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60712基金資訊

2017年07月12日
股債混搭 防資產波動2017-07-12 00:00:45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美國基準利率與金融情況指數 https://goo.gl/bCeEJj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今(12)日起出席美國國會的半年度證詞陳述,法人分析,投資人應從葉倫的談話中,尋找Fed升息的線索,目前美國通膨數據仍然低於目標2%,且金融情況仍維持寬鬆,建議投資人可兼備股債等多元資產,以防葉倫談話中突然其來的「鷹影」,穩健型投資人以股搭債、原物料等各類資產避震。

近期美國、歐洲、英國及加拿大央行官員接連的鷹派言論,讓市場波動明顯攀高,根據彭博統計,自6月27日歐洲央行總裁釋出通縮壓力已被通膨壓力取代的言論之後,美國股債同日大幅走弱的狀況已出現三次,上次出現如此密集的頻率是發生在2013年5月量化寬鬆(QE)退場議題發酵之際,流動性縮緊的預期,成為投資人近期退場觀望主因。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衡量美國貨幣、債券、股票市場所受總體金融壓力水準的彭博美國金融狀況指數近期已由負轉正,顯示金融環境緊張壓力消除;美國ISM製造業指數、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好表現,顯示上季經濟成長獲得動能,點燃今年可能第三度升息引信。

歐陽渭棠認為,全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轉緊,恐造成短線股、債震盪,但基於近期通膨仍屬溫和,且油價表現弱勢,近期鷹派言論的著眼點應在於以漸進方式達到改變市場預期的目的,央行並未有大幅收緊流動性的壓力,風險性資產整理後,將有低接機會,建議穩健型投資人以股搭債、原物料等各類資產,方能避震。

安聯DMAS全球傘型基金經理人劉敏俐表示,儘管Fed可能調整升息腳步,全球今年的經濟呈正向成長。

---------------下一則--------------- 
台股基金 緊盯三大事2017-07-12 00:00:37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台股基金超級星期四觀察重點 https://goo.gl/rXYTk7

在美國科技股帶動下,台股昨(11)日多頭回神、大漲逾百點。法人分析,明(13)日堪稱台股的「超級星期四」,除了鴻海除息,台積電、大立光的法說會預料也將釋出第3、4季出貨的關鍵訊息,建議投資人可伺機分批進場布局台股基金。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分析,鴻海明日除息,此次將配發現金股利4.5元,能否順利填息,對蘋概股後市以及大盤頗具指標意義;此外,搶在台積電、大立光法說會前夕,外資紛紛出具報告,大多維持台積電與大立光原先的評等,再從技術面來看,台股昨日帶量上攻,站上所有均線,惟本季台股往往較趨於整理,建議投資人可採定期定額策略布局台股基金。

操盤上,葉獻文維持九成以上的持股率,偏重上市與高價成長股,他認為,6月財報已公布告一段落,投資人以主動式台股基金慎選財報亮眼、基期未過高的個股,隨著新iPhone8進入拉貨期,第3季營運成長可期,目前持續看好半導體、光電、5G與蘋果等電子股;傳產股方面,則可注意受匯率因素加持的內需股、消費、中概與電動車相關題材。

復華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蔡政哲表示,隨美股科技股止跌,以及台股上市櫃6月營收創下歷史同月新高的偏多激勵,帶動大盤再度站上短期均線之上,也代表市場資金對產業後市持偏多態度,由於半導體供不應求態勢維持,加上下半年電子業旺季展望仍可期,將使具業績題材族群及個股仍有輪動表現機會,若遇市場震盪,台股基金投資人仍可偏多操作,若擔心波動,建議逢低分批布局,或透過市場多空計量指標,做進出場判斷機制的定時定額提高投資勝率。

台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表示,台股在連續30餘日站上萬點後,季線具強力支撐,由於歐美總體經濟數據仍佳,中國總經數據雖較弱但資金外逃狀況已經減緩,預期9月前台股行情仍樂觀。

---------------下一則--------------- 
台股高殖利率優勢 下半年不看淡2017年07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近期台股基金績效 https://goo.gl/AR9vqk

台股進入除權息旺季,至7月底前將有超過350家上市櫃公司進行除權息,接下來兩周不乏電子、傳產、通訊等大型權值股將陸續除權息,可望掀起一波行情,若除權息個股能夠迅速完成填權息,將有助推升指數上攻,下半年行情不看淡,投資人可持續以台股基金布局。

投信法人表示,在目前景氣仍在復甦軌道上、市場上暫無風險性事件干擾的環境下,對於外資而言,參與除權息的誘因仍在,配置方面,績優權值股、高殖利率股,以及下半年具成長動能、逢產業旺季的科技類股可望相對獲得青睞,建議投資人不妨適度布局側重上述投資特色的相關台股基金。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展望後市,台股基本面上未見反轉態勢,且具有高殖利率優勢,加上下半年逢產業旺季,科技新品也將陸續推出,因此對於市場資金仍有一定的吸引力,中長期表現仍可期待,惟短線大盤來到相對高檔之際,市場波動難免,因此選股仍是投資操作的重心,在布局方面,由於中大型股的股息相對較高,因此表現優於小型股的格局可望延續。

沈萬鈞指出,伴隨著下半年蘋果新機上市,供應鏈倍或將於第3季逐漸增溫,出貨量有望創新高,因此專業代工廠和零組件供應商可望受惠,亦可持續關注,而在規格提升和需求成長的趨勢下,具成長動能的網通類股下半年亦可多留意。

