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70202基金資訊

2018年02月02日
春節題材加持 台、陸股市添好運2018年02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 陳欣文�台北報導

隨著農曆新年即將來到,春節行情備受期待,特別是2月向來碰到農曆新年,台、陸股市春節行情鮮明,據統計,2007年以來每年2月亞股表現,可發現進榜股市幾乎以台股與陸股為大宗,台灣OTC指數甚至是歷年2月亞股漲幅之最,高達5.46%,陸股市則以深圳A股平均大漲5.44%名列第二。

摩根中國A股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歷年2月大陸股市表現常令投資人驚豔,光是大陸相關股市,就有高達六個擠進亞股漲幅前10強排名,其中,深圳A股與深圳綜合表現最好,都有逾5%漲幅,其次是上海B股、深圳成分、滬深300,與深圳B股。
台股因為受惠春節行情發威,同期加權指數歷年2月也平均隨之上漲逾3%,漲勢搶眼。

張致寧指出,在春節題材加持下,包括大陸、台灣、東協等亞洲股市不僅漲幅可期,上漲機率也相當高,幾乎都有七至九成的漲升勝率,投資人若有意搶搭年後的多頭行情,不妨近期以逢低分批方式,布局陸股或亞洲相關資產。

根據EPFR統計,自2017年2月以來,海外資金雖持續流入大陸股市,但全球投資者對其仍處於低配置狀態,目前亞太除日本區的基金配置幅度僅為6.4%,新興市場基金配置幅度則為3.4%,均低於歷史均值。凱基亞洲四金磚基金經理人黃廷偉表示,預期資金流入A股將只是開端。

黃廷偉表示,大陸經濟穩定復甦,股市的上漲伴隨著成交量的放大,顯示市場進入者眾,且長線資金持續買入,除了社保、基金、保險、券商、QFII、匯金與證金等七大機構持倉股數持續上揚,北上資金亦不斷淨流入,看好今年陸股將有落後補漲空間,其中包括新能源車供應鏈、消費升級趨勢、大型醫藥股以及受惠供給側改革的原物料等都是可以留意的產業。

---------------下一則--------------- 
封關前後漲相佳 台股基金俏2018年02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近1年台股基金績效前10強 https://goo.gl/iypjec

儘管台股高檔震盪,但距農曆年封關愈來愈近,期待一波紅包行情,統計過去五年台股封關前後上漲居多,勝率高達八成之上,封關前五日平均漲0.57%、勝率八成,封關後五日平均漲1.04%、勝率也是八成,時間拉長至封關後20日,平均漲幅達3.09%、勝率百分百,但因應漲高及類股輪動快速,透過台股基金參與行情,有利降低選股不確定性。

群益長安基金經理人陳煌仁表示,部分獲利了結出籠,近日台股呈現高檔區間震盪,但整體上因基本面未見反轉,及市場資金流動性佳,台股大盤下檔仍有支撐,多頭架構未變;短期適度修正仍屬良性,考量現階段類股輪動快速,建議宜選股不選市,以營收表現和產業前景俱佳之個股為主,並透過基金分散布局,降低投資風險。

日盛日盛基金經理人張亞瑋指出,台股突破11,100點後,盤勢震盪加劇,市場擔心電子第1季財報匯損及毛利率壓縮問題,連帶影響股市表現,但目前觀察到產業面營運仍佳,整體經濟面無虞,年前盤勢震盪整理後,有助年後指數整理後上攻力道。資金面未見大量匯出,短期回檔屬良性修正,逢低仍可擇優布局。

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游清翔認為,台股基本面走勢未出現扭轉,利多並沒有出現鬆動,指數位在相對高點,難再出現雞犬升天齊漲走勢,應是上有調節賣壓、下有基本面支撐;即指數上檔與下跌空間可能不太大,類股與個股表現好壞分岐則更明顯,操作選股將主導投資績效勝出。

---------------下一則--------------- 
陸、港股紅不讓 大中華基金續強2018年02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淨值創新高大中華基金近1年績效前10名 https://goo.gl/mMChvR

新年以來全球主要股市連袂走高,亞股更是全數上漲,居月、季、年線之上,就漲幅來看,以陸、港股表現最強勁,連帶激勵大中華基金績效水漲船高,24檔淨值創新高,其中近一年來績效表現較佳超過五成,亮眼成績續航可期。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全球經濟持續朝向正面復甦下,今年大陸經濟與政治風險不大,加上官方改革政策助攻,經濟增長的情況較過往更加健康,慢牛行情可望延續。

看好低估值及業績具長期提升的類股,續為市場資金偏好,隨大陸去產能轉為注重消費升級和製造業升級政策環境,包括新興消費、先進製造等產業前景續好。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區高級策略師羅卓夫指出,十九大之後,提供區域市場一項重要的穩定因素,今年持續優於預期的全球增長,也將為大陸主要出口行業提供理想的支持。大陸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有所放緩,但仍將繼續在全球範圍內提振信心,牛市將持續一段時間,經歷多年寒冬後回暖的資產類別,將是外資機構布局重點。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認為,新年以來陸股漲勢迅猛,A股、H股市場不斷創出新高,牢牢站穩在3,500點關口上方,回補熔斷缺口,再創兩年多新高,南下資金不斷挹注港股上漲動力,顯示地位愈來愈重要。

