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50309基金資訊

2016年03月09日
鐵礦砂暴衝 澳元改寫8個月新高 逼近0.75美元大關2016年03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澳元兌美元匯價 http://goo.gl/QC7VHv

鐵礦砂價格周一暴漲近20%,創史上單日最大漲幅紀錄,鐵礦砂出口大國澳洲的貨幣應聲走高,澳幣周二已逼近0.75美元大關,創8個月新高價。

周二澳幣報0.7432美元,較周一尾盤大漲近1%,盤中最高一度觸及0.7483美元,改寫8個月新高。

鐵礦砂為澳洲第一大出口產品,周一受惠於季節性重建庫存與鋼價大漲的利多,單日狂飆近20%,來到每噸63.74美元,創2009年有紀錄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紀錄。
IG Markets貨幣策略師路卡斯(Evan Lucas)表示,澳幣可望進一步走高。

路卡斯認為,澳幣有4大投資誘因,包括AAA的最高債信評等、公債殖利率比全球已開發國家高出200個基本點、澳洲央行並無降息跡象與經濟數據強勁。
路卡斯還說:「我們之前就已強調,澳幣2016年叫多的時機已經成熟。」

此前澳洲央行才表示,全球主要國家紛紛降息將導致澳幣有被推升的風險,澳洲央行副總裁羅威(Philip Lowe)指出:「海外國家採取貨幣寬鬆讓我們的處境更為困難,因為這會導致降息國家的貨幣貶值,相對的就會增加澳幣升值的壓力。」

澳洲央行理事會的決策委員愛德華(John Edwards)日前才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他希望看到的澳幣價位是在0.65美元附近,才沒多久,澳幣已猛升至逼近0.75美元。

西太平洋銀行貨幣策略部門全球主管雷尼(Robert Rennie)認為,歐洲央行(ECB)與日本銀(央)行很可能都會擴大寬鬆,將造成澳洲央行不願看到的澳幣升值情況。

雷尼指出:「我早就預告ECB將會擴大寬鬆,一旦ECB決議擴大寬鬆,我想日銀也會被迫跟進擴大量化寬鬆,2大央行都寬鬆,這將為澳洲央行帶來決策的難度。」

---------------下一則--------------- 
Fed鷹派抬頭 美元多頭蠢蠢欲動2016年03月09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鷹派氣燄高張,加上歐洲央行(歐銀)本周預料將擴大寬鬆貨幣,美元多頭最近蠢蠢欲動。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顯示,避險基金和其他外匯投機客的美元多頭部位在截至上周二止的1周增加16億美元,扭轉連續5周減少的頹勢。

美通膨升溫
美國近幾周公布的經濟數據有好轉跡象,工業生產已止跌回升,2月非農就業人口則大增24.2萬人,遠優於市場預期。舊金山Fed的報告指出,美國勞動市場其實比勞工薪資成長率反映的更強勁,勞工薪資成長緩慢是受薪水較高的嬰兒潮世代退休等特殊因素影響,意味若等薪資加速成長才開始升息,可能是錯的。

另外,Fed副主席費雪周一指出,跡象顯示美國通膨可能正在升溫,目前美國已接近充分就業,歷史顯示勞動市場緊繃會使物價加速上漲。通膨升溫將使Fed升息機率升高,但費雪未透露Fed今年是否可能升息。

歐銀擴大寬鬆貨幣理論上會使歐元走貶,但歐銀去年12月加碼刺激當天歐元卻狂升逾3%,原因是擴大寬鬆貨幣的力道令人失望。加拿大皇家銀行建議投資人本周做多歐元兌加元,理由是去年12月的情況可能重演。

加拿大皇家銀行說:「我們認為歐銀本周宣布的寬鬆措施有無法滿足市場高度期待的風險,歐銀可能只會把存款利率調降10個基點,且不會調整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計劃。」

---------------下一則--------------- 
台幣強漲 快買美元黃金 負利率效應 今年股匯利房恐4大皆空2016年03月09日蘋果日報【陳瑩欣╱台北報導】

學者分析
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所長盧陽正接受《蘋果》專訪表示,近期台幣強漲原因來自歐洲經濟表現不佳、資金重返亞洲所致,但出口表現不佳,預料台幣強漲屬短期現象,今年恐出現「股、匯、利、房」4大皆空現象,民眾反而可趁台幣強勢時注意美元、黃金等避險資產。

盧陽正表示,股市表現受到政治因素影響仍大,在新、舊任政府交替之際市場會比較觀望,難免有所波動,即使指數衝高,也應該謹慎看待。政治因素影響金融表現仍大,目前看不出小英政府對未來兩岸關係談判上有利的立足點。

至於匯率發展,盧陽正認為,台灣以出口為導向,原則上以維持「區域弱勢」為原則,雖然近期台幣強漲,但主因是受到歐洲負利率政策後經濟仍不見起色,國際資金從歐洲流向亞洲所致,盧說:「阿共仔(指中國)也升人民幣」,他認為我國跟中國出口依存度高,升值是短期現象。

我國沒有升息空間
利率表現上,盧陽正認為,在中國頻頻推出寬鬆貨幣動作,足見我們受到對岸龐大經濟壓力,我國必須調降利率,沒有升息的空間;另外,近期美國聯準會已鬆口必要時不排除修法推出負利率,一旦美國執行負利率政策,台灣也可能要跟進評估執行負利率的可能性,因此看空靠台幣定存獲利機會。

