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1040808-0810基金資訊

2015年08月10日
前7月台股跌6.9% 逾4成台股基金還是賺2015-08-10 01:43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統計台股今年前7月下跌6.9%,電子指數更下跌兩位數的10.25%,表現相當不理想,但反觀台股基金相對優異,總計83檔一般型台股基金中,共76檔基金、約9成以上勝大盤,其中更有37檔基金、4成以上維持正報酬,顯示台股基金績效亮眼。

富蘭克林華美傳產基金經理人楊金峰表示,國內外負面訊息干擾下,台股急跌導致許多法人面臨停損壓力,加上市場尚在適應10%漲跌幅,短線籌碼紊亂造成盤中一度跌破8,500大關,但漲跌幅放寬讓台股修正時間縮短,以盤代跌且將利空消息反應完畢,預料第4季有機會出現好的反彈空間。

台股本淨比跌至1.5倍以下,為過去10年以來強力支撐水位,加上3.9%股利率水準,將可吸引中長期投資性買盤進;楊金峰指出,建議持股布局首選歐美相關度高的產業的紡織、製鞋、運動休閒、房市等,避開與大陸市場連動性高的基本民生消費,如食品、便利商店等。

宏利臺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陳伯禎強調,台股修正後,未來相對看好蘋果概念股、晶圓代工及封裝測試族群、金融族群、汽車零組件、美國復甦概念股等;相對的,如營建類股、鋼鐵�水泥�橡膠類股、百貨等內需股則宜持保守看法。

日盛精選五虎基金經理人林佳興認為,台股一路破底,指數持續修正,電子業展望不佳,近期震盪整理,焦點鎖定營收及財報,類股上如進入升息循環,壽險產業受益最直接,資金面將鎖定在金融股,蘋果新品概念股相關族群近期波動大,可逢低分批布局。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陳建宗分析,台股7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尾盤由電金類股拉抬守住5日均線,但仍面對8,500整數關卡保衛戰,技術線型的短中長期均線皆為空頭排列,日KD及RSI指標低檔止跌向上,融資餘額已大幅減肥,預料短線跌深有小反彈,個股輪流打底,指數橫盤整理。

---------------下一則--------------- 
救市銀彈有5兆民幣 上證股漲撒紅花2015年08月08日蘋果日報【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陸股再傳籌碼面利多,若包括官方已投入救市的9000億人民幣,中國政府與民間可望動用的資金總額上看5兆人民幣,遠高於先前傳出的2兆,激勵陸股周五價量齊揚,周線也由黑翻紅,漲逾2%。

周五價量揚 周漲2%
上海證券報昨天報導,若統計境內294檔中國股票基金,在7月27日上證指數出現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當天,至8月4日之間的資產規模變化,上述基金在這段期間,幾乎沒有任何買進或賣出,意味這些基金仍坐在總額逾1兆人民幣的現金上,可能伺機重新投入股市。

報導引述上海一位不具名基金經理人的話說:「經過(陸股)暴跌之後,部分公司股價已經跌回到牛市啟動之前,重新介入的時機已經來臨。」

彭博周四晚間則引述多位消息人士的話說,中國證金公司準備再籌募2兆人民幣的資金,若消息屬實,意味官方準備投入救市的資金將達4兆人民幣。

受到上述消息激勵,上證綜合指數昨應聲上揚,使原本將收低的周線翻紅,周五終場上漲82.67點,漲幅2.26%,以3744.21點作收,累計本周小升2.19%。

上證50 ETF期權暴漲
不僅如此,滬深兩市昨有200檔個股漲停,成交值回升至8943億人民幣,較周四的近4個月低點7071億人民幣回升。

陸股周五早盤有個插曲,上證50 ETF期權(即選擇權)全面上漲,其中8月合約開盤,瞬間飆漲1000%後回落,有傳聞指稱是周四結算數據不正確所導致,也有交易員說是胖手指。上海證交所接近10點時,暫停上證50 ETF期權交易,到下午2點才恢復。

---------------下一則--------------- 
中國PPI慘 連41月下滑 CPI小增反映豬肉飆漲 通縮威脅升高2015年08月10日蘋果日報【于倩若╱綜合外電報導】

需求疲軟
中國7月PPI劇降5.4%,創近6年最大降幅,已連41月下滑,顯示工業部門的國內外需求均疲軟,7月CPI雖超預期年增1.6%,但主要反映豬肉飆漲,中國整體通縮威脅升高,當局有必要祭出更多刺激措施提振經濟。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降幅自6月年減4.8%擴大,且跌幅大於預估的5%,寫下2009年10月來最大降幅,延續已持續逾3年的連跌走勢;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雖創1年多來最大升幅,優於預估的1.5%,但主因豬肉較1年前大漲16.7%,抵銷非食品項目上漲乏力。

估人行會再降息
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先前豬價走跌促使豬農少養豬,7月豬肉價格漲幅較6月擴大9.7個百分點,對CPI影響從前月0.2個百分點擴大逾1倍到0.48個百分點。部分市場人士擔心,豬肉飆漲恐阻礙中國人民銀行(人行)進一步擴大寬鬆,但人行上周五表示,貨幣政策不受單一商品價格變動所左右,試圖緩和疑慮。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駐新加坡經濟學家周皓指出,中國當前政策聚焦於生產者通縮,人行有必要再次降息。

