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70602-0604基金資訊

2018年06月04日
VIX波動指數暴衝 首選多重收益基金2018年06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VIX波動指數大升後 各指數3個月後表現及上漲比率 https://goo.gl/Xuc4rv

歐洲政局不平靜,加上美中貿易戰,使得投資情緒VIX波動指數暴衝,創下近一個月收盤新高,法人表示,各國股市都在相對高檔,且由於美國處於升息循環,投資環境多變,如果不知道如何投資,多重收益基金應是目前投資人首選。

摩根投信表示,經驗顯示,股市波動率驟升後三個月,不但正報酬機率100%,且往往都有一波反彈。以MSCI全球指數、MSCI新興市場指數及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為例,VIX單日大漲後三個月漲幅分別是7.3%、9.2%以及9.6%。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表示,全球經濟數據與企業獲利能力依然強勁,反映經濟成長動能仍相當強勁,積極型投資人藉股市跌時,尋找基本面佳卻受累下跌的風險性資產,保守型投資人短線或可增持美國複合收益債券,增加投資組合下檔保護。

現階段段國際政經局勢充滿不確定性,未來市場並非晴空萬里,全球股債匯市前景難判,陳若梅建議,投資人致勝投資法應該採取攻中帶守,不妨在核心布局的同時布局股票、債券、REITs、特別股、可轉債等地多重收益基金。

群益多重資產組合基金經理人林宗慧表示,全球景氣仍維持在高檔,整體來看風險性資產仍有表現機會,但現階段市場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建議穩健型投資人採取多元配置的投資策略以增加投資組合彈性。

投資布局方面,建議逢低仍可加碼美股、陸股、新興亞股。至於債市可多關注今年利率風險較低的大陸高收益債,及息差仍具收益價值的新興債。

---------------下一則--------------- 
資產輪動加速 多元資產抗震2018年06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 陳欣文�台北報導

走過股債齊漲的2017,檢視今年來各類資產的表現,與去年同期比,出現「去年漲、今年跌」的狀況,倒是去年修正的原油、大宗商品,今年來表現強勁,西德州原油WTI漲幅更是超過一成,法人認為,接下來資產輪動預料愈來愈快,建議宜擁抱各類資產,提高投資勝率。

保德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分析,聯準會(Fed)6月升息幾乎成定局,股票資產難免波動,目前新興國家各區域通膨仍相對低,油價上漲雖然可能推升通膨,薪資增長溫和可望降低部分物價上漲壓力;整體而言,新興市場維持在景氣復甦階段,雖通膨及利率逐漸攀高,新興債相對較高的殖利率依然具備投資吸引力。

歐陽渭棠認為,看好股優於債,但不建議穩健型投資人單押寶股票部位,宜多元配置股、債、原物料、REITs,並將收益滾入再投資,爭取資產成長性,同時可以分散風險。

歐陽渭棠表示,目前成熟國家通膨溫和,僅美、英、加、南韓、新加坡進入升息循環,其餘國家大部分在今年第四季才會開始準備收緊貨幣政策。

反觀新興國家,則升、降息循環不一,通膨、匯率表現也分歧;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多數符合市場預期,Fed決策越來越透明,與市場溝通漸趨明確,因此目前在重要經濟數據預期上,不確定性大幅下降,對金融市場較為正向。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市場波動並不可怕,只要投資標的愈分散,收益來源愈多元,則愈容易做好波動管理,也因此,在資產抗震角度下,建議投資人不妨透過廣納全球收益型資產來提升資產抵禦波動能力,並採多元分散的方式,以降低重押單一資產造成的波動風險, 並伺機跟上市場回神時的多頭腳步。

回顧過去十年,多重資產策略的報酬表現可圈可點,陳若梅說明,投資人若於2009年初開始每個月進場,持有期間愈長,總報酬率愈高,持有二年以上的正報酬機率更高達100%,反映出透過多重資產策略有過人之處,才能無視市場多空變化,持續讓投資人的資產報酬持盈保泰,是現階段穩中求勝不可多得的投資利器。

---------------下一則--------------- 
企業獲利支撐 新興亞股潛力佳2018年06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新興亞洲今年來股、匯市表現 https://goo.gl/E3uCda

