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1040729基金資訊

2015年07月29日
基金淨申購額 境外大勝境內2015-07-29 01:4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今年前5月基金淨申購額http://goo.gl/XyGkil

儘管主管機關謹慎審查新境外基金入台,也為境內基金大開方便之門,然而根據境外基金觀測站統計,今年上半年境內外基金淨申購金額來看,境外基金仍勝一籌。境內基金淨申購為459億元,境外基金前5月份總計淨申購金額已達1,346億元,幾乎比境內基金多了近千億元。

法人表示,境內外基金的銷售情模式是不太一樣,境內基金要吸引投資人認購除了靠定期定額吸金,最重要的是投信要不斷地靠募集新基金,才能留住資金;但是境外基金吸金方法卻不同,投資人比較喜歡愛買「舊基金」,除非新引進境外基金績效好、或配息率高,否則很難「打進」前30強。

根據碁石智庫統計,最熱銷的30檔境外基金,台灣投資人投資比重就占5成以上,另外一半境外基金市占率才由千檔基金去瓜分,甚至有30餘檔境外基金市占率是「零」,因為在台灣沒有任何銷售金額。

在台灣30餘檔「零」銷售的境外基金類型分屬19家境外基金品牌,且沒有特定類型基金,包括過去幾年很熱銷的高收益債基金、新興市場債基金;也有法人看好後市的「亞股基金」、「亞太基金」、「印度基金」、「新興市場債基金」;也有很「稀有基金」如林木資源基金等。

法人表示,境外基金要賣得好,一定要有人推薦,換言之,零銷售的境外基金代表著沒有人介紹,至於熱銷境外基金可以長年熱銷,多半是境外基金總代理都給予銀行通路有相當好的「回饋」,加上這些境外基金績效也很爭氣,可以讓投資人一買再買。

---------------下一則--------------- 
景氣亮藍燈 台股逢低布局2015-07-29 07:20:30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http://goo.gl/YFjN24

趁景氣底部布局台股,勝率高。歷史資料顯示,1990年以來,在景氣對策燈號藍燈時,進場布局台股,並且在綠燈時出場,正報酬的機率接近八成,平均漲幅則超過一成。

國發會27日公布最新台灣景氣對策燈號是16分,燈號由黃藍燈轉為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市場人士指出,「藍燈買股票、紅燈數鈔票」,景氣藍燈往往是中長線逢低布局的好時機。

群益投信表示,景氣從藍燈到紅燈的期間較久,平均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只有2003年4月藍燈進場八個月後轉紅燈為例外。因此,建議投資人,縮短等待期,不妨「藍燈買股票、綠燈數鈔票」,不必等到紅燈再出場,亮綠燈時就可獲利了結。

群益投信統計,1990年以來景氣對策燈號間隔一個月以上進入藍燈大約有13次,從藍燈到初轉綠燈,平均需要8.4個月,期間台股最高漲幅達43.4%,最糟則下跌4.4%,正報酬機率高達77%,平均報酬率11.8%。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建宗指出,主計處預測國內今年的儲蓄可達2.72兆元,較去年大增將近兆元。儲蓄金額提升,反映投資動能降低,且明年總統大選在即,後續仍須留意執政黨政策變化。

---------------下一則--------------- 
投資台股 定期定額較穩當2015-07-29 01:46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台股近期震盪走低,中小型股受賣壓籠罩續重跌,電子指數摜破去年10月低點,法人預估,短期大盤將是橫盤整理,第3季iPhone大拉貨會更強,第4季指數更有表現,建議以定期定額方式參與台股產業旺季來臨。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林佳興指出,市場靜待第3季下旬及第4季產業捎來佳音,目前台股接連破底後短線乖離已大,且接近去年10月前低支撐,短線有機會跌深反彈,然因上檔套牢賣壓重,後續指數仍可能續震盪整理。

在產業方面,電子留意蘋果新品概念股及太陽能,非電子留意生技股、食品股、航空股等進入產業旺季的族群。

野村優質基金經理人陳茹婷表示,科技股第3季旺季不旺,僅個別族群表現為主,短線走勢先觀察國際股市動向。目前台股以選股為主,分析目前盤勢可伺機加碼股價拉回修正且具第3季旺季效應的個股,包括蘋果供應鏈、手機市場市占率提升的IC 設計、自行車及汽車零組件等。

宏利臺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陳伯禎指出,台股下半年的表現仍持續看好,iPhone相關供應鏈依舊火熱,相關個股表現優異;此外,汽車電子依舊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產業。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預估,今年台灣全年全體上市櫃公司的稅後獲利總額為18.19兆元,企業獲利成長率則為6%,下半年期待可受惠於各項利多因素,如半導體產業的正向循環、蘋果公司新產品帶動買氣、原物料價格大跌使得成本下降、金融業的獲利再上一層樓、自動化與工業4.0的發展帶動等。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電子股可望在題材面加持下獲得支撐,搭配成交量能若能隨之增溫,有望帶動大盤擺脫盤整格局,短線建議挑選籌碼面具法人買盤支撐,技術面仍處多頭格局,且下半年營運展望佳的業績題材股。

德盛安聯台灣智慧趨勢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在工業4.0的時代,工業電腦、伺服器、光纖的需求持續提升,有助獲利穩定成長,後市值得期待。

