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1040605基金資訊

2015年06月05日
32檔股票基金 平均獲利4成2015-06-05 01:20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海外股票基金十傑http://goo.gl/dKT0Sa

全球走牛市的漲勢明顯,海外股票基金績效跟著水漲船高,統計投信發行245檔海外股票基金,32檔基金淨值創新高,其中21檔主要投資區塊都在大中華市場,總計讓逾14萬受益人賺到,平均獲利達4成,儘管陸股來到相對高點,但市場樂觀看待未來1季上證走勢,外資紛喊讚,值得持續關注。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指出,大陸經濟下行趨勢確立,量化寬鬆政策將持續,資金充沛有利陸股,且受惠資金寬鬆及ROE提升下,企業獲利將逐季改善,尤其外資機構法人排隊卡位QFII額度,顯示陸股具長期投資價值,為不可或缺的資產配置標的。

7月1日起大陸香港基金互認基金上路;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顏世龍表示,初期額度進出資金各3,000億人民幣,市場預期將為金融業的銀行、保險、證券等類股帶來量能,未來選股包括一帶一路、創業園區、製造業自動化、智慧化、節能環保都值得留意。

宏利資產管理預期,大陸繼續開放資本市場,隨利率改革和金融業重整,企業和地區政府將轉向資本市場,為業務和地區發展投資進行融資;及大陸生活水準持續改善,中產階層擴張,將日益需要較多元化和具透明度的投資選擇為財富增值。隨深港通將上路及審慎考慮增加滬港通交易限制,國際投資者有更多管道參與大陸市場,豐沛資金推升動能,陸股今年續航由多頭主宰。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強調,陸股近期從高檔拉回整理後,隨即又向上回升,資金動能及政策推動續強,市場流動性相當充沛,未來透過QDII、滬港通、深港通等管道投資港股將持續,陸股未來發展可期;建議持續留意重點產業包括金融改革、國企改革、一帶一路及新興戰略產業包含科技、環保、節能等相關個股。

---------------下一則--------------- 
MSCI納A股 將擠壓台韓 台股權重恐從12.5%降至10.3% 2015年06月05日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市場洗盤
《華爾街日報》報導,市場指數編纂機構MSCI(明晟)下周二(6月9日)將宣布是否將中國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伴隨滬港通使陸股牛氣更上一層、今年稍晚深港通在望,A股納MSCI料將吸引更多海外投資,惟台灣、南韓股市權重將遭擠壓,台股權重恐降至10.3%。

而MSCI的決定將代表歷時2年的評估結果。MSCI已表示,倘若中國A股將納MSCI新興市場指數,起自2016年5月的最初1年內,A股佔該指數權重將為0.6%,而最終可能升抵15.7%,若再加上H股、B股及在美掛牌的中資企業,整體權重預計將升至37.5%。

韓股可能降至11.7%
這勢將排擠該指數中部分台灣、南韓或香港股票。且《華爾街日報》提供的資料顯示,台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所佔權重,可能由當前的12.5%下降至10.3%;韓股則可能由14.9%降至11.7%。

A股納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追蹤該指數的ETF(Exchange Traded Funds,指數股票型基金)等基金經理人為使投資績效符合大盤表現,將「被動投資」A股。據MSCI預估,最初這可能吸引200億美元(6212億元台幣)投資,且未來數年隨A股權重攀升將增至4000億美元(12.4兆元台幣)。

等同對中信心投票
這樣的金額看似驚人,但目前在中國股市掛牌的企業已超過2500家、市值合計達9兆美元(279.6兆元台幣),且今年來上海與深圳兩大證券交易所每日成交量逾2000億美元已成常態,近來更攀抵約4000億美元。

同時,自去年11月滬港通上路以來,海外投資人投資陸股的主動性也已產生重大變化。雖然MSCI一開始納入A股所佔權重輕微,但此決定將等同於對中國開放資本市場政策具高度象徵意義的信心投票。

可能納入315檔股票
MSCI不曾透露考慮納入哪幾檔股票,但由其內部備忘錄透露的資訊來看,可能將包括目前仍較冷門的MSCI中國A股國際指數涵蓋的315檔股票。另外,未來數年MSCI還計劃將A股納入MSCI世界指數或日本除外亞太指數。

市場對MSCI將如何決定看法分歧,部分分析師仍對設有諸多限制的中國市場心存疑慮,並擔心在陸股漲勢正猛、甚至許多人視為泡沫時選擇接納A股可能不明智。

然而全球最大ETF管理公司先鋒集團(Vanguard)本周已率先根據富時羅素(FTSE Russell)編纂的新指數,宣布將A股納入旗下新興市場ETF投資標的。這為外國投資人提供了投資陸股的管道,不至於只能旁觀陸股上演奔牛慶典。

---------------下一則--------------- 
台股科技股 可望領軍上攻2015-06-05 01:20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台股昨(4)日大跌兩百多點,UBS的報告亦調低台股指數目標,然而,法人指出,縱使台股指數在4月底突破萬點後即呈現一波回檔修正,但就未來3∼6個月而言,台股指數仍將維持強勢,科技類股將扮演下一波上升循環的領頭羊。

