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跑馬燈文案>>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60112基金資訊

2017年01月12日
掌握四題材 投資不敗2017-01-12 00:16:49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2017年四大投資主題 https://goo.gl/34nsXw

摩根投信昨(11)日指出,2017年金融市場將有四大題材,包含景氣回穩、通膨升溫、貨幣政策凋零,以及政治不確定性加溫,宜特別留意強勢美元風險,未來三至六個月最好擁抱成熟市場,長線則可伺機布局新興資產。

摩根投信昨天發表首季投資展望報告。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以四季比喻四大題材,分別是美國經濟復甦帶動全球經濟景氣回春;主要國家通膨數據走揚猶如盛夏;央行貨幣政策凋零,如同枯枝落葉;以及政治風險帶來凜冬。四季的比喻並不代表今年市場將按四季表現,而是四大題材都會同時且持續影響市場,投資操作要回歸基本面。

許長泰說,2016年英國脫歐、川普當選都讓投資人手足無措,但從去年經驗來看,發現市場表現最終還是回歸基本面。目前美國基本面強健無庸置疑,伴隨全球景氣也不會太差,即使是今年大選頻繁的歐洲指標也看到好轉,但這當中要留意歐日央行的寬鬆政策效果遞減,轉向財政政策將有不同投資主題,以及德、法大國的選舉干預風險偏好。

許長泰指出,今年最需要面對的挑戰在於美國升息步伐,將牽動強勢美元。由於聯準會可能以每次升息1碼、年內升息三至四次的方式調升利率,參考歷史經驗,假使美元走高、搭配公債殖利率上揚,主要股債資產的報酬率都和美元差不多,但公債殖利率走揚的情境差,2013-2015年就是明顯例子,只有成熟股票及高收債回報相對突出。

比較這一波美元指數自2011年開始上漲,漲幅達到40%,前一次1990年代後期美元指數上漲47%,「一杯水已超過半滿,甚至到七、八分滿」,意味美元短線還有續強空間,但也有觸頂疑慮,因此短期上,宜擁抱成熟股債資產,長期則可留意新興股債的投資價值。

---------------下一則--------------- 
風險猶存 多元布局仍是王道2017年01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2017年投資主題 https://goo.gl/Eabn6J

2016年雖不停有黑天鵝來襲,但全年股債表現並不如想像那麼差,不少股債全年仍都交出不錯的收益率。對於2017年投資,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表示,在上半年資金會放在成熟股市(美股)及高收益債上,然下半年,投資人可以留意新興市場的投資價值,然在非常態的貨幣政策與政治變動風險猶存下,多元布局以及投資穩健收益資產,仍將是今年投資王道。

許長泰指出,對於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市場是樂觀,包括全球通膨預期增溫、川普上任美國總統後將擴大支出與減稅來刺激經濟成長與企業投資,進而提振全球金融資產表現,加上美歐日等成熟國家企業獲利已出現明顯好轉,國際資金對亞洲企業的信心也逐步回溫,因此,今年股債資產的投資依然具吸引力。

許長泰說,今年風險資產尤其是新興市場和亞洲股市仍受到美元走勢牽動,但只要美國經濟好,新興市場和亞洲壞不到那裡去,只不過,未來要多觀察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之後的政策以及未來保護主義實施情況。

針對今年美國利率與貨幣走向,許長泰指出,預期美國聯準會今年將升息2∼3次,推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來到3∼3.5%水準,因此,利率風險是今年固定收益資產投資最需要關注的一環,而高息股、高收益債等具高息特性的標的,將是最有能力抵禦利率風險的固定收益資產;另外,待新興貨幣走勢回穩後,投資人亦可留意新興債市的投資機會。

至於貨幣部分,許長泰認為,在美國利率走升下,強勢美元短期趨勢不變,依舊會維持相對高水位,新興市場貨幣則可能因此受到壓抑,但也相對提供了新興股債資產長線布局的機會。

總體而言,許長泰表示,隨全球景氣趨穩,不論股票與信用型債券資產皆有投資機會,他建議投資人今年要擴大收益來源,要包括高息股與債券,甚至REITs、可轉債等另類資產也要布局,才能創造更多獲利機會。

---------------下一則--------------- 
憂保護主義興起 世銀調降今年 全球成長預測2017年01月12日 04:10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世銀經濟成長預測 https://goo.gl/CUAM9t

世界銀行周二發表『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從前估2.8%略降至2.7%。它指出美國川普貿易政策可能造成保護主義壓力升高,是全球經濟前景面臨的關鍵危機之一。

