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60719基金資訊

2017年07月19日
收取年費低 被動投資成王道2017年07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ETF、ETF基金、一般共同基金管理及交易成本 https://goo.gl/uffxXG

根據投資人使用智慧型手機、電腦及平板電腦等習慣來看,晨星基金發現,投資人除了會上晨星基金網站查詢基金績效表現,更會運用網路交易系統甚至智慧型手錶進行即時交易,晨星基金也發現,投資人愈重視「費用」並做為投資決策的參考依據,也使得被動式基金商品熱賣。

晨星美國個人理財董事Christine Benz表示,據估計,2016年流向至指數型基金與ETF的資金已超過5,000億美元;而主動式基金只吸金約3,400億美元,被動式管理的基金持續在2017年受到投資人青睞。

Christine Benz說,相較於主動式管理基金,被動式基金的投資費用較低。晨星的研究也持續發現低費用比是預估共同基金報酬能否優於其同類型基金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許多投資整體股市的ETF與指數型基金之投資費用,較主動式管理基金為低,故能有助投資人獲得較高的報酬收益。

除被動式商品可能會續受投資人青睞,晨星基金表示,目前還有二大投資趨勢,值得關注,一是理財顧問服務管道愈見多樣化,機器人顧問漸漸加入投資顧問服務的行列,機器人顧問收費年費可能低至0.25%或者更低,較於金融理財顧問人員的服務,機器人顧問的費用可能更具吸引力。

二是投資行為研究結果會影響理財專員的銷售行為,Christine Benz表示,投資行為是目前流行的顯學,所有趨勢流行也帶來有心操作的機會。投資人要留意理財顧問是否會使用投資行為的研究結果,作為攬客的手段。舉例來說,退休人士偏好從投資組合中支付日常所需,喜歡月配息基金,因此,理專或顧問就會賣給投資人月配息基金,或設計月配息基金給投資人,並不是將投資人的報酬極大化。

---------------下一則--------------- 
PIMCO大預言 下半年5大風險2017年07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全球市場迎來五大挑戰 https://goo.gl/bxabYW

時序速入下半年,隨著過去4年G20成長波動度逐漸走緩,歐美央行將相繼步入停止量化寬鬆、縮表階段的政策轉折點,全球知名債券投資專家PIMCO預料全球經濟迎來5大挑戰,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貿易政策、匯率政策和地緣政治政策,因此建議優先注重評價面。

PIMCO環球經濟顧問暨董事總經理費約信(Joachim Fels)表示,這些挑戰和變數,包括:歐美量化寬鬆政策的逐步退場、美國財政政策偏重減稅、歐洲財政政策空間有限、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帶來的影響,美中協議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貿易政策走向,以及歐洲地緣政治政策的變數。

費約信表示,美國經濟擴張期邁入第9年,不過目前來看,美國經濟在未來6到12個月,可能出現不景氣的機率低於一成。去年全球經濟整體表現是「穩定但不牢靠」,今年則是面臨關鍵的「轉折點」。

在資產管理策略上,費約信提醒,投資人該掌握的面向應該是更注重保本、管理下檔風險管理。由於目前資產評價大多來到相對高點,投資難度大為提高,故投資上建議可透過主動式的管理投資策略、找到具相對投資價值的標的。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高級策略師羅卓夫(Geoff Lewis)則預計今年內全球最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將保持寬鬆;事實上,2017年三大工業國(G3)央行的合計債券發行量將連續第三年減少。此外,市場預計各國政府將透過放寬緊縮政策和增加財政支出來支持其經濟活動。

從投資角度來看,美元溫和、通膨維持低水準及聯準會相對審慎並依賴數據表現而行動,將可為包括亞洲在內的新興市場債券和股票提供有利的環境。宏利投信建議投資者繼續進行投資,但必要時可按照其策略偏好以重新平衡投資組合,如上半年報酬率表現突出導致股票權重偏高情況。

---------------下一則--------------- 
Q3投資展望 法人看好美以外市場2017年07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儘管聯準會主席葉倫在國會聽證會再釋出鴿派的言論,激勵道瓊工業指數持續創收盤新高,但是對於第三季投資展望,法人反倒是建議投資人看除美國以外的市場,因為其他市場上漲動能有機會比美國更佳。

