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抗議客服不給叫基金答人的葉小媽

小媽精選1070704基金資訊

2018年07月04日
施羅德下半年投資展望優質台股+多元債 迎貿易戰2018年07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台股五大創新主軸「DANCE」 https://goo.gl/spz8po

施羅德投信2018下半年全球暨台股投資展望指出,下半年政經事件仍將主導市場高度波動,投資也要抗UV(Uncertainty and Volatility),才能趁修正期間掌握投資契機。建議以「DANCE」做為台股布局主軸,尋找低估優質股介入,債市則建議採多元債靈活布局,攻守兼備,為資產定錨新的投資策略。

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表示,市場進入「高UV」時期,也就是政治事件風險推升股債市的波動程度,再加上根據德國IFO世界經濟氣候調查顯示,投資人對未來景氣看法也開始下降,可見國際政經情勢難測,已經觸動投資人的敏感神經。

從指標來看,未來12個月發生衰退的機率不大。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期,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可達3.9%,陳朝燈認為,本波以美國為首的經濟復甦,有機會挑戰最長景氣擴張紀錄。另一方面,以美國為首、新興市場企業今年盈餘成長率分別上看21.7%及15.7%,看好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將能支撐股市多頭續航。

就算是目前的貿易之爭,反有助過去一年來漲幅過多的股債市市場重新回到合理價位。就股市投資,不妨留意台股。因為從基本面來看,今年台灣上修經濟成長預期、外銷訂單逐月攀升,且上市櫃公司今年第一季獲利年增21.6%。

陳朝燈表示,不論是經濟和企業獲利都維持強勁動能,但近期陸美貿易衝突加溫、美元短線維持強勢,可能引導資金回流美國,全球和台灣股市都將面臨壓力,預期接下來台股將以個股表現為主,上半年的強勢股攻勢可能放緩,指數拉回時可以逢低布局基本面佳、價值低估者,藉此掌握獲利契機。
時序進入電子產業備貨旺季,預期整體科技業營收動能將逐漸往上。

選股建議延續「DANCE」基調,「D」為大數據(Big Data)驅動的半導體與通訊需求,A則包括Apple供應鏈、工業4.0內含的自動化(Automation)及汽車電子(ADAS)類股。

「N」當中的平台效應(Networking Impact)影響範圍廣泛,涵蓋雲端、大數據、FAAMG等,其中,通訊技術從4G到5G的過度期,將受惠於5G技術帶動之新產品需求的廠商,可優先布局;也可聚焦在有顯著進展的新藥開發商(New Drug)。油價上漲則有利商品(Commodity)類股,電商(E-Commerce)等類股也值得留意。

---------------下一則--------------- 
下半年投資展望機會與風險並存股優於債 投資聚焦美陸台2018年07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呂清郎�台北報導
群益投信2018下半年台股選股策略 https://goo.gl/9npAG6

時序進入下半年,面對市場趨震盪,群益投信認為,觀察現階段機會與風險並存,下半年布局以全球總經趨勢、A股加投資、台股萬象更新為三大投資主軸,以因應全球金融市場高波動度成常態,且政治經濟充滿不確定和動盪,冷靜觀察變化、耐心等待機會,保持彈性布局伺機而動。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表示,下半年貿易摩擦與政治風險持續,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緩風險升高,包括美國經濟成長加快、歐盟減緩、日本持平。

成熟市場貨幣政寬鬆,後續需持續觀察資金條件是否惡化。反觀新興市場成長仍持續減速中,因此股市偏重成熟市場並減持新興市場。但新興亞洲除科技股外,普遍評價仍屬便宜,美元強勢相對有利原物料輸入國,不利輸出國家,故亞洲仍為受惠區域。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認為,大陸投資主軸就是在動盪時代尋找確定性的存在。除中美貿易戰的不確定性,帶來景氣擔憂外,目前面臨最大困境在於貨幣政策中性偏緊,防風險降槓桿導致短期流動性錯配,及違約事件與信用緊縮影響投資的信心層面。

