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reserping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何謂自信

2010年03月26日
公開
30

文/賓靜蓀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該如何協助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接納自己的獨特性、對自己有信心? ---本篇文章原刊登於《康健雜誌》52期(2003/03/01) 你大概很熟悉這個情景:擁擠的公園遊樂場,女兒正預備從溜滑梯上溜下來,卻被另外兩個孩子擠開,她不知所措地愣在那裏;沙坑裏,兒子一轉身,小鏟子被別的小朋友拿走了,他眼帶憤怒、責難,卻開始向你求救。 你即使再講求禮讓美德,也不免暗自希望自己的孩子據理力爭,甚至寧願他負人,也不願他被人欺。你開始懷疑,「為什麼我女兒那麼沒自信,連對這矮她半個頭的小孩都沒輒?」「為什麼我兒子那麼畏縮,不能理直氣壯地自己去把玩具搶回來?」你擔心,三歲時無助的眼看自己的玩具被搶走,到30歲會不會把大好的工作機會拱手讓人? 你的孩子真的需要這種強悍地把別人推開的自我中心特質,才能在漫漫人生中有所斬獲?這就是所謂的「自信」? 真假自信 德國的心理學家、教育學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在人生旅途上只顧推開別人勇往直前的人,或許能擁有一份人人稱羨的事業、一輛賓士車、存款、股票足夠用到下輩子,但這些外在的成就並不等於自信。這樣的人愛吹噓,表現出掌控大局的氣勢,實際上卻經常不滿足,有錯總怪罪別人。這是一種虛假的自信。 德國的專家們認為有真正自信的人,能自我反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點,而且承認自己的錯誤,心口如一,因此容易贏得別人的信任。他堅持自我,能在重大時刻(不論涉及家庭、工作或人際關係),做出適合自己的正確決定。他討人喜歡,很少陷入恐懼,不訴諸暴力,不易上癮。他能享受人生和人生中的出其不意。 「自信的形成需要內在和外在的安全感,」德國海德堡兒童�青少年心理分析治療師荷柏格(Renate Hoerburger)表示。自信不僅代表深信自己能充分發揮,對自己的成就感到滿意,同時也需要被周遭的人接納,希望別人尊重和肯定自己的成就。當一個人的自我觀感和別人對他的印象沒有衝突時,自信就油然而生。 自信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該如何協助孩子辨識自己的能力、接納自己的獨特性、對自己有信心?德國的發展心理學家、教育工作者、行為生物學家都一致建議,要讓孩子自信、快樂的成長,同理心、清楚的界限、挑戰三大原則缺一不可。當然,父母不可能、也沒必要每天都戰戰兢兢的恪遵這三大原則。重要的是,這三大原則在每天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 同理心——親子關係的基石 人類辨識自己的第一面「鏡子」,就是他的父母。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嬰兒就從父母的臉龐和反應上,辨認出自己,心理學家稱之為「反映」。孩子發出「ㄅㄦㄅㄦ」的聲音,就回以「ㄅㄦㄅㄦ」;孩子咧開嘴,就報以笑容;孩子感覺孤單,就把他抱起來安慰他,感覺無聊,就逗他玩、讓他高興,餓了,就餵他。孩子慢慢從這些互動中學到「我很有價值,如果我很無聊、餓了,有人會來照顧我。」 嬰兒透過和父母的親密接觸,開始認識周遭環境,學習表達自己。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父母以同理心去傾聽、觀察嬰兒的需求,感受他的感覺,並適當的回應,就能教導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並主動表達。透過不斷重覆、可預期的互動,孩子(即使還在襁褓中)感受到父母的愛,感受到父母很希望了解自己。建立了這層信任,孩子就知道自己有能力表達感覺,而且能讓自己的需求獲得滿足。這是一種很好的感覺。 躺在搖籃中的寶寶哭了,是需要安靜?是害怕?還是希望被抱起來?是尿布濕了?累了?還是真的餓了?如果這些需求沒有被適當的反映出來,或者成人做出一種嬰兒不能理解的反應,嬰兒對自我的認識就會扭曲。「試想,如果每次哭叫,就不分青紅皂白的被塞進母親的乳頭或奶瓶、奶嘴,小嬰兒就在懷疑中學到,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可以『吃』來回應,」德國弗萊堡大學的行為生物學家郝斯娜柏(Gabriele Haug-Schnabel)提醒。 當然,孩子的需求和大人的需求不一定時時相符,但是為求得片刻安寧而塞住他嘴巴,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郝斯娜柏建議,父母只要聽從自己的同理心、花點時間,就能了解孩子的「語言」,並幫助他表達自己。因為「兒童發展的每一大步,不會憑空而來,是植基於每一天的練習,」她強調,父母的日常行為和活動,足以影響孩子的期望、經驗、情緒。 