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fanny(kitt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從寶寶的指甲看健康

2013年03月17日
公開
75

從寶寶的指甲看健康 嬰兒與母親 3月號 NO.437 採訪撰文�張晴宜 諮詢�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 徐嘉琪 藉由指甲真的能判斷一個人的健康狀態嗎?答案是肯定的。一般來說,寶寶的甲床是粉色的,指甲呈半透明樣,表面光滑。倘若寶寶的指甲呈杵狀貌,可能是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指甲出現一層層的分裂狀,可能是缺乏營養所造成。寶寶還有哪些指甲異常情況呢?就由本文來為您詳細解說吧! 指甲的組成結構 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嘉琪指出,指甲和頭髮一樣都是由硬角質組成的,不同之處在於指甲的硬角質中間又有雙硫鍵,可增加指甲的硬度。正常指甲裡的水份僅佔7∼12%,若指甲水份過少(低於18%),指甲就會變得很乾、易脆;若水份過多(超過30%),指甲就會變軟,呈白色貌。 指甲的生長週期 從懷孕第9週開始,胎兒的指甲組織(甲母質)開始生長,到第15週可觀察到胎兒的指甲甲片持續往前生長,因此可看到新生兒的指甲是發育完整的。從指甲的生長速度上來看,一般成人的手指甲生長速度為每月長3.5mm,指甲整片換新約需半年時間。腳指甲的生長速度為每月長1.5mm,整片換新約需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通常處於成長期的孩子和懷孕中的女性,指甲會生長得比較快。 觀察指甲留意特殊狀況 透過指甲可觀察一個人的健康狀態。一般幼兒的甲床是粉紅色的,指甲呈半透明樣,表面光滑,甲半月清晰明顯,且顏色和甲床比起來會稍微白一些。新生兒指甲的甲半月比較不明顯,部份寶寶剛出生時會有匙狀甲(指甲像湯匙的形狀往上翹,特別是大拇指)、杵狀甲(指甲角度朝下彎曲,且末梢指節似鳥嘴形)現象。匙狀甲通常隨著年齡越大而漸漸改善,若依舊持續有這種情形,則要注意是否有貧血症狀;杵狀甲通常是家族遺傳的表徵,罹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同樣會有這種情況,必須特別留意。另外,10歲以下的孩子指甲較脆弱,手部的拇指及大腳指容易出現一層層的分裂,推究原因多為喜歡吸吮手指、咬指甲、無法精準使用手部的力量(抓取硬物時使指甲受傷)、用到手的機會較多(例如:玩玩具)以及缺乏某些營養素(例如:鐵、鋅、鈣等),建議可多補充富含維生素H的食物(例如:蛋黃、豬肉、雞肉、黃豆、水果以及核果類等)。 嬰幼兒常見的指甲問題 ü 灰指甲 ü 系統遺傳疾病造成的指甲變化 ü 皮膚病造成的指甲變化 ü 嵌甲 ü 甲溝炎 常見的13種指甲異常狀況 1. 灰指甲 若寶寶的指甲呈灰色,就要留意是否為黴菌感染。大部份的情況是患有香港腳,因香港腳大多沒有症狀,也不會搔癢,罹患後容易延誤治療,久而久之,指甲漸漸變成灰色。情況嚴重者還會有甲溝炎、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引發敗血症而死亡。通常寶寶罹患灰指甲多半是因為家中成員有香港腳或灰指甲而被傳染,建議發現後要及早就醫,避免症狀繼續惡化。 2. 指甲出現白色橫線 這種橫條白色線出現在指甲上約有1∼2mm寬。因生產過程對寶寶來說就是一種壓力,因此約九成的新生兒在2個月大時可發現指甲有這種情況。除了產程壓力,其餘多半是因為有重大身體不適或營養不良(缺乏鈣、蛋白質、維生素B3),造成指甲短暫停止生長所造成的。當重大疾病發生的當下(例如:發高燒、嚴重嘔吐等)並不會發現指甲上有橫白線,約過一至二個月它才會顯現出來。大一點的寶寶若指甲出現橫白線,代表數月前曾罹患過需要住院的重大疾病(例如:腸病毒),更嚴重者指甲甚至會斷裂(例如:腸病毒71型、克沙奇病毒等)。 3. 匙狀甲 Ø 正常變化(寶寶指甲生長的必經歷程)。 Ø 缺鐵性貧血、缺乏維生素B2、B3、C。 Ø 其他罕見系統疾病。 4. 杵狀甲 Ø 家族遺傳。 Ø 先天性心臟病。 Ø 缺碘。 5. 指甲表面凹陷 Ø 乾癬、溼疹引起。 Ø 異位性皮膚炎。 Ø 圓禿。 6. 軟甲(指甲軟、脆弱) Ø 缺乏維生素A、B6、C、D。 Ø 低血鈣。 Ø 嚴重營養不良。 7. 甲床分離 Ø 缺鐵性貧血。 Ø 缺乏維生素B3。 Ø 細菌感染。 Ø 外傷。 Ø 頻繁接觸到水。 8. V型隆起 此種情況在嬰幼兒的指甲上相當常見。通常在指甲表面會出現朝中心收斂的隆起。引發原因目前未明,但長大後會自行改善。 9. 點狀白甲 Ø 外傷(例如:手指被壓傷)。 Ø 罕見遺傳疾病:每一隻指頭都出現白甲。 10. 線狀白甲 這種情形和前文所提到的橫白線的情況不太相同,橫白線是因指甲停止生長造成的,會有輕微凹陷貌,且在每一根手指頭上都可發現。而線狀白甲不影響指甲表面,只是顏色變白而已,常見原因為低血鈣及缺乏維生素B3。 11.縱向黑甲症 此種指甲問題和膚色人種相關,最常見於黑人。0∼3歲的黑人約2.5%的人有黑甲症,超過50歲則將近96%的黑人都有,罹患率是隨著年紀而增加。除了黑色素活躍這項原因,也和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D相關。 12.指甲邊緣出現小脫皮 指甲邊緣出現脫皮或甚至有肉刺,通常是因過於乾燥、反覆潮濕乾燥循環、角質層代謝不正常或外傷導致。常見於有咬指甲習慣的孩子和經常做家事的女性。脫皮情況嚴重者可能是有免疫方面的疾病(例如:皮肌炎)。若發現有小脫皮或肉刺情形,切記不要隨意拉扯或用力扯斷,以免造成傷口流血甚至因感染導致甲溝炎。建議用指甲剪或小剪刀去除肉刺的游離端,並加強手部保護動作(例如:擦乳液保濕)。 副食品要適時添加,避免罹患缺鐵性貧血 母乳雖富含豐沛營養,但隨著寶寶的成長,還是必須攝取其他食物以獲得各種營養素。倘若母乳寶寶超過6個月大都還沒有吃副食品,便很容易有缺鐵性貧血症狀。通常嬰幼兒的甲床呈粉色,缺鐵性貧血的寶寶甲床會比較蒼白,更嚴重者會有匙狀甲現象。 寶寶的指甲要定期修剪 小寶寶偶會出現咬手指或是將手放入嘴裡的動作,很容易就把病菌吃下肚,因此保持指甲的乾淨是相當重要的。建議照顧者替寶寶洗澡時,可用紗布巾擦拭指甲末端,將污垢擦拭掉。若發現有難清除的贓物,千萬不要以堅硬的針狀物試圖挖乾淨,如此非但無法清乾淨,還易造成甲床剝離,反而更易遭受細菌或黴菌感染。另外,寶寶的指甲同樣要定期修剪,針對小寶寶可選用市面上販售的寶寶專用指甲剪或是刀面呈圓弧狀(指甲邊緣會變得較為平滑)且側面有保護套的小剪刀(剪刀末端最好有圓弧保護設計),以免寶寶不小心抓傷自己或是亂抓物品造成指甲斷裂甚至流血。 徐嘉琪 學歷:中國醫學大學醫學系畢 經歷:成功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專科醫師    日本岐阜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訪問研究    中華民國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 現任: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

如何讓寶寶睡眠更好眠

2013年03月15日
公開
171

照顧嬰兒真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要注意的事情很多,其中睡眠對於寶寶,由其是新生兒的健康成長最為重要。年齡越小,需要的睡眠時間就越長。嬰兒除了吃奶之外好像大部份時間都在睡覺,但對大人而言卻毫不輕鬆。缺乏經驗的年輕父母常常在寶寶哭鬧聲忙作一團,疲憊不堪。想要確保孩子舒適入睡,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留心寶寶睡前徵兆 揉眼睛、哭、打呵欠、甚至是不停的抽動,都可能是新生兒睏倦的跡象。一旦嬰兒出現這些舉動,應讓他休息,避免寶寶因為不能獲得充分休息而過度疲累,反倒很難入睡。而大一點的學齡前兒童想睡覺時,也會出現動作笨拙、愛黏人(例如堅持要人抱著)與過動的傾向。 寶寶餵食、休息,然後小睡 嬰兒在餵食完後就睡著是很正常的。無論是餵母乳或使用奶瓶餵奶,都有助於讓親子關係更緊密。但這樣久而久之當寶寶成長至稍大一點時,餵奶恐怕會變成唯一能幫助他入睡的方法。因此,在餵奶之後,不用急著讓他進入睡眠狀態,稍微留一小段空檔時間,幫他換尿布或是說個故事給寶貝聽。 讓寶寶專心休息 照顧者的習慣、情緒、背景文化、生活步調也會影響寶寶的睡眠狀況。讓寶貝專心休息,儘量不要讓他的睡眠狀態受到外界的打擾,以便孩子能得到規律與完整的睡眠。 幫助寶寶建立規律的睡眠時間作息表 嬰兒的睡眠時間很長,初生嬰兒一天的睡眠時間將近有二十個小時,只在餵奶與換尿布時醒來;成長至稍大一點後,他們白天所需的睡眠量會變少。 一般而言,嬰兒一到三個月大時,約需十五個小時,兩歲是十三個小時,三歲為十二個小時,學齡前的兒童睡十小時,到青春期約八到九小時。年齡愈小的寶寶,睡眠循環就愈頻繁;也就是說,不管白天或晚上總是很快的睡著,又很快的醒來。 但 隨著寶寶長大,白天的睡眠時間逐漸縮短,三個月以後,逐漸出現白天醒來、晚上睡覺的規律。嬰兒六個月以後,平均白天只會小睡二到三次,可以連續睡十到十二小時。在成長至足歲時,白天的小睡次數只有一至二次,夜間睡約十一個小時。 而「日夜顛倒」的寶寶大多數白天睡眠時間較長,應逐漸減少白天的睡眠時間。例如,每天提早十五分鐘到半小時把寶寶叫起來,下午提早讓寶寶睡午覺,傍晚可以陪他玩一些較為消耗體能的活動,洗過澡,喝過牛奶後,讓他玩一些較溫和或靜態的遊戲,每天提早讓寶寶準備就寢,並且在寶寶就寢時同步營造睡覺的安靜氣氛。 因此,父母幫寶寶定出每日規律的睡眠時間,儘量避免讓寶寶在傍晚之前的時段小睡,以便讓他到夜晚就寢時間,再進入甜美夢鄉,孩子夜晚會更好眠。 父母的心態與調整 嬰兒出生幾週後,不必等他完全熟睡才把他放下來。讓他自己學習如何入睡,不靠大人的抱抱哄睡、搖籃催眠以及餵食。這樣他才能學會如果睡眠中途醒來,要如何再度入睡。 另外,父母親在面對寶貝睡眠中發出的各種聲響,其實無須過度緊張,立刻衝進嬰兒房,儘量平常心對待即可,除非有安全性的疑慮、姿勢不舒服或者需要餵食,否則,對於寶寶來說,打噴嚏、打嗝、啜泣、嘆氣,甚至是偶爾發出的嘎吱尖叫聲等,都是正常的。騷動和哭泣很可能表示寶貝正漸漸平靜下來,快要睡著了。建議可暫且等待一會,觀察他是否真有任何不對勁的情況,再做適當的應對。 確保寶寶睡眠空間的安全性 嬰兒與父母同床,母親常會摟著嬰兒邊餵奶邊睡,疏忽乳房會堵住嬰兒鼻部妨礙嬰兒呼吸的風險;有時母親熟睡後,不自覺地翻身將手部壓在嬰兒的臉部而引起嬰兒窒息。 所以,提供寶寶安全的休息睡眠空間,嬰兒應該獨睡在嬰兒床上,將嬰兒放在大床睡的家庭,嬰兒應與父母分開棉被睡,並與父母中間有一定距離。且在床邊還應有防護措施,以免嬰兒從床上跌下。 且務必讓嬰兒保持仰睡姿勢,以防猝死意外。此外,為減少環境可能存在的過敏源且預防窒息,應避免放置毛毯、填充動物玩偶、枕頭、軟墊等柔軟的物件在寶寶睡覺的地方,並且避免讓寶寶與其他大孩童或寵物一起睡覺。 其實父母的生活越規律,寶寶也越容易培養規律的作息。用點心去瞭解寶寶的習慣,下一些功夫調整自己和寶寶的生理時鐘,相信就能創造雙贏的局面,輕鬆地陪寶寶快樂長大。

秘笈!0∼3歲寶寶動作發展訓練大公開!