股市建議主線尋找長期前景佳,階段業績穩定度高的族群以求保護下檔風險,現階段看好必須消費,醫藥,教育,新能源汽車類股。

群益投信投研部主管陳煌仁指出,台股接下來還是選股重於選市,以四新及上游優於下游、為投資主軸。四新指新應用、新規格、新能源、新獎勵,電子股的AI、虛擬貨幣、高速傳輸、3D感測、AR/VR等,及光學鏡頭、車用電子、5G 網通、Data center、電競等產業。

台股非電部分看好綠能風電、生技產業及節能減碳主軸中新能源車、車用零組件。上游優於下游看好Wafer、被動元件、記憶體,及景氣擴張投資增加,營收成長的自動化機器人相關族群。

---------------下一則--------------- 
陸股波動大正逢進場好時機2018年07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近期受到企業債違約數量較往年增加以及陸美貿易戰影響,大陸股市波動大,隨政府對市場投放流動性及定向降準,目前貿易戰對於實質影響仍十分有限,正是布局良機。

日盛中國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表示,從基本面角度看,目前企業盈利還在高位,市場下跌主要反應的是估值的下殺,反映對未來企業盈利的悲觀預期,認為下半年盈利增速將溫和回落,但市場的表現是過度反映了悲觀預期,對大陸有興趣的投資人,可透過股票和債券雙重收益,以持盈保泰的投資組合,智取長線增值機會。

第一金中國世紀基金經理人楊國昌表示,當前股市衝擊大多來自於市場信心薄弱,陸股結構又是以散戶占大宗,機構投資人不高,容易風吹草動。隨著A股本益比再度回落歷史底部,低於30倍以下的公司家數甚至達41%,比重超過2014年牛市啟動前的水準,相信陸股已具有絕對的投資價值。

宏利資產管理大中華股票高級投資組合經理謝企剛指出,大陸經濟結構正在轉型,正由出口轉向內部消費。過去五年,淨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於0.2個百分點水準逐步靠穩,而家庭消費則穩步升至逾4個百分點。此外,大陸的貿易夥伴亦變得多元化,與歐盟和東盟之間的雙邊貿易正在急增。

兆豐國際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葉貴榕表示,相較於境內投資者陸續沒有增量資金進場,外資對於A股的喜愛程度紛紛表現在資金流量上,包括滬港通、深港通、QFII、RQFII等管道,今年以來都可以看到資金流入。

元大MSCI中國A股國際通ETF經理人陳重銓表示,近期觀察第二季財報發布以及7月下旬政治局會議對第三季景氣的看法,如果經濟穩定的大背景還在,待貿易戰明朗後,陸股表現將可期待。

---------------下一則--------------- 
基本面、政策面有撐陸股回檔伺機布局2018年07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 呂清郎�台北報導

中美貿易衝突升溫,陸股波動相對較大,但歷經短期修正後,投資價值更為彰顯,統計來上證波段跌幅超過20%後,後一月平均反彈6.05%、後三月平均反彈12.74%,主要因經濟韌性仍在,企業獲利表現持穩向好,且官方政策加持,有助陸股後市,逢低配置大陸相關基金,利於把握投資契機。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蘇士勛表示,儘管面對貿易摩擦、去槓桿等因素,陸股表現震盪,但在地產庫存偏低、出口整體穩健等因素支持下,整體經濟增長動能仍穩健。官方政策加持,人行祭出降準,維持合理流動性,及新技術和新經濟發展等政策推展中,下半年將迎來消費旺季,有助帶動經濟和相關類股表現,後市值得期待。

日盛中國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黃昱仁指出,近來包括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中信、光大等各大券商,相繼發布2018年A股下半年投資策略,大多認為下半年為一震盪走升行情,去杠杆等政策與改革帶來短期陣痛的同時,也為中期穩健奠定基礎,新經濟相關的結構性機會與老經濟領域階段性機會的交融仍是市場主基調。