明確的界限——聰明父母的秘密 孩子成長到兩歲,自我漸漸成形,開始挑戰成人的權威。透過不斷問問題、主動密集的衝撞既訂的規則及體驗其後果、挑釁大人的反應,孩子才能找出那個年齡典型的行為空間。德國立科堡的教育顧問柏華格(Hans Berwanger)表示,他需要「父母定出界限」那種「爸爸媽媽最偉大」的感覺。他需要知道大人眼中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底線到哪裡。 這個答案要具體簡明。不論是擴大他活動空間的「可以」,或明確的禁令「不可以」,都必須前後一貫。只有設定一貫的、清楚的界限,才能幫助孩子適應他周遭的環境,而且提供一種「有些規定永遠必須遵守」的安全感。 每個兩歲小孩都覺得按鈕打開爸爸的CD音響夾再關上是一大樂趣。如果有一天爸爸大吼禁止,隔一天卻又只在一旁搖頭嘆氣,孩子就會懷疑,「他到底讓不讓我玩?」結果反而導致孩子不斷的開開關關,直到他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為止。柏華格表示,其實不需輕打小孩手指(以示處罰)、不須爭吵也不須吼叫,只要簡短、堅定的「不可以」三個字,加上一句解釋的話就足夠了。如果孩子不理解或沒有行動,就直接把他抱走。必要時,每天都做同樣的動作。 父母設下清楚且一貫的界限,同時也傳遞了大社會的規範和法令。在家庭中的約定愈清楚、愈可預期,孩子日後進入幼稚園、學校、職場,就愈有自信和他人相處。他會因為想多了解、積極參與,而主動去找界限、結果、原因,柏華格認為這種透過體驗得來的「理解」,不但提供安全感,也能保護孩子對抗無助感。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平衡點的拿捏。設定界限並一以貫之,更是對父母本身性格、理念、自信的一大考驗。不但要收,同時也要放,容許孩子實驗的行為空間。父母如果連一點小事都不讓步,也陷入另一種極端。設定界限沒有標準答案,但如果父母愈有自信,面對孩子就能愈清楚、明確。 挑戰——我「做」故我在 「我自己!」大概是小小孩最常用的三個字了。父母應尊重孩子的這個意願,並且協助他在所有可能的方式中,找出對自己最有利的,藉以學習自己做決定,同時採取行動。 父母最擔心孩子會受傷,尤其在運動玩耍時。「別絆倒了!」「小心別摔跤!」「你這樣會撞到,很痛喔!」父母總是先預期那個最嚴重的後果會發生,這層擔憂反而讓孩子不確定,結果真的摔了一跤。行為生物學家郝斯娜柏在她的新書《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中,苦口婆心地請父母克制自己的憂懼,「先提醒危險所在,然後提供解決方法,只在孩子的行為太過冒險時才插手介入。」重要的是提醒孩子:「這裡很滑喔!」「注意!有塊大石頭!」「慢點!這裡很陡!」但把決定權留給孩子。這樣會讓他更有自信、更安全地適應變動的世界。 自己嘗試過的經驗、自己主導的發現都能促進孩子發展,而且這種方式不用花一毛錢。當然,大人可以做得更快、更好。但等待是值得的。 看一個四歲的小孩削紅蘿蔔、拼裝電動火車軌道,父母可能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忍住不插手。但對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拿把小刀在手上,而是他覺得自己長大了、很棒、很有用,因為他可以大聲宣稱「今天我煮飯了!」在那等待、焦急的五分鐘裡,孩子可能經歷兩段軌道兜不起來的挫折,以及終於完成的那份喜悅。 孩子需要感覺到,自己創造了一些事,在過程中發揮了一些影響,尤其是那種剛開始看起來很不容易的情況。他必須先考量,「我要採取的那種方式會產生什麼效果。」這個方式就是自己找的、試過的,必要時還可以再複製一次。然後他就會一直記得這個成功的經驗。孩子會擁有一種很好的感覺:「我參與了好多事,我還想再去體驗新的事物,而且別人也會把我當成夥伴,我有貢獻,有影響力,我知道怎樣找人幫忙,我很棒。」 但所謂的挑戰並非意味父母強加給孩子新的挑戰,揠苗助長只會埋沒真正的興趣。郝斯娜柏勸告父母不要急躁,不要硬把孩子往某個方向拉扯,要有耐性和注意孩子的反應。「只因為你懷疑你的四歲孩子還不會畫畫,便每天硬塞給他一張紙和彩色筆,是沒有用的,」郝斯娜柏指出,有些孩子喜歡在腦中畫,有些喜歡講故事或堆積木。「刺激孩子代表支持他的各種活動,而非硬塞給他一些東西,每個孩子都能發展出自己的想法,大人只要耐心等待。」 父母不要以自己的期望增加孩子的負擔。父母需要的,就是對孩子自我發展能力的信任。孩子能感受到這份信任,就更有自信,就更清楚知道「我很好,我沒有問題,這就是我,」就能很自在、快樂的成長。這就是德國專家們異口同聲,呼籲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的自信。 帶著這份自信重回沙坑,重點就不在於你的孩子有沒有搶回那把小鏟子,而在於他如何面對因此而產生的內在情緒改變,而採取一種他認為妥當的態度或行為來因應。也許,德國的教養哲學、風格、方式存在著文化和個別差異,但是卻提供台灣父母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考和反省。