世銀表示,雖然今年經濟成長可望從去年的2.3%大幅加快至2.7%,卻略低於該銀行在去年6月預測的2.8%估值。去年全球經濟成長增幅創下金融危機以來的低點。

該銀行在報告中還提到,雖然主要國家財政刺激政策、尤其是美國,有助提振美國本身與全球經濟成長,但同時川普傾向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卻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新的威脅。

世銀經濟展望部門主管柯斯(Ayhan Kose)解釋,基於美國在全球經濟扮演的重要角色,它在政策方向的轉變恐為全球經濟帶來連鎖反應。他提到美國財政政策擴張雖將帶動美國與海外經濟在近期轉強,但對貿易與其它政策的改變卻有可能抵銷這些正面影響。
他強調,「主要國家經濟體的政策不確定升高,恐將為全球經濟造成負面衝擊」。

世銀預測今年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將為1.8%,較前估值調降0.1個百分點,但仍高出去年1.6%增幅。美國今年經濟成長料將從去年1.6%加速至2.2%、不過歐元區從1.6%降至1.5%、日本從1%下滑至0.9%。

在亞太經濟體方面,受中國成長減緩,今年該區經濟成長預測將從去年的6.3%減速至6.2%。世銀預估中國經濟成長增幅將由2016年的6.7%降至6.5%;不過印度經濟增長預料還將加速,從去年的7.0%進一步升至7.6%。

世銀對近來新興市場與開發中國家投資成長不振感到憂心。報告提及雖然投資成長減緩有部分須歸因從危機前的高水準向下修正,但這也與新興國家面臨油價走跌、商品進口國的海外直接投資放緩、民間債務負擔加重與政治危機升高有關。

---------------下一則--------------- 
政治黑天鵝 擋不了貿易全球化2017年01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碧芬�台北報導

反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在歐美成為政治話題,匯豐銀行工商金融國際市場亞太區主管魏宏天(Tim Evans)周三表示,川普就任美國總統、英國脫歐都是政治黑天鵝,但現今沒有單一個人或國家能阻止全球化的發展。不過,為因應川普可能的新政,匯豐建議,亞洲經濟成員應加強區域內貿易,善用在地生根的國際銀行獲得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匯豐工商金融部門與牛津經濟研究(Oxford Economics)合力的調查,顯示近年的多項黑天鵝事件,或有影響全球貿易前景,尤其是許多歐美國家正在討論的新關稅或非關稅貿易壁壘,會使得全球商品和服務貿易面臨萎縮,牛津推估,總額在2030年間,會由原先預估的50兆美元衰退3%到48.8兆美元,但這樣的結果,實際上違反了現階段全球貿易自由下,帶給人們豐富生活的必然。

---------------下一則--------------- 
布局台股基金 吉時到2017-01-12 00:16:4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近十年年初進場布局台股基金報酬 https://goo.gl/bqtLz2

投資台股基金,掌握年初布局吉時。根據理柏統計,近十年來,若自年初進場布局台股基金,不論是持有至第1季末或至第4季末出場皆有正報酬,其中,又以持有至第3季末出場平均報酬近9%最為亮眼。

投信法人表示,由於台股在1月普遍較其他月分容易上漲,因此又有所謂的元月行情。此外,第3季向來是電子出貨旺季,接著是年底消費旺季,明顯挹注企業獲利營收表現,成為推升大盤及台股基金績效的來源。建議投資人可於年初進場布局,掌握台股成長契機。

復華台灣智能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出,台灣經濟景氣自去年第2季起落底回溫,預估今年上半年仍維持持續擴張態勢,有利台股震盪向上表現,下半年因新一代眾所矚目的大改款iPhone將亮相問世,在訂單湧入下將推升電子產業營收獲利表現,使台灣經濟成長動能有機會延續至第4季旺季。

周奇賢表示,由於台股波動性大,除了可趁回檔逢低進場布局,建議以定時定額方式因應,或者透過布局台股組合型基金,透過計量指標篩選強勢標的,搭配避險策略降低波動度,提高投資效能。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分析,第1季應該是台股較樂觀的一季,主要是全球處於利空空窗期,公司也利用年初展望發布作夢題材,另一方面,法人也建議盡量把握資金行情的尾巴,抓住第1季的機會,拉升整體操作績效。

不過,雖然第1季行情樂觀,提醒投資人今年農曆過年較早,農曆過年前、1月中旬左右,針對中小型個股,投資人還是要提防大戶與丙種套現、回收資金的市場賣壓,但想逢低買進的投資人,此時也是出手的好時機。
沈建宏指出,選股方向上,電子股仍將是市場所關注的焦點。