華頓投信表示,基本面無疑是股市最大利多,台股之所以深受外資青睞,主要為今年台股企業獲利較去年成長12%,加上台股現金殖利率優於其他國家,因此吸引外資持續加碼,進而成為推升台股要角。

從籌碼面以及資金面來看,今年外資買超台股超過80億美元,籌碼集中大型機構法人,若未來買超趨勢不變,台股高點依舊可期。

展望下半年,華頓台股投資團隊表示,當前國際股市沒有重大利空消息下,全球多頭資金派對仍未結束,對下半年台股投資市場仍謹慎樂觀看待。

---------------下一則--------------- 
亞股Q3、Q4漲多跌少 陸股最看俏2017年07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亞股好風光,今年來強彈逾2成,根據經驗,漲勢延續下半年有望。據統計,過去十年第3季和第4季強勢股市,亞股漲升動能最強勁,不僅較其他新興市場的負報酬優異,更高於世界水準,其中又以陸股走勢最看俏,眼見亞股基本面行情才開始,搭配資金持續進駐和傳統旺季來臨,下半年有望續漲並開展牛市第二章。

摩根亞洲增長基金經理人郭為熹指出,回顧過去十年,亞股在第3、4季漲多跌少,平均漲幅近1%,相較其他新興市場負報酬為佳。而亞股之中,又以MSCI中國指數表現最為搶眼,第3季和第4季平均漲幅分別為1.16%和2.4%,顯示陸股不但是亞股中的投資大亮點,也有望成為下半年的耀眼新星。

國際資金買不停,也為亞股和陸股下半年續漲動能提供了強力佐證。從資金面來看,今年來外資對亞股呈現全面淨流入,帶動亞洲股匯資產強勢雙漲,不僅台、韓兩地買超金額已超過去年全年淨流入的八成,印度、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與越南更已超越去年買超總額。

根據EPFR統計,全球股票型基金目前配置亞股的水位仍處相對低檔,搭配籌碼乾淨,又兼具價值面優勢,預期下半年資金持續流入亞股趨勢不會改變,上半年的強勁流入還只是起點。

安聯亞洲動態策略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根據經驗,亞股下半年表現通常較為突出,而今年表現相對穩健且企業財報較為透明的新興亞洲,更可望出現驚人爆發力。

---------------下一則--------------- 
企業狠會賺 亞股牛氣衝天2017年07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亞洲企業今年盈餘增長預估 https://goo.gl/iKJVYD

受惠全球景氣回春,亞股也多頭氣盛,今年來幾大強勢股市多由亞洲國家囊括,伴隨經濟動能向上衝刺,亞洲企業獲利也跟著大踩油門,法人表示,亞太(不含日本)整體獲利率預估有望來到18%的強力增長,加上外資目前仍在用力買,且亞股現階段估值合理,預期牛市在進入下半年後有望再獲延續。

摩根亞洲增長基金經理人郭為熹指出,亞洲景氣趨勢向上,引領出口動能加溫,連帶企業獲利前景也跟著大躍進,根據JP Morgan證券預估,南韓、大陸、印度、印尼、澳洲、台灣和香港等七地2017年企業獲利成長預估都有高達兩位數的亮麗佳績,其中,南韓更以42.9%奪下冠軍,大陸和雙印則分別以逾16%和14%緊追在後,使得整體亞太企業今年盈餘增長上看18.1%。

郭為熹指出,亞洲企業盈餘趨勢持續獲得上調,且EPS預估已連12個月獲上調,僅次於2004年與2010年,又以受惠全球景氣趨升、新科技產品上市題材的能源、科技股上修幅度最大,而北亞科技龍頭在業務增長快速下,今年股價接力創歷史高點,市值更已晉升全球前十大公司,北亞科技股強力領漲也引領整體亞股跟著「漲」聲響起。

法人強調,由於約1.4兆美元的全球股票型基金,目前配置亞股部位,仍為過去十年的相對低檔,眼見中港台和韓在成長與評價面都具優勢,又有A股入摩與科技新品續夯等火熱題材支撐,加上外資目前還在用力買,看好資金回補空間大,現階段亞股強勁資金流入只是起點。

亞股現階段估值合理,即便亞股今年上半年漲幅達22.85%,創下2009年以來最佳紀錄,但估值仍僅1.7倍,低於長期平均1.9倍。相較歐股已回升至長期平均水準,美股估值更已升破高於一個標準差水準,亞股仍深具投資吸引力,也為下半年亞股續漲提供強力的理由。
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人莊凱倫表示,相較於其他新興市場,亞洲股市的基本面健全,加上有改革議題,推升其走勢。

她指出,印度爭論長達10年的商品與服務稅(GST)實施,將讓包括台商在內的企業,在印度跨省銷售產品時,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成本,可望推升企業獲利。

---------------下一則--------------- 
南韓股匯債 齊演大多頭2017年07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Kospi指數 https://goo.gl/LqE9Xk

華爾街日報報導,北韓核威脅讓全球各國領袖備感不安,但投資人沒在怕,持續錢進韓元資產,並推升韓股迭創歷史新高,今年迄今已大漲近2成。

韓股�今年來大漲18%
報導指出,儘管朝鮮半島地緣政治風險居高不下,但投資人毫無畏懼,大膽投資韓元資產,推升韓國股匯債上演齊揚大多頭行情。分析師認為,投資人主要是看在韓國經濟好轉與企業獲利強勁的基本面,壓過地緣政治的相關利空。