盧陽正表示,今年經濟表現最好的還在美國,新興市場可能受到中國下行影響遭到拖累,美元因此仍有經濟實力支撐貨幣走強,還有投資的空間。不過他也指出,美國選舉態勢未定,全年最大黑天鵝就是「萬一川普當選」的預期心理,政治因素同樣會牽動全球經濟表現。

川普當選是黑天鵝
除了美元外,盧陽正同時認為黃金行情可期,他表示,各國為了救經濟開出「負利率」藥方,但歐洲、日本經濟復甦效果皆不佳,負利率就像治療糖尿病患用的胰島素,先用吃的,無效用打的,最後等待併發症出來,資金只能重回黃金市場避鋒頭,甚至可能出現「低油價、高金價」的油金脫鉤行情。

看衰未來3年房市
過去國內投資人常有「股市不好、轉向房市投資」的觀念,不過盧陽正表示,在房地稅合一、持有稅升高與未來遺贈稅可能會調整的情況下,未來3年房市恐怕會「衰到不行,跟得到流感一樣。」他預期,地段差不動產售價較現在打7折都可能,呼籲年輕人買房還是要再等一等。

---------------下一則--------------- 
台灣要不要跟進日本實施負利率? 彭淮南提負利率無用論2016年03月09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日本1月29日率先亞洲國家宣布實施負利率,「台灣會不會跟進?」成為熱門議題!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周四(10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他在書面報告強調,負利率成效不彰,並將引發投資、消費不振等負面衝擊。
彭總裁暗示 有望再降息

日本央行1月宣布推負利率,成為繼歐元區、瑞典、丹麥、瑞士之後,再次實施負利率的國家,更是亞洲第一個負利率國家。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認為,以匯價、通膨預期、股市及銀行信貸成長等數據來觀察,上述國家實施負利率後,迄今成效不彰。

彭淮南說明,實施負利率之後,就匯率變動情況,日圓為升值,其他國家為貶值;提振通膨的預期,各國大多沒能達成;至於激勵股市的反應,日股為下跌,其餘各國股市提振效果不佳;尤其銀行信貸成長的期待,歐元區銀行信貸仍呈現負成長,日本是否可促進銀行放款,則還有待觀察。

負利率的成效不彰已是事實,彭淮南認為甚至可能引發五大負面衝擊;首先、負利率對促進投資的成效有限,但對消費者支出可能產生負面效果;其次,弱化銀行的中介功能,降低公債市場流動性,導致公債價格大幅波動。

再者,以財富效果(wealth effect)帶動有效需求,不但成效不彰,反而會危及金融穩定;其四、過度使用貨幣政策,將導致忽略財政政策及結構改革的重要性;其五、大國的貨幣政策透過資本移動波及他國,形成全球金融循環(global financial cycle),干擾他國的金融市場,進而影響經濟活動,尤其經濟規模比較小的國家,所受到的衝擊與壓力更大。

根據彭總裁書面報告論述,金融人士解讀,台灣推負利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現階段應會延續降息政策。

………………………………………
彭總裁暗示 有望再降息2016年03月09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10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書面報告中強調,在通膨無虞情勢下,調降政策利率,有助寬鬆貨幣與信用,為因應景氣變化之道;暗示3月24日理監事會三度降息的機率高。

央行面對國內經濟成長率不佳,出口連續數月均呈現兩位數大幅衰退,在去年9月及12月底的兩次理監事會均決議降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以維持國內極度寬鬆的環境做因應;但根據主計總處報告,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不保2,出口也累計已連續13個月衰退,市場預期3月底三度降息機率高。

從市場面觀察,各項長短率先行指標來看,包括隔夜拆款利率、14天期定存單利率、指標10年期公債標售利率等,均持續位在歷史低點,代表對央行3月底降息預期更加確立。

出口大幅衰退,致經濟成長明顯減緩,彭淮南指出,受短期循環性及長期結構性雙重因素影響,出口劇減,面對全球景氣展望保守,今年台灣經濟仍難明顯成長,1月景氣對策信號連8月藍燈,景氣領先指標仍未止降,未來1年經濟挑戰仍高。

台灣通膨率較主要國家低且穩定,貨幣政策有較大彈性運用空間。彭淮南認為,台灣長期CPI平均漲幅相對溫和,貨幣與信用寬鬆,尤其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彈性調節市場資金,維持充裕市場流動性。

彭淮南提出對策,經濟成長不能單靠貨幣政策,應採強力綜合性政策提振需求,包括加強擴張性財政政策及提高公共投資,並輔以改善投資環境,加上強化勞動參與的結構性改革,才能激勵經濟成長。

---------------下一則--------------- 
台股科技基金 漲幅最亮眼2016年03月09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台股科技基金表現 http://goo.gl/w0ns3s

2月台股上漲2.71%,觀察台股股票型基金各類型表現,在電子股大幅反彈3.26%帶領下,以科技型平均漲幅2.23%最為亮眼,其中,有6檔科技基金漲幅在3%上,外資在2月轉為買超逾400億元,期貨部位偏多操作,台股後市仍有期待空間。

