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0227-0301基金資訊

2016年03月01日
能源礦業、中日基金突出2016-02-27 13:56:39 聯合晚報 記者曾宛琳�台北報導

隨著Fed二次升息預期遞延、德銀coco債事件影響鈍化、人民幣匯率逐漸止貶回升下,加上進入兩會前的維穩時期,農曆春節過後中國股市熱度活躍;群益投信指出,投資信心稍作回籠。從過去一周海外基金的狀況來看,就屬資源礦業、日本、中國相關基金表現較突出,成為上周海外基金投資的亮點。表現較差的海外基金方面,主要以中國反向ETF基金為主。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林我彥指出,中國股市在歷經年初大跌後,今年的底部可望逐漸浮現,中國政協、人大兩會將於3月3日及3月5日登場,預期將釋出政策題材利多,激勵中國股市走出一波行情。因為兩會期間將陸續出台「十三五規劃」,市場活躍度勢必大幅提升。根據過去經驗顯示陸股3月有62%的上漲機率,故陸股的春季行情仍值得期待。

陸股第2季風險偏好將開始重建,對於陸股後市不需悲觀,下半年可望強勢反彈;雖然陸股震盪劇烈,但不必過度悲觀,建議積極投資人可留意陸股基金、穩健投資人則是可選擇中國平衡基金逢低作中長線布局。

群益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油價下跌及人民幣貶值為市場近期兩大最有可能的黑天鵝,後續需持續關注對於國際市場的影響;展望台股後市,由於半導體庫存調整預期在今年第1季逐漸進尾聲,預估3月營收成長較大,加上上市櫃公司開始買庫藏股以及外資期貨偏多,目前淨多單仍維持在2萬口水準,無需過度悲觀。

---------------下一則--------------- 
成熟股跌深 投資人卡位2016-02-29 13:26:5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海外股票基金規模與申請 http://goo.gl/HZVSoE

今年來市場投資情緒偏悲觀,三大成熟股市出現回檔走勢,歐洲、日本股市跌幅均超過一成,對投資人而言,評價吸引力也跟著增加,趁短線跌深介入,且透過全球或區域型基金布局,更能適度分散單一市場風險。

瀚亞歐洲基金經理人方定宇指出,美國復甦腳步依然穩健,就業市場及薪資成長位於軌道;歐元區經濟成長雖然緩慢,但有歐洲央行強力護航,政策利多提供下檔支撐。

日本股市受到日圓大幅升值衝擊而大跌,只要短期日圓升值力道趨緩,加上美股止穩,可望帶動日股反彈。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謝瑞妍表示,全球避險氣氛高漲,驅使資金前進避險資產日圓的腳步不停歇,導致日圓兌美元大幅升值,衝擊日本出口企業獲利展望,連帶拖累日股近期走勢。

但是日本內需消費企業去年第3季獲利依舊穩健,日股短線拉回,反而是為投資人創造逢低承接契機。
目前看好具備市場競爭利基與獲利前景優異的觀光、醫療、消費等產業。

方定宇以歐洲為例,市場預期3月將有更多寬鬆政策措施釋出,加上PMI指數維持穩定,且政府與企業投資持續正增長,都是支持歐元區經濟穩定擴張的條件。

方定宇分析,成熟股市短期依然會趨於震盪,大漲機會不大,風險容忍度較高的投資人,反而可利用拉回時加碼。

謝瑞妍指出,歐洲經濟持續好轉,目前僅近五成歐洲企業公布去年第4季財報,即使道瓊歐洲600指數企業每股純益年增率預估值遭到下修,但估計仍有正成長表現。
由於歐洲經濟與企業獲利仍然維持增長,預期歐股回檔應為短線籌碼與價格的良性調整。

謝瑞妍說,近八成美國企業公布去年第4季財報,美國企業獲利欠佳,主要受到能源與原物料業拖累,但每股純益優於預期比重近八成,由於電信、消費品及醫療保健業獲利仍強勁增長,對美股未來股價形成支撐。

---------------下一則--------------- 
陰霾難甩 3月全球市場別期待2016年02月28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2016年已過了2個月,全球金融市場仍無法擺脫2015年的陰霾,投資人如今已將目光轉向3月。但專家指出,從過去25年的經驗來看, 3月對全球市場而言不是「好時光」,因為許多拋售行為都發生在3月,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投資人恐怕感受不到春天的暖意。

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斯克姆(Scott Skyrm)指出,從1992年開始,幾乎每年3月全球市場的表現都較差。舉例來說,1995年3月美元大幅貶值,兌主要貨幣都跌到史上最低價位,2009年3月美股道瓊工業指數則一度跌到6547.05點,是13年來最低。

原油期貨單周漲1成
美股3大指數上周全面收紅,但仍低於去年底的水準。道瓊指數今年來下跌4.51%,S&P 500指數跌4.69%,納斯達克跌幅最大,達8.33%。

受伊拉克北部和奈及利亞石油供給中斷及產油國,可望凍結石油產量影響,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上周五一度漲至每桶34.69美元,是近1個月來最高價位,全周勁揚10.59%,周線漲幅是去年8月底以來最大,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上周五最多漲至每桶37美元,是8周來最高水準,全周上漲6.33%。

---------------下一則--------------- 
金融海嘯後 全球貿易首見衰退 巴西對中國進口銳減6成 經濟難見起色2016年02月27日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據統計,隨中國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大幅衰減,2015年全球商品貿易額(merchandise trade)以美元計價年減13.8%,為2009年來首見萎縮,且匯率劇烈波動及大宗商品跌價態勢不改,今年貿易降溫感受日益明顯,南美最大經濟體巴西光1月對中國貨櫃進口就銳減6成,加深全球經濟走疲疑慮。

拉丁美洲整體表現差
巴西等大型新興市場景況惡劣增添逆風。根據全球貨櫃航運龍頭馬士基(MAERSK),2015年第4季巴西貨櫃貿易量減少8%,進口暴減30%全然抵銷出口增加14.5%的助益,而今年1月巴西對中國進口貨櫃量腰斬、金額大減60%。馬士基南美東岸線主管多明格說:「對中國進口銳減的現象不僅限於巴西,整個拉丁美洲都一樣。這種情形已持續數季,但今年來愈來愈明顯。」

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CPB)周四發布《世界貿易觀測》報告指出,2015年全球進口額與出口額分別減少13.3%及14.2%,從已開發經濟體到新興市場所有區域貿易全面衰減;新興市場進、出口各減12.4%及15.6%,其中中東與非洲出口減41.4%、中歐與東歐減29.4%,拉丁美洲減20%,亞洲出口減幅5.2%相對較小,但進口減11.4%。

