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1031212基金資訊

2014年12月12日
4類型投資人 明年投資教戰2014年12月12日蘋果日報【陳瑩欣╱台北報導】

中信銀財富管理處協理廖亭亭昨日表示,對450名往來的財富管理客戶進行投資取向調查發現,明年投資人類型可分為保守溫馴的綿羊、穩健規劃的山羊、追求成長的羚羊、勇於挑戰的黑羊等4種不同類型,其中40.6%民眾表示,若身上有1000萬元可動用資金,將會拿出一半來投資,顯見對市場信心提升。

調查也發現,受訪理財戶中,有近49.4%投資人認為2014年投資描述用字是「盪」,有37.7%民眾認為今年投資描述是「驚」;認為投資描述是真或是眾的族群,僅各約6.8%與5.6%。

保守型挑高股息
廖亭亭建議,明年綿羊型投資人應保守至上,以固定收益型產品為主,包括區域高股息、平衡型產品較被推薦,而具保本特色的美元與人民幣計價的定存、結構型商品、亞債與人民幣債較適合。

「山羊族」的民眾,應以長期投資型產品為主要投資標的;勇於挑戰的「黑羊族」,則建議把握年內低點,大力買進危機入市標的,如部分新興國家與原物料概念相關資產。

廖指出,明年經濟發展,應掌握「GPS」3大關鍵因素,也就是政治角力與經貿整合拉鋸(Geopolitics)、美國、歐洲、日本等大國貨幣政策寬緊不一(Policy)、牛熊交替轉向豬羊變色(Standard deviation)等變數。

廖也說道,明年第1季是匯率避險關鍵期,要留意匯率風險侵蝕資本利得;第2季在美國升息氣氛逼近下,應規避利率風險;第3季提高資產防禦能力;第4季應布局景氣循環題材標的。

中信銀預期,明年美國升息時間點應在6月左右,國際強勢貨幣以美元和人民幣為主。至於紐澳幣、南非幣等商品貨幣,則宜暫避。

---------------下一則--------------- 
舊基金 搶搭人民幣列車2014-12-11 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美元走升之際,人民幣走勢相對穩定,由於國人對於人民幣資產趨之若鶩,投信在政策法規開放後,除積極發行人民幣級別的新基金外,計有14檔的舊基金也新增人民幣級別,以吸納市場的人民幣資金。

美元持續強勢,大部分的貨幣兌美元匯率皆走貶,但人民幣卻逆向而行,下半年來甚至升值0.2%,成為投資人持有美元資產之外的最佳首選,從國內人民幣存款餘額突破3,000億元的新高水準,即可見一斑。

摩根泛亞太股票入息基金經理人顏榮宏指出,人民幣級別基金如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提供投資人多元投資選擇的同時,也讓原本龐大的人民幣存款,有了去化的管道。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資料,10月人民幣計價的投信基金規模來到72億元的歷史新高水準,下半年來增幅近二成,僅次於美元計價級別,顯示出人民幣級別基金備受國內投資人青睞的程度。

雖然11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小幅走貶,但顏榮宏認為,長期來看,中國政府積極進行結構性調整,不會為了出口而壓低匯價,人民幣中長期可望處於升值趨勢。

顏榮宏表示,由於中國經濟增長年增率趨緩,人民幣也不會再像過去每年2%∼3%升值的幅度,而是呈現緩步走升,建議投資人應以長線角度看待,或以手邊既有貨幣為投資首選,擴大人民幣資產布局。由於短期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若有採取匯率避險機制者,反而可受惠遠期換匯利差的揚升。

圖表詳見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4/12/12/2/433363.gif&x=0&y=0&sw=0&sh=0

---------------下一則--------------- 
布局2015外銀:建議加碼澳幣加幣2014-12-12 01:31工商時報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美元指數創8年半新高的同時,國際油價創5年來的新低,面對國際市場的近期最新情況,瑞銀、匯豐等多家外銀建議,除了美元及美股是每位投資人的明年資產主布局,非美貨幣的加幣和澳幣,可望會走出相對穩定,特別是不會像亞幣般的齊跌,建議在適當價位進行加碼。

瑞銀財富管理部門指出,美元在今年來的表現優於幾乎所有主要貨幣。美國資產將繼續在明年成為最大的加碼部位,建議投資人偏重於美國股票、美國高收益債券和美元。

美元走強同時,衡量美元對其他6種主要貨幣的ICE美元指數,12月第一周已攀抵89.3,創2006年4月以來最高點。瑞銀財富管理部全球首席投資總監Mark Haefele指出,12月要針對戰術性部位配置,做出調整,即增持加幣的加碼部位,進一步減碼瑞士法郎。