宏利投信認為,陸股目前全球市值第二大,僅次於美股,A股獲納入MSCI指數,將在市場流動性、資金流入和市場監管等方面,帶來有利於機構投資者的改變。A股與全球市場表現關聯性較低,提供具吸引力投資機會,尤其新興市場基金對陸股持有水位仍偏低,雖然初期流入市場的資金規模有限,陸股長期助益不減。

陸股投資布局,蘇士勛建議,持續聚焦企業獲利前景良好的類股,醫藥版塊業績不僅具真實成長,在藥審改革明確鼓勵創新與優化,後市表現值得持續關注,消費股受惠消費升級趨勢,且外資明顯偏好消費行業,長期投資者持倉穩步提升,後市值得期待。

---------------下一則--------------- 
下半年 亞股可望力甩疲態2018年07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陳欣文�台北報導
近5年來亞股7月平均漲幅 https://goo.gl/LqxUPg

今年來亞洲股市表現失利,隨時間即將進入下半年,亞股再展多頭機率大增,根據統計,近五年亞股在7月漲勢表現不俗,且不論東北亞、東南亞或南亞市場都有漲升契機,現階段反而適合投資人逢低進場布局。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產品經理張致寧指出,今年上半年國際變數接踵而來,特別是美元轉強、美國升息、中美貿易問題等衝擊,亞股受到外資淨流出的壓力,多數市場相繼走跌,但回顧2013年以來歷年7月的亞洲市場表現,以港股、越南、印度股市,以及日股漲勢最亮眼,平均上漲3.42∼2.06%,其它如菲律賓、韓國、新加坡等股市也能維持逾1%的漲勢。

張致寧表示,亞洲國家的經濟體質與景氣能見度,明顯優於其他新興市場,且亞洲與美歐景氣的連動度高,在美歐經濟數據持續改善之下,亞股通常能率先受惠。

另一方面,下半年進入亞洲科技新品拉貨以及銷售的旺季,包括蘋果新機將於下半年上市等,配合內需消費在返校、節慶等需求面成長的推升,一旦資金外流壓力解除、美元強勢趨勢暫緩後,預估國際資金仍會以亞洲為首選。

鉅亨基金交易平台總經理朱挺豪指出,全球股市持續籠罩在貿易戰的壓力下,亞股承受不小的賣壓。雖然目前投資情緒還籠罩在貿易議題,而壓抑整體股市表現,但長遠來看,大陸降準對股市有很大的提振作用。

經驗顯示,2008年以來,大陸股市在降準期間結束後六個月、一年,普遍有不錯的表現,尤其恆生國企各區間皆是正報酬,四次平均後六個月上漲18.8%,後一年更上漲32.2%,預期陸股一旦觸底,後市表現可期。

---------------下一則--------------- 
近一月亞股皆墨 印度獨紅2018年07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 孫彬訓�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大陸商品加徵關稅等訊息讓市場擔心全球貿易戰可能加劇,投資氣氛謹慎,亞股更首當其衝,以近一月表現來看,亞洲股市全盤皆墨,僅印度股市是唯一守住正報酬的亞股。

投信法人表示,近日印度股市受到國際政經不穩定的影響近期表現亦有所波動,但與整體亞股相比仍相對強勢,後市因印度在經濟基本面未顯疑慮,以及7月中旬將公布的企業財報可望受惠於去年的低基期效應而有不錯表現,可望對印度股市提供支撐。

群益印度中小基金經理人林光佑表示,接下來印度企業將在7月中旬公布上季財報,應有機會受惠於去年因GST法案實施前市場觀望態度所帶來的低基期效應,加上7、8月印度也將迎來雨季,若降雨量合乎預期將有助農作物正常生長,並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及降低通膨壓力,皆有助為印度後市表現增添上行動能。

林光佑指出,未來仍需留意陸美貿易議題、國際原油價格和美債殖利率變動等為印股帶來的影響,以投資布局來看,現階段仍相對看好民生消費、私人銀行、IT、能源及鋼鐵等類股表現。

野村印度潛力基金經理人陳亭安表示,預期印度下半年仍有升息的可能性。短線而言,預期短期油價和匯率造成的通膨疑慮仍會干擾市場,長線因2018∼2019年印度進入選舉密集年份,政治不確定性會導致股市波動加大。