日盛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施生元表示,台股今年自7,627低點反彈以來,短期大盤偏多的趨勢沒改變,電子股以中小型股表現較為強勁,若國際局勢穩定,台股預期有另外一波行情。

施生元指出,台灣去年第4季的GDP年增率為-0.28%,連續兩季為負成長,主要是反應出口不佳,特別是原物料產品與科技產品。而台股預期指數空 間有限,選股仍是現階段台股的投資策略。除了半導體庫存調整接近尾聲,有補庫存需求,值得留意,其他還可留意車聯網、工業自動化�智能生活及伺服器等長線 具成長動能的產業。
宏利投信股票投資部主管周奇賢指出,台股股價仍處低估水準,台股可望自底部回升。

投資主軸,包含利基型產業,如生物製藥、智慧家庭、蘋果供應鏈,成長趨勢明確;製造業升級,包括飛機輕量化、汽車電子化、生產自動化等產業;美國消費復甦,包含受惠強勢美元及美國景氣復甦的內需消費股。

野村e科技基金經理人謝文雄表示,Apple iPhone相關供應鏈於2016年上半年的成長表現受到壓抑;展望下半年,期待新機新功能可帶動下半年整體智慧手機市場的活絡。

由於2016年手機通訊市場成長力道不足,中長線焦點仍以物聯網、互聯網、車用相關、自動化與智慧家庭為主軸。

摩根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從這波外資力挺台股的動態來看,明顯回股庫存已去化完畢的半導體產業,讓整個半導體族群雨露均霑,帶動指數揚升,也替這波多頭氣勢加油打氣。

安聯台灣大壩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車用電子中長線的產業能見度與成長性佳,主要受惠自動駕駛夢的趨勢,未來防撞雷達、車用相機模組、胎壓偵測器等供應鏈廠商,可望持續受到資金關注。

台新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副總沈建宏表示,隨著國際股市轉好,中小型股、高成長股和高股息股將持續個股或族群的作夢行情,維持4∼5月有可能是台股上半年高點轉折、5∼8月可能出現今年低點的看法不變。

---------------下一則--------------- 
台股中小基金 漲相佳2016年03月09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觀察全球主要股市今年以來表現,新興股市大幅領先,台股猴年以來更強勁上攻,14個交易日中13日收紅,期間大漲7.2%,連帶台股基金績效水漲船高,統計投信444檔國內外股票基金今年來績效,前10名就有8名為台股基金,表現亮麗。

群益奧斯卡基金經理人吳胤良表示,亞洲情勢未穩定前,台灣訂單最早回復,財報相對透明、估值明確,對外資具吸引力,中小型股漲勢強,主力跟業內均回籠。

近期成交均量近千億元來看,顯示市場投資氣氛轉熱,但指數走高後預期短線指數呈現震盪走勢,選股不選市為最佳策略,持續看好網通、汽車零組件和RF族群,建議可加碼原物料與低基期轉機股。

台新台灣中小基金經理人王仲良強調,國際股市風險減低下,台股近期相對穩,指數往上續走揚仍須時日,短期雖陷入整理,中小型成長股漲勢反得以發揮。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出,台股在新興市場中,因匯率波動相對穩定,現金殖利率明顯高於亞洲市場平均水準,整體條件大幅領先新興市場其他國家,對外資具相當投資吸引力。市場聚焦新政府的政策方向,生技、綠能產業可望有所表現。

日盛小而美基金經理人趙憲成認為,油價走穩,人民幣走勢波動趨緩,市場擔憂的兩大議題均解除,帶動市場對風險性資產偏好提升。

---------------下一則--------------- 
店頭基金獲利 一把罩2016-03-09 07:03:29 經濟日報 記者張晟豪�台北報導
店頭市場型台股基金績效 http://goo.gl/q9sj0g

台股今年來表現領先全球主要股市,統計今年以來國內各類型台股基金表現,平均報酬介於1.9%至5.8%,其中科技、中小、店頭市場型台股基金平均績效皆在3%以上,表現更是略勝一籌。

國 內現有超過百檔台股基金,總管理資產規模逾3,000億元,若以各類型區分,科技、價值、店頭市場型台股基金今年以來績效皆為正值,其中店頭市場型基金平 均績效達5.8%,為各類型台股基金績效榜首。法人指出,店頭市場主要以中小型股為主,股性活潑,波動也較大型股劇烈,基金績效所以能表現突出,主要取決 於經理人的選股能力。

第一金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陳思銘表示,店頭市場基金通常強調主動式操作精神,採取由下而上選股方式,從上百家公司中, 挖掘具未來性的潛力股、具利基型的優勢股或具業績爆發性的成長股,不同於部分基金以由上而下模式,以鎖定指標市場指數,隨大盤漲跌被動式操作,所以經常能 提早發掘明星公司,受惠股價行情自然較大。

保德信店頭市場基金經理人賴正鴻指出,中小型股股本小,具有各自特殊題材與利基,所以表現爆發力強,雖然波動度較一般型台股基金高,不過依然有愛好的投資人,近半年來20檔中小型基金中,淨流入的基金就有九檔。

群益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吳胤良說明,中小型股近期表現亮眼,但個股之間表現差異大,所以經理人的選股能力格外重要,未來仍然看好中小型股後市,特別是有成長題材的低基期利基型個股,特別是高殖利率個股,更建議可持續關注。