---------------下一則--------------- 
陸股添活水 藍籌股帶勁2017-01-12 00:16:48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陸股藍籌相關ETF https://goo.gl/q7TIUC

先前陸股受政府加強監管而有所壓抑,隨著通膨上升、經濟回暖,由債轉股成市場趨勢,陸股可能破支撐區,加上大陸政府為維穩人民幣,企圖吸納更多資金進入股市調節。法人表示,無論是養老金或國企結匯,當大筆資金轉向股市時,大型藍籌股會優先反映。

國泰投信ETF團隊基金經理人楊子慧說,短線人民幣貶值可望緩解,將有利於A股走勢。去年12月底,中國國家外匯儲備險守3兆美元,預期中國政府將敦促企業,尤其是國企進行結匯,以增加外匯流入,舒緩人民幣貶值壓力,也可能透過穩定陸股來減少外匯出走壓力。

另一方面,廣西政府拿出400億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打理,可望帶動中國其他地區跟進,這兩項政府動作有利資金進駐股市,助於藍籌股走勢。目前陸股ETF中,國泰中國A50、元大標智滬深300、元大上證50、富邦上證180等ETF ,與藍籌股連動性大,可伺機布局。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表示,受惠經濟與景氣好轉、企業獲利續增長、養老金即將入市等利多,中國主要券商預估2017年上證上漲機會大。

近期雖因中國農曆年將近,資金需求量較大,導致金融市場資金緊縮,但預估農曆年後可望緩解;加上川普20日上任後,其政見實行與否不確定因素將消除,加以聯準會升息進入空窗期,到時人民幣有止貶回升機會。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以目前養老金總規模約人民幣2兆元、投資額度最高可達30%估算,合計潛在資金活水達到8,000多億元。由於養老金採取長期投資策略,通常會鎖定大型藍籌股,可為陸股增加穩定的買盤來源。

---------------下一則--------------- 
利多加持 俄股基金表現空間大2017年01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俄羅斯RTS指數105年漲幅逾5成,是新興市場中的強勢股市,法人表示,由於俄國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國際資金加持、美俄關係改善,以及技術面多頭排列等利多支持下,俄股今年有望延續去年的多頭氣勢。

根據鉅亨網投顧統計,2016年有近20檔股票基金績效逾50%,這些股票基金散居在天然資源、貴金屬、俄羅斯、巴西及新興歐洲股票等類股,但總歸納就是能源或資源相關的股票基金,對於2017年這些類股的續航力道,法人尤其看好俄羅斯股市後市。

摩根俄羅斯基金經理人白祐夫(Oleg Biryulyov)指出,俄羅斯股市企業獲利受原物料價格上漲而出現明顯改善,自去年下半年起吸引國際資金競相卡位,帶動股價表現,據估計,MSCI俄羅斯指數2016年獲利翻正為12.5%,一甩2014、2015年負成長窘境,今年有望延續成長態勢。

白祐夫(Oleg Biryulyov)表示,20日川普即將走馬上任,這對於美俄未來關係將帶來正面幫助,亦有助提振俄股的投資氣氛,由於川普多次強調當選後將改善美俄關係,並表示有意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攜手合作,預期日後川普將減輕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可望進一步拉抬俄羅斯經濟成長。

凱基新興市場中小基金經理人陳沅易表示,目在新興市場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台灣、巴西、南非及波蘭的股息率均超過3%,再以股價淨值比(P/B)來看,新興市場只有1.5倍,且新興國家本益比(P/E)相較於2017年成長率也處於合理水準。

---------------下一則--------------- 
美國升息 俄羅斯按讚2017年01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升息逾3碼時各新興股市表現 https://goo.gl/i6SDJ8

物價走揚、失業率降低,美國進入升息循環,且在油價持續攀升下,今年預期年還有3次升息空間,投資人也擔憂資金流入美元資產之際,新興股市表現將受壓抑。

但統計自1990年以來,美國年度升息幅度超過0.75個百分點,共6次,期間新興股市以能源類股為首的俄羅斯及拉美股市表現最亮眼,平均年度漲幅高達4∼6成,成為升息期間新興市場的投資方向。

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指出,投資人擔心美國升息、美元走強,國際資金因此回流美國,造成新興市場資金撤離而影響投資市場。但事實上,物價上揚顯示需求攀升,而這次美國物價的走升又與油價上漲的關連性最大,因此能源、原物料為主的國家當然隨之受惠,其中又以俄羅斯最受矚目,過去美國當年度升息3次的情況下,俄股平均上漲幅度達68%,其他包括拉美的巴西及墨西哥也平均有38%及40%的漲幅,投資表現最出色。