今年上半年印度整體景氣循環仍向上,加上若印度執政黨需要鞏固自己的選舉席次有可能推出更多財政利多政策加惠鄉村民眾,對於整體消費循環有正面幫助,對印度股市仍偏多看待。

第一金投信指出,亞洲新興國家物價溫和上揚,各國央行貨幣政策頂多微調;印尼、新加坡、菲律賓等,中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下一則--------------- 
美股上半年漲幅 尖牙股包辦2018年07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林國賓�綜合外電報導
亞馬遜今年上半年狂飆逾45%,對大盤漲幅的貢獻度達35% https://goo.gl/wE6DTN

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美股今年表現與去年類似,都是由尖牙股撐起半邊天,今年上半年標普5百指數上漲不到近2%,所有漲幅全由科技股包辦,其中光是亞馬遜一檔個股就貢獻大盤3成5的漲幅。

報導指出,美股在今年1月創下歷史新高,之後雖陷入震盪整理,但整體表現尚可,標普5百指數上半年仍繳出將近2%的紅盤成績。

不過,進一步分析,大盤漲幅主要集中於科技與非必需性消費類股。資訊科技類股對大盤上半年漲幅的貢獻比重高達102%,而歸類為非必需性消費類股的亞馬遜今年上半年狂飆逾45%,對大盤漲幅的貢獻度達35%。根據FactSet的統計,資訊科技與非必需性消費類股今年上半年的漲幅達近11%。

上半年對大盤漲幅貢獻度最高的前5檔個股分別為亞馬遜、微軟、蘋果、網飛與臉書。此外,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的兩檔掛牌股票也擠進前15強,凸顯尖牙股(Faangs)今年前6個月再度揮出紅不讓的佳績。

除了科技與非必需性消費,其餘類股全成為大盤的拖油瓶,跌勢主要又集中在必需性消費、工業、原物料與金融類股,這4大類股總共吃掉標普5百指數超過7成的漲幅。

匹茲堡資產管理公司資深分析師暨基金操盤人佛瑞斯特(Kim Forrest)表示:「大型科技股或是透過科技做為營運核心的類股自2013年以來一直是大盤的強勢族群,投資人認為這些個股過去幾年表現突出,未來同樣也會帶來不錯的投報率。」
不過,佛瑞斯特警告,「這些飆股隨著本益比不斷攀升,代表離泡沫破滅也愈來愈近。」

今年2月時科技股急速拉回,並拖累標普5百指數一度大跌逾10%,大盤陷入修正,但之後科技股強勁反彈,甚至還改寫歷史新高,大盤則受制於其他類股表現低迷,標普5百指數目前較1月高點仍有約5%的差距。

---------------下一則--------------- 
看好孟加拉、土耳其、越南等國家墨比爾斯喊進新興市場2018年07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貿易戰搞得全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新興市場資產爆拋售潮,「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Mark Mobius)卻高唱危機入市,認為這正是逢低搶便宜的大好時機,看好孟加拉、土耳其和越南等新興國家潛藏買點機會。

資產管理公司Mobius Capital Partners的共同創辦人墨比爾斯,周一接受美國財經媒體CNBC節目《Closing Bell》專訪表示:「市場瀰漫不安氣氛,對貿易戰後勢發展憂心忡忡,但很多人忘了,這正好開啟買點機會。」

他指出,現在正是留心估值的時候,投資人會注意到部分新興市場貨幣看來「非常,非常便宜」。

在貿易戰升溫衝擊下,iShares MSCI新興市場ETF(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 ETF)上個月跌幅超過7%。

美國總統川普痛斥部分國家的不公平貿易行徑,中國是被點名的頭號對象,連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等盟友都成了他的箭靶,相繼宣布或威脅要對這些國家徵收懲罰性關稅,引發中、墨、歐、加陸續對美國發動關稅報復。