---------------下一則--------------- 
中國2月出口衰25% 近7年來最大降幅2016年03月09日蘋果日報【林文彬、陳智偉╱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2月以美元計出口年減25.4%,為史上第3大,也是近7年來最大降幅,對所有貿易夥伴的出口都下滑,減幅12.7~56.7%不等,不僅反映外需疲弱,也顯示中國為維持匯率穩定,不讓人民幣貶值,使出口業處境更加艱困。

人民幣恐續貶值
中國海關總署昨公布2月外貿統計,出口以美元計減幅較市場預期的年減14.5%更嚴重,並較1月的年減11.2%高出1倍以上,對美國出口年減23.1%,是2009年2月以來最大減幅,對歐盟出口降幅也創2009年8月以來最大;2月進口年減13.8%,是連續第16個月下滑,這些數據重重打臉官員中國經濟前景穩健的說法。

德國商業銀行經濟學家周浩表示,中國貿易數據疲弱意味人民幣可能無可法避免進一步貶值,豐業銀行也認為人民幣今年將繼續承壓。彭博指出,人行寬鬆之門料進一步打開。

---------------下一則--------------- 
資金行情增溫 亞太高息股熱2016-03-09 07:10:26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亞股近期表現 http://goo.gl/5zxaHM

受到油價與美股反彈刺激,近期亞洲股市投資氣氛好轉,資金也轉進亞股送暖,根據資金流向顯示,今年來全球ETF資金淨流入亞股約18億美元,單一國家股市則以泰國、印尼及台股的正報酬表現最為強勢。

根據高盛進一步統計,今年前兩個月MCSI亞太不含日本股票指數跌幅仍有8%,相較之下高股息類股僅小跌3%,隨著亞股投資氣氛轉佳,2月最後一周更逆勢反彈0.9%。

瀚 亞亞太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王華謙表示,高股息類股從去年第4季以來表現就逐漸跟上大盤,近期表現更為明顯,原因包括:美國聯準會升息預期降低,減輕高股息 類股利空,且亞洲的低利率環境,資金自然轉進高股息股;此外,亞洲成長股先前累積相對表現過強,出現調節而轉向評價較為便宜的高股息類股。

亞股年初的一波修正,更是拉出反彈空間。王華謙認為,大陸、港、台、韓等市場修正後,已接近歷史大型修正期間的平均谷底位置,對長期資金及價值型的機構投資人極具吸引力。

野 村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葉菀婷表示,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無論就本益比或股價淨值比而言,均回落至長期價值面下方,即便近期跟隨國際股市反彈,仍有價 值面優勢。就基本面來看,自1月中旬起,亞太各國財報季陸續公布,許多體質良好且發放股息穩定的高股族群還有資本利得空間,有助低接買盤進駐。

新光美國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邱志榮表示,不妨選擇「低基期、高殖利率」資產分批布局,賺增值兼領配息。

---------------下一則--------------- 
日上修 去年第4季GDP 2016年03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GDP季增年率 http://goo.gl/FdXkcW

日本政府周二上修去年第4季(10月至12月)國內生產毛額(GDP),上季GDP年率減幅由初值的下滑1.4%縮小至1.1%,不過民間消費卻是下修,顯示積弱不振,且今年的經濟展望亦不樂觀,凸顯日相安倍晉三重振經濟面臨嚴峻挑戰。

據 日本內閣府最新數據,日本第4季GDP經季節因素調整後年率萎縮1.1%,反觀去年第3季為季增年率1.4%。但上季GDP縮幅低於初值的下滑1.4%, 亦優於市場預估的下滑1.5%。即便如此,近期經濟數據顯示,今年初日本經濟成長力道依然疲弱,也增加日本央行進一步擴大量化寬鬆的可能性。日銀將於下周 召開政策會議。

再者,日本經濟成長遲緩亦讓市場開始臆測,安倍可能暫緩2次調高消費稅,原訂時程為明年4月,稅率將由現行的8%上調至10%。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新家義貴表示:「1月份經濟數據低迷可能意味著,首季經濟可能無法大幅反彈。若第1季經濟成長持續疲軟,且出現第2季成長停滯的跡象,日本政府可能擴大振興經濟措施,並延後調高消費稅。」

雖然部分分析師預期日本今年首季經濟可望溫和上揚,但在全球需求展望低迷下,也不排除陷入技術性衰退的可能,也就是連續2季GDP呈現負成長。

據新出爐的GDP修正報告顯示,上季資本支出季增年率由初值1.4%上修至1.5%,在企業遲遲不願調高薪資下,家庭消費意願低落,民間消費年率由初值的下滑0.8%下修至萎縮0.9%。

---------------下一則--------------- 
低調沉穩色系受青睞 脣膏預知安倍經濟學失靈2016年03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經濟光明還是黯淡,從市面流行的脣膏顏色便可窺見一二。日本前季GDP再現萎縮,顯見鼓勵央行大舉印鈔的「安倍經濟學」後繼乏力,而這也反映在時尚業的流行色調,低調沉穩色系的脣膏現今特別受消費者青睞。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出「安倍經濟學」的第一年,低迷已久的經濟明顯有了起色,股市多頭氣盛,出口拜日圓急貶之賜回溫,通縮獲得紓緩。日本化妝品大廠資生堂(Shiseido)當時上市的新脣膏Lacquer Rouge 413,映照出日本社會對經濟重燃信心。