加幣目前匯價在1.143上下,在美元急升的近3個月期間,加幣僅貶值0.1%,穩定狀況令人驚訝。Mark Haefele表示,由於通膨率下降和最近油價下跌,加幣在2013年和2014年迄今一直面臨壓力。不過,加拿大勞動力市場獲得動能、通膨回升到目標水準,且得益於出口增長,貿易收支也回到正值。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資本市場部門外匯策略主管錢德勒(Mark Chandler)指出,鑒於加拿大75%的商品出口到美國,美國經濟增長應有利於加拿大經濟。瑞銀預計,總體經濟的走強,將促使加拿大央行轉向更強硬的立場,預計2015年下半年將會升息。

對加幣走勢,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認為,明年兌美元預估在1.16∼1.18,屬於平穩走勢,若是兌歐元,更會穩定在1.39∼1.38。反映出加幣匯率明年的波動幅度,為投資人可接受的0.1%上下,將不會像新台幣兌美元,市場預估,可能從目前的31.19,大步衝到35元。

至於澳幣,匯豐(台灣)商業銀行個人金融暨財富管理事業處資深副總裁莊懷德指出,傳統而言,澳幣的匯價主要受市場的投資氣氛影響,由於澳洲終於與大陸簽訂討論將近10年的自由貿易協議(FTA),澳洲經濟平衡將有所改善,澳幣兌美元在今年第4季預估在0.86水平上下波動。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12-12/clipping/A39A00_T_02_02.JPG

---------------下一則--------------- 
台股基金10強 月漲逾4% 2014-12-12 01:31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選後台股正向表態,近期卻受到國際股市影響出現震盪,加權指數在9,000點上下震盪,統計近一個月台股平盤整理,但中小型股擺脫早先低迷的態勢,出現一波漲勢,觀察172檔台股基金中,以中小型股、電子為主的10檔基金,月漲幅逾4%,波段表現最搶眼。

群益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吳胤良表示,台股在政治上不確性因素落幕後,市場資金開始回籠聚焦中小型類股,帶動整體市場熱度回升,預期此偏多走勢將可延續到農曆年前。

時序即將步入2015年,電子族群較有機會反映對2015年的業績預期,持續看好Apple概念、半導體、文創、節能等;非電部分,具有題材性的生技、電機、水利環保則是關注焦點。

日盛小而美基金經理人趙憲成指出,觀察12月以來加權指數、台灣50指數、店頭指數、中型100指數表現,出現明顯落差,加權指數及台灣50指數分別下跌1.15%及2.32%,以中小型股為主的店頭指數及中型100指數,分別上漲3.65%及0.65%。

中小型股自7月以來出現強烈修正,從10月下旬開始展現一波強勁反彈,不過近期全球干擾因素變多,指數盪激烈,盤面將以個股表現為主,基本面及技術面優族群值得留意。

台新主流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認為,2015年台股企業獲利總和年增率預估可到7%,現金股息殖利率可達3%以上,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應可持續成長到約13%,就算九合一選後,市場仍有些顧慮政策面的不確定因素干擾,但無損台股買氣,下檔支撐依然強勁。

沈建宏強調,就經驗來看,歷來總統大選前股市在政策面作多下表現通常不差,尤其選前半年,推估2015年台股在基本面良好及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題材下,行情必定熱鬧滾滾。

未來產業面向上,半導體庫存狀況良好;強勢美元拉升消費,也帶動科技類股,金融群族則是台股重要的政策工具。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12-12/clipping/A38A00_T_05_02.JPG

---------------下一則--------------- 
新興市場教父 墨比爾斯:陸股牛市才起步 人行寬鬆力度加大 年底前放款目標達陣50兆2014年12月12日蘋果日報【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

油價將彈
「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Mark Mobius)接受彭博專訪時直言,陸股牛市才剛起步,將趁陸股經歷5年來最大震盪期加碼,並廣泛買進各類股票,包括石化股在內,看好油價將從5年低點反彈。

儘管受美股周三大跌影響,亞股昨普遍走弱,但上海證券綜合指數(上證)相對抗跌,盤中一度逆勢上漲0.9%,終場小跌0.49%,收2925.74點。人民幣則在中國人民銀行(人行)注資寬鬆傳言下開高走低,不理會人行拉高中間價0.07%,上海即期匯價終場貶值0.19%,收6.1886兌1美元。

「波動增加創造買點」
現年78歲的墨比爾斯投資新興市場已逾40年,他早在今年7月就指出,陸股估值偏低,且中國政府正設法開放國家掌控的產業,呼籲投資人現在買進陸股還不算太晚,未來H股有望再漲20%。