今年投資市場在震盪中走了快一半,累積前五月MSCI世界指數小幅下跌0.8%,新興市場指數下跌3.3%,其中新興亞洲僅下跌0.9%表現相對抗跌。觀察新興亞洲各國,儘管今年來股匯市多呈現下跌,但隨著匯率近期止穩,加上今年受惠景氣持續向上,企業獲利多能繳出雙位數成長的好成績,待貿易戰等不確定因素告一段落後回歸基本面,法人預期新興亞股將是新興市場中最具投資潛力者。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指出,今年來全球持續受到各種消息面的影響,投資市場十分不平靜,各主要股市的表現更是強弱不一。除了美股科技的費半、Nasdaq及中小型股為主羅素2000表現相對突出外,標普500表現平平,三大新興市場走勢更是歧異,表現最好的新興亞洲今年來跌幅在1%以內,表現最差的MSCI新興拉美指數則下跌9.5%。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總經理朱挺豪表示,今年來新興亞股漲跌不一,但受惠全球經濟景氣持續復甦,企業獲利預估普遍強勁,而企業獲利預期往往代表公司未來的成長性,只要企業獲利強,股價就有支撐,新興亞股有望在基本面帶動下,推升股市好表現。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受到國際市場雜音影響,亞股今年來不論外資買超金額或股市漲幅的表現均不如去年亮眼,但這些無損亞洲市場不論在經濟面或企業獲利面持續成長的事實,預期當外部因素解除後,國際資金將率先回補具有前景發展的亞洲國家。

張致寧指出,若投資人擔心市場波動較大,不妨透過亞太高息股搭配亞債來降低波動風險,又不錯過亞洲相關資產漲升契機。

根據統計,自2005年10月以來,單一投資亞股的年化報酬率為8.3%,年化波動率則有21.2%,但如果同時持有各半的亞太高息股與亞債,總體年化報酬率仍可維持在8.1%的高水準,波動率則能有效下降至12.4%。

保德信新興趨勢組合基金經理人曾訓億分析,新興市場中,整體亞股表現較先前改善,主要改善原因在於評價面、流動性、產業成長和風險因子改善,目前相對看好大陸、印度、南韓和台灣,並低配東南亞區域。

---------------下一則--------------- 
新興亞股硬底子 逢低仍可布局2018年06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 黃惠聆�台北報導

近期受到美元持續走強以及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又起的影響,影響新興亞洲乃至全球新興市場股價的走勢,法人表示,美元轉強對新興亞股衝擊是短期,依然看好新興亞股後市,尤其看好陸股,逢低仍可布局。

對於強勢美元的威脅,瑞銀(盧森堡)全球新興市場精選股票基金產品經理張婉珍指出,投資人這樣的觀念主要擔心美元走強,會造成美元負債較大的新興國家債信風險升高,但這幾年新興國家體質已經改善很多,特別是新興亞洲國家的經濟債務問題並不嚴重,整體經濟實力也優於拉丁美洲與新興歐洲版塊,預期美元轉強不至於對新興亞洲市場造成長期的負面衝擊,預期將是短期的信心影響。

張婉珍表示,若從貿易的角度來看,美元升值反而有利出口行業,尤其是科技股。但匯率畢竟很難預測,因此匯率的變數多會是短期的波動,投資的重點還是看企業長期競爭力,特別看好陸股內需產業,因為大陸的內需行業為主和美元匯率走勢關聯不大,投資人不必過度憂慮美元升值的問題。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在地緣政治和美元走強不確定性的影響下,也影響新興股市表現,新興亞股多少受到波及。

但中長期來看,包括IMF、OECD等研調機構皆預估新興亞洲仍將維持穩健成長動能,內需經濟也在勞動人口成長下前景看好,加上官方也積極推動經濟刺激政策等等,有助為經濟和股市發展帶來助益,中長期表現仍值得期待。

摩根全方位新興市場基金產品經理張乃文指出,亞洲企業成長崛起,不僅受惠區內龐大的人口與內需市場,且在技術、投資等發展益發成熟下,市值與獲利表現在全球占比都見明顯攀升,自去年以來亞股漲勢由類股良性輪漲支持,目前類股與指數估值仍為合理。

近期新興市場股債市受美元走強而回檔,但新興亞股走弱主因主要來自外部因素,而非基本面轉弱,且不少新興亞股國家如菲律賓及印尼央行5月都升息透過緊縮或升息來抑制資本外流壓力,加上美國長線雙赤字壓力難解,整體來看,仍以非美貨幣未來較具表現空間。

---------------下一則--------------- 
政局再添紛擾 歐股保守看2018年06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歐元解體指數仍低於英國脫歐時期 https://goo.gl/CxhL1i