IMF在1月22日最新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上修大陸今年經濟增速預期至6.6%,在經濟力看好支持下,大中華股市可望續旺。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強調,市場風險偏好逐步改善,總體經濟表現穩健,企業盈利回暖,加上A股國際化趨勢,中長期投資前景看好;港股在中資銀行、保險、地產等類股強勢拉抬下,指數續創歷史新高,後市仍可望維持相對強勢的表現。

---------------下一則--------------- 
亞股前五強 陸、港股占四名2018年02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元走弱激勵全球資金湧入亞洲,帶動股市上漲,統計今年以來亞洲股市漲幅前五大分別為恆生國企指數、韓國Kospi指數、香港恆生指數、滬深300指數及上海綜合指數,其中陸、港股市就占了四個。

兆豐國際大中華平衡經理人葉貴榕表示,景氣持續回升加上大陸央行全面實施對普惠金融的定向降准,提升市場投資信心,大型藍籌股持續盤堅,預期今年A股慢牛行情不看淡。

隨著深港通、滬港通先後開通,以及A股今年加入MSCI新興市場,外資增量資金將持續投入A股市場,預計將吸引150∼200億美元流入,至2018年末預估外資占A股流通市值比從目前的2.3%提升至3.4%。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從基本面評估,大陸去年PPI年由負轉正,年增率達6.3%,同時結束連續五年下滑的走勢。由於PPI是衡量產業狀況的領先指標,PPI翻正,代表產品價格上漲、企業獲利跟著成長,是股市多頭的正向訊號。此外,大陸逐步走出2011年以來的結構性調整階段,進入新一輪的周期循環。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分析,去年A股主軸為「龍頭漲、白馬漲、以大為美」,今年有機會延續此一態勢,建議投資人可鎖定藍籌股布局A股概念基金。

日盛中國戰略A股基金經理人黃上修表示,滬深股市長線上仍持續看多,預料通膨將成為主導後續行情的核心動力。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在基本面和獲利面持穩向好下,加上官方改革政策延續,陸股後市行情仍值得期待。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市場研究團隊資深副總裁伽坦.賽加爾(Chetan Sehgal)指出,大陸近年來服務業已取代製造業,成為占比最高且成長最為快速、驅動經濟發展的主力,而市場引領期盼的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預期將增加A股資金動能。

---------------下一則--------------- 
陸1月財新製造業PMI 51.5 2018年02月02日 04:09 工商時報 黃欣�綜合報導

財新昨(1)日公布1月份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持平於上月的51.5,連續8個月擴張。其中,新業務總量與新出口訂單雖有所回落,但仍保持50之上,顯示製造業整體情況仍屬穩定。不過分析指出,在官方嚴控風險的基調下,後續仍需關注需求端的穩定性。

華爾街日報報導,財新數據顯示,1月大陸製造業產出穩步加速增長,並創2016年12月以來最強勁增速。此外,在生產需求方面有所上升,廠商相應增加採購,用工收縮率也放緩至將近3年來最低。

不過產能壓力仍然存在,積壓工作量出現2011年初以來最高增幅。價格數據顯示,投入成本的漲幅則放緩至5個月來最低,製造業產品出廠價格也僅有輕微升幅,顯示成本壓力並未攀升。

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鍾正生指出,1月PMI指數與前1個月持平,表明製造業整體情況繼續溫和增長,產出和就業分項指數繼續上升,則反映出生產條件的改善。

鍾正生指出,總體而言,新業務和新出口訂單的增長速度較前一個月有所放緩,表明需求略有放緩。隨著投入成本和產出價格雙雙大幅放緩,工業產品價格彈升的壓力明顯減輕。他並強調,未來應密切關注需求的穩定性。

展望未來一年產出增長前景,數據顯示,業界認為在市場前景改善、新產品發布、促銷活動等因素下,帶動信心指數回升至4個月以來的高點。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財新和官方的1月份PMI數據再度出現分化走勢,主要在於官方製造業PMI多關注在大型企業、財新中國反映的是中小企業情況。官方近日公布1月份製造業PMI小幅滑落0.3個百分點至51.3,主要受出口指數大幅下跌拖累。這顯示出人民幣兌美元自去年底以來快速升值,對出口和經濟的影響逐漸浮現。

---------------下一則--------------- 
陸股漲多調節 拉回再攻2018年02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開年以來陸、港股延續去年漲勢,多頭氣勢強勁。法人認為,經過年初以來連續上漲,漲多的金融、地產、消費、原物料等權值股拉回修正,為正常調節,基本面並無太大改變,指數震盪向上趨勢不變。

兆豐國際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分析,本周以來,滬深300指數與上證指數分別下跌3%與2%,跌幅較大的板塊為電信、必需性消費、非必需性消費。本波拉回為漲多個股良性調節,為農曆年後行情提供布局良機,投資人可分批買進。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在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導下,大陸正揮別過去粗放式的投資,進入拼質量的時代。企業經過結構轉型升級後,利潤開始恢復成長趨勢,預估今年各產業獲利成長幅度都會優於去年,為陸股慢牛行情再推一把。建議投資人今年應採取定期定額、逢回加碼策略,分批布局陸股基金。