上半年全球風險性資產表現強勁,各國股市相繼繳出亮眼投資報酬率,至於第3季資產布局,摩根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Tai Hui)表示,第3季看好美國以外的歐洲小型、亞洲、東協、新興市場等股市投資機會;債券資產則以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亞太入息較具投資價值,他也建議投資人持有多重資產。

對於美股投資,他說,消費及企業投資仍處於健康成長水準,投資人只是需要注意第二季財報的情況,若企業獲利狀況不如預期,就可能導致美股出現拉回走勢,也會對美元前景添疑慮。

對於第3季資金配置,安聯投信產品首席陳柏基表示,可鎖定三大主軸:多元資產、風險性資產和多元組合債。

陳柏基表示,美國強勢資產仍是布局重點,此外,歐洲政治風險逐漸散去,加上又有資金面回補的挹注,歐洲市場吸引力大增,尤其建議投資以歐元區中大型成長股的歐股基金做為投資主軸。

在固定收益資產部分,陳柏基較建議投資人透過多元組合債進行投資,如此才能因應市場輪動、避免追高殺低。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對第3季布局建議投資人除了以多元資產強化投資的防護力,也不妨跟著全球資金流向,增加對歐、日、新興市場的布局。

歐陽渭棠是從「落後補漲」的角度看,認為新興市場、日本在下半年有投資契機,對全球股市後市則持較謹慎看法。

---------------下一則--------------- 
凱基銀:下半年看好歐股、新興亞洲2017年07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2017年進入下半場,投資人在市場一片榮景中仍必須居高思危,凱基銀行指出下半年美國政策不確定及中國景氣前景不明加大金融市場波動,提醒投資人應即時掌控市場資訊,定期檢視投資績效,確保理財目標順利達陣。

根據「凱基環球理財」7月最新報告指出,預估歐洲央行將維持緩步縮減購債計畫步調,及部分亞洲國家受惠一帶一路商機,因此在股票市場中看好歐股及新興亞洲;下半年原物料價格受經濟影響波動大,原物料生產國家之投資現階段保守為宜。

凱基銀行理財規劃部資深協理張冠雄指出,第3季市場不確定因素仍多,美國醫保法案審議延遲使投資人擔憂後續減稅、美債上限和明年預算案的完成將受阻,政策不確定性皆會加大金融市場波動,建議投資人宜以核心及衛星的概念進行資產配置獲取合理報酬。

保守型投資人可以債券型(新興市場美元債為主)與平衡型基金為雙核心搭配,積極型投資人以債券型(新興市場美元債為主)或平衡型基金任一為核心,搭配歐洲小型股、生技和醫療保健、亞洲區域型基金作為衛星首選。小額投資客戶可以亞洲單一國家或產業型基金、定期定額方式投入,追求長期性的成長趨勢。

凱基銀行呼籲,投資人要重視理財規劃的重要性,在諮詢財管銀行時,要確保理專能定期反饋理財績效,提供即時資產配置建議、動態調整資產組合,檢視比對與客戶設定人生目標的變化與差距,才符合理財規劃的本質。

---------------下一則--------------- 
陸股題材燒 逢回找買點2017-07-19 01:26:36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中國 新興 全球經濟成長率 https://goo.gl/enTJWV

中國股市上半年在新興亞洲的表現相對落後,不過近一個月陸股相關指數開始轉佳,不僅H股再創波段新高,上證指數、滬深300指數也有顯著的漲幅,投資人可留意本周有回檔結束後的切入機會。

另一方面,中國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也有好消息,顯示景氣逐漸回溫,加上止穩的人民幣及A股納入MSCI、一帶一路等題材下,投資人可留意下半年中國股市的投資機會。

鉅亨網投顧指出,今年來新興市場表現亮眼,受惠美元未再衝高,資金流入新興市場,推升股匯雙漲。儘管上半年整個新興市場及新興亞股分別上漲17.2%及22.1%,但上證指數僅上漲2.7%,滬深300指數雖然上漲10.8%,但與整個市場相比也未顯特別突出。但近期陸股開始跟上全球漲勢,上證從5月中旬波段低點漲5.2%,滬深300指數更上漲逾一成,創下2015年底以來新高。