韓國Kospi指數周二再次改寫歷史新高,收在2,396點,今年迄今累計已大漲18%,表現高居全球主要股市前幾強。韓股最大成份股三星電子在獲利創新高的刺激下,年線漲幅更達35%。

韓元�漲幅為亞幣之冠
韓元兌美元今年來已勁升4.9%,年線漲幅最高一度達8.6%,表現為亞幣之冠;相較之下,新台幣兌美元今年迄今總共升值6.1%,日圓走升2.3%,人民幣也上漲2.2%。

分析師指出,韓元一路勁升韓國央行卻罕見未進場干預,這可從韓國外匯存底未大幅增加看出端倪,韓國6月外匯存底僅較去年同期微增2.8%,遠低於3年前的12.7%。

傑富瑞(Jefferies)首席全球股市策略師達比(Sean Darby)表示:「雖說來自於北韓的不確定性與威脅居高不下,但韓國同時擁有低油價、半導體需求強勁與低通膨等超完美的投資環境,投資人當前都專注於這些基本面,並認為此一利多明顯壓過政治風險。」

債市�外資連買6個月
根據韓國金管會的資料,外資今年以來不斷加碼韓國股債,其中對債市連續買超6個月,對股市則連買7個月。
華爾街投行高盛表示,即便是上周外資大舉賣超亞股之際,國際熱錢依然逆勢加碼韓股。

瑞士私人銀行寶盛(Julius Baer)亞洲研究部主管馬修斯(Mark Matthews)指出,該銀行的客戶平均每5人中僅1人會詢問北韓情勢對投資資產的影響,「其實市場對北韓威脅已經免疫,北韓當局任何新的動作都被投資人視為又在虛張聲勢。」

---------------下一則--------------- 
韓能源政策轉向 捨燃煤與核能 將增加液化天然氣需求2017年07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政府基於環保理由大幅修改能源政策,將捨燃煤與核能,大幅提高再生能源與液化天然氣(LNG)發電。韓國能源政策大轉向,有助供應量日益增加的LNG,未來幾年毋須擔心供過於求問題。

《金融時報》報導,因應空氣汙染與核能安全的疑慮日增,今年5月才走馬上任的韓國總統文在寅,將環保列為能源決策的核心重點。

韓國為全球第5大燃煤進口國,也是全球第6大核能發電國,隨著文在寅上台將大幅翻轉能源結構,將大幅增加LNG這種過冷卻燃料的需求。

2015到2020年間,全球LNG供給量料擴增將近50%,但這也讓LNG業者憂心,上哪兒找新買家。

LNG生產商主要瞄準拉丁美洲、中東等新興市場開發新買主,但全球第2大LNG進口國韓國能源政策轉向凸顯出,隨著LNG供應量增加,傳統買家更有擴大收購的意願。

能源諮詢機構Energy Aspects天然氣分析師西科爾斯基(Trevor Sikorski)指出,原本對LNG市場在2020年到2030年期間會趨於緊俏打上很大的問號,但韓國政府能源政策轉彎後,應會將供應吃緊的時間提前。

韓國的發電量三分之二來自火力發電及核能發電,主要因停電事件頻傳,政府當局近年來祭出減稅誘因,創造實惠且充沛的供電環境。但新上台的文在寅政府承諾,未來不再蓋火力發電廠及核電廠。

文在寅競選總統時主張過,有意在2030年之前,將韓國LNG發電在總發電量的占比,從現今的19%提高到27%;再生能源發電占總發電量的比例,由當今的5%提升至20%。

---------------下一則--------------- 
印度中小股 利多一波波2017-07-12 00:01:06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印度股市表現 https://goo.gl/C86uuY

印度股市由於有多項政策利多,加上空頭部位回補,印度SENSEX指數10日大漲1.13%,再創歷史新高。

印度政府除了施行GST消費稅制外,上周五又發布持有海外印股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投資人,不得在未避險的情況下擁有部位,現有部位可持有到期或在2020年以前結清。由於現階段市場情緒較為樂觀,投資人正面回應該項政策,推升印度SENSEX指數。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印度經濟正值成長加速的甜蜜點,包括消費動能動能復甦、寬鬆的市場流動性與借貸利率下滑、地方政府與國營事業公務人員加薪政策、雨季雨量狀況良好有助農作產出、政府加速公共建設支出等等利多支撐。建議投資人可將印度股市納入資產組合當中,擔心單一國家波動太大的投資人可透過具印度部位的亞洲中小型股基金掌握印度投資利基。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指出,5月底在印度的配置比重達26%,是第一大持股國,相對大盤指數加碼約14%,就是看好印度小型股極具發展潛力、豐沛多元的投資機會。他認為,印度中小型股從莫迪總理上任、推動成長動能回升後,股價表現即持續優於大型股,預期此趨勢可望獲得延續。

其次,隨著實質利率攀升,印度家計儲蓄已顯現由黃金、不動產等實體資產轉向金融資產的趨勢,連續第三個年度資金流入逾百億美元,扮演印度股市穩定的資金來源。

群益印巴雙星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今年來印度股市吸引內、外資金進駐,Sensex指數上漲接近二成,數度刷新歷史新高紀錄,帶動評價來到相對高點,不過,整體來看仍未過熱,展望後市,在基本面表現穩健、改革政策加持,以及企業獲利估將持續增長下,加上印度CDS走降,也代表國家風險降低,仍看好印度後市表現,短線若逢回,不失為進場布局的契機。