宏利資產管理大中華股票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宏利環球巨龍增長基金經理人謝企剛指出,受惠全球復甦,大陸經濟開始明顯見到轉折點。企業獲利復甦,去年初預測2017年每股盈利增長10∼12%,現時已升至18%,而且每月不斷上調。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總經理朱挺豪指出,大陸消費力道能持續增長,就有利大陸經濟穩定成長,對股市帶來正面助益。

保德信中國品牌基金經理人許智洋指出,自去年起,大陸政府開始轉向「高質量發展」,因此若看到官方政策對環保、科技、創新等高質量產業更多的支持,有望帶動相關企業獲利提升,目前若出現小幅修正,皆是投資人進場的好時機。

野村中國機會基金經理人劉尹璇表示,隨著大陸政府未來經濟發展方向著重「質」的成長,大陸經濟可望維持穩健擴張步調,服務業占GDP比重快速提升,在消費升級趨勢下,消費由商品轉向服務、消費類型由中低端走向高端。除了看好消費類股,具備成長潛力的電子股也是加碼重點。

---------------下一則--------------- 
FOMC給定心丸 亞股全走揚2018年02月02日 04:09 工商時報黃鳳丹�台北報導
亞洲股市表現 https://goo.gl/E9jruU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維持短期利率不變,嗅不出「預期3月升息」會有什麼改變,市場吃下定心丸,2月第一個交易日,日韓台股市均走揚。法人指出,不確定性因素消除,有助台股封關倒數驚驚漲。

由於通膨、就業表現與美國3月升息預期未變,全球股市才剛演完亮眼的元月行情,昨天亞股再度紛紛開高慶祝,包含日股勁揚1.68%,韓股上漲0.08%,台股也受惠外資持續買超13.78億元,由台積電再登高一呼,上漲56點收11,160點,重返所有均線之上。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衝上2.7%關卡,意味著多數資金拋債轉股,當前現象與歷史經驗符合,至於愈來愈多人擔憂何時泡沫會發生,並認為行情純粹因熱錢所推升,並不完全正確,因為當前的確有2017年企業獲利的亮眼財報與2018年的穩定成長帶動。

但不可否認的是,今年將是波動度大增的一年,統一期貨分析師李宗霖指出,隨著價格驚驚漲,若以多頭格局為前提,「因為隨時的回檔,都能創造長期買盤的進場點位」,就會吸引逢高賣出的誘因。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表示,由熱錢流竄引發的匯率大戰、各國央行貨幣政策,是目前唯一的不確定因素,因而每次的周期性會議就必須發作一次,尤其愈靠近美國利率會議,市場就會預先反映,唯有會後符合預期才能穩定軍心。

蔡明翰指出,對非美貨幣市場而言,升息3次是普遍預期,超過這個次數,資金抽離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才可能大過企業獲利的基本面利多,但這是目前還沒見到的。

法人認為,2018年景氣維持復甦,在看不到系統性風險的環境中,全球資金追逐風險性資產,以原物料、新興股市優先,其次才是成熟市場與債券,加上美國透過降稅、基礎建設,擴大財政支出等多種手段,以求維繫經濟成長的目標,有全球最大經濟體引領市場表現,讓機構投資人得以維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下一則--------------- 
出口強勁、通膨低迷 韓升息趨保留2018年02月02日 04:09 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韓CPI近1年走勢 https://goo.gl/j56gFb

韓國年初以來經濟成長不均,其中出口持續強勁,但通膨卻意外呈現低迷,外界預料成長不均現象將使該國央行對於緊縮貨幣政策抱持謹慎立場。

由於1月通膨不振,凸顯韓國內需消費呈現疲弱,引發市場預期韓國央行短期間不會調升利率。荷蘭銀行已把韓國央行今年升息次數,從先前預估的2次調降為1次。

韓國政府周四公布數據顯示,1月出口年增22.2%至492.1億美元,大致符合市場預期,這也是韓國出口連續第15個月出現增長。

上月出口激增主要受惠於海外對韓國產品,包括智慧手機、電腦晶片與其他電子產品的需求持續攀升。另外1月工作天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也有助拉抬出口成長。

韓國科技大廠三星電子日前公布上季業績,獲利為連續第3季締造紀錄新高,它將獲利強勁歸功於海外對於記憶晶片的需求強勁。

IHS Markit經濟學家海斯(Joe Hayes)也認為,韓國製造業一掃去年12月低迷陰霾,在1月重回擴張領域。

至於韓國1月進口也勁增20.9%至454.9億美元,這也使得上月貿易順差從前月55.4億美元縮減到37.2億美元。總計韓國2017年出口較前1年大增15.8%至創紀錄的5,740億美元。
鑒於出口表現活絡,韓國央行曾在去年11月進行6年來首次升息。

不過內需消費疲弱卻導致通膨不振,並對韓國經濟造成影響。韓國政府同一天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除了遜於市場預期,並創2016年8月以來最低紀錄。