上證指數在周一衝破3000點大關,為3年多來首見,周二卻因債市風險等利空,暴跌5.4%,創5年多來最大單日跌幅,近日來震盪走勢,引發部分投資人疑慮,但墨比爾斯表示,陸股雖會持續調整,但不會很快進入熊市,波動性增加是在創造機會買入那些定價有誤的個股。

投資銀行紛紛喊漲
截至周三,上證指數在1個月內已飆漲19%,為彭博追蹤全球93個主要股市指數中第2佳表現。

中銀國際證券策略分析師周榮華表示,目前陸股還是個技術性調整,周二的調整基本上已經一步到位,後期來看將是個震盪走穩過程,「調整更多是基於之前上漲過快的技術性回調,短期股指將出現更多高位震盪」。

對於陸股走勢,國內外投資銀行也都紛紛喊漲,申銀萬國預估,上證指數將升至3500點,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駐香港策略師郭強盛(Jonathan Garner)月初也樂觀預估,陸股可能迎來「超級牛市」,18個月內股價翻倍。

存貸比不再是限制
市場人士預期,年末流動性緊張,人行進一步寬鬆機會大增。路透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人行已放寬存貸比限制,敦促各銀行年底前加速放貸,力圖達成新增信貸10兆元人民幣(50.5兆元台幣)目標。

消息人士透露,從10月開始,貸款額度已經打開,存貸比也不再是限制,「唯一制約貸款的只有資本」,各家銀行傳已開始行動,加大放款力度。人行數據顯示,1~10月新增民幣貸款僅8.23兆元人民幣(41.57兆元台幣),意味著11、12月得釋出1.77元人民幣(8.94兆元台幣)。

---------------下一則--------------- 
繫好安全帶! 陸股劇烈波動成常態2014-12-12 01:31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法人表示,「波動劇烈」是陸股未來的新常態,陸股多頭未結束,漲勢只走到半山腰。中國匯豐晉信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王棟表示,一年以前,大家對於陸股後市是沒有太大把握,但今年是大陸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各方面的改革措施和細節密集推行,以致改革快速推進,一系列的轉型計畫讓市場對陸股更有信心。

王棟指出,陸股多頭走勢只是走到半山腰,因為近期大陸官方降準、降息,有利資金前進股市,因為過去銀行理財產品年化報酬率達6%、信託產品年報酬率甚至可達12%,被民眾視為無風險收益率是那麼高,民眾的資金自然不會想投資股票股市,但在官方打擊影子銀行、信託產品倒帳弊案接連出現,加上官方降息,已使無風險收益率產品收益率下降,讓民眾了解銀行所銷售的信託產品有相當風險後,自然會讓股價便宜的陸股具吸引力。

摩根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余鎮文指出,陸股短線漲勢又兇又猛,近一月上證指數漲幅逾2成,逢高調節在所難免,加上中國11月進出口數據表現不佳,加上美股回檔修正,投資情緒不免受到影響。

展望後市,余鎮文說,陸股短線急漲,估值已來到2011年以來新高,且美國FOMC下周將召開會議,短線不排除資金會先退場,洗清近期過於浮濫的浮額。不過,在明年實質利率下調有望,有利市場風險偏好與投資信心,大陸投資人會持續提高股票配置比重,搭配財政政策與長線結構改革,都將有利陸股後市。

王棟認為,大陸經濟成長動能充足,增長動力有三方面:消費、城鎮化及科技。消費已經貢獻大陸GDP增長的一半,居民收入增長快,社會保障更加完善,消費增長的潛力還很巨大;城鎮化則是大陸最大內需潛力所在,也蘊含著巨大的投資及消費需求潛力;另外大陸正在實現快速的科技進步,全要素生產率進一步釋放。但未來波動劇烈是陸股的新常態,投資A股時,投資人最好要先扣緊安全帶。

---------------下一則--------------- 
十年一次 2015陸股榮景可期2014-12-12 01:31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面對大陸明年經濟成長率下滑,法人樂觀表示,大陸7%的成長率仍稱霸全球,輔以政策面、基本面和資金面的利多,只要大陸政府能避免系統性風險、結構轉型可以成功,陸股甚至可能迎向十年一遇的大行情,建議投資人可逢拉回逐步布局。

保德信投信投資長黃時彥表示,2015年金融市場詭譎多變,各種不確定性充斥,但相對確定性高的區域,就有很可能「強者恆強」,甚至「強者更強」,陸股即屬於這樣的標的。

黃時彥表示,過去經驗顯示,大陸中央領導改革換屆後的兩年,都會出現由政策面引導的大漲行情。2012年換屆後以結構改革及法制社會為主軸的政策引導,終於在2014年第四季再次出現引導陸股打底回升的效果。