PPI恐續跌到明年
分析師指出,PPI走跌也反映全球大宗商品重挫,短期內難止跌。交通銀行經濟學家劉學智認為,PPI跌勢恐持續至明年上半年,恐威脅官方經濟成長目標。

中國官方將今年經濟成長目標訂在7%,將創25年來最低,但許多經濟學家相信,實際經濟成長情況恐較預期弱得多。路透調查顯示,許多經濟學家預期,去年11月來已4度降息的人行,年底前將再降息1碼,同時將續調降存款準備金率4碼。

PPI續跌令人擔心,因會侵蝕礦商與製造商獲利,加重他們的債務負擔。中國企業負債已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6倍,達美國水準的2倍。

陸企連21月裁員
房市降溫、出口走疲及投資疲軟均抑制中國經濟成長,旨在支持內需並協助陸企借貸的強勢人民幣政策,卻傷害了出口商。上周六出爐的外貿數據顯示歐洲對中國出口品需求低迷,中國對最大市場美國的出口,更出現3月來首見下滑。

近期陸股震盪也增添中國當局進一步寬鬆政策的迫切性,但即便人行也已警告寬鬆政策恐難有效減輕企業痛苦。中國企業已連21月裁員,並削減售價至半年新低以吸引顧客,而在銀行擔心壞帳高築而不願擴大放款下,中國企業也在縮減支出。
澳盛銀行(ANZ)表示:「下半年欲維持7%成長率是個挑戰,貨幣政策須加強支持力度。」

---------------下一則--------------- 
大陸權重 拚再上層樓2015-08-10 01:43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MSCI權重連四季上調http://goo.gl/2dKCOh

MSCI季度調整13日登場,6月MSCI未能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但大陸在新興市場的龍頭地位屹立不搖,經濟重要性更是與日俱增,MSCI已連續四季調升大陸在新興市場指數權重,累計上調幅度達7.3%,目前占比已達四分之一。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余鎮文強調,一旦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跟隨MSCI指數進行資產配置的法人或機構,料將重新調整投資比重,投入資金前進A股,將為陸股長線行情增添柴火。

余鎮文指出,若將A股的5%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占比將達1.3%,預估將有30億美元的國際資金進駐,若將A股全部納入,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將達20.5%,流入A股的國際資金可望達475億美元。

近年大陸積極加速資本市場開放,包括擴大QFII及RQFII額度、開放滬港通等,伴隨內地香港基金互認機制上路,以及深港通有機會在未來一年內實施,資本國際化腳步再邁出一大步,並將提升國際性指數納入A股的意願,進而加快外資前進A股步伐,引入源源不絕的外資活水,JP Morgan預估2020年外資占A股比重將從2%翻倍至7%。

保德信中國產品首席石永平分析,目前外國投資人欲布局陸股仍有一定的限制,讓今年6月陸股再度被MSCI新興市場指數排除在外;只是隨著下半年深港通上路,且滬港通的每日限額有望放寬,QFII與RQFII的審批程序逐步簡化,未來A股的開放性可望更上層樓,尤其MSCI與證監會的工作小組成立,讓納入時間點變得更彈性,相關題材得以持續發酵。

石永平建議,上半年英國富時集團(FTSE)率先將陸股納入指數成分,全球最大的ETF集團領航(Vanguard)也宣布要將陸股納入基金資產配置,足見陸股加入全球投資布局已是大勢所趨,投資者應搶在陸股上榜MSCI前卡位,以掌握未來陸股進榜帶來的利多行情。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顏世龍表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按照購買力平價(PPP)計算,2014年大陸經濟規模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GDP占全球比重相較2000年成長4.4倍,由3.7%大幅攀升至16.3%,連帶使金融市場重要性提升。他指出,下半年大陸貨幣政策仍寬鬆,且資金可望由房市轉向股市,加上2016年MSCI納入A股利多,中長期大陸股市牛市基調並未改變,持續看好股市行情。

---------------下一則--------------- 
大摩:A股下半年長多2015-08-10 06:48:1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根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摩)最新報告,近三個月各項經濟數據加權平均計算後,在亞太(除日本)主要經濟體中,大摩唯一看升中國的整體經濟動能。法人分析,大陸官方積極護航A股,後續還有十三五規劃、冬奧、深港通題材值得期待,總經數據疲軟亦提升官方加碼刺激的可能性,A股下半年長多可期。

保德信投信投資長黃時彥分析,上周激勵股市政策依舊,上交所與深交所宣布限制融券的當沖交易,中信、華泰、長城、國信等多家券商跟著響應,宣示將暫停融券交易;此外,發改委發布「實施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通知,希望藉由引入社會資本,刺激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等重點領域,形成具有創新和發展能力的產業聯盟。

復華中國新經濟A股基金經理人余文耀表示,大陸官方積極護盤維持股市穩定,祭出多項措施救市,融資餘額已大減逾1兆人民幣,研判下檔空間有限,建議可逢低布局。

---------------下一則--------------- 
寬鬆政策出籠 高息A股可期2015-08-10 01:43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大陸政府持續放寬股市的相關政策,大陸股市極具上漲潛力,只是投資陸股有門道,在承擔相當風險下,可多留意股息收益率和報酬率相對較高的大陸高息A股。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余鎮文指出,比較大陸高息A股和大盤滬深300指數的表現,大陸高息A股的股息收益率達3.8%,遠優於滬深300指數的1.7%,但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卻分別只有11.5倍和2.2倍,低於大盤的18.2倍和2.9倍,顯示大陸高息A股兼具收益和價值面優勢。