資生堂表示,上回流行顏色如Lacquer Rouge 413一般亮紅的脣膏,已是20多年前的事,讓人回想起日本在1990年代初之前的繁榮景象,此後日本陷入經濟停滯和通縮嚴重的失落20年。

日本經濟因「安倍經濟學」效應短暫復甦後,而今萎縮噩夢再度重演,通膨停滯不振,消費支出連續5個月倒退,在此黯淡環境下,資生堂脣膏產品的色彩也轉趨低調。

近來銷量好的是顏色諸如Maquillage Dual Color Rouge 10之類的脣膏,該產品較接近日本人的天然唇色,價格比色彩艷紅的Lacquer Rouge 413便宜800日圓。

這說明日本經濟復甦力道衰微的情況,充分反映在時尚產業。日本時尚色彩協會發言人大野禮子(Reiko Ohno)表示:「安倍政府上台後,社會存在大環境漸入佳境的期待,時尚業順應情勢試著推出色彩豐富的商品。」這位女發言人說,不過隨著社會的樂觀氛圍消退,時尚業開始偏向淺褐色、灰色及海軍藍。

---------------下一則--------------- 
資金回流 東協股市基金轉強2016-03-09 07:01:4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亞洲區域基金績效 http://goo.gl/OC55FB

東協股市去年創下金融海嘯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不過今年在資金回流、原物料價格回升、美國3月升息機率降低等利多帶動下,泰國、印尼股市領先新興市場出現「黃金交叉」,推升東協股市短中期趨勢轉強偏多,成為亞洲區域股票型基金績效領頭羊。

復華投信分析,目前東協各股市周KD已開始向上交叉,且印尼、馬來西亞月KD也在近一年趨勢向下後開始向上交叉,若無利空干擾,後續漲勢可期,建議可透過相關區域型基金獲取各市場輪漲契機。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在市場風險情緒好轉下,3月以來外資全面回補東協股市,共買超6.39億美元,泰國、印尼今年來已由賣轉買,帶動二股市漲幅居亞股一、二名。理柏統計,投信發行亞洲區域型基金共40檔,今年來類型報酬仍負逾5%,但東協相關基金逆勢翻紅。

復華東協世紀基金經理人許家?指出,去年因美元升值、資金外流,導致外資連續11個月賣超東協股市,使東協股市本益比及股價淨值比回落歷史低檔,但今年1月起由賣轉買,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等匯率今年來亦明顯走升。

---------------下一則--------------- 
歐洲QE周年 成效不彰2016年03月09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蕭美惠�綜合外電報導

歐洲央行(ECB)所祭出的量化寬鬆(QE)在今日(9日)滿一周年,由於成效不彰,各界普遍預期,歐洲央行緊接著在周四召開的決策會議,將考慮採取更多刺激措施。除了進一步擴大負利率,分析師亦預期,歐洲央行可能增加目前每個月600億歐元購債計畫的規模,或是將原訂明年3月結束的期限再往後延。

過去一年來,歐洲央行總計花費逾7千億歐元來刺激經濟,換算下來,1分鐘花掉130萬歐元,歐元區19個會員國的男女老少每人花掉2千歐元。可是,通貨膨脹幾乎動也不動,經濟成長依然遲滯,股市甚至大跌13%,歐元則是兌美元升值近5%。

ECB預估,這些措施可在2015至2017年間增加近1個百分點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以歐元區不到2%的經濟成長率來看,這是相當可觀的數字。

不過,歐盟統計局周二公布修正值,歐元區去年第四季GDP較前季成長0.3%,與去年同期相較則揚升1.6%;2015年全年成長率則上修至1.6%。

除此之外,歐元區消費者物價指數在2月的一年間萎縮0.2%,成為去年9月以來首度通縮,並且遠低於歐洲央行設定的2%通膨成長率目標。

根據最新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歐元區經濟活動在今年前幾個月趨於減緩,消費者和企業信心都已下跌。

最新報告顯示,消費者支出在去年第四季減少,不過這可能只是暫時的。幸好,去年第四季企業投資比上一季大幅增加1.3%,遠高於去年第三季的成長0.4%,抵銷了消費不振的拖累效果。

---------------下一則--------------- 
Fed副主席:美通膨已開始回升2016年03月09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副主席費雪(Stanley Fischer)周一表示,美國通膨情況可能正從過低水準開始回升。這被視為聯準會繼續升息的重要條件,費雪的談話顯示Fed今年仍有升息可能。他同時也指出,Fed儘管也在研究負利率,但是並沒有使用的必要。
他說:「我們很可能正看見通膨率首度往上升,這是我們樂見的事。」

但是Fed理事布雷納(Lael Brainard)周一在另一個場合上表示,假如油價持續低落和美元續強,就不確定持續改善的勞動市場,是否足以推升通膨。相對於聯準會所設年通膨率2%的目標,目前通膨情況仍然低落。