宏利臺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陳伯禎指出,蘋果下一代的智慧型手機(iPhone 6s+iPhone 6s Plus)將於8月發表、9月上市,因此相關的零組件廠商已經陸續進入出貨階段並開始認列營收,他認為蘋果相關供應鏈族群將重回市場焦點。其次,金融類股於過去一個季度漲幅約10%,雖然近期多數金融股的股價皆呈現回檔修正,但幅度並不大;更重要的是,機構投資人對於金融類股的持股比例並無明顯下降。

陳伯禎認為,6月起漲跌幅放寬至10%也有助成交量擴大,由於金融族群占整體市值約15%,整體而言,金融類股也將扮演撐盤角色。

德盛安聯台灣智慧趨勢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雖然電子第一季財報受到匯損影響,股價表現相對弱勢,但隨著第二季庫存調整,加上新興市場匯率相對穩定後,需求可望回溫,可分批布局股價修正後的產業,包括半導體、面板。蘋果供應鏈中以有新機會、新題材、市占提升的族群為優先,包括鏡頭、機殼、軟板與組裝皆可受惠。

此外,電腦展中具有「創新科技」題材的族群,將是接下來的投資亮點。由於移動式裝置透率持續提高,企業對雲端運算的需求增加,以及Apple Watch購買力道優於預期的趨勢下,物聯網、雲端運算與穿戴裝置相關族群,後市看好,值得多加留意。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建宗表示,台股與國際股市頻創高相對應顯的弱勢,從國際股市來看,美國延後至9月升息機率大,而希臘對股市的影響也可望淡化,至於中國在大漲過後,5月走勢也較為震盪,近期市場則聚焦在韓國出現MERS疫情上,投資市場多空因素夾雜。

台股第二季原本就是電子股淡季,而5月業績陸續公布,成為影響近期盤面因素,預期盤勢要到7月進入下半年電子旺季後才有明確趨勢,短線在財報空窗期及電子出貨淡季下,指數較不易有表現。

---------------下一則--------------- 
陸股震不停 多元布局2015-06-05 07:02:52 經濟日報 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駿利基金經理人比爾.葛洛斯(Bill Gross)看空中國股市,影響市場氣氛,陸港股市昨(4)日上演大驚奇,滬指午後一度暴跌近5%,隨後在金融股等權重股回穩下,收盤拉至小紅,收4,947.1點,上漲0.76%。

創業板指數昨天早盤在創新高後也暴跌,但尾盤跌幅收斂,下跌0.97%;港股同樣受到牽連,恆生指數最後下跌105.5點或0.38%作收,收在27,551.8點。

投信業者指出,陸股指數處在高檔,投資人居高思危,近期常出現暴跌洗盤現象,但大跌後,承接買盤依然強勁,牛市行情究竟何時停止,仍未可知,投資人宜提高風險意識,並採取多元布局策略。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執行副總經理李祖任指出,中國股市走的資金行情,雖然經濟基本面未必跟上,但在中國人民銀行接連降息、降準下,貨幣政策指向寬鬆,引導資金入股市,因此,陸股雖然出現不理性的暴漲,但資金效應依然未歇。

中國境內仍有大批資金將湧入股市,據中國證券報統計,今年中國公募基金每月募集金額,從1、2月的人民幣806億元、398億元,逐月提高,5月達2,628億元。其中將近九成都是股票基金,預期大批資金將投入A股。

永豐投信指出,陸股大幅上漲,創業板估值相對偏貴,有風吹草動指數出現震盪或回檔都屬正常,但中長期向上趨勢不致改變。目前大中華股市布局策略,宜採緊盯政策風向,均衡持有A股及港股,掌握多元行情。

---------------下一則--------------- 
新興亞股 Q3更帶勁2015-06-05 07:01:2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當市場聚焦在成熟股市屢創新高之際,新興亞股正以黑馬之姿領漲全球,今年以來,MSCI新興亞洲指數上漲7.7%,超越MSCI世界及新興市場指數的4.6%及4.5%,更遙遙領先歐非中東及拉美,伴隨第3季傳統旺季到來的加持,新興亞股衝力將更為有勁。

根據摩根投信統計,2006年以來,三大新興區域在第3季漲多跌少,上漲機率均在五成之上,新興亞股表現最搶眼,第3季上漲機率逼近七成,平均漲幅達2.4%,不但穩坐新興之冠,更將是第3季的領漲先鋒。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新興亞股今年來的好表現,歸功於陸股牛市瘋漲的推動,不僅大幅拉抬新興亞股的漲勢,中國官方刺激政策不斷出籠,也連動鄰近亞洲國家的經濟發展。