害羞不是缺點

2009年05月05日
公開
40

幼教博士 陳姝伶 著 我常常被問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我的孩子碰到人都不肯打招呼,怎麼辦?」、「我送孩子去上學,他都只站在一旁看,也不參與,他有沒有問題?」或「我的孩子在家很活潑,又愛講話,去到學校卻不參與課堂上的討論,這是怎麼回事?」 我想這一類的孩子是蠻多的。基本上,這些孩子的個性是屬於比較害羞或小心翼翼型的。個性本身是沒有優缺點之分的。但就像銅板有兩面,有一弊必有一利。我常跟父母們開玩笑,有害羞的孩子,要感謝。因為害羞的孩子通常比較小心翼翼,不會做出危險的行為。對父母來說,可以省了不少的麻煩。 當然害羞和小心翼翼兩者並不完全相同,但在幼兒(五歲以下)階段,這兩者常常一起影響孩子的行為。害羞或小心翼翼的孩子,在碰到新的人、事或環境時,因為心智還不夠成熟去判斷這個人或事或環境對他是不是安全?是不是足夠信任,所以大部分選擇旁觀者的角色。〝觀察〞對幼兒來說是一種學習。透過觀察,孩子開始建構對人、事或環境的認識,總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產生對人、事或環境的熟悉感和信任。只有等他對自己的判斷能力覺得自在了,他才會主動的去與人互動或參加學校活動。小心翼翼型的孩子大部分在六、七歲以後,這些問題會慢慢的消失(當然,總是有個別差異的)。害羞的孩子,因天性的關係,需要更長的時間。 既然我們瞭解孩子的這些現象,是孩子成長的正常行為,做父母的在孩子不肯 和人打招呼或不參與活動的當刻,要能以接受的態度來處理。例如,告訴孩子﹕「你現在不想叫阿姨,沒關係。你覺得想跟阿姨打招呼的時候,再來跟阿姨問好。」通常越逼他,孩子會越退縮。克服害羞的時間反而更拉長。逼迫或勉強孩子去做他害怕或不自在的事,對孩子的另一個傷害,就是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父母的懊惱、生氣或挫折的表情或態度,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令父母不滿意,事事不能做好,很差的小孩。我想這種不會是父母期待要有的結果。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踫巧是屬於害羞或小心翼翼的小,就請你用包容、瞭解和體諒的心來陪他們長大吧! 除了心態上要調適之外,父母們可以做的是增加孩子的社會性的活動(social activities)。製造孩子和年紀相仿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機會,或多帶孩子到公園、兒童科學館或博物館參觀,都是幫孩子增加對人、事、物和環境的認識的好方法。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去到那些地方,往往沒什麼太強的反應或參與而氣餒。社交活動經驗的累積,我個人認為是孩子突破自己羞怯、害怕的最佳方法。