CPB報告另顯示,已開發市場2015年進、出口各減14%及12.9%;美國出口減6.3%、進口減10.2%;歐元區進、出口也各減17.4%及15.3%。

全球面臨「3低」風險
貿易衰減等疑慮使G20峰會氣氛更顯沉重,英國央行總裁卡尼示警,全球經濟已面臨齊陷低成長、低通膨、低利率環境的風險。

以貿易量計2015年全球貿易雖增長2.5%,但低於同期經濟成長率3.1%。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前,長達數十年全球貿易增速均超越經濟成長率,最高可多達1倍,但2011年至今貿易增速已減緩至與經濟成長相當、甚至更低的程度。

---------------下一則--------------- 
振經濟 G20 將採所有可能措施 重申避免讓貨幣競貶 惟未提出具體措施2016年02月28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G20(20國集團)財金首長會議昨在上海落幕,根據會後公布的公報,G20同意使用所有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措施來提振經濟成長,並強調光靠貨幣政策無法創造平衡成長,G20將靈活運用財政政策,但未提出具體措施,令投資人大失所望,全球金融市場本周預料不會有明顯反應。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昨表示,G20提議的結構性改革,將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加強結構性改革是解決全球經濟挑戰的根本方法,中國願意與G20成員國合作以創造強勁、持久且均衡的經濟成長。他並強調,基礎建設投資將是G20經濟復甦不可或缺的引擎。

經濟學家:難有影響
澳盛銀行(ANZ)駐香港經濟學家楊宇霆說:「這場會議似乎未提供具體、可行或一致的經濟振興解決方案,我懷疑這場會議短期是否會對市場造成有意義的影響。」
另外,G20也同意將就外匯市場情勢「密切溝通」,並重申會避免讓貨幣出現競爭性貶值。

荷蘭財政部長戴塞爾布盧姆(Jeroen Dijsselbloem)昨表示,G20財金首長已同意在作出可能使本國貨幣貶值的決策前先發出通知,因為部分官員擔心日本和中國可能採取貨幣競貶策略。不過日本銀行(日銀)總裁黑田東彥表示,在G20財金首長會議上,並沒有反對日本負利率政策的聲音。

地緣政治緊張升高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行長周小川也表示,G20亟需改善和加強政策協調。
他說:「在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風險上升的背景下,G20迫切需要改善和加強政策協調…並運用各自的政策工具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談到經濟風險時,G20在公報中表示,全球的地緣政治緊張程度已經升高,英國可能退出歐盟、商品價格大跌和資本流動劇烈也令人憂心,但最近市場波動並非反映全球經濟基本面。

G20說:「儘管察覺這些挑戰,我們仍認為最近市場的波動不是反映全球經濟基本面,我們預期大多數先進經濟體將持續溫和擴張,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則會持續強勁成長。」

G20公報草案要點
•採取一切可能措施來提振經濟成長
•光靠貨幣政策無法創造平衡成長
•靈活運用財政政策
•重申避免貨幣競貶
•近期市場波動並未反映基本面
•英國退出歐盟可能帶來衝擊
資料來源:綜合外電

---------------下一則--------------- 
台股資金派對 好high 2016-02-29 13:16:09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站上短中期均線的股市 http://goo.gl/VqE8UQ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受市場黑天鵝事件不斷的影響下表現震盪,不過近期在美國升息腳步放緩、成熟國家寬鬆貨幣政策持續等利多下,全球股市有止穩態勢。

統計全球歐、美、亞洲各主要股市表現,截至25日,站上短、中期所有均線(周、月、季),只有八個股市,其中台灣表現更是突出,是唯一站上半年線、確立多頭排列趨勢的股市,後市看好,更是值得投資人留意。

群 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指出,由於低本益比的優勢與台幣升值外資持續湧入,台股農曆年後持續開高走高,未來預期全球股市可能延續震盪格局,亦將牽動台股 的走勢。外資持續買超推升台股上揚,即便在農曆春節長假過後,期、現貨仍是同步作多,資金持續充沛下,若台股出現短期拉回走勢,建議仍可逢低加碼。

東協部分,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東協股市在美國確定啟動升息循環後,不確定因素消除,中長線仍樂觀看待。整體而言,東協市場基本面穩健,深具長線成長潛力,特別區域內的農產品類股、內需消費相關、以及基礎建設相關類股都可多留意。

日盛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鄭慧文分析,從外資資金流向觀察,2月以來外資買超前三名分別為台灣、印尼及泰國,外資買盤可望帶動指數動能。

泰國2015年GDP成長率達2.8%,優於市場預期,今年公共投資有機會再成為經濟成長主要動力,而乾旱及出口停滯則是今年需要面對的難關,然目前本益比位於近二年下緣,評價面相對便宜。

至於美股,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許豑勻表示,全球股市受到油價震盪、人民幣急貶、央行貨幣政策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呈現震盪走勢。

不過,隨著油價與人民幣止穩,美國聯準會升息延後的預期攀升,全球股市已逐步反彈,美國部分可著重選股參與穩健復甦的投資機會。

---------------下一則--------------- 
台股中小基金 超神氣2016-03-01 06:55:5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中小型台股基金績效 http://goo.gl/XCwvCp

台 股今年來表現稱冠亞洲主要市場,中小型股表現格外搶眼,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彭博預估,2016年台灣中小型股的股東權益報酬率達13.48%,是近五年來 首度超過台灣加權指數成分股整體報酬率,法人分析,主要是受到中小型半導體、車用電子等類股拉抬,上半年中小型台股基金表現可期。

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分析,近期台灣中小型股表現明顯優於台灣加權指數,主要原因在於中小型股多半有其特殊的題材與利基,較不易受到整體景氣影響。

從平均報酬率來看,台灣中小型股近三年平均表現優於台灣加權指數;若觀察近三年漲幅超過100%之個股,高達95%的個股屬中小型股。

葉 獻文說,台股融資餘額處於15年來低點,內資持股金額與投資比例也在相對低檔,籌碼面穩定,倘若無系統性風險,大盤應可守在10年線之上,預期台灣經濟將 於下一季逐步好轉,下半年企業獲利反彈可期,股價很可能在本季至第2季提前反應,目前正是布局中小型台股基金的好時機。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王仲良強調,在國際股市風險減低下,台股近期相對穩定,但受制基本面仍處疲弱情況下,指數往上持續走揚仍須時日,指數短期雖陷入整理,但中小型成長股漲勢反而得以發揮。