不過墨比爾斯受訪時力挺川普,鑑於美中貿易赤字龐大,對他以中國為目標發動貿易戰舉雙手贊成。他說:「美國已經吃虧上當二、三十年,面對事實吧!」

這位新興市場教父,看好孟加拉、土耳其和越南等新興國家潛藏買點機會,理由是這幾個國家可望取代中國的地位,躍為美國的主要進口國。

---------------下一則--------------- 
4大關鍵 下半年油夠high 伊朗受制裁 OPEC增產仍供不應求2018/07/04蘋果日報【蕭文康╱台北報導】
OPEC成員國產量與減產情況 https://goo.gl/TCRgmD

旺季來了
期交所積極拓展商品多元化,7月2日上市的布蘭特原油期貨,已於當日同步納入夜盤可交易商品,完整涵蓋歐美等國際主要原油期貨市場的交易時段,以滿足市場需求,投資人可藉此達到增益避險的效果。

國際油價除了影響民眾最關心的每周汽油牌價波動,也是連動國家經濟數據─物價通膨的重要因素,油價走勢一向為市場追逐的焦點;回顧第2季油價創高後拉回走勢,6月更出現多空激烈交戰,其中不乏交易契機的存在。

委內瑞拉產量新低
6月22日石油輸出國(OPEC)大會中,OPEC與俄羅斯為首的減產聯盟拍板定案,決議增產每日100萬桶,會後油價以大漲慶祝,主因在於多個產油國紛紛傳出供應縮減,即便OPEC同意進行增產,也難以補足市場供應缺口。

就短期來看,利比亞的重要油港被迫關閉,與加拿大油砂設施─SYNCRUDE臨時關閉,合計影響約每日80萬桶的原油供應。

就中長期角度,美國計劃要求歐洲等盟國,11月4日前對伊朗的原油進口量降至零,若伊朗遭受制裁的力道加深,影響該國原油產量將從原預估的25~30萬桶,擴增至100萬桶之多。

此外飽受經濟蕭條所苦的委內瑞拉,5月原油日均產量降至139萬桶,創10多年來的新低,未來甚至不排除進一步減產的風險。

另外,根據華爾街日報統計,OPEC成員國約有340萬桶的閒置產能,其中以沙烏地阿拉伯擁有202萬桶最高,因此沙國計劃7月大幅提升原油產量至1080萬桶,產量將破歷史新高。

然而,即便沙國推動全球原油供應增加100萬桶,但以整體原油供應情勢評估,預期增、減產量僅相互抵銷。

元大期貨研究部協理陳昱宏指出,第3季為用油旺季,全球原油市場有望維持供需均衡,供應缺口不大,有助全球原油庫存持續性削減,建議投資者未來可關注4大要點。

1.產油國增產速度(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2.美國對委內瑞拉與伊朗的制裁手段、3.美中貿易戰延燒、4.美國煉油廠需求與原油庫存,藉以評估並參與油價行情波動。

國泰期貨分析師姜軒墨認為,OPEC在日前達成增產協議,宣稱每日增產100萬桶原油,本為利空消息,但市場卻以利多解讀,激勵原油當日大漲回應。

美庫存連3周下降
綜合OPEC會員會原油供應狀況,目前委內瑞拉處於經濟危機,伊朗則受經濟制裁,預期許多會員國無增產能力,預估原油剩餘產能無法達成每日100萬桶的增產效能,預估增產每日約僅60萬桶上下。

由於總體經濟向上,縱使OPEC增產,下半年原油仍可能供不應求。另一方面,美國EIA公布的美國原油生產,已連續3周維持在每日1090萬桶,美國產能達高峰期,反觀庫存也連3周下降,降幅優於市場預期,煉油產能利用率升至97.5%,諸多消息皆利多於油價表現。

因此,在目前整體原油需求強勁,市場對於利多消息的反應明顯大於利空,預估下半年油價仍有機會攀高。

---------------下一則--------------- 
油價高檔震盪 可低買高賣2018/07/04蘋果日報【蕭文康╱台北報導】
Brent-WTI 價差走勢 https://goo.gl/3gGwK1

