出,大陸第1季GDP接近7%,調節構體系下經濟數據將面臨考驗,然面臨保七風險,官方近期已陸續推出激勵政策,維持市場對於經濟維持穩定看法,為維持經濟溫和情勢,房地產支撐更顯重要,近期已釋出房地產鬆綁訊號,有助房地產營收穩定,第2季亞高收預期仍為穩健上漲走勢。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張俊逸建議,債券投資也要搭配景氣循環,由於高收益債與可轉債對抗利率上行風險能力較佳,建議將投資等級以上債券轉入高收益債或可轉債,尤其亞洲高收益債評級相對較高、存續期間短,利率又具吸引力,可做為加碼重點,也可選擇組合債券基金。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認為,在經歷過去一年修正後,新興債市的殖利率已來到相對較高水準,儘管新興市場難免會出現頭條風險,但已逐漸展現利空不跌的轉機,建議投資人可精選體質佳的標的,進行合理的配置。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5-01/clipping/A38A00_T_06_02.JPG

---------------下一則--------------- 
俄企發債急凍 亞債樂2014/05/01【經濟日報╱記者曹佳琪�台北報導】

烏克蘭局勢再度惡化,在西方國家金融制裁的環境下,俄羅斯企業債券發行量今年來較去年同期大幅縮水80%,這變化也讓新興市場債經理人紛紛將重心移往亞洲,不但讓亞債績效領先,也讓亞債基金前景更看俏。

根據湯森路透數據,俄國企業債券發行幾乎停頓,今年迄今僅46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五分之一,占新興市場企業發債總額不到5%。

瀚亞新興亞洲當地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表示,俄羅斯當地債券占新興市場當地債券指數權重約10%,在俄羅斯債券資產受限環境下,亞洲與巴西反成了經理人布局的重心;根據實際績效顯示,在境內所有新興市場相關債券基金中,今年來績效前三名都是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基金,脫俄入亞的態勢特別明顯。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表示,4月亞洲公司共發債270億美元,再次打破今年1月創下的最高單月發行紀錄,今年來亞債發行占新興市場的36% ,遠高於市場份額,短線上來看,俄烏事件對亞洲影響有限,近期因素則等待新發行券為市場消化後,將有較明確走向。

ING亞太複合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豐中國PMI見到止穩跡象,符合市場認為以中國為首的新興亞洲國家將自第2季逐漸向上的看法,預期隨著美國零售銷售數據維持成長趨勢,未來相關效應將逐漸浮現,因此持續看好亞洲企業債券表現。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西方國家對於俄羅斯的制裁,多針對大型政府及國營企業,在這波盧布貶值、資金外流的過程中,當地貨幣計價債券受到的衝擊相對較大,預期烏俄危機若持續,新興債市的資金或將持續流往體質相對健全的亞洲國家。

許家豪表示,亞債市不管在基本面和資金面都表現正向,亞洲國家財務體質健全、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儘管中國經濟可能有成長放緩疑慮,不過在政府陸續推出微刺激方案以及其他激勵政策後,仍有助於帶動亞洲企業獲利成長。

---------------下一則--------------- 
新興債基金 人氣發燙2014/04/29【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債券跌深反彈,資金持續回流,利差水準下滑,價格反彈。今年來新興市場債券基金連續2個月全球資金流入逾240億美元。基金業者指出,新興市場債券可望持續反彈,但受俄烏地緣政治緊張影響,宜減碼俄羅斯債券。

新興市場債券去年下跌,資金也持續流出,但最近跌深反彈。第一金投顧指出,新興債市技術面已轉為強勁,最近一周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再吸金2億美元,是連續第四周淨流入,統計今年3月全球資金淨流入金額高達242億美元,連兩個月單月流入金額逾240億美元。

隨著全球景氣復甦態勢確立、買氣回籠,最近新興市場公債的利差也開始收斂,跌到30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以下,出現資本利得。

群益投信表示,按照過去十年的歷史經驗,有四次利差收斂至300個基本點以下後持續收縮,指數分別上漲34.6%、6.6%、6.9%及3.5%,換算成年化報酬率分別為12.4%、12.6%、9.2%及9%,都優於新興市場債券平均年化報酬率8.7%的水準。