而且台股中小型基金屬性活潑,適合積極型投資人,中小型股因營收來源多仰賴當地內需,伴隨著整體大環境景氣回溫和就業機會改善而常有所表現,加上中小型股基金具有高成長、高潛力、高每股純益(EPS)的特性,適合定期定額加碼布局。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吳英鎮指出,自農曆年開紅盤以來,櫃買市場的線上遊戲、電子通路、通信網路、資訊服務及電子零組件等類股大漲逾7%,明顯優於大盤,進而推升中小型基金績效。
由於外資在期現貨同步看多,也將吸引本土資金回籠,挹注中小型股資金動能。

---------------下一則--------------- 
科技基金 與錢共舞2016-03-01 06:54:00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台股科技基金近期績效 http://goo.gl/DyFx9a

擺脫國際利空,台股2月強勁反彈,加權指數單月上漲3.2%,進一步觀察各產業表現,又以電子股最亮眼。法人表示,隨科技題材維持火熱,歷史經驗顯示3月電子股易漲難跌,還有一波資金行情可期。

日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表示,台股今年從7,627點低點反彈以來,累積已近800點的漲幅,一路突破月、季、半年線,朝年線邁進,氣勢強盛。

近日加權指數並連續七個交易日守穩半年線,外資期貨淨多單部位為去年8月以來波段高點,維持3萬口以上水準,後市值得關注。

此外,去年第4季台灣經濟成長率-0.28%,連兩季負成長,主要反應出口不佳,特別是原物料和科技產品。

但現階段在半導體業庫存調整告一段落,及上月MWC展推出重要革新,備受好評,電子股股價已優先反應未來向好的景氣,成為多方領漲要角。

從 題材來看,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表示,3月全球規模最大、扮演工業趨勢指標的漢諾威工業展將登場,今年主題涵蓋工業自動化、數位化工廠、工業零組 件等領域,預期資金對電子業關注只增不減;另外中國五一拉貨潮也會逐步發酵,手機或電視應用的電子產品需求出台,必定帶來成長動能。

以過去經驗來看,3月電子股往往也漲多跌少,包括資訊服務、電子零組件、電機類、半導體等類股,近十年單月平均漲幅都超過3%,上漲機率皆高於六成。

在國際市場利空鈍化下,現階段正浮現分批布局價值,選股策略也宜著重電子優於傳產、小優於大的原則。

---------------下一則--------------- 
中國閃電降準2碼救市 人民幣貶、陸股大跌 人行釋出6000億流動性穩信心2016年03月01日蘋果日報【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寬鬆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昨傍晚無預警宣布,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存準率)下調0.5百分點(2碼)至17%,市場估計可釋放至少6000億元人民幣流動性。近日人民幣續貶再掀市場不安、周末G20高峰會結論了無新意,刺激陸股昨跌勢兇猛,眼看又要引發全球股市震盪,人行閃電出手穩住了信心,令投資人對兩會行情重燃希望。

人行自2015年以來已6度降準(含全面及定向)、5次降息,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人行昨宣布降準後,陸股期指應聲翻揚、歐股跌勢迅速收斂,H股期指盤中上漲0.7%,表徵整體行情的Stoxx歐洲600指數盤中跌幅自1.2%降至0.3%,美股期指也僅小跌。這代表昨重挫收盤的上證指數,有望在本周登場的兩會政策利多效應下反彈。

去年來已6度降準
人民幣貶勢則隨之加重,香港離岸人民幣一度貶0.17%至6.5575兌1美元,上海即期匯率則貶0.19%至6.5539兌1美元。分析師指出,此舉顯示人行仍有空間在必要時擴大寬鬆,而人行想傳達的訊息是「我們比其他多數央行擁有更多工具」,對投資人而言至少在短期內都屬利多。

華僑銀行經濟學家謝棟銘則認為這次降準較意外,可能因昨日陸股跌太兇,出手提供股市支持,預料將使市場重燃人民幣貶值預期。許多分析師預期,若經濟下行壓力仍大,今年人行將進一步降息。摩根大通經濟學家朱海濱預測,今年人行將降息1次、降準4次。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以6.5452開出,較上周五下調114基點,連5日調降並創2月3日來最低,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G20峰會上才剛重申人民幣無持續貶值基礎,言行矛盾增添市場對中國匯率政策動向不明的焦慮,拖累陸股重挫。

北京大學?豐商學院教授波爾汀(Christopher Balding)說:「聽來樂觀且信心洋溢,與聽來樂觀過頭變得胡言亂語間的差別很微妙…這是把雙面刃,若(中國)繼續刺激經濟,債務增速可能膨脹至『官方』GDP成長率的2、3倍,但若不這麼做,GDP成長率勢必將大降。」

上證今年來跌24%
上海證券(上證)綜合指數昨開低走低,盤初即跳水下殺逾4%、失守2700關卡,終場跌2.86%收2687.98點,月線由漲翻跌;深證成指則收跌4.98%、創業板指數更大跌近7%。

上證指數2月共跌1.8%,今年來累計已跌24%,股民似急於撤離,導致一線城市出現房價狂飆,被分析師唱衰為「股災前的瘋狂」。根據香港瑞東金融市場公司,中國股民急著拋售高價股票、轉入其他保值資產,導致房市出現恐慌性買盤,光1月深圳房價就漲了4%。

中國人行近期寬鬆行動
2014/11/21
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降調降0.25百分點至2.75%、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降0.4百分點至5.6%,開啟2年半來降息循環
2015/2/4
存款準備金率調降0.5百分點至19.5%,近3年來首度降準
2015/2/28
1年期存款、貸款基準利率各降1碼
2015/4/19
存款準備金率調降1百分點,降幅創2008年金融海嘯來最大
2015/5/10
1年期存款、貸款基準利率各降1碼
2015/6/27
1年期存款、貸款基準利率各降1碼,定向降準1碼
2015/8/25
1年期存款、貸款基準利率各降1碼,存款準備金率降2碼
2015/10/23
1年期存款、貸款基準利率各降1碼,存款準備金率降2碼
2016/2/29
存款準備金率調降2碼至17%
資料來源:彭博

---------------下一則--------------- 
中國救股市藥方 已產生抗藥性2016年03月01日蘋果日報【林潔禎╱台北報導】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人行此次降準目標明顯是針對陸股的下跌,但從去年為救股市所推出藥方明顯已經產生抗藥性,開出藥方常是「一日行情」,之後陸股反跌得更重更深。政大金融系教授朱浩民也指出,中國人行今年降準機率會高於降息,除營造寬鬆貨幣環境外,相較較能減緩人民幣貶值壓力。