華南銀行副總經理李宗賢表示,無論一帶一路、互聯網還是工業4.0等議題,大陸市場在多項政策力挺下,長線行情可期,投資人應該在這個階段做好資產配置規畫。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朱繼元表示,大陸製造業略出現回溫的跡象,而暑期效應也帶動消費活動趨於旺盛,近期盤勢在8月中期財報密集公布下,預期仍呈現盤整走勢,多以個股表現為主。

NN(L)大中華基金經理人Bin Shi指出,大陸實施寬鬆、改革與開放的腳步不停歇,包括零售銷售與房地產交易量等領先指標也開始初步獲得改善,未來各項經濟數據惡化的機率也不高,因此當市場止穩後,2016年的陸股也會重新回到納入MSCI指數的考慮名單上,為之後的上漲提供理由。

愛德蒙得洛希爾中國基金經理人李薇薇指出,在大陸經濟轉型架構不變下,持續看好新經濟,如TMT、醫藥、環保等,而對大宗物資,基建等舊經濟品種表示謹慎態度。值得注意的是,某一些高增長的成長股已經在這輪市場恐慌中被錯殺,造成估值新低,值得擇機買入。

德盛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在大陸保增長與促改革的目標下,預計將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有利因應經濟調整結構過程,在政策支撐與內需改善下,經濟可望逐季持續改善。

---------------下一則--------------- 
中國平衡基金 後勁強2015-08-10 06:51:2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http://goo.gl/moydsJ

MSCI明晟季度調整即將於13日登場。由於中國在新興市場的龍頭地位屹立不搖,經濟重要性更是與日俱增,專家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布局股債並進的中國平衡型基金,參與中國長線走升趨勢。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余鎮文強調,中國身為全球第二大國,也是經濟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影響力已非同日而語,因此,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一旦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跟隨MSCI指數進行資產配置的法人或機構,也將重新調整投資比重。余鎮文指出,若將A股的5%納入MSCI新興市場 指數,占比將達1.3%,預估將有30億美元的國際資金進駐,若將A股全部納入,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權重將達20.5%,流入A股的國際資金可望高達 475億美元。

余鎮文認為,近年來中國政府積極加速資本市場開放,包括擴大QFII及RQFII額度、開放滬港通等,伴隨內地香港基金互認機制上路,以及深港通有機會在 未來一年內實施,資本國際化腳步再邁出一大步,並將提升國際性指數納入A股意願,加快外資前進A股步伐,JPMorgan預估2020年外資占A股比重將 從2%翻倍至7%。

余鎮文說,建議選擇股債並進的中國平衡型基金,透過納入高息A股及中國債券的中國平衡型基金,將能在較低的波動度下參與中國長線走升趨勢。

永豐滬深300紅利指數基金經理人林永祥認為,中國經濟在全球影響力有目共睹,MSCI對外資機構法人參考性也不用多言。MSCI納入A股是遲早的事,預期中國股市表現長線樂觀,建議以大型績優藍籌股布局,既相對穩健,也不會錯失上漲行情。

德盛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A股在市場情緒消化後,可望回歸理性態勢,隨著籌碼整理後,亦提供較佳進場時機。

---------------下一則--------------- 
陸股太跳tone 平衡基金躍主流 中國基金轉型 股債混搭不怕瘋牛變慢牛2015年08月10日蘋果日報【高佳菁╱台北報導】

隨著中國勢力崛起,中國投資熱潮持續蔓延,但中國基金的投資內涵跟著政策開放及經濟局勢與時俱進,從前2年盛行的純中國A股基金,今年交棒給中國股債平衡基金,顯見近期陸股走勢變化莫測,驅使中國投資焦點轉向股債兼具、追求收益的中國平衡基金。

摩根中國雙息平衡基金經理人余鎮文指出,中國投資熱潮持續多年,基金投資主軸隨著經濟環境及政策開放也有所轉變,從早期聚焦兩岸三地的大中華基金、以香港掛牌的中資股為主的中國基金,到2012年法令開放100%投資A股後,引爆中國A股基金募集熱潮。

民幣資產納投資組合
然而,隨著瘋牛行情轉換到慢牛行情的震盪走勢,中國純股基金已無法平復投資人對於陸股憂慮,驅使投信發行的中國基金轉型為股債兼具的中國平衡基金,同時跟上全球追求收益的風潮,成為今年前進中國的主力商品。

余鎮文指出,中國企業財報將於8月下旬進入發布高峰期,預期本次財報表現可望回穩,但向上動能仍需時間恢復,短線震盪難以避免,建議透過納入高息A股的中國平衡基金,在較低的波動度下參與中國長線走升趨勢。

保德信投信投資長黃時彥表示,布局中國應擴大投資目光,將人民幣資產納入投資組合,國人主要投資包含人民幣收益型產品(例如貨幣市場型基金、定存)、中國債券及A股,其中投資人民幣收益型產品著眼的是「獲取固定收益」的機會,而投資A股則希望掌握中國經濟轉型的進程,不論如何,皆必須考量的關鍵是「穩定的匯率走勢」。