以亞投行為例,由中國大陸主導,吸引了逾40個國家搶搭列車,羅傑瑞說明,根據券商預估,未來八至十年,亞洲每年基礎建設資金需求高達7,000至8,000億美元,但亞洲開發銀行與世界銀行每年在亞洲基建投資額僅300億美元。

---------------下一則--------------- 
旺季加持 新興亞股 Q3領漲2015-06-05 01:20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2006年以來三大新興市場Q3表現http://goo.gl/DP4ZoD

當市場聚焦在成熟股市屢創新高之際,新興亞股正以黑馬之姿領漲全球,今年來,MSCI新興亞洲指數上漲7.7%,超越MSCI世界及新興市場指數的4.6%及4.5%,更遙遙領先歐非中東及拉美,伴隨第三季傳統旺季的加持,新興亞股衝力料將更為有勁。

根據摩根投信統計,2006年以來,三大新興區域在第三季漲多跌少,上漲機率均在五成之上,新興亞股表現最搶眼,第三季上漲機率逼近七成,平均漲幅達2.4%,不但穩坐新興之冠,更將是第三季的領漲先鋒。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新興亞股今年來的好表現,歸功於陸股牛市瘋漲,加上第三季傳統旺季來臨,從暑假、中秋節到返校潮所引發的消費熱潮,挹注企業營收再上一層,搭配大陸十一長假所帶來的提前拉貨、備貨潮,有望提振新興亞股表現。

羅傑瑞強調,銀根寬鬆且低通膨的金融環境有利於新興亞洲經濟穩健發展,企業主也將更有意願調漲員工薪資或提高配息,加上美國經濟復甦拉抬亞洲出口動力,以目前新興亞股估值僅12倍來看,便宜又具潛力的身價,更添新興亞股的資金吸引力。

統一亞洲大金磚基金經理人鄭宗傑表示,根據彭博資訊統計,5月以來新興亞洲股市以大陸及印度、印尼表現最佳,未來持續走高的機率高。

鄭宗傑指出,陸股仍是全球最大亮點,現階段推動股市的首要關鍵是資金,大陸有政府強力作多,股市頻創天量,牛市進入輪漲格局,尤其持續擴大資本開放,證監會核准陸港基金互認,此措施與滬港通有類似效果,能活絡陸港股市、增加國際投資人直接參與A股管道,方便內地資金投資境外基金;同時,鼓勵散戶透過基金入市,法人占比提升,亦有助優化股市結構。

---------------下一則--------------- 
日股基金 氣勢如虹2015-06-05 07:06:19 經濟日報 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http://goo.gl/x1gyfy

近期日圓貶幅加大,一度兌美元貶破125元的12年新低,帶動日股連日上漲,日經225指數穩穩站上20,000點大關,日股基金也水漲船高。

根據摩根投信統計,安倍經濟學實施以來,日圓與日股反向連動已成趨勢,以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為例,日圓兌美元一舉貶破100元關卡,貶幅達29%,帶動日股上漲77%。

摩根日本(日圓)基金經理人水澤祥一(Schoichi Mizusawa)說,眼見安倍政府維持弱勢日圓方向不會改變,拉抬日本企業獲利的同時,替日股向上再添動力。

水澤祥一表示,再看今年5月以來,日圓兌美元直接貶破120元關卡,短短一個多月貶值逾3.8%,拉抬日股一度突破20,500點,漲幅高達5.2%,顯見安倍經濟學實施後,日圓貶值往往伴隨日股上漲。

日圓趨貶可提高出口產業競爭力,日本出口連續八個月走升,水澤祥一指出,日圓維持低檔也可提觀光產業的收益,不僅赴日本觀光旅遊人數直線攀升,消費金額提升刺激觀光、消費及製造商等企業獲利大幅成長,對日本經濟有很大刺激效果。

反映在企業獲利上,水澤祥一表示,去年日本企業EPS來到35年新高,帶動企業資本支出突破40億日圓,創海嘯來新高,JPMorgan證券也預估,今明兩年EPS年增率將達和6.6%和15.2%,帶動日股連漲氣勢十足。

水澤祥一認為,日圓未來走勢依然偏弱,但不會再像過去幾年大幅走貶,因此,未來投資日股應多著墨在基本面行情。

不論是零售銷售或工業生產等經濟數據回升,第1季GDP年增2.4%更是反映實質經濟面持續改善,激勵市場投資信心持續增強。

從價值面來看,水澤祥一分析,日本企業獲利動能強勁,日股估值卻仍低於十年長期平均,眼見結構性改革的安倍經濟學持續發威,搭配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日圓走勢續貶,內外資金延續加碼趨勢,日股有望漲勢不墜。

群益東方盛世基金經理人樂禹表示,亞太股市今年整年行情以日韓股市表現最穩健,其中,持續吸引外資買入,日股本益比17倍,也符合今年雙位數的獲利增幅。

---------------下一則--------------- 
歐股五優勢 中長線亮2015-06-05 07:01:02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http://goo.gl/VjXx7w