一日行情後跌更深
孫明德指出,除了全球主要央行都在實行寬鬆貨幣政策,加上台灣1、2月出口不佳,央行在3月例行理監事會議調降利率可能性大幅提高。

孫明德指出,中國經濟下滑情況一直沒有改善,這次降準可能與陸股表現不振有關,原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被免職,隔日陸股大漲回應,但僅帶來短暫行情,接續都是大跳水暴跌走勢,包括昨日台股因228連續假日而休市,但陸股續重挫。

孫明德說,不管是中國降息、降準到日本負利率、歐洲寬鬆政策,都會引發一波波貨幣戰爭,他直言,貨幣戰爭不是只由匯率波動引發,利率調降,間接讓貨幣匯價走貶,使剛才落幕的20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上海發布公報都重申要避免競爭性貶值,但從目前情勢來看全球貨幣戰爭難免。

朱浩民則表示,中國最近公布經濟數據雖仍在下滑,但有穩定下來,不過其他國家央行陸續採行更寬鬆貨幣政策,加上人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G20會議上表示中國將採行「貨幣適度寬鬆」,此舉讓市場認為中國有機會續降息或降準;但降息會衝擊人民幣貶值壓力,所以選擇降準。

另朱浩民也認為此次人行降準多少與近期陸股弱勢表現有關,而農曆年前人行採行逆回購操作釋出資金在近期陸續到期,因此人行此時宣布降準,維持資金寬鬆。

---------------下一則--------------- 
陸政策加持 環保股走紅2016-02-29 13:49:36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相關替代能源基金績效 http://goo.gl/FsZFfb

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本月24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五大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加上1月北京全國環保工作會議部署環保十三五計畫的六大重點工作,法人認為,大陸環保政策已全面展開,今年的環保概念股將十分活躍。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除《大氣十條》與《水十條》任務已陸續完成,大陸今年將再推出加強土壤環境監測監管的《土十條》,顯示近年來大陸在環保政策上加強著墨。

在實際成果上,根據國際風能委員會統計,大陸去年新增風力發電裝機量達30.5GW(10億瓦),正式超越歐盟,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裝機國家。法人指出,今年隨著環保訂單可望加快釋放和落地,將帶來環保行業的加速成長。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全球環保意勢抬頭,環保節能也成為大陸十三五計畫重要政策之一。大陸已經推出極低排放炭量政策,包括空氣、汙水等皆採取更高規格的處理與政策執行,可望帶動新能源、廢棄物回收與汙染控制等環保產業成長機會。

在環保結合生活品質目標下,大陸預計將結合太陽能、儲能、運輸的一貫化解決方案搭配電動車發展,有助電動車長期成長,以科技供應鏈為主的大中華廠商可望受惠。

鄭慧文指出,2016年新能源車銷量預估超過50萬輛,大陸各地都在加快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相關概念股可長期關注。

---------------下一則--------------- 
歐股…寬鬆行情可期2016-02-29 13:33:51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股市上周績效 http://goo.gl/hCPl23

上周全球股市受到油價波動與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影響,呈現震盪整理走勢。雖然市場觀望氣氛仍濃,但負面消息對於市場的衝擊程度已有趨緩跡象。以區域而言,歐美股市表現普遍領先亞股,亞股中則以泰國股市較優異。

上周伊朗石油部長對原油減產的看法引發油價走低,再次衝擊股市,但油價隨後反彈;此外,委內瑞拉將在3月與其他產油國會談,更激勵油價走高。野村投信表示,在供過於求態勢未明確收斂前,油價續揚空間恐有限。

野 村投信指出,美國上周經濟數據多空參半,PMI與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成屋銷售不錯,耐久財訂單月增率達4.9%,優於預期。近期市場動盪,金融環境較為 緊縮,相當於升息效果,美國聯準會(Fed)需有更多的數據,來判斷經濟是否禁得起考驗,預期Fed在3月將會暫緩升息。

至於3月可望迎來進一步寬鬆的歐洲股市,則有寬鬆行情可期,惟仍須留意國際情勢變化,以及6月英國脫歐公投進展。相對看好聚焦歐洲本土兼具技術利基之優質中小型股。

---------------下一則--------------- 
亞洲REITs 世界第一等2016-02-29 13:18:0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境內不動產REITs基金績效表現 http://goo.gl/PE5DpT

低利率與風險性資產回檔的環境下,近期亞洲REITs表現脫穎而出。根據Morningstar資料顯示,全球不動產REITs相關基金自2月以來平均上漲0.75%,又以亞太區域表現最佳,繳出3%至5%的報酬。

瀚亞亞太不動產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表示,今年以來不少風險性資產漲多回檔,驅動資金轉向公用事業、電信或不動產等防禦型標的,特別是具備穩定配息優勢的不動產REITs,自然吸引資金青睞。

此 外,短期美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已下探至1.72%,亞洲REITs與公債的利差仍比歐美公債殖利率更具吸引力。美國聯準會升息速度及幅度較為和緩,亞洲國家 公債殖利率與美債連動性高,預期波動幅度不大,雖然短期REITs指數因美國升息表現較為震盪,預期中長期經濟復甦帶動REITs價格的影響將超過升息的 負面衝擊。

另外,亞洲地區通膨溫和,貨幣政策相對寬鬆,激勵亞太區域主要國家中的日本、澳洲及新加坡REITs指數2月有更亮眼表現。其 中,澳洲住宅不動產市場今年可望維持穩健成長,除了弱勢貨幣,低利率減輕房價上揚的負面衝擊,以中國為首的購屋潮也持續支持該市場成長。此外,澳洲 REITs股利率未來3年維持在2%以上,相對於公債殖利率利差可以提供REITs價格支撐,由股價上漲題材轉向穩定殖利率表現。

---------------下一則--------------- 
湧入避險 日圓2月暴升逾6% 2016年02月28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投資人買進日圓避險,帶動日圓兌美元2月升值6.26%,是7年多來最大單月升幅。專家預期,由於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場預料將持續劇烈震盪,日圓恐怕還有得漲,目前日圓可能是G10(10國集團)中被低估最多的貨幣。

Fed緩升息將助升值
瑞穗金融集團美國企業外匯銷售主管伊里亞森(Fabian Eliasson)說:「上半年全球商品、股市和匯市都會繼續波動,如果情況真的是這樣,日圓仍將扮演避險天堂的角色,這將使投資人加碼買進日圓。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可能暫緩升息也會帶動日圓兌美元升值。」

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數據,截至2月23日止避險基金等大型投資客持有的日圓淨多頭部位已增至5萬2734口,是3年來最高水準。

OppenheimerFunds全球多元資產集團財富經理人隆吉(Alessio de Longis)說:「我們對日圓曝險部位比重已從3%提高到8%,這是我們最大外匯部位。」