積極型布局A股基金
看升人民幣中長期走勢的保守型投資人,可考慮將人民幣貨幣市場型基金納入投資組合,至於較積極的投資人,在人民幣兌美元相對抗貶,不妨以定期定額或分批加碼,持續布局匯損風險較小的A股基金。

施羅德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正和指出,中國境內債券市場從去年第4季起殖利率已明顯下跌,充分反映降息利多;相反地,因為市場對人民幣的升貶方向預期變化較大,使得離岸人民幣債券在這一段時間未如境內債券完全反映中國降息利多,此類債券預期未來將受惠中國降息最多。

---------------下一則--------------- 
歐股走高 美中震盪2015-08-10 06:58:59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http://goo.gl/EdCDjp

上周全球股市走勢分歧,美股呈現震盪回檔,歐股則是在財報利多帶動下走高,表現相對突出。亞股則是漲跌互見,中國大陸股市持續震盪走勢,東南亞股市則以印度、印尼等表現較佳。

野村投信表示,美股除受到經濟數據及企業財報消息影響,近期油價與原物料價格走低,也是打壓美股的因素之一;能源價格除受到供過於求干擾外,大陸經濟數據 仍疲弱,也不利商品價格走勢,預期近期走勢仍將受到較大壓力。此外,市場對於美國升息時程仍有諸多臆測,短期內美股仍以整理走勢為主。

陸股近期震盪,野村投信指出,由於投資信心仍薄弱,加上近期經濟數據依然不如預期,以及8月中期企業財報募集公布下,市場波動仍將偏高,多以個股表現為主。不過,陸股波動雖大,但底部已浮現,市場在短期反彈之後,將再度回歸基本面。

近期影響全球股市動向的因素包括:FOMC利率動向及原物料、油價走勢,由於對美國升息的預期市場多半已反映,預料再大幅波動的機率不高,但原物料與油價走低,不利原物料出口為主的市場。

---------------下一則--------------- 
亞洲消費信心佳 印度基金有潛力2015-08-10 01:43 工商時報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印度基金績效亮眼http://goo.gl/OVKBA2

國際市調公司尼爾森(Nielsen)公布2015年第2季全球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報告,全球消費者信心前5名有4名在亞洲, 各為印度、菲律賓、印尼、泰國,印度更以131點居全球之冠,迎接第4季消費旺季將到來,可多留意亞股基金投資契機,尤其是印度相關基金。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印度企業2016財年第1季財報陸續公布,整體營收與獲利年成長率持平,小幅優於前兩季的負成長,但若排除原物料產業,營收與獲利年成長率明顯由負轉正,這也是市場評估印度股市的重點;印度股市近期修正下本益比已趨於合理,甚至低於長期平均,更具投資吸引力,且外資在5、6月連2個月賣超後,7月轉為買超,顯示對印度股市後市不看淡。

亨德森遠見亞洲股息收益基金經理人Mike Kerley與Sat Duhra指出,印度迫切需要的改革措施正在籌備當中,宏觀經濟數據亦有好轉,新的投資周期正在醞釀中,提供不少收益和增長機會。短期來看,印度投資前景可能未有盡顯優勢,但未來2∼3年,強勁投資週期再現,將改變遊戲規則並推動資金流入,支撐個股收益,加強亞洲吸引力。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認為,印度製造業PMI指數從51.3上升至半年來的高點52.7,製造業活動又更進一步改善,顯示國內生產增長的強勁;新接訂單呈現一個穩定且加速的上升,製造業表現將有機會持續受惠政府大推印度製造的政策而逐漸好轉,印度指數短線在均線之上,在基本面足夠支撐,加上外資資金續入,股市技術面有望逐漸轉好。

除了印度後市看好;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強調,新興亞股成長力道在全球景氣復甦態勢下,將最受惠且最穩定,題材豐富,如大陸結構轉型及東協經濟共同體將正式生效,投資前景明朗,可多留意相關投資契機。

---------------下一則--------------- 
八檔印度基金 周漲2.5% 2015-08-10 06:56:5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持續震盪,近一周MSCI世界指數下跌1%,亞股中的印度股市表現相對較佳,同一期間上漲0.4%,也推升基金績效表現。統計投信超過250檔海外基金中,近一周以印度相關基金為首、合計八檔基金漲幅超過2.5%,成為海外投資亮點。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美國幾已確定今年會升息,由於升息議題市場已多次討論,後續影響已淡化;在油價方面,因強勢美元確立,在美元升值下,油價易跌難漲。

林光佑指出,7月中旬前,印度股市延續上漲態勢;中下旬受到國際金融震盪影響而走跌,但在季線附近仍有支撐。8月以反映財報狀況、雨量變化及國際原油走勢為主。若國際金融市場未出現重大利空,仍正面看待印度市場。先前印度在利率會議決定維持利率不變,但市場仍預期印度今年還有降息空間。

在投資方面,看好下半年經濟加速復甦,建議持有循環性類股為主,包含金融、整車,油氣產業,和成長性較高的生醫類股。

瀚亞印度基金經理人林元平分析,印度股市近期反彈力道大,主因市場看好印度可望通過GST稅改法案過關、低油價減少當局燃料補助費用等。總經面也傳佳音,Q1經濟成長率7.5%,Q2企業財報獲利符合市場預期,吸引投資人從部分漲多市場轉向印度。原油價維持低檔,受惠低油價趨勢,印度經常帳赤字占GDP比例可望從現行1.3%縮減至2016年3月的1.1%,支撐印度股市。