義大利民粹政黨組閣不成、大選勢在必行,引爆歐元解體疑慮,另外,西班亞總理則因貪污案面臨不信任案考驗,歐洲政局紛擾,再添全球金融市場不安情緒。法人指出,短線歐股投資態度宜保守因應,義大利預計在秋季進行改選,若改選前利空不跌,風暴情緒止穩後,再擇最佳時機逢低分批布局歐股。

永豐歐洲50指數基金經理人王建武指出,歐美金融股在歐洲政局變化與歐元解體、歐債危機再起隱憂中遭大幅殺盤,風險外溢效果為短線不理性恐慌情緒所引發,後續歐股震盪波動恐持續。

近期義大利政治不確定性,確實成為歐洲市場最大的危機,儘管最新歐元解體指數大幅躍升突破10,為2017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準,不過仍遠低於2016年6月英國脫歐、2015年上半年希臘違約,或更早在2010∼2012年歐債危機時期。

王建武分析,目前歐元解體指數低於先前各項歐洲金融事件發生時期,這次純粹政治事件引爆的金融市場動盪,要擴大危及金融體質變化,可能性不高,但市場短線變化宜留意,保守因應。

歐洲各國在經歷近年經濟成長提升、政策改善推進,財政赤字數字都大幅改善,負債降低,義大利改進速度雖相對較慢,但財政赤字亦較歐債危機時期減少,且義大利原本就在歐債危機時,為財政赤字較低的國家,今、明年義大利將面臨較大量債務到期,目前義大利經濟條件穩定,2014年開始恢復經濟成長、債務規模亦自2015年高峰後下滑,債信呈持改善趨勢。

---------------下一則--------------- 
世足賽開踢 俄股捎利多2018年06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足球賽即將開打,身為東道主的俄羅斯將成為未來一個月全球焦點。法人指出,世足賽是有利俄羅斯抵禦外界制裁的因素之一,舉辦活動雖然僅能帶來一次性的效益,但有利於讓世人重新俄羅斯看見走出衰退的新面貌,有利後續股市表現。

百達投顧分析,過去四年俄羅斯為世足賽做準備,已經幫俄羅斯創造22萬個就業機會,俄羅斯世足賽舉辦的前後五年總共帶來260∼310億美元的支出,約當2%的GDP。

俄羅斯為了迎接全球遠道而來的球迷,此次特別推出FAN ID,只要購買世界盃門票即可申請,持有FAN ID可以在比賽舉辦期間與前後十天多次免簽證入境,並免費使用大眾運輸系統,預計龐大的觀光客將為俄羅斯帶來觀光與內需收益。

瑞銀(盧森堡)全球新興市場精選股票基金產品經理張婉珍認為,俄羅斯經濟體本身就是以內需經濟為主,世界盃的舉辦對進一步刺激俄羅斯內需經濟,有不小助益。俄羅斯經濟受惠於通膨走低、油價回穩、盧布不再貶值,2017年逐漸復甦,揮別衰退,預期2018∼2019年GDP有1.7%及1.8%的成長,顯示經濟制裁並未影響俄羅斯總體經濟方向。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俄股最主要風險來自油價大幅回落及西方國家制裁,歷經過去四年制裁,俄國政府對西方國家制裁已發展出相對應的方式,制裁影響已大不如2014年。

至於油價是影響目前俄股走勢最重要的因素,在OPEC與俄國聯合減產下,油市供需漸趨平衡,預期油價走勢有撐,而且,俄國企業獲利仍有上行空間,類股中較看好內需消費相關類股的投資機會。若是擔憂布局單一國家波動風險較高的投資人,不妨透過金磚四國基金,掌握市場輪漲動能。

---------------下一則--------------- 
3.8% 美國失業率 降至18年新低2018年06月02日 04:10 工商時報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非農就業人口每月波動 https://goo.gl/PcCrJJ

美國5月非農業就業報告優於市場預期,失業率進一步降至18年低點,反映美國經濟成長強勁和勞動市場穩健,加重聯準會(Fed)6月升息的市場預期。美股三大指數周五早盤勁揚0.9%,道瓊工業指數漲逾200點。

川普總統搶在報告公布前在推特發文表示,他十分期待這份報告,無異是向投資人預告這會是一份強勁的報告。

美國勞工部周五公布,5月非農就業人口經季節調整後大增22.3萬人,失業率下降至3.8%,與2000年4月一同保持在1969年以來最低紀錄。5月薪資升幅依然溫和,較去年同期增加2.7%。