加上明年大陸維持高獲利成長率以及人行降息、房價修正、理財商品利率下滑,均引導資金往股市移動,加上滬股通的政策利多,以及未來MSCI終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甚至全球股市指數權重的龐大資金磁吸效應,足以將A股評價進一步向上推升。

黃時彥認為,陸股短線雖漲多,但總市值與GDP相比仍然偏低,本益比評價也嚴重低估。在美股已經漲多,而其他市場仍然因為不確定性而波動較大或是表現較弱的情況下,建議投資人將中國股市視為現階段加碼布局的重要標的之一。

匯豐中國A股匯聚基金經理人楊惠元表示,2015年除了改革之外,市場利率及實際利率下行將是驅動市場的又一個重要因素。結構性改革將繼續發力提升大陸成長品質和可持續性。

他指出,到目前為止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300多項改革約七成已經啟動或取得積極進展。歷史上,A股市場估值與實際利率呈現負向關係,預計實際利率下行將推動市場估值擴張。

群益投信表示,代表陸股人氣指標的A股新增開戶數,日前突破30萬關卡,來到36.9萬戶,不但是今年來新高,也是創下188周以來的新高,顯示散戶人氣回籠,就陸股投資來看,當然要選擇最貼近當地股市的A股作為投資首選。

此外,由於人民幣還擁有匯兌升值的利多,對於投資人來說,布局中國基金絕對是2015年不可少的資產配置。

摩根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余鎮文表示,據傳官方推出新一輪「四萬億」計畫,意圖活化大陸資本市場,若財富效果可以確實發揮,帶動民間消費和企業投資轉強,料將進一步提振大陸內需市場,後續也有助推升股市發展,值得留意。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12-12/450/A38A00_P_01_01.JPG

---------------下一則--------------- 
美股雖佳 日歐股更吸金2014-12-12 01:31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貝萊德智庫發布2015年投資展望,提醒投資人要避免羊群心理,美股雖佳,但日歐股票更具吸引力,主要是因歐日價格便宜、資金多。

貝萊德智庫表示,面對全球貨幣政策及成長分歧的2015年,投資人要作好因應波動市場的準備,也就是投資人在投資前要先考慮到股市下行風險,因為大部分市場的價格已高,投資前要先三思再行,不要人云亦云。

貝萊德智庫首席投資策略師華逸文(Ewen Cameron Watt)表示,明年股券有可能相繼下跌,在此情況下,價值策略將可發揮作用,因此,投資人要作好應變準備。

對於2015年美股走勢,貝萊德智庫表示,聯準會將於2015年開始緊縮貨幣政策,因較有利於貝他值高的景氣循環型類股;至於歐元區的復甦進度遠落後於全球其他地區,但該地區有如「低飛中的飛機」,具反彈潛力。另外,貝萊德也看好日股後市,看好原因包括日本貨幣寬鬆政策將火力全開、日本政府退休金正買進日股,且日本股價本益比在已開發國家中最便宜,日本股息和庫藏股買回也處於6年最高水準,因此,日股將是未來阻力最小的成熟市場。

富達全球股市投資長多明尼克•羅西(Dominic Rossi)同樣看好歐股,主要有3大理由:歐元走軟、大宗原物料走軟以及歐股價格便宜等。不過他說,短期歐股仍有上檔壓力,首先的上檔壓力來自希臘。原定2015年2月的總統選舉第1輪投票,希臘政府出乎意料決定提早於12月17日舉行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引發可能出現政治危機的憂慮,不但希臘股市大跌,德、法、西、英股市也跟跌。

摩根歐洲策略成長基金經理人巴洛克(Michael Barakos)認為,歐洲經濟面本來就沒有傳出太多正面訊息,但把時間點拉長遠一點,歐洲經濟仍在復甦軌道,歐洲央行很有可能加碼寬鬆力度,投資氣氛將改善,歐股止跌回穩可期。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12-12/clipping/A38A00_T_06_02.JPG

---------------下一則--------------- 
新興亞股 擁二大利多2014-12-11 記者葉家瑋�台北報導

滬港通上路以來,陸股表現一枝獨秀,不到一個月飆漲18%,但也在資金大量湧入陸股時,其他新興亞股因資金排擠效應表現漲少跌多,除了印尼股市尚能維持2.3%的漲勢,台、新、韓等股市漲幅不到1%,其他亞股則是收黑下跌。