國內油品定價主要參考國際布蘭特原油(Brent)與西德州輕原油(WTI)作為訂價標準,期貨價格因具價格發現的特性,觀察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下周油價漲跌大概也可窺知一二。

每桶64美元有撐
專家建議,近期原油價格呈現箱型整理的機會高,可採箱型區間、低買高賣的操作策略,並嚴設停損價格,如此一來,要獲利不難。

過去半年油價隨OPEC逐步減產,價格攀升至每桶72美元後反轉,面臨技術性修正。從技術分析來看,油價在半年線每桶64美元附近止跌回升,並獲得有效支撐,目前還是以高檔震盪的態勢持續整理。短線預期油價將在每桶66到70美元之間波動,箱型整理機會高。

針對大環境變化,元大期貨分析師丁長生表示,油價短期仍將維持高檔震盪的格局,但近期需關注美中貿易大戰。由於貿易戰在即,直觀影響未來貿易量減少,甚至船舶運輸業需求下降。若海運業者全面降價減班,在預期心理帶動下,短期油價可能面臨修正,若未跌破半年線、每桶約64美元價位前,投資人仍可善用原油ETF或原油期貨、原油選擇權等投資工具,逢低介入。

---------------下一則--------------- 
科法斯:今年油價上看75美元 5國受惠2018年07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 黃惠聆�台北報導

科法斯產險集團報告指出,全球國家及行業風險在第二季抬頭,今年經濟形勢與2012∼2013年時情境相似;該集團也提高2018年油價預測約在70∼75美元,認為有五個國家相對受益,包括美國(低風險)、加拿大(中等風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等風險)、沙烏地阿拉伯(中等風險)和法國(中等風險)。

相對地,石油進口國將面臨貿易餘額的惡化,國際投資者對其金融資產興趣也將銳減,情景與2013年相似,這些國家包括阿根廷(目前評級C)、土耳其(C)、斯里蘭卡(C)和印度(B),科法斯將對這些國家調降評級。

科法斯集團進一步指出,其他一些新興國家,通貨膨脹風險正在侵蝕一些需要進口原物料內銷國內市場的行業,像阿根廷的建築業、阿根廷和土耳其的零售業都已經受到影響。

科法斯表示,今年第2季,眾多風險出現如歐元區主權風險蔓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油價攀升、主要新興經濟體出現資本外流等等,這些情況似2012∼2013年的情境。儘管衝擊程度不同,今年6月初的油價75美元左右比2012年時的110美元低,但成熟國家經濟體,由於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年成長率已放緩,導致企業經營信心喪失,企業信貸風險正不斷增長。

科法斯預估,今年成熟國家經濟成長率預估在2.2%,而2019年則降到2%,歐元區2018年年成長率預計2.1%,明(2019)年則降到1.8%,因此,將義大利的國家評級降為A4,因該國企業負債尤其嚴重,一旦銀行收緊借貸,勢必首當其衝受到影響。

不過,美國經濟未來依然可獨善其身,不受經濟趨緩的大勢影響,2018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2.7%,高於去年的2.3%。

---------------下一則--------------- 
俄羅斯增產 扮降溫油市要角2018年07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 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多家俄羅斯石油公司正準備在夏季大幅增產,在各產油國聯手增產來抑制飆漲油價的行動上,扮演異常重要角色。

目前最活躍原油期貨裡,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8月期油周二盤中上漲1.5%,每桶報75.08美元,創2014年11月來新高。倫敦布蘭特9月期油上漲1.3%,報78.33美元。

俄國是在沙烏地阿拉伯以外,少數能快速提高產量的國家之一。這些擁有額外產能的產油大國試圖透過增產來為熾熱油市降溫。

沙國主導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與俄國等非OPEC產油國,經過18個月減產以提振油價後,又開始面對油價持續上漲問題。川普上周要求沙國增產以滿足全球需求。
全球原油庫存下降,需求強勁而伊朗、委內瑞拉和利比亞等供應受阻等因素刺激油價攀升。

雖然俄國6月同意跟OPEC聯手增產,但其早已逐步增產。俄國能源部資料顯示其5月每天生產1,097萬桶原油,較2016年開始與OPEC聯手減產時水準高出約60萬桶。