2013年03月15日
公開
65

「我的寶寶已經十個月了,怎麼還不會爬呢?會不會有動作發展遲緩呢?我的寶寶玩玩具都不持久,會不會是個過動兒呢?」孩子呱呱落地後,從一個不會說話只會哭的嬰兒,逐漸會對著人笑、會爬、會坐、會站、會跑,或說話等等。這一連串的變化,不禁讓家長們充滿感謝與驚喜。然而,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免擔心孩子是不是發展正常?是不是需要更多的刺激與協助? 我們來看看,到底0∼3歲的寶寶,動作發展的軌跡及順序為何?以及該如何輔以怎麼的玩具或游戲,可以幫助孩子動作發展更協調呢?我們請兒童職能治療師張旭鎧(阿鎧老師)來解答! 阿鎧老師提醒,因為每個寶寶先天能力和環境經驗不同,所以每個寶寶的發展速度也會不同,但發展的順序軌跡卻是相同的,所以家長們不必太擔心寶寶是不是發展過慢,只要發展順序相同,速度慢或快是無仿的,父母不用過份擔心! ● 0∼3個月 寶寶在新生兒時期⋯⋯,最喜歡踢腳跟揮手,而且,在這個時期的寶寶,無論是躺在床上,或是趴著時,都能夠將頭抬高,以及轉動頭。此外,一個月大時,寶寶躺在床上能夠自由的踢腳或踢小腿,側躺的時候,可以自己翻成仰躺。此時,如果家長可以多陪伴寶寶、跟寶寶互動,讓寶寶充分活動雙腳及雙手,對未來寶寶動作發展的基礎有很大的幫助喔! ● 3∼6個月 寶寶這時已經可以從躺著,翻成趴著,趴著的時候可以用手撐起身體,且對眼前的事物極具好奇心,會伸手抓眼前的東西,但因為手部功能發展尚未完全,僅能夠用手掌抓取物品,尚無法使用手指。所以,這時候可以給寶寶多一點的物品刺激,讓寶寶伸手抓取東西,是訓練寶寶手眼協調的好時機。 游戲�抓抓樂 玩法�在寶寶活動範圍吊一些鮮豔的玩具,引起寶寶好奇心。因寶寶手部發展尚未完全,五指尚無法抓取物品,所以這時主要是給寶寶刺激,為接下來的抓取動作做準備。 ● 6∼9個月 這個時候,寶寶已經會坐著及爬行了,人家常說「七坐八爬九發牙」就是在這個時候發展,寶寶可以自行從「躺到趴到坐到爬」,不過剛開始,寶寶因為手腳力氣不夠,加上手臂伸直的力氣發展較早,因此寶寶一開始爬行通常會先向後爬,等到手腳有足夠力氣後,再往前爬。此外,6∼9個月的寶寶會運用手指頭抓取物品,所以這時可以盡量讓寶寶適度的從躺著,再爬起來,然後抓取物品,啟發寶寶手眼協調,及手部發展的能力。 游戲�抓抓樂進階版 玩法�在寶寶活動範圍吊一些色彩鮮豔的玩具,試著讓寶寶伸手去抓取。為了抓到玩具,寶寶不但會主動伸出小手,也會調整自己的位置,是訓練他們平衡、協調的好時機。 ● 9∼12個月 寶寶在這個時期,已經可以慢慢站立了。他們雙手藉著扶著輔助物品可以站立,且能做出上下彈跳的動作,也可以扶著輔助物走幾步路。所以,很多寶寶在這個時候,聽到音樂,會開心的彈跳雙腳跳舞。 游戲�搖搖樂、敲敲樂 玩法�當寶寶躺著時,父母可以拿著搖晃可以發出聲音的玩具逗弄他,誘使寶寶拿取,當寶寶拿著搖鈴時,父母可以輕握著寶寶的手,鼓勵他自己搖晃。或者,讓寶寶拿兩顆球互敲或兩物品互擊,訓練寶寶四指握物品的協調性。 ● 1∼1.5歲 這個時候,寶寶的手部發展漸漸穩定,力氣也越來越大,所以他們會想要丟東西,這時可以拿球或玩具,讓寶寶丟,也可讓寶寶感知空間的距離感。此外,讓寶寶試著拿小積木互疊,也可以訓練其兩隻手的平衡協調能力。 游戲�堆積木 玩法�拿色彩鮮豔的小積木,讓寶寶一個堆一個,只要寶寶堆疊成功,父母應拍手或開手讚美孩子,讓孩子更有信心。 ● 1.5∼2歲 這個時候小寶寶的手部跟腳部發展越來越好,他們已經可以藉著扶持上下樓梯,而且會倒退走。此時的訓練應該是著重在更精細的動作協調,比如:讓寶寶試著把物品投入相同的形狀中,此舉對寶寶的精細動作,及認知協調都有很大的助益! 此外,這個時候寶寶開始會走路,有許多家長疑問:「到底應不應該讓寶寶坐學步車?」其實許多家長購買學步車原因不外乎方便照顧,更不乏認為它可以幫助孩子快點走路,但研究指出,學步車其實沒有幫助孩子走路的功能,而且如果寶寶太早使用,因為寶寶的肌肉骨骼尚未發展完全,恐會影響寶寶日後的骨骼發展。所以,學著走路,還是讓寶寶自己摸索學習最好。 游戲�投硬幣 玩法�拿一個撲滿,讓寶寶把硬幣一一投進去,待寶寶能力進步後,再輔以不同的形狀讓寶寶配對,或者把不同形狀的物體擺在一起,讓寶寶挑出正確的形狀配對。 ● 2∼2.5歲 孩子這時候可以跑步啦!也可以轉彎、繞行,且不容易跌倒。此時期的訓練重點是更精細的動作,比如可以讓寶寶學習串珠子,因為串珠子牽涉到許多動作的分解,如果寶寶可以順利串珠子,代表寶寶精細的協調能力又更上一層樓了,別忘了給他一個大大的鼓勵喔! 游戲�串珠子 玩法�準備一條繩子跟珠子,讓寶寶試著拿著繩子,把珠子一一串進去,訓練孩子注意力及協調性。 ● 2.5∼3歲 這個時候,寶寶可以協調的吃飯、喝湯及寫字了。除了可以讓寶寶學著騎三輪車,訓練其手、腳、身體的協調;此外,可以利用摺紙的游戲,訓練手眼協調及兩側對稱的能力。如果孩子對稱協調能力不夠,即無法兩邊一起動作,往後的喝湯、吃飯、寫字等需要兩邊以上的協調動作,便無法順利進行。 游戲�對摺紙 玩法�準備色彩鮮豔的色紙,讓寶寶學習角對角對摺,如果孩子能力許可,也可以發展進階版的摺紙游戲,摺出三角型或正方形,訓練寶寶手眼協調,及兩側協調的能力。.

寶寶怎麼吃才是好?新手媽媽好煩惱!

2013年03月14日
公開
86

寶寶怎麼吃才是好?新手媽媽好煩惱! 根據一項調查的數據,有31%受訪媽咪表示,寶寶吃副食品後會有脹氣或腹瀉情形;將近17%出現便秘;7.1%皮膚起疹子;3%曾經出現嘔吐,因此,如何適應副食品,都是新手媽媽的共同煩惱! 對寶寶來說,一歲之前最需要的是熱量,而澱粉是最主要的熱量來源,其它的菜類、豆類、蛋白質食材,其實都是讓寶寶適應除了牛奶,其他不同食物的味道及口感。那麼寶寶從幾個月可以開始吃副食品?小兒科醫師表示,四至六個月可以開始吃,每週添加一種新的食物,注意有無過敏情形,建議親手做副食品,不要買外面的。寶寶吃副食品時,奶量以及副食品的量該如何調配?營養師說,其實奶量不需要刻意減少,餵副食品以後,如果奶還喝的下就繼續喝,喝不下寶寶自己會減少。 副食品中除了澱粉之外,蔬菜、海鮮,其實都是給寶寶適應口感和味道,不過這當中有些禁忌,帶殼類的海鮮需盡量避免。至於該如何分辨寶寶是否對海鮮過敏,要注意觀察孩子身上有沒有長疹子,尤其是嘴巴附近或身上,或是大便有血絲,拉肚子,都有可能是食物過敏的反應。另外,跟正常母乳稀便辨別的方法是:食物過敏腹瀉的稀便,因為沒有被腸胃充分消化吸收,大便偏酸,一接觸屁股很快就紅起來,甚至出現尿布疹。 如果你的寶寶是屬於過敏體質,有些水果也盡量要避免,包括:芒果、蕃茄、草莓、香瓜、橘子,不過其實也不需要太擔心,這些只是可能引發過敏,不見得是絕對,醫師也說,寶寶在四到六個月可以開始吃水果,但需注意水果熱量並沒有澱粉類高,不應太過依賴;台灣水果很甜,吃太多小心果糖不耐(滲透壓太高);吃火龍果會出現假血尿勿驚慌。而水果中的纖維質有助於孩子適度的訓練咀嚼力,如此能讓牙齒與肌肉得到適度的訓練發展,還可以增加滿足感,避免攝取過多的食物。