華爾街日報調查分析師意見,預期5月新增就業人口為19萬人和失業率3.9%,實際結果都超越市場預期。

勞工部同時將4月和3月新增就業人口分別上修15.9萬人和15.5萬人,合計淨增加1.5萬人。今年前5個月就業人口平均增加20.7萬人,大幅優於去年同期的18.2萬人。美國就業人口已連續92個月維持成長,創下史上最長就業人口增加紀錄。

不過薪資增幅相形之下,就顯得溫和。據勞工部報告顯示,5月所有民間部門勞工平均時薪增加8美分,至26.92美元。5月2.7%的薪資年升幅,與全球金融危機前相比仍遜色。

自美國在2009年走出經濟衰退以來,薪資年增幅從未超過3%。美國前次失業率與5月相仿時,非主管級員工的薪資年增幅有4.3%。

儘管如此,美國失業率維持在歷史低點,就業市場維持穩健,加上消費者通膨近幾個月達到聯準會2%的目標,可望促使聯準會在本月稍晚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升息。

聯準會的資深官員在上個月的例會似乎強力主張升息。聯準會擔心,技術勞工短缺恐快速推升薪資,進而讓通膨升溫,央行希望薪資增速不疾不徐。

---------------下一則--------------- 
多頭散場 國際油價重摔2018年06月03日 04:10 工商時報蕭美惠�綜合外電報導
紐約近月期油價格 https://goo.gl/jwrfqf

美國產量飆高,以及產油國協商是否恢復增產,造成上周五國際油價重挫,紐約期油並且觸及7周以來低點。

上周五收盤,紐約7月西德州中級原油大跌2%,報每桶65.81美元,為4月10日以來最低。倫敦布蘭特8月期油則下跌1.1%至76.71美元。

紐約與倫敦期油之間的價差因而擴大到將近每桶11美元,為2015年2月以來最大。分析師表示,大西洋兩岸原油價差擴大主要是因為美國產油增加,以及輸油管瓶頸所致。TAC能源公司表示,交易員似乎認定美國原油運輸系統無法跟上創紀錄的產油量。
累計5月份,紐約期油大跌2.2%,布蘭特原油則大漲3.2%。

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上周五公布的每月資料,美國原油產量在3月上升到每日104.7萬桶的單月紀錄,較2月增加2.1%。

這個數據抵銷掉上周四美國能源部公布,美國原油庫存最近一周(至5月25日)減少360萬桶,數量高於預期。

另外能源服務商貝克休斯上周五報告,開工中的美國鑽油井增加2口至861口,創2015年3月來最多。

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等產油國本周末在科威特開會,討論增產事宜。油國組織正式會員將於6月22日在維也納舉行。不過,分析師大多認為,產油國會等到稍後正式會議結束,才會就是否增產發表正式聲明。

Tyche資本顧問公司主管札希爾(Tariq Zahir)表示,一旦產油國開始增加產量,所有會員國都會搶著增產。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資料顯示,至5月29日的最近一周,對沖基金等投機客將美國原油的淨多頭部位削減50,937口,為370,980口。

---------------下一則--------------- 
技術面轉佳 安聯生技指數放晴2018年06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強調以市場機制解決藥價過高問題,未強制要求藥廠不得調高售價,化解市場投資人擔憂,生技指數回升,技術面好轉,也讓安聯5月生技觀測指數來到7分的晴天區。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經理人許志偉表示,FDA支持新藥研發態度不變,加上併購動能樂觀、本益比低於長期平均值,基本面具投資吸引力。加上6月1日至5日將舉行美國腫瘤學會議(ASCO),將可望帶動行情。

許志偉表示,川普5月曾砲轟藥價過高,但祭出的解決方案,卻未傷及藥商的獲利根本,將問題怪罪於他國不願合理負擔創新藥物的研發成本;並指示美國貿易代表將藥價不公的現象,作為跟每一個貿易夥伴談判時,最優先解決的問題。

他表示,川普強調以市場機制解決問題,未強制要求藥廠不得調高售價,甚至還要支持廠商推升國際定價,化解市場投資人擔憂。然而,11月將舉行的中期選舉,可能提藥價議題,但也讓醫改面臨困境,恐添變化。

新藥審核部分,許志偉表示,今年以來已通過13件新藥的審核,目前市場預期,今年可望通過30件新藥核准,FDA支持新藥研發態度不變,有利於產業基本面。長線來看,免疫學療法、基因修改等癌症創新發展,可望帶動成長動能。