全球第3大外匯交易商巴克萊日前預測,年底前日圓兌美元將升至95日圓兌1美元,瑞士信貸也建議旗下私人銀行客戶押多日圓兌歐元和韓元。

---------------下一則--------------- 
日圓2月升幅飆7年新高 黑田東彥:有必要會進一步降利率2016年03月01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避險需求
中國股市大跌推升避險需求,加上日本出口商在月底拋售美元,帶動日圓兌美元昨一度升值1.08%至112.77日圓兌1美元,2月累計升值7.42%,邁向7年多來最大單月升幅。

三菱日聯信託銀行外匯和金融產品總經理市河伸夫說:「陸股和人民幣走軟加深避險情緒,市場對日圓的需求隨之升高。由於投資人聚焦於美國和中國本周公布的經濟數據,日圓兌美元可能在112至114日圓兌1美元的區間遊走。」

銀行貸款餘額大減
除了避險需求加持,G20(20國集團)上周在上海的財金首長會議也推升日圓。歐元集團主席戴塞爾布盧姆(Jeroen Dijsselbloem)上周六表示,部分官員擔心全球可能爆發貨幣競貶,且特別提到日本,並透露G20財金首長已同意在作出可能使本國貨幣貶值的決策前先發出通知。

日本銀行(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在G20財金首長會議結束後向記者透露,沒有任何官員反對日本的負利率政策或對此表達意見,周日接受中國媒體財新網時則表示如有必要會進一步調降利率。他說:「負利率政策對銀行獲利狀況的直接影響很小。」

受負利率政策影響,日本銀行業者幾乎已停止在隔夜市場貸款給同業。數據顯示,從黑田東彥1月29日宣布實施負利率政策至2月25日止,日本銀行間貸款的流通餘額大減79%至4.51兆日圓(400億美元),創史上最低紀錄。

零售銷售持續下滑
日銀理事木內登英上周四表示,採取負利率政策可能導致市場波動加劇。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周五跌到負0.075%,是史上最低水準,昨則回升至負0.065%。

包括日圓在內,全球外匯市場近來變化莫測,在金融市場打滾27年的西太平洋銀行外匯、固定收益和商品交易主管可蘭(Hugh Killen)表示,交易員在外匯市場賺錢的難度已經提高。他說:「外匯市場的價格調整過去可能要花數月或數周時間,但如今這發生的很快。這些波動為交易員帶來一些壓力,無論把風險資本部署在哪裡,都可能很快就賠光。」

日本昨公布經濟數據好壞參半,1月工業生產月增3.7%,優於市場預期的月增3.2%,是1年來最大增幅,但製造商預期2月工業生產將月減5.2%。另外,日本1月零售銷售月減1.1%,延續去年12月月減0.3%頹勢,是連續第3個月下滑,為2012年來首見。

SMBC日興證券經濟學家江頭說:「如果日本消費者支出和整體經濟持續疲弱,日本採取更多貨幣和財政政策行動的預期可能升高。日本經濟不排除連續2季萎縮。」

---------------下一則--------------- 
東協股市 鹹魚翻生2016-03-01 06:58:49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東協五國今年以來股市表現 http://goo.gl/s7DNva

國際股市今年來在全球多空紛擾下震盪不斷,MSCI世界指數今年來跌幅逾6.5%,東協股市卻異軍突起,在全球動盪中穩住陣腳,特別是泰國及印尼股市甚至上漲收紅,今年來漲幅皆有逾3%的好成績。

東協股市在2015年大多表現不佳,但隨著美國在3月升息的預期大幅下降,資金開始回流新興市場,向來對熱錢敏感度極高的東協股市已有低接買盤開始進駐,並以印尼與泰國表現最佳。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表示,伴隨經濟基本面好轉,泰國和印尼似乎有走出美國升息、資金出走陰霾的態勢,加上歷經先前大幅度向下修正,目前價值面極具吸引力,使得今年前二月的指數為正報酬,對照之前飽受美國升息議題之苦,可說是鹹魚翻生。

東協股市的企業獲利持續成長,更有利於股市表現。黃寶麗指出,東協五國企業在發配股息上較為大方,股息率有1.9%~4.3%的水準,對於在追求高度資本利得成長的同時,又希望可以獲得穩定收益的投資人來說,投資東協國家不失為得以兼顧資本利得及穩定收益的好選擇。

時 序進入3月後,東協股市的表現也很出色。根據彭博統計資料顯示,近十年來每年的3月全球主要股市平均表現以印尼的4.1%居冠,其次為菲律賓3.2%、俄 羅斯3.1%。群益投信表示,亞股多表現出色,以印尼為首的東協國家表現更是突出,依強者恆強的原則,可多留意這些強勢股市的投資契機。

群 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蘇士勛指出,低油價最大受惠為亞洲國家,特別是東協的印尼、菲律賓及泰國,而低油價連帶的減低通膨壓力,對於東協國家來說都是有利未 來經濟發展,此外,東協勞動人口大幅上升所帶來的人口紅利,也有助國家長期經濟發展,並帶來廣大的內需消費商機,對股市具正面效益。

---------------下一則--------------- 
印度股基本面佳 拚反彈2016-02-29 13:44:05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印度經濟展望 http://goo.gl/RI4HgK

印度SENSEX指數是投資印度的重要參考指標,近期呈現下跌走勢。不過,法人指出,印度經濟展望、基本面均佳,全球股市震盪等不利因素僅是短線,依然看好印度後市表現。

SENSEX指數上周下跌2.4%,法人指出,主因在新年度預算案公布前,投資人買盤退卻,且25日為衍生性商品到期日,也使股市走勢震盪,銀行、汽車、工業類股走跌。

印度政府將於29日公布2017年財政預算案,這是近期投資印度要留意的重點。市場法人預估,印度政府有望達成2016財政年度占GDP比重3.9%的財政赤字目標,2017年度赤字目標則可望由原本的3.5%上調至3.7%,對刺激需求有利。

今年印度在基本面上備受市場看好,群益投信表示,目前印度是唯一受到IMF、世界銀行及OECD等三大研調機構上修今年GDP展望預測的國家,並為成長估值首位,且各外資券商也對印度經濟持樂觀看法,因此看好印度股市表現。

在SENSEX指數表現上,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近期印度股市下跌,使SENSEX指數在2月25日與200日均線乖離率達11.7%,這種情況並不多見,除2000、2008年是全球進入空頭市場外,其餘都可在後續半年至一年看見印度股市明顯回升。