調查顯示,全球投資人最關注的前三大投資疑慮為全球經濟狀況、政府財政政策及歐元區債務危機。歐洲股票受惠於歐元弱勢及景氣復甦,但未來數周希臘問題將是關鍵。

富蘭克林坦伯頓集團已是第五年進行全球投資人情緒調查,今年涵蓋美洲、非洲、亞太與歐洲地區共23個國家,受訪者超過11,500名投資人。

調查發現,投資人最關注的議題是全球經濟狀況,占38%,尤其美加受訪者更有48%最關心全球經濟局勢,亞太地區也有40%的受訪者最關心全球經濟局勢。
不過,關心政府財政政策及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投資人也各占32%。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博吉瑞(Philippe Brugere- Trelat)指出,6月希臘約有67億歐元債務到期,目前希臘及歐盟官方態度分歧,未來數周將是關鍵時刻。

博吉瑞認為,短線希臘議題可能導致歐股震盪幅度加大,但過去數年歐盟防火牆機制已逐漸完善,加上歐洲中央銀行(ECB)維持購債計畫也為歐股帶來下檔支撐,預期出現像2011~2012年時跌幅的可能性低。現階段歐股仍具備「景氣回春、政策寬鬆、盈餘增長、資金回流及評價合理」五項優勢,繼續看好歐股中長線投資利基。

---------------下一則--------------- 
希臘債務持續協商 歐股回檔可布局2015-06-05 01:20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隨著希臘政府資金即將告罄,下一筆對IMF的3.07億還款即將於6月5日到期,使得每日協商進展都是關鍵,短期歐股走勢將偏向震盪,然過去希臘事件多能締造指數較佳買點,因此建議投資人若遇歐股逢回,反而可分批加碼。

野村歐洲中小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這一次歐盟的態度很明確,希臘要獲得72億歐元的資助,就必須答應改革,希臘政府已表明需要留在歐元區,因此在所有流動資金被耗盡前須找到解決方案,市場普遍認為希臘當局最終將被迫犧牲選前承諾,獲取剩下的金援。

莊凱倫指出,希臘本月將有五筆償債到期,債務協商進展都是關鍵,因此歐股短線走勢較有雜音;但觀察近期歐元區經濟已見到活力再現跡象,且有歐洲央行量化寬鬆政策為經濟及資金行情護航,歐股未來成長性不可小覷,評估希臘脫歐機率偏低,過去希臘事件多能締造指數較佳買點,因此建議投資人留意希臘償債時程,歐股若因此回檔,反而可逢低加碼,參與大歐洲資金及復甦行情。

富蘭克林坦伯頓歐洲基金經理人海樂.安諾指出,寬鬆的貨幣政策,放寬緊縮措施降低財政負擔,加上結構性改革預期最終將有助於提振歐元區企業的營收與獲利增長。  市場對歐洲企業的獲利展望仍相對保守,未來12個月每股盈餘預估仍低於2008年水位約三成,目前歐洲正在進行的改革將有助於改善企業結構性的獲利能力。

此外,歐股擁有較高的股利率,且企業創造的自由現金流量遠超過目前的發放率,歐股股利具備再提升空間。

愛德蒙得洛希爾歐元可轉債基金經理人Kris Deblander指出,歐洲央行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將持續帶動歐元持續貶值,因此看好受惠於歐元貶值的企業,以及金融及景氣循環類股。

柏瑞投信指出,受惠於歐洲央行量化寬鬆政策所注入的龐大資金,目前歐元區流動性正處於金融海嘯以來最為寬鬆的環境。

此外,包含貨幣供給與銀行信貸指標亦同步回升,反映資金正持續流向民間企業,未來將可望進一步刺激經濟活動。

---------------下一則--------------- 
歐洲股債基金 人氣旺2015-06-05 07:04:25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http://goo.gl/2z0OJp

今年4月投資人最愛歐洲股債基金,前十名熱賣基金中,歐洲股債基金就占五檔;貨幣型基金也頗受歡迎,反映投資人心態觀望保守。

年初投資人對歐元區仍有疑慮,但在歐洲中央銀行(ECB)推出量化寬鬆(QE)政策之後,投資人逐漸建立信心,晨星(Morningstar)統計在台灣核備基金的全球資金流量時發現,在4月熱賣的十檔基金中,歐洲股票基金占三檔,歐洲債券基金占兩檔。

晨星統計,4月以德盛安聯歐洲高息股票基金最熱賣,在全球共吸金新台幣253億元。德盛安聯去年以收益成長基金最暢銷,一直到今年第1季都還熱賣。4月起,被歐洲高息股票基金取代,躍居冠軍,收益成長基金甚至沒有躋進前十名。

景順歐洲指標增值基金4月也進帳121億元,排第四名。這檔基金近一年常在銷售排行榜上,一年來在全球吸金870億元;排名第七的也是歐股基金,即MFS全盛歐洲價值基金,一年來進帳895億元。