滬港通在11月中旬正式啟動,加上中國人行於11月下旬意外宣布降息,在政策與資金面利多簇擁下帶動陸股表現,相較下,其餘亞洲股市因無明顯政策利多拉抬,且美元指數持續創高,吸引部分資金回流美元資產,使得新興亞股表現受到壓抑。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在滬港通上路後推升A股交易熱度,但相較陸股熱呼呼,其他新興亞股反而遭到冷落。以12月第一周來看,外資買賣主要新興亞股的金額都不到5億美元,反映在股市表現上,則是呈現漲勢趨緩或盤整修正的走勢。

不過,投信法人認為,新興亞股許多國家改革有成,搭配近期原油價格的下滑,有助亞洲國家改善經常帳問題,紓緩通膨壓力,更有利各國能源政策改革的推動,對亞股將是利多。

羅傑瑞分析,滬港通上路不到一個月,外資一頭熱地進駐陸股,或重新調整整體亞股的投資布局,因此,短線確實會衝擊其他亞股的資金動能,但長線來說,中國經濟動能回穩,陸股恢復漲升氣勢,鄰近亞股料將雨露均霑,可望同步漲升走紅。

柏瑞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馬治雲分析,儘管新興亞股其他國家短線漲幅落後陸股,但長線亞股仍深具投資機會,主因有二:一是亞洲各國的降息循環啟動,包括印度、中國、日本、菲律賓及澳洲等仍有機會降息,資金面仍寬鬆;二是油價大跌逾三成,使石油進口的亞洲各國接受惠,進口成本下跌,帶動民間消費意願增加,可望刺激其經濟表現。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國際原油價格下滑有助改善亞洲國家經常帳與通膨狀況,也有助提振民間消費動能,預估油價每下跌10%對亞洲國家約可提升GDP達0.15至0.5個百分比,且搭配亞股評價面仍低於長期均值,仍有補漲空間可期。

---------------下一則--------------- 
瑞銀鐵口 日股不看淡2014-12-11 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日本國會將在14日提前舉行大選,市場預期,執政黨仍有機會確保國會兩院多數席位,法人預期,安倍首相將藉由本此的勝選,為安倍經濟學注入新活力,並推動改革法規,有利日股續揚。

根據瑞銀的研究報告顯示,如自民黨及其小型聯盟公明黨贏得期望的270個以上席位,股市應會走高,日圓兌美元匯率也會繼續下跌。

但是,如聯合政府贏得席位少於270個,或者甚至喪失其多數地位,那麼這將被視為安倍經濟學的失敗。這種可能令日股面臨重大的下跌壓力,並中止日圓跌勢。

瑞銀日本首席投資總監Fumio Nakakubo預計,在12月14日的選舉中,聯合政府雖然會喪失40至50個席位,但可以確保獲得至少270個席位,因為儘管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已經跌至45%,並且超過半數選民表示不支持安倍經濟學,但其他黨派的支持率甚至更低,這意味著日本選民可能選擇自民黨。

摩根日本(日圓)基金經理人水澤祥一(Schoichi Mizusawa)表示,外資11月買超日股達228億美元,仍然看好安倍經濟學,且就過去經驗來看,選前行情發酵,有望支撐日股維持高檔格局。

圖表詳見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4/12/12/2/433361.gif&x=0&y=0&sw=0&sh=0

---------------下一則--------------- 
韓印小型股 墨比爾斯挺2014-12-11 記者林春江�台北報導

由於各國經濟情勢與政策動向分歧,今年來新興市場各區域中小型股表現差異甚大,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近一個月漲幅達1.6%,近六個月上漲7.5%,漲幅居15檔亞太區中小型股票基金之冠。

新興亞洲區域受惠於美國經濟動能強勁及安倍經濟學資金效益表現最佳,拉美股市表現最差,主要反應巴西經濟預估屢遭下修,為此巴西近期升息兩碼到11.75%,期抵抗通膨拉升經濟。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新興市場教父」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自1987年加入坦伯頓集團時率先成立新興市場研究團隊,發掘投資璞玉。

他研究新興市場逾40年,認為新興市場過去20多年來一直處於高成長期,經濟危機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和2008年的金融海嘯,新興市場在當年度依然有高於5%的經濟成長率,持續看好。

墨比爾斯指出,在政策作多與亞洲消費勢力抬頭的趨勢下,看好各國的「民生消費、宅經濟、美容保健、資訊科技與金融深化」等五大主題商機潛力。

舉例來說,南韓多布局流行衣著服飾業者、電視購物商,以及擁有領先全球醫美技術的生技製藥廠商。

印度與中國大陸則側重中產階級財富提升,將增加金融服務及資訊網路等通訊服務需求,因此增持商業銀行、軟體服務與硬體零件等相關產業部位。

亞洲的中小型企業超過6,000家、為各區域最多。新興亞洲國家中有許多中小型企業透過強大的生產製造、行銷和管理系統,已主導當地的消費市場,但在全球範疇裡依然算是小型公司,部分國際投資人研究範圍並未涵蓋到小型股,仍有許多投資機會未被發掘,一旦投資人對小型股投資興趣增加將能繼續推動漲勢。