Fed高層在通膨上的看法各異,突顯其內部對物價是否持續上升和升息時程等問題的立場互相衝突。

外界預期Fed在下周二和周三的貨幣政策會議會按兵不動。許多分析師預期Fed要到下半年,甚至明年初才有升息可能。

費雪指出能源價格暴跌和強勢美元,降低進口成本而不斷壓抑美國物價。但他預期這些因素很快就會消失,讓通膨率往Fed目標方向前進。他認為當美元和油價都穩定下來後,美國通膨率將會相當接近2%。

對於外界擔心美國經濟轉弱可能迫使Fed逆轉利率方向,甚至可能祭出負利率的情況,費雪強調Fed的確在研究負利率議題,但他懷疑Fed沒有使用的必要。

他認為目前根本看不到有採取負利率措施的必要,但Fed肯定會觀察事態發展。雖然外界認為美國薪資停滯不前,顯示就業與通膨已失去傳統的聯繫,但他認為這層聯擊仍存在,就業市場仍是觀察通膨走向的重要指標。

---------------下一則--------------- 
美1月消費信貸 3年最低增幅2016年03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聯準會(Fed)周一公布美國1月消費者信貸,創下近3年新低增幅,顯示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劇烈,美國家庭的消費態度變為謹慎。

1月不計算房貸的消費者信貸金額達3.54兆美元,經季節因素調整後僅較前月增加105.4億美元,低於市場預估的增加170億美元。年率僅成長3.58%,為2013年3月來最低增長幅度,與去年12月增長7.28%相較,1月增幅明顯縮小。

其中,1月包含信用卡等循環信用項目的信貸金額減少110億美元,年率下降1.35%,遠低於去年12月的成長7.05%,為去年2月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專家認為去年12月年率大幅成長,主要是年底消費旺季所帶動。

至於1月包含車貸和學貸等非循環信用項目信貸金額增加116億美元,雖然年率成長5.36%,但仍然低於去年12月的成長7.36%。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蕭梵(Daniel Silver)指出,雖然美國信貸金額持續增加,但其上升趨勢已減緩。

他認為考慮到近期消費支出有穩定增長,因此對信貸增長速度出現減緩現象,是讓人有點意外。根據商務部資料,雖然去年12月消費者支出減緩,但1月又出現成長。

由於美國雇主對勞動力需求持續增加,讓勞工薪資得以成長。根據勞工部資料,美國2月失業率為4.9%,民間企業平均時薪較去年同期成長2.2%。

儘管美國勞工在2月減少消費,但有跡象顯示全球金融市場自元月初以來就波動劇烈,導致美國消費者的信心受到影響。

由於消費支出占美國70%經濟活動,因此有經濟學家提出警告,經濟向下的風險正在上升當中。部份專更擔心,這可能顯示美國經濟成長並不如外界所認為的穩健。

---------------下一則--------------- 
高盛示警:這波商品漲勢難持久2016年03月09日 04:10 工商時報記者蕭美惠�綜合外電報導

近來鐵礦砂、黃金及石油價格紛紛大漲,不少人臆測商品市場已觸底,但高盛周二發布一系列報告,警告這波商品漲勢無法持久。除非中國需求可以持續復甦,否則商品走勢必將反轉下跌。

報告指出,去年商品價格下挫肇因於通縮,貨幣政策分歧與削減債務,而目前市場對於恢復通膨、政策協調與重新舉債的看法,促使商品價格出現「未成熟的大漲」,「我們認為無法持久」。

儘管布蘭特油價反彈至每桶40美元的3個月高峰,高盛商品研究主管居里(Jeffrey Currie)認為終究是曇花一現,因為短缺現金的生產商在這次獲得維持生產的保命錢,將使得他們暫時不必減少供給,而拖延原本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恢復平衡的市場供需。

至於在周一暴漲近20%的鐵礦砂,居里指出這是因為中國鋼價短期上漲。原已停工的鋼廠為因應建築旺季,可能會暫時恢復開工。「鋼鐵供給短缺很容易便可解決,鋼鐵獲利率接下來又將趨於惡化,鐵礦砂價格也將承受下壓。」

高盛維持鐵礦砂在今年底為每公噸35美元的價格目標。鐵礦砂價格周二續漲1%,每公噸63.30元。

紐約4月期金在周二升抵每盎司1279美元的13個月高點,高盛的近期價格目標為1100美元。

不過,高盛最為看空的是工業金屬,勸告投資人做空鋁價和銅價,預估未來一年大跌18∼20%。

高盛分析師雷頓(Max Layton)表示,他們認為中國需求在今明兩年持久復甦的機率偏低,導致工業金屬在過去一年跌掉20%的結構性熊市依然沒有改變。

銅、鋁和鋅價自1月份以來分別勁揚10%至25%,礦業股受到激勵而強彈,去年慘跌的嘉能可(Glencore)與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的股價年來幾乎漲了1倍。

---------------下一則--------------- 
高盛痛批原物料「亂漲一通」 中國去產能改革 真正產量可能只減2% 2016年03月09日蘋果日報【林文彬╱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致力供給側改革引發市場無限想像,帶動鐵礦砂等原物料行情暴漲,但高盛(Goldman Sachs)指出,「去產能不等於減產」,若鋼鐵、煤炭、黑色及有色金屬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未來5年削減產能20%,估計產量可能只會減少2%。由此可見,原物料「無基之彈」可能只是「亂漲一通」。