群益全球新興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新興市場貨幣漸擺脫先前幾年的頹勢,回升勢頭強勁。張俊逸強調,全球新興主權債指數殖利率目前仍在5%之上,優於公債及投資級債,在市場風險偏好恢復下,高殖利率再度吸引投資人關注,但各國體質不同,宜擇優布局。

第一金投顧表示,俄烏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可能促使海內外資金加速流出俄國,讓原已顯疲態的俄國經濟再受壓抑,建議持續減碼俄羅斯公債。然而,中期展望來看,新興債市具收益率優勢,反彈可望持續。

安本新興市場債券投資團隊資深投資組合經理陳惜恩(Esther Chan)表示,在3月初已將俄羅斯部位砍掉一半,以降低不確定風險,不過,俄羅斯仍有一些值得投資的債券。

陳惜恩說,今年是新興市場國家選舉年,包括巴西、印度、印尼、土耳其、南非等,政治風險可能上升,導致市場信心走弱,也會波及基本面良好的標的,但也提供更好的入市良機。

圖表詳見
http://money.udn.com/magimages/44/PROJ_ARTICLE/339_3055/f_307246_2.gif

---------------下一則--------------- 
新興債3大優勢 買氣連4旺2014-04-29 01:07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新興債在新興貨幣貶勢止穩後,連續四周吸引資金流入,這波吸金氣勢不但為今年最長連續吸金周數,同時也創下近15個月以來最長周數;高收益債上周由流出轉流入2.5億美元,全年淨流入已突破40億美元,已超越去年全年總額近20億美元。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新興債今年重振雄風,除了著眼於新興國家積極展開結構性調整,去年大幅流出新興債基金的資金已啟動回補,隨市場風險偏好改善,帶動空頭部位回補,新興債買氣逐漸回籠,進而推升指數向上表現。

皮耶指出,就需求面來看,市場對新興債偏好度仍高,今年1月新興市場企業債發債量高達380億美元,新興主權債也有270億美元發行量,由於第2季將是新興債到期高峰,可望趁低利率環境再發行新債,提供新興債較好技術面支撐。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新興債市現階段擁有資金回流、評價低廉與題材豐沛三大優勢,雖然新興歐洲債市因俄烏紛爭而表現落後,待地緣政治風險淡化後,後續反彈空間可期,特別是匈牙利與波蘭,更可望直接受惠於德國暢旺的需求挹注。

高收益債市方面,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表示,高收益債券基本面仍相當健康,根據JPMorgan證券預估,今、明二年高收益債券的違約率約2%,償債高峰期落在2016∼2018年仍相當遙遠,且企業流動性準備較2007年佳。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指出,近期美高收益債利差持續下滑,主因基本面改善、低波動以及適當的貨幣政策持續壓低利差,現階段就基本面來看,高收益債並無過多的疑慮。

目前避險需求未除,帶動債券市場的投資需求,但蔡明潔建議,現在持有債券要注意相對價值,同時以複合債或組合債的方式持有保持彈性,也更能掌握市場輪動行情。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4-29/clipping/A38A00_T_01_02.JPG

---------------下一則--------------- 
新興市場債掃陰霾 收益率上看6% 2014-04-29 01:07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統計今年至4月24日止,新興市場美元公司債指數上漲3.53%,安本新興市場債券投資團隊資深投資組合經理陳惜恩(Esther Chan)表示,從資金流向來看,不但散戶進場,機構投資人也開始進場,今年若不包括資本利得,新興市場債總收益預估可達5∼6%。

受美國聯準會(Fed)要縮減量化寬鬆(QE)的消息衝擊,去年新興市場債表現不佳,根據Stockq統計,去年全年JP新興市場當地債指數下跌了8.88%,但今年至4月25日止,漲幅已近2%,若從低檔反彈,漲幅更已逾7%。

至於新興市場美元公司債,今年也同步走升,自今年以來,新興市場美元公司債指數上漲3.53%,一掃陰霾。陳惜恩(Esther Chan)表示,新興市場債的評價面目前具吸引力,也可以看見不錯的投資機會。

從經驗來看,新興市場債市過去單年度下跌的次數不多,連續兩年下跌更從未見過,富盛投顧產品經理高齊英表示,新興市場債第一年下跌,通常第二年就立即反彈,而且補漲行情極為可觀。