近期中國官方金融去槓桿使得中國經濟增速減緩,不過,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料顯示,中國的經濟成長仍處在領先群,並預期2017至2020年能持續維持6%以上的經濟成長,再加上近期中國製造業景氣回溫,維持在50以上的水準,對於中國下半年經濟發展不必悲觀。鉅亨網投顧總經理朱挺豪表示,受美國經濟復甦帶動,中國也雨露均霑。陸企今年有望擺脫去年獲利下滑窘境。

根據彭博資料顯示,上證A股今、明兩年預估盈餘成長率分別有25.9%及12.3%,且預期盈餘成長率在今年將由負轉正,顯示分析師對陸企未來獲利有信心,良好的企業獲利將對中國股市提供基本面支撐,建議投資人可分批加碼或採定期定額方式投資中國基金。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陳舜津指出,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6月年增率1.5%,低於市場預期的1.6%和官方3%的目標,預料人民銀行暫時沒有緊縮貨幣的急迫壓力,建議投資人選擇以龍頭股為主、兼布局中港台的大中華股票型基金,逢低分批進場。

---------------下一則--------------- 
消費金融新能源車 亮點2017-07-19 01:26:38 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中國第2季經濟成長率優於預期,股市本周卻連兩天下跌。市場人士指出,今年中國可望維持穩健的經濟成長率,有政策加持,法人資金也持續進場,指數雖然不見得會大幅上揚,但選對個股及族群的基金可望勝出。

中國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達6.9%,高於預期的6.8%,與第1季持平。市場預期,中國今年可望達到6.5%的全年成長率目標,但下半年成長速度可能放緩。上證指數周一收3,176.465點,跌1.4%,在亞股表現最弱,昨天也表現弱勢。

上證指數今年漲幅只有2%,在亞股敬陪末座。不過,香港恆生指數卻大漲兩成,也帶動不少中國基金績效出色,漲幅都超過兩成,不亞於印度基金。今年以來,愛德蒙得洛希爾中國基金、瑞萬通博基中國領導企業基金都大漲27%,瑞銀中國精選股票基金也有23%的漲幅,最為搶眼。

群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謝天翎表示,人行適時放水,舒緩銀行間資金緊張情況,先前市場的緊張氛圍已稍有緩解。經濟維持穩定,企業營利維持增長,又有政策題材加持,有助提升A股市場風險偏好,看好估值低、獲利佳及具政策題材的類股,包括消費、新能源車、資本設備、金融保險等。

除了基本面及政策面以外,籌碼面也有利陸股。安本中國�香港股票投資主管姚鴻耀發現,對中國股市的投資人來說,目前市場穩定的程度可說是前所未見。滬深300指數前次出現2%以上的波動,是在2016年12月12日,該日指數下跌2.4%;上次該指數跌幅超過5%,更要回溯到2016年2月25日,當日指數跌6.1%。

機構投資人在陸股中的占比持續升高,有利股市的穩定。姚鴻耀說,非散戶投資人在市場中的比重,由2015年第1季的17.5%,上升到今年第1季的22%。

---------------下一則--------------- 
澳洲央行飄鷹味 澳元猛升2017年07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澳元匯率走勢 https://goo.gl/ZbZm8J

澳洲央行周二公布本月初的會議紀錄顯示,不但經濟評估樂觀,更意外的是竟開始討論未來升息循環的利率中立水位,市場解讀此份紀錄飄出濃濃的「鷹味」,澳元對此反應激烈,應聲漲破0.79美元,創2年多新高。

在澳銀會議紀錄的激勵下,澳元周二亞洲盤跳空開高,盤中並躍過0.79美元大關,歐洲交易時段續漲,來到0.7932美元,創2015年5月初以來新高,單日大漲1.7%。

