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桂媽咪~

~皮亞傑發展理論~

2005年07月23日
皮亞傑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四階段認知發展論,他認為每個人必然經過這四個不會改變、秩序井然的過程。
 
這四個階段包括
感覺動作期(0-2歲)
前運斯期(2-7歲)
具體運思期(7-11歲)
形式運思期(11歲以上)
 
  他認為在人類智力發展過程中遇到不同的事物便會產生以相對應的方式去處理的「基模」(Schema),其中有三種基本路徑:同化、順應與適應。我們的認知遇到不同的環境就會自動加以同化,以順應改變的環境狀態,在這些過程的進行之中人類自身可以得到平衡,就是適應。「基礎」會隨著不同的階段去調整、改變。第一個階段有認知具體物件的概念,第二階段可以使用符號認知,第三階段可以根據認知經驗思維,第四階段可以做抽象的思維認知。
 
  不同的階段提供不同的學習才料及教學方式,使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他的理論也為開放式教學提出了方向,因為好的教育者不是灌輸學生知識,而是佈置可以引發思考增長智慧的環境,兒童自行探索,從自然中獲取知識。教育者扮演不只是一個傳授知識的人,還應該是一個創新者與研究者,讓孩子循自然規律去成長茁壯。
 

幼兒階段:運思前期的概念前期(2-4歲) 
 
成長特點  
沒有具體的事物模仿,根據當時孩子的所見所聞,憑心中想像,(而不是記憶)而表現出來.但思考上的方向可能與大人之想法差很多。如針-會痛-白衣的阿姨,醫生叔叔是相關的.仍有雛型的推理。
 
能模仿。不在眼前之事物也可以模仿。
 
兒童對事情的概念(事物)以形象為思考依據,而表現出來.常常只看外表,形體(符號)來記憶事物。如圖案是圓形黃色時,會說是月亮,而大人知道那是玩具輪子;任何一個會轉的物體是風扇。
 
自我為中心。
 
可分出他人和自己,而周遭之事與自己也有關係.
 
有同理心,偶而可看出分享.互動仍少見.
 
對事物只會看外表,看結果.過程對他們來說較無法想像.比如開關對他們來說,只知道可使燈打亮或關上.牆壁上的開關全都是電燈的開關.(但壁上也有電風扇的開關)    
 
一件事物對他來說是好的,同類的事物也是好的.如跌倒是一種遊戲,那麼大人跌倒了,也是在玩遊戲,所以爺爺跌倒了,會笑得出來就別怪他.
 
無法逆向思考。
 
巳成的習慣,一旦稍有改變,會要求恢復原樣.如上床前先刷牙--放音樂--蓋被子--媽媽一起睡.其中少做或次序改變,孩子可能大哭大鬧.
 
不吃菜.一旦飯中有菜,便拒絕.孩子會集中注意力在菜上,不管飯中是否有他喜歡的食物.
 
每一種物體都有生命,孩子有他的想像空間.如孩子撞到桌子,會生氣桌子撞到他,娃娃也會餓肚子.(萬物有靈論)
 
可與母親分離一段時間.
 
對陌生人較不會有隔離或害怕.頂多保持距離.
 
對替代物品的依賴常可帶給孩子安全感,尤其和大人分離時,常可減輕孩子的壓力,恐懼及孤單.  
訓練要點  
多接觸語言,書,圖案,卡片,外物,人群,影像......隨著年齡及接觸物類多,兒童的想像,表達及想法能力增加.
 
身教重於言教.目前可塑性強,所以大人任務重大,不要養成不良習慣,否則以後的日子就苦了.
 
以正向的影片,環境影響他們.
 
如卡片,可增加其記憶,尤其出現具體事物是他特別注意時,卻無法常在周遭看見,則可用卡片代替.如交通工具,字體.
 
當孩子責備無生命物體讓他不舒服時,可接受他的行為一起行動.如孩子撞到桌子,反過來責備桌子時,大人可請孩子告訴桌子不要傷害他,但不要讓孩子有打或踢的行為,畢竟暴力不好.
 
不吃菜時,可將菜打成汁或埋在飯中,不讓他的注意力一直在每一餐上面,出現了習慣性的抗爭.
 
製造一個孩子熟悉的環境,讓他養成好的習慣.方便大人的照顧及外出.
 
 
經驗談  
家中的環境佈置一個小孩自己的空間,有書櫃,玩具收集箱,專放孩子衣服的衣櫃............固定位置,不隨便更換.一旦孩子熟悉了位置,自己收回原位,其實不是一件難事.
書不嫌多,隨手一拿,隨地一坐,自然而然習慣養成隨手一書.
(參考玩具一欄)
 
講故事中,能讓孩子感受到萬物的脾氣,生命,表情..............
多接觸大自然,踏青,散步,注意會動的物體(孩子大都很喜歡,如挖土機,風車.........)  
幼兒階段:運思前期的直覺思考期(4-7歲) 
 
成長特點  
與此期4-7歲的兒童互動的人,事,物等正是他們營造知識的來源。
 
不再自我為中心,可以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可以漸漸地模仿孩童心中想像的事物。(無論是有生命的或是無生命的)
 
能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細節上或是某個步驟上。但無法考慮其連續關係。
 
時間的名詞對此期的孩子太抽象,孩子只會認為是時鐘的問題。如告知時鐘短針到六時,卡通會開始播。孩子可能還不太能記得;但解說是爸爸回家之後,卡通才會播放。孩子可能會瞭解。也就是配合日常作息,孩子更能應用得宜。
 
對空間的概念上,此期有特別的發展。如距離,內外,左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