高齊英表示,以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當年為例,新興美元債該年重挫15.39%,主權債、公司債跌幅各達9.89%、23.49%;2009年新興美元債快速展開強彈,單年漲幅35.23%,新興主權債大漲26.52%,新興公司債漲幅達51.48%。

陳惜恩(Esther Chan)認為,新興市場債去年表現不甚理想,但許多新興市場企業卻因新興市場長期的結構性改變而受惠,另從公司財務健全面看來,新興市場高收益企業的負債比持續低於美國高收益,因此,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的基本面仍然引人注目。

此外,和已開發國家相比,新興國家更有著優越的成長與強健的資產負債表,新興市場公司債亦將因強勁的信用基本面,與低違約率而持續受益,所以,今年新興市場債的表現會比去年佳,雖無法達到兩位數字,至少也可以接近,保守預估,不包括資本利得,總收益率應有5∼6%。

---------------下一則--------------- 
新興債便宜 資金歸隊2014-05-02 01:23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債券過去一年受量化寬鬆(QE)退場與資金外流影響,使得利差擴大,價值面低廉反而成為這波資金歸隊最主要回補債券標的,統計至4月中旬的JPM新興市場債券指數上漲4.5%,優於巴克萊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的3.6%,漲幅居主要債券類別之冠,尤其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債表現最佳。

ING新興高收益債組合基金經理人郭臻臻表示,去年中受到QE退場影響,美公債殖利率大幅上彈,引發全球債市重挫,新興債市利差順勢擴大,新興債成為去年表現最不理想的主要債券資產,但是今年價值面優於成熟市場,再度勝出。

ING(L)Renta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盧馬克(Marco Ruijer)表示,新興市場債券指數利差在3月收窄23個基本點,激勵指數連續第二個月出現明顯反彈,新興債的利差空間仍極具吸引力。

盧馬克指出,相對其餘債券利差多已收斂至歷史低點附近,新興市場債券目前利差仍高於一年前的水準,未來可期有資本利得。

施羅德新興市場債券相對報酬策略主管James Barrineau指出,新興市場公司債有最低的波動,高收益債券的投資人也會因為新興市場公司債能提供高1個百分點左右的利率而加碼新興市場公司債。

安本新興市場債券投資團隊資深投資組合經理陳惜恩表示,新興市場債的評價面目前具吸引力,已經看見不錯投資機會,其中新興市場公司債的快速成長,不容忽視。

元大寶來新興市場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蔡育廷表示,隨新興市場國家政治動盪降溫,相對價值浮現,匯率轉強,激勵資金轉入新興市場,預料今年第3季前美債殖利率應不至於大幅彈升,至今年7月前是新興債的投資甜蜜點,期間新興債市具表現機會。

聯博投信表示,歐美經濟復甦腳步可望加快,加上部分新興市場的基本面開始回穩,將有利支撐與景氣連動較高相關債券資產的表現。

先機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基金富盛產品經理高齊英表示,國際資金重返新興債市,新興債市現階段兼具高殖利率和基本面佳優勢,反彈可望延續。

---------------下一則--------------- 
新興債重振雄風今年漲幅近5% 2014-05-01 01:21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歷經去年大漲激情後,今年來獲利回吐賣壓不輕,MSCI世界指數僅小漲1.09%,反觀主要債市卻全面收紅,以新興債表現最勇猛,從去年後段班直衝今年主要債市之冠,今年以來,JPMorgan新興美元債指數上漲4.9%。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新興債今年重振雄風,除了著眼於新興國家積極展開結構性調整,去年大幅流出新興債基金的資金已啟動回補,皮耶說,隨市場風險偏好改善,帶動空頭部位回補,新興債買氣逐漸回籠,進而推升指數向上表現。

皮耶指出,就需求面上來看,市場對於新興債偏好度仍高,今年1月新興市場企業債發債量高達380億美元,新興主權債也有270億美元的發行量,第2季預估是新興債到期高峰,可望趁低利率環境再發新債,提供新興債較好的技術面支撐。