---------------下一則--------------- 
企業獲利撐腰 歐股後市俏2015-08-10 01:43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境內歐股基金績效表現http://goo.gl/kkD8jA

希臘風波在歐元區的效應已大幅淡化,加上歐洲企業獲利回穩,法人指出,歐股後市看俏。歐洲企業約有一半已公布第2季財報,摩根士丹利統計至8月3日為止,有37%的盈餘表現優於市場預期、26%低於市場預期,但整體盈餘水準高於首季,其中表現最佳的是金融銀行業。

野村歐洲中小成長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歐股歷經多次風波已能理性以對,然希臘脫歐免不了對經濟基本面帶來部分影響,雖然短線對經濟體造成部分衝擊,然以企業體來說,仍然呈現正面成長訊息。

莊凱倫認為,歐元區綜合PMI自2013年以來便維持擴張趨勢,希臘並未打亂區域復甦步調,最新ECB的銀行借貸意願調查(BLS)已連續六季攀升,顯示QE活水終能挹注至終端企業與家戶,為經濟帶來廣泛的拉抬效果。

亨德森遠見泛歐股票基金經理人Tim Stevenson指出,先前歐洲金融市場受希臘問題影響而大幅波動,所幸有關連鎖反應有限,從採購經理人指數及貨幣成長數據來看,顯示歐元區經濟狀況仍然強勁。

柏瑞投信指出,希臘事件後,歐股行情再次鳴槍,預期投資人焦點將再次聚焦在持續復甦的基本面跟寬鬆環境上,未來在市場信心持續回溫,歐股具強勁反彈機會。

元大寶來泛歐成長基金經理人林志映表示,預期歐洲工業生產及經濟成長可望走揚到年底,展望明年更可望優於今年,歐股可說是風險報酬相對有利,建議加碼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歐元區產業擴張步調不變,隨著希臘問題淡化,8月製造業指數可望好轉,歐股買氣不受希債問題干擾,外資維持連續11周淨流入,7月以來流入達150.72億美元,此外,因歐元維持弱勢有利於歐洲企業獲利動能,企業獲利表現可望支撐歐股動能。

摩根歐洲策略股息基金經理人巴洛克(Michael Barakos)指出,歐洲預估今年企業盈餘年增率8.9%,可望成為歐股續揚的強力支撐。

富蘭克林坦伯頓互利歐洲基金經理人菲利浦.博吉瑞表示,在歐元長線貶值趨勢,輔以低油價環境,都有利維繫歐洲景氣復甦動能。

---------------下一則--------------- 
歐版QE 加深小型股魅力2015-08-10 01:43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 �台北報導

股市最怕不確定性,但希臘債務問題並未讓前景受到顯著影響,法人指出,隨著歐洲景氣數據轉強,經濟穩步復甦,歐股的回檔正是買股的好時機,特別是小型股,原因包括評價面深具優勢、相較於大型股更能受惠國內經濟狀況改善、併購活動增加、盈餘成長前景佳等。

景順歐洲大陸企業基金經理Erik Esselink表示,看好歐洲的投資基調不變,當地經濟正在加速復甦,歐股評價便宜,歐洲央行預計將續推寬鬆貨幣政策,不排除未來將進一步向市場注資。

Erik Esselink認為,投資歐洲小型股的誘因依舊存在,事實上歐版QE更強化小型股的吸引力。按照經驗,歐股的多頭行情並非由經濟成長帶動,而是便宜的評價與企業獲利改善,使得投資人重新擁抱遭受冷落的歐股。

他指出,估計營收逐步走堅、獲利率改善將促進企業盈餘成長,加上低通膨、低融資成本與低匯價等有利環境,將大幅推升歐企獲利率。在未來12個月內,歐陸的經濟復甦可望加快腳步,有助於歐股上攻。

宏利投信總代理亨德森遠見泛歐股票基金經理人Tim Stevenson指出,過去一個多月金融類股票表現不錯有些出乎市場預料,由於市場判斷處於危機時,恐懼情緒往往會蔓延到所有金融類股票,但實際市場表現卻帶出一個穩健訊號,即金融機構的資本比率已有所提升,且對市場的連鎖反應也受到控制。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7月歐元區PMI雖然下滑但仍優於預期,各國製造業表現仍然穩定,歐元區產業擴張步調不便,隨著希臘問題淡化,8月製造業指數可望好轉,歐股買氣不受希債問題干擾,此外歐元維持弱勢有利於歐洲企業獲利動能,企業獲利表現可望支撐歐股動能。

---------------下一則--------------- 
黑田示警:油價再跌 通膨2%恐遲到2015年08月08日蘋果日報【劉煥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銀行(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警告,若油價繼續跌下去,日銀希望明年9月通膨達2%的目標時程,就可能要延後,意味油價已成為日本經濟復甦大敵。

