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1040106基金資訊

2015年01月06日
股優於債 2015先加碼 比重增至55%以上 亞洲美國最看好2015年01月06日蘋果日報【林巧雁╱台北報導】

尋找亮點
2015年該如何規劃投資?銀行業者建議,可掌握6大趨勢,包含油礦低檔趨勢底定、美元走強、新興市場走勢分歧等,建議可逐漸提高股票的投資比重。

兆豐銀行財富管理處投顧小組指出,今年6大投資趨勢包括1.美國景氣持續復甦,美元續強;2.歐洲、日本推動量化寬鬆,歐元及日圓難逃弱勢;3.中國降息刺激經濟,股市續揚;4.印度將成新興大國:5.新興市場未來走勢分歧;6.能源及黃金低檔盤整。

可掌握6大趨勢
大眾銀財富管理協理吳碧芬表示,對2015年市場持樂觀看待,市場穩定升息,俄羅斯利空消息也已鈍化,市場逐漸回歸基本面,對市場正面看待,而中國成長力道也可帶動亞洲氣氛。

她建議股票比重提高到至少55%,若是更積極的投資人,甚至可以配置更高。區域投資上仍看好亞洲與美國,但日本政府還在丟錢(即寬鬆貨幣政策),可波段操作,歐洲與拉美則可減碼。

油礦黃金先別碰
雖然高收益債利息高,但大眾銀2014年初就已開始建議客戶提高股票比例,從3:7股債比提高至第2季的4:6,至於今(2015)年股債可再提高至55:45。但油礦與黃金投資,她則建議再等等。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共控制約全球3分之2的石油儲備,約佔世界石油蘊藏78%以上的石油儲量,並提供40%以上的石油消費量。日前決議不減產,仍維持每日開採3000萬桶限制,導致近期油價下跌至每桶55美元附近。

兆豐銀指出,目前影響油價下跌因素包括供需失衡、強勢美元及全球經濟成長不振等,短期間尚無法解決,未來不排除油價下探50美元的可能,預期2015年油價將於40美元~70美元盤整。

可留意高收益債
在黃金方面,近期美國、歐洲、日本等主要經濟體通貨膨脹處於低檔,中國受到經濟成長減緩衝擊使得黃金需求衰退,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印度,近期因央行放寬黃金進口限制,造成市場空頭回補。

兆豐銀行指出,整體而言各國對黃金需求增加有限,且預期美國升息,未來不排除有下探1000美元的可能,預期2015年黃金價格將於800~1300美元區間盤整。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則表示,展望2015年,美股基本面依然無虞,美國企業獲利強勁以及消費力道增強有助於維繫經濟成長、支撐美股多頭格局,高收益債市依然具有選擇性的投資機會。

【2015年投資趨勢】公司╱看法與建議
●大眾銀行
◎樂觀看待,利空消息已鈍化,市場回歸基本面
◎建議股票比重提高到至少55%,積極投資人可更高
◎看好亞洲與美國,日本可波段操作,但歐洲與拉美減碼

●兆豐銀行
◎美國景氣持續復甦,美元續強
◎歐洲、日本推動量化寬鬆,歐元及日圓仍難逃弱勢
◎中國降息刺激經濟,股市續揚
◎印度將成為新興大國
◎新興市場未來走勢分歧
◎能源及黃金仍在低檔盤整

●富蘭克林投顧
◎美國企業獲利強勁及消費力道有助經濟成長、支撐美股多頭格局
◎高收益債市依然有選擇性的投資機會
資料來源:記者綜合整理

---------------下一則--------------- 
股債混合型商品 受寵2015-01-06聯合新聞網記者林春江�台北報導

依據晨星2014年11月各資產資金流向顯示,只有股債混合型與固定收益這兩種基金類別各獲資金淨流入新台幣(下周)465、339億元,其他各類型都是淨流出,其中股票型基金流出達787億元,居各類型之冠。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指出,多空消息交錯導致市場波動加劇,加上希臘退出歐元區疑慮擴大,美歐日貨幣政策又明顯分化,不少資金從股票出場轉進固定收益。但隨著全球景氣持續復甦,股債混合商品能夠即時且靈活地調整股債的資產配置,成為穩中求勝的首選標的。