扣除波動性高的能源與食品價格,1月核心CPI年增1.1%。韓國央行總裁李柱烈過去曾說過,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核心通膨率更具意義,部分官員對核心通膨率上漲放緩感到擔心。

韓國去年通膨率平均為1.9%,高出前年的1%。目前該國央行預估今年通膨率將減緩至1.7%,不過明年可望彈升至2%的官方設定目標。

---------------下一則--------------- 
歐美製造業PMI 維持高檔2018年02月02日 04:09 工商時報 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IHS Markit周四公布歐元區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雖然從去年12月新高回落,但下跌幅度不大,顯示歐元區製造業景氣今年依然有一個強勁的開始。美國製造業PMI終值報55.5點,創34個月最高。

歐元區1月製造業PMI終值跟初值一樣保持59.6點,為3個月低點。儘管製造業的產出和新訂單較12月回落,但仍處於1997年開始這項調查以來最高水準附近。

指數高於50臨界點即顯示景氣擴張。1月PMI終值反映歐元區製造業過去55個月來保持擴張。

1月製造業PMI還顯示,消費、加工和投資財等製造領域景氣穩定成長,尤其後兩者的成長幅度最大。

歐元區19個成員國裡,荷蘭1月製造業PMI達62.5點持續創新高。義大利和希臘分別為59點和55.2點,各自創83個月和123個月新高。

德國、奧地利和愛爾蘭分別下降至61.1點、61.3點和57.6點,各自創3個月低點,但這3國指數仍接近其歷史高點。

法國下降至58.4點創2個月低點,仍接近其17年高點。西班牙下降至55.2點創4個月低點,接近其10年高點。
歐元區整體製造業景氣穩健增長,主要是生產和新訂單繼續強勁,對企業信心帶來正面影響。

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Chris Williamson)說1月歐元區製造業景氣繼續全面成長。像當中製造業雇用指數連續41個月上升,顯示市場需求持續上升而讓企業擴大產量。

但他警告油價近期大幅上漲會進一步增加物價上漲壓力,當廠商把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後,未來通膨有可能上升。

美國1月製造業PMI終值,從去年12月的55.1點上升至55.5至點 ,創34個月新高。其中製造業產出指數從12月的55.9點,上升至56.2點,創12個月新高。

---------------下一則--------------- 
歐元區銀行業 面臨史上最嚴壓力測試2018年02月02日 04:09 工商時報 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據英國《金融時報》周四報導,歐盟銀行業今年將面臨史上最嚴苛的壓力測試,藉以辨別銀行能否抵擋英國脫歐的各種潛在不利結果,其中最嚴峻的情況包括歐元區經濟成長率恐較原先預期的陡降8.3%。

歐洲銀行管理局(EBA)周三公布歐盟27國的48家大型銀行的壓力測試情境,測試結果預計在11月初公布。雖然本次的壓力測試號稱史上最嚴格,但沒有通過與否的問題。

EBA提出最嚴峻的情況包括經濟嚴重衰退,歐元區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可能在2020年前較歐洲央行(ECB)最新預測大減8.3%,並讓房價在2020年前暴跌27.7%,以及失業率揚升3.3個百分點。

英國預計在2019年正式退出歐盟,EBA的模型暗示歐元區2019年經濟可能萎縮2.2%,2020年雖能回復成長,但擴張幅度只有0.7%。

脫歐支持者主張,脫歐談判「沒有協議」對歐盟的衝擊不亞於英國,因為歐盟將被阻擋在倫敦金融區之外,此舉將削弱歐陸的金融穩定性。

壓力測試的情境並不包含預測,目的是確保銀行能抵禦潛在動盪,避免銀行業在金融危機時期需要政府紓困的情事重演。

雖然英國央行直言,脫歐對歐盟金融穩定性的影響可能與英國相去無幾,不過歐盟當局在這方面著墨不多。EBA是首個公開提出英國脫歐可能讓歐盟面臨嚴峻挑戰的歐盟金融主管機關。

EBA在文件中指出,「不利情境包含可能隨著英國脫歐而來的一連串總體經濟風險。」
EBA口中最嚴峻的情境結合歐洲央行和歐盟系統風險理事會的資料。

EBA的壓力測試以歐洲央行去年12月公布的歐元區經濟成長預測為基準,歐洲央行預估歐元區2019年經濟可望擴張1.9%,2020年成長1.8%。

---------------下一則--------------- 
葉奶奶告別秀 暗示3月要升息2018年02月02日 04:09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周三發布她任內最後一次貨幣決策聲明,一如預料讓利率停留原地,但調高通膨展望,且強調經濟前景樂觀,就業市場維持熱度,被外界解讀為是在替3月升息鋪路。不過,Fed前主席葛林史班股債泡沫評論發酵,歐美股市聞訊變臉翻綠。

通膨率看升意謂著貨幣緊縮步調將加快,債市殖利率續升更增添市場此一疑慮,歐股周四午盤過後翻黑,英國股市大跌0.6%,德國股市更重挫1.4%,華爾街股市跟著開低,道瓊工業指數開盤大跌逾百點或0.4%,標普5百與那斯達克指數也分別挫低0.2%與0.3%。