異位性皮膚炎

2013年03月13日
公開
99

異位性皮膚炎 採訪╱施娟娟 諮詢╱臺大醫院小兒皮膚科主治醫師 戴仰霞 寶寶長疹子是常有的現象,不過如果你家寶貝屬於過敏體質,而且長疹子的部位極癢,還不斷復發,那麼就要小心寶貝有異位性皮膚炎! 台大小兒皮膚科主治醫師戴仰霞表示,中央研究院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六到十二歲的兒童當中,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約為5.28%,她表示,因為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會集中在嬰幼兒時期,因此她預估,在零到六歲寶寶這個族群當中,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約為10%,也就是每十個寶寶就有一個寶寶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所以,爸媽們可得好好了解這個疾病喔! 異位性皮膚炎屬於遺傳性的體質,患者會對常見的東西產生過敏。一旦過敏導致病症發作,通常會有下列症狀: 1. 奇癢無比。 癢,是異位性皮膚炎必備的一個症狀,所以有此症的寶寶,常會抓皮膚,而手部動作發育尚未成熟的寶寶,則會因癢到受不了導致身體動來動去。尤其在夜深人靜時,皮膚癢的感覺會特別明顯,而身體在蓋了棉被較溫暖時,也會覺得較癢。,因此,寶寶容易在睡覺時搔抓發癢部位。 另外一種說法是,人體本身分泌的類固醇在白天的量較多(當人類面臨緊張或突發狀況時,身體會分泌類固醇這種物質,用來應付這些狀況),到了晚上,分泌的量減少,自然就會覺得比較癢。 戴仰霞醫師表示,癢是所有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都會有的症狀,而其下的三個症狀中,只要具備了兩個情況,就可確定是異位性皮膚炎。 2. 特定部位出現紅疹。 異位性皮膚炎通常有幾個典型的皮膚發炎、起疹子的部位。就嬰幼兒來講,臉是好發部位,臉的兩頰會發紅,之後則可能擴散到手肘外側與膝蓋前方。初期的皮疹會出現在手肘外側,一、兩歲大以後,皮疹會慢慢移轉到手肘內側。因為此病症與抓、摩擦有關係,因此尿布包覆的部位不會有皮疹。有的時候頭部還會有類似頭皮屑的東西,或是耳朵耳垂裂開出現碎屑。 一般來說,寶寶皮膚發炎初期會像長了一粒粒的痘子,或是有流湯流水狀況,如果一直沒有處理,皮膚會有結痂樣,並呈塊狀,且因長期搔抓而使皮膚變厚變硬。 3. 不斷復發。 寶寶的皮膚發癢、長疹子的狀況可能常常會復發。在台灣,患者一年四季都有發作的可能。在夏天,大量的汗水會刺激皮膚,而冬天則是因過於乾燥而發作。 4. 過敏體質。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過敏疾病,如果寶寶本身患有過敏性鼻炎,或是氣喘,那麼也可能會有異位性皮膚炎。 皮膚起疹子就是異位性皮膚炎嗎? 戴仰霞醫師表示,在嬰兒期常見的皮膚疾病尚有脂漏性皮膚炎、嬰兒期溼疹與接觸性皮膚炎,這些皮膚疾病發作時,容易與異位性皮膚炎混淆,不過有一個最關鍵的辨別方式,那就是這些皮膚病很少像異位性皮膚炎般不斷復發。 嬰幼兒時期的脂漏性皮膚炎好發部位在臉、頭,也就是皮脂腺分泌較旺盛的部位,而且皮屑看起來會黃、黏,通常寶寶的脂漏性皮膚炎在四個月大之後就會自行好轉,假使四個月之後仍然有皮膚發炎現象,就要懷疑是否有異位性皮膚炎。 另外,當嬰兒的皮膚接觸到刺激物,就容易產生接觸性皮膚炎,包括嬰幼兒的口水、不當的皮膚保養用品等,對寶寶的皮膚都是刺激物。 怎麼治療呢? 戴醫師表示,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有多種病因與臨床症狀,因此治療方式會多管齊下: 1. 治療濕疹:開立局部塗抹或口服的類固醇,或是非類固醇藥品。 2. 止癢:使用止癢塗劑,或是服用口服抗組織胺幫助止癢。 3. 殺菌:局部塗抹或口服抗生素,尤其是殺金黃色葡萄球菌。 4. 保養皮膚:通常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膚質較為乾燥,只是乾燥的程度不一,而疾病發作時皮膚會更乾燥。乾燥的原因是患者的皮膚缺乏某些脂質,使得皮膚無法形成有效的屏障,水分容易蒸發,而且防止外界的感染物質或是細菌進入的功效也會降低。 有鑒於皮膚本身缺乏某些脂質,因此必須適度保養皮膚,加強皮膚保濕以及對抗外來細菌、感染源的能力。一般而言,尿素軟膏或是凡士林都可幫助皮膚建立良好的屏障。 通常,病情輕微者,就醫治療後,七到十天就可痊癒;中度病情者,三個禮拜約可痊癒90%;皮膚已經發生硬且厚皮狀態的嚴重患者則 須與 醫師配合三到六個月。 用類固醇真的不好嗎? 戴仰霞醫師表示,許多家長擔心類固醇會對寶寶造成不良影響,要求醫師不要讓寶寶使用類固醇。但醫師強調,只要遵照醫囑,且不濫用類固醇,不必擔心產生副作用,尤其是症狀嚴重的寶寶,如果不使用類固醇,病症永遠處在好一半的狀態,就像火永遠滅不盡一樣,反而會更糟糕! 戴仰霞醫師表示,類固醇依效果共分為七級,通常臉與臀部使用的屬於極弱效;而手掌或腳底才可能使用到強效的類固醇,目前亦有專為嬰兒設計的類固醇用藥。再者,因為80%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屬於輕度病情,向小兒科醫師就診時,醫師開立弱效的類固醇即可控制病情。 假使寶寶的寶寶經常反覆發作,或是發作的面積很大,皮膚變硬、厚,就應尋找 皮膚科 醫師, 皮膚科 醫師會針對不同的皮膚部位、症狀與輕重程度,還有寶寶的膚質與氣候狀況來決定使用什麼樣的類固醇藥物。一般來說,非類固醇藥膏或藥劑較慢見效,一旦遇到病情嚴重者,通常需先使用類固醇控制病情。 戴醫師強調,擦藥的的時候只要輕輕地擦上薄薄一層即可,不要塗抹過多或用力按摩,同時只要遵照 皮膚科 醫師的醫囑,連續使用類固醇(中級以下)十四天通常不會有副作用,也不會經血液吸收而影響內分泌。使用類固醇會產生副作用通常是因為濫用藥物,或是未遵照醫囑使用,例如,把擦身體的類固醇藥膏拿來擦臉,那就危險了!另外,如果寶寶擦了類固醇而病情沒有改善,醫師也會考量使用其他類固醇產品或非類固醇產品。

解決寶寶便秘問題這樣吃

2013年03月12日
公開
90

最困擾媽媽的就是寶寶的排便問題,有的時候2∼3天才排一次便,有時一天又排便十多次,有時候便性又硬又乾,有時卻又稀又糊,有時顏色變成墨綠色或夾雜有白色小顆粒等等,這些問題常搞得初次當媽媽的人不知所措。 喝母乳的寶寶便性以軟、糊狀為主,次數會比喝嬰兒奶粉的還多。台灣近幾十年來,用嬰兒奶粉哺育嬰兒的比例較高,所以許多人對喝母乳的寶寶便性已經淡忘了。近年來推行母乳運動,喝母乳呈現稀稀糊糊的便性反而造成年輕媽媽或奶媽誤解成腹瀉而想要換成配方奶,這是不正確的判斷,媽媽一定要理解喝母奶和配方奶便性的極度差異。 正常的排便 初生寶寶或喝母乳寶寶排便次數會較多。假如寶寶2∼3天才排便一次,但是便性呈軟性,而且寶寶精神狀況都很好,也沒有哭鬧不安的狀況發生,這可能是寶寶的消化吸收較好,或者是整體喝奶量較少,所以消化後的殘渣自然減少,這時候媽媽可以不必擔心。但若是伴隨寶寶睡不安穩,而且時常無故哭鬧不休,就該帶給醫生診斷。而寶寶正常的排便顏色是黃色、土黃色、墨綠色或混有白色小顆粒都算正常。 寶寶怎麼樣算便秘 便秘是相當令爸媽頭大的狀況。有人說排便不易就是便秘,有人說1週排便少於3次才是便秘,到底寶寶多久沒大便才算便祕?寶寶每週排便次數少於三次或三天以上不排便且便性是乾、硬,伴隨排便困難等症狀就是便秘。但基本上,寶寶是否有便秘現象,是以大便的性質為標準,大便次數的頻繁與否,只是參考,對於寶寶而言,最好的大便軟硬度是像牙膏般,太軟或太硬都不盡 理想。 便秘的原因 高濃度的蛋白質 用配方奶哺育的寶寶在出生1個月內較容易產生便秘,這是因為嬰兒奶粉的蛋白質量是固定的,而母乳的成分會隨著適應寶寶的成長而有所改變,寶寶如果攝取過高濃度的蛋白質就容易引起便秘。帶有白色顆粒的糞便是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質,屬於正常便,喝嬰兒奶粉的寶寶較易發生。食用母乳的寶寶便秘情形很低,若媽媽飲食失當,可能也會造成寶寶便秘,這時請媽媽即時調整飲食,多吃高纖食物,應該就能緩解寶寶便秘情況。 寶寶便秘的其他因素 其他像是遺傳體質、水份攝取不足、纖維攝取太少、腸道功能失調、天生器官結構異常如腸道閉鎖、生活環境突然改變、情緒不佳、藥物使用失當等,都會造成寶寶便祕。幸運的是,多數寶寶便祕的狀況只要經過飲食調理、生活習慣調整就能改善。當然,若寶寶的便祕狀況一直不見好轉,就一定要帶寶寶看醫生,請醫生進行專業判斷和檢查,看看便秘是否因疾病造成,例如甲狀腺功能低下、先天性巨腸症等。 便秘可以這樣做 補充水份 出生一個月內的寶寶可以多補充水份或調整泡奶的濃度(比平常調奶濃度多添加半湯匙嬰兒奶粉),2個月以上的寶寶可給予新鮮稀釋果菜汁,或者早晨餵奶後輕輕按摩腹部幫助腸胃蠕動以利於排便。6個月以下的寶寶,如果有便秘的情況,要注意確保他們飲用足夠的水分。 例如10公斤以內之幼兒,一日內的水份總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要喝100ml的水,10∼20公斤的幼兒則每公斤體重需要50cc的水量,最後再外加1000c.c., 20公斤以上的幼兒則每公斤需要20c.c.的水量,最後再外加1500c.c.。 更換奶粉 如果喝配方奶粉的寶寶,5∼7天以上才解一次大便,且解出的是硬便,可以考慮其他蛋白質含量較低的奶粉,或是有添加膳食纖維的奶粉,因為多吃蛋白質或脂肪,糞便會較硬。 多攝取蔬果 超過6個月以後,可以多吃蔬菜水果來獲得足夠之纖維素,適度的運動與養成定時的排便習慣,皆有助於改善幼兒便秘的情形。如果寶寶不愛喝白開水,可以給予稀釋蔬菜汁和稀釋果汁,稀釋一倍以上,含渣最好,以提高水份與纖維含量。 10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讓他吃些水果,如香蕉、木瓜等。如果寶寶的便秘不是疾病所引起,盡量讓寶寶少吃容易產生硬便之食物,如芭樂或蘋果。食用食物以高纖為主,如全榖類的麥片、糙米粥、蔬菜及水果,食物纖維會使糞便中的水份增多,並促進腸道蠕動。避免攝取過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肉類、奶油、油炸物、冰品、巧克力、蛋、起司),因為這些食物,胃部排空的時間較長,無法促進腸道蠕動,比較容易造成便秘,應避免攝取。如果寶寶排斥吃蔬菜,可以將蔬菜及少許肉類剁細,煮成什錦粥,增加纖維質攝取。 便秘嬰幼兒怎麼吃 多攝取纖維質 已經可吃副食品的寶寶,要多吃富含纖維質的蔬菜、水果、豆類、堅果雜糧類,如高麗菜、小白菜、菠菜、絲瓜、番薯葉、香蕉、番薯、木瓜、草莓、水蜜桃、番茄、火龍果、黑棗、紅豆、綠豆、芝麻等。但是特別要注意的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只能喝流質、半流質的果汁,例如水梨汁或蜜棗汁。 減量攝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無法促進腸道蠕動,較容易產生便秘,寶寶若出現便秘狀況,要減少這類食物如牛肉、豬肉、奶油、蛋、起司、巧克力等的食用量。 適量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改善便秘,可適量補充,但也不是非食用不可,調整飲食,多吃高纖食物才是正確的作法。另外,益生菌的攝取量視每個寶寶的情況而定,食用前建議先像醫生諮詢。 其他改善便秘的好方法 1.適量運動:運動可強化腹肌力量、促進腸道蠕動,對於改善寶寶便秘很有幫助,尤其是身體前後彎、轉腰動作,特別能加速腸道蠕動。爸爸媽媽平時一定要讓嬰幼兒多爬、多走、多蹲、多滾、多跑、多跳,並進行適度的戶外運動,如玩球、騎車。 2.按摩:用掌根從寶寶的右下腹開始,以順時針方向推揉10分鐘,一天約2∼3次,可緩解便秘不適。手指沾嬰兒油在寶寶肛門處按摩,也有助於寶寶排便。 課外補充:寶寶便秘時飲食要注意 水份補充不能少:無論是還在喝奶的新生兒,或已經可吃多樣食物的嬰幼兒,出現便秘傾向時,爸爸媽媽一定要確保他們飲用足夠的水份,水份可使大便變得柔軟。副食品寶寶若不喜歡喝白開水,建議提供稀釋1倍以上的果汁如黑棗汁,連同果渣一起,效果更好。 配方奶寶寶必要時換低蛋白質奶粉,蛋白質會讓糞便較硬,喝配方奶的寶寶若常解出硬便,可考慮更換蛋白質含量較低的奶粉。 番石榴和蘋果雖然也富含纖維質,但容易產生硬便,寶寶便秘期間不宜食用。 .