再者,美國聯準會讓量化寬鬆(QE)退場紀律化,已使市場形成高度共識,在不確定因素大幅降低的情況下,有助於穩定新興股債匯市表現。

皮耶認為,接下來新興債表現持續分化,投資主軸先觀察利率政策與具有利差優勢的債券,貨幣先止穩的國家可望率先吸引資金回流,美元主權債因少了匯率波動又具有利差優勢,成為現階段資金重回新興債市的首選。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目前不少債券種類仍具備值得留意的投資機會,以新興市場債券為例,投資人應該考慮的是,與潛在的風險相比,現在的新興債價值是否足夠吸引資金回流。

PIMCO認為,目前新興市場債看起來相當具有吸引力,只是投資人必須要有能容忍未來市場波動的能力,因為這個市場未來幾個月仍將劇烈震盪,建議以精挑細選、差異化的方式篩選出一些標的來進行價值投資,增加在新興市場的部位,但以多元配置搭配多元策略,爭取債券市場更全面的收益。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今年以來新興國家面臨外在聯準會漸進縮減量化寬鬆規模的壓力,內部又有經濟成長減緩、債信被降等、升息或地緣政治風險利空影響,雖遲至過去一周新興國家債市才見到明顯共同基金資金流入,但以花旗新興債指數而言,多數債市在利空焠鍊下反而已有逆勢上揚情況。

他指出,主要原因在於新興國家債市在歷經去年修正,殖利率被拉升後而展現吸引力,尤其只要有些經濟面改善或政策面的利多觸媒,即可見到債匯市齊揚的反彈表現。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5-01/clipping/A38A00_T_04_02.JPG

---------------下一則--------------- 
新興債利差跌破300點 行情可期2014-05-01 01:21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隨全球景氣復甦態勢確立、買氣回籠,最近新興市場公債的利差呈現收斂現象,今年3月底再度滑落到300點(1點是0.01個百分點)以下,法人表示,按照經驗,利差水準滑落到300點以下後,進一步下探的可能性很大,並可望帶動指數持續攀高,新興市場債後市看俏。

群益投信表示,按照過去10年的經驗,若在目前利差水準進場,後續仍有不錯的潛在報酬空間。過去四次利差收斂至300點以下後,指數分別上漲34.6%、6.6%、6.9%及3.5%,換算成年化報酬率分別12.4%、12.6%、9.2%及9.0%都優於新興市場債券平均年化報酬率8.7%的水準。

群益全球新興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俊逸指出,新興市場貨幣漸擺脫先前幾年的頹勢,回升勢頭強勁,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貨幣指數就顯示,過去10年這個指數值滑落到90以下只有三次,但為期都不長,且落底之後隨後往往就有一波明顯的彈升。

他指出,近期匯市也開始有強勢表現,這也意味新興市場不再是投資人嗅到風險的味道就優先賣出的市場,反而開始發揮價值面的優勢悄悄吸金。

日盛全球新興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認為,第1季全球經濟延續整體復甦態勢,IMF今年4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將增長4.9%,高於2013年的4.7%,歷經前幾季調整,新興債市底部浮現,法人資金已見回流。

但他提醒,由於俄烏關係仍緊張、美國就業數據及美國利率決策會議等重要事件將影響風險性資產,可能出現較大幅波動,建議債市採分批布局。

安本新興市場債券投資團隊資深投資組合經理陳惜恩強調,新興市場債的評價面目前具吸引力,已看見不錯的投資機會。美國公債走勢在2014年將不會成為主導新興市場債表現的主因,新興市場債的報酬將會更偏向國家個別因素所帶動。

他指出,儘管新興市場債市因量化寬鬆(QE)退場疑慮飽受拖累,但在2013年年底,新興市場公司債發行市場仍相當熱絡,代表新興市場公司債市狀況良好,新興市場公司債的評價相對具吸引力。

---------------下一則--------------- 
高收債吸金 超越去年全年2014/04/30【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國際多空消息雜陳,資金流入低波動的債市,觀察上周全球主要債券的資金進出,高收益債上周由淨流出,又轉為淨流入2.5億美元,今年來總計淨流入金額突破40億美元,超越去年全年總額。
新興債在新興貨幣貶勢止穩後,連續四周吸引資金流入,淨流入金額達36.5億元。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表示,高收益債券基本面仍相當健康,根據JPMorgan證券預估,今、明高收益債券的違約率約2%,償債高峰期落在2016年至2018年仍相當遙遠,且企業流動性準備較2007年佳。