CNBC報導,葛林史班接受彭博電視專訪時預期美國通膨與利率將走高,並警告股市、債市都已呈現泡沫,今年以來陸續有多位專家表示股債市過熱,市場恐慌情緒也有大幅竄升之勢。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台北時間周四凌晨公布會後聲明,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1.25%到1.5%的目標區間不變,但對美國近來的經濟表現給予正面評價,重申未來「進一步」升息的計畫。

FOMC調升近期的通膨展望,樂觀預期通膨年率「會在今年走升」,中期內可望持穩在2%理想目標附近。

Fed聲明指出:「就業、家庭支出及企業固定投資穩健增長,失業率保持在低檔」。Fed也維持先前看法,認為威脅經濟前景的風險仍「大致平衡」。

由此最新聲明可見,Fed官員對美國經濟展望更添信心,且看好通膨率在2018年會向上走高,無異是暗示Fed今年可能傾向升息3次以上。

繼去年3度調升短期利率後,市場交易員普遍預期Fed在3月的例會將再次出手升息。據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報價顯示,3月升息1碼的機率是75%,另有不少人預測6月會再升1次。

即將於本月3日告別聯準會的葉倫,2014年接替前主席伯南克,成為Fed史上首位女主席。在她任內共升息5次,最近一回是在去年12月,10月亦啟動縮減超過4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

波士頓聯準銀行總裁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受訪指出:「她帶領我們貫徹退場策略,我們是全球唯一成功展開縮減債券投資組合的央行」。

葉倫接棒擔任主席後的頭3年,每年都面臨批評聲浪,警告她升息步調太慢的話,恐使通膨失控,保守謹慎的Fed只於2015年和2016年各升息1次。然而當葉倫加快升息腳步,又有人批評此舉,恐讓斷斷續續的經濟擴張火力熄滅。迄今上述兩個噩夢都未成真,足證葉倫領導有方。

---------------下一則--------------- 
新聯準會主席 鮑爾就職後的險阻考驗...2018年02月02日 04:09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新任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下周一(5日)宣誓就職,儘管他承接的是經濟擴張及低失業率的榮景,但正式上任後依舊有難關考驗著他,亦即政策該如何拿捏?才能在通膨偏低與經濟過熱之間取得平衡。

《金融時報》報導,即將於下周走馬上任的鮑爾,是在3大利多環境包圍下上台,包括美國失業率降至2000年來最低點、全球經濟出現10年來最廣泛的復甦、美國股市與房市欣欣向榮。

這顯然比葉倫2014年接棒時要好得多,當年迎接葉倫的是逾380萬人失業、薪資成長低迷、利率凍結在空前低點。

有Fed官員在葉倫本周主持任內最後一次例會前夕,就不諱言指出,鮑爾時代開啟後面臨的險阻,那就是通膨持續偏低,而美國經濟搶搶滾,以及股市恐過熱之下,該如何取得平衡。尤其川普透過減稅與擴大財政支出手段,來增強刺激經濟力道,資產價格也開始浮現高估跡象,鮑爾領導的聯準會,勢將面對該不該更積極緊縮貨幣的疑問。

瑞銀集團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卡朋特(Seth Carpenter)指出:「眼看就要大舉減稅,聯邦支出也將暴增,但失業率已很低,通膨率亦見走升,你卻繼續讓金融環境保持寬鬆,景氣循環到這個階段,是貨幣決策官員最難掌控的。」

---------------下一則--------------- 
美就業數據 好壞參半2018年02月02日 04:09 工商時報 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周四公布兩項與就業市場相關的指標。其中上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較前周減少1千人,凸顯美國就業市場持續吃緊。另外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 Gray and Christmas發布調查指出,今年1月企業裁員人數較前月激增近4成。

勞工部指出,到1月27日截止當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經季調後達23萬人,比前周減少1千人。原先市場預期為23.5萬人。

若以較能反映就業市場真實面貌的4周移動平均人數來看,它在上周則是減少5千人至23萬4,500人。此外前周(到1月20日止)續領失業救濟人數則是增加到195.3萬人。

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薛佛森(Ian Shepherdson)表示,雖然最近幾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波動極大,不過經人口成長調整後,其趨勢仍然非常接近歷史低點。這項數據約有3年時間都在30萬人門檻以下,締造1970年代以來最長紀錄。

MFR經濟學家薛皮羅(Joshua Shapiro)也指稱,初領失業救濟人數是失業率的領先指標,就周四數據來看,美國失業率可望進一步下滑。

人力資源機構Challenger, Gray and Christmas也在同一天公布調查,1月美國企業宣布裁員人數月增37.7%至4萬4,653人。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是減少2.8%。

上月零售業宣布裁員人數為1萬5,378人,約占總裁員人數的34.4%,高居各產業之冠。其次是消費產品業、裁減人數為7,158人。醫療照護業以6,531人排名第三。

Challenger表示,零售、消費產品與服務業目前都朝向自動化邁進,雖然短期間可能導致這些產業的工作機會減少,但就長遠來看,卻有助創造出發展前景更好與待遇更佳的工作。