根據澳銀公布7月4日的會議紀錄,決策官員不僅釋出接下來可能升息,甚至就未來基準利率應升到多少有一番實質討論。

澳銀指出,貨幣政策寬鬆已長達5年,預估中立名目基準利率應較目前水位高約200個基準點。澳銀目前基準利率為1.5%,也就是未來可能需要升至3.5%,才會達到中立水位。不過,澳銀同時強調,相關的預測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澳銀表示,該央行已注意到全球其他主要國家央行對外政策溝通已轉至鷹派,金融市場行情也開始反應全球經濟成長加溫與各國可能加快升息的情勢發展。

在經濟評估方面,澳銀指出,經濟已擺脫首季的低迷開始反彈,投資方面也有復甦的跡象,隨著失業率降至4年新低後,澳銀對就業成長展望也愈來愈有信心。

市場雖認為澳銀是在做貨幣政策轉向鷹派的暗示,但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澳銀短期內可能還不會升息。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戴爾斯(Paul Dales)表示:「失業率雖降至4年最低,但澳銀顯然還憂心內需成長的下行風險,因此並無意立即進行升息。」

澳洲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奧德(Sally Auld)甚至表示,市場錯誤解讀澳銀的會議紀錄:「市場明顯反應過頭,好像接下來澳銀貨幣政策將只升不降,但2周前澳銀才宣示,並無意跟進其他央行貨幣政策轉鷹的風潮。」

---------------下一則--------------- 
歐股基金 擁雙重優勢2017-07-19 01:26:35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歐企盈餘成長估連五季超越美國 https://goo.gl/tr4fT9

全球股市展開財報旺季,歐股企業盈餘成長連二季超越美國後。據最新預估,歐股盈餘成長將再連三季領先,也就是連五季勝出;法人看好低基期、高成長加乘效果,將推動歐股續創新高。

歐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康堤(Francesco Conte)表示,7月下旬向來是歐美企業發布第2季財報旺季,如果企業實際財報優於預期,往往帶動股市表現。

觀察歐洲企業獲利從去年第4季開始,扭轉落後趨勢、超車美國,今年第1季EPS成長率不但領先,也改寫七年來最佳紀錄,伴隨歐元區經濟穩定成長,今年其他三季也可望延續此波獲利動能,預估各季至少都有一成以上增幅,並持續超越美股。

康堤表示,歐洲基本面顯著改善,6月製造業PMI創六年多新高,經濟正處在近年最佳狀態,但相對美股來到歷史評價高點,歐股僅在十年均值附近。歐股2012年來表現落後美股,也明顯落後全球,主要受歐洲企業獲利在近五年連續下修影響,但去年下半年歐洲企業出現拐點,帶動市場上調獲利預估,比美股更具漲升空間。

安聯歐陸成長基金產品經理人田克杰表示,相對美國同業,歐企管理層更重視遠景,使得歐企財務槓桿較低,且企業高層展現投資意願,讓歐企有很好條件收割長期成果。

---------------下一則--------------- 
美企財報佳 股市旺2017-07-19 01:26:34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投信發行美股相關基金績效 https://goo.gl/6YXMNB

美股三大指數今年氣勢如虹,頻頻創新高。群益投信統計,今年來美股已是全球主要股市中,創新高最多次的股市,統計三大指數有11次同創新高。個別指數來看,今年道瓊指數共25次創新高,漲幅9.5%;S&P 500指數一樣25次創新高,漲幅9.8%;NASDAQ指數則是共創新高38次,漲幅高達17.3%,顯示出美股的超強氣勢。

美股的漲勢連帶讓美股基金績效也水漲船高,投信發行包括主動式與被動式的美股相關基金共16檔,近一月也有不錯的表現。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陳建彰指出,美股再創歷史新高,主因聯準會主席葉倫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通膨存在不確定性,利率無需進一步大幅提高就能達到中性水準,偏鴿派的措辭激勵股市走升。其次由於美國企業財報季已正式展開,在已公布財報的30家S&P 500成分企業中,有80%獲利優於預期,市場預期財報表現將較為強勁,有機會推升指數持續走高。

瀚亞投信海外股票部主管林元平表示,美國股市不只股價表現強勁,從企業獲利逐季成長,今明兩年平均成長率達11%,儘管股價已不便宜,但強勁的企業獲利數據仍為股價帶來上漲空間。