保德信策略報酬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俄羅斯2016年漲幅逾52%,於主要國家股市中拔得頭籌,主要受油價反彈;巴西股市2016年也以38%的漲幅僅追在後,2017年一開年,工業金屬等原物料走強,幫助巴西股市漲幅居冠,巴西里爾等新興市場貨幣也對美元升值,但美國升息循環往往對新興市場貨幣造成不小波動,投資人宜留意。

宏利環球俄羅斯股票基金經理查理曼資本指出,在先前的國際紛擾事件趨於平息下,俄羅斯的貨幣可望轉強,對股市帶來支撐。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定俄羅斯經濟已經走出低谷,但查理曼資本認為經濟狀況已經開始轉佳,包括製造業與營建業都有出現改善,而通膨也降到個位數的水準。

野村大俄羅斯基金經理人葉莞婷表示,俄羅斯2017年經濟成長的投資分項,有望創2012年以來最強勁成長,並推動企業獲利邁入正向循環,預期今年俄羅斯企業獲利將有近12%的成長,俄股仍有向上空間。

---------------下一則--------------- 
末日博士麥嘉華:川普很快會拜託聯準會推QE4 2017-01-11 23:22:15 經濟日報 記者易起宇╱即時報導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知名投資人麥嘉華(Marc Faber)表示,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政策雖將有助美國經濟,但仍不足以拯救美國股市的長期表現。他預期,美國經濟將陷入停滯、財政赤字將增加,迫使川普央求聯準會(Fed)開啟第4輪量化寬鬆(QE4),從而造成美元走貶和貴金屬價格大漲。

麥嘉華在CNBC電視台的節目上說:「因為川普支持商業,所以小型生意人、企業、投資人的信心會轉好,也是很正常的事。」

不過,麥嘉華雖預測美國股市將繼續走升,但他也提到股價目前只是爬向一個「較高的跳板」,當情勢開始轉變時,對投資人來說將「非常不友善」。

麥嘉華說:「我想川普先生將改善經濟,但那不必然代表資產價格就會往上爬,因為它們整體(的價格)已受哄抬。」但麥嘉華這次專訪的警戒語氣沒有之前幾次那麼強烈;他先前預期美國經濟會垮台到比1980年代後期還糟。

麥嘉華說,如果有人想要留在美國市場,「那我永遠都會有部分資產留在股市,接著我也會覺得其他市場比美國更具吸引力」。他提到,在2017年,阿根廷、巴西等新興市場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的表現都將超越標普500指數。他說:「外國市場的表現將優於美國。若兩者都下跌,那美國會跌更多。」

他說,他在美國市場唯一青睞的資產基本上只有黃金、白銀和白金,美國有很棒的金礦公司。金價今年來已漲了3%,同期礦商股價已漲超過8%,「我想金價目前已經表現得非常好」。

---------------下一則--------------- 
美股樹立歐巴馬障礙 執政期間道瓊狂飆逾140% 2017年01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蕭麗君、蔡鵑如�綜合外電報導
歐巴馬執政8年道瓊走勢 https://goo.gl/ri3bnQ

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周二重回家鄉芝加哥發表感性的告別演說,據財經媒體CNNMoney報導指出,歐巴馬在位8年、道瓊工業指數狂飆逾140%,樹立起歐巴馬障礙,將讓包括川普在內未來的美國總統,恐怕再難見到如此凌厲的多頭走勢。

歐巴馬在告別演說中,細數8年任期在內政與外交上的重大成就,包括因應金融危機、重振汽車工業、增加就業機會、婚姻平權、美國古巴關係破冰、狙殺911恐攻首謀賓拉登、達成伊朗核協議,並且推動俗稱歐記健保的健保改革。他說,無論以何種標準來看,美國都比8年前更好。

他也再次強調8年前高喊的「改變」口號,強調進步之路總是坎坷,往前跨出兩步,就可能會倒退一步。

若從股市看,歐巴馬執政8年表現亦不凡。自他在2009年1月宣誓就職後數周,美股受當時全球金融危機重創依然狂瀉不止,從當年1月中旬至3月初,道瓊又暴跌20%,但在2009年3月觸底後美股逆轉反彈,總計道瓊在歐巴馬執政期間大漲逾140%。
若從2009年3月6日觸及低點計算,道瓊至今漲幅更高達210%。

根據CNNMoney計算,若川普在位8年,期間道瓊再漲140%,這也意味該指數將勁升至約47,800點,若再走高210%,指數則將上衝至61,500點左右。這對多數人而言,不論是前者或後者數字,都似乎令人難以想像。