晨星認為,亞洲地區雖受日本與中國步入通縮與經濟放緩的衝擊,但也受惠美國復甦需求增加的交互影響,亞洲股債混合基金組別持續去年6月以來吸金的魅力,11月總計淨流入147億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亞洲區域體質穩健,且決策者政策反應迅速,許多國家擁有經常帳盈餘及充沛的外匯存底,就算市場動盪仍有足夠資金作後盾。

---------------下一則--------------- 
CTA基金 淨值創新高2015-01-06 01:12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4年下半年行情多空不定,投資人經常運用的傳統資產表現大多不如預期,股票、債券與商品原物料2014年下半年分別下跌0.67%、5.35%與35.77%,表現全數盡墨,相較傳統資產,另類資產的表現反倒讓人眼睛一亮,代表絕對報酬基金走勢的Newedge CTA指數,同期績效達13.98%。

元大寶來多元策略期信基金經理人譚士屏表示,2015年全球金融市場行情波動加劇,傳統資產或不足以因應行情變動,建議投資人或可酌量持有連結八大資產的絕對報酬基金。

譚士屏表示,去年年中過後,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逐步離場,過往支撐全球經濟的潛在推手退居幕後,國際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大增,傳統資產表現因而受到衝擊,MSCI全球股票指數、花旗公債指數與S&P GSCI綜合商品指數,截至去年12月29日,分別下跌0.67%、5.35%與35.77%,意謂持有股票、債券與商品原物料等標的的投資人,較難在去年下半年的金融市場有所斬獲。

不過,傳統資產雖然表現不佳,但連結八大資產,多空雙向均可操作的絕對報酬基金(CTA),卻在去年下半年的金融亂局中殺出一條血路,同期報酬13.98%。

由於絕對報酬基金投資標的為期貨,多、空雙向均可操作,並可布局八大資產。所以和傳統的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相比,絕對報酬基金最大的特色在於不論行情多空,只要趨勢明確即有機會獲利。

譚士屏分析,去年美國量化寬鬆退場後,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加劇,為絕對報酬基金創造獲利良機。舉例來說,2014年4月29日至7月11日,小麥等農產品大跌,S&P GSCI農產品指數下跌21.4%,為Newedge CTA指數創造上漲2.4%的空間;2014年9月18日至10月15日,全球經濟前景不明,S&P 500指數大跌7.4%,也讓Newedge CTA指數有走高2.41%的機會。

而今年最大的一股趨勢,當推能源的下跌,2014年7月23日至12月18日,主要產油國價格戰,西德州原油與布蘭特原油分別大跌44.58%與49.72%,更奠定同期Newedge CTA指數大漲10.61%的條件。

國內絕對報酬基金受惠於上述趨勢,績效均相當亮眼。以元大寶來多元策略期信基金來說,去年12月30日基金淨值為11.8803元,已突破2012年的創下成立以來新高,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去年至12月30日的績效分別是6.07%、24.61%、32.94%、27.51%、27.64%。

譚士屏指出,未來市場上仍有眾多不確定因素,但變數均有可能形成全新趨勢,引領絕對報酬基金持續創高;時值美國升息前夕,未來行情波動勢必加劇,投資人若不易掌握多空行情,建議可將部分資產布局絕對報酬基金,以彌補傳統資產組合的不足。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5-01-06/clipping/A37A00_T_01_02.JPG

---------------下一則--------------- 
台股Q1看旺 布局傳產電子2015-01-06 01:12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2014年台股加權指數全年漲8.08%,在亞洲表現中排名位居中間,觀察151檔台股股票型基金,平均表現7.56%,其中的前58名平均報酬率超過1成,且前10名科技型囊括6檔,表現亮眼。

法人預期,今年台股第1季可望走揚,第2季面臨美國升息衝擊回測,下半年展開反彈,類股看好傳產、電子,基金布局一般型及科技基金。

日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表示,預估今年台股股價淨值比約在1.6倍至2倍間,指數將在8,500∼9,800點區間,產業可留意電視升級、光纖通信、大陸智能手機、LED照明。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看好半導體及蘋果概念股為主的電子股、及受惠汽車電子化、生產自動化的工業類股;消費及原物料為主的傳產類股也有不錯的投資價值。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也預料年後電子股表現可期,尤其以台灣業者較具競爭優勢的晶圓代工、伺服器滑軌、雲端伺服器、散熱模組、手機光學鏡片、金屬機殼等,後市表現可期。