---------------下一則--------------- 
陸股資金 轉進港股2015-07-29 07:14:24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http://goo.gl/fd1zAj

周一大陸A股創八年來最大跌幅,港股雖難免受拖累,從估值偏低相對安全,以及流動性較佳等因素來看,陸股資金可望藉著滬港通的便車,轉往港股避險。

觀察滬港通資金流向,往北的滬股通在23日前已出現連續9個交易日、約400億元的淨流出,但南下的港股通資金回流明顯,連續四個交易日淨流入。法人指出,港元匯率持續走強,兌美元連續八個交易日接近7.75的水準,看出資金續入跡象,由於在全球指數震盪之際,港股估值偏低相對安全,在估值修復行情期待下,資金可望續入港股。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在指數修復、回歸常態的過程中,市場總會經歷一些波折,投資者的信心也會受到影響,但在中國經濟長期看好的大環境下,A股市場長期看好的總體趨勢不會改變。

現階段中國經濟數據疲弱,7月財新傳媒製造業PMI指數初值48.2,創15個月新低,6月工業企業利潤萎縮,加上國務院指示未來擬放寬人民幣波動區間,市場對中國經濟轉向保守,股市才大幅震盪。

鄭慧文指出,港股進入波動率下降的慢牛市,系統性風險不大,預計指數仍將維持區間震盪格局。由於在全球指數震盪之際,港股估值偏低相對安全,在估值修復行情期待下,資金可望續入港股,然因中國經濟緩中趨穩,後續指數恐持續震盪,建議採逢低分批或定時定額方式投資。

先前中國政府允許A股公司大規模停牌,導致原物料與港股成為提款機而大幅下跌,瑞銀證券認為,未來中國政府不會再祭出停牌手段,A股下跌對H股的影響會遞減。瑞銀證券認為,中國證監會可能會試圖避免現貨股市和期貨市場的大規模暫停交易,未來H股市場較不易受A股市場恐慌拋售影響,H股因A股流動性喪失而大跌的機會可說微乎其微。

瀚亞中國基金經理人林元平建議,顧慮近期回檔走勢、流動性風險的投資人,不妨轉移焦點至流動性高、估值較低的香港上市中資股,以過去12個月的盈餘及淨值計算,國企股股價淨值比僅有1.13倍,已至負一倍標準差的位置,建議持續耐心增加配置,等待反彈機會。

---------------下一則--------------- 
法人力挺陸股 看標的選基金2015-07-29 01:4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今年來績效逾1成的中國基金http://goo.gl/9hHbZm

上證指數近一個月內跌幅又逾兩成,再度讓力挺陸股的投資人「傻眼」,但是目前對陸股仍有「信心」的法人依然不在少數,只是法人也提醒投資人,個股走勢和基金表現未來會大不同,未來投資陸股或陸股基金會有多少獲利在於標的,而非在於指數高低。

晨星基金研究部分析師Peter Warnes表示,陸股目前走勢已和經濟表現有明顯的脫鉤現象,尤其陸股大跌則是受到過熱的融資所造成的,不過這並不是大陸市場第一次的脫鉤表現。

Peter Warnes說,大陸官方有充足的資金用來提振股票市場,此外,人行也還有降息空間,目前國際間已沒有其他央行還有降息空間。

大陸最新公布的第2季GDP增長率優於預期,也反應出大陸金融產業過度融資的結果,而且從一些經濟數據結果也顯示,整體經濟表現向上的跡象。如工業產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8%,百貨零售銷售增加,固定資產投資6月中旬也增加到11.45%。

永豐全球新興向榮基金經理人劉玟君認為,大陸總體經濟已有稍微改善,中長期來看,大陸推進改革發展、新經濟仍是必行之舉,仍需要資本市場繁榮來輔助,以及寬鬆貨幣政策支持,所以,對陸股中長期看好的看法沒有改變。

她建議,投資人可以在8月以後包括北戴河會議、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可以關注並抱持正面期待。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表示,本波牛市的邏輯除了是流動性牛市與改革牛市,成長性牛市是很明顯的特徵,這一屬性並未跟隨先前的暴跌而改變,近來的反彈也是以成長股的表現較佳,使得網路概念股依然會是未來不變的主角。

他認為,國企改革、一帶一路,醫藥、資訊技術類股也會是行情主線,且在9月抗戰紀念日前,軍工股熱度應可延續。

---------------下一則--------------- 
上證跌破4千點 陸股基金受累2015-07-29 01:4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上證綜合指數走勢http://goo.gl/dz1TYK

上證指數27日再跌破4,000點,昨日再跌1.68%收在3663.002點,雖然今年來仍有陸股基金報酬率仍逾5成,但大多數基金績效明顯被侵蝕,並且有近10檔陸股基金由正轉負,有的高檔才進場買陸股基金,甚至定期定額扣款投資陸股基金者,績效早已跌落至1成以下。

上證綜合指數27日重挫,下跌近8.5%,創2007年3月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同時改寫史上第二大跌幅紀錄,更跌破3800點大關,深證指數也走跌7.5%,上海和深圳兩市超過2,000檔股票跌停。