元大印度基金經理人申暉弘認為,印度經濟已從受廢鈔政策影響中恢復,加上農民收入提升,內需消費將是投資主軸;政府各項改革與施政,將為基建、公用事業帶來機會。

---------------下一則--------------- 
美股看漲 能源科技最閃2017-07-12 00:00:40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分析師對標普500類股預期報酬 https://goo.gl/qAx1Lh

美國財報季登場,根據預估,標普500第2季獲利在能源類股推升下,將有6.5%的年增率,獲利成長優於營收成長4.8%的水準。另一方面,彭博資訊分析師也表示未來12個月最看好能源、科技等類股的股價表現,分別有21%及12%的上漲空間,為美股投資可留意標的

鉅亨網投顧指出,標普500儘管近期震盪拉回,今年以來累積漲幅仍有8.4%,為已開發國家中表現最好者。美股維持在歷史高檔水位,加上就業數據持續報佳音,經濟數據好轉是穩住全球股市多頭的重要關鍵。

目前投資人最擔心的不外乎是美股漲多後的回檔壓力,但在獲利動能下,股市表現相對有支撐;就美股評價面來看,金融數據公司Factset分析數據指出,美股未來12個月的本益比約17.3倍,此水準高於五年及十年平均的15.3倍及14倍。

儘管分析師持續看好能源類股的獲利成長及股價表現,但近期原油價格的下跌影響投資信心。不過,根據花旗證券預估,原油價格有望在今年底前來到每桶60美元,另時序進入用油旺季,後續對油價無需過度悲觀。

---------------下一則--------------- 
美國乾旱衝擊 春麥期價飆漲2017年07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小麥等農作物向來是金融市場裡偏僻角落,不是人氣投資標的,但隨著美國重要農業區大平原遭遇乾旱氣候,衝擊小麥種植而讓價格不斷創多年新高,吸引對沖基金和投機客紛紛前來分一杯羹。

明尼亞波利斯穀物交易所(MGEX)春麥(春種秋收的小麥)期貨價格短短1個月內飆漲40%,漲幅遠超過玉米和黃豆等交易量更大的穀物行情。MGEX表示春麥期貨在6月和7月成交量一再創新高。

法國興業銀行商品部主管麥杜格爾(Michael McDougall)形容其交易盛況讓人無法不注意。就連他的許多客戶也開始押注春麥期貨行情。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資料,對沖基金和其他具投機色彩的資金經理人,在5月壓注春麥期貨行情走高的投資人裡,所占比例幾乎增加1倍。

由於俄羅斯等國家增加產量而壓抑小麥價格,和美元強勢傷害美國小麥的出口競爭力,自2000年以來種植小麥的美國農民已減少許多,他們不是休耕就是改種黃豆和玉米。

這也造成美國現在種植小麥數量不多,因此只要遭受天氣等因素影響,供應量立即減少。像近幾周來,在明尼亞波利斯州和南、北達科他州遭受旱熱天氣衝擊讓春麥種植大受影響。

春麥蛋白質含量較冬麥高,適合製作優質麵包和麵糰。商品交易商Midwest Market Solutions分析師胡普斯(Brian Hoops)說,若磨坊要多花錢才買到高品質小麥,增加的成本勢必轉嫁給消費者。

美國農業部指出,7月初春麥中品質屬良好或優質的比率,從去年同期的72%腰斬至37%,是近30年來比率最低。

MGEX春麥9月期貨價上周三創4年新高後拉回,但周一大反彈4%至每英斗7.974美元,周二盤中續漲0.6%,報8.024美元。

---------------下一則--------------- 
生醫基金 中長線俏2017-07-12 00:00:49 經濟日報 記者楊雅婷�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生醫基金績效 https://goo.gl/RgPV3B

近一月在美國政府對藥價直接控管態度軟化、產業研發及併購消息等利多提振下,帶動生技醫療指數連袂上揚,以NBI生技指數上漲5.5%表現最佳,AMEX生物科技指數上漲4.9%,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也有1%的漲幅,也帶動相關基金績效跟著水漲船高。

觀察投信發行生技醫療基金近一月表現,14檔基金全數繳正報酬,平均績效為5.2%,表現最佳的三檔基金績效更超過7%,依序分別為群益那斯達克生技8.3%、安聯全球生技趨勢-新台幣7.7%、德銀遠東DWS全球生技創新新台幣級別7.3%,表現亮眼。

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基金經理人張菁惠表示,今年來生技醫療產業無論是在新藥數量、研發數據和資本市場活動上,表現都較去年來的優異,其中,在新藥核准方面,今年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通過23件,已超過去年全年22件,數量明顯回溫,再者,現階段NBI生技指數價格營收比僅5.8倍,遠低於Nasdaq科技指數的11.42倍,評價面上更具吸引力。整體來看,在基本面穩健、評價面具優勢,以及政策可望鬆綁等利多支持下,生技醫療類股後市表現可期。

此外,生技醫療產業受到景氣波動和系統性事件的影響相對小,主要是因為人口老化已成趨勢,用藥及醫療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加上產業創新動能旺盛,產值得以長期且穩定的增長,因此中長線投資潛力看好,投資人不妨適度布局相關基金,把握投資契機。