另外在該調查也發現,迄今有7家企業宣布將增聘員工、人數累計將超過3萬7千人。其中包括蘋果宣布將創造2萬個工作機會,以及星巴克承諾將新增8千5百名員工。

---------------下一則--------------- 
美國加碼發債 殖利率續飆2018年02月02日 04:09 工商時報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勢 https://goo.gl/ySBUkB

美國財政部周三宣布,下一季透過定期標售公債方式擴大公債發行規模,發債重點在短期公債。聯準會縮減買債規模和川普減稅等因素,讓外界預期政府會增加舉債需求而讓聯邦預算赤字繼續增加。受此影響,美債殖利率持續飆升,短期公債殖利率更創10年新高。

受財政部集中擴大短債發行規模影響,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周四盤中攀升至3.6個基點至2.185%,創2008年9月來新高。3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上升4.5個基點至2.331%,創2007年12月來新高。

至於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也上升4.4個基點至2.749%。儘管如此,元旦以來,美國短期和長期公債殖利率差距持續縮小。
像2年債殖利率在元月初僅1.9%。殖利率上升即表示債券價格下跌。

財政部宣布下一季將標售420億美元新公債。每月標售的2年和3年期公債規模各自增加20億美元。5年、7年、10年和30年期公債標售規模,則分別增加10億美元,符合預期。

RBC資本市場利率策略師柯洛赫提(Michael Cloherty)說,財政部舉動最讓外界意外的是,其擴大發行2年和3年期公債規模超過市場預期,讓殖利率曲線本能地繼續走平。
專家普遍預期財政部在年底前,會繼續擴大其標售公債的規模。

研究機構Wrightson Icap首席經濟師坎達爾(Lou Crandall)認為財政部在未來幾季裡將繼續增加公債標售,因為目前的發債規模根本不可能滿足其資金需求。預算赤字是財政部目前要面對的最大問題。

聯準會繼續減少其持有公債到期後再投入債市的規模,加上政府減稅和可能擴大基建支出,外界認為財政部將必須增加發債規模。

外界預期在經濟不斷增長和通膨增溫同時,全球央行政府正由寬鬆轉向緊縮,只會讓公債價格承受壓力而推升其殖利率。

---------------下一則--------------- 
高殖利率優勢 亞太高收債吸睛2018年02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亞洲強勢貨幣債券基金表現 https://goo.gl/4aSUPU

近期美國公債殖利率節節走高,10年美債殖利率已來到2.7%的水準,債市面臨不小壓力。不過,亞洲債市在高票息以及強勁基本面帶動下,今年以來仍持續有相對突出表現,後市展望樂觀,而亞太高收益債受惠於高殖利率優勢,可望持續吸睛。

野村亞太複合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范鈺琦表示,亞洲高收益債具備三大優勢:高殖利率、低存續期間以及較高報酬風險比,因此長期以來相當受到投資人青睞,相對於亞股,亞洲高收益債券指數波動度較低,長期累積表現勝出,更適合做為參與亞洲經濟成長的投資工具。

截至去年底,亞洲高收益債違約率僅1.64%,長期處於偏低水準,也低於其他區域高收益債,更具投資吸引力。
范鈺琦指出,大陸2016及2017年落後亞債平均及印尼,因此,看好2018年落後補漲的潛力。

美盛旗下子公司西方資產基金經理人符雲杰(Desmond Fu)指出,亞洲債券目前看好印度、印尼、菲律賓、泰國債券,特別看好政府債券,建議亞洲投資人可以鎖定一半美元債券、一半亞洲當地貨幣債券,鎖定較高評級、較短年期的債券,短年期債因利率及信用風險皆較低,且對美公債殖利率波動較不敏感。

宏利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張瑞明指出,目前新興市場的基本面好轉、違約率下調,面對美國升息、稅改等衝擊的抵禦力拉高,短期震盪不需太過負面看待,未來三至五年的全球經濟仍會持續增長,有利帶動新興市場發展且全球仍會維持低增長、低通膨及低利率的環境,在此環境下,高殖利率、具有債信調升、違約率下降等題材的新興市場債券仍可持續暢旺。

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副總經理廖崇文表示,大陸政策金融債與大陸國債的利差有機會大幅收斂,因此投資大陸政策金融債所得到的報酬將有機會高過國債。

---------------下一則--------------- 
美債殖利率揚 多元資產抗震2018年02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各類資產歷史波動度 https://goo.gl/B7BvCi

隨著債券利差來到低點,加上各國貨幣政策將由分歧逐漸走向收斂,美債利率走高可能導致波動度開始上升,法人分析,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來到四年最高水平,因企業財報季、美國利率決策、美國總統國情咨文和主要經濟數據公布前夕,市場觀望情緒濃厚,引發多數資產類出現修正,建議投資人可擁抱多元收益型基金。

保德信多元收益組合基金經理人方奕翔表示,資產輪動可能愈來愈快,投資人並不容易自行做好資產配置,分散布局各類資產,方能成功降低波動,舉例來說,若建構一個投資組合,採用45%美國債券、10%全球高收益債券、10%新興市場債券、35%全球高股息股票,股債兼備下,2010年來平均波動度僅比美債高2.34個百分點,卻比全球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高股息股票大幅降低2.88∼10.15個百分點。