---------------下一則--------------- 
全球富豪 揮軍健康醫療市場2018年06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2018∼2022產業規模年複合成長率預估 https://goo.gl/6QUa8y

全球富豪正揮軍健康醫療市場,尤其是結合科技與醫療的AI精準醫療領域,已成為貝佐斯、比爾蓋茲、巴菲特等富豪相中的新藍海,預估接下來五年規模可望翻倍,達4,700億美元。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全球富豪正揮軍健康醫療市場,尤其是結合科技與醫療的AI精準醫療領域,已經吸引全球富豪的關注。

常李奕翰表示,去年全球AI精準醫療市場規模約1,975億美元,在全球富豪摩拳擦掌下,預估2022年可望翻倍達4,708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19%,成為健康醫療產業的大黑馬。

日盛全球抗暖化基金經理人馮紹榮表示,藥價政策不確定性消除,製藥股持續走揚,中小型生技股領漲,NBI生技指數連帶受惠,預期後續活動持續活絡,可望維持生技健護類股動能。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全年新藥核准件數有望達30件以上,隨著法規環境轉趨寬鬆,FDA 核准新藥與醫材的速度加快,產業併購與企業獲利動能延續,生技醫療產業長期表現看好。除了以大藥廠與生技公司為核心持股,也納入研發早期階段的生技技術領先者, 以低持股分散的方式持有一籃子小型生技公司來降低風險。

百達投顧認為,接下來還有很多事件值得期待,特別是併購的浪潮可望持續。併購事件不易預測,但從大型製藥公司與生技公司亟欲翻新調整其藥物資產且擁有充足的現金與現金流來推測,可知併購熱度不減,特別是在基因治療領域。

百達投顧觀察,幾間大型公司資產負債表與淨債務占EBITDA的比率,約有1千億美元的併購量可期,只是這不會立即或一次性地發生。目前生技的投資方針仍是持續尋找基本面建全且可能被大型公司收購的生技公司。

---------------下一則--------------- 
全球Q1 股息7.3兆 高股息基金看俏2018/06/04蘋果日報【林韋伶╱台北報導】
全球各區域市場首季股利配發規模 https://goo.gl/vB8aFo

同期新高
根據駿利亨德森全球股息指數顯示,今年第1季企業獲利成長讓全球企業主要配息寫下10.2%的增幅,股息配發金額為2447億美元(約7.32兆元台幣)並寫下歷年同時期之冠,在全球企業股息逐步墊高的環境下,NN (L) 新興高股息基金經理人白駱博表示,股息成長的穩定度及可預測性遠優於企業盈餘成長的預估,今年市場波動成常態,投資高股息基金將成為投資主要風向。

若以績效來看,今年以來多檔高股息基金表現優於台股大盤,像是安聯全球新興市場高股息基金績效超過10%,元大台灣高股息基金績效也有6.63%,另外,野村台灣高股息基金、NN(L)美國高股息基金X股對沖級別基金,今年來績效也都超過台股大盤的2.88%。

駿利亨德森投資分析,今年首季,美元穩定維持貶值態勢,導致外幣計價的配息可以更有利的匯率換算成美元計價配息,主要配息增幅超越先前的預期。截至第1季底,駿利亨德森全球股息指數寫下的歷史紀錄,估算2017年全球股息配發規模較2009年高近75%。

80%美企高於去年
季節性因素也是原因之一,北美地區佔第1季全球配息的比例上升,因為幾乎所有北美企業固定在第1季配發股息。

美國首季的基礎配息增幅7.6%,總配息規模1130億美元(約3.38兆元台幣),為史上單季最高。整體而言,近80%的美國企業配息均高於去年同期,其中以科技、金融、醫療保健產業表現最佳。

駿利亨德森投資預估,2018年的基礎配息增幅為6%,且各區域的配息增幅可望正成長。不過,由於香港減少配發特別股息及澳洲企業刪減股息,不含日本的亞太區,恐為唯一股息下滑的區域。

亞太派發水準下降
駿利亨德森亞洲股息收益策略投資組合經理人Sat Duhra表示:「近來亞太(不含日本)股息派發水準下降,好在能源與金融產業表現強勁。」穩健的總經數據、強勁的企業獲利,及創紀錄的現金部位,可望支持亞洲企業配息的成長前景,且多數企業固定在第3季配發股息,屆時亞洲派息增幅將顯著回升。