---------------下一則--------------- 
台股ETF熱爆領軍衝高2017年07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黃鳳丹�台北報導
2017年台灣ETF概況 https://goo.gl/BQ2CWn

台灣50、MSCI台灣、藍籌30等5檔台股ETF,昨(11)日領先加權指數,收盤再創歷史新高,買盤熱度高漲,尤其台灣50正2勁揚3.28%,拉大槓桿獲利效果成投資人最愛,時值除息旺季再誘發法人熱衷於初級市場的套利交易,「槓桿、套利、除息」已成為當前使用ETF最流行的三種策略。

不僅台股ETF熱翻天,全球ETF也瘋狂,昨天連結香港、印度、中國、黃豆等市場商品多檔ETF,同步創歷史新高,指數型股票基金成為愈來愈多投資人依賴的理財工具,就連機構法人也藉此追求更高報酬而受惠。

台灣ETF今年累計成交值已超過5千億元,總規模逼近3千億元。國泰投信ETF團隊基金經理人游日傑指出,今年國際股市多頭行情激勵,ETF成為參與多元資產的重要工具,全球如此,台灣亦然,昨日期現貨盤中價差大,外資策略套利更加順暢。

昨天包括台灣50、MSCI台灣、藍籌30、台灣50正2、富邦台50共5檔連動台股ETF,領先加權指數創歷史新高價;另也有連動陸股、港股、印度及黃豆等6檔海外ETF飆上掛牌來新高。

法人解讀5檔連動台股ETF創新高,具有3個意義,第一、市場願意持續追價,表示許多人對台股的看法維持「審慎樂觀」;第二、因為這些ETF還沒配息,尤其台灣50更可代表還原除息點數大盤已創新高;第三、這5檔ETF連結標的幾乎都是國際資金擁護的權值股,看出高市值股才是這波台股上漲的關鍵。

元大投信執副黃昭棠指出,一般市場習慣透過原型ETF「存本取息」,自從有了正向2倍ETF加深投資人操作意願,且ETF交易稅僅千分之1,比起現貨當沖成本都來划算,原型債券ETF更有免稅優勢。

此外,財團法人、機構投資人過去買台股的五大困擾都迎刃而解,一、是對現貨持股部位限制,股價上漲市值增加,反而要降低持股;二、是個股成交量低迷,影響停損、停利行為;三、是藉由ETF一籃子個股避免利害關係人不能持股的限制;四、是機構自有資金買賣個股經常要寫一堆報告,ETF較可降低困擾;五、是配置多元,分散風險是法人投資的必要原則。

昨台股大漲1.22%收10,415點,近1個月漲幅達3.2%,但買進ETF,漲幅報酬似乎更優。例如台灣50近1個月來上漲6.05%、元大MSCI台灣上漲6.69%、富邦公司治理漲5.04%,以及藍籌30漲4.52%,這也看出資金湧進指數股票型基金並推升價格上漲的熱度。

---------------下一則--------------- 
三大動力 帶旺ETF交易2017-07-12 00:01:18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國際ETF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貝萊德(Blackrock)統計,近年ETF成長趨勢漸由非股權產品帶動,包含商品、債券、其他資產ETF成長速度比股票快;台灣ETF市場也有跟進跡象,市場人士認為來自三大動力驅動。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表示,國內非股權ETF爆發,跟海內外市場背景息息相關,一是全球股債市場波動、成交量下滑,交易更便利的投資工具受到關注;二是主動式基金績效不如預期,ETF成為投資人資產配置新寵;三是今年油市和債市波動都大,有機會創造比股市更好的報酬,帶動交投熱絡。

元大美債20年基金經理人張勝原表示,債券產品在台灣市場本來就有需求,不只散戶申購境內外債券基金多達1.2兆元,為整體規模四成多,壽險法人投資海外債也有9兆元,債券ETF只是不同工具參與同個市場,對投資人來說並非完全陌生,因此規模快速突破。

---------------下一則--------------- 
業者搶ETF市占 殺價戰開打2017-07-12 00:01:12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加入ETF發行的本土投信愈來愈多,為搶得產品先機,新型態的債券ETF也出現費率戰,規模最大的元大美債20年(00679B)已新增200億元費率級距,將經理費、管理費下調至0.14%、0.06%,成為業界最低。

國內外ETF費率差異一直都是市場關注話題,特別是規模做大,不少投資人認為應跟進海外,考量規模效益調降費用。去年以來,國泰、群益投信搶進台股槓桿�反向ETF,接著富邦投信為推廣定期定額業務、下調台股原型ETF費用,比早發行的元大產品更有吸引力,讓費率戰白熱化。

業界對此形成不同聲音。降低費率的投信認為,調降有助追蹤績效,另一派則認為,任意調降可能破壞市場規則,包括槓桿�反向ETF不適合長期持有,卻被部分投信以較低費率塑造成可中長期持有產品;各家投信也關注市占率最大的元大何時加入費率戰。

原先業界ETF經理費最低是富邦投信台股ETF的0.15%,日前元大公告,美債原型ETF達200億元以上,經理費再下調6個百分點至0.14%,管理費0.06%,經、管費一次砍到市場最低。

元大投信指出,同樣追蹤長天期美債、且規模排全球前茅的iShares巴克萊20年(以上)公債ETF(代號TLT),其總費率約0.15%,元大美債ETF雖在經、管費合計有0.2%,但若考量iShares ETF是美國發行、投資美債,相對台灣ETF布局美債需在美國設交割帳戶、管理費多收5、6個基點,兩者水準相當接近。