方奕翔認為,儘管股票波動大,針對債券殖利率預期,2019年利率趨勢雖往上走,但仍在歷史低位,因此在多元收益操盤上,會以投資等級債券建立核心部位,再輔以高股息資產,力求在低利率環境下創造收益機會,目前股票投資區域偏好新興市場股票,相對成熟國家,新興國家處於景氣復甦前期,後續上漲空間大;成熟國家則加碼日股、歐洲小型股,主要鑒於其評價面較便宜與成長性較佳。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劉佳奇表示,在全球景氣擴張態勢可望延續下,現階段股票相對債券仍有表現優勢,包括歐美日等成熟國家、新興市場如大陸、東協、印度等後市仍看好,但考量接下來市場仍可能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如歐美央行貨幣政策調整、中美貿易關係變化、歐洲及東北亞地緣政治議題等,建議穩健型投資人不妨採取多元配置的投資策略,一來分散投資風險,有效控制投資組合波動度,二來也增加投資組合彈性,把握不同資產上漲契機,提升投資效率。

---------------下一則--------------- 
景氣走升 風險性債不看淡2018年02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 黃惠聆�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和歐洲央行漸從量化寬鬆走向中性貨幣政策,法人表示,聯準會若再啟動升息循環,美債會續走空,新興債和高收益債等風險性債券則受惠景氣走揚,較不看淡。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觀察2004∼2006年美國升息期間,政策利率雖由1%升至5.25%,使部分債券資產產生資本損失,但債券提供的利息收益在同時也發揮了資產保護效果,使債券在升息期間的總報酬仍為正。

展望後市,隨著聯準會逐步升息與量化寬鬆政策退場,殖利率將趨於平坦,然而,經濟轉佳有利企業體質改善,加上信用債收益率較高,利率風險緩衝空間較大。

許家豪表示,就基本面觀察,目前高收益債信用狀況持續好轉,預期美國稅改法案上路後,對於多數高收益發債公司與總體經濟都有所提振。

新興市場債的部分,新興市場債違約率也處於低檔,目前的兩大利多在於資金挹注與持續上揚的油價,顯示成熟國家即使緩步收緊貨幣政策,投資人對於兼具高息與高品質債券的需求,仍會驅使資金持續流入新興市場債。

高收債的部份,野村投信固定收益部主管謝芝朕表示,高收益信用債票息較高,也較不易受利率環境影響,當全球景氣成長強勁,企業違約率降低,高收益債券通常都有良好表現。從這方面來看,許多高收益債投資人傾向將高收益債視為一項類股票的資產,因為高收益債與股票市場的關聯度比較高,與利率變動的關聯度反而較低。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表示,高收益債信用利差相對歷史平均偏緊,但這些情況可能持續一段時間,在過去的經濟循環中,如果條件允許,利差將能夠保持偏緊的水平,甚至進一步收窄,因此,各企業債仍然有合理的風險調整機會,包括投資級債、高收益債以及浮動利率貸款。

---------------下一則--------------- 
搶賺高息匯差 雙印基金夯 主打高收債新興市場債 比美債有賺頭2018/02/02蘋果日報【王郁倫╱台北報導】
美債殖利率走升時類資產表現 https://goo.gl/WCq4nM

利多簇擁
美國升息趨勢明確,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因息收保護力較強,相對有利,成為市場看好商品,元大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經理人林培珣表示,印尼有匯率及高息收雙優勢,與印度是兩大新興市場中看好區域,建議可觀察匯率逢貶值時趁機布局。

林培珣表示,印尼今年主權債券表現強勢,主要受到幾個利多簇擁,包括穆迪可能於2018年調高印度信評評等,其次彭博的巴克萊債券指數預計2月將把印尼納入,加上2019年印尼將總統大選,機場捷運剛開通等等建設利多,今年印尼GDP預估將達5.2∼5.6%,優於去年,明年將接近6%。

價位便宜利差高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總經理朱挺豪提醒,投資人常犯的錯誤是:把新興市場債券與美國公債劃上等號,對此林培珣解釋,一般債的利率約3%,但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的利率約6~7%,所以當市場資金因升息而撤出美國債券市場時,會有部分流向此類債券。

林培珣指出,投資債券基金的收益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上述所說的配息利差,一方面則是匯差利益。他指出,美元走弱時,通常新興市場貨幣會比較強,低利資金會轉往高利產品,進行「利差交易」。

林培珣說在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結束後,資金緊縮,使美國高利債券交易價格近年走高,2013年之後新興市場債券因資金緊縮政策影響,價格也出現2~3成修正,縮表之後新興市場債券價位相對便宜。

另一個是看好匯差空間,部分資金會投資息收差一點的泰國或菲律賓債券,其實主要是看好匯差,預期匯率將升值對基金帶來額外收益,這也是泰菲短天期債券近期熱度頗高,林培珣解釋,泰債基金投資人可以領1%利息,但贖回時可獲得5%匯差,等於賺6%。

泰債贖回可賺6%
印尼是少數有匯差空間且債券價格持續上漲者,所以成為新興市場債券熱門標的。一般新興市場債有不少是風險等級RR4以上,不過元大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則是RR3等級,林培珣表示,主要是因都投資政府公債,相對無違約風險。