羅伯•庫克認為,高收益債券對美債利率敏感度較低,在全球央行仍持續寬鬆政策的情況下,資金仍追求較高收益的資產,高收益債對美國經濟正向連動,且波動較股市低,對追求收益者來說,仍具有投資價值。

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指出,新興債今年重振雄風,除了著眼於新興國家積極展開結構性調整,去年大幅流出新興債基金的資金已啟動回補,隨著市場風險偏好改善,新興債買氣逐漸回籠,推升指數向上表現。

皮耶指出,就需求面來看,市場對於新興債偏好度仍高,今年1月新興市場企業債發債量達380億美元,新興主權債也有270億美元的發行量。第2季將是新興債到期高峰,可望趁低利率環境再發行新債,提供新興債較好的技術面支撐。

不過,皮耶認為,新興債表現分化,投資主軸先觀察利率政策與具有利差優勢的債券,貨幣先止穩的國家,可望率先吸引資金回流,美元主權債因少了匯率波動,又具有利差優勢,成為現階段資金重回新興債市的首選。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建議,當前持有債券要注意相對價值,同時以複合債或組合債的方式持有保持彈性,也更能掌握市場的輪動行情。

蔡明潔以投資等級債為例,在美國公債殖利率位於低檔、通膨預期低,以及美股震盪且波動度提高下,增加投資級債的吸引力,其中,亞洲投資級債利差處於近五年低點,但相較美國投資級債仍高出約20點,亞洲的BBB級債利差甚至與美國的BB級債相當,顯示具投資吸引力。

---------------下一則--------------- 
央行送利多 歐高收推力強勁2014-04-29 01:07工商時報

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在四月份的歐洲央行會議上,拋出歐元版量化寬鬆政策的可能性,接著又在四月中下旬宣示,匯率走強將迫使歐洲央行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等於是宣告歐元利率政策未來是:看低不看高,法人認為,這無疑是歐洲央行對歐元區債券送出的大利多,為歐元區高收益債券提供堅實的基本面支撐。

瑞銀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繼文分析,強勢歐元將使得歐洲進口物價進一步下滑,這讓原已低迷不振的歐元區物價將更形雪上加霜。為避免歐元區陷入通貨緊縮的風險進一步擴大,歐洲央行勢必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才能壓抑歐元匯率與通縮風險。

當然,目前金融市場仍存在變數,亦即美國聯準會採取QE逐步退場的政策,甚至是升息政策已逐步明朗化之下,令市場疑慮。張繼文強調,有別於美國利率的向上看,歐洲央行的利率走勢則是向下探,明顯不同於美國聯準會,因此就政策面的利多來看,歐洲央行可望為歐元區債券帶來更強的上漲動能。

歐元高收益債券在經歷兩年多頭之後,許多投資人擔心歐高收會不會太貴?張繼文分析,論多頭走勢,全球高收益債券自金融海嘯之後,即受到投資人青睞而展開多頭行情;歐高收則是自2012年開始,才漸受資金青睞;加上歐元區「看下不看上」的利率走勢提供多頭環境下,歐元高收益債券多頭榮景仍可期待。
再以信用利差的角度來看,張繼文指出,包括全高收、美高收以及歐高收的信用利差,在過去這半年多以來全都快速收斂,目前各自利差水準雖略有差異,但差距不大,因此建議投資人不妨仍以利率走向進行觀察。

張繼文表示,在市場利率出現「向下看」與「看上看」不同調的分歧環境下,建議投資人在選擇債券時,也應留意債券的存續期。一般來說,債券的平均存續期間越低,受到利率波動的衝擊也就越小,亦即對抗利率波動的力道也就越強。

根據彭博社資料顯示,到4月22日為止,美林歐元高收益債券平均存續期僅3.11年,是所有債券種類中最低者,不僅低於美林美元高收益債券的4.22年,更低於美林美國政府債券的5.64年,以及美林美國投資等級債券的6.76年。張繼文建議,面對利率可能波動再起的環境,投資人應該留意債券的防禦能力。