---------------下一則--------------- 
科技型台股基金 續領風騷2015-01-06 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14年美國股市全年漲幅超過日本和歐洲絕大多數股市,台灣加權指數全年漲8%。觀察151檔台股股票型基金,平均表現7.5%,58檔報酬率超過一成,而前十名中科技型基金就囊括六檔,表現亮眼。

摩根新興科技基金經理人龔真樺指出,就投信基金績效來看,台股科技型基金表現一枝獨秀,也象徵電子股重返台股盤面主流的投資趨勢。2014年電子指數上漲20%,優於大盤的8%,進而推升台股科技型基金績效。

日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指出,投資優先選擇資金充沛的地方,今年台股走勢,將是以開高走低再上攻,年初可望開始走揚,第2季可能面臨美國Fed升息衝擊回測,至下半年開始反彈;類股方面,傳產電子皆有表現機會,基金可留意一般型及科技基金。由於今年台股股價淨值比約在1.6倍至2倍間,指數區間將在8,500點至9,800點間,投資加減碼觀察點則放在Fed升息預期及亞幣貶值速度。產業方面可留意電視升級、光纖通信、中國智能手機,以及LED照明,此外,因油價下跌會使塑化產業轉為上瘦下肥,塑化下游可同步追蹤。

復華數位經濟基金繼2013年以報酬率46.9%拿下台股基金績效第四名,2014年再往前推進以20.9%拿下第三名。復華數位經濟基金經理人吳英鎮認為,今年上市總稅後獲利有機會再創新高,其中電子產業在面板報價優於預期且解析度提升趨勢不變、DRAM報價穩定、半導體庫存風險低、網通受惠4G使淡季不淡等利多帶動下,整體市場正向發展;隨雲端、穿戴式裝置與物聯網應用蓬勃發展,也引領電子股未來成長動能。

未來電子股不再齊漲齊跌,將呈現個股差異、強者恆強趨勢,能搭上轉型浪頭、業績持續成長、能穩定配發股息等條件,較有機會搭上全球景氣復甦的波段行情。

圖表詳見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01/06/2/474809.gif&x=0&y=0&sw=0&sh=0

---------------下一則--------------- 
陸股債利多 今年邁向高峰2015-01-06 01:12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5年大陸以最高的經濟成長率傲視全球主要國家,輔以近年來政府改革政策效益逐漸發酵,支撐陸股成為法人普遍一致看好的股市;債市方面,大陸債市則有美國升息下降低利率敏感度以及人民幣和全球主要貨幣匯率相關度低的雙重優勢,大陸股、債資產成為法人今年推薦的投資首選。

匯豐中國多元資產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黃軍儒表示,大陸近年來的政策改革效益將在今年明顯發酵,加上持續放寬貨幣政策,將有助於股、債未來資金動能,股債等資產利多匯集將在今年進入高峰期,建議投資人把握目前估值還低的中國多元資產。

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雖不如去年,但仍遠高於全球主要經濟體。黃軍儒指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IMF)預估,2015年大陸經濟成長率約7.1%,仍遠高於美國、歐元區、日本、英國等主要經濟體。另外,大陸GDP規模高居世界第2,占全球GDP的比重達12.3%,僅次於美國,GDP增速他國難以相比。

尤其從基本面來看,大陸的出口、投資、消費出現明顯的結構改變,將有利大陸達成「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主要經濟政策目標,而這些基本面題材的發酵,正是支撐陸股持續吸引法人資金進駐的主因。

從技術面來看,陸股近幾年相較於國際股市漲幅落後。根據Bloomberg統計,截至去年12月18日止,陸股過去5年表現落後全球股市,和過去5年的歐、美、日等主要股市相比,S&P500指數上漲78.7%、日經指數上漲64%,但滬深300指數卻反而下跌2.3%,以今年預估還有7.1%的經濟成長率支撐來看,法人因此預期其股價的空間和實力都值得期待。

不過,黃軍儒強調,大陸不是只有股市具有投資價值,由於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擴大資本與貨幣市場開放有助吸引全球外資,債市也將是今年資產配置中重要的一環。