新興市場三大區域中,墨比爾斯最看好新興亞洲中小型股展望,因為相較其他新興市場區域,亞洲小型企業管理彈性較高,較能依據市場變化尋求機會採取不同策略因應,營運模式完全迥異於大型股,而且投資標的多元,亞洲中小型企業超過6,000家、為各區域最多,蘊含豐富多元投資機會。

加上包括南韓、印度、中國大陸等國家正在厲行改革或推動刺激計畫,優先受惠的將是以內需為導向的中小企業,看好2015年亞洲中小型股的投資展望。

年底各國假期銷售旺季接踵而至,包括耶誕節、中國農曆新年等,就歷史經驗來看,截至2013年的過去15年MSCI亞洲不含日本小型企業指數平均上漲4.44%,預期亞洲小型股囊括高比例的消費類股,能直接受惠第4季旺季行情。

圖表詳見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4/12/12/2/433362.gif&x=0&y=0&sw=0&sh=0

---------------下一則--------------- 
沙國嗆不減產 油價恐見50美元 伊朗預估下探40美元 OPEC開緊急會議機率增2014年12月12日蘋果日報【劉利貞、陳冠穎╱綜合外電報導】

掌控全球40%原油供應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大砍明年原油需求至12年新低,國際油價瀕臨60美元保衛戰,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仍堅持不減產,甚至反嗆「為什麼得減產?」分析師預期跌勢難挽,年底前就可見到50美元,伊朗更預估將下探每桶40美元。

國際油價大跌不利產油大國俄羅斯前景,盧布匯價一洩千里,俄羅斯央行昨升息4碼至10.5%搶救,但不出市場意料,影響早已消化,盧布昨一度貶值逾1%,續創新低55.4747兌1美元。

俄國5度升息救盧布
俄羅斯今年已5度升息,幅度達20碼(5個百分點),但盧布今年來仍暴貶近7成。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納米(Ali al-Naimi)周三出席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在場邊被問到明年6月OPEC例會前是否有必要減產以支撐油價時,表示:「我們為何要減產?這是個市場而我透過市場賣油,我為什麼得減產?」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商品研究部主管霍爾內斯(Paul Horsnell)說:「納米不能在OPEC會議結束才2周就改變政策,他們至少必須堅持1季,讓非OPEC國家明瞭不能指望油價穩定保持在高點。若這確實對非OPEC國家造成傷害,到時他們就可以結束這種行為了。」

油價今年來跌約4成
國際油價今年來跌約4成,昨跌深反彈,西德州原油一度上揚1.2%至每桶61.66美元,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也漲1.1%至每桶64.95美元,但周三分別大跌4.5%、4%,續創5年新低,西德州原油最低來到60.43美元,瀕臨60美元關卡保衛戰,拖累從股市、金屬到企業債等資產價格走低。

Again Capital石油分析師克里多夫(John Kilduff)說,油價上次出現每桶60美元行情是在金融危機時,如今每桶50美元可能已近在眼前,這也推升OPEC召開緊急會議的機率。伊朗石油部官員日前警告,OPEC若無法團結一致,油價恐落每桶40美元。

---------------下一則--------------- 
油價大跌 法人:不可能一直跌2014-12-12 01:31工商時報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原油供應過剩疑慮,讓原油價格一跌再跌,目前價格已創5年新低,但法人表示,油價下跌是因短期現象,油價不可能一直跌,可逢低承接買能源股。

目前油價面臨下跌壓力,但根據法人的研究顯示,原油生產成本最終將使油價止跌回升,原油平衡價格應介於90美元∼100美元,短期內倘若產量增加的速度大於需求,原油價格跌破此一區間是很自然的情況,倘若油價持續走低,原油產業的投資活動也會受到壓抑,額外產能將受到限縮,屆時,油價可能會再度開始上揚,短期油價走勢要密切觀察沙烏地阿拉伯後續行動。

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也表示,由於原油邊際生產成本仍在每桶80美元之上,長期而言,國際油價應有機會回到長期均衡價格約80美元,然而,依全球能源股當前價位多已反應到油價長期價格在每桶68美元,明顯低於長期潛在均衡價位,因此,能源股仍有長線機會。