儘管歐元區利率向下看,營造歐元高收益債券多頭環境,但經理人的選債能力亦不能忽視,既要掌握債券價格上漲動力,同時也要避免信用過度集中的風險,才是上策。

若觀察各天期績效拔頭籌的瑞銀歐元高收益債券基金,就是透過分散的投資策略,基金持債檔數超過350檔,避免單一債券信用過度集中的風險,再透過「由下至上」和「由上至下」的策略精挑債券,不受基金參考指標的彈性操作,讓該基金在各天期都能繳出優異績效。

瑞銀投信認為,歐元高收益債券市場,同時擁有政策加持、低違約率、低存續期間、高績效表現以及超高人氣等多項利多;這些利多消息都將為歐元高收益債券後勢提供強勁的推力。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4-29/clipping/A38A00_T_03_03.JPG

---------------下一則--------------- 
高收債魅力不減 連11周吸金2014-04-30 01:22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持續溫和復甦,但受到東歐政爭紛擾、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市場過度擔憂聯準會利率政策未來走向,以及大陸經濟成長動能放緩等多方因素的干擾,股市波動幅度較大,債市則因表現相對穩健,高收益債已連續11週呈現淨流入。

近期全球股市震盪,據彭博資訊顯示,年初迄今,包括投資等級公司債、高收益債、新興市場主權債、美元計價新興市場公司債與準主權債、美國國庫券和商品不動產抵押擔保證券等主要債券資產類別,都呈現上揚,有債息可強化下檔支撐的債券資產,仍受到市場青睞。

其中高收益債以及新興市場債都出現連續淨流入,其中高收益債連續11周淨流入為最,顯示投資人對於高收益債並未退燒。

聯博投信指出,美國聯準會逐步縮減量化寬鬆規模,未來利率可能上升,但步調可望相對緩慢,債市還是存有許多投資機會,且預估歐美等成熟市場復甦腳步可望加快的支撐下,成熟市場仍將是擔綱支撐今年全球景氣持續復甦的要角。

聯博投信認為,在愈來愈多企業財報傳出佳音之後,歐美市場為主的高收益債市將是主要受惠族群。

ING環球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認為,近期經濟數據顯示美國實體經濟增長明顯,但房市數據略放緩,加上烏克蘭問題未解且聯準會召開會議可能再度縮減購債規模,市場在缺乏更明確的前瞻性指引下,短線走勢偏向震盪整理。

高收益債已連11周淨流入,劉蓓珊指出,統計至4月24日為止,全高收債市單週流入金額近10億美元,加上高殖利率對市場波動產生下檔保護效果,而且高收益債券之違約率處於歷史低檔,在震盪市場中,高收益債仍是不錯的投資標的。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認為,現階段若要投資高收益債,應以基本面為依歸,且最好投資存續期間較短的債券,以降低組合利率風險。

美國聯準會4月29召開利率決策會議,預期不會改變逐月縮減購債步調,月底歐元區通膨數據也將牽動歐洲央行後續動作,值得留意。

---------------下一則--------------- 
每月淨流入 高收債今年漲4% 2014-05-02 01:23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全球資金環境寬鬆,仍處低利率時代,投資人追求收益的心態也還是相當明顯,高收益債券仍持續受到投資人歡迎。根據EPFR資料統計,高收益債券基金今年以來,月月呈現淨流入,累計迄今已達46.17億美元,JPMorgan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累計漲幅達3.85%。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表示,全球景氣穩定向上,企業將繼續保持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並產生穩定的現金流,也有能力繼續以低利率再融資及延長債務到期日,這將使高收益債違約風險降低。
JPMorgan證券預估,今明兩年違約率將維持2%,低於平均的4%。

再者,不論QE退場或美國升息,都是在美國經濟維持成長的基礎上,庫克認為,受惠景氣復甦的高收益債,在收益率保護與利差收斂優勢下,具有緩衝並抵消美國利率回升風險,又可參與美國經濟成長動能,未來表現最值得期待。

第一金投信投資長高子敬表示,在景氣復甦向上的過程中,投資人需格外留意資產配置,建議提高股票部位的同時,也不可忽視長線持有波動度相對低的債券部位,透過追求多元收益,包括股市、債市、REITs、ETF等多樣化資產布局。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表示,殖利率持續收斂,但高收益債的利息保障倍數卻來到近兩年新高,以未來債務到期觀察,2014∼2016年每年只有不到500億美元的高收益債面臨到期壓力,占整體高收益債市場規模不到5%,預期高收益債至少仍有三年的甜蜜投資期。