家有肌肉張力不足的孩子

2013年03月11日
公開
61

育兒生活 2月號 NO.273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王宏哲 彰化基度教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陳宜男 你家的寶貝是否像隻「小懶蟲」,連從房間到客廳都要媽咪抱,不肯自己走?站著喜歡靠牆,能坐就不站,能趴就不坐?亦或是走路經常跌倒、扭到腳踝,遊戲時也容易傷到手腕?寶貝真的只是單純的懶惰嗎?如果是這樣,為何又會受傷?小心!這很有可能是「肌肉張力不足」的徵兆喔! 我家有隻「懶惰蟲」! 許多父母在孩子7、8個月大、開始發展坐和爬的動作時會感到很疑惑,自己的孩子為什麼坐起來搖搖晃晃、也不愛主動爬行,甚至大一點以後,坐姿不良、坐不久、站不穩,走不遠、跑不快…等問題接二連三地出現,用白話來形容,就是「肌肉比較沒有力氣」,而在感覺統合領域裡,它的專業術語就叫作「肌肉張力不足」、或「低肌肉張力」! 「肌肉張力」是什麼? 「肌肉在不刻意出力的狀況下,還能讓身體維持一定的姿勢」的一種機制,就是所謂的肌肉張力,舉例來說,當我們站著的時候,不需特別用力就可以維持站姿,靠的就是肌肉張力。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王宏哲指出,人體神經組織主分成中樞神經系統和周邊神經系統,而肌肉張力就是受中樞神經系統的大腦調控,如果大腦的功能訊息處理不佳,甚至有結構上的問題,成長中的孩子,肌肉張力就可能出現過高或過低的現象,進而影響姿勢維持與活動效率、日常生活功能以及學習狀態。 適當的肌肉張力除了可以使肌肉更有效率地出力,還能夠保護骨骼,王宏哲老師解釋,因為骨骼是身體的最後一道防線,支撐身體絕大部分的重量,而肌肉的收縮功能較佳,能夠吸收、分擔這些重量,因此肌肉張力正常、肌耐力佳的人,骨骼往往也比較健康。 然而,肌肉張力也可能因為先天遺傳或後天環境的因素,而出現過高或過低的現象,過高的張力猶如人在緊張時身體會緊繃、僵硬一般,會使寶寶活動困難,而過低的張力則如同生病時全身軟綿綿一樣,讓寶寶全身彷彿綁了千金重的鐵塊,使不上力。 肌肉張力vs.肌肉耐力 王宏哲老師指出,肌肉耐力是指「一組肌肉維持某個姿勢或動作的時間可以持續多久」,就像賽跑中的「長跑」一樣;而肌肉張力則是受到中樞神經大腦的影響,有點類似「短跑」,有些人天生就跑得快,不太需要經過大量訓練獲得這個能力,但有些孩子的確需要一些外界的環境刺激來促成。 如果張力正常但耐力不好,就是因為太懶惰、缺乏鍛練,例如:平時沒有運動的習慣;但是,也有部分的人天生張力就不好,他們多半耐力也不佳,因為天生肌肉就是軟趴趴,也就更不愛動了。無論孩子的張力好不好,父母都應該增加其運動量,運動能提升肌肉的耐力,讓孩子的身體發展得更好。 肌張不足的影響 王宏哲老師表示,如果肌肉張力不足,骨骼沒有一個良好的保護機制,孩子很容易發生骨骼歪斜、脊椎歪斜、脊椎側彎、下背痛、骨刺…等骨骼問題,產生「莫名其妙」的疼痛,這時很多家長會猜測:「這只是成長痛」,忽略肌肉張力不足的可能性,久而久之使得狀況更加嚴重。 長久下來,肌肉張力不足還可能導致姿勢不良、視力不良(因為姿勢不良而產生的斜視),在運動方面,孩子大動作的協調能力也會不佳(如:跳舞跳不好、跳不久、容易累),這些狀況都會引發學習上的問題。 從0歲起,Check寶寶的肌肉張力 許多爸比媽咪都是在孩子進入學齡後,透過老師的提醒,得知孩子有姿勢不良、體能表現落後…等狀況,才發現肌肉張力不足的問題。然而,王宏哲老師認為,其實從寶寶出生後父母就可以開始觀察! 事實上,1歲前是觀察孩子未來是否發展成「低肌張」的重要時期,從寶寶翻身、學坐、學爬、走路…等動作發展中就可以大概預測,因為肌肉張力較低往往會連帶使得孩子的動作發展偏慢,學趴的時候,會發現他圓滾滾的身軀撐不起來,要爬的時候好像沒什麼力氣,整個攤在地面難以移動,或是由趴轉變成蹲姿或站姿的過程,也會顯得比較笨重。 當寶寶在這些姿勢轉換的過程中,表現得似乎不是那麼順利,或是落後發展階段太多,如:6個月大還不會翻身、8個月還不會坐、9個月還不會爬,就可能得考慮他是不是屬於低肌肉張力的孩子。 判斷低肌張的指標 低肌肉張力的孩子會有哪些症狀?爸比媽咪如何觀察寶寶是否有肌肉張力不足的問題呢?我們可以從身體的不同部位來加以觀察! 頸部 □3個月以上,父母抱著時,頭部還容易東倒西歪。 □3個月以上,脖子還沒有開始「變硬」,還無法在趴姿的狀態下把脖子抬起來,並維持3∼5秒。 □3個月以上,將寶寶抱直、坐在父母腿上、離開父母的胸膛,他不能自己撐住脖子和頭部一下下,一定要靠在父母身上。 □輕推寶寶的頭部,感覺不到阻力,頭部很輕易就被推向一邊。這代表寶寶脖子的韌帶、關節、肌肉都很鬆弛,沒有力氣。 □脖子經常往前突出、頭部向前傾,看起來垂頭喪氣,沒有精神。 □不喜歡抬頭看,因為抬起頭需要用到頸部的力氣。或是稍微抬頭一下馬上又低下去。 □走路好像一直在看地板,常被誤以為走路不專心、不看路。 □由於頸部肌肉力量不夠,頭部無法維持平衡,走起路來搖頭晃腦。 □2、3歲後經常抱怨脖子很酸。 □習慣以手托腮。 □很容易扭到脖子。 背部 □翻身的動作遲遲沒有出現。 □3個月∼1歲前,將寶寶面朝下的捧起來,看他是否能夠將頭抬起、把身體直挺起來,手、腳能否伸直,背肌無力的寶寶,身體會全部向下垂墜。 □經過3個月左右的坐姿練習,到了10個月大左右,坐著還是彎腰駝背。(1、2歲以上的小朋友,彎腰駝背的姿勢更是不能常有。) 腹部 □坐姿的平衡不佳,很輕易就會被推倒。1歲時,輕推孩子,孩子不應該會倒,如果倒得很誇張,表示孩子軀幹的力氣是比較差的。 □肚子鬆垮,坐或站著時,喜歡向後用肩膀倚靠著東西,如此一來腹部的肌肉就不用收縮,可以靠外力撐住自己的身體。長久下來,可能連帶使骨盆周圍的肌肉也沒有力氣,致使骨盆歪斜,甚至造成長短腳。 □容易下背痛,有坐不久、不耐坐的情形發生。 □身體總是靠旁邊的外物支撐,歪向一側。 不是因為累而倚靠東西 王宏哲老師表示,一般人通常會想倚靠著東西,都是因為已經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如:長時間看書),沒有力氣了,所以才需要稍微托一下腮或靠一下牆,但低肌肉張力的孩子在一開始看書的時候習慣用這樣的姿勢,即便父母加以糾正後也很快又故態復萌。 上肢 □手肘外翻,上臂和下臂不是在同一直線上(手肘伸直時,關節處呈現>180度的非水平狀態。)如此一來,在活動時便很容易受傷。 □手腕或手指往手背方向彎曲時的角度過大,有韌帶過鬆的現象,例如:大拇指屈指肌腱可下凹至接近手背。 □不喜歡爬行…等需要以手撐地的遊戲,爬行動作會較晚出現,力氣也比較差,甚至無法讓肚子離開地面,貼地爬的時間很長,或是將肚子撐起來,胸口卻又貼下地。 □玩丟、接球…等遊戲時,手腕容易扭傷。 軟趴趴才好,不容易受傷? 王宏哲老師指出,當孩子的韌帶較鬆、身體結構能夠彎曲的角度較大時,許多人會說:「這孩子的筋很軟Q,很適合練瑜珈!關節夠柔軟,一定比較不容易受傷。」錯了!剛好相反,這群人才容易受傷! 因為他們的肌肉、韌帶張力天生偏低,當要吸收一個衝擊力道的時候,例如:穿著高跟鞋跑步趕公車,一不小心、快要扭到時,一般張力沒問題的人,肌肉和韌帶可以很快把腳踝拉回來,可是天生張力較差的人,跌下去時肌肉和韌帶抓不回腳踝,就真的扭傷了!因此,天生張力較差的人,比較沒有辦法保護骨骼,這是先天上的問題,也會跟著孩子一輩子,只能找方法來預防自己受傷。 下肢 □腳伸直時,膝蓋不是往前彎而是向後頂的狀態,有「靠膝蓋卡住」來維持站姿的感覺。 □走路的耐力差,常見於女生族群,動不動就要坐推車。 □喜歡採用W型坐姿。因為這麼一來,底盤就會非常穩固,全身肌肉就能夠鬆懈,所以越常出現W型坐姿的小朋友,身體的肌肉張力就越差,甚至很有可能導致駝背。 □腳踝容易扭傷。 □足底過度扁平。扁平足的原因除了遺傳,也有另一個族群是因低肌張而造成。尤其當孩子足弓附近的肌肉還沒發展好,就讓它承受全身的重量,就有可能壓垮足弓。 □很容易跌倒。 □懶洋洋,喜歡拖著鞋子走路。從1歲6個月起就可以開始觀察,寶寶走路或跑步時是否發出很大的腳步聲,2歲以後更不可以有拖著鞋子走路的感覺。 推車一直坐,真的好嗎? 常見到許多孩子,到了3、4歲還長時間坐在推車裡,走路走個1、2分鐘就喊累,吵著要爸比媽咪抱,他們很有可能是天生肌肉張力較差的孩子,如果再加上疏於練習,這些孩子多半以後會有大動作方面的問題,例如:球打不好、跑步跑不快、跳高跳不過…等。 王宏哲老師認為,大約孩子2歲半∼3歲起,就要逐漸減少坐推車的習慣,才不會影響他們日後的動作發展,即便要讓寶寶坐推車,也要先鼓勵他們多走一些路,等到真的很累了才坐,不要孩子一吵就讓他使用推車,原則上2歲大的小朋友,走個20∼30分鐘是絕對是可以辦得到的! 其他 □不喜歡維持一個姿勢太久,動來動去,因為每個姿勢可能都讓他覺得不太舒服。 □總是喜歡趴著或躺著做事情。 □腮幫子圓鼓鼓、臉頰肌肉鬆垮、下垂,甚至2歲以後,還有流口水的狀況,日後容易產生構音上的問題。 □不喜歡咀嚼或吞嚥較硬的食物。 如何拯救「趴趴熊」? 彰化基度教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陳宜男表示,根據感覺統合理論,對肌肉張力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前庭系統」,藉由前庭系統內的耳石器官對於重力的感受,讓對抗重力的肌肉群的肌肉張力逐漸趨於成熟。除了前庭系統外,亦需要「本體覺系統」的輔助,才能順利維持頭部和軀幹的穩定度,本體覺的受器為肌梭和肌腱,當它們接收到外界的訊息後,即會透過神經傳遞到腦部,隨後腦部再回傳至肌肉以維持或改變肌肉張力。 王宏哲老師指出,造成肌肉張力不足的原因,先天及後天因素都有,屏除先天遺傳因子不談,後天環境提供的刺激量也很重要。 提升肌張的3種活動 孩子在0∼3歲正處於神經生長的黃金時期,這時最需要的就是大量的活動刺激,尤其是前庭平衡覺的刺激,王宏哲老師指出,有3種活動最能提升孩子的肌肉張力: 1.有速度的活動 例如,騎腳踏車、玩溜滑梯這類有速度的活動,能夠刺激內耳的感官受器,傳到大腦裡,再影響肌肉,其他像是帶孩子到兒童樂園裡玩咖啡杯、旋轉木馬…等,都能提供前庭平衡覺的刺激。 2.有方向變換性的活動 王宏哲老師認為,很多家長在寶寶嬰幼兒時期擔心所謂的「搖晃症候群」,所有遊戲都強調不搖、不晃、不要忽上忽下,以為這麼做對寶寶最好。其實剛好相反,因為適度搖晃可以刺激內耳裡的前庭平衡系統,使肌肉保持在正常的張力範圍裡,而缺乏這種刺激很有可能造成後天的肌肉張力不足。 因此,溫柔地抱著寶寶轉一圈、上上下下都是可行的,搖籃對孩子也很有幫助,爸比媽咪千萬不要因為坊間的不正確資訊而使寶寶缺乏這類刺激。等孩子大一點以後,盪鞦韆、跳床…等也能提供類似效果。 3.大肢體律動性活動 孩子長大以後,父母就要主動引導他們從事一些大肢體的律動,例如:唱唱跳跳,這麼做會讓內耳受器動起來,幫助前庭平衡覺整合,使肌肉張力正常。 日常生活中的訓練 陳宜男治療師提供爸比媽咪9種從日常生活中訓練孩子肌肉張力的方法: 1. 與孩子進行軀幹與四肢向上延展的遊戲,如:繩子上綁著餅乾,請他們伸展身體或墊腳尖,以口取下。 2. 在遊戲中設置爬行的關卡,如:鑽隧道、鑽桌子。 3. 上課時,在孩子胸口與桌子間夾一顆約棒球大小的軟球,如果5分鐘內沒有掉下來,就可以得到獎勵,並循序漸進地延長時間。 4. 寫字時,使用傾斜30度的書寫平台,可有效避免孩子趴著寫字。 5. 多利用黑板或白板,讓孩子以站姿或跪姿在上面畫圖、寫字、遊戲,手舉得越高效果越好。 6. 練習貼牆站立,背部、臀部和小腿貼牆,肚子內縮。 7. 在日常作息中增加跑步、跳躍的運動。 8. 手部阻力性活動可使手部的張力正常化,如:捏黏土或幫爸媽按摩。 9. 隨時提醒孩子維持正確姿勢,必要時制定賞罰約定。 王宏哲 現任: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腦科學博士班(研究進修) 經歷:台北�桃園各大保母協會小兒醫學講師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職能治療師 親子天下�Babyhome 駐站小兒醫學專家 臺大、長庚、輔大職治系生理小兒臨床指導教師 著作:《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兒童發展專家教你輕鬆學腦科學育兒法》 陳宜男