由於陸股大跌,近一個月來中國基金績效明顯往下挫低,有不少基金績效已由正轉負,不少相信陸股後市看好的投資人之前都「空歡喜一場」,都成了過路財神,至於帳上還有獲利的陸股基金投資人紛紛問理專,「目前獲利了結還來得及嗎?會賣到最低點嗎?」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余鎮文說,6月以來,陸股走勢大起大落,投資信心轉趨脆弱,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大幅波動。而陸股27日大跌原因有三,一是IMF敦促大陸退出救市措施,市場擔心政府政策可能會縮手;二是雖然財新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與工業利潤等數據皆不如預期,但因大陸豬肉價格上揚,來到3年來新高,可能推升通膨壓力增溫,進而減少人行降息以支撐經濟增長的空間;三是陸股先前短線上漲後,高檔出脫賣壓不小,調節壓力仍需時間消化。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表示,短期內,市場存在證金公司「類基準基金」逢低買盤、暫停IPO與大股東售股、要求大股東增持等利多,在資金供需關係相對寬裕下,A股仍有反彈空間。

但他強調,指數在4,000點之上的震盪勢必加大,個股走勢將出現一定的分化,績優成長股將是資金持續追捧對象。

法人表示,先前投資陸股基金若有獲利者,可以先停利一半,但定期定額的部分千萬不要停扣,只不過即使投資陸股基金也要慎選標的,因為未來陸股基金績效應會愈來愈分道揚鑣。

---------------下一則--------------- 
摩根:A股長期仍向上2015-07-29 07:12:0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http://goo.gl/sLwXe3

上證指數周一重挫8%,A股泡沫疑慮再起,但摩根投信指出,從價值面、政策面、投資面及經濟面等四大面向來看,目前的A股已非同日而語,與過去牛市反轉情勢大不相同,反而是展開震盪向上的牛市第二章。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余鎮文表示,上證指數6月衝上5,166點波段高點後,下修近三成,期間上沖下洗的巨幅震盪,市場不確定氛圍濃厚,泡沫流言充斥,更憂心2007年股災重演。

余鎮文說明,目前A股所處的大環境與過去牛市大相逕庭,不僅估值合理、貨幣寬鬆、投資溫和增長,景氣也在逐步見底後漸進式復甦,並未有過熱跡象,支持A股牛市格局。

從價值面來看,余鎮文分析,A股歷經前波大漲後,除了中小型股本益比偏貴,大型股估值仍在16.5倍低檔,與2007年牛市的49.1倍相較,投資價值相對合理且便宜,再觀察滬深300指數走勢,目前距離前波2007年高點尚有近三成幅度,印證A股還有向上漲升潛力。

再者,2007年景氣過熱,人行貨幣政策偏緊,官方調控亦不斷出籠,余鎮文指出,中國經濟環境正處於築底回升狀態,為了維持全年7%的經濟增長目標,人行自去年11月啟動降息循環後持續寬鬆。在經濟改善跡象仍不穩定、陸股大幅震盪之下,貨幣政策還有寬鬆空間,JPMorgan證券預估年底前仍有降息一碼機會。

復華華人世紀基金經理人楊佳升表示,目前大陸總體經濟數據沒有亮點,加上官方未有新的政策利多出台,短線資金觀望,陸股將呈現盤整格局,不過,部分基本面佳、具業績題材的藍籌股或新經濟產業將因股價回跌浮現投資價值,待投資信心回穩,將吸引法人機構資金布局。

日盛中國內動力基金經理人鄭慧文指出,目前中國經濟尚未走穩,市場仍預期中國政府未來會進一步貨幣寬鬆政策出台,接下來觀察國家救市資金再度出手的企穩力度,A股市場長期向上的趨勢不變。

---------------下一則--------------- 
亞股基本面佳 展望仍佳2015-07-29 07:18:45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中國大陸股市大跌,亞洲股市也受波及,最近跌多漲少。不過,市場人士認為,亞股短期雖然波動,但基本面仍強,整體展望優於其他新興市場。

陸股本周一暴跌8.5%,亞股幾乎全面下挫,歐美及其他新興市場同樣受波及。陸股昨(28)日跌幅縮小,B股收紅,台、港、韓等股市也收小紅。

亞股後市如何走,陸股是關鍵。惠理康和兩岸價值基金經理人陳君卉表示,儘管已經大幅下修,上證指數本益比仍有20倍,深圳55倍,創業板還高達90倍,評價仍偏高,未來一個月將持續盤整。不過,她仍看好金融、醫藥類股和消費類股等防禦特色較高的族群。

印度股市也是觀察指標,指數從7月中旬的高檔下殺,28,000點再度失守。
不過,外資對印股並不悲觀,主要是因為印度的改革持續進行,又可受惠於油價低檔。

摩根印度基金經理人施樂富(Rukhshad Shroff)表示,印度經濟指標持續好轉,政策面強勢,企業獲利面和基本面持續改善,搭配資金面寬鬆等趨勢未變,印度股市已來到較佳的進場價位,具波段操作空間。

至於南韓及台灣,則是外資今年在亞洲加碼第二及第三大的市場,預期這兩個市場都可望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加上股價仍然合理,是許多外資看好北亞勝過南亞的原因。
東協今年表現不如以往,主要是因為原物料價格下跌,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好壞參半。