QE也嘉惠歐洲債券基金,尤其是信用產品。施羅德歐洲企業債券基金4月在全球吸金94億元,景順歐洲企業債券基金也享有81億元的淨流入。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則是暢銷全年的基金,幾乎每個月都名列前茅,如4月在全球吸金141億元,一年來已在全球吸金1,400多億元,直追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基金。

投資人變保守,元月還申購不少中國基金,到第2季初時只剩一檔基金熱銷,即貝萊德中國基金,4月淨流入100億元,推動貝萊德成為4月最暢銷的基金品牌。

---------------下一則--------------- 
巴西再升息 法人蓄勢低接2015-06-05 01:20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巴西近5個月股市走勢http://goo.gl/52idPJ
巴西基金績效尚未見完全起色http://goo.gl/rCMmJG

巴西通膨持續居高不下,促使巴西央行6月3日再度調高基準利率2碼至13.75%,這已經是巴西從去年10月以來第六度升息,以目前看來巴西升息循環還沒有結束,巴西股市似乎仍有烏雲罩日,但已有法人正找潛力股準備逢低接。

摩根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路易斯•凱瑞(Luis Carrillo)表示,凱瑞(Luis Carrillo)指出,巴西通膨壓力未減,短線看來,央行緊縮貨幣政策方向料將不會改變,再者,中國經濟動能放緩,鐵礦砂需求仍未見大幅回升,不利於以原物料出口為主的巴西經濟,所以仍謹慎看待巴西後市表現,原物料價格是否走穩和全球景氣復甦動能,可為後市觀察指標。

若撇開短期原物料價格走跌及政治紛擾,時間拉長一點來看,凱瑞(Luis Carrillo)認為,巴西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只要原物料價格出現回穩,巴西經濟可望重拾成長動能,加上2016年巴西將承辦奧運,預估奧運前夕將有一波利多題材可期。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指出,未來可能支撐巴西股市再上揚的因素為:在下半年,巴西央行的貨幣政策可能從緊縮轉向寬鬆,而巴西的經濟於第四季可能出現季比改善。不過,巴西的財政狀況調整與美國聯準會的政策仍可能是主要風險。

墨比爾斯團隊正在積極尋找機會,希望能加碼買進巴西的個股,尤其是那些之前太過昂貴的世界級企業股票,而營運前景看俏、管理制度完善、或是負債比率偏低甚至零負債的公司也是未來尋找的重要目標。不過,因巴西股市和美元指數走勢有相當程度負相關性,通常在美元指數走弱時,巴西股市較會有表現,然由於美元指數現在還是看升,所以,富蘭克林投顧副總經理羅尤美表示,就現在來看,對拉美股市的操作上,仍需保持謹慎的態度。

至於一向採「逢低承接」投資策略且可以長期等待安本投資團隊,該新興市場股票主管Devan kaloo(帝文卡祿)則是把巴西股市列入最喜歡的前二大股市之一,排名第一者則是印度股市,巴西股市則居第二,即使目前巴西股市以及經濟看不到令人興奮的數據,但是對中長期而言,巴西股市仍有上漲潛力,其中還有不少優質的個股。

---------------下一則--------------- 
IIF統計:新興市場連5個月吸金2015-06-05 01:20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IIF新興市場資金流向統計http://goo.gl/iv3l6l

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投資組合資金流向追蹤報告顯示,5月流入新興國家資金規模預估達70億美元,已連續5個月淨流入,債市雖出現今年首見小幅淨流出2億美元,但預估2016年全年流入可望回升至1.1兆美元水準,代表續看好後續新興市場,新興股債基金後市不看淡。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表示,新興市場狀況並非一致,強勢美元影響也各有所異,但部份經濟穩健國家遭到錯殺,觀察新興市場貨幣仍未回復至金融危機前水準,顯現較不合理現象,未來仍有很大上漲空間。

預期新興市場通膨壓力將逐漸顯現,利率也面臨上升壓力;麥可•哈森泰博指出,持有短債是較適宜策略,因此新興市場利差優勢可望延續,資金也持續流入新興市場。

宏利亞澳入息成長平衡基金經理人徐志偉認為,新興亞洲本益比僅14倍,加上堅實基本面支撐,亞股將是新興市場較佳選擇,其中以陸股最看好;創業板股票目前本益比67倍、深圳綜合指數本益比34倍,全球小型股本益比平均也有24倍,反觀MSCI中國指數小型股本益比僅17倍,具本益比調升上漲空間。

新興市場三大區域經濟表現各異,亞洲前景最穩定;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強調,亞股目前以印度股市最看好,印度近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遠低於央行目標6%,同時4月份躉售物價指數第6個月下滑,顯示通膨降溫,且三度降息刺激經濟,企業盈餘預估值可望上修,使印度持續看好。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說,觀察新興亞股的東北亞吸金力道強,外資連買韓股、台股,大陸則因政策及資金面帶動,上證及深圳綜合指數今年上漲50.9%及110.3%,後續密切關注信貸擴張和基本面反彈,只要經濟維持成長態勢,陸股動能將持續。