寶寶,學習咀嚼的重要性!

2013年03月10日
公開
61

寶寶,學習咀嚼的重要性! 育兒生活 2月號 NO.273 採訪撰文�陳萱蘋 諮詢�國泰综合醫院齒顎矯正科及兒童牙科專任主治醫師 楊瑞賢 許多新手爸媽以為,寶寶與生俱來就具備有咀嚼能力,認為這是人類的本能,因此,時候到了,寶寶自然就會動動小嘴、吃下固體食物,應該不需要特別注意或訓練。其實,咀嚼對於寶寶來說,可是得經過不斷學習與練習,並需要爸媽的協助,請跟著我們一起瞭解寶寶的咀嚼大事吧! 學習咀嚼是寶寶的大事! 或許此時爸比媽咪正一手抓著零食放入嘴裡,另一手隨意地翻閱的雜誌,這些輕而易舉的小動作對於大人而言,不加思索就能夠辦到,但是對於小小年紀的寶寶呢?將食物放進寶寶的小嘴裡,自己就會咀嚼了嗎? 咀嚼並非是天生本能 許多爸媽誤以為咀嚼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所以很少注意寶寶的咀嚼學習。其實,咀嚼是需要學習的!一個孩子從吸吮的乳汁到咀嚼、吞嚥各種類型的食物,需要慢慢累積咀嚼的經驗,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學會正確的咀嚼方式。 國泰综合醫院齒顎矯正科及兒童牙科專任主治醫師楊瑞賢指出,當孩子咀嚼食物時,需要動用舌頭、嘴唇、牙齒、臉部肌肉…等各部分的良好配合,才能順利將食物磨碎或咬碎。倘若爸比媽咪在孩子發展過程之中並未提供適當的食物讓孩子練習咀嚼,可能造成許多問題。 到底咀嚼對於孩子有何重要性呢?請專業醫師為新手爸媽來分析與探討: Point1、攝取多元營養 利用牙齒磨碎食物是咀嚼最基本的解釋,咀嚼除了能夠將食物磨碎,容易下嚥之外,咀嚼也能使得食物與唾液充分結合,幫助食物消化,就是咀嚼的第一作用;也能讓食物本身的味道充分釋放出來,進而品嚐到食物的真正味道,讓寶寶品嚐到食物的天然美味。此外,透過咀嚼才能讓寶寶進食的食物種類更多元化,攝取足夠營養。 如果在副食品添加期,爸媽不重視寶寶的咀嚼能力,忽略糊狀與固體食物的給予,而一直提供流體食品,讓寶寶的口腔沒有粗食物的刺激,將可能造成不良的進食行為,進而影響營養攝取。最常見到1歲多的寶寶吃一口飯,要花上10多分鐘,含在嘴裡不咬也不吞;或是只會吃糊狀食物,遇到稍微硬一點的東西,就馬上吐出來;有些寶寶吃東西,隨便咀嚼幾下,吞下去了。 Point2、有助口腔健康 咀嚼對於寶寶的牙齦也能產生按摩功效,當齒齦受到食物的按摩刺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牙周健康。而附著在齒面和牙齦上的殘渣也會因咀嚼分泌的唾液和肌肉的運動而得以清除。 Point3、間接影響語言   孩子咀嚼時,臉部肌肉不斷動作,可使流向大腦的血液量增多,腦細胞間信息往來頻繁,間接促進大腦發育。若有良好的咀嚼能力,增加舌頭、嘴唇等口腔器官的靈活度,也能幫助未來學習語言的發展。另外,當孩子練習自己進食的過程之中,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 咀嚼能力發展階段 隨著寶寶的年齡漸長,其咀嚼能力的發展有不同的階段性發展,爸比媽咪應該瞭解與掌握,才能補充寶寶所需營養以及藉機訓練咀嚼能力喔! 0∼3個月 新生兒一出生就具有吸吮的能力,吸吮就是寶寶成功攝取營養的第一步! 3個月以前的寶寶,因為其消化及咀嚼能力,還無法服用固態食物,只能喝液體的ㄋㄟㄋ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純母乳哺餵是最好、最天然的營養來源。 親餵母乳寶寶咀嚼能力佳? 當媽咪親餵寶寶時,寶寶必須很專心且用力地吸吮,才能喝到ㄋㄟㄋㄟ;只要小嘴稍微鬆開媽咪的乳房,就吸不到任何乳汁了。楊瑞賢醫師表示,在吸吮動作之中,寶寶充分運用上下顎、嘴唇及雙頰的肌肉,促進各種肌肉的發達,日後咀嚼能力會較強。反之,使用奶瓶哺餵的寶寶很容易就吸到ㄋㄟㄋㄟ,吸吮力弱,今後的咀嚼能力也可能會弱。 4∼6個月 4個月大以後的寶寶,吸吮與吞嚥液體食物的動作已發展成熟,可順利喝進奶類食物,而不太容易流出來。且寶寶的腸胃消化系統也逐漸發展起來,舌頭也變得較靈活,開始運用臉頰肌肉,除了液體之外,爸媽應提供服用糊狀食物,讓寶寶有機會訓練口腔動作。 加入副食品的添加,應該先從口感較軟的米糊、麥糊、蔬菜泥開始,以一次添加一種為原則。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哺餵的寶寶,可以延到6個月大再開始添加副食品。 6∼9個月 通常6個月以後寶寶會萌發出第一顆小乳牙,加入牙齒幫忙咀嚼,就能夠嚼碎有一定硬度和彈性的食物,而舌頭也能夠上下移動,可以將食物推到上顎弄碎,這是建立咀嚼習慣的好時機!而且,寶寶主動進食的慾望也增強,有時看到爸媽在吃東西,可愛的小嘴巴也會跟著動,做出想要嚐一嚐的表情。 9∼12個月 這階段的寶寶可能已經長了4∼6顆小乳牙,可以進行利用牙齒切斷、磨碎的動作,而且口腔肌肉也更加有力了。爸比媽咪以提供寶寶更多樣化的食材,但必須先處理成適合的質地與口感,例如:小碎肉、較軟的稀飯…等。 1歲∼ 基本上,滿周歲的寶寶可以與爸比媽咪吃一樣的食物了,只要幫忙將食物切成適當大小,就可以有足夠機會練習咀嚼。切勿將食物切得太細,讓寶寶嘗試多變化烹調方式的食物與味道,但是楊瑞賢醫師特別提醒爸比媽咪,注意調味料的使用,切勿太油膩與重鹹口味,以免養成偏好重口味,造成腎臟負擔。 練習咀嚼的小撇步 當寶寶練習咀嚼時,爸比媽咪要有絕對的耐心,提供適當硬度和彈性的食物,且給予充裕的咀嚼時間。 撇步1、天然水果最好! 將蘋果或紅蘿蔔切成條狀、片狀都很適合練習咀嚼的寶寶,提供最天然的美味與口感,除了可以讓寶寶攝取足夠的纖維質促進排便順暢,維持腸道健康,當然也能夠提高食物的接受度。不過,因為寶寶的腸道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蔬菜類與副食品添加都必須以煮熟為原則,才能確保健康衛生。 撇步2、爸媽一起動嘴! 有些忙於工作的爸比媽咪,為了節省時間而讓孩子長期使用奶瓶進食,楊瑞賢醫師提醒,千萬不可為了一時方便,卻錯失孩子練習咀嚼的機會。當寶寶練習咀嚼的時候,爸比媽咪可以在一邊跟著做咀嚼的動作,讓寶寶模仿,鼓勵寶寶咀嚼。 撇步3、自己動動手吃! 除了可以拿天然的水果類讓寶寶練習咀嚼之外,麵包條或烤吐司邊…等條狀食物都蠻適合讓寶寶自己動動小手拿著吃,不過,寶寶吃東西時,爸媽應在一旁觀察其進食狀況,以免發生意外。 已經具有握住湯匙能力的孩子,楊瑞賢醫師建議爸比媽咪就放手讓孩子自己拿著小湯匙,眼睛看著碗裡食物,舀起來,放進小嘴巴裡,這個看似簡單動作,卻讓孩子感到無比的成就感,當然他也就會更樂意一口接著一口吃下去,也能夠順便訓練手眼協調的能力。 撇步4、菜色多樣變化! 如果太常讓孩子吃同一種菜色,每天吃、甚至吃每餐吃,重覆性太高,也會因為吃膩而產生排斥感,建議爸比媽咪多花點心思在食物料理上做變化,即便是同一種菜色最好也能有不同的烹煮方式,讓孩子覺得每次吃到的不太一樣,就能夠提高孩子的接受度。 撇步5、切勿強迫餵食! 當寶寶不想吃的時候,不要硬餵!尤其是剛接觸副食品的寶寶,都會將食物吐出來,大約1∼2週寶寶就會逐漸習慣,爸比媽咪切勿因為寶寶吐出來而以為寶寶不愛吃,而強迫寶寶進食,造成不愉快的用餐經驗,這樣只會造成反抗的反效果喔! 別忘口腔清潔! 在寶寶嘗試副食品之後,口腔裡接觸的食物種類增多,食物殘渣留存機會也變多,提醒爸比媽咪別忘了進食後,妥善清潔寶寶的口腔。在無牙時期,可使用乾淨的紗布、棉花棒沾點清水,輕輕擦拭牙齦與舌頭;長出乳牙之後,可以先幫寶寶用白開水刷牙;2歲之後的寶寶應逐漸學習自己動手刷牙。另外,至少每隔半年進行定期檢查。 楊瑞賢 現任:國泰综合醫院齒顎矯正科及兒童牙科專任主治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牙醫醫學士 經歷:美國加大洛杉磯分校齒顎矯正科研究 中華民國齒顎矯正學會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兒童牙科醫學會員 * 資料來源:【BabyLife育兒生活】2013年2月號。http://www.mababy.com