油價跌、能源股明顯受影響下,有法人卻逢低建議買能源股,因為那才符合「價值投資」選股標準。

胡志豪表示,即使油價處於目前低水準,但可以留意能源股投資買點,因以股價淨值比來看,能源股的股價淨值比相對歷史平均(1995年來)的折價幅度高達36.5%,已居十大類股之冠,也隱含著未來有較大回升空間。

再者,MSCI全球能源股指數的股利率來到金融海嘯來新高的3.4%,可滿足投資人的收益需求。為因應低油價挑戰,能源商已積極展開併購,併購短線對股價有利,長期則將有助產業加速整合與成本降低,若精挑個股,將可掌握能源產業勝者為王下的投資機會。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12-12/clipping/A39A00_T_03_02.JPG

---------------下一則--------------- 
科技股 美獨領風騷2014-12-11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受惠全球景氣穩定擴張,科技股水漲船高趨勢鮮明,全球經理人看好度持續提升,股價表現也漸入佳境,但不論是今年以來或過去三至五年,美國科技股表現更勝一籌,漲勢明顯超越全球科技股,可見布局科技宜首選美國科技股。

摩根美國科技基金經理人葛雷哥.托特(Greg Tuorto)指出,根據11月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科技股看好度遙遙領先其他產業,並連續18個月名列全球經理人最看好的產業,不僅如此,2009年迄今,科技股年年獲得全球經理人加碼配置。

進一步來看,美國科技股表現更勝一籌。托特表示,過去五年,S&P500科技指數累計漲幅達91%,超越MSCI全球科技指數的77%,拉近至今年來看,也是保持領先趨勢。

---------------下一則--------------- 
證期局示警 禁配息基金不當銷售2014-12-12 01:30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魏喬怡�台北報導

投信競相訴求配息型基金,且配息率愈墊愈高,金管會11日公開發出「警告」,要求各業者自律,不得以保證配息率或誤導投資人的方式行銷,目前先要求投信公會加強查核,一旦罪證確定,最重可停募新基金或停業、甚至撤照。

證期局透露,近期有接到一些投資人陳情,及近期多家投信送件申請修約增加配息項目等案子,目前正在蒐集證據,即發現有些基金競相增加配息率,且以高配息為銷售訴求,誘勸投資人申購基金。

證期局表示,不樂見投信惡性競爭,不斷墊高配息率,且基金配息應以相對穩定的利息收入為來源,避免過度侵飴本金。

證期局表示,投信預估基金配息率時應要穩健保守,若短時間因為股息或債息未進帳,暫時性分配到投資人本金,還可接受,若是常態性拿本金來配息,即不樂見,會要求投信修正配息預期或說明配息未如預期的情況,要求改善。

證期局昨天發出新聞稿「提醒」投資人應注意配息來源,也警告各投信不要拿配息率作為行銷主要訴求,同時也要約束行銷人員必須說明清楚,配息可能影響再投資的複利效益,且基金配息也不是保證配息,可能會因市場變動而減少,甚至可能配到投資人的本金。

金管會強調,投資人在申購基金時,應該要評估基金的投資風險、報酬、配息政策及可能涉及本金支出配息的資訊,在拿到配息時,要注意基金的淨值變動等。

證期局表示,目前還沒有相關的處分案例,但因為有投資人陳情,目前正在蒐集相關資料,且要求投信公會先加強查核,注意投信是否有利用高配息率不當行銷。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4-12-12/clipping/A18A00_T_02_02.JPG

---------------下一則--------------- 
配息風猛吹 惹投資爭議2014-12-12 01:30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配息基金風潮近年席捲國內基金市場,且從債券基金蔓延至平衡型、股票型基金,投信業者戲稱:「因為基金不配息,投資人不會買」,但是過度重視配息率的結果也發生部分投資人以為配息基金穩賺不賠而導致投資爭議。

基金業者坦言,配息基金年化報酬率比年化配息率重要,若銷售話術不慎,確實可能有誤導投資人之嫌,未來將強化行銷人員的訓練。

據了解,近期有投資人買了配息基金之後才驚覺原來本金也會虧損,而投訴基金公司銷售不實,主管機關也開始針對陸續送審的配息基金在基金名稱和投資內容是否相符等條件上持續把關,據悉有直接把配息率「8%」或者「高息」等字樣秀在基金名稱上的配息基金,直接就被主管機關要求重新補件。

投信業者表示,目前市面有不少股票或平衡型基金提供8%以上的年化配息率,詢問熱度節節高升。

但是,股票股息率通常不會高於債券殖利率,以美國來看,S&P500指數股息率約1.9%,遠低於美林美國高收益債指數的收益率6.3%,因此,配息率大幅超出市場水準的股票或平衡型基金,宜留意是否有高配息、低報酬的不合理現象。