---------------下一則--------------- 
金磚基金 中印優選2015-06-05 07:13:27 經濟日報 記者劉于甄�台北報導
http://goo.gl/QJ8ST5

金磚四國包含中國大陸、印度、俄羅斯和巴西,另外還有近來頗受注目的南非,這些國家的共同特色是天然資源豐富、具備人口紅利,元大投顧全球資訊處處長王誠宏負責協助元大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他以總體經濟面評量,中國大陸、印度正在積極改革,可優先投入這兩大市場。

王誠宏說,在金磚市場中,中國大陸是最努力推行結構改革的國家,即使經歷短期陣痛,但對長期的產業發展來說,有正面加分效果。印度的基礎建設在新任領導人努力下,浮現初步成效。

反而是俄羅斯的政治地緣風險或原物料風險還在延續,巴西的稅制問題是否能調升,以有效打擊居高不下的通膨,巴西政府執行預算盈餘成效,是下半年最棘手的課題。王誠宏預估,俄羅斯和巴西兩大市場最壞的時機,在今年底之後才會結束。

站在投資的角度,王誠宏建議,如果要投入金磚市場,大陸、印度可視為核心投資的標的,長線看好,「現在進場都已經有點太遲。」俄羅斯和巴西的總體經濟和投資風險還不穩定,建議審慎評估。

若投資人對南非有興趣,王誠宏認為,南非的基礎條件較差,國內經濟成長率低、失業率高,基礎建設緩慢,南非要崛起,須靠搭別國的順風車才能做到,也就是要等到成熟市場經濟回溫,大陸、印度等新興大國狀況趨穩,南非才是較穩定的投資選項。

然而,投資金磚國家的風險也不可忽略。王誠宏表示,陸股近來暴漲,可能隱含的意思是大陸當局努力拉抬陸股,擴大大陸資本市場,加快人民幣國際化腳步。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外資在陸股的持股比例。如果外資持股多,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拉抬盤勢,同時也意味著下殺速度很快。陸股的特性原本是「緩漲急跌」,但目前看來的漲幅與速度已經超乎市場預期,下殺速度可能會讓投資人措手不及。

王誠宏表示,投資陸股除了本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要高,「敢接、懂跑」更是重要的投資原則。在投資類別選擇上,大陸一帶一路相關題材,近期都是熱門且可獲得穩定報酬的項目,印度可選擇和基礎建設相關的產業。

王誠宏建議,目前成熟國家的經濟情勢還不穩定,歐洲、日本貨幣寬鬆政策續行。在當前的情勢下,建議投資人的資產配置「越多元越好」。舉例來說,資產組合中可發達國家六成、新興市場四成的方式搭配,在新興市場中,又以大陸與印度的基礎建設和政策面相關題材,作為優先考慮。

王誠宏提出,目前全球的能源價格維持在低點,但三年後能源應會回升到歷史正常水準,若以長線角度投資,天然資源、農食雜糧等原物料,可趁現在低檔時分批布局。

另外,美國今年預計將會啟動升息循環,國際匯市升貶劇烈,國際美元長線看好,投資新興國家的風險也可能會反映在匯價上,由匯市影響到國內市場發展,匯率波動的影響也必須謹慎觀察注意。

操作心法
多元分散
在目前全球的投資環境下,給投資人的建議是「愈多元分散愈好」。即使看好新興市場等金磚國家,也不建議把部位都押在新興市場。建議標的選擇,能以「成熟市場六成、新興市場四成」的比例互相搭配。

投資小叮嚀
敢接懂跑
陸股近期暴漲走勢,超乎市場預期,許多人認為陸股會續衝高點,紛紛找進場布局的機會。但是本次行情在短時間內大漲,下殺速度可能會讓投資人措手不及。因此加碼陸股,除風險承擔能力要高,還要敢接、懂跑。

評估風險承擔能力
俄羅斯天然能源豐富,能源價格處於歷史低位,投資人可逢低布局。但因地緣政治風險還沒解除,若想短線投資,須評估風險承擔能力。(劉于甄)

---------------下一則--------------- 
升息機率高 金價短期難大漲2015-06-05 01:20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金價走勢圖http://goo.gl/gg7Cnh

下半年升息機率高,近期美元大走強,金價近2個月已在1,200美元上下30美元間作狹幅整,法人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只要通膨隱憂不高,金價要出現大幅走揚的機會不高。

摩根環球天然資源基金經理人奈爾•葛瑞森(Neil Gregson)說,今年左右金價走勢的最大因素,就是美國將啟動升息循環,帶動美元穩步走強,從過去經驗來看,金價與美元走勢背道而馳,在美元強勢地位不變的情況下,金價難大漲,預期未來幾個月將維持狹幅盤整格局。

葛瑞森認為,即使國際油價已出現一波彈升,但以目前每桶60美元的水準和過去動輒百美元以上的高點比較,仍在相對低價位區,全球通膨環境維持溫和,因此,金價沒有大幅走強的條件,待通膨明顯上揚時,才有機會重展多頭行情。