黑田昨天在政策委員會議後的記者會中強調,除非油價跌得夠久,使企業界不想再調高售價,危及整體通膨走勢,日銀才會考慮擴大貨幣寬鬆措施的規模。

昨維持現行貨幣政策
黑田說:「近期出口與工業產出的疲軟是暫時,薪資續增將使民間消費脫離谷底,愈來愈多企業調高產品售價,顯示基本通膨趨勢改善。」

日銀政策委員會昨天以8比1票數,通過現行貨幣政策維持不變,保持每年以80兆日圓的規模購債,完全符合先前外界預期。

當前日本經濟並非全然順利,去年安倍政府首次調高消費稅後,日本經濟一度陷負成長。高盛與摩根大通等外資大行認為,日本政府正評估經濟回溫的力道。日本政府預定17日上午公布上季經濟成長率。

另外路透報導,在日銀總數9人的政策委員會中,這次唯一投反對票的審議委員,是現年51歲的木戶登英,也是年紀最輕的審議委員。

木戶登英認為,日銀應該在彈性物價的目標下,維持目前的購債規模與零利率,而非黑田東彥設定的2%,且日銀每年購債規模,應從80兆日圓大減至45兆日圓。

---------------下一則--------------- 
原物料大跌拖累 重創日本商社2015年08月08日蘋果日報【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綜合商社為確保滿足國家資源需求,深入布局原物料,但中國經濟走疲、商品行情跌,上季龍頭三菱商事(Mitsubishi Corp.)純益銳減32%,市值第2大的三井物產(MITSUI & CO.)下滑24%,紛受重創。

三菱上季純益減32%
《華爾街日報》指出,綜合商社擔綱日本經濟發展要角超過1世紀,也是全球原油、天然氣、燃煤及各種礦物的投資大戶,儘管整體來說,能源等商品價格走跌對日本是利多,卻重創這些貿易商,削弱原物料大跌對日本的淨效益。

在商品行情大跌壓力下,日本綜合商社必須重新思考戰略,轉投資食品、保健及金融等非資源領域。

伊藤忠純益逆勢增50%
部分多角經營、降低對原物料業務倚賴的綜合商社,近來都逆勢締造好業績。以紡織品交易起家的伊藤忠商事(ITOCHU)上季純益便逆勢大增50%,創單季新高;丸紅株式會社(Marubeni)則靠化學、森林產品,平衡穀物事業衝擊,維持獲利小幅成長。

伊藤忠商事1月甫與正大集團聯手投資中國中信100億美元、取得20%股權。儘管和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一樣擔心中國經濟放緩衝擊,但伊藤忠商事表示,中國投資事業聚焦較穩健的服飾與食品,目前影響不大。

---------------下一則--------------- 
替代能源基金 電力強2015-08-10 07:02:59 經濟日報 記者溫子玉�台北報導
http://goo.gl/3CBBI9

美國減碳新法推出,排碳量減幅由30%提高為32%,法人指出,新法規推廣以風能及太陽等再生能源,有機會帶動全球其他各國更積極推廣,投入資源將長期支撐替代能源產業發展。

今年以來MSCI世界指數上漲2.2%,布侖特油期貨下跌15.28%,綠能指數上漲3.17%。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今年以來替代能源績效走揚,明顯與能源類兩樣情。

美國在8月3日宣布發電廠大幅「減碳」法規最終版,以此做為美國出席2016年全球氣候會議的提案藍本,這項計畫將使美國成為全世界「減碳」的領導國,帶動全球更積極推動相關法案,挹注替代能源產業前進大動力。

富蘭克林華美天然資源組合基金經理人胡志豪表示,目前全球再生能源占全球能源總額不到3%,政府的態度與支持,對於替代能源產業發展成功與否關係重大。

美國總統歐巴馬推動減碳新法,且將以此做為明年全球氣候會議提案藍本,可望帶動其他國家跟進,推出扶植發展替代能源產業的相關政策,此為因應氣候變化與能源相關政策的長期發展方向,是未來值得關注的趨勢。

針對新法規,鄭慧文指出,新法規更重視太陽能及風力等替代能源,凡是提前在2020年、2021年達成再生能源發電目標,以及提前投資風能及太陽能的州,皆能獲得汙染抵扣額度。
此外,中國大陸現階段在能源方面,風電、水電、核電等都在努力發展。

根據大陸風能協會統計,2014年大陸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全球之冠,年增率達44.2%,全年棄風率也從11%下降到8%,顯示風電行業景氣轉佳,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展望後市,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許瀞勻表示,預計在全球景氣復甦的趨勢下,綠能產業將持續成長,節能、自動化、水資源、廢棄物回收將是此趨勢下的投資主軸。

綠能指數各產業年初以來呈現輪動格局,分散與多元配置及動態靈活調整才能掌握趨勢,投資人可透過組合基金布局,同時參與其他產業能見度高的趨勢產業的投資機會。

---------------下一則--------------- 
還ok 美非農就業增21.5萬人 7月失業率維持5.3%低點 強化9月升息信心2015年08月08日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最新數據
美國勞工部昨公布,7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1.5萬人,低於6月修正後的數據23.1萬人,仍略高於上半年月均增長步調,失業率持平在7年低點5.3%,平均時薪則月增0.2%、擺脫前月的零成長,顯示勞動市場持續轉強,料增添美國聯邦理事會(Federal Reserver,Fed)在9月啟動升息的信心。