餵母奶媽媽必看~發奶食物

2013年03月09日
公開
65

餵母奶媽媽必看~發奶食物 一、豬蹄通草湯 材料:豬蹄一隻、通草15克 、水1500㏄。 作法:材料放砂鍋內同煮到熟爛。 二、青木瓜鮮魚湯 材料:海水魚一尾,青木瓜 三兩 、薑絲一小匙、蔥白一小匙、南杏仁二錢。 作法:鮮魚切塊,青木瓜去皮切塊,湯鍋倒入5碗水,煮開後加魚、青木瓜、南杏仁燉煮入味,起鍋前加入鹽、薑絲、蔥白即可。 三、通草鯽魚湯 材料:通草3公克、鯽魚適量。 作法:將通草、鯽魚洗淨,一同放入鍋內煮熟,不加油、鹽,吃魚喝湯。 四、豬蹄寄生湯 材料:豬蹄(前腿)一隻、王不留行4克 、桑寄生10克 。 作法:煮至豬蹄爛、吃肉喝湯。 五、花生豆爪湯 材料:生花生(不去紅衣)60克 、黃豆60克 、雞腳10隻。 作法:材料放砂鍋內同煮到熟爛。 六、豬肝黃耆湯 材料:豬肝300克 、黃耆1.5兩 、當歸3錢、水1500㏄、薑絲一把。 作法:豬肝洗淨切薄片,黃耆、當歸加水煮30分鐘後濾渣取汁,再將豬放入大火煮30秒,加入薑絲,熄火趁熱食用。 七、碗豆粥 材料:豌豆50公克、米適量。 作法:先煮米待水沸騰時,加入豌豆續煮至熟,空腹食用。 八、雞蛋沾芝麻末 材料:雞蛋、芝麻粉 作法:雞蛋煮熟去殼,沾芝麻粉食用。 九、黑芝麻粥 材料:黑芝麻25公克、米適量 作法:將米洗淨,加黑芝麻及水適量煮成粥。 十、紅豆花生湯 材料: 紅豆半杯、花生30g 、水600c.c. 功效: 1.紅豆具有利尿的效果,產後下肢水腫者,可喝紅豆湯加強水分代謝。 2.花生味甘,可補脾益氣、潤肺化痰、潤腸通便;因含有維生素k,具有良好止血作用,可催乳止血及補血。兩者同用可促進乳汁分泌並改善下肢水腫 作法: 1.先將紅豆以冷水浸泡4小時。 2.加水入鍋,並放入紅豆,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繼續煮60分鐘,待紅豆煮至熟軟後,再酌加少量黑糖。 服法: 產後服用直到下肢水腫消除。泣意若怕肥胖者,可不加黑糖。

3招!輕鬆打敗戒不掉的夜奶

2013年03月08日
公開
58

3招!輕鬆打敗戒不掉的夜奶 ·育兒生活第271期 ·採訪撰文�陳萱蘋 正視寶寶的需求才是王道! 洪國欽醫師指出,爸媽應該將肚子餓這個原因放在最後面的選項,但是現在有許多爸媽將它列為第一因素來考慮,聽到寶寶在哭就趕緊用腳踢另外一半,希望他替寶寶餵奶,但卻發現寶寶晚上喝奶速度很快,又不專心喝完,每次都剩下一堆。洪國欽醫師提醒,爸比媽咪如果沒有在嬰幼兒時期認真對待寶寶,滿足與回應所需需求-生理需求、心理慰藉、身體舒服,讓他養成不當的壞習慣,以後可能要花費更多時間,陪著寶寶度過戒除夜奶的時間。 戒除夜奶的好時機? 其實,「夜奶」在寶寶仍處於新生兒階段的前幾個月快速成長期是需要的,爸比媽咪不要將夜奶當成是一種壞習慣來處理,當寶寶需要夜奶時,他就是需要這份營養;當他不需要時,就會自然戒掉夜奶了。也並無所謂多大應該開始戒夜奶或是最好的戒夜奶時機。 每個寶寶的生理與心理需求均不同,在生理方面大約 3 個月左右,就會慢慢減少夜奶需求。洪國欽醫師表示,有些爸媽會在 3 個月前就想幫寶寶戒除夜奶,不斷地努力,試盡各種方法,直到寶寶滿 3 個月時,剛好就戒掉了,這只是寶寶的生理需求剛好達到滿足,而不是爸媽努力的成果。 在心理需求方面,就要端看爸比媽咪如何對待寶寶、寶寶本身的個性以及整個家庭的生活作息有關,洪國欽醫師曾遇到一位將近周歲的寶寶,每天總是會等到凌晨 1、2 點才入睡,讓媽咪十分苦惱,詢問之下才發現爸比約莫半夜 12 點才下班回家,而寶寶一定要等到爸比回家之後,跟他玩一下,才心甘情願入睡,這時候想要改變寶寶的作息就很難囉! 不過,洪國欽醫師指出,通常應該考慮的是為何寶寶的夜奶需求會持續這麼久?明明都只喝一點點,為何還是需要喝夜奶?是不是其他地方出了問題?錯誤判斷寶寶需求了?每個寶寶戒除夜奶所需的時間不一定,爸媽必須要有耐心才行喔! 戒除夜奶•怎麼做? 針對戒除夜奶這一件事情來說,洪國欽醫師建議爸比媽咪應該不把直接戒除夜奶當作目標來執行它,並不是強迫寶寶將夜奶停掉就可以達到戒除夜奶的目標,而應該是以滿足寶寶各種需求,增加安全感為目標,自然可以達到你的目的。只要爸比媽咪能夠提供寶寶穩定環境,寶寶就會開始產生信任感,接下來就會越睡越沉,再加上建立良好日夜循環的生理時鐘,夜晚就會進入較深度的睡眠之中,自然可以戒掉夜奶。 Ponit1、建立生理時鐘 不管是母乳寶寶或是配方奶寶寶,戒除夜奶的方式都是一樣的:建立生理時鐘!白天明亮、夜晚昏暗這是最基本的生理時鐘調適方式。 在白天,爸比媽咪儘量陪伴著寶寶進行充分的遊戲活動,消耗寶寶體力,讓他覺得身體疲累,但是精神卻獲得刺激、活力上獲得滿足。爸比媽咪不要誤以為寶寶在前幾個月,又不會爬、又不會動,就不跟他玩耍。事實上,每一個接觸對於寶寶都是一個新的刺激。當爸媽推著坐在小車上的寶寶,到鄰近的公園晃一圈之後,你發現那一天晚上,寶寶會睡著比較好。 雖然寶寶不像大小孩會跑來跑去,可是當他的眼睛看到花花草草、鼻子嗅到不同味道…這些環境對於他的視覺、聽覺、味覺以及觸覺產生刺激,也同樣對於腦部給予刺激,除了促進腦部成長之外,也會耗掉精神,所以,晚上就會進入良好的睡眠狀態。 Ponit2、白天亮、夜晚暗 另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陽光」,像是我們到了有時差的地方,趕緊去曬曬太陽,就可以讓我們的生理時鐘重新調整。 對於寶寶來說,從不見天日的媽咪肚子裡誕生,開始接觸日夜循環,身體的荷爾蒙有了變化,這個時間點大約是 1∼3 個月之間。如果生理時鐘建立不佳,可能到 4、6 個月大,夜晚還在哭泣,無法適應,但若生理時鐘已建立良好 ,約 2、3 個月的新生兒就能夠穩定入睡,不過,一般而言,1 個月以內的新生兒是不太可能。 因此,洪國欽醫師建議新手爸媽,對於滿月寶寶,在白天不要拉上窗簾,就讓陽光自然灑落房間,而夜晚可以儘量保持黑暗,讓寶寶有著日夜循環的依據,同時加深晚上的安全感,到了夜晚給與足夠的安全感,自然就能夠進入較深度睡眠。 Ponit3、晚上給予安全感 洪國欽醫師表示,母乳寶寶就很方便,媽咪可以直接擁抱入睡,寶寶醒媽咪也跟著醒,寶寶睡媽咪也跟著睡。剛開始媽咪可能會覺得很辛苦想要戒除夜奶,事實上,越不把它做一回事,就會發現寶寶自動不會醒來想要喝夜奶。 而配方奶寶寶就可以請爸比來代勞。希望寶寶除了用奶嘴與牛奶獲得安全感之外,還可以透過其他方式,例如:聽聽爸比心跳、擁抱感受爸比體溫。或是利用玩偶或包巾取代牛奶作用、製造有人陪伴著寶寶的感覺,例如:開啟廣播、電視節目,讓寶寶聽到有人講話聲音。 偏方:不餵奶,只喝水?! 坊間流傳只餵寶寶喝水就可戒夜奶的偏方,洪國欽醫師表示,如果喝水就能讓寶寶進入睡眠,這是因吸吮達到慰藉,表示寶寶不是真的需要ㄋㄟㄋㄟ,而是希望爸媽安撫;如果真的需要夜間奶水而哭鬧,只喝水是得不到營養成分。 洪國欽 現任:柏仁醫院小兒科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經歷:高雄長庚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屏東國仁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臺灣兒科醫學會小兒專科醫師 臺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專科醫師 * 資料來源:【BabyLife 育兒生活】2012 年 12 月號。http://www.mababy.