道瓊從8年前約6,450低點一路狂漲至近2萬點大關,有一部分須歸功於歐巴馬。他在上任後的1個月,其提出的7,870億美元經濟振興方案火速獲得國會通過,有助美國經濟重回正軌。加上前美國總統布希在位最後數月協助銀行紓困,讓金融危機得以紓解。

此外,聯準會在2008年與2009年初推出緊急貸款計畫也在穩定市場上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美股在過去8年雖迭創新高,但經濟復甦步伐之緩慢,卻讓許多美國民眾感到挫敗,這也導致川普得以在去年總統大選擊敗當時聲勢看漲的希拉蕊,而當選美國下任總統。

---------------下一則--------------- 
醫療基金績效大反攻 14檔商品近一周強彈2017-01-12 00:16:51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醫療保健股票型基金績效 https://goo.gl/3I9IvD

2016年MSCI世界醫療指數落後全球股市(MSCI世界指數)14%,連帶讓投資醫療基金的投資人失望,不過進入2017年,醫療基金有絕地大反攻的跡象,盤點理柏環球分類中的14檔醫療保健股票型基金,近一周全部反彈,前五強彈幅更達2%以上,法人分析,對藥廠較友善的共和黨即將執政,今年醫療基金可望走出低潮,建議投資人可進場布局。

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分析,共和黨將完全執政,為醫療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兩大利多推升醫療基金後市,首先是「併購題材」,去年底擅長併購的愛力根藥廠再度出手,買入再生細胞業者LifeCell;歐洲生技大廠Actelion花落誰家仍在未定之天,之前據傳放棄的嬌生又重新加入戰局,嬌生和賽諾菲是目前的主要競爭者。

值得注意的是,醫療產業創新研發能力持續推進,江宜虔認為,醫療產業目前約高達7,000項新藥正在研發,70%的研發藥物為前所未有的創新藥物,產業研發費用創歷史高點,預料川普上任後,將加快新藥審核速度,也是基金一大利多。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黃靜怡表示,川普於醫療保健政策如藥品訂價,不若希拉蕊.柯林頓嚴峻,生技製藥產業政策性利空可望消除,未來產業投資焦點將回歸新藥研發基本面與產業併購題材面,操作上也將積極逢低加碼生技次產業,以及產品研發具期待空間之製藥類股。

---------------下一則--------------- 
前4月漲相正 美REITs布局正逢時2017年01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2010至2016年美國REITs前4月平均累計漲幅 https://goo.gl/rjx01T

美國REITs在逢低投資價值浮現下,近期自低點反彈約8%,統計2010∼2016年美國REITs在1∼4月每月上漲機率高達5∼7成以上,平均前4個月累計漲幅近1成,觀察目前整體大環境有利REITs後市,顯示第1季正是布局美國REITs佳機。

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李文孝表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至Fed宣布升息期間,指標10年美債殖利率由2.2%彈升至2.6%,但美國REITs不畏利率走升逆勢上漲5%,顯示殖利率對REITs的影響逐漸減弱,估計第1季美債殖利率區間為2.3∼2.7%,有利REITs走勢平穩。目前主要經濟指標皆對REITs正向,未來觀察三大指標,包括企業今年展望、通膨走勢、川普政策執行度等。

瀚亞亞太不動產基金經理人方定宇認為,美國正式展開升息循環,目前殖利率水準已接近市場預期水準,走勢漸趨穩定,預料對REITs產品的影響逐漸遞減,且經歷此波美債殖利率上升的影響,REITs的股價淨值較過去3個月已修正16%,水準接近15年低點的1.18倍,提供相當良好的進場機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REITs反映聯準會2017年持續升息與通膨上升的預期,鑒於全球不動產股價相對淨值仍存在折價空間,展望Factset預估美國第4季財報,REITs營收可望出現3.1%正成長;伴隨高股利投資優勢,及川普政策落實仍有待時間發酵,公債殖利率短期再大幅上揚的壓力有限,將有助吸引逢低回補資金。

展望今年REITs產業布局;李文孝建議,在美國經濟可望加速成長前提下,租賃期間越短產業受惠越快,以商辦、旅館、住宅型REITs相對看好,商辦主要因景氣加溫帶動金融業及公務人員需求增加,旅館受惠與景氣循環關聯高的商務活動增加,住宅型REITs租金也將因就業成長而上揚。