從各細部產業EPS成長率預估來看,第2季雖然較第1季稍弱,但仍維持成長,其中,又以資訊科技、金融等族群表現較佳,以未來兩年平均值來看,則同樣以金融、資訊科技與金屬等類股成長空間較大;能源產業則是受到基期較低的影響,未來兩年大幅跳升。但也因為大盤已創新高,是否能持續創新高,仍需回歸經濟數據、企業獲利表現的基本面。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馮紹榮分析,美國企業自上周末開始陸續發表第2季財報,市場普遍看好金融、科技類股獲利成長。

根據S&P Capital IQ調查顯示,分析師平均預期在這一財報季中,美股企業的整體盈利將實現6.2%的增長,本周美股能否續創新高,上市公司業績將是重要關鍵。

---------------下一則--------------- 
巴西股漲 拉美基金High 2017-07-19 01:26:41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巴西相關基金績效 https://goo.gl/2y6PNh

巴西國會通過勞改法案,加上前總統魯拉因涉貪判罪,上周巴西股匯市大漲,聖保羅指數近一月漲幅達5.8%,法人預期,下周央行會議將再調降利率,增添股市動能,中長線可望收復5月重挫前高點。

巴西股市近期久旱逢甘霖,自從5月中總統特梅爾捲入醜聞引發賣壓,聖保羅指數弱勢震盪,至6月底才有像樣反彈,上周再因政治動向出現新進展,一舉彈至近二個月高點,累計聖保羅指數過去一個月強漲5.8%,MSCI拉美指數也漲7.6%。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巴西前總統魯拉倡導社會主義,可能對親市場改革造成不確定性,隨著魯拉將確定失去競選資格,明年巴西總統選舉,變得更有機會由親市場的候選人勝出,對巴西股匯市帶來正面情境。投資人若考量單一市場風險,巴西股市占整體拉美股市權重超過五成,多數拉美基金也大部位配置巴西,可透過區域基金參與反彈。

富蘭克林坦伯頓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古斯塔渥.史丹爾認為,巴西未來前景利多除改革紅利、企業成長、利率下滑,以及基期甚低,下周巴西央行召開利率會議,預估央行繼5月底降息四碼後,本月可能再降四碼至9.25%,為股市帶來動能。

據摩根投信統計,2003年來巴西四度降息,不論後三個月、後六個月或後一年,股市全面上漲,後一年平均漲幅甚至將近五成,反映降息對巴西具催化效果。

保德信拉丁美洲基金經理人高君逸表示,聯準會(Fed)主席葉倫證詞偏向鴿派,暗示寬鬆貨幣政策不會太快結束,熱錢重新溢散新興市場,帶動新興股市表現領先。後續觀盤指標,可同步留意巴西里爾升貶情形。

---------------下一則--------------- 
上半年黑馬 新興債基金湧熱募潮2017年07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新興債相關基金募集&送件概況 https://goo.gl/mG5Siu

2017上半年,全球股債市呈現雙贏的局面,新興股債更是擺脫前幾年的頹勢,成為上半年的大黑馬,相關基金熱募潮再現。法人表示,新興債特別值得投資人特別關注,因為許多新興國家的財政狀況已有所好轉,受得住聯準會緊縮政策帶來的考驗,加上新興市場對外國融資的依賴性有所降低,對資金突然外流的風險敞口已縮小,料新興市場或將接棒成熟國家,成為投資市場主流。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今年已有16檔新興股債基金推出,若加上新核准募集的「中國信託雄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就多達17檔。

中國信託雄鷹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房旼表示,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於2010年提出「雄鷹國家」(EAGLEs,Emerging and Growth-Leading Economies)這一概念,其與曾風光一時的「金磚四國」迥然不同就是雄鷹概念比金磚四國分類更精確,所側重GDP的增量而非絕對值;再者,雄鷹成員國資格每年都要接受檢視,因此是動態調整的,涵蓋國家會隨時間的推移有所變化,並非一成不變。