晨星(Morningstar)指出,以印尼來說,降息仍無法提振經濟,接下來印尼政府考慮對企業減稅,並要求國營行庫放寬中小企業貸款利率,減輕業者財政壓力,以活絡印尼經濟。原物料價格下跌,有利大多數新興亞洲國家。

---------------下一則--------------- 
日股基金拉風 貨幣避險型一年漲近三成2015-07-29 07:17:5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http://goo.gl/CXZjZn

日本股市今年以來表現亮眼,進而帶動日本股票相關基金報酬率衝高。根據晨星資料庫統計,以日股基金三大類型貨幣避險、大型股票、中小型股的平均績效來看,今年以來都有一成以上漲幅,近一年則是以貨幣避險類型漲幅接近三成最佳,時間拉近至近三個月,也領先其他兩大類型。

瀚亞投資表示,貨幣寬鬆環境及日圓貶值是推升日股迄今上揚的重要關鍵,實質上有利於製造業企業獲利,以及利潤率提升;但從基金表現來看,在今年來日圓走勢大幅波動之下,難免會連帶影響日股基金績效,而具備避險級別的基金相對提供良好的保護,看好日股機會的投資人,可適度配置以均衡匯率風險。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經理人迪恩.凱許曼(Dean Cashman)分析,目前美元兌日圓約124,仍遠低於損益兩平匯率約90位置,因此日本企業仍可受惠於弱勢日圓;假若日圓未來轉為升值,距離損益兩平匯率仍有一定距離,投資人可透過避險級別來分散配置。

摩根日本(日圓)基金經理人水澤祥一(Schoichi Mizusawa)指出,今年來國際利空雜音不斷,日股卻能屹立不搖、穩健走升,除了本益比較美歐股市來得便宜,企業獲利動能強勁,亦是推升日股向上的主力。

富邦投信總經理林弘立表示,受惠於日圓疲軟帶動的出口增溫、觀光消費人潮不斷,預期在持續量化寬鬆刺激出口的帶動下,搭配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有助於支撐日股向上,目前正是投資好時機。

---------------下一則--------------- 
IMF呼籲歐銀 必要時延長QE 2015年07月29日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IMF(國際貨幣基金)指出,長期需求匱乏與生產力疲弱,削弱歐元區中期展望,使經濟無力抵擋意外衝擊,歐洲央行(歐銀)必要時應延長現行QE(量化寬鬆)購債措施、增加資產購買品種,以防範希臘問題可能傷害並協助推升通膨達目標水準。

IMF在周一發布的報告中,讚揚歐銀購債舉措避免了希臘危機對歐元區造成更多傷害,並「強力支持」歐銀按原定計劃續行QE至明年9月,因希臘危機仍可能捲土重來,加上歐元區通膨率若持續低於2%目標,歐銀應有擴大印鈔火力準備。

明年成長率估1.7%
IMF預測,受惠低油價、歐元貶值與歐銀QE,歐元區明年成長率可望加速至1.7%,勝過今年的1.5%,然而需求不足與生產力低落抑制就業投資,導致中期平均潛在成長率可能僅1%。

---------------下一則--------------- 
歐洲基金 7月出頭天2015-07-29 07:26:38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http://goo.gl/oU78Lb

上證綜合指數周一跌逾8%,美股也走弱,但歐股相關基金逆勢突圍,7月股債基金類型績效前十名中拿下九席,法人持續看多歐洲後市表現。

隨著希債烏雲散去,歐股基本面行情重新啟航,摩根歐洲策略股息基金經理人巴洛克指出,先前被希臘債務悲觀情緒掩蓋的歐洲開始展露經濟改善的情況,不僅經濟數據明顯回升,國際資金也大力加碼。

巴洛克說明,歐洲經濟回春跡象愈來愈鮮明,無論是幾季的成長率、工業生產或零售銷售等數據均釋放出改善訊號,就連市場憂心的通縮風險,也隨著量化寬鬆(QE)的效應而煙消雲散,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已連續兩個月上升,多重利多加持歐股短暫回檔後快速恢復上揚走勢。

觀察數據,歐元區綜合PMI自2013年以來也維持擴張趨勢,野村歐洲中小成長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希臘並未打亂區域復甦步調,最新歐洲央行(ECB)的銀行借貸意願調查(BLS)已連續六季攀升,顯示QE活水終能挹注至終端企業與家戶,為經濟帶來廣泛的拉抬效果。

ECB啟動QE挹注市場大量流動性,巴洛克認為,這已為歐股長多行情打下基礎,搭配近期歐洲經濟數據表現良好,在歐元兌美元走勢偏弱的加持下,將有助於提高歐洲出口競爭力,預估今年企業盈餘年增率將8.9%,可望成為歐股續揚的強力支撐。

展望後市,保德信歐洲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宏正指出,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年度報告指出,目前歐元區通膨水準仍遠低於2%的目標,且希臘債務危機尚未徹底解除,建議歐洲央行應該延長原本預計在明年下半年終止的量化寬鬆計畫,預計推升歐股的資金行情,至少可延續至明年。

針對歐股各產業,李宏正表示,市場持續上修能源產業第2季的獲利預估,可觀察能源產業財報能否打敗市場較高的預期,至於金融業,因總經狀況好轉,銀行及保險業是今年來增長動能最佳的子產業,第2季財報可期。