退奶的方法集錦

2013年03月07日
公開
76

退奶的方法 徹底斷了母乳後,媽媽還是不停地漲奶,怎樣才能完全地退奶呢?多數媽媽希望自然退奶,萬一斷奶中有特殊狀況,還能繼續哺乳,如果使用藥物退奶就沒有這種機會了。可是漲奶的滋味真不好受,下面就推薦給大家6種有效的退奶辦法。 1 內服炒麥芽水。 炒熟的麥芽泡水當茶飲。 2 內服花椒紅糖飲。 花椒12克,加水400毫升,煎成250毫升,加入紅糖30克,飲服,每日1劑,連服2劑。 3 內服陳皮甘草茶。 陳皮24克、甘草6克,水煎,多次飲服。 4 內服韭菜。 準備斷奶後就開始把涼拌新鮮韭菜當菜吃,退奶效果不錯。 5 外敷發酵的麵團。 用發酵的麵團敷在乳房上,避開乳頭,再包上保鮮膜,穿上偏小的內衣即可。一日換1∼2次麵團,一般敷3∼5日後把乳房中的奶全部擠掉就不再産奶了。 6 退奶針或退奶藥 至醫院打退奶針或吃退奶藥,直接抑制泌乳激素分泌。(有媽媽認為打退奶針,會使胸部下垂明顯) 輕鬆退奶有方法 門診護理師吳慧美 哺乳是件很自然的事,而退奶也可以很輕鬆。很多人因害怕退奶問題,而不餵母乳,其實是件很可惜的事。 餵奶是嬰兒吸得多,乳房就製造更多的奶水,如果吸得少,乳房就製造較少的奶水;反之,完全停止吸乳;乳房就停止產生奶水。 奶水沒有移出,乳房的分泌就減少,腺體細胞中殘存的奶水,會產生壓力,抑制奶水的分泌。 退奶的方法有下列: 1. 逐漸減少哺乳的次數,如先減掉早餐,改由配方奶取代。 2. 停止乳房護理及排乳,以減少乳房的刺激。 3. 在飲食方面,著重減少水分攝取,如吃魚但不喝魚湯,所以在退奶期間並不用太擔心營養不足的問題。 4. 穿較緊的胸罩2至3天,穿著緊身、具支持性的胸罩。 5. 不要再按摩及熱敷乳房,而改採局部冰敷,以減輕脹奶疼痛。 6. 如疼痛不適,依醫囑給予止痛劑。 7.可配合中醫的生麥牙配方的服用,達到退奶。 8. 多吃菲菜,也可以幫助退奶。 9.避免攝取過多水分及發奶飲食,如雞湯、魚湯、海鮮類食物等。 10.可攝取較多的退奶飲食,如韭菜、人蔘等。 11. 必要時可以依照醫師囑咐,服用退奶藥,約服用兩週。 注意事項: (1) 如想再繼續哺乳,只需回復餵奶的方法,將前24小時乳汁擠出。 (2) 如有使用藥物,停藥後24小時,即可繼續哺乳。 (3) 退奶很簡單,將不是拒絕哺乳的理由。您說是嗎? 退奶的方法 乳房不僅是女性最顯著的第二性徵,也是廣義生殖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乳房的發育及其功能與婦女的生理特點密切相關。 中醫很重視乳房與經絡、臟腑與氣血的密切關係,因是《陽明(經絡名)胃經(經絡名)貫乳》中有「乳房屬胃」之說;足厥陰肝經(經絡名)上行胸膈,分佈在胸腏,繞乳頭而行,可見「乳頭屬肝」;是少陰腎經(經絡名)亦藉經絡,與乳房相聯。沖任二脈起於子宮,上行關元穴達胸中。肝、胃、腎、沖任二脈與婦女的生理關係最大,而且都與乳房、乳頭、乳內直接相連,影響著乳房的發育和生理功能。 乳房與氣血也密切相關,因乳汁由氣血所化,來源於水谷之精微,胃者水谷之海也,因此胃與乳汁有密切關係。若產婦胃口不好或飲食減少,常會產生乳汁減少或無乳汁。中醫掌握了以上乳房生理特點,在調整乳房功能與治療乳疾上,大大提高了療效。 母乳是嬰兒最佳的天然食品,餵母乳也能使嬰兒與母親的關係更密切。目前餵母乳活動大力受到提倡,但是許多產婦經過一段時間餵母乳後,用退奶針退奶往往效果比剛生產時退奶的效果差,乳汁退不徹底也成為產婦的另一種煩惱,產婦因此問題而求助於中醫甚多。 所謂「斷乳」是指哺乳期屆滿,或分娩後因某些原因而無法哺乳時,採用藥物使乳汁分泌逐漸減少,漸至無乳汁者稱為「斷乳」,又稱「回乳」或「退奶」。 退奶的方法有: (一)炒麥芽, 三兩,水煎當茶飲,奶退則停服。麥芽有開胃消食、下氣回乳、消乳脹的功能。 (二)紅花、歸毫、赤芍、牛七。水煎服,具活血、化瘀、退奶的功能。 (三)針刺光明、足臨泣穴(穴道名)。中等刺激,留針15分鐘,每日一次。也可按摩以上穴道。 一般的產婦採用以上方法退奶數天就有效,若退奶一段時間效果仍不佳可能合併其他因素。若乳汁仍自出,量少清稀、乳房無脹痛、面色萎黃、頭暈心悸、倦怠等,就要合用益氣固攝法退奶。 若乳汁仍自出,量少、質濃、乳房脹硬、咽乾口苦、心煩易怒或便秘、小便黃等,則需採用疏肝清熱法退奶。當然,自己退奶愈退愈糟時,最好求助於有經驗的醫師

預防早產有21套

2013年03月06日
公開
73

預防早產有21套 所謂早產兒指的是懷孕週數滿20週,但未滿37週出生的小嬰兒。早產兒佔所有新生兒死亡原因的80%。所以只有對造成早產的原因充分瞭解後,才能避免早產的發生。 從早期原因來預防 造成早產常見的原因及預防方法如下: 1.高齡或低齡懷孕 母親年齡較低(年齡小於17歲),或母親年齡太大(大於40歲)都不宜。 *盡量在適當年齡懷孕。 2.懷孕間隔時間太短 根據「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的研究顯示,二次生產間的時間如果距離太近,可能會增加早產或新生兒死亡等併發症的發生機率。 *胎次過密少於半年 前一胎生產到下一胎懷孕之間若相隔不到半年,相較於一般胎兒,則下一胎發生早產、低體重兒(少於2,500公克)的機率增加四成。 *胎次過密低於一年 若間隔在一年內,則寶寶早產、低體重的風險也會增加一成左右。 3.孕期有泌尿系統感染 有0.3∼2%的懷孕婦女會發生急性膀胱炎。孕婦因為膀胱壁會變得水腫,比一般人更容易受傷、感染,甚至往上造成腎臟感染,因為懷孕中高量的黃體素會抑制膀胱迫尿肌收縮,而增大的子宮體又壓迫膀胱進入腹腔,造成膀胱不易排空尿流,而輸尿管受到增大的子宮壓迫,形同輸尿管阻塞,更易導致輸尿管擴張。 *膀胱內壓 孕婦腹部出力時,如咳嗽、跑步、提重物,受力而增加的膀胱內壓,推擠尿液結果,尿液順著擴張的輸尿管逆流而上。此時如果尿液受到病菌感染,又無法完全將感染的尿液排空,病菌便由下泌尿道感染蔓延至上泌尿道。 *多喝水 所以孕婦每天至少要喝水2,000 c.c.以上,不要憋尿、上廁所由前往後擦拭,平時可以多食用蔓越莓汁,才能減少泌尿道感染的機會。 4.情緒壓力過大 母親長期的心理壓力會導致壓力相關荷爾蒙的產生,也會刺激其他荷爾蒙的連鎖作用而觸發子宮收縮造成早產。 *心情愉快 故保持心情愉快,也是防止早產的方法。 *少壓力 研究顯示,減少生活壓力可降低懷孕時期併發症的發生率。 5.曾有早產或流產病史者 *臥床休息 有早產經驗者,每天除正常睡眠外,最好能再增加一天二次,每次一小時的臥床休息,並自懷孕二十週以後減少行房,並使用保險套,以減少精液對子宮的刺激。 *避免行房 若子宮頸已擴張大於一公分,則應增加臥床休息及避免行房。 6.衛生習慣不良 *接受口腔治療 保持口腔衛生在懷孕時非常重要。罹患牙周病的孕婦,若未在胎兒較穩定的6至6個月內,接受口腔治療,口腔細菌可能造成全身性的感染誘發早產。 7.嚴重的營養不良 *飲食均衡 懷孕期間飲食必須均衡。加拿大研究結果指出,在懷孕期間營養不良的母綿羊,其胎兒待在母體的時間明顯縮短許多,這發現暗示著早產發生的可能原因。 8.避免身、心過度勞累 *避免提重物 懷孕20週後應避免過度用力的體能活動,避免提超過10公斤的重物。 *避免工作過勞 減少工作壓力、工作量,避免從事會增加腹壓的家事。每天開車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2小時。 9.抽菸、喝酒、嗑藥等不良嗜好 *避免吃檳榔 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學和環境衛生研究組主任葛應欽,針對屏東、台東一帶186名孕婦,以問卷進行回溯調查,發現其中62名有懷孕不良的婦女,43%有吃檳榔,排除菸、酒的干擾因素,分析光是吃檳榔的孕婦,有生殖危害的機率是一般孕婦的2.8倍;另外從醫院內調查,發現危害機率提升到5倍,除了流產的機率高,嬰兒的出生體重也偏低。 *避免抽菸 根據臺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的研究,孕期內抽菸的婦女,早期流產的機率會提高,嬰兒體重較輕、身長較短、頭圍較短。而且也會增加周產期新生兒死亡及胎盤早期剝離的機率,嬰兒畸形發生率也顯著提高,嬰兒神經行為發展方面也會受到影響。如無法戒菸,至少應減少到每日10根以下。 10。生殖系統異常者 *手術治療 例如雙角子宮、子宮中隔者,因為子宮必須健全,胎兒才能在其中順利著床、生長。子宮若是畸形就無法順利懷孕,必須手術治療。 11。內科慢性疾病者 *甲狀腺機能抗進 例如有甲狀腺機能抗進、氣喘、癲癇、SLE的孕婦。因為甲狀腺機能亢進對母體會造成許多的併發症,如造成流產、早產等,甚至增加子癇前症與鬱血性心臟衰竭的危險性。 12。人工生殖與多胞胎孕婦 *多胞胎 不少不孕症的婦女在人工生殖技術的協助下懷孕,一次植入多個胚胎以提高懷孕機會,因此產下多胞胎的比例也大幅提高。懷多胞胎婦女早產的機率為單胞胎29.6倍。 *避免行房 多胞胎的母親在懷孕末期最好避免行房。懷三胞胎以上,建議執行減胎手術減至雙胞胎。 13。 妊娠毒血症 *避免胎兒窘迫 胎兒在子宮內的生長狀況不佳,長期處於不利的生長環境中,胎兒會出現窘迫徵兆,以致於產科醫生會考慮提早剖腹娩出。 *藥物控制 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因為母體高血壓無法用藥物適當的控制,為免得孕婦發生子癇症,所以便提前娩出胎兒。 14。孕期感染 *牙周病 細菌感染使身體免疫系統作用而引發早產的例子相當常見。細菌會隱藏在如產道、子宮頸及羊膜、胎膜等地方。即使細菌感染並非在生殖系統相關的地方,如牙周病,可能也會造早產。 *重視個人衛生 防制之道是注意個人衛生及健康,避免感冒、尿道炎、陰道感染等感染疾病的發生。注意身體清潔舒適,每天洗澡、換穿棉質內褲、避免陰道灌洗或穿緊身衣物。 15。 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早期剝離就是妊娠20週後或分娩期,胎盤的位置是正常,但是在胎兒出生之前,全部或部分從子宮壁剝離下來。 *加強產前檢查 預防要點在於加強產前檢查及保健,及時發現、治療妊娠毒血症、慢性高血壓症、慢性腎炎等。妊娠晚期避免腹部外傷及性行為。 16。 早期破水 未足月早期破水,主要發生在懷孕37週前,羊膜已自然破裂而造成羊水流出。*避免盆浴 避免產生早期破水的方法包括:洗澡時最好採淋浴方式,不宜使用盆浴、暫時避免性生活、不可使用陰道灌洗、注意危險徵象、定期返院產檢。 17。 子宮頸閉鎖不全 *子宮頸環紮術 接受過子宮頸的手術或懷孕間隔太密,易造成子宮頸閉鎖不全,應儘早接受子宮頸環紮術。 18。遺傳或染色體異常 *先天缺陷 大約每一百個新生兒當中,就有二至三個有先天的缺陷。早產分娩之所以普遍,是因為這些先天缺陷與其他危險因素相連,例如,羊水過多或過少、胎兒生長遲緩、母親的慢性病,或是感染。 19。 前置胎盤 *安胎 前置胎盤發生的出血是母體血,雖然出血量很少會達到休克的量,如果無法有效止血或安胎失敗,就需要終止妊娠讓胎兒提早出世,這樣才能確保母子健康,然而出生早產兒的機會就相對提高了。 20。產前出血 子宮也許會因胎盤分離(胎盤部分或完全從子宮壁剝落)而出血。出血會觸發血液中數種蛋白質的釋出,因此刺激子宮收縮。 21。不明原因早產 定期接受產前檢查,維持正常的妊娠時間,儘量延長胎兒在子宮內成長的時間,發現早產現象,立即就醫,與醫師配合,妥善處理安胎及早期破水的問題,越早發現早產徵象,越早就醫診治,安胎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注意宮縮 每天固定2∼3次以手接觸腹部,注意其每小時收縮、變硬的次數。 30週前每小時大約3次以下,30週後每小時大約4次以下,如超過這個標準,即應臥床休息,並適度補充水分,若仍不能改善請立即就醫。 *記錄胎動 每天早晚撥出30分鐘靜靜測量胎動與子宮收縮的情形,並予以紀錄,如有異常應提高警覺。 為了減少早產兒的來臨與家庭社會的負擔,切記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才是預防早產的要訣,或許我們無法使早產兒消失,但由於我們的努力及早期預防,盼將早產率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不可不知的早期徵兆 由於早產的發生有一半為不明原因,因此更要配合醫囑,確實做好產前檢查,透過產檢及病史評估,做早產高危險因子判定,並加以因應與重視。儘早找出高危險因子,加強教導及定期檢查,降低其影響結果。 但是,經評估為高危險群者,並非一定會早產,而經評估不是高危險群者,也不表示一定不會早產。因此,懷孕中的婦女都必須注意早產徵兆,盡量避免早產的發生。預防早產的方法最重要便是要認識早產的早期徵兆,包括以下幾點: 1.胎動過多或過少。 2.持續性的腰痠(休息已無法改善)。 3.陰道分泌物增加或帶有血絲。 4.下腹部有下墜感。 5.破水(滴滴答答的滲出或像小瀑步一樣嘩一下就流出)。 6.腹瀉或腸絞痛增加。 7.肚子像月經來前的悶痛。 8.腹部持續緊繃感(像石頭或球一樣硬硬的)。 9.出血(36週前需特別注意)。 10子宮收縮次數增加(正常懷孕20∼30週每小時應少於3次、30∼36週每小時應少於4次)。