野村、瑞信、摩根大通等券商亦預估,印度央行4月利率會議可望採取降息的動作,若有利多政策釋出,可望醞釀股市反彈。

---------------下一則--------------- 
新興成長落後已開發 16年來首見趨勢翻轉2016年02月27日蘋果日報【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據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國際貨幣基金)統計,2015年中國除外新興市場經濟成長1.92%,不如已開發國家成長1.98%,趨勢翻轉為1999年以來首見,在新興市場人口持續膨脹、人均所得與已開發國家天差地別的情況下,這代表上億人口生計恐更顯艱難。

上億人口生計艱困
花旗(citi)新興市場研究部主管蒙迪諾說:「新興市場與已開發國經濟成長率所存在的差距消失,應格外令人警惕。這是所謂的欠缺趨同(lack of convergence)。理論指出新興市場成長率應高於已開發國,並逐步趕上已開發國發展程度,但我認為新興市場目前可能有些步入衰退的苗頭。」

豐沛資金流入難
《金融時報》指問題在於趨勢翻轉是否將持續下去。2000~2014年中國工業化催生大宗商品超級循環,帶動新興市場高速成長,但若證實這只是一次性變遷,該10年驚人成長實屬例外,新興市場擴張步伐恐有倒退回1980~90年代之虞,當時中國外新興市場經濟成長通常落後已開發國。

據花旗分析,油價與新興市場資本流動具合理相關性,1970年代高油價為新興市場帶來外部資金、支持經濟擴張。

1980年代油價下跌抑制資本流入新興市場,則導致經濟成長驟降。若此分析正確,意謂除非油價出現有意義回升,否則新興市場難見豐沛資本流入。

---------------下一則--------------- 
資金回頭搶抱黃金 本月來漲近11% 2016年02月27日蘋果日報【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股市動盪,美國聯準會(Fed)可能暫緩升息腳步,再度彰顯黃金投資價值,吸引資金持續回頭搶抱,帶動金價本月來大漲近11%,將創4年來單月最佳表現,現貨價昨一度上漲0.6%至每盎司1240美元以上

4年來單月表現最佳
金價繼1月漲逾5%,2月來又大漲10.7%,將創2012年1月來單月最大漲幅,今年來短短2個月累計漲幅超過16%,資金持續透過ETF(Exchange Traded Funds,指數股票型基金)流入,幾乎日日買超,今年來僅5個交易日沒有加碼。

德意志銀行力捧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昨發布報告指出,金價儘管仍然偏高,但在經濟風險與市場波動升高下,投資人此刻還是有買有保庇,且在全球負利率的環境下,黃金持有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理當較其他眾多資產享有更高行情。

---------------下一則--------------- 
開春黃金彈升 展開多頭?2016-02-28 10:48:58 聯合報 記者吳苡辰�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暗示暫緩升息,國際美元走弱,金價因而受惠,近期每英兩彈升至1230美元。不過,今年的金價展望,市場看法很不一樣。

Fed於1月會議紀錄顯示,多數委員開始對於金融市場震盪感到謹慎,亦對中國經濟趨緩感到憂心,推遲今年上半年再度升息的預期,使得金價如同得到救贖,而在年節期間的大幅反彈之後,還能維持在相對高點不墜。

年節期間Fed主席葉倫拋出負利率議題,激勵金價大漲,應已順利的在技術面獲得扭轉,此波空頭幾乎可謂告終,新一輪的多頭已經展開;不過,受到上檔套牢賣壓影響,此波多頭的漲勢恐以幅度較小、循環較快的方式完成,這樣的預期形態,將有利於來回反向操作,以及逢低承接。

元大標普高盛黃金ER指數股票型期貨信託基金經理人方立寬表示,黃金在台灣年節期間大漲8.5%,目前看來,金價受到美國升息態度軟化影響,恐吸引空單回補,以及多單進場操作,若股市持續下跌,可望再度帶動黃金上漲。

據彭博調查,21位自營商、基金經理人與分析師對金價看法,7位認為國際金價可能上漲,10位認為將下跌,持平者有4位。

新加坡華僑銀行最新出爐報告,將2016年金價預估上調,由原本的每英兩950美元向上調整,其認為若Fed今年升息三次,預估金價達到每英兩1000美元,亦或Fed今年僅升息一次,金價則可達到每英兩1150美元。

但高盛研究報告則有不同解讀,高盛認為Fed今年將升息三次,金價也將持續下跌,預期3月與12月每英兩將落在1000美元。

匯豐銀行分析師也認為,印度國內的金價已到高點,上海交易所的金價也低於國際金價,在黃金需求減弱下,反而不利金價短期走勢。

根據Credit Agricole報告指出,美元今年表現應不如去年,尤其下半年可能停止升勢,金價因而獲得成長,預期12月金價將到達每英兩1250美元,而2017年金價將再上漲,預期可望達到每英兩1320美元。

---------------下一則--------------- 
黃金期貨翻紅 今年來激漲16% 2016年03月01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股、匯市動盪不安鼓勵投資人買進黃金避險,帶動黃金期貨價格2月截至昨盤中飆漲10.72%至每盎司1236.1美元,邁向37年來同月最大漲幅,今年來則大漲16.59%,是2016年最大贏家。

金價去年12月一度跌到5年新低,如今已鹹魚翻生。數據顯示,投機客持有的黃金淨多頭部位已增至1年來最高水準,今年來全球最大黃金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則吸引45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居美國所有上市ETF之冠。

資金持續流入
USAA貴金屬及礦產基金投資組合經理人鄧保(Dan Denbow)說:「黃金是今年最精彩的故事。去年夏天人們還形容黃金是野蠻遺跡(barbaric relic),當時黃金被關注的程度低到無法再低,但如今買進黃金的人卻逐漸增加。」

德意志銀行昨表示,全球經濟成長動力下降、美國出現信用違約循環的風險升高,加上人民幣一次性大幅貶值的可能性增加,意謂Fed恐須放慢緊縮貨幣政策速度,可能提供買進好時機。德銀將今年金價預測從每盎司1033美元調升至每盎司1195美元,2017、2018和2019年預測值上修,2019年看升至1317美元。

荷蘭銀行策略師博埃勒(Georgette Boele)將今年底金價預測從每盎司900美元提高到1300美元。另外,華僑銀行經濟學家巴拿巴斯•顏(音譯)上周形容黃金是「超級英雄」,預期金價可能漲至每盎司1400美元。

但法國興業銀行駐倫敦分析師巴爾(Robin Bhar)仍預期今年第4季金價平均為每盎司955美元,高盛分析師2月中旬也重申去年12月的金價預測,認為金價將連續4年下跌,今年底將跌到每英兩1000美元。

---------------下一則--------------- 
REITs迎錢潮 將水漲船高2016-03-01 06:57:15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全球吹起寬鬆潮,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的收益優勢受到關注。隨近期將有更多國家進一步實施寬鬆政策,REITs及不動產類股長線走勢可望水漲船高。