他指出,尤其當市場持續預期美國升息,美元有機會繼續走強下,人民幣因與美元連動性低且對利率波動的敏感性也相對低,是極具有風散風險概念的資產類別。

根據統計,2010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間,大陸境內債券平均收益率為4.9%,而年化波動度僅2.2%,相較於許多主要債券類別,大陸債券的平均收益率較具吸引力,加上境內債券和全球債市相關性低、人民幣與全球其他主要貨幣匯率相關性也低,有助強化分散風險的效益。

另就人民幣長期趨勢來看,黃軍儒說,依據經濟學人2014年7月公布的大麥克指數來看,目前人民幣相對美元仍約低估43.1%,大陸在經常帳盈餘、大量外匯存底、和美國�成熟經濟體成長和利率的差異等方面都支撐人民幣基本面表現,輔以強勢的人民幣仍然是當局的政策目標,以及國際間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預計全球投資人的需求將保持強勁,也連帶帶動點心債、大陸境內債等相關資產的投資機會。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5-01-06/250/A38A00_P_03_01.JPG

---------------下一則--------------- 
亞洲強勢出列 上漲4.81%-2015-01-06 01:12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就2014年全年資金流向來看,三大新興市場全部呈現淨流出,但去年下半年資金積極回流亞洲(不含日本),淨流入86.6億美元,帶動亞洲(不含日本)逆勢突圍,去年上漲4.81%,稱霸新興市場。

拉美及歐非中東受到商品價格下跌的拖累,不論是股市表現或資金動能雙雙陷入低迷,顯示三大新興市場走向正式分化,並將延續至2015年。

摩根證券副總謝瑞妍表示,2014年新興市場走勢分化,亞洲(不含日本)表現一枝獨秀,除了受惠於美國經濟復甦帶動出口增長,商品價格下跌紓緩通膨壓力,提振國際資金投資信心,推升亞洲(不含日本)表現突出;反之,以商品為主要出口的拉美及歐非中東,則受累於原物料價格下滑,加上政治雜音不斷,導致股匯雙市波動加劇,資金吸引力也大幅降低。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亞洲(不含日本)的好表現,來自於中印兩大龍頭牛氣沖天的支持。

其中大陸啟動2012年以來首度降息,人行更宣布2015年起取消銀行同業間存款準備金率,相當於變相降準,推升陸股全年大漲近五成,並以全年最高點封關;印度則受惠新總理莫迪上任,政策革新帶動經濟數據改善與內外資金同步流入,印股表現亮麗。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原物料及油價下跌對以最終產品出口為大宗的新興亞洲來說是利多,搭配企業獲利成長及股票估值偏低,2015年持續看好新興亞洲股票型基金的表現。

他指出,亞洲市場基本面佳,又富含改革題材,吸金動能最為強勁,包含大陸新的刺激政策出台及印度選後行情,均是帶動新興亞股上揚的主要因素。

楊國昌表示,在新興亞洲市場中,最看好陸股表現,近期觀察重點為1月公布的相關經濟數據、一帶一路、油價變化、新季度的國企改革總方案等。

展望其他新興市場的投資機會,投信法人指出,新興市場歷經2014年的大幅修正,加上成熟國家經濟持續復甦與資金環境仍然寬鬆,部分新興市場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則有改善契機,如土耳其與墨西哥等;眼見新興市場走勢正式分歧,布局新興市場應更需注重個別的投資機會。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5-01-06/clipping/A38A00_T_04_02.JPG

---------------下一則--------------- 
新興亞洲 上月逆勢吸金2015-01-06 經濟日報記者林春江�台北報導

國際金融協會針對新興市場資金流向最新報告,預估12月共有114億美元資金流出新興市場,這是去年6月新興市場首度出現股債同步流出,也和11月238億美元的淨流入落差很大;四大新興市場中僅亞洲是淨流入。

以資產類別來看,由於美國升息預期升溫壓抑國際投資人對新興債市的青睞度,12月共有78億元資金流出新興債市,是2011年9月來最大量;至於新興股市則在IPO金額創多年來新高支撐下,僅淨流出37億美元,顯得相對溫和。若從區域別來看,新興歐洲是資金流出最嚴重的地區,四大新興市場僅亞洲受惠印度債市及亞洲企業IPO持續吸金獲得小幅淨流入。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成長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展望新興亞洲區域與美國景氣連動性較高,將能受惠於美國經濟成長動能轉趨強勁,油價下滑也有助提振民間消費動能,加上包含中國、印度、印尼在內的國家正積極進行改革,投資前景相對其餘新興市場更為明朗。