另外,雄鷹新興國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較大差異,在於雄鷹國全球經濟成長動能高度連結。根據BBVA預測,2015∼2025年,新興市場占全球GDP成長比重將達79%,其中雄鷹成員國之經濟成長占全球GDP成長比重就達64%,目前雄鷹成員國有15個、觀察國達20個之多,料隨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對全球經濟影響力不容小覷。

景順固定收益團隊海外投資顧問傑森楚希羅(Jason Trujillo)表示,在市場疲弱之際,目標到期策略的訴求是以較低的風險創造較穩定的報酬,適合想要有更多確定性的保守型投資人。現階段新興市場債券具有三大優勢。

首先,新興市場國家體質持續在改善中。其次是新興市場可作為多元化投資組合的重要角色,協助投資人實現投資目標。最後在美國緩升息的低利率時代,新興市場債券的收益率極有吸引力。

---------------下一則--------------- 
利率取勝 新興債吸金2017年07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9月開始實施縮表的可能性日高,法人表示,目前主要央行僅有美國在緊縮貨幣,全球有20%債券為負利率,新興市場債殖利率相對高更具吸引力,使得資金持續湧入,新興市場債市下半年仍有榮景可期。

今年以來不僅股市水漲船高,債市利差也來到近年低點,在美國開始啟動升息機制以及國泰人壽日前大舉出脫高收益債之後,不禁投資人為債市後市擔憂,不過,先鋒投顧指出,這並不意味債市已經沒有投資機會,在全球景氣復甦的趨勢不變下,預期投資者追逐收益率的動能將持續,具有較高的收益率的債券如新興市場債以及高收益債,仍是下半年相對看好標的。

柏瑞新興市場企業策略債券基金經理人許家禎表示,新興市場由負成長轉為正成長的題材持續發燒,新興債市開始處於利差縮緊的環境,有利於新興國家政府和企業的融資,而利差逐漸縮減的預期亦驅使投資人持續追逐高息收的資產,吸引資金持續流入,為新興債市提供技術面的支撐。

許家禎指出,油價過去半年來雖然呈現盤整向下走勢,但油價與新興債的利差相關係數偏低,儘管近期油價和原物料價格的回檔,但新興債中的能源和礦業債表現相對抗跌。

在利差趨於緊縮的環境下,市場目光將聚焦在新券發行,而目前為止的發行量都能夠被市場消化,預料新興債市要大幅回檔的可能性不高。

瀚亞新興豐收基金經理人鄭夙希表示,當前新興國家與企業體質都比2013年時大幅改善,企業的自由現金流也明顯上升,企業獲利動能也來到6年來最高,低利率、低美元和低波動的市場環境,支撐著新興市場風險偏好,造就資金今年大舉買超新興市場債。

---------------下一則--------------- 
南非幣基金 年配息衝17% 2017-07-19 01:26:23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近一年配息率13%南非幣計價基金 https://goo.gl/8NmL7b

軍公教退休金制度大改革,各大基金銷售通路陸續非正式地訴求「沒有18%,自己找18%」,這使得近來匯率大幅波動,但與台灣有7%利差的固定收益南非幣級別,備受矚目。

業者指出,儘管今年南非幣在劇烈波動下累計漲幅約2.2%,但南非幣挾帶高利率題材,成為台灣投資人在低利率環境下追逐的標的之一。目前南非當地一年定存的利息約8%,五年定存年利率平均達13%,屬於高息貨幣。

目前較受矚目的南非幣基金,以高收債、新興債券基金為主,包括聯博、鋒裕、路博邁、瀚亞等都推出相關基金,月配息基金的年化配息率都有13%至14%。

法人指出,若採高收益債殖利率5%、南非幣活期存款利率8%相加,若高收益債基金南非幣級別年配息率達13%,應屬合理。

至於近年台灣高度熱賣的境外基金,安聯收益成長基金-AM穩定月收類股的南非幣避險級別年配息率17%,主要是因為其美元級別已是市場屬一屬二的9%配息,再加上南非幣的利差,因而使配息率高居不下。

從基金規模變化來看,南非幣計價的基金也大受歡迎。過去一年境外基金規模僅成長4.6%,但南非幣計價的基金規模卻大增90%,顯示南非幣級別的高配息基金對投資人的吸引力極大。