摩根投信副總吳美燕指出,全球景氣正在改善無庸置疑,但總體經濟環境充滿挑戰,債券商品仍是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從國際買盤從未撤出債券基金可見。

她指出,儘管國際多空消息交雜,但樂觀的經濟展望依然不變,看好新興債、高收益債及投資級公司債,可望隨全球經濟成長而有較好的表現空間。

群益多利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認為,相對於高收益債券利差水準,目前強勢貨幣計價的新興主權債券殖利率利差水準仍高於10年均值,全球景氣穩健回升,下半年新興市場債券將更有表現空間。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05-02/clipping/A38A00_T_01_03.JPG

---------------下一則--------------- 
全球高收債 強力吸金2014/05/01【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國際多空訊息交雜,高收益債基金再度發揮強勁的吸金力道。國內規模前三大高收益債券基金-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瀚亞全球高收益,經過追募後,規模皆向上升級。

截至3月底,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富蘭克林華美全高收益、瀚亞全球高收益三檔基金規模,分別是377.56億、356.68億及212.09億元,規模同步大增。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基金在短短3個月內大增百億元,與目前規模第一的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僅20餘億元之差,吸金力道十分驚人。

排行第四大,但未追募額度的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基金,3月底為163.26億元,與前三大高收益債基金規模差距拉大。

眼見前三大高收益債基金大吸金,第一金投信總經理邱華創說,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基金波動度較低,早在去年5月美國量化寬鬆(QE)暗示緩退前,即分散券種、縮短存續期,且持有美元計價債券為主,因此,能做到低波動的要求。

以績效來看,近一年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基金績效6.07%,表現相對突出,該檔基金布局美國高收債達65%,歐洲高收債為輔,加上有匯率避險,較未受到近一年新興債波動的影響。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美國高收益債指數利差來到400個基本點以下,再收斂的空間有限,且近一個月出現回檔,將透過精選持債的策略,爭取報酬空間。

謝佳伶指出,目前側重能源產業,產業基本面持續好轉,且相較於其他循環性產業,能源公司具有豐沛的資產與評價優勢,加上併購題材,有助債券價格推升。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紹凱表示,年初以來,美國高收益債市表現較佳,主要受益於美債殖利率的回落及受到供需上支撐。

圖表詳見
http://money.udn.com/magimages/44/PROJ_ARTICLE/339_3055/f_307380_1.gif

---------------下一則--------------- 
陸微刺激見效 亞高收債看俏2014-04-30 01:22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大陸經濟數據表現疲軟,政府在穩增長方針下,繼續推出微刺激方案,近期更放鬆「基建准入」門檻,為大陸經濟注入強心劑。法人指出,在大陸不斷推出激勵政策下,有助帶動亞洲企業獲利成長,進而讓亞洲高收益債券跟著受惠。

法人指出,若是看好亞洲經濟與企業獲利成長、但卻擔心新興市場波動的投資人,可透過介入亞洲高收益債券的方式,以相對較穩健的方式掌握亞洲經濟成長動能。

瑞銀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德威指出,亞洲高收益企業債券殖利率在所有高收益企業債券中最高,但存續期間卻較短,擁有攻守兼備的優勢,加上目前亞洲高收益債券的利差仍超過600基本點,相較全球高收益債券尚不到350基本點,在全球高收益債券價格逐步攀高之際,價格相對偏低的亞洲高收益債券投資價值浮現。

除了價值面優勢,近期亞洲高收益債券也擁有許多消息面利多支撐,謝德威表示,匯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預覽指數創下連續第四個月低於50,顯示大陸經濟呈現低溫復甦的力道。

大陸政府鑑於經濟成長趨緩,決議放寬「基建准入」的門檻,也就是在鐵路、港口、網路建設、清潔能源以及現代石化產業等項目上,推出80項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的標的。高盛認為,大陸放鬆「基建准入」的政策,將有利短中長期的經濟發展,並預期在下半年看到成效。