---------------下一則--------------- 
新興市場高股息基金 防禦性、成長性兼得2018/06/04蘋果日報【林韋伶╱台北報導】
PMI觸及60 近5次景氣循環股VS防禦股表現 https://goo.gl/qDAkFw

富達國際投資研究發現,全球近5次PMI觸及60後,景氣循環股表現皆落後防禦股表現,而今年全球政經情勢動盪,高股息基金成資金避風港,除傳統的全球高股息基金,投資人也可以考慮布局新興市場高股息基金,同時享受防禦性與成長性。

擔任NN(L)新興高股息基金總代理的野村投信指出,歷史經驗顯示,殖利率彈升期間,價值型策略持續上揚,且表現明顯優於其他策略,例如成長、盈餘動能、股價動能等,目前市場正面臨殖利率上揚的逆風階段,反而為價值投資帶來更多契機。

東協回檔可逢低進場
統一大東協高股息基金擬任經理人張浩宸也表示,比較近10年的指數報酬率表現,MSCI全球高股息指數漲幅66%,MSCI東協指數漲74%,STOXX東協高股息指數漲幅更高達236%,顯示投資東協高股息指數的報酬率,比單純投資高股息指數或東協指數,要好非常多。

張浩宸進一步表示,東協國家今、明2年的企業獲利成長率上看2位數,意味股市有長期向上的潛力,短線回檔,正可提供逢低進場。

若青睞傳統高股息基金的投資人,富達全球入息基金經理人丹尼爾羅柏斯(Daniel Roberts)建議聚焦過去忽略的日本市場,因日企的財務狀況強勁,許多公司也開始進行更多有利股東的活動,如回購股票、策略性購併或增加股利等。

---------------下一則--------------- 
目標到期債 雙重收益抗波動2018年06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率長期優於已開發國家 https://goo.gl/E6hfd1

2018年市場進入多事之秋,美國貿易戰還沒打完,義大利政治紛爭又起、義大利公債殖利率飆升,引爆歐元解體疑慮,全球再度陷入歐債危機隱憂。法人指出,目標到期債券只要所持有的債券不違約,至債券到期日就可收取債息、不同幣別計價還可以透過貨幣息差優勢,添增收益,雙重收益來源抗波動。

景順投信指出,在市場波動劇烈的環境下,目標到期債券基金比一般高配息債券基金來得穩當。因為一般訴求高配息的基金,配息金額會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配到本金,等於「羊毛出在半身上」,將自己投資的錢又拿回來。但目標到期基金較不易受市場漲跌影響,資金投入時間較長,配息表現也更穩定。

為滿足投資人多元幣別配置需求,景順投信攜手英國保誠人壽以投資型保單連結「景順2024到期優選新興債券基金」,由臺灣企銀獨家銷售,推出四種幣別,包括新台幣、美元、人民幣及南非幣,提供有外幣需求者不同選擇。

景順2024到期優選新興債券基金為景順投信的第四檔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同樣由景順固定收益團隊操作管理,採目標到期債券投資法布局新興市場債以掌握收益、達成投資目標,並藉由投資於世界級的優質新興市場企業債,降低波動、優化新興市場債券投資組合,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帶領投資人穿越牛熊市考驗。

景順投信強調,景順固定收益團隊具有很強的選債監控的能力,過去能創造穩定的報酬優勢有三項,首先是遍布全球的專業投資團隊對當地市場有深入的了解;二是投資流程由下而上詳細研究每家公司,搭配由上而下的總經觀點掌握全球風險。

三是專屬的信用評估與追蹤系統,因此能為長期投資創造優異報酬,近四年景順固定收益目標到期債券產品資產管理規模已達新台幣5,400億元,持續受到市場肯定。

景順固定收益團隊海外投資顧問傑森楚希羅(Jason Trujillo)指出,儘管近期市場出現疲軟,新興市場整體基本面仍屬正面,不僅全球成長穩健、通膨溫和,新興市場債券利差,也高於已開發市場債券。一旦美國升息狀況趨於穩定,債券基本面可進一步提升。

此外,與成熟國家相比,新興市場的高速成長可望持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預估,未來五年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率,每年將超越成熟國家,截至2021年,新興市場占全球經濟產值將超過60%。

他指出,面對低利率、市場震盪加劇,對收益需求若渴的情況下,若想要搭乘新興市場債券利多的投資人,不妨以「目標到期策略」布局來掌握收益、達成投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