今年全球市場陷入低成長、低利率且高波動的「雙低一高」循環,多數國家為振興經濟,透過下調利率引導資金入市,大量錢潮除了使資金輪動快速,市場波動也隨之增加,投資人對於兼顧收益和風險的資產需求,愈趨明顯。

其中,收益來源和波動相對穩定的REITs,受惠寬鬆環境,高殖利率及高股利優勢浮現,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分析,包括墨爾本、奧克蘭和雪梨等城市的A級商辦,受益於商業活動熱絡,租金調升彈性拉大,使當地商辦和10年期公債殖利率利差高於3%,收益優勢不言可喻。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房地產基金經理人威爾森.邁吉(Wilson Magee)也表示,現階段許多國家實質利率水準,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都低於2%,導致定存和債券等固定收益資產的資本利得空間縮窄,不足應付投資人收益需求。反觀REITs提供更高報酬,波動風險卻未明顯增加,可望獲資金青睞。

台新全球不動產入息基金經理人謝夢蘭進一步指出,REITs具備利率敏感度高的特質,利率調升往往影響借貸利率和房市表現。展望後市,美國聯準會3月升息機率不高,歐洲央行可能擴大寬鬆措施,日本央行預料也會維持負利率政策,在全球主要央行的寬鬆基調不變下,將支撐REITs長期走勢,短線部分股價淨值比過度折價的個股也有機會反彈。

此外,由S&P和MSCI共同推出的全球產業劃分標準(GICS),將全球上市公司按產業劃分為十個分類,2014年已宣布新增不動產類,自2016年8月31日生效,屆時權益型REITs將被歸類為不動產類,有助吸引資金流入REITs。

---------------下一則--------------- 
高息股領風騷 投資人愛2016-03-01 06:54:27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全球金融市場近期市場開始出現低接股票的氣氛,尤其集中在高息股票,觀察MSCI世界指數2月以來下跌0.5%,MSCI世界高息股指數卻逆勢繳出1.4%的正報酬,成為近期有意逢低進場布局買盤搶進的投資焦點。

根據摩根投信統計,最近15年MSCI高息股和大盤相比的年化報酬和波動度,不論是亞太(不含日本)、新興市場、甚至是成熟市場,高息股不僅報酬率優於大盤,波動度也比大盤低,因有固定配發股息機制增添防禦力,處於低利環境中,高息股因有收益保護,仍能相對大盤來得跟漲抗跌。

摩根環球股票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全球景氣緩步復甦,但自美國去年底進入升息循環,正式宣告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走向分歧,金融市場在寬鬆及緊縮拉扯下陷入震盪,加上外圍雜音不絕於耳,更大幅提高市場波動。

通常能配發高股息的企業,財務體質和營運動能都較佳,且在股息保護優勢下,較能抵抗市場震盪,因此,將高息股納入投資組合能增強資產穩定度,建議現階段投資人可透過布局高息股基金來參與市場。

不過,各國因經濟復甦力道不同而表現分化,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多空反覆不定。陳若梅認為,全球景氣向上趨勢並未改變,加上歷經市場一波恐慌性修正後,股市已來到超賣區,未來上檔仍有相當大的空間,而高息股一部分報酬來源為股息收益,因同時掌握股息收入和資本利得,故較不易受到短期市場利空消息影響,股價表現相對穩定。

NN(L)歐元高股息基金經理人石旻凱(Nicolas Simar)表示,近期歐洲股市較為震盪,但2016歐洲經濟仍將持續復甦,企業獲利面亦支持歐股表現。目前歐股仍處於由EPS成長帶動市場上漲的格局,預期未來本益比仍將維持在相對低檔,價值型類股展望仍佳。

---------------下一則--------------- 
多重收益資產夯 攻守兼備商品可留意2016-03-01 07:22:5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亞洲國家央行目前利率調整方向 http://goo.gl/WfTIGZ

全球寬鬆風潮吹進亞洲,自中國去年引導利率下行,目前已有八個亞洲國家下調利率。專家認為,寬鬆環境雖有助增添經濟動能,但低利率也推升投資人的收益需求,在「全球尋收益、股市找動能」的趨勢下,多重收益資產值得留意。

摩 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表示,近一年在中國人行領頭下,包括印尼、印度、泰國、台灣、南韓和澳洲等亞洲央行都陸續加入降息陣營,日本央行更實施負利率政 策,展現振興經濟的強烈企圖。寬鬆政策背後雖隱含亞洲經濟成長放緩的隱憂,但隨資金活水閘門開啟,預期可提振亞洲經濟未來三至六個月的表現。

從全球市場來看,美元指數正進入修正周期,美國上月經濟數據憂喜參半,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美國聯準會3月暫緩升息的機率高,新興亞洲可能進一步寬鬆,加上新興亞股擁有評價面低、基本面穩健優勢,利於市場持續反彈。

不過,考量寬鬆政策創造了低利環境,施厚德指出,原先已處在相對低檔的利率水準更下一階,多數國家的實質利率都低於2%,依賴現金定存等固定收益資產,勢必無法滿足既有收益需求。

眼見投資人追求收益的趨勢不變,施厚德認為,國際資金將延續「全球尋收益、股票找動能」兩大投資方向,兼顧機會、風險和收益多面向需求的多重收益資產是現階段布局首選。

第一金全球多重資產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李奇潭也表示,年初以來市場動盪雖拖累股市表現,但長期來看,仍看好股市吸引力優於債市,若透過多元資產介入投資,不但掌握市場成長,也降低風險,可穩健求勝。

---------------下一則--------------- 
全球走向負利率 今年債券有賺頭2016年03月01日蘋果日報【王立德/台北報導】

歐洲央行、日本銀行採行負利率政策,引發資金滔天巨浪,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周吳添指出,「今年的黑天鵝將多一點」,全球經濟表現將會很難看,不過全球利率市場走向負利率,2016年賺錢的機會在債券。

國銀投資部門主管也表示,各國不是利率極低,就是採行負利率政策,相較起來美國因經濟復甦情況相當穩健,美國當地的公司債、金融債是非常值得投資的標的。只是相較於海外債券,國內債券流動性直直落,財政部國庫署副署長戴龍輝指出,10年前台灣債券交易量1年有89兆,去年交易量衰退到9兆,以國庫署立場,相當憂心台灣債券的未來發展。

美金融債值得投資
國銀投資部門主管表示,台灣金融市場先天已經受限於籌碼稀少,財政部又因財政困難,時不時提早截標公債,導致市場機制失靈。整體來說,海外債市投資優於國內。