德盛安聯全球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同樣認為,隨著美國經濟數據陸續傳出佳音,包括近一周初領朱業救濟金人數連續12周維持在30萬人以下。

5月消費信心從4月94.3上升至95.4;4月新建住宅銷量合年率上升6.8%,顯示美國就業市場穩固,消費信心與房市持續回溫,因此美國升息的趨勢確立,黃金的價格中長期相對弱勢,呈現區間整理。不過,金價有時會因央行進行量化寬鬆而有小幅彈升機會。

即使大部份法人對金價後市看得較為保守,但元大寶來標普高盛黃金ER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經理人方立寬則認為,第二季本就是黃金需求淡季,目前黃金需求旺季卻未還沒有到,金價即易隨消息面於底部震盪整理。

然在黃金旺季來臨後,若美國經濟數據不如預期、FOMC升息時點預期延後,美元對金價的干擾因素會逐漸淡化,因為金價淡季時,價格沒有怎麼跌,預期旺季來臨之後,金價或有漲勢可期。

對於金價的操作,葛瑞森建議投資人最好把眼光放遠,以長期投資角度介入,或趁短線反彈先獲利了結,再透過定期定額作長線投資;方立寬則表示,因今年以來金價與股市的負相關較明顯,他建議在股市投資比例過高的投資人,可挪移部分獲利,配置適量部位於黃金期貨ETF,可以分擔投資風險。

---------------下一則--------------- 
生技豔陽天 觀測指數滿分2015-06-05 06:59:46 經濟日報 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http://goo.gl/NzQ6x6

德盛安聯投信昨(4)日公布6月「生技觀測指數」,由前月的7分來到本月10分豔陽區,主要是產業合作消息、腫瘤學會議參與廠商新藥研究摘要數據公布顯示正向,激勵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5月上漲5.9%,勝過美國S&P500指數單月0.2%漲幅表現。

德盛安聯投信發布「生技觀測指數」以來,從三大面向、五大指標等短、中、長期角度觀測生技產業投資前景,總分最高10分,每月發布觀測結果,並以晴雨表反應投資前景。自發布以來,本月是第二次拿到10分滿分。

德盛全球生技大壩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從技術面來看,NBI指數5月底止跌反彈,突破月季線,MACD趨於強勢,均線維持多頭排列,指數長多趨勢仍未轉變。

從資金面來說,生技產業指數基金可見資金流續三周淨流入,主要還是受到產業正面訊息帶動所致。

---------------下一則--------------- 
歐元貶值 精品業得利2015-06-05 01:20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年初迄今歐元貶值約9%,不僅吸引大批遊客前往歐洲觀光消費,大幅提升精品銷量外,多數歐洲精品業者更在匯兌優勢下,繳出第一季亮眼的銷售業績,包括LVMH集團營收達93.9億美元,年成長率16%,義大利Luxottica營收3.58億歐元,優於市場預期,雅詩蘭黛也調高今年每股盈餘預期至2.93-3.01歐元,銷售量成長6%到7%。

近來歐元貶值導致大陸及歐洲的價差擴大,研究機構伯恩斯坦指出,如果大陸消費者到巴黎購買同樣的精品,約可省下39%的錢,價差幅度比去年的26%更大。舉例來說,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經典包Speedy 30的大陸售價比西歐高出61%,精品手錶今年的法國售價也比大陸便宜33%,價差遠大於去年的21%。價格的差異,刺激原本打算購買精品的消費者,直接前往歐洲購買。

康和投顧進一步指出,在大陸財富迅速累積下,未來大陸億萬富豪的誕生速度將加快,據瑞銀最新調查報告,今年第一季,平均每週就產生一位大陸億萬富豪,儘管禁奢令實施,但大陸富豪仍存有炫富心態,認為精品是最佳財富表徵,需求不減。

瑞士寶盛精品基金經理人黃意芝預期今年精品銷售年成長率為6%到8%,年初迄今德意志奢侈品指數上揚11.52%,優於MSCI世界指數表現,精品基金平均也有8.42% 的表現,匯兌優勢可提升精品企業獲利,加上大陸精品消費力道依舊強勁,可望提升精品銷量,目前精品類股估值處於歷史低點,十分具投資吸引力,建議投資人把握近期股市震盪,逢低布局精品產業。

---------------下一則--------------- 
平衡基金 亂市避震器2015-06-05 07:09:4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http://goo.gl/uiYd2r

近月全球債市湧現賣壓,股市也因希臘債務、美元強勢及升息議題衝擊出現震盪,跨國組合平衡型基金因多元資產布局相對耐震,績效表現優於全球股市,相對適合穩健型投資人布局。

根據彭博資訊及理柏統計,JP全球政府債券指數近一個月大跌近2%;MSCI新興市場則大漲近5%、世界指數則在平盤附近震盪,跨國投資組合平衡型基金多維持紅盤,平均績效漲幅近1%。