圖表詳見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01/06/2/474812.gif&x=0&y=0&sw=0&sh=0

---------------下一則--------------- 
新興亞股 將乘勝追擊2015-01-06 經濟日報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2014年新興市場並未跟上成熟市場步伐,導致國際資金買氣不振,三大新興市場2014年全部呈現淨流出,不過,下半年資金積極回流亞洲(不含日本),淨流入86.6億美元,帶動亞洲(不含日本)逆勢突圍,全年上漲4.8%,稱霸新興市場。

拉美及歐非中東2014年受到商品價格下跌的拖累,不論是股市表現或資金動能雙雙陷入低迷,顯示三大新興市場走向分化,並將延續至2015年。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說明,2014年新興市場走勢分化,亞洲(不含日本)表現一枝獨秀,除了受惠於美國經濟復甦帶動出口增長,商品價格下跌舒緩通膨壓力,提振國際資金投資信心,推升亞洲(不含日本)表現突出;反之,以商品為主要出口的拉美及歐非中東,則受累於原物料價格下滑,加上政治雜音不斷,導致股匯雙市波動加劇,資金吸引力也大幅降低。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分析,亞洲(不含日本)的好表現,來自於中印兩大龍頭牛氣沖天的支持。中國啟動2012年以來首度降息,人行更宣布2015年起取消銀行同業間存款準備金率,相當於變相降準,推升陸股全年大漲近五成。

印度則受惠新總理莫迪上任,政策革新帶動經濟數據改善與內外資金同步流入,印股表現亮麗。

2014年新興市場表現分歧,野村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新興亞洲體質健康,加上雙印選舉受到矚目,帶動市場表現。2015年新興亞洲首推大中華市場,市場預期第1季中國央行將有更多的寬鬆政策推出。亞洲(不含日本)市場2015年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加上預估整體殖利率超過3%,中長期成長趨勢不變。

宏利亞太中小企業基金經理人游清翔指出,在企業獲利實質成長下,加上多數亞洲國家以政策推動經濟成長,2015年亞洲股市有機會較去年走出更可觀的漲幅。

圖表詳見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01/06/2/474810.gif&x=0&y=0&sw=0&sh=0

---------------下一則--------------- 
東協股市 元月行情有影2015-01-06 聯合新聞網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統計顯示,2000年以來,元月效應以東協及台灣股市最明顯,漲幅前十名的市場中東協就有四名,台股更排名第二。此外,基金業者指出,今年中國股市值得注意。

2000年來,每年1月,全球主要股市以菲律賓的平均漲幅最高,達3.1%,二到五名則依次為台灣的3%、費城半導體指數的2.9%、俄羅斯的2.4%、深圳綜合指數的2.1%。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油價每桶跌破60美元關卡,未來可能持續下探,亞洲最受惠,特別是東協的印尼、菲律賓及泰國。

低油價連帶減低通貨膨脹壓力,有利東協未來經濟發展,加上東協勞動人口持續成長,在低油價、低通膨、高人口紅利的二低一高投資趨勢下,東協股市值得期待。

至於台股,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建宗指出,台股短線也受益於油價的下跌及低通膨。今(6)日美國消費電子展(CES)開幕,將是聚焦的重點,雲端相關供應鏈及零組件都可長線留意。非電子部分則可聚焦具備政策保護題材的汽車及零組件、受惠人力成本上揚及景氣復甦的資本設備、金融、下游原物料。

台股成為連假期間的亞股吸金機,德盛安聯台灣智慧趨勢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雖然近五年新年後開紅盤機率約八成,市場期待元月紅包行情,但元旦假期間美歐股市普遍拉回,台股新年伊始就面臨補跌壓力。

蕭惠中表示,景氣燈號已連續九個月綠燈,台股基本面無虞,最近狹幅震盪,主要是外資放大假,缺乏量能上攻。儘管第4季到第1季通常是電子產業淡季,但CES可望激勵相關電子族群表現。

中國股市去年漲幅居全球主要股市之冠,元月效應也不可忽視。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中國政府將推出更多刺激政策,加上貨幣寬鬆,有利陸股,A股重新評價後,H股可望有落後補漲行情。