---------------下一則--------------- 
美REITs擁3亮點 後市看俏2017年01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2016年第4季美國REITs受到Fed將升息引發美債殖利率上揚的衝擊,股價大幅修正,展望2017年,美國REITs擁有美國經濟成長加持、股利率逾4%優於歷史平均、本益比近歷史平均低點等三大亮點,估2017年合理報酬可上看1成以上。

台新北美收益資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李文孝表示,在美國經濟可望加速成長的前提下,租賃期間越短的產業受惠愈快,同時,市場將由高息收考量轉向高成長、低估值思維,則以商辦、旅館、住宅型REITs相對看好。

元大全球地產建設入息基金經理人吳昕憓表示,展望全球不動產市場,基本面相對持續看好日本、印尼的後市發展,其中短期最看好日本開發商供需結構佳搭配低評價,在日圓貶值趨勢明顯下,有機會隨大盤出現跌深反彈行情,印尼市場短期受到新興市場資金外流影響,但經濟體質佳、成長動能持續向上,中長期仍具吸引力。

第一金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經理人楊慈珍表示,觀察目前各國REITs股利率,普遍介於3.5∼6.7%,均高於10年期美債殖利率1.6%的水準,也優於各國股票指數的股利率。無論從總經面、價值面或基本面來衡量,REITs中長期多頭趨勢不變。

亨德森遠見全球地產股票基金經理人Guy Barnard指出,英國脫歐公投後,就不動產市場而言,衝擊來自於兩個層面。首先,因不確定程度增加,短期需求可能大幅減少,價格因而下調至新的水平,與其他資產類別同樣走低。其次,英鎊疲軟可望吸引國際投資人前來投資,一如先前金融危機過後的情況。

---------------下一則--------------- 
能源、金融助陣 美元平衡基金看漲2017年01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規模前六大美元平衡型基金績效 https://goo.gl/mXHR1L

油國減產效應與川普擴張財政政策,激勵風險性資產漲勢延燒,去年11月底以來美股與美國高收益債指數續揚3%,進一步推動美元平衡型基金的表現,全球對收益的需求方興未艾,擁有股債雙重特性的平衡型基金持續受市場好評,隨全球利率反轉,靠攏收益性更高的高收益債券及股票,可望隨景氣回升帶動評價續升的利基,並減輕利率走升帶來的衝擊。

根據理柏統計,目前國內17檔美元平衡型基金去年11月底以來平均上漲2.63%,過去1年平均漲幅達近10%,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表現更勝一籌,近1年報酬率達18.62%,績效居境外美元平衡型基金之冠,凸顯該基金在股債布局以及類股動態調整的卓越。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持有約4成高收益債券,截至去年11月底,基金前兩大產業分別為能源與金融,比重合計超過3成。

法人認為,隨油價回穩,川普政策如能落實,能源與金融資產將有機會再上一層樓,根據Factset最新預估,第4季美國金融股可望交出13.9%盈餘成長佳績,能源股也在油價回升的驅動下,Q4營收將返回正成長,且估計今年盈餘更有望呈倍數增長,將支撐股價有更強勁走勢。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指出,現階段的投資環境有利金融、能源相關、消費性循環產業,美國大選後金融股表現佳,市場認知淨利差將會回升,金融規範將轉趨寬鬆,預期2017年美國將有更強勁的成長表現。

銀行財富管理中心表示,綜觀科威特、阿曼、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等油國已著手減產,OPEC及非OPEC產油國所成立的監督委員會將於21、22日舉行首次會議,商討如何監督執行減產,預期初期協議遵守的難度應該不算太高,加上2017年與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回升,能源資產續漲潛力仍可期。

---------------下一則--------------- 
經濟成長跑贏成熟國家 新興債今年續看漲2017年01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各類別債券基金於前波升息循環下的表現 https://goo.gl/0zVHcC

新興市場債2016年表現不俗,主要因為多個新興市場國家實施結構性改革,加上利用貨幣貶值做為政策手段,還有商品價格復甦,都使新興市場債基本面改善。IMF經濟預測,2016∼2021年新興市場國家整體平均經濟成長率將達4.8%,明顯優於成熟國家的1.7%,基本面改善的支持下,新興市場債今年有機會延續去年漲勢表現。

匯豐環球投資管理新興市場債券團隊主管尼桑特.安帕迪亞(Nishant Upadhyay)表示,新興市場商品出口國的經常帳見正面調整跡象,在經濟基本面逐漸恢復穩定下,外國直接投資金額也持續回升,這支持新興市場的中長期經濟表現。