尤其配息率不等於報酬率,高配息不等於高報酬,業者指出,儘管金融市場逐漸擺脫低利環境,但股票股息率普遍落在2∼4%,高收益債殖利率也只有4∼6%,基金提供過高配息並不全然來自於股息或債息,很有可能來自於本金。業者提醒,投資基金不應貪圖高配息率,而忽略可能產生的資本利損。

例如,有基金強調配息率8%、但年化報酬率僅1%,同類型另一檔基金配息率5%卻有7%的年化報酬率,投資人就不應該僅比較配息率,而應該以總報酬率來作為挑選基金的指標;若是購買新基金,更應了解投資策略和標的是否足以提供允諾的配息率。

---------------下一則--------------- 
能源高收債 超跌2014-12-11 記者林春江、王奐敏�台北報導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下調2015年全球原油需求預估至每日2,892萬桶,創12年來最低,加上美國能源資訊局 (EIA) 公布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大幅增加,導致美國紐約原油期貨價格跌到每桶60.9美元,然而也提供能源股、能源債投資契機,可留意相關基金。

富蘭克林投顧認為,這波油價若從6月中來回檔幅度已逾四成。隨著供需逐漸調整,失衡現象將緩解並使油價回到長期均衡的80美元。

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建議,可留意能源股投資契機。以股價淨值比來看,能源股的股價淨值比相對歷史平均折價幅度高達38.4%,居十大類股之冠。MSCI全球能源股指數的股利率來到金融海嘯來新高的3.6%,可滿足投資人收益需求。為因應低油價挑戰,能源商已積極併購,短線對股價有利,長期將有助產業整合與成本降低。

野村環球高收債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並非每家能源公司都對油價有相同的敏感性,能源上中下游對油價的反應亦不盡相同;從評價面分析,能源高收債目前殖利率超出大盤殖利率約100個基本點,相較於2009年至今,能源高收益債殖利率平均低於大盤約92個基本點來看,近期能源高收益債價格明顯超跌。不過,亞洲經濟體受惠於低油價相當明顯,尤其能源占消費者物價指數權重較大的中國大陸、印度、印尼、泰國與菲律賓。

---------------下一則--------------- 
減碼4類高收債 汰弱留強2014-12-12 01:31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中信銀11日舉辦「中國信託展望2015經濟論壇」,中國信託個人金融總管理處協理廖亭亭指出,美國明年預計第2季會開始升息,引發投資人對高收益債價格恐下跌疑慮。因此現階段投資高收債要汰弱留強,投資人可開始檢視手中高收益債基金的持債,若是存續期太長、新興債比重較高的、垃圾債(CCC級)比重高的、能源企業債比重較高的就要留意。

廖亭亭表示,2015年第1季是匯率避險關鍵期,要留意匯率風險侵蝕資本利得;第2季在美國升息氣氛逼近下,應首選利率敏感低的商品;第3季市場進入震盪期宜提高資產防禦能力;第4季則應布局景氣循環題材標的。

她表示,2015年應掌握「GPS」3大關鍵因素,包括政治角力與經貿整合拉鋸(Geopolitics)、大國貨幣政策寬緊不一(Policy)、牛熊交替轉向豬羊變色(Standard deviation),為自己終止困境。

廖亭亭表示,近期中信銀舉辦了四場投資論壇,針對540名財管客戶進行投資取向調查發現,明年投資人類型可分為保守溫馴的綿羊、穩健規劃的山羊、追求成長的羚羊、勇於挑戰的黑羊等4種類型。

且投資人對明年市場是「中性偏多」,有40.6%投資人表示,如果身上有1,000萬元可動用資金,將會拿出一半來投資,另外更有26.1%的人願拿超出一半的資金來投資,顯見對市場信心提升。

調查也發現,受訪理財戶中,有近49.4%投資人認為2014年投資描述用字是「盪」,有37.7%民眾認為今年投資描述是「驚」;認為投資描述是真或是眾的族群,僅各約6.8%與5.6%。

廖亭亭建議,明年綿羊型投資人應保守至上,以固定收益型產品為主,包括區域高股息、平衡型基金,而具保本特色的美元與人民幣計價的定存、結構型商品、亞債與人民幣債也可布局。

至於積極進取的「黑羊型」投資人可選擇布局台股、澳股、巴西、俄羅斯,並布局黃金存摺、澳幣、南非幣,但單一產業勿超過三成、單一標的勿超過10%,作為衛星配置,並且要執行停損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