含鐵量62%、運往青島的鐵礦砂價格周一飆漲19%至每乾噸63.74美元,創史上最大單日漲幅,原因是中國去產能的消息發酵及決策官員暗示願意支撐經濟成長,而不是基本面改善,可謂「無基之彈」。

警告鐵礦砂漲勢難續
高盛警告,鐵礦砂價格最近的漲勢可能無法持續下去,原因是中國鋼鐵需求未大幅改善,預期鐵礦砂價格第4季將跌回每乾噸35美元。另外,花旗對鐵礦砂價格仍持悲觀看法,瑞士銀行則認為鐵礦砂價格大漲提供投資人賣出的機會,原因也是基本面未好轉。

中國招商期貨公司分析師趙超躍(音譯)說:「鐵礦砂和鋼鐵市場已陷入狂暴,他們已背離基本面,價格走勢主要由市場情緒帶動。」

高盛表示,由於去產能對產量影響不大,中國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短期受到的衝擊也有限。另外,高盛估計工業產能削減20%將導致270萬至440萬人失業,從中國民眾有30%至60%的收入用於消費來看,未來5年中國全年民間消費將只會減少0.06%至0.1%。

服務業發揮緩衝效果
中國官方認定的產能嚴重過剩產業包括鋼鐵、煤炭、黑色及有色金屬、水泥、平板玻璃和造船業。在所有因中國去產能產生的失業人口中,煤炭業預料將貢獻最多,達到100萬至160萬人,鋼鐵業失業人口則介於80萬至140萬人。

高盛指出,儘管中國經濟成長減速對就業形成壓力,服務業快速發展可以發揮緩衝效果,因去產能而失業的270萬至440萬人將有一定比例重回就業市場,與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中國上一波國營企業改革時的情況類似。當時中國有逾2000萬人失去工作,後來約有1300萬人再次投入職場。

中國去產能影響評估
層面 / 影響
產量:減幅僅2%
GDP:
.第一輪負面影響有限
.第二輪溢出效應恐衝擊消費
就業:
.總體影響人數 270~440萬人
.佔城鎮就業登記人口1.2~1.9%
.佔全國總人口0.4~0.6%
註:以產能嚴重過剩行業5年削減20%產能估計
資料來源:Goldman Sachs 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

---------------下一則--------------- 
NBI指數物美價廉 生技基金 布局時點到2016年03月09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生技醫療產業在今年1月大幅修正後,2月明顯地緩和許多。部分大型生物科技公司,以其堅實的基本面獲得不少資金回流,去年第4季企業財報公布期即將結束,股利發放數字符合市場預期,庫藏股買回的動作頻傳,均讓投資人尋求築底的機會,等待指數再次上攻。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柯登元表示,從「現金占企業價值比率」、「預估本益比」兩大指標推斷,美國生技類股滿手現金、NBI指數預估本益比又回落至7年來低檔,現在預測生技股築底較難,應持續觀察基本面變化,但投資價值角度來看,NBI指數「物美價廉」。

雖美國生技類股中不乏具成長題材的獲利企業,但柯登元觀察美股「現金占企業價值比率」(Cash-to-EV ratio),發現NBI指數現金水位再度飆高,來到前波08、09年金融海嘯期間高點。

柯登元指出,另一指標「預估本益比」觀察NBI指數,數值從2015年最高的50倍,回落到2016年2月的33倍附近,又回到金融海嘯以來相對低檔位置,從經驗顯示,NBI指數預估本益比在30倍附近,通常是波段行情啟航的開始,建議可透過定期(不)定額投資。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那斯達克生技指數近七個月走勢震盪,此波已接近金融海嘯的跌幅,主要是受到藥物定價與美國總統大選的雜音干擾所致。但回歸基本面,在創新技術驅動下,獲利可望持續成長,中長線向上趨勢不變。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近半年來,製藥和生技類股的股價修正已充分反映希拉蕊政見的影響,近期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材次產業的股價表現強勁,但生技次產業的漲勢較弱,拖累整體醫療類股表現。建議投資人可平衡布局。

---------------下一則--------------- 
類股輪動加快 生技首選大型股2016年03月09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近期美國NBI指數出現低檔反彈走勢,許多法人買盤逢低加碼,使得生技類股在低檔擁有支撐。只是在美股大盤出現類股輪動加快下,生技類股波動亦跟著加劇。法人建議,在美股類股輪動快速的盤勢下,生技類股首選大型股,一方面因大型生技股營收成長動能強,另一方面則因大型股波動度相對低於中小型股,因此成為生技自低檔反彈過程中的加碼首選。

根據彭博社資料顯示,IBB(全球最大生技ETF)於3月7日的買權交易金額,更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顯示法人的資金進駐積極,有利於帶動資金行情啟動。詹瑜表示,以7日IBB ETF收盤價270美元的買單,合約數高達781件,而275美元價位的買單,不僅價格創下了歷史新高紀錄,合約數亦高達1,109件,這顯示當前生技類股的股價已相當合理,吸引眾多投資人大幅買進買權 。

瑞銀全球生技基金預定經理人詹瑜表示,生技類股擁有長期成長的驅動力,這些動力包括:人口結構老化,醫療支出增加、新興市場國家中產階級崛起,用藥意識提升,人民願意負擔更高額的藥物支出,病患殷切期盼生技藥廠的創新藥品,這些實質需求推升生技產業獲利持續成長,尤其是大型生技類股,現階段的表現更是備受矚目。