此外,今年來偏弱的歐元匯率,對出口導向的企業有移,汽車及消費品產業獲利將是關注焦點。

---------------下一則--------------- 
三多加持 前景看好2015-07-29 07:21:08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歐洲金融市場的利空因素逐漸淡化,希臘債務危機暫時告一段落,歐股企業財報優於預期,又受惠量化寬鬆(QE)政策,歐洲股債市前景看好。

希臘債務危機警報解除,鼓舞國際資金持續強力挹注歐洲,資金主要流入德國、瑞士與英國。新興組合基金研究(EPFR)指出,不論是歐洲股票型基金、歐洲債券型基金、歐洲平衡型基金,最近一周都呈現資金淨流入。

歐元區7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是53.7,製造業PMI的初值52.2,服務業PMI初值為53.8。
富達證券指出,受希臘危機影響,歐元區7月PMI數據略遜於預期,但仍在50以上。

富達證券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自2013年中以來,歐元區PMI就一直維持在50以上,顯示希臘引起的風險並沒有大幅衝擊歐元區成長。整體歐元區基本面維持穩定復甦步調,加上近來情勢發展樂觀,下月數值可望出現成長。

歐洲經濟穩健復甦,到明年9月起歐洲中央銀行(ECB)將持續推行QE政策,歐元弱勢,加上歐洲企業獲利好轉,都是市場人士看好歐股的重要因素。

此外,美國股市已在高檔區,後市看法紛歧,但就價值面來看,歐股顯得更有吸引力。
高盛上周就建議賣出美股,買進歐股,並且將歐股未來三個月的評等調升為「加碼」。

歐股前景佳,歐洲債券也不弱。市場人士認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年升息機率高,但相較於美國,歐元區沒有升息壓力,歐債的利率風險低。

富達歐元債券基金經理人西姆納(David Simner)指出,由於通貨緊縮壓力仍在,將使ECB的QE政策持續到明年9月,加上政府發行債券數量少,會讓殖利率維持在非常低的水準。

西姆納認為,整體環境仍有利支撐債市。QE政策的助益仍未完全反應,加上經濟溫和成長,企業基本面改善,將維持低違約率,有利歐洲固定收益資產。

---------------下一則--------------- 
富達:歐洲企業獲利佳 汽車商機無限2015-07-29 01:46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2014年全球前5大汽車公司營收排行http://goo.gl/p6aBYs

近期歐洲股市焦點轉向財報,富達表示,根據Datastream的統計,截至目前為止,55%的企業獲利不僅超乎市場預期,且超越長期平均值48%,不少券商仍樂觀預估2015年第2季的歐洲企業獲利平均成長15∼20%,弱勢歐元將持續為歐洲企業帶來助力,投資人不妨趁歐股盤整,持續累積部位,參與多頭攻勢。

富達進一步強調,歐洲央行的量化寬鬆(QE)是弱勢歐元推手,若與美國4次QE漲勢高達130%來比較,歐股與美股的走勢相當接近,雖然目前歐股面臨整理格局,但不少專業機構預期歐洲央行為了進一步達到拉抬通膨目標,在第3季可能祭出另一波的寬鬆措施,如此一來,歐股在整理後多頭可望繼續上攻。

富達指出,歐洲景氣持續位在復甦軌道上,從歐洲汽車製造協會最新的銷售數據即可看出端倪,今年6月份新車銷售年成長率為14.8%,其中24國的銷售量都有兩位數成長,甚至包括希臘在內。

一提到汽車產業,在台灣,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3B-Bentley(賓利)、Mercedes Benz(賓士)、BMW(寶馬),其實世界著名高級汽車還包括Rolls-Royce(勞斯萊斯)、Volkswagen(福斯)、Audi(奧迪)、Porsche(保時捷)、Lamborghini(藍寶堅尼)、Ferrari(法拉利)等,細究這些品牌,都是屬於歐系血統,其中Bentley原創於英國,目前隸屬於德國Volkswagen集團;Rolls-Royce原屬英國,但被德國BMW集團購併,連跑車界的Porsche、Lamborghini,也被Volkswagen收購,因此,全球汽車產業的領導品牌,大部分掌握在德國Daimler(戴姆勒)、BMW、Volkswagen等3大集團之手中。

在汽車工業科技化的趨勢下,「車聯網」時代將來臨!賓士、BMW、奧迪等車商紛紛展現自動車等結合大數據、物聯網與資訊科技等優異技術,引領全球大趨勢。201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Mercedes Benz、BMW、Audi等歐系汽車公司,無不展現自動駕駛、遠端遙控、車載IT系統等研發成果,尤其,汽車工業在科技加持趨勢下,歐系汽車集團領導地位仍無可撼搖。

富達進一步表示,歐系汽車不僅在歐洲市場獨霸,更在新興市場中挖掘到金礦,尤其,新崛起的中國市場更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拜中國中產階級、富豪崛起之賜,德系汽車在大陸高端汽車市占率高達70%以上,德國福斯集團25%營收、BMW集團28%的營收均來自中國,中國更是法國標緻雪鐵龍汽車集團最賺錢地區。