尼桑特分析,就評價面部分,強勢貨幣計價的新興市場債,與成熟國家債存在顯著利差,尤其在投資等級債,這使得強勢貨幣新興市場債評價面相當吸引人。另一方面,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過去五年實質有效匯率都已經過大幅修正,這使得新興市場貨幣評價面也相當便宜。

NN(L)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盧馬克(Marco Juijer)表示,新興市場在原物料價格止穩下,具較高實質利率,加上貨幣相對被低估,經濟成長將因此持續復甦,這些正向因子可望抵銷部分市場的悲觀情緒,新興市場債券中長期仍具優勢。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海外顧問─宏利資產管理亞洲(日本除外)定息產品部首席投資總監彭德信(Endre Pedersen)指出,亞洲區經濟環境狀況良好,使得亞洲債券的長期展望樂觀。不過,在個別市況的表現已經超越基本面下,個別市場仍展現投資機會。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奕栩表示,高收益債券與股票市場的連動性較高,並且具有良好的利率風險保護等特性。未來,在全球經濟溫和復甦與原油價格走揚下,帶動企業基本面好轉與違約率持續下降,殖利率走升,反倒有利於吸引資金回流高收債市場,開啟另一波漲勢。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貝西.霍弗曼指出,能源債仍將主導2017年高收益債走勢,受惠油價回升、能源企業積極降低槓桿與重整財務體質,可望驅動高收益債違約率觸頂回落,提供利差進一步收斂機會。

---------------下一則--------------- 
美高收債甜 吸引退休基金2017-01-12 00:16:51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各類債券殖利率 https://goo.gl/vOlLwi

儘管美國已經進入升息循環,在利率緩升環境下,高收益債的收益率依舊令投資人垂涎,就連相對保守的大型退休基金也持續買進。

根據高收益債持有人各年度變化統計,2016年占比約20%至24%,較2015年的18%至22%還要高出約2個百分點。

其他如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及全球型高收益債券基金,亦因收益率考量紛紛增加美高收的配置比重,其中有不少來自於歐洲的資金,因當地負利率的威脅而大量出走至美國。

至於2016年年底美林美銀全球債券基金經理人調查結果,亦顯示無論是高收益債或投資等級債券投資人均認為,美國高收益債是未來一年能夠提供風險調整後報酬率最佳的資產。

瀚亞投資表示,吸引全球資金持續進駐的原因就在殖利率優勢,以美國高收益債來看,逾6%的殖利率,仍大幅領先美國公債及全球債,2017年市場資金動能可能較今年略減,但全球負利率債券金額仍至少有3.5兆美元以上,加上人口老化趨勢,投資人追求收益的資金仍將進駐美國高收益債券。

瀚亞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表示,信用債市短線受美聯準會升息動作影響出現下跌,但基於人口老化及資金追逐收益趨勢不變,長線仍有相當支撐。至於違約率情況,美高收債未來兩年內到期量只占總流通在外到期量的7%,償債需求不大。

富邦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許忠成強調,高收益債券票息高、存續期間低,且與公債相關性較小,是景氣復甦循環中最適合投資的債券種類。著眼於美國經濟前景看好、貨幣政策正常化及新政府促進增長策略等利多加持,可積極布局美國布局比重較高的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搶搭景氣復甦順風車。

---------------下一則--------------- 
找固定收益 複合債四季豐收2017年01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近10年複合債、公債、投資等級債累積報酬表現 https://goo.gl/CHrYze

經過漫長的等待,美國聯準會終於在2016年12月宣布近十年來的第二次升息;儘管市場預期今年美國升息的幅度約為二至三碼,但和以往的利率相較,全球仍處於低利時代。

安聯投信建議,對於注重收益的台灣投資人來說,將資產放入多元信用債組合中,將是聰明的選擇。安聯投信表示,在低利時代下,透過經理人的主動式管理,布局於複合債基金,為您打造靈活的核心收息組合,除了創造穩健的息收,也能降低資產的波動度。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今年歐、美的政治議題多,在民粹主義高漲下,可預見政治環境的震盪將蔓延至金融市場。不過就中長期而言,全球穩健的經濟環境與市場充沛的流動性,仍將有利信用債表現。在配置上,他建議債券投資人應採多元布局,廣納各種信用債,並適時加入公債避險。他說明,目前全球多數公債利率偏低,而美國公債受到升息影響,風險升溫。相較之下,信用債得以提供較多的利率緩衝,不但能抵抗升息的風險,且透過時間累積,收益也相當誘人。

展望今年,許家豪表示,從美國十年期公債的殖利率曲線來看,美國中期利率仍將偏平緩。因此,要如何持續創造收益,成為投資人考驗。他建議,選擇結合多元券種的複合債打造核心收息資產,可望幫助投資人獲得安穩但報酬較優的資產回報。