元大本次調降,不同於國泰、群益等投信在募集期就設定低費率,主要是規模效益顯現才加設費率級距,未來會否帶動其他大規模ETF降費率值得關注。

---------------下一則--------------- 
陸大型股ETF 將成蠻牛2017-07-12 00:00:54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在證券、保險、銀行等三大板塊領漲下,昨(11)日代表陸股大型股的A50指數盤中最高到11,620點,越過6月26日的前波高點,再寫波段最新高;國泰中國A50正2跟漲、漲幅達2.8%收29.65元,價格創下上市以來新高。

國泰投信ETF團隊表示,今年以來A股中大型藍籌股與其他個股走勢分化明顯,而大型股較受資金青睞,主要原因有三項:第一,保險、銀行等金融板塊表現佳,例如以目前人身保險投保率而言,台灣為230%,亦即平均每人擁有2.3張保單,相較之下,目前大陸只有10%,平均每人僅持有0.1張保單,未來成長潛力巨大。

第二,在A股納入MSCI的背景下,主、被動資金將長線流入,此外人民幣走勢回穩,亦提供A股資金面上的支持。

第三,價值投資理念浮現,在歷經15、16年的「快牛」行情洗禮下,陸股已轉為以「慢牛」走勢為主,但第2季以來陸股版「漂亮50」概念股普獲市場關注,相關估值低、業績好、流動性強的藍籌個股,逐漸引領盤勢走出「蠻牛」表現。

法人建議,投資人如果對於陸股金融股行情有興趣,可留意各ETF金融股比重,其中陸股原型ETF中,國泰中國A50ETF金融股比重最高達40-50%,富邦上證180次之,不過其並未納入深圳股市的成分股,而深圳股市不少為金融與房地產; 至於元大滬深300ETF金融股比重最低,但優點在於涵蓋股數最多。

---------------下一則--------------- 
三大優勢 高股息ETF收益穩定2017年07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元大高股息ETF歷年股息殖利率與填息表現 https://goo.gl/esT92e

台股每年7月開始進入除權息旺季,預估今年上市櫃公司發放現金股利仍將有機會維持去年水準,值得留意的是,元大高股息(0056)ETF近日完成填息,主要是因為高股息擁有股息殖利率較高、配息不來自本金、新台幣計價等三大優勢。

不僅能夠滿足機構法人每年擁有相對穩定收益來源,且能滿足一般投資人偏好配息產品需求、小資族存股,更是投資人規畫中長期退休理財有利工具之一。

根據統計,元大高股息自2009年開始配發現金股利以來,平均股息殖利率達5.68%,皆能完成填息,平均填息天數為140天,就元大高股息在除息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來看,介在22.65∼25.35元,配發的現金股利則介在0.85∼2.2元之間,除息後大概於當年底或是隔年上半年皆可完成填息,而且所配發現金股息完全不來自於本金,加上是新台幣計價,更適合擁有龐大台幣資產之資金中長期布局與賺取息收。

投資策略上,建議若是資金部位較少投資人可以透過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可透過銀行或是券商,若是資金部位較大的投資人,由於目前台股處於萬點之上,可將資金分批,採用金字塔投資策略,當遇有下跌時逢低分批往下買。

元大高股息ETF基金經理人張美媛表示,觀察近幾年因為低利率環境,元大高股息(0056)ETF受益人數不斷增加,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今年5月底所有基金受益人數最多的前五名皆為ETF,0056受益人數已經突破4萬人,並超越原大台灣50(0050)的受益人數,代表元大高股息ETF因為具有穩定股息收入、又不配本金、且皆能完成填息等優勢條件,持續吸引投資人資金流入。

張美媛分析,隨著台灣人口逐年老化趨勢,加上台股面臨低周轉率、低成交量、低波動度、低本益比等四低問題,整個台股投資人口結構已經明顯改變,根據彭博統計,台股股息殖利率超過4%,相較於其他亞洲國家高,建議投資人若希望累積中長期退休投資準備,不妨透過定期定額方式投資元大高股息ETF,或是遇到台股拉回修正時可單筆加碼買進。

---------------下一則--------------- 
商品債券ETF 異軍突起2017-07-12 00:01:23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國內十大ETF排名變化 https://goo.gl/jgxqpR

全球股債市場波動加大,交易便利的ETF規模再度膨脹。其中,分析大型ETF變化,本波成長有從股票ETF轉向新型產品帶動跡象,特別是商品、債券ETF大吸金,已晉升十大ETF。

今年上半年,全球ETF資產規模跨越4兆美元大關,台灣ETF規模也一度叩關3,000億元,比去年底2,600多億元,成長了3、400億元;從結構上分析,國內ETF市場有大者恆大的情況,分析大型ETF的變化可透析成長主力。

根據各大投信資料統計至昨(11)日為止,十大ETF排行已出現洗牌,包括高波動的元石油正2(00672L)去年第4季才掛牌,因油價起伏膨脹到百億元,已比下元石油,規模排名更往前;其次是今年初才問世的元大美債20年,成立時就有百億元,半年後再增加了近1.5倍,目前規模已達249億元,在十大ETF中由後段躋身第四,有問鼎三大ETF氣勢。