儘管中國經濟成長趨緩,但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418.46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14.57%,占乘用車銷售量41.45%,德系、法系進口乘用車分別銷售198.83萬輛、36.55萬輛,分別占乘用車銷售量的19.69%和3.62%,凸顯歐系汽車在中國受歡迎的程度。不僅如此,根據德國KFZ-BETRIEB汽車雜誌統計顯示,2014年福斯集團以2024.6億歐元營收領先全球各大汽車廠,拿下年度銷售冠軍,Daimler以1298.7億歐元拿下第3名,更透露出歐系汽車的實力堅強。

富達指出,尤其,拜歐元對美元匯率走弱之賜,使歐系汽車出口競爭力大增,其中德國汽車工業的外銷占有很大利基。多家德系車商在亞洲國家打著新款經典版,好讓新興市場中產階級也能買得起歐洲的經典車,贏家不僅是車商、消費者,投資者也沾光。

截至6/30,包括富達德國基金與歐盟50TM基金的經理人就看好Daimler長期發展,持股分別為9.3%與3.7%,其中是富達德國基金最大持股;富達歐洲基金與歐洲大型企業基金則青睞福斯集團全球營收居冠之發展利基,持股分別為3.4%與3.5%,都名列前10大持股。

投資人不妨透過富達歐系基金,不僅兼顧各國股市的輪動契機,也可參與歐洲未來汽車概念股的潛力商機。

---------------下一則--------------- 
商品大跌 全球通縮危機再現 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成長放緩 Fed升息絆腳石2015年07月29日蘋果日報【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債臺高築
各國政府債臺高築之際,商品價大跌使通縮陰影再度籠罩全球,令投資人與央行不安,歐、美復甦帶來的物價上漲壓力,恐不足以平衡中國等新興經濟體放緩帶來的物價下跌壓力。

投資人已把對通縮的恐懼反映在金融市場上,周二美元匯價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召開利率決策會議前夕走弱,表徵美元兌10種主要貨幣行情的彭博美元指數自4個月高點拉回,投資人懷疑美國是否面臨足夠的通膨壓力,能合理化升息舉措,包括原油在內的商品重挫,可能削弱Fed 9月啟動升息正當性。

陸股暴跌加深擔憂
此外,Fed即將升息理論上會削弱美國公債吸引力,但美債卻意外成投資明星,本月來報酬率達1%,可望寫下今年1月來單月最佳表現,印證部分投資人擔憂通縮,擔心商品與股票走跌將拖累通膨,甚至可能帶來通縮。

去年石油和大宗商品市場重挫曾掀起一陣通縮恐慌,如今這種恐慌又捲土重來,全球物價下跌的擔憂再現,中國股市今夏暴跌加深擔憂情緒,市場擔心中國經濟放緩將導致全球經濟成長大幅走弱,疲軟的消費者物價數據亦削弱美國很快將升息的預期。

全球Q2成長率估2%
今春通縮恐慌一度消散,當時投資人認定油價暴跌已結束,寬鬆的央行政策將逐漸透過通膨再膨脹提振全球經濟,因此撤離公債避險港,導致公債殖利率攀升。然而,湯森路透核心商品CRB指數7月驟降10%,跌至2009年初全球經濟深陷衰退以來最低水準。

重點是,該指數已跌穿3月低點,原材料很快將停止拖累消費者通膨的說法令人質疑。摩根大通(JP Morgan)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卡斯曼(Bruce Kasman)說:「大宗商品近期疲弱態勢恐意味全球經濟成長出乎意料喪失動能。」他估計第2季全球經濟成長率可能僅有2%,比他稍早預估的低了1個百分點。

通縮不退對家庭、企業及政府債務均高的發達經濟體傷害最大,消費物價下滑意謂債務實際金額增加,使償債變得更難。

全球消費者通膨已接近零,歐美英經濟復甦未能帶來明顯的物價壓力,同時中國領頭的新興經濟體成長則大幅放緩,使Fed與英國央行升息計劃變複雜,甚至不無延後升息可能。

升息預期已大幅推升美元和英鎊匯價,而貨幣升值本身具通縮效應,因那會壓低進口價格。摩根大通卡斯曼說:「商品價格下跌和美元走強有可能讓Fed放慢升息步伐,美元至關重要。」

---------------下一則--------------- 
外銀 看好能源股前景2015-07-29 01:46 工商時報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大宗商品市場的前景,外銀財管部門投資分析師整年都不看好,唯獨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公布最新觀點,認為油價會在今後12個月內反彈,而且,全球能源行業的表現,有望超過全球股票的總體表現。

瑞銀財管對於布蘭特原油(Brent)和西德州中級原油(WTI)的12個月預測價格,分別為每桶72美元和67美元。此項機構觀點,令投資市場相當驚訝。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亞洲分析師Nicole Decker指出,由於預計油價會逐漸走高,影響所及,看好能源股前景,適合投資人開始逐步布局。
目前原油市場情勢仍被分析師看淡。

渣打財管部門指出,能源需求疲弱,供應端卻相對充裕,令商品市場難有大起色。近期的多年國際事件,讓石油市場感到不安,包括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大陸股市暴跌。繼5及6月穩守每桶65美元左右後,布蘭特原油過去兩周再度下跌10∼15%。

元大寶華綜經院表示,近期油價原則上會呈現弱勢盤整,因此小幅下修WTI油價波動區間從49∼56美元至48∼55美元;維持Brent油價波動區間在54∼62美元。

但是渣打財管研究團隊認為,油價似乎有落底的跡象,伊朗核協議達成,短線利空出盡,且旺季來臨,提供油價支撐。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指出,石油市場的焦點將轉向近期基本面,供求態勢正在改善,市場正逐步達到再平衡,預計油價會逐漸走高。