除了高盛,巴克萊也預期大陸政府加速融資機制的改革,將有助於穩定經濟成長。瑞銀證券分析師汪濤則認為,總體經濟已漸漸產生積極的變化,預料大陸經濟將在第2季明顯升溫。

瀚亞新興亞洲當地貨幣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表示,經過去年的急跌,包含亞洲在內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對美國高收益債的利差,已經來到250∼300個基準點間,是金融海嘯後以來最高的利差位置,可見從利差收斂的角度來看,亞洲高收益債有相當的優勢。

施宜君補充,亞幣間因個別因素漲跌互見,例如近期印尼盾跌,韓元則上漲,大陸經濟疑慮將使氣氛偏向謹慎,但微刺激政策可近一部支撐企業或利擴張,整體來看,第2季亞洲當地貨幣債券將稍作休息,利息收入將成為報酬主要來源。

---------------下一則--------------- 
美高收債 連十周吸金2014/04/25【經濟日報╱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儘管今年開春以來全球市場波動,但美國高收益債表現仍舊平穩,與美國股市同步攀漲,就資金面來看,高收益債已經連續吸金十周,投信法人預估,在資金動能推升下,美國及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將有望同步成為債市亮點。

今年以來股市湧現漲多回檔賣壓,債市反倒成為資金避風港,就資金流向觀察,年初至今,高收益債市已經吸金176億美元。

資金的流向顯現出投資人對債市的喜好,根據美林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全球基金經理人對高收益債券維持加碼態度的比率也持續攀升,反映市場對於高殖利率債券的需求依舊熱絡,可望為高收益債表現帶來支撐。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林紹凱指出,目前美國高收益債券殖利率約6%,新興市場高收益債殖利率更高達近8%,微利時代下相對具吸引力。

就數據來看,Morgan Stanley預估今年美國企業獲利成長將可望超越過去兩年水準,從7%上修到10%,回到雙位數成長。除美國高收益債券外,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也具表現空間,加上資金逐漸回流新興市場債市,預期未來新興市場高收益債表現將持續回春。

德盛安聯PIMCO多元收益債券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新興債市在資金持續流入下再有強勁表現,呈現明顯的價量齊揚走勢,整體來看,新興市場似有利空出盡跡象,搭配新債發行放緩的供需面因素,加上價格仍在相對低檔,吸引資金流入,都帶動新興債表現出色。

圖表詳見
http://money.udn.com/magimages/44/PROJ_ARTICLE/339_3055/f_307070_1.gif

---------------下一則--------------- 
公司債 今年績效上看5% 2014/04/29【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在新興市場債券中,公司債成長快速,投資機會也增多,形成不容忽視的資產類別。基金經理人指出,相較於新興市場主權債,新興市場公司債天期較短,受到美國公債的影響也較小,預期今年可望有約5%的報酬率。

安本新興市場債券投資團隊資深投資組合經理陳惜恩(Esther Chan)昨(28)日指出,去年美國公債走勢主導固定收益價格,但今年主導因素不再是美國公債,而是各國與各公司的基本面。

陳惜恩特別看好新興市場公司債的投資機會。她說,三年多來,新興市場公司債的規模已經翻倍,成長速度遠快於主權債與當地貨幣債。

近年來,新興市場公司債年年發債金額超過3,000億美元,今年以來也有1,140億美元,高達七成為投資等級債券,投資機會更多元化。

儘管新興市場債市去年因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疑慮而飽受拖累,但陳惜恩說,在2013年年底,新興市場公司債發行市場仍相當熱絡,也表示新興市場公司債市狀況良好。

陳惜恩指出,從基本面來看,許多新興市場出現長期的結構性改變,新興市場企業將受惠。相較於美國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高收益企業的負債比更低,就評價來說更有吸引力。

陳惜恩強調,在新興市場公司債中,選債相當重要。以俄羅斯來說,國際社會可能對俄羅斯進行金融及貿易制裁,因此,如果俄羅斯企業依賴外國融資,就會受到較大的衝擊。

此外,俄羅斯政府捍衛盧布,國內資金流動性趨緊,也不利基礎建設等相關企業。

不過,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卻較不會受到制裁影響,因為這家公司市值高達900億美元,供應歐洲三分之一的天然氣所需,利差超過30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就投資級公司債來說,是相當有吸引力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