復華投信認為,全球經濟復甦代表金融市場多頭格局持續,但行情在漲多後轉趨震盪,加上消息面干擾,近期可能轉為大箱型整理,由於單一市場波動相對較大,建議以多資產布局降低風險同時兼顧多方收益。

復華新興債股動力組合基金經理人周上順指出,以新興市場股票為主的平衡組合型基金,相較全球股債平衡型的基金波動可能更高,但預期報酬也可望提升,如果擔心波動,建議可選擇參考計量模組訊號操作的績優標的,透過風險模型輔助控制下檔風險。

周上順預估,下半年仍是股為主、債為輔的投資配置為主軸,現階段相對看好具貨幣寬鬆政策支持的陸、歐、日股,高收益債因為有殖利率優勢仍具投資價值,但須留意油價走勢,新興債市則需視貨幣政策變動及美國升息腳步而定。

野村鑫平衡組合基金經理人劉蓓珊表示,由於美國升息為利率趨向正常化需經歷階段,預期Fed主席葉倫將視未來經濟表現,用循序漸進方式調整,縮減風險性資產下檔風險。希臘債務問題也是近期干擾市場因素,短期市場震盪風險增高,平衡式投資策略能兼顧股債資產配置,較能因應現階段資產波動度升高的投資環境。

眼見美國正式進入升息循環前,金融市場波動難以避免,摩根多元入息成長基金經理人郭世宗建議,最好將多元資產的平衡基金作為核心資產之一,不但可以因應景氣靈活調整資產配置,並可降低單一資產波動風險,同步追求孳息收入與資本利得。

---------------下一則--------------- 
基金募焦熱 聚焦亞洲2015-06-05 07:07:08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剛出爐的經濟展望看淡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在風險意識提升下,今年來國內平衡基金也大行其道。

統計今年新成立的跨國平衡基金就達七檔,投資熱度可見一斑。就今年平衡基金表現來看,除了以中國為主的基金表現突出外,排名居全的幾乎全聚焦亞洲地區,也顯示在經濟前景震盪下,基本面突出的亞太地區確實為投資首選。

群益投信指出,除了中國熱,平衡基金也是投資市場焦點,一年來,國內總計有15檔跨國平衡基金成立,涵蓋多種計價幣別,凸顯市場需求,募集熱潮下,也讓該類型基金規模成長幅度居冠,顯示全球股市數年多頭後,投資人風險意識提升,善用平衡基金降波動。

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基金經理人沈宏達表示,儘管近期市場震盪,但仍有不少投資機會,美元弱勢,加上原油庫存續降,一改市場悲觀看法,油價反彈,也帶動基本金屬等原物料反彈。

---------------下一則--------------- 
升息來襲 複合債、高收債最抗震2015-06-05 01:20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逾半組合複合債基金各期間都賺http://goo.gl/e0yBr4

過去一年升息疑慮籠罩債市,統計三大信用債指數,全球投資等級債、全球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債過去一年報酬率分別為-3.47%、-1.75%和-5.16%,即使是布局全球的環球債券基金平均報酬率也達-1.32%;相較下,強調靈活布局的組合複合債基金平均報酬率為-0.11%,最為抗跌,且超過半數基金今年來、近一年、二年、三年期間報酬率皆為正數。

德盛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這一年投資環境變化大,美國可能於今年首度脫離近零政策利率,預期幅度和時程左右這一年的債市表現。儘管當前流動性充沛、景氣溫和復甦,整體環境對風險性券種仍有利,不過部分債券漲多之後評價偏貴,且近期美債殖利率震盪,投資若是跟著指標指數走,可能會賺了票息、賠了價差。

許家豪指出,在升息前建議減碼主權債、投資級公司債、新興市場公債,降低利率風險;在收益部分,仍可加碼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公司債,進階可在殖利率走升階段,放空美國公債期貨平衡利率風險會是短期應對升息議題的較佳方式,而透過多元配置也可分散單一券種的波動風險,打造抗震的債市核心部位。

野村多元資產動態平衡基金經理人黃家珍表示,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重申央行不會停止執行量化寬鬆計劃,建議投資人擇機布局分散配置美歐亞區域的全球高收益債券,不漏接全球高收益債市輪動契機。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指出,即使美國升息,但歐洲QE政策仍持續,全球繼續維持低利率環境;另與美國與歐洲債券相比,新興市場債無論是投資等級或高收益皆擁有較高殖利率,具投資吸引力。加上油價已經回穩,帶動能源債券價格回揚;目前能源債殖利率仍具吸引力,可望持續吸引資金進場。

柏瑞投信認為,高收益債表現依舊可期,因為基本面良好,高收益發債企業體質健全,償障能力相對穩健升息疑慮帶動公債殖利率走揚,但其實公債走勢與高收益債市表現關聯性不高;寬鬆貨幣環境持續伴隨經濟成長復甦態勢,持續帶動高收益債券表現走揚,預期未來高收益債券市場仍能帶來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