---------------下一則--------------- 

高股息ETF 存股退休族上選2017年07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元大台灣高股息ETF 小檔案 https://goo.gl/61xvWk

最近台股除權息旺季已經正式啟動,不少媒體報導定存股清單提供投資人,然而台股中其實有一檔元大高股息ETF(證券代號0056),追蹤的標的正是臺灣高股息指數,已經幫投資人從臺灣50指數與臺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中,從中挑選出殖利率較高的30檔個股,可幫投資人省去選股麻煩,加上其股息殖利率較高、每年都能填息等優勢,不僅是存股族,也是退休族的好選擇。

根據CMoney統計,上市公司916家中從2011年到2016年每年都配息的公司不到5成,近6年每年配息且能完成填息的比重更只有12%,相信投資人都了解,若上市公司配發現金股利,但無法完成填息,則僅只是將左口袋的錢換到右口袋,總投資獲利並沒有增加。

以相同期間來進行比較,根據統計,元大高股息從2011∼2016年每年配發現金股利,平均股息殖利率約4.5%,且每年皆能完成填息等優勢,符合投資人投資配息的需求。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分析,元大高股息自2007年12月13日成立以來,到今年底即將屆滿十年,成立以來價格區間多數時間落在21∼25元,相較於其他ETF波動度低,且每年股息殖利率多能有超過4%以上,關鍵在於元大高股息ETF是連結臺灣高股息指數,從臺灣50指數與臺灣中型100指數成分股中,挑選出30檔股息殖利率高的股票,且指數公司每半年定期審核,依照指數編製原則進行成分股調整,以確保30檔成分股的股息殖利率表現。

黃昭棠建議,台灣投資人偏好配息型產品,元大高股息每年配發現金股利,適合沒有時間看盤或是對技術分析不熟的投資人可以簡單投資,不論是資金部位較小的小資族,可以從年輕開始存股,累積財富,每年也可享有穩定配息,又或是退休族擁有較大資金部位,軍公教等收入與工作穩定行業之投資人,可以投入較高資金,如此每年可以享有豐厚現金股息收入,都是不錯且相對穩定的投資選擇。

---------------下一則--------------- 
3強聯手 目標到期策略基金募集亮眼2017年07月19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黑天鵝頻繁現身,全球金融市場波動不斷的市場環境下,投資人對目標到期投資策略出現強勁的需求。過去目標到期策略多為法人機構使用的投資方法,近年漸為一般投資人接受,國內投信也吹起募集潮。

有鑒於此,景順投信聯手法國巴黎人壽與合庫人壽,由台灣企銀擔任保管銀行,合推「保利多�保得利」保險專案,連結「景順2023目標到期新興主權債券基金。從募集成果來看,景順2023目標到期新興主權債券基金,截至2017年7月13日止募集金額約40億元,成績亮眼,並於7月18日獲准成立。景順投信表示,近年來的金融市場不算平靜,能有這樣的成績,顯示投資人相當認同「持有到期」、「收益明確」以及「波動度低」 的目標到期策略,適合以退休需求規劃、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人。

景順是目標到期策略專家,從2014年起,景順目標到期策略委任案在短短三年半時間,規模從台幣4,500億元,說明在不確定的投資年代,市場對能提供確定性的策略需求相當強勁。以景順固定收益團隊為例,操作「目標到期策略」關鍵能力就在初期選債能力,以最低信用風險,取得理想報酬。景順固定收益團隊海外投資顧問傑森楚希羅(Jason Trujillo)表示,在市場疲弱之際,目標到期策略的訴求是以較低的風險創造較穩定的報酬,適合想要有更多確定性的保守型投資人。

傑森楚希羅指出,在市場環境不確定之際,全球投資人對目標到期策略都有強勁的需求,短短3年半的時間,景順的目標到期策略資產總值已達4,500億元。 這說明在不確定的投資年代,市場對能提供確定性的策略需求相當強勁,過去多為法人機構使用的投資方法,近年漸為一般投資人接受,尤其是適合有一筆資金可以固定投資一段期間,像是年輕人累積第一桶金、儲存子女教育金、為退休生活準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