日前Fed一再表明可望在年底前展開升息,但在全球成長恐趨緩、強勢美元傷害出口等負面風險下,市場對如今展開升息是否合適仍無確切共識,使外界將7月和8月就業報告視為9月會否升息的最終指標。

愈來愈難招到作業員
BANK OF THE WEST首席經濟學家安德森(Scott Anderson)說:「新增就業人數大致符合預期,(Fed應會)朝9月升息邁進。」

Fed上月例會才上調對勞動市場評估,表示受「就業增長強勁、失業率下滑」帶動,勞動市場持續改善。然而企業雖開始增加聘僱,美國薪資水準與生產力表現卻遲遲不見明顯起色,成為Fed回歸利率常態化的疑慮。

就業機會集中服務業
為WHOLE FOODS MARKET等高階超市供應調味料的食品廠Chelten House可以解釋這種現象的成因。

近5年因有機食品大為流行,Chelten員工數倍增至300人,光去年就增聘60人,公司主管還抱怨隨著失業率下降,不只是技工,連生產線作業員都愈來愈難招到人。

儘管如此,Chelten卻沒將薪水調高多少,過去幾年也只建了1座自動化程度較高的新廠。這已成為美國經濟脫離衰退後,中小企業的普遍情境。一方面因人力需求尚能滿足,所以無意大幅調薪,另一方面對前景仍稍欠信心,不願進行大規模資本投資,只靠增聘人手來提高產能,結果抑制了生產力與經濟復甦。

薪資增長速度與生產力能否回升,不僅關乎美國人民生活水準,對通膨情勢與經濟成長也將大有影響。

失業率5.2%不易通膨
雖然遭低油價衝擊的能源業恐持續裁員,但美國7月服務業景氣增速創下10年新高,代表就業機會可能集中在相關行業,並有望帶動整體薪資上揚。

不過,自2013年初以來每月非農就業新增人口平均達22.5萬人,許多經濟學家已開始認為,隨著勞動市場趨向Fed充分就業目標,若新增就業繼續保持每月逾20萬人的步調,可能導致失業率降過頭而刺激通膨升溫,因當前失業率已接近Fed認定不會刺激通膨的安全範圍5~5.2%,因此從投資人、求職者到Fed官員應開始將就業增長預期向下調整。

---------------下一則--------------- 
美股跌跌樂 殺完科技 殺媒體投資人懲罰高價個股 媒體股指數2天跌8%
2015年08月08日蘋果日報【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美股投資人持續懲罰先前漲多、股價偏高個股,殺盤重點從蘋果(Apple)等科技股蔓延至媒體股,VIACOM在周三、四(5~6日)2日內暴跌逾20%,其他媒體巨擘跌幅也在10%左右,S&P 500媒體類股指數2天跌逾8%,創2008年金融海嘯來最大2日跌幅記錄,拖累美股大盤整體表現。

NETFLIX逆勢漲4.4%
美國媒體類股這波大屠殺主要由於各大集團業績展露疲態,引發市場對消費者揚棄有線電視、轉抱網路影音串流服務的擔憂,在眾多媒體集團大跌的這2天,NETFLIX逆勢上漲4.4%。

截至周二(4日),S&P 500媒體類股指數今年來漲幅還高達8.5%,領先大盤S&P 500指數的上漲1.7%,但經過2日大跌,截至周四,S&P 500媒體類股指數今年來表現已由紅翻黑,下跌0.42%,落後大盤S&P 500指數的上漲1.2%。

MoffettNathanson資深分析師納桑遜(Michael Nathanson)指出,儘管美股投資人對媒體股可能反應過度,但付費有線電視恐步入夕陽的問題此刻正受到高度關注。

迪士尼(Disney)周三財報是美國媒體類股這波殺戮的導火線,VIACOM周四盤前公布業績更加深市場疑慮,使災情進一步擴大。受有線電視業績疲弱拖累,VIACOM上季營收不如預期,股價應聲暴跌23.6%,跌破40美元,創近4年新低,收盤跌幅仍高達逾14%,加上周三下跌7.5%,2日跌幅高達20.68%。

迪士尼2日跌逾10%
迪士尼周三重挫逾9%,周四續跌1.8%,2日跌逾10%;21世紀福斯(21ST CENTURY FOX)2日跌幅直逼13%;時代華納(Time Warner)、Discovery Communications(探索傳播)2日均跌逾9%。里昂證券(CLSA)分析師克拉斯沃(Vasily Karasyov)說:「媒體類股全面走跌,投資人踩踏出場,寧可認賠殺出,不惜任何代價。」

---------------下一則--------------- 
旺季加持 全球消費類股看多2015-08-10 01:43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近期商品原物料價格溜滑梯,但全球消費類股則相對強勢,帶動全球消費基金今年來強勢維持紅盤格局,法人認為,在油價易跌難漲、全球景氣轉佳帶動就業與薪資成長、進入傳統消費旺季等三大利多加持下,下半年持續看好消費類股走勢。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至8月3日,MSCI世界指數今年來上漲約3%,MSCI全球必須及非必須消費指數漲幅則分別為5.8%、9%,部分全球消費基金今年來漲幅更勝大盤。MSCI世界能源、原物料指數今年來則大跌14%、6.6%。