群益投信分析,國際油價去年下半年大跌四成,預期油價仍將維持低檔,新興市場投資布局可留意相關受惠股市。亞洲除馬來西亞外,多為原油進口國,可望受惠油價下滑帶來的提振內需消費利多,且與美國景氣連動性高,亞股投資前景較明朗,尤其是東協與台灣。

---------------下一則--------------- 
別急著換匯 歐元恐弱一整年2015年01月06日蘋果日報【王立德╱台北報導】

歐洲央行(ECB,European Central Bank)即將啟動量化寬鬆(QE,Quantitative Easing)讓歐元兌美元匯率一洩千里,昨日不但貶破1.2美元兌1歐元關卡,更甚至一度創2006年年中以來新低。匯銀昨日建議「不要投資歐元,歐元恐弱一整年」。

利空消息不斷
匯銀主管更補充,歐元短線上還有希臘退出歐元區的議題影響,長線上也有油價大跌導致通縮危機的氣氛存在,今年很難樂觀看待,建議投資人適時轉換歐元資產,而若今年有意安排歐洲旅遊的國人,則可以等到接近出國時再換匯,屆時有可能買到更便宜的歐元。

昨日台銀的歐元牌告現金賣價為38.62元,創去年11月17日以來新低,匯銀主管說,雖然台幣、歐元匯率均走疲,但歐元的波動幅度很可能較台幣來得大,若國人耐心等候,有機會在銀行買到「37字頭」的歐元。

若手中已握有歐元資產,匯銀分析,若希臘在25日選舉時,由反對撙節的政黨勝出,歐元將進一步貶值,反之則有機會暫時止穩。

---------------下一則--------------- 
黃金後市 多空大論戰2015-01-06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國際美元轉強加上油價低迷,金價表現欲振乏力,荷蘭銀行(ABN)看空今(2015)、明兩年金價走勢,預期今年底金價將跌至每盎司900美元,明年底再滑落至每盎司750美元,較目前金價還有近四成的跌幅。

國際金價昨(5)日傍晚約在每盎司1,195.73美元,荷銀預估今年將跌破每盎司1,000美元整數,今年底下探900美元,明年底甚至可能跌破800美元至750美元,主要原因為預期美國聯準會升息,美元表現將更為強勁,對金價造成衝擊。

另外,有經濟學家表示,金價的低迷將使黃金生產商更難營運,而供給減少的效果,將使金價在2016年後可望回升。

有別於荷銀的悲觀,台灣銀行分析,金價從去年初的每盎司1,205美元開始,歷經強勢美元及商品市場的動盪,黃金一直扮演避險投資的重要角色,至上周為止每盎司約1,175美元來看,金價的崩跌似乎被過度渲染;高盛便預期,未來三年長期金價約在1,200美元附近。

台銀表示,部分投資銀行針對黃金生產商開採成本以損益兩平觀點分析,當金價跌破1,200美元,將迫使部分生產商因虧損而離開市場,而供給減少,有助金價在1,200美元附近獲得支撐。

台銀指出,近期金價呈現區間震盪走勢,技術指標顯示金市仍處偏空格局,加上全球SPDR黃金ETF持續流出、持倉量跌至六年低點,短期內不排除金價有再次向下探底的可能。

不過,若短期金價能持穩向上,並站穩1,200美元,配合中國農曆新年,可望帶動實金需求,金價有機會朝1,240美元價位反彈走升。

圖表詳見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01/06/2/474575.jpg&x=0&y=0&sw=0&sh=0

---------------下一則--------------- 
REITs基金 今年續旺2015-01-06 01:12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美國不動產指數2014年勁揚3成,成為全球不動產大贏家。觀察去年12月全球主要不動產市場漲跌互見,富時歐洲�美國不動產協會已開發國家指數上漲1.61%,也以美澳不動產指數表現較佳,累計近一年全球不動產指數漲逾17%,美國不動產指數更漲逾3成,漲幅居冠,帶動美國REITs相關基金2015年續旺可期。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房地產基金經理人威爾森.邁吉分析,美國經濟與房市基本面持續改善,加上公債殖利率維持低檔,是推升美國不動產表現的主要因素。

