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hsuen

教你如何探病

2006年04月23日
教你如何探病_img_1教你如何探病_img_2

<<探病三部曲>>我來、我看、我走
2006/04/23 聯合報

【劉秀枝 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神經學科教授】

有位父執輩住院時,親戚們來探病。他們彼此之間因久未見面,跟這位長輩問候之後,就開天闢地聊起來,稱讚對方沒變老、詢問兒女何時嫁娶、何處高就,愈談愈興奮,聲音越來越大,終於躺在床上的長輩受不了,叫說:「好吵!你們回去吧!」奇怪的是,他們出了病房,反而談興沒了,各自散去。

病房中最常見的情形是各路探病人馬一進病房,問候患者是否受苦?再來就問如何發病?做何檢查、治療或開刀等過程。害你得把病情一說再說,比對見習醫師、實習醫師、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及值班醫師重複敘述病情還更多次,並且還要加以解釋。

有些人還特別熱心,把個人生病經驗(不管與你的病有沒有關係)或所認識、所聽到的人的生病情況一古腦地傾倒給你,讓你身心俱疲。所以,有位朋友已往生的父親曾說:「我就是不病死,也會被『看』死。」
那麼該如何探病呢?

事先探聽對方生的是什麼病。如果是開刀,尤其是劃肚開胸的大刀,開完刀當天病人可能還很虛弱,傷口疼痛,身上多條管子:引流管、鼻胃管、尿管、氧氣管、點滴管等,有若五花大綁。若貿然闖進,人家可能在導尿、倒引流管、換藥,甚至半裸,非常尷尬,如此相見不如不見。所以對於開刀的朋友,最好等兩、三天,病人比較像樣時再去探望為佳。

為了防止意外,病房門是不能由裡面鎖的,也就是說病人無法有絕對的隱私。有位愛漂亮的朋友住院時,因為外科醫師常常早上七點多就來查房,其他各科醫師、護士、各種工作人員或親朋好友不知何時會駕到,於是她就每天六點多在鬧鐘聲中起床梳洗乾淨,儀容整齊地嚴陣以待。

進病房前請先敲門,把門輕推出一條縫,確定裡面沒有驚叫聲(配合急著披衣、蓋被的動作),再推門而入,以便讓病人有機會整理儀容,從容以待。若幾位病患同住一間,而你要探訪的人的床邊簾子拉起來(尤其是拉得緊密時),請先發聲,自我介紹,看看簾子裡的人怎麼說,說不定人家正在擦澡、換衣服或大解呢!

探病三分鐘,雙方都輕鬆。我們探病主要是因為關心或禮數,而不是要造成對方的不便,所以如果拜訪的時機剛好不錯,病人好整以暇地或躺或坐,進去後打個招呼、放下禮物,表示祝福之意(也許可以說明此補品有何好處等),就可以告辭了,前後以三、五分鐘為宜。若有其他訪客,或人家有治療要做,尤其是主治醫師來查房時,醫師與病人討論病情是很隱密的事,更要識相告退。

送什麼東西好呢?如果你是知名人士,送盆蘭花,插上有你的名字的卡片,病人會覺得安慰又有面子。否則還是實用的東西最好。如果與病人熟,當然投其所好或所需。如果不確定,時令水果最好,不用擔心吃不完怎麼辦?不僅照顧的人可以幫忙吃,也可轉送。如果不曉得送什麼水果,那麼送蘋果,只要說一聲「吃蘋果,平平安安」,沒人不欣然接受的。

有時專誠探病,病人剛好做檢查去了。這時在病房留下水果,貼上名片,悄然離去,賓主皆輕鬆。另者,朋友住院時不用爭相走告,不知者不罪,人家會感激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