儘管OPEC與非OPEC等產油國仍未決定如何分配增產額度,但俄國能源部長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已表明希望每天增產20萬桶。
高盛估算俄國整體閒置產能尤其閒置油田一旦重新運作,能迅速地每天增產約50萬桶。

俄國第3大油商、國營的PAO Gazprom Neft董事長迪尤科夫(Alexander Dyukov)說,若他們不能迅速增產,油價很快持續上漲而讓油市過熱,這是大家不想看到的結果。他說,其公司能在1到2個月內,能把每天產量增加約3.7萬桶,相當於去年每天產油量的3%。

---------------下一則--------------- 
中美貿易衝突 黃豆價跌至近10年新低2018年07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 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黃豆價格周一創近10年新低,因為市場擔心北京將對美國黃豆課徵25%報復性關稅。外界認為中美貿易紛爭將是左右黃豆價格的重要因素。

貿易衝突因素讓黃豆價格在6月大跌15%。黃豆7月期貨價周一下跌1.2%收8.484美元,創2009年3月來最低收盤價。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黃豆7期貨價周二盤中反彈0.2%,每英斗報8.71美元。

美國農業部周一報告顯示,種植良好的黃豆比率從前一周73%下降至71%而刺激黃豆價格回升,但市場憂慮中美貿易衝突而抑制反彈幅度。

若中美貿易談判無法在周五前達成協議,大陸就計劃即日開始調高美國黃豆進口關稅。美國黃豆約三分之一輸往大陸。

Hueber Report經紀卡普連恩(Jeff Kaprelian)指出,沒有一個國家的黃豆市場比大陸更重要。
大陸的黃豆關稅讓美國農民雪上加霜。因為農業正面臨全球供應過剩和行情走低等問題。

大陸的飼料和食用油等需求持續成長,讓黃豆成為極重要經濟作物,促使美國農民增加種植,今年黃豆種植面積出現35年來首次超過玉米,導致農民面對中美糾紛時無所適從。

巴西等黃豆生產國大幅增加,讓大陸可找到替代美國黃豆的來源。Western Milling經濟學家卡林(Joel Karlin)認為,先前沒有預期大陸將還手報復的美國農民肯定受傷。

伊利諾大學和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評估,大陸開徵美國黃豆25%關稅,會令伊利諾州中型農場未來4年的平均收入銳減87%,農場淨值在2021年時折損逾50萬美元。屆時農民將回頭種植玉米、葵花和棉花等傳統作物。

投機客對黃豆的投資興趣已減弱。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資料顯示,對沖基金上周押注黃豆價格下跌的淨空單部位飆增近250%。

---------------下一則--------------- 
市場變數多 債券首重多元化投資2018年07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魏喬怡�台北報導
固定收益資產存續期間與收益率 https://goo.gl/zPgJQd

美國仍是全球經濟成長的領頭羊,但全球經濟仍面臨許多風險。法人認為,市場行情將持續波動,接下來的投資要訣就是重多元化投資,才能做好風險與報酬管理。

盧米斯賽勒斯固定收益投資團隊指出,美國景氣持續擴張,隨著勞動市場表現強勁以及通膨率比預期更早達成目標,預計今年還會再升息兩次,推升美元近期走升。

反觀歐元區,歐洲央行宣布將於今年12月底退出量化寬鬆,並非市場原先預期的9月,但自9月起將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計畫。
歐洲央行並表示,至少到2019年中才會開始進入升息。

此外,近期受到歐元區經濟數據放緩,帶動美元走強。法盛盧米斯賽勒斯債券基金經理人馬修.伊根(Matthew Eagan)指出,歐元區經濟整體仍維持穩定增速,然近期壟罩在負面消息和退出歐元區等議題下,持續影響市場氛圍。

貿易戰愈演愈烈,連同歐洲也加入戰局,加劇近期金融市場的波動。伊根認為,這意味貿易戰風險升溫,短期將持續影響市場表現。

油價方面,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之前油市緊張氣氛充斥,而隨著OPEC會議落幕,雖然減產規模不及預期,但整體產量算是穩定,推動油價反彈。