Nicole Decker指出,油價回頭上升過程,能源股相關將會受益,目前能源行業處於超賣狀態,估值普遍偏低,如過去12個月來,MSCI全球指數上升4%,全球能源股卻下跌25%。

過去一年中,基本面惡化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因素,使得許多能源投資者退守觀望,瑞銀財管分析,過去30年中,美國能源行業的相對估值僅有兩次跌至如今的低點,從歷史數據來看,此現象一旦發生,在後續12個月內的平均回報率會超過市場,因此認為目前是加碼全球能源股的好時機。

---------------下一則--------------- 
布蘭特原油墜熊市 油金還有得跌2015年07月29日蘋果日報【劉煥彥、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大宗商品市場持續下跌,布蘭特原油周一跟隨西德州原油的腳步步入熊市,近來包括原油淨多單創3年來最大減幅、而全球最大黃金ETF持有的黃金規模也降至金融海嘯以來最低,意味原油、黃金價格下檔風險仍持續增加。

布蘭特原油價格昨天在歐洲盤交易時間,最低跌至每桶52.28美元,累計從5月初高點已回檔逾20%,達到市場一般認為步入熊市跌幅要達20%的條件。

黃金需求掉6年新低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統計,避險基金與其他資產管理業者,在截至7月21日的當周,對西德州原油期貨的淨多頭部位銳減28%,是3年來最大減幅,並降至2年低點。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Frost & Sullivan石油與天然氣業務主管賴瑞(Carl Larry)說:「中國股市震盪及原油供給過剩,正在抑制油價走勢,但布蘭特在(每桶)50美元以上還是有支撐,西德州原油在45美元以上也是,這些是重要的避險價位。」

另外,全球最大黃金ETF(Exchange Traded Funds,指數股票型基金)SPDR Gold Trust,截至上周五所持有的黃金部位已連降7天至2187萬公噸,是2008年9月以來最低。

不僅投資需求銳減,黃金實體需求也驟降至6年新低。路透旗下顧問機構GFMS昨公布最新統計,第2季黃金均價雖下跌7.5%,但全球實體黃金需求仍年減14%至6年新低。

---------------下一則--------------- 
綠能後市俏 聚焦3產業2015-07-29 01:46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今年來MSCI世界指數上漲3.33%,布蘭特油期貨上漲2.06%,綠能指數指數上漲7.4%,顯示替代能源績效相對佳,目前面對油價下跌,及預期美國9月升息,激勵美元轉強,並引發資金從大宗商品基金外流,原物料續弱,顯示全球景氣復甦趨勢持續下,有利於綠能產業後市,看好節能效率、水資源、風能及自動化設備。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全球景氣復甦趨勢持續,大陸2020年後的減排力度,將呈現加速增長態勢,2005∼2020年間的減排平均速率為每年減3.9%,2020∼2030年間減排速率將達到4.4%,衍生出來的投資總額,可持續挹注環保產業成長。

大陸現階段在能源方面,風電、水電、核電等都在努力發展;鄭慧文指出,風電開發的力度會多更一些,目前境內風電產業產品技術與品質已逐步達到,使得風電有機會成為繼高鐵、核電之後,另一個最有希望走向國際的一帶一路戰略性產業,也將是「中國製造2025」的先鋒,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認為,綠能環保產業為大陸近年重點扶植的新興產業,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新能源三大戰略產業契合,其中節能、再生技術、環境保護、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太陽能、風能、核能等相關產業長多趨勢不變;因此選擇直接參與政府加強投資環保,節能、污水處理等環保產業的基金,更能提供投資效益。

愛德蒙得洛希爾中國基金經理人李薇薇強調大陸在經濟轉型架構不變下,持續看好新經濟題材,包括TMT、醫藥、環保等,尤其環保議題更值得留意;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增長的成長股已經在這輪市場恐慌中被錯殺,造成估值新低,值得擇機買入,但對於大宗物資,基建等舊經濟品種,建議持謹慎態度。

---------------下一則--------------- 
消費類股 多頭行情燒2015-07-29 07:22:46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http://goo.gl/aeRwbC

今年以來非必需消費股表現突出,在MSCI世界十大產業指數中漲幅僅次於醫療保健股。法人表示,暑假消費潮,銜接9、10月返校消費,以及第4季節慶消費旺季,消費產業多頭行情預期熱鬧登場。

野村全球品牌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暑期渡假潮來臨,精品產業題材面變得豐富,在季節性效應加持下,相關個股將擁有向上攻堅實力,盤面可關注由渡假人潮所帶動的餐飲、旅館、郵輪、精品等暑假概念產業的表現,近期市場面臨短期修正,可逢回布局基本面佳的消費型產業。

根據券商美林美銀估計,海外營收比重高的個股,2015年企業獲利成長平均獲得12%至14%的挹注,預期美聯儲下半年具升息機會,莊凱倫說明,強勢美元將持續為歐系精品營收及獲利提供上修動能,相關個股投資吸引力大增。