新興市場債跟美債關係為何?為何市場近期棄美債而看好新興市場債券表現?對此林培珣說新興市場仍要以各國利率區分,台、泰、星、韓的債券利率較低,但印度跟印尼利率較高,10年期公債來說印度約7%,印尼也有6%,一般而言美國升息會預期新興市場國家也有跟進升息風險,市場會拋售,高利收債券可以抵禦美國升息衝擊,加上QE緊縮衝擊今年也逐漸淡化,所以印尼印度相對看好。

除看新興市場各國利率,林培珣也建議看各國通膨狀況,若一般通膨率約2.5~4.5%屬於溫和,就不會升息,印尼今年就無升息風險,可以穩健收息。

---------------下一則--------------- 
高收債年息達6% 至少抱半年 2018/02/02蘋果日報【王郁倫/台北報導】
債券收益來源 https://goo.gl/X1kPme

專家解析
由於債券比股票穩健,並且穩定配息,專家建議理財配置時,常建議消費者應該做資產配置,股債均有,元大新興印尼機會債券基金經理人林培珣表示,核心部位一般適合穩健類標的,而衛星部位則可波段操作,投資人者投資債券應該抱持長期心態,至少持有半年到1年時間。

趁匯率大貶買進
林培珣表示,債券會配息,若不領出,可以利滾利擴大投資效益,但債券價格相對平穩,不會如股票短短時間就能獲利3~5%,因此一般而言,債券利息收益應該至少有半年到1年投資時間心理準備。

林培珣說,一般而言投資等級BBB以上債券都有3%收益,高收益債更有機會1年有5~6%收益,頗適合穩健投資人,而由於債券基金多是月配息、季配息、年配息,若投資人不領回,就會再滾入投資,適合退休人士規劃。

而由於國際政經變化很大,消費者如何掌握新興市場債的投資時機呢?對此林培珣建議,可以觀察該國匯率動作,一般而言各國央行都會希望匯率在相對平穩中,若投資人看國際新聞發現該國貨幣突然大貶,隨後又逐漸緩升回到正常軌道,則可趁該震盪時機布局。

而美債殖利率近期連續上漲,創下了9個月來的最大升幅,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總經理朱挺豪指出,從去年9月高點以來,美國長期公債價格已下跌4.1%,已有專家預言美國公債價格的跌勢才剛開始。

不過朱挺豪也指出,根據歷史經驗,當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近5個月升幅超過0.4%時,則未來半年新興市場主權債及美國股票平均上漲6.1%及4.9%,未來1年更平均上漲13.3%及12.2%,不少專家反而建議棄美債轉入美股或新興市場債。

---------------下一則--------------- 

元大績效 獲指標7獎項肯定2018年02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https://goo.gl/zUWm1Z

香港指標台灣年度基金大獎1月31日舉行頒獎典禮,元大投信獲七項大獎,包含ETF年度品牌大獎、最佳ETF投資人教育大獎、最佳ETF產品創新大獎,此外元大上證50、元大日經225、元大中國平衡及元大卓越四檔基金獲得同級最佳獎項,從產品創新、投資人教育、品牌深耕及基金績效都獲得肯定。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元大投信2017年底公募基金規模接近3,500億元,旗下ETF規模超過2千億元,規模位居業界第一。
元大投信以全方位理財方案提供者為目標,規畫產品線一向緊跟國際潮流,領先同業,目前是國內資產管理同業中唯一橫跨海內外股權、債券、商品、外匯、槓桿反向ETF產品業界龍頭。
在主動型基金領域,元大投信2015年獨家推出專注於印尼債券的基金、2018年再度率先發行國內第一檔專注實質資產概念有價證券多重資產基金。
針對FinTech專利布局,元大投信也搶占機先,獲得「貨幣基金交易系統」新型專利,並已成功開發產品化為基金貨幣通App,方便投資人彈指之間就有機會實現台幣現金增益、賺取利差與匯差可能。此外「基金消費方法與系統」更進一步取發明專利,預期未來有機會將基金單位數轉成支付交易工具。
元大投信積極運用FinTech於生活理財,繼成為同業第一家推出電子開戶後,2017年再度推出「薪豐理財」,投資人得以台幣貨幣市場基金取代銀行帳戶,透過簡單系統設定達到輕鬆管理生活支出兼顧現金增益目標。
2017年並已上線ETF AI智能平台,是目前國內唯一對接國際潮流,提供ETF多元投資組合具差異化服務的投資平台。
此次得獎的四檔基金,其中元大日經225ETF是二度獲獎,追蹤日股最具代表性指數,並納入外匯避險策略以降低匯率波動對報酬率影響;而元大上證50ETF直接投資A股優質龍頭企業,是指數化投資掌握大陸市場趨勢的理想選擇。
至於追求絕對報酬的元大中國平衡基金再度獲獎,投資策略上以債券部位嚴控風險,選股上重視現金流與股東權益表現,達到長期穩健報酬目標,適合退休規畫;元大卓越基金成立逾20年,是國內少數淨值50元以上的台股基金,追求長期穩健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