2014年交易型的槓桿�反向ETF崛起,讓國內ETF市場相當一段時間都由股票產品帶動,但近年商品和債券產品打開知名度,規模意外急起直追。

由於新型態ETF崛起,目前共有八個ETF入列「百億俱樂部」,比去年底增加兩個,也進一步拉高十大ETF門檻。

現階段能入列前十ETF的大型產品,多是國內投信發行較久、較為人熟悉或有特定投資人追捧,規模欲小不易,例如台灣50、寶滬深、上證正2都是元老級的台、陸股ETF;元大美債20年藉由策略合作挹注規模,在十大ETF洗牌後,上榜投信從元大、富邦、復華、群益,縮減元大和富邦,這兩大投信也是耕耘ETF市場最久。

台灣50反1、台灣50、上證正2三大ETF排行暫不受影響,但比較去年規模,最大的台灣50反1經歷長時間穩定於700億元以上,已減至657億元,上證正2也從278億元減至274億元,僅台灣50因外資策略交易,加上上市櫃公司密集除息,外資持股比及規模雙雙成長,目前各約37%、583億元,都是去年台股攻上9,000點以來波段高峰。

---------------下一則--------------- 
鷹影再現 債券基金逆勢突圍 穩吸金2017年07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主要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https://goo.gl/pmHgAT

國際主要央行上周接力釋出鷹派訊息,導致成熟國家公債殖利率自低檔跳升,債券價格反向下跌,不過債券基金卻仍能逆勢突圍穩吸金。其中,投資級企業債已連續第28周獲得國際資金青睞,上周再流入57億美元;新興債連續吸金周數也來到第23周;僅高收益債基金連續失血來到第三周。

摩根投信副總林雅慧指出,歐洲及英國央行總裁陸續發表偏鷹派談話,導致近期公債殖利率飆升抑制債市表現,但無礙資金前進債券基金的意願,上周不論是投資等級企業債還是新興債的買氣依舊,分別再吸金57億美元和7億美元,反映資金對固定收益的渴求依舊相當強勁。

摩根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羅伯•庫克(Robert Cook)表示,近期高收益債券資金動能相對疲弱,但觀察最近從英國、歐元區到美國的決策官員都不約而同地對市場釋放出鷹派訊息,加上公債價格偏高,殖利率仍位於歷史低檔,其未來可能推動公債殖利率走高,引發公債價格下跌。

庫克強調,歐洲景氣持續復甦及低油價皆有利非能源礦業企業基本面向上,致使能源以外高收益債企業違約風險仍低,今年不含能源高收益債違約率僅0.92%,後續債券價格表現可期,因此,投資人參與高收益債市時,應慎選產業,才能在動盪的市場環境中掌握機會。

安聯目標收益基金經理人陳彥良表示,美銀美林認為,近期政策面消息對新興市場債可能略為不利,但新興市場債仍有許多其他層面的利多,包含低利率環境下投資人需要較高的收益、債券發行量逐漸減少、投資人仍低配新興債、新興市場基本面較為強勢等優點。

陳彥良表示,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債的趨勢仍未停,顯示供需的技術面亦可偏多看待,因此建議投資人面對新興市場債仍可採取拉回就逢低買進的策略。

凱基新興亞洲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宏智指出,美國開始緊縮貨幣,但主要央行仍持續寬鬆政策,因此仍有利資金往較高收益之資產移動,新興市場經濟動能超越成熟市場,有助於違約率下滑,加上新興市場仍有降息空間,因此在新興市場基本面轉佳及較高殖利率誘因下,有利資金持續往新興市場移動,尤其相對看好新興亞洲債券後市。

---------------下一則--------------- 
供給不足、再投資需求支撐 人民幣債券收益亮眼2017-07-12 00:00:58 經濟日報 記者葉子菁�台北報導
人民幣債基金績效 https://goo.gl/ro64dt

受各國央行可能相繼緊縮貨幣政策的疑慮所影響,近期全球公債利率走高,但人民幣債市不受影響,加上供給面持續匱乏對點心債價格支撐,帶動人民幣債券基金近月報酬表現突出。

投信法人表示,面對接下來可能的債市動盪,建議可透過布局人民幣債券追求低波動的穩定債息,此外,由於人民幣短天期債券具有收益率高於成熟國家、價格波動度較低的特性,投資效率佳亦可留意。

復華新興人民幣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媛君表示,今年離岸人民幣債券到期量大,淨供給不足及再投資需求,將支撐債券價格表現,配合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緊平衡,且人民幣中間價計算式加入逆周期因子,又有債券通、MSCI納入A股等題材,使市場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低,有助離岸人民幣債市及貨幣市場穩定。

就市場面觀察,黃媛君指出,5~6月人民幣資金成本一度上揚,但期間短暫,隨貨幣市場利率下滑,債券價格溫和上漲。
2017年離岸人民幣債券的債務到期量高達四成,再投資需求大,可望支持債市表現穩定。

7月起中國大陸及香港兩地實施債券通,初期以北上為主。黃媛君分析,目前離岸人民幣債券利率高於中國大陸境內債券,若開放債券通南下,對離岸人民幣債券來說將是一大利多,除了擴大離岸人民幣資金池之外,其隨資金湧入使殖利率可望下滑與境內債券殖利率的利差收斂,後續可持續關注何時開放南向債券通消息。

群益中國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運婷表示,在人民幣走穩,主要投行紛紛調升人民幣年底價位,人民銀行維穩匯價和金融市場下,有助緩解市場對大陸的擔憂,但考量金融監管的不確定性仍為市場關注焦點,因此在高收益債布局,建議現階段仍以低存續期間的債券為主。