華頓全球時尚精品基金理人高仰遠表示,每年下半年的消費旺季都是從暑假旅遊潮開始,接下來10月還有中國十一長假及光棍節登場,緊接著是歐美國家的感恩節、聖誕節等節慶及中國農曆新年等消費力道挹注,看好下半年精品及消費類股表現。

高仰遠進一步指出,歐美景氣持續復甦,可望強化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動能,刺激中國龐大的消費力道,並驅動精品產業持續成長。綜觀來看,亞洲已成為歐洲精品公司全球銷售成長重心,受惠亞洲消費力道持穩,有利精品業的獲利表現。

展望後市,觀察資金面,永豐主流品牌基金經理人羅嘉德則表示,今年歐洲日本相關基金呈現淨流入趨勢,相對其他熱門產業,精品類股本益比還沒來到金融海嘯前水位,精品消費基金有本益比相對偏低優勢,隨全球經濟仍在復甦軌道上,多數國家仍實行寬鬆貨幣,未來潛力可期。

華南永昌全球精品基金經理人黃欣儀則表示從過去歷史經驗,在消費旺季刺激下,精品類股下半年表現優於上半年,建議投資人可在此時分批布局精品基金。投資標的上,羅嘉德指出,昨(28)日公布財報的Gucci營收成長4.6%,優於市場預期的衰退3.2%,Gucci股東開雲集團第2季營收成長逾二成,他看好LV等精品企業財報未來表現。

---------------下一則--------------- 
跨國平衡基金 上半年規模增逾25% 2015-07-29 01:46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平衡組合基金績效前5強http://goo.gl/P3M3sc

2015年上半年金融市場經歷希臘債務危機、俄烏地緣政治風險、陸股震盪,加劇股債市波動程度。然而,股債靈活配置的跨國平衡組合基金、多元資產基金,展現能漲抗震實力,深受投資人青睞。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截至6月底,跨國平衡型組合基金規模逆勢成長25.91%,相較於跨國股票型與債券型組合基金分別減少28.63%與15.29%,顯示兼具收益、成長與抗波動的平衡組合基金,已成為當前日益波動環境下的投資顯學。

德盛安聯四季雙收入息組合基金經理人傅子平表示,全球景氣持續復甦,加上歐洲、日本與大陸等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仍維持寬鬆,市場的流動性仍然充沛,提供股債市投資機會。

野村多元資產動態平衡基金經理人黃家珍表示,希臘危機緩解刺激市場信心回升,成熟國家經濟維持復甦且企業獲利展望轉佳,下半年雖仍有美國升息議題干擾,但金融市場多已逐漸反應,因此以多元資產配置而言,調升股票部位為相對加碼的投資建議,成熟股市優於新興股市。

債券部分,黃家珍看好受惠於景氣復甦的公司債展望,尤其是基本面仍強的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則採取較分散投資的策略。

宏利亞澳入息成長平衡基金經理人徐志偉指出,股市中的高股息股票能提供投資人參與成長的機會,債市的高債息債券能提供穩定收益;若能以多元資產基金同時投資有穩定配息紀錄,與獲利增長潛力可支持日後股息成長的股票,以及企業債券等多元化資產,就有機會獲取持續性的收益。

柏瑞投信投資顧問部主管黃大展認為,此時不妨聚焦歐洲,因相較於美國市場,歐洲持續量化寬鬆政策,在猛藥刺激下,歐股有可能複製美股經驗,成為下一個潛力爆發市場。

---------------下一則--------------- 
陸高收債勇 後市不淡2015-07-29 07:09:14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雖然中國股市大幅震盪,但中國高收益債卻在人民幣緩步走升的加持下表現平穩,法人表示,此凸顯中國債相對抗震,有機會吸引部分風險偏好較低的資金回流到債券商品,中國高收益債市表現不看淡。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陳勇徵指出,根據中國人行的數據顯示,6月底境外人士持有的存款資產比去年12月底時減少了2,518.35億元,而股票、債券分別增加578.21億元、925.02億元,顯示債券類投資依舊獲得高度青睞。

而今年以來亞洲高收益債上漲4.97%,相較於美高收的1.03%,表現明顯強勁。德盛安聯目標收益基金經理人許家豪指出,其中,中國占亞高收指數的權重約為五成,在官方政策支撐與利差具吸引力下,能提供價格支撐。

展望後市,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郭世宗指出,隨著中國在全球的經濟地位日顯重要,人民幣需求也是與日俱增。

有鑑於人行續行寬鬆,人民幣存款利率極低,因而帶動資金前進收益率較高的中國高收益債,加上中國企業獲利逐步恢復向上動能,更進一步強化投資信心。

另外,陳勇徵也說明,今年以來政策層面為人民幣進入SDR做了很多努力,若人民幣能夠加入貨幣籃子,這意味著IMF成員國,將會自動持有人民幣資產,將會成為IMF的儲備貨幣,顯著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及人民幣跨境貿易的發展。

在股市震盪修正之際,債市可望成為資金避風港,隨著人行降准降息和再下調逆回購招標利率的影響,資金面趨寬鬆,離岸人民幣點心債相對具吸引力,陳勇徵也建議投資人可持續關注中國高收益債券後市態勢。

余鎮文看企業盈餘,目前逾65%的企業上調獲利預期,是2011年第4季以來最高水準。預期中國企業財報將於8月下旬進入發布高峰期,這次財報表現可望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