他指出,商用不動產新建案有限、租賃需求持續改善,若未來經濟進一步走強,可望帶動不動產企業獲利上調,預期REITs股利率具走升空間,中長期投資前景佳。

宏利投信認為,公債殖利率與利率不確定因素,使房地產市場氣氛較難掌握,但經濟復甦將帶動租屋需求,有助於地產股的獲利成長。

目前全球房地產需求不錯,基本面狀況轉佳,北美地產股因美國去年全年GDP向上修正至3.9%而溫和上漲,商辦大樓市場初步復甦,空置情況有所好轉,更關鍵的因素是租金上升,展望轉佳。

國際油價續跌、歐、日經濟疲弱持續寬鬆,使美債及全球公債殖利率2015年上升幅度應趨緩,不動產市場受惠樂觀看待。

日盛金緻招牌組合基金經理人鄭鼎芝強調,美國就業穩步成長,油價大幅下跌,有助提振家庭信心和實質購買力,有利經濟邁向自發性成長,主要經濟體的美國穩中向上、歐元區維持寬鬆、大陸平穩、日本續推振興政策,在景氣走穩下,有助REITs續漲動能。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5-01-06/clipping/A39A00_T_03_02.JPG

---------------下一則--------------- 
2014全球債市 紅光滿面2015-01-06 01:12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4年全球主要債市全部收紅,延續過去幾年追求收益的趨勢,債券依然深受資金偏愛,以投資級企業債氣勢最強,JPMorgan全球投資級企業債指數全年上漲8.5%稱冠債市,資金動能也相當強勁,全年淨流入逾827億美元,為近三年單年度之最。

風險雙債雖然2014年雙雙收紅,但資金動能分歧,高收益債2014年失血43億美元,為2011年來首見;反觀新興美元債全年淨流入10億美元,扭轉2013年累計流出逾百億美元的窘境。

摩根投信副總吳美燕表示,美國QE退場後,升息預期不斷發酵,但歐日加碼寬鬆、大陸啟動降息,全球資金環境依然寬鬆,資金追求收益趨勢不變,從全球主要債市2014年全面收紅可見。

再者,根據JPMorgan證券預估,2014年全球債券需求量約達2.3兆美元,遠高於1.8兆美元的供給量,需求大於供給的態勢也進一步推升債市走勢。

面對2015年持續震盪的金融市場,吳美燕表示,相較於美國公債價格再向上空間不大,投資級企業債將是較好的投資選擇,除了提供高於公債的到期收益率,還能受惠於獲利改善與信評上調的利差收斂效果,資金動能可望持續穩定。

展望2015年,摩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皮耶(Pierre-Yves Bareau)表示,鑑於新興市場各國經濟環境差異大,預料市場波動將較2014年提高,投資主軸宜以分散風險為先,建議新興貨幣投資比重較高者可適度調整至美元計價的新興債。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5-01-06/clipping/A38A00_T_05_02.JPG

---------------下一則--------------- 
油價大跌 債市紛擾 人民幣債攻守兼備2015-01-06 01:12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國際油價跌幅超過40%以上,能源公司成為頭號受害者,部分企業更已展開縮減資本支出計畫,這意味未來能源公司勢必得降低發債計畫,但法人指出,在此同時,人民幣相關債券可望成為今年的投資焦點。

元大寶來投信產品經理顏誌緯表示,國際油價自高點反轉以來,無論新興市場債或是高收益債都遭到大幅拋售,過去嚮往的高收益時代恐將榮景不再,未來債市投資但求維穩。

他指出,除了投資等級債及市政債,面對債市紛擾的總體環境,能夠對抗波動又能兼顧收益的離岸人民幣債市將成為風暴襲擊下的抗暴武士。

其中,離岸人民幣債券相較於其他主要券種的存續期間都不到3年,殖利率也僅次於新興市場債券和高收益債券,是目前債券市場的投資亮點。現階段布局,無論就投資的匯兌收益及資本利得,都創造相對有利的空間。

施羅德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正和認為,即使2015年美元相對強勢的環境下,人民幣的三大利基仍可支撐其匯率維持相對穩定與強勢,包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愈走愈快、人民幣相對具有利差優勢、經濟結構性改革有利匯率長多。