我會生出過敏兒?

2013年03月05日
公開
83

過敏媽咪們最擔心的莫過於「我會生出過敏兒?」,過敏人口因社會及環境變遷,呈現逐年增加趨勢,主要與遺傳、後天環境關係最密切,目前為止,遺傳因素仍無法被克服,不過後天環境是可以改善,可以改變的,過敏婦女必須從計畫懷孕開始做一些功課,掌握如何減少下一代過敏的原則,一定可以讓寶寶的過敏機會降到最低。 社會變遷,過敏兒逐年增加 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對一些基本上無害的物質產生過度反應時,就會引起過敏,免疫系統一旦發現外來物質入侵,便開始分泌一種叫「組織胺」的物質,組織胺會引起發癢、打噴嚏等過敏症狀。過敏體質的表現,通常以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最為常見。 由於科技進步、生活多元、以及環境空間的擁擠等因素,導致現代過敏人口的比例一年比一年高,過敏兒的比率也在逐年增加中,尤其氣喘兒問題已越來越嚴重,也最被重視,根據統計,兒童氣喘在台灣北中南各地區的發生率約為5%至10%之間。 父母過敏,孩子「八成」會過敏 寶寶是否有過敏體質,與遺傳有密切關係,媽媽如果有過敏體質,出生的寶寶將有30%的機會是過敏兒;若夫妻雙方皆有相同的過敏症狀,則寶寶發生過敏的機率更高達80%。 除了遺傳因素之外,環境因素在過敏的發生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如何在懷孕中,降低寶寶出生後產生過敏體質,便成了廣為討論與研究的課題。在多方的研究中,我們得到了以下的一些看法與建議,提供孕媽咪們參考: (一) 懷孕中要避免已知的過敏原,例如以往對某種食物比如說蝦類過敏,懷孕中,就儘量不要接觸蝦類食物。 (二) 對於居家環境要保持清潔,以避免塵螨等過敏原孳生。灰塵內的塵螨經證實是很強的一種過敏原,其分泌物、排泄物和蟲體是過敏原所在,會引發過敏性鼻炎、氣喘、眼睛過敏、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 (三) 有若干研究指出,益生菌以及深海魚油等的補充,可以降低出生過敏兒的機會,不過目前對於這樣的說法尚無共識。 (四) 母親對於以往不會過敏的食物,比方說鮮乳、海鮮、堅果纇,懷孕中應可繼續食用。 (五) 鼓勵哺餵母乳,母乳可避免動物性蛋白質造成的過敏,因此,哺育母乳是對於預防過敏兒最有效的方式。氣喘媽咪或許對哺餵母乳有些顧慮,擔心氣喘藥物是否會分泌進入乳汁中,其實這是多慮的,氣喘藥物分泌進入乳汁中的濃度很低,不至於成為哺育母乳的禁忌。而且哺餵母乳能持續六個月以上,可延緩幼兒過敏疾病的發生,所以哺餵母乳是值得鼓勵的。 (六) 懷孕期禁止吸煙。 (七) 懷孕期重視母親的營養,避免生出體重過低的新生兒。 孕媽咪在懷孕期間若引起過敏反應,是否會增加生出過敏兒的機會?此問題仍有一些爭議,在孕期間發生過敏會增加生出過敏兒的機會其實並不明顯,主要還是與基因遺傳以及後天環境因素有關,孕婦不必有過度的恐慌,如果因過度擔心過敏發作,而一概拒絕牛奶、海鮮、雞蛋等,什麼也不敢吃反而因矯枉過正而造成營養不均衡,飲食方面應該廣泛攝取,避免過量攝取單一食物,多不會有太大問題。 氣喘婦女孕前先控制病情 氣喘孕媽咪在懷孕期間會比一般孕婦更擔心整個孕程的順利與否,原則上建議氣喘婦女在懷孕前先將控制好氣喘症狀,並與主治醫師充分溝通,由醫師監控身體狀況以及評估懷孕的可行性,孕期間應隨時反應自己的身體狀況,必要時由醫師給予適當的、在安全範圍下的藥物控制,如類固醇、支氣管擴張劑,很多病患對類固醇的使用有許多顧慮,其實只要在醫師指示下,控制好劑量及使用時間,對媽媽和胎兒都是非常安全的。 許多孕婦誤以為懷孕促使氣喘加劇,其實很多是因為孕婦害怕藥物會傷害胎兒而擅自減藥或停藥,反而使氣喘復發,一般而言,懷孕期間氣喘病情的變化比較難預期,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孕婦氣喘會變輕微,三分之一的氣喘轉壞,而有三分之一維持不變。要注意的是,如果懷孕前就有嚴重氣喘者,懷孕時因身體的耗氧量增加,比較有可能在懷孕期間惡化,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強調懷孕前應做好控制的主要理由。 持續控制氣喘,不影響生產方式及過程 生產過程是否順利又是氣喘孕婦擔心的另一個問題,除了極少數嚴重的病例外,氣喘本身並不會對生產過程造成阻礙,不過建議氣喘孕婦一直到生產時,都應該持續服用藥物以控制病情,並且最好選擇在大醫院生產,可獲得較完善的醫療照護,避免任何狀況發生時無法因應。 有過敏體質的父母確實容易生下過敏兒,而父母要了解,如果你患有過敏性鼻炎,你的孩子不只是可能會罹患過敏性氣喘或過敏性鼻炎,他也可能會罹患過敏性氣喘或過敏性皮膚炎。那麼,要如何知道自己的家族過敏指數?根據前台大教授謝貴雄醫師發表的臨床研究顯示,依下表家族過敏指數可看出,如果超過4,代表屬於高危險群的過敏家族,生下來的寶寶可能是過敏兒。

太多的愛會寵壞孩子嗎?

2013年03月04日
公開
66

父母絕對不可能用過多的愛寵壞孩子。我們經常將小孩的某些行為偏差,歸咎於父母的溺愛。然而絕不是因為父母給了孩子太多的愛。兒童出現偏差行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通常是因為父母用其他一些東西來取代愛——像是縱容、降低標準,或是物質享受。當父母放任小孩為所欲為、為了討好小孩而降低標準害,以及用玩具、食物或禮物代替真誠的情感與關注時,兒童便會受到傷害。 如果是真誠地表達溫暖與情感,這樣的愛,其實給孩子愈多愈好。然而,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如果你每天都告訴兒子你愛他,他不會因此受到傷害。如果你不時對女兒說,她為你帶來了無窮的幸福快樂,她不會因為你這麼說而受到傷害。如果父母經常透過肢體接觸表達情感、對子女關懷備至,並且總是真心讚美他們的良好表現,孩子也不會因此受到傷。不要以為這些關注會寵壞孩子,便隱藏自己的感情或顯得冷淡疏遠。 事實上,情況恰好相反。當兒童覺得自己受到真誠的關愛,會產生非常穩固的安全感,致使他們比別人更獨立自足。凡是情感需求最強烈的大人,反而經常都是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足夠母愛或父愛的小孩;要不然,就是父母在表達關愛時前後不一致、或不夠真摯。相對地,心理最健康、能夠對別人表達關愛的人,毫無例外地都曾經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清楚明確、無條件給與的父母之愛。 本文摘自:搞定你小孩 - 數到三也沒用的時候 作者:勞倫斯.史坦堡 2005-04天下雜誌出版

愛的管教從何開始-好規矩養成計畫

2013年03月03日
公開
57

「愛的管教」五大基本法則- 2009-06親子天下雜誌 研究發現,在愛的關係中進行管教,效果最好。「愛的管教」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基礎上。 法則一:和善但堅定的態度 「和善」等於尊重,是用言語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時提供機會讓孩子經歷成長。「堅定」是指不含控制的堅持,一方面尊重孩子有選擇的權利,一方面要求孩子從穩固的堅持中學到限制,不讓自己受到孩子的擺布。 法則二:讓孩子感覺自己是重要的 孩子是社會的產物,他最強烈的動機就是希望有歸屬和被重視的感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爭取定位,證明他是家裡的一分子。缺乏歸屬感的孩子,容易把控制局面、傷害別人當成自己行為的目的。 法則三:運用長期有效的技巧 過去父母習慣用懲罰來管教孩子,因為懲罰可以「立即」制止不良行為。但孩子只是暫時不做不對的事,卻沒有學到什麼是該做的事。短期有效的懲罰甚至會帶來負面的影響,例如:反叛、自暴自棄等。 愛的管教要教孩子做該做的事。兩大長效技巧包括:一、引導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激發正向行為;二、提供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孩子從體驗自己行為的合理後果,學會自我負責。 法則四: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愛的管教強調,孩子做錯事正是學習的好機會。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時,父母可以運用開放式的提問,教孩子從錯誤的行為中汲取經驗、學會自己面對問題,進一步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法則五:培養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是決定他後續行為的關鍵因素。行為偏差的孩子,是「自覺我不夠好」的孩子。尼爾森指出,孩子像植物需要水一樣,必須透過父母的不斷鼓勵,才能體會自己有能力,父母平時要多關注孩子的優點,適時給予肯定。只要孩子在某個方面的信心大增,就能把這份自信延續到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