中長期來看,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的增產將會對油價形成無形的價格上漲壓力,但同時頁岩油生產商的邊際成本卻也會油價底部帶來支撐,伊根認為,原油價格將在每桶65∼80美元間整理。

展望後市,市場環境愈顯複雜,伊根說,今年市場投資時應考慮「多樣化」以及「低關聯性」兩大戰略做好資產配置,建議持續降低存續期間並提高投組收益,並採取絕對回報的靈活策略,是今年債券投資致勝關鍵。

伊根指出,美國經濟展望樂觀,但受貿易戰議題及政治風險壓抑,近期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將呈現區間整理。目前來看,企業獲利強勁,信用市場依然良好,信用擴張周期將比過往更長久,尤其美國高收益債基本面依然強勁,若因市場波動加劇引發短期價格下跌,反而可進場布局。

盧米斯賽勒斯固定收益研究團隊預期,風險性資產仍持續有所表現,建議透過多元投資降低風險,布局短天期的債種,爭取收益與增值雙重並進的投資機會。

---------------下一則--------------- 

一帶一路 帶動大陸、邊境市場2018年07月04日 04:10 工商時報孫彬訓�台北報導
大陸+一帶一路國家在全球地位舉足輕重 https://goo.gl/Hj9kPA

受到不確定因素干擾,今年以來金融市場波動度升高,但具備高成長潛力的新興債市仍持續受到關注,想要在震盪環境中突圍,投資人必須聚焦在具備長線成長題材的潛力的市場與標的。
野村投信推出的「野村新興收益傘型基金」,投資主軸鎖定大陸一帶一路所涵蓋的區域,掌握長線成長爆發力,並以當前最夯的三大投資策略,包含邊境市場債券、中國境內債券以及五年階梯到期債券,讓投資人一網打盡兼具收益與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
野村新興收益傘型基金旗下的兩檔基金野村邊境市場高收益主權債基金以及野村中國境內新興債券基金都是國內投信首檔以邊境市場債券以及大陸境內債券為主的主動式基金,要帶領台灣投資人前進債市的新藍海,比全球資金更早一步搶占投資契機。
野村投信表示,一帶一路是大陸於2013年倡議並主導的跨國經濟帶計畫,範圍涵蓋歷史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行經的大陸、中亞、北亞、西亞、印度洋沿岸和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和地區。該計畫於2014年啟動並預計在2049年完成,當中包含許多新興或者邊境市場國家的基礎建設投資項目,期望透過該計畫強化沿線各國的經濟聯繫。
大陸與其他一帶一路參與國合計的GDP、人口及貿易額在全球已達舉足輕重的地位,以GDP占比來說,大陸與一帶一路國家約占全球的34%,而人口則高達67%,貿易額則已占四成,未來在一帶一路持續整合與發展下,有望對參與國經濟與貿易帶來更多的效益,具備更好的投資價值。
野村中國境內新興債券基金由野村投信在地之固定收益部負責研究分析與建構投資組合,野村投信目前整體亞債基金規模高達新台幣144億元,在投信業者中亞債規模排名第一;透過在地債券投資團隊零時差的研究分析與交易功力,可以精準掌握大陸境內債券投資機會。
野村邊境市場高收益主權債基金則是由前進新興市場已有25年投資經驗的NN投資夥伴擔任投資顧問,NN投資夥伴自2013年起投入邊境市場債券策略研究,透過Top-down、信用強度、國家殖利率曲線等分析及專業選券能力,致力於找出可以創造主動報酬的機會。
野村五年階梯到期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則採用由野村投信領先業界首創的階梯到期策略,若投資人全部資產皆持有至第五年的到期日(中途不贖回),基金會在三年期滿時自動贖回原始購買的20%單位數、四年期滿時自動贖回原始購買的30%單位數,其餘50%的原始購買單位數將於五年期滿時自動到期,讓投資人的資金運用更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