他認為,離岸人民幣債券與大陸美元債券,預期在2015年美國升息的金融背景下,將是債券資金最佳的去化管道。

群益中國高收益債券金經理人李運婷表示,近期A股表現強勁,出現資金分流效應;總體而言,大陸總經數據看來,仍將對債券價格有所支撐。

第一金投信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經理人鍾君長表示,相較其他的貨幣市場基金,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可以提供更高的利率,提升投資者的收益,也能夠參與人民幣國際化下升值的趨勢,另外流動性佳也滿足投資者資金操作的便利性。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人民幣債市的債券存續天期短,且與美國貨幣政策的連動性並不高,可為投資人的固定收益投資組合帶來分散配置的好處,加上人民幣已有一定的跌幅,在未來潛在下跌空間不大下,預期將吸引國際資金持續流入。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人民幣走升和經濟好轉有助人民幣債券的後市發展。從券種來看,投資級債券基本面依然穩固。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5-01-06/clipping/A38A00_T_01_02.JPG

---------------下一則--------------- 
投資級企業債 資金捧2015-01-06 聯合新聞網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2014年全球主要債市全收紅,以投資級企業債氣勢最強,全年大漲8.5%。高收益債券及新興市場債券都收紅,但資金動能分歧。市場人士指出,股市動盪,債券仍受資金青睞,未來追求收益的趨勢仍不變。

全球投資級企業債指數不但在2014年漲幅稱冠債市,資金動能也相當強勁,全年淨流入逾827億美元,為三年來新高。此外,投資債券基金已連續47周吸金,成為資金避風港。

高收益債去年雖然仍上漲1.7%,但全年失血43億美元,是2011年來首見;反觀新興市場債全年淨流入10億美元,扭轉2013年累計流出逾百億美元的窘境,漲幅也有5.5%,高於高收益債券。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吳美燕說,美國量化寬鬆(QE)退場後,升息預期不斷發酵,但歐日加碼寬鬆、中國啟動降息,全球資金環境仍寬鬆,資金追求收益趨勢不變。JP摩根證券估計,去年全球債券需求量約2.3兆美元,遠高於1.8兆美元的供給量,進一步推升債市走勢。

吳美燕認為,2015年利率回歸正常化趨勢將愈加鮮明,長期來看,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將會緩步推升至3.5%,與目前債券殖利率曲線不致脫鉤太多。

吳美燕表示,今年美國公債價格再向上空間不大,投資級企業債是較好的選擇,除了提供高於公債的到期收益率,還能受惠於獲利改善與信評上調的利差收斂效果,資金動能可望持續穩定。

德盛安聯目標收益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油價先前走跌,增添市場對高收益債違約率攀升的疑慮。不過,若觀察近五年高收益債與油價走勢,兩者表現的連結並不明顯。

---------------下一則--------------- 
去年新募基金 大陸包辦吸金5強2015-01-06 01:12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2014年投信共計新募成立約54檔基金,募集成立金額共計吸金1,843億元,法人統計,54檔新成立基金以大陸股票類表現最好,最佳前5名全部由大陸基金包辦。

全球景氣復甦,國內投信業2014年新募的54檔基金,8成以上提供正報酬,有11檔目前投資人仍是虧錢狀態,當中募集基金類型以股票類型最多,檔數達15檔,其次為平衡類10檔,組合類型9檔;至於過去三年市場相當夯的高收益債券型基金,2014年只有2檔,熱度已經明顯降低。

2015年的新商品趨勢,從目前投信業送件的情況來看,還是普遍以股票及平衡居多,大陸市場還是業者重視的焦點。兆豐國際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葉貴榕指出,2007陸股高點時,A股市值占GDP比重為120%,目前A股市值占GDP比重約50%,與2008年金融風暴時45%相比,仍處在低檔區,由於大陸市場上漲行情是去年第4季才開始明顯啟動,預計行情熱度可以持續延燒。

施羅德投信多元資產投資團隊協理莊志祥分析,大陸具備相對穩健的匯率走勢、提供較高收益率,以及經常帳盈餘的體質,加上人民幣長期具緩升格局,都是持續看好陸股、大陸高收益信用市場的原因。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陸股牛市沖天再創新高,近期以金融類股較為亮眼,主要受到人行間接寬鬆影響,近期走揚的銀行間拆款利率已回落,顯示短期流動性無虞,預期1月盤勢在創高後將出現震盪,但逢回都是提供投資人介入的時點。

圖表詳見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5-01-06/clipping/A38A00_T_02_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