觀察近十年複合債的累積報酬,可發現其表現優於公債與投資級債,但風險卻比高收益債要來得低,足見投資人若冒聰明的險,複合債將能助您四季豐收。

許家豪指出,在利率和匯率雙低政策下,但如何在風險與收益中取得最佳平衡成為顯學。儘管在美國升息的大框架下,公債較難有出色表現,但投資人除了考量利息收入外,也需要將風險考量進去。他表示,在今年政經風險環伺下,仍應適時納入公債進行避險,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

在各類信用債的挑選上,許家豪認為,多元佈局才是今年持盈保泰之道。在高收益債部分,許家豪表示,基本面及技術面均屬正向,加上收益需求支持,較有表現機會。而投資級公司債同樣具備正向基本面及技術面,但利率敏感度相對較高;至於去年開始受到資金偏愛的新興市場債,雖然具基本面改善利多及高殖利率吸引力,但短期須留意美國升息及美元走勢影響。

許家豪表示,在不確定性偏高的環境下,債券仍是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要角。此外,美國以外的央行仍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暗示著低利率環境將持續,因此他建議,追求收益的投資者應該要冒聰明的險,透過布局於多元債券的基金,提高投資收益。

---------------下一則--------------- 
不畏Fed升息 人民幣高收債發光2017年01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境內高收益債基金績效表現 https://goo.gl/bvlHMl

美國聯準會(Fed)2016年12月宣布升息1碼,使得指標美債殖利率飆高,且美元指數走強,造成人民幣、日圓等主要亞幣匯率波動擴大,但觀察85檔境內高收益債基金表現,以人民幣計價級別最優,近1年平均報酬率仍高達10.87%。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債券總報酬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認為,2017年債市面臨全球經濟持續擴張環境,油價反彈,及美國新政府的減稅、擴大支出、貿易保護政策,恐推升通膨加速上揚,新興債及高收益債等利差型債券,可望更具防禦利率風險能力。

宏利投信指出,2017年債市價格波動風險預料將較2016年增加,但由於Fed升息速度與幅度,應不至於如2004年時的既快且大,投資等級債券仍會在市場波動劇烈時,發揮核心資產防禦的功能;高收益債仍有殖利率優勢,但須留意價格的波動風險,尤其波段上須留意升息議題升溫下,伴隨資金退潮時可能的回檔風險。

日盛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曾咨瑋強調,大陸CPI通膨中樞預估上移至2.3%左右,整體風險可控,最新公佈PMI數據顯示去年第4季GDP仍穩健,經濟與企業獲利好轉中,人行在穩健中性與控風險等政策目標下,不易釋放流動性來降低資金成本,境內資金成本逐步墊高,有利中高收新券殖利率回升。

---------------下一則--------------- 
配置核心收息資產 波動中高枕無憂2017年01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國內投信全球組合型債券基金規模與報酬率 https://goo.gl/8Q8GeI

問:去年以來,民粹主義蔓延全球。接下來川普即將上任,歐洲亦有大選與英國脫歐啟動等事件,恐怕干擾金融市場。然而,債券收益仍不可或缺,投資人該如何因應?
答:從政治事件發生率來看,今年的波動度仍然偏高,因此,如何主動管理風險與報酬,變得相當重要。建議投資人應透過廣納多元債券的組合基金,結合各種債券的特性,在市場大好時,獲得資本與收益;在市場發生變化時,降低投組風險,達到穩定資產的效果。

問:在「川普經濟學」下,新興市場恐怕難免受到波及,新興市場債券的投資價值為何?
答:在預期美元走強之下,新興市場公債已經受到負面結構因素困擾。然而,美國今年仍採緩步升息,且主要央行亦奉行寬鬆政策,新興市場債具基本面改善利多加高殖利率,仍有吸引力;只是,各新興國家間的基本面好壞不同,在標的上應慎選。

問:觀察去年底美國十年期公債殖率揚升的過程中,高收益債表現相對抗跌,今年高收益債是否值得配置?
答:全球景氣重拾擴張動能,油價波動對高收益債影響下滑、且高收益債到期高峰仍遠,加上收益需求支持,高收益債較有表現機會。此外,根據惠譽預測,今年全球高收益債券違約率可望下滑,亦對高收益債券價格有所支撐。

問:除觀察市場趨勢外,投資人在挑選基金時,還有哪些指標可以做為參考呢?
答:市場的商品百百種,想要幫資產找個家,建議可從基金規模與得獎紀錄做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