而對於今年全球經濟情勢,台大教授林建甫日前於債券聯誼會中分析,日本採負利率走勢,有機會把銀行存款引出來,不致表現太差。至於中國,因反貪腐與投資下滑,造成整體經濟表現不佳,目前官方希望透過消費市場來拉高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只是觀察其消費市場應不會表現太好,整體前景並不樂觀。

而台灣近期消費佔GDP比不到50%,不消費成為台灣最大問題。元富證券副總經理瞿玉娟在債聯會中表示,若要改善此現象,除非台灣薪資水準可以大幅提高方能激刺消費。

---------------下一則--------------- 
布局亞債 挑美元計價2016-03-01 07:19:43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擁有低波動與穩定收益特質的亞債獲得不少投資人青睞,且市場預期美國升息步調放緩,更使亞債獲得更多表現空間。法人指出,目前亞債殖利率雖降至4.82%,但接近五年平均4.85%,符合長期的配息水準,收益率仍有吸引力。

保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分析,全球經濟放緩及金融市場震盪均不利美國經濟,市場預期美國升息機會偏低,有利全球債券的表現,亞債可望吸引避險資金進駐。

鍾美君指出,多數亞洲國家的企業擁有投資等級以上的信評等級,違約率也降至近年低點,有助於未來利差再收斂;而亞債低波動的特性,也適合投資人長期持有。隨著美元走勢穩定,特別看好美元計價的亞洲投資等級債券,較當地貨幣計價的亞債來得穩健。

第一金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劉蓓珊也認為,長期來看,美元仍是全球主要貨幣工具,考量其影響性仍大,目前美元走勢只是漲多的拉回修正,強勢美元如持續主導下,今年新興市場貨幣波動幅度提高,以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表現會優於當於貨幣計價商品。

安聯四季回報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隨新興市場景氣改善,亞洲可望持續扮演中堅份子,亞洲美元債相較穩健,供給量縮減與需求持續,提供後市支撐。若考慮市場波動風險,也可採複合債的投資組合,短期可增持公債與現金等防禦部位,中期可依市況,靈活調整配置。

---------------下一則--------------- 
高收債翻紅 歐比美好 在能源產業曝險較低 可逢低買進2016年03月01日蘋果日報【林韋伶╱台北報導】

低迷已久的高收益債市場近期重新獲得資金青睞,瑞銀財富管理也在最新1期的投資策略建議中,將高收益債評等調升為加碼,專家分析,投資人若想逢低買進高收益債,不妨以在能源產業曝險較低的歐洲高收益債為主。

瑞銀財富管理在2月底發布的投資建議中指出,高收益債在賣壓過後創造了進場機會,對於手中高收益債產品不多的投資人來說,出現建立長期部位的好時機。高收益債在走了約6年多頭後,因美國升息循環啟動而面臨資金竄逃,高收益債市場拉回也騰出了投資人獲利的空間,專家建議在標的選擇上以歐洲高收益債優於美國高收益債。

近年違約率相當低
安本全球債券主管柯隆畢(Brad Crombie)表示,歐洲高收益債與其它資產相比,擁有誘人的風險報酬率,且近年來違約率相當低,展望未來違約率也有機會維持低檔。以結構來看,相較於美國高收益債,歐洲高收益債曝險於能源產業的資金規模低,在當前的環境下顯得相對穩健。

對於市場部分投資人擔心高收益債在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間可能面臨債券到期高峰一事,柯隆畢表示,通常在債券到期前公司就會拿現金償債,或是發行新債來還舊債,因此債券到期高峰造成的影響不大。柯隆畢進一步分析,目前市場上債券需求大於供給,未來公司發債有機會談到不錯的條件。

3大關鍵牽動債市
柯隆畢進一步指出,接下來牽動債券市場的因子有三,包括:歐洲央行於3月可能再推寬鬆政策、日本恐對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徵收10個基準點的利息,以及美國聯準會鴿派立場能否延續,不過整體來說,柯隆畢評估,低利環境將為歐高收債市表現提供支撐。

---------------下一則--------------- 
美高收債 連二周淨流入2016-02-29 13:35:13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美高收債投資價值表現 http://goo.gl/ACWMJl

美國高收益債近一年來表現波動,但最近二周受到國際油價彈升、能源債利空鈍化等激勵,資金回流帶動收高,花旗美國高收益債券指數周線收紅0.8%。法人指出,目前在利差表現上,美國能源高收益債已經過度反應利空,在預估平均違約率低的情形下,投資價值已現。

截至24日,近一周流入美國高收益債基金規模高達26.3億美元,為去年10月以來最大量,且連續兩周呈現淨流入。

目 前美國能源高收益債利差隱含的違約水準接近30%,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這與摩根大通預估,未來二年能源債平均違約率5.4%至13.4%相比,價格明 顯是反映過度,且高收益債價格有領先反映違約率實際走高約當一年的時間,故以長期角度來看,美國高收益債的投資契機已然浮現。

野村美利堅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李武翰認為,美國能源高收益債已反映出未來違約風險,且整體高收益債違約率仍低,以目前美銀美林美國高收益債指數殖利率近10%水準而言,美高收已有超賣現象,因此具相對投資價值。

安聯收益成長基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雖然美國採緩升息機率高,但美元走強趨勢不變,將有利於美元資產,而美高收債經過前段修正後,投資價值已浮現,預估未來違約率仍將維持在低水位,且槓桿比率與利息保護比率,皆顯示出整體市場仍是健康。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現階段投資高收債,宜選美元資產、側重循環產業,及聚焦B級以上評級較佳的債券等三大策略進行布局。

---------------下一則--------------- 
複合債組合基金 靈活配置2016-03-01 06:57:32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全球公債表現明顯領先主要信用券種,全球政府債券指數上漲逾5%,但法人指出,隨著風險趨避意識稍緩,市場信心已逐步回穩,信用券種已出現反彈跡象,投資價值漸浮現。

資金紛紛移往歐美公債避險,主要是因為油價震盪、美國聯準會(Fed)貨幣政策方向再度出現不確定性、歐美銀行業的擔憂等原因,導致投資信心疲弱。所幸,隨著油價止跌、Fed升息延後預期,加上德銀回購債券後,債市即將出現轉折。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指出,儘管風險趨避意識稍緩,但在全球經濟緩成長、慢通膨、低利率的環境下,仍不容忽視波動加劇的趨勢,在進行債券投資時,重押單一券種的風險較高,建議透過複合債組合基金廣納各式券種,分別用投資級債與公債、與信用債券適度平衡報酬與風險,以因應市場狀況靈活彈性調整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