復華全球消費基金經理人蓋欣聖表示,第3季進入傳統消費及假期旺季,根據統計過去10年以來,消費類股下半年漲多跌少,目前持續看好運動風潮帶動的機能性服飾需求,以及大陸消費崛起帶動的觀光旅遊、媒體娛樂業,或者可留意受惠歐元貶值及美國內需復甦之相關消費題材。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今年以來S&P500指數的醫療保健和必需消費品類股是表現相對佳的類股,美國6月消費開支繼續成長,占經濟最大一塊的消費在第2季度增強,整體消費動能出現平穩增長,隨著下半年利率有機會上升和油價試圖企穩,可望提升美國強勁的增長,帶動消費股表現。

華頓全球時尚精品基金經理人高仰遠指出,歐洲精品業受惠歐元對美元貶值利多,企業獲利表現良好,加上油價下跌帶動消費力提升、美國經濟持續穩健復甦、歐日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以及大陸持續致力於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精品產 景順消閒基金經理Ido Cohen則表示,看好美國可望領先全球景氣復甦,消費休閒產業將直接受惠,目前主要看好包括家庭耐用消費品、網路媒體、觀光郵輪、餐飲、與線上購物等產業。

---------------下一則--------------- 
歐元計價 績效最優2015-08-10 01:43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精品基金今年來績效http://goo.gl/yRwL1w

儘管大陸經濟放緩,但並沒有消減陸客海外消費精品的意願,法人表示,且依經驗,下半年將是精品產業的旺季,預期歐洲精品產業的今年財報將會有不錯表現,獲利成長甚至可達到雙位數。

精品基金今年以來績效差人意,根據Stockq統計,在產業基金中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所有的精品基金近一年來,各天期績效都是正報酬率,但投資報酬率逾1成者,全部都是以歐元計價,若是以新台幣計價的精品基金,年來只有微幅正報酬率。

百達投顧總經理陳詩舜認為,由於下半年精品銷售進入旺季,精品基金應該有表現的空間及機會,主要是因為近期的歐元下跌,間接使得精品價格變得相對過去便宜,刺激投資人的消費意願,加上美國市場的需求上升,因此,今年的精品銷售數據有望扭轉去年頹勢。
百達預計2015年整體精品產業營業額成長率可望達到15%,盈餘成長率則有8∼10%。

瑞士寶盛精品基金經理人黃意芝表示,暑假旅遊旺季及陸續而來的節慶贈禮,精品需求大增,可望帶動銷售成長,加上歐元貶值,大幅刺激旅客赴歐購買精品的意願;赴歐洲旅遊人數大幅成長是全球奢侈品業績成長的主要驅策力,歐洲精品銷售約占精品消費總額一半。

黃意芝說,據官方統計,今年大陸海外旅客數可望成長19%達1.39億人次,近期精品業將陸續公告第2季財報,預期歐洲精品產業的財報將有不錯表現,獲利成長甚至可達到雙位數,今年精品銷售成長可望上看6∼8%,可望帶動銷售成長。

值得投資精品基金投資人留意的是,因今年歐元對美元大貶值,同一檔精品基金,歐、美元計價績效差異可到1成,百達投顧表示,如果手上握有美元的投資人,建議可以買美元避險類股,這樣就可以避開匯率風險。

---------------下一則--------------- 
高收債 退休規畫熱門投資標的2015-08-10 01:43 工商時報 記者黃惠聆�台北報導
高收債基金今年來表現15強http://goo.gl/TsdqHG

高收益債基金還可以進場投資嗎?法人表示,只要作好資產配置,目前高收益債違約率低,價格跌下來,仍適合買進。

根據Stockq的統計資料,今年以及近一年來,高收益債基金投資報酬率可說乏善可陳,而且可維持正報酬率的基金檔數並不多,但是有投信依然選擇此時作新基金募集,除了充實產品線完整性之外,仍有大半原因則是認為高收益債基金後市仍有利可圖,至於是否能說服投資人掏錢就看近期募集績效。

高收債基金屬於波動大的固定收益產品,在美國即使升息之際,該類型債券基金是否仍適合進場投資並作退休規畫?在國內擁有最大規模高收債基金的聯博投信表示,退休規畫首重風險分散,就看每一個人風險承受度,配置部分高收益債資產是可以提高收益。
但要注意的是,必須隨年齡增長,調整投資比重,年齡愈大,保守型資產佔比應隨之提高。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協理盧明芬即指出,根據內政部統計,目前國人平均餘命達80多歲,對於60∼65歲退休的人來說,仍需準備約20年的退休金,以支應退休生活。以過去20年台灣平均物價年增率約1.3%,20年下來將侵蝕資產報酬率約30%,挑選作退休規畫的標的至少要能抗通膨及利率風險,而高益債正具備防禦利率風險的特性。

另追蹤美銀美林美國高收益債指數成立以來至今,每月進場投資15年的循環報酬率,平均年報酬率達8.1%,即便最差年度,也有約3%的投資報酬率,可防預未來通膨上升與利率走揚的風險。

復華投信也認為,目前全球金融市場仍處於低利率環境,高收益債券基金因為擁有債息較高特色,且相對較股市而言,高收益債波動還是較低,所以依然是退休理財規畫的熱門投資標的。

不過,高收益債市與景氣連動度高,退休族群須考量個人承擔風險能力,另外要建議投資人,除了投資於收益率較高的資產,千萬要作資產配置以分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