---------------下一則--------------- 
基本面有撐 亞債穩定度高2017年07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近期歐美央行鷹派言論,讓市場再度呈現觀望,紛紛尋找較不受升息因素干擾,低波動、穩定收益的標的。法人指出,與其他新興市場區域的債券相比,亞洲債券因為基本面良好,因此波動性也低,對於追求穩定、低波動的投資人來說,更具有投資吸引力。

觀察今年以來資金流向可以發現,新興市場債券持續獲得投資人青睞,安聯環球投資亞太區固定收益團隊資深產品經理恩蘭(Diana Enlund)表示,亞洲債券無論從基本面、結構面或者是收益來看,都相當具有吸引力,不僅提供誘人的殖利率,且經濟成長率強勁、信用評等為投資等級,為亞洲投資人必須有的核心資產配置,適合長期持有。

恩蘭表示,亞洲主要十大經濟體為投資等級,儘管今年大陸債券的信用評等被調降,但印尼也因為基本面轉好,獲得信用評等的提升,下半年亞洲各國應該不會出現信用評等有調升或調降的狀況,足以展現市場的穩定。

此外,亞洲企業再融資的能力佳,因此過去十年,亞洲高收益債的違約率也低於其他新興國家,降低了波動與風險。

宏利亞太入息債券基金經理人劉佳雨認為,亞洲固定收益市場的資金流向與行情走向,將與聯準會之後的升息政策進度與縮表規模高度相關。另外,今年以來亞洲美元債券發行量高於市場預期,依目前發行速度推估,亞洲美元債市規模有望在明年達到1兆美元。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固定收益基金經理人麥可•哈森泰博認為,新興國家當地貨幣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印度、印尼,這些市場在過去一年已有些反彈,但離過去幾年承受龐大賣壓之前水準還有很大的距離,由於這些國家的決策者相當嚴謹,採取正統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均有助掌控該國的殖利率並且支撐匯價表現,還潛藏許多投資價值。

---------------下一則--------------- 
高收益債 後市可期 慎選低違約率產業2017年07月12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近期國際油價走勢低迷,拖累能源礦業高收益債之餘,也鬆動投資人對高收益債的投資信心,投信法人指出,目前高收債整體違約率持續改善,並維持下滑趨勢,預期今年扣除能源礦業產業後違約率甚至不到1%,加上資金回補空間仍大做後盾,基本面又受惠於全球景氣復甦而相對其他債市來得亮眼,後市依然令人期待。

第一金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奕栩表示,美國在2015年12月、去年12月、今年3月和6月,總共升息四次,每次1碼,投資人總是擔憂升息循環會導致高收債多頭無以為繼,但事實證明,之後高收債上漲情形居多,升息並非高收債的票房毒藥。在經濟前景看好下,反而是新一輪漲勢的開始。

駿利高收益基金經理人Seth Meyer指出,從基本面、由下而上信用研究,相對強調信評相對CCC級較為偏好BB級,而是尋找更高品質企業模式,更著重健康護理、電纜通訊和食物及飲料,並較少著墨於像是零售與飯店等領域。

宏利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瑞明指出,美國各行業企業基本面保持穩健,但獲利成長速度明顯放緩,川普政見包括減稅、擴大財政支出減少監管等刺激經濟成長的措施,預期高收益債券的投資報酬將在高利率衝擊債券價格,以及景氣好轉有利整體經濟間求取平衡。

柏瑞投信表示,由於美國企業獲利良好,加上美國二季GDP可望出現反彈,高收益債市良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下半年還有續漲空間。

法人指出,隨著全球經濟持續改善,高收益債發行企業有望維持健康資產負債表及產生穩定現金流。觀察過去一年各產業高收益債券違約率,汽車、博弈娛樂、金融、食品飲料、電視、消費和不動產等七大類產業發行的高收益債基本面良好,資產負債表健康,違約率甚至為零,扣除特定產業後的高收益債違約風險極低。

---------------下一則--------------- 
高收債回穩 投信看好後市2017-07-12 00:01:01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全球經濟今年以來溫和成長,投資需求增溫,多項企業信用指標可望改善,包括豐資產管理、柏瑞投信昨(11)日都發表看好高收益債券基金的後市。

豐環球投資管理全球信用產品經理朱立安.摩爾(Julian Moore)表示,就基本面來看,美國景氣回溫,美國高收益債企業營收與獲利成長雙雙有回穩之勢,預期美國高收益債違約率在2017年初達到高峰後下降,而歐洲與新興市場也可望維持其高收益債券的整體違約率於長期平均以下。

柏瑞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育昇表示,目前在市場流動性保持寬鬆或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高收益債企業的財務體質和信用狀況不易突然惡化,有助於延續投資人尋求相對高殖利率商品的趨勢。

進一步觀察美國高收益債市,由於新債發行的資金多用於借新還舊,使得今年以來,淨發行量仍呈現下降,加上流動性情況良好,技術面仍處於多頭格局,高收益債市的走勢也逐漸跟國際油價脫鉤,違約率5月亦微幅下滑到1.31%,顯示基本面依然健全。
朱立安認為,相對於其他固定收益資產類商品,企業債券仍可望提供較具吸引力的殖利率。
就各市場來看,預期歐洲投資級別債券利差持穩,而歐洲高收益債券估值相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