詹瑜指出,大型生技藥廠具強勁營收和獲利成長性,仍為投資首選,而創新為生技產業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加上產品線極具潛力,且在罕見/突破性疾病上發表的臨床實驗數據為關注重點,都讓大型生技藥廠的表現前景更獲得支撐。詹瑜指出,許多生技藥廠已成功推出產品問市,現金流穩定,使得公司保持充沛的自由現金流量,且創新技術也帶動獲利出現高成長性。

詹瑜強調,在獲利基本面不斷繳出亮麗成績單之外,生技類股的利多題材頻傳,包括併購浪潮不斷,因為美國企業目前現金滿手,且製藥廠積極對外尋求解套,將刺激併購機率大增,而這些又以大型生技藥廠最具競爭優勢。詹瑜認為,在類股輪動加快的格局下,建議投資人前進生技股,仍應首選波動度相對較低的大型生技股為宜。

---------------下一則--------------- 
全球高息股基金當道 負利率蝕息,市場唯「利」是圖2016年03月09日 04:10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各月份股息發放比重 http://goo.gl/6llN3E
月月配息+雙月紅利示意圖 http://goo.gl/Ykf4HF

國際央行爭相祭出負利率,目前歐洲和日本公債分別已有四成和七成轉為負利率,近三成全球公債殖利率已跌破零,亦即投資人持有公債不僅賺不到錢,還須 承擔蝕息虧損,有鑑於此,摩根投信再創業界先例,推出國內首檔「月月配息、雙月再加碼紅利」的股票收益基金─「摩根環球股票收益基金」,來滿足投資人在負 利率時代的「求息若渴」。

摩根環球股票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歐洲多國及日本央行已經相繼實施負利率,搭配美國升息腳步放緩,有鑑於 全球經濟成長前景仍有疑慮,預期不少國家將持續採取調降利率的方法來刺激經濟,眼見全球處於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的環境,股票如果能穩定配息或股利,對資金極 具吸引力,也因此,預期「收益當道」這股風潮可望延續。

陳若梅分析,觀察過去十年全球企業股利發放月份分布資料,企業配息旺季多數集中於三月至五月,加上高股息股票歷年股價低點多數聚集於第一季。因此, 投資人若能把握於此際進場投資高息股基金,除了可立刻參與股息發放,更有機會賺取股票資本增值的價差,讓投資「進可攻,退可守」,為自己加薪。

此外,陳若梅表示,該基金依據三高指標─高股息率、高股息成長率、高股息發放穩定率─來挖掘全球高息股的投資機會,不僅在股息傘保護下較能迎戰波動的市況,也讓投資人享有穩健股票的股息收益之際,亦能同步掌握股票增值的機會。

摩 根專業投資團隊把關,管理高股息股票基金更勝一籌,陳若梅說,投資顧問集結來自倫敦、紐約、波士頓、日本、香港及北京等6大研究暨投資據點的50位專家, 投資團隊經理人平均擁有20年投資研究經歷,管理規模逾763億美元,且全球逾80位產業分析師在地研究掌握投資機會,研究範圍涵蓋全球逾2,500檔股 票,平均每年企業拜訪超過7千多次,幫助投資人挖掘全球便宜好股息。

---------------下一則--------------- 
油價漲了 高收債紅了2016-03-09 07:05:51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goo.gl/ksscsN

受到油價落底反彈激勵,全球高收益債基金績效也吹春風。今年以來,高收益債券基金資金流向轉負轉正,人氣勝過投資等級債基金與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美銀美林引述EPFR統計,到2日為止的一周,高收益債已連續三周淨流入,淨流入金額從前一周的26.3億美元擴大至52.7億美元,今年以來因而轉為淨吸金39億美元。投資級債與新興市場債基金也持續流入,上周分別吸金12.7億美元與4.8億美元。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油價反彈,投資信心回升,高收益債基金上周淨流入金額創下2008年以來最大單周紀錄,美國CCC或評級更低的券種也大幅反彈,顯示市場投資氣氛好轉。

瀚亞投資統計,以西德州原油為例,自2月11日最低點的每桶26.21美元,至3月7日來到37.9美元,短線強彈44%。高收益債之前隨油價破底,最近油價反彈,能源債利空鈍化,拉抬高收益債券基金績效。

晨星(Morningstar)統計,油價從2月11日落底反彈以來,境內15檔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平均上漲2.23%,今年以來績效更由負轉正。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表示,先前高收益債受能源債價格拖累,殖利率一度飆升至10%,利差也擴大至80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以上,但極高的殖利率收益吸引法人進場。

富達全球資產配置團隊投資組合分析師甘諾齊(David Ganozzi)指出,雖然美國高收債的能源比重高,但美國經濟不致於衰退,目前富達對於美國高收益債券看法已較樂觀。

甘諾齊說,在所有高收益債券中,歐洲高收益債券今年可望提供最高的風險調整後報酬,因為能源產業的比重低,且有歐洲中央銀行(ECB)的技術性支撐。預期歐高收債違約率由去年底的3.4%降至今年底的2.9%。周曉蘭指出,油價可能仍是影響高收債行情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