幫助害羞寶寶找到自己

2009年05月04日
公開
34

幫助害羞寶寶找到自己 文/朱宏 害羞的個性是天生的,受遺傳基因影響。或許我們多少能記得自己在童年時期是多麼膽小怕羞的。當我們抱怨寶貝不肯上幼稚園的時候,祖父母有沒有提醒我們自己當初的事呢?長大成人以後,我們中間又有多少人能自信地在眾人面前演講呢?本文將介紹給爸媽幾個有效的對策,來應對自家膽小害羞的寶寶。 恰逢幼稚園家長開放日,樂樂的媽媽看到小班裏其他小朋友都在操場上盡情地玩耍,而樂樂卻站在身旁,小手拉著媽媽的衣角,儘管媽媽再三鼓勵,她還是不肯跟大家一起遊戲,她更喜歡在一旁靜靜觀看。在家裏,樂樂倒是愛唱愛跳,滔滔不絕的,拿起一本圖畫書,可以一個人編一段很長的故事。 像樂樂這樣的寶寶還真不少,在熟悉的環境裏活潑可愛,可是一到公開場合,他們常常表現拘謹,不會放鬆自己,難以享受集體活動的樂趣。問題是當爸媽看到人家的寶寶能無拘無束地玩耍,自家的寶寶卻老是縮在大人身邊,就擔心寶寶不合群,長大後不容易融入社會。實際並非如此,內向寶寶對陌生人和新的環境也懷有興趣,時常對別人的言行留心觀察。只是,他們內心過於緊張,缺乏足夠的安全感,常常阻礙了他們的積極參與。爸媽還發現自己越是催促,寶寶越是退縮。 在家活潑可愛,在外卻格外纏人,任何事情總有積極的一面。害羞膽小的寶寶往往比較聽話,做事也更謹慎,自我保護本能更強。這也讓爸媽在安全問題上放心不少。只有我們從內心完全接受寶寶的優缺點時,寶寶才會從我們那裏得到信心。 羞怯的寶寶需要大人額外的鼓勵,爸媽需要幫助他們預設很多場景,讓他們逐步走出自己的"安全殼"。除了耐心和周到的計劃外,別無捷徑可走,急躁和壓力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糕。下面的方法能增強寶寶的自信心和安全感,提高他們的社交技能。 提前尋找合適幼稚園 害羞寶寶在合適的環境中會表現出色。爸媽可以選一家老師和寶寶比例恰當的幼稚園,如果一個老師要照顧太多小朋友,那自然是無暇顧及你家寶寶的特殊習慣的。爸媽應盡可能在開學前幾天先帶寶寶熟悉環境,讓他見見自己的老師和教室的佈置。老師瞭解了寶寶的習性後會和家長一同想辦法使寶寶愛去幼稚園。一般幼稚園在開學第一天會允許家長陪伴,爸媽要儘量爭取和寶寶一起熟悉環境,過急狠心一走了之只會加重寶寶的焦慮感。剛上幼稚園,寶寶需要一段適應期,爸媽不要比較寶寶之間誰適應得更快一點。因?責備只會讓寶寶更沒信心。 讓寶寶作好充分準備 不管什麼場合,如果能預料,就事先告訴寶寶,寶寶的緊張情緒定能消除不少。 如果瞭解樂樂的脾性之後,媽媽在家裏有客人到來之前總是先告訴她今天會有誰來做客,樂樂該怎樣稱呼人家,如何幫媽媽一起招待客人;哪些行為是允許的,哪些是不可以的。有過一番準備後,樂樂每次都能給客人留下大方乖巧的印象。有了積極的體驗,她對陌生人來訪也不再拘束了。 生活中有一些大人看來十分平常並不在意的事情,在寶寶看來則非常害怕。如樂樂在公園裏看到高大的京劇臉譜回家後一直問個不停,爸媽知道這是她害怕的表現。此時,爸媽就要鼓勵寶寶說出內心的感受,適當表達自己的同理心:"我小時候也很害羞膽小,沒關係,下次遇見這種情況,你可以………" 家中常練習 和寶寶一起模仿不同場景的交流,如在校園裏招呼還不熟悉的同班同學;或者帶一個洋娃娃去學校,別的女寶寶也想玩一玩或遇見調皮的男寶寶要搶她的玩具時,哪種反應較合適。爸媽只要多次和寶寶輪流扮演角色,寶寶就會大膽自信起來。寶寶總是以成人為榜樣,讓寶寶通過觀察爸媽的言行來明白與人交往是日常生活中必須學習的一部分。 消除自我否定想法 害羞的根源通常是不夠自信,自我評價過低,比如,認為其他寶寶都不喜歡自己。爸媽要經常以肯定的語氣鼓勵他:今天你和那個小朋友玩得很好;你能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媽媽很高興,也讓寶寶重溫成功的時刻。 雖然大人普遍認為害羞是交往能力不強的表現。但事實上,害羞的寶寶長大後更容易成為富於同情、敏感細心的人,因為他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去觀察和思考人們為什麼這樣做事。他們的內心世界尤其豐富,充滿了想像力,很多傑出人士的童年也有羞怯的體驗。如果爸媽以慈愛之心養育寶寶,多花點心思讓寶寶找到信心,放鬆心情,其積極的效果一定會使寶寶終身受益的。

質與量

2009年04月02日
公開
29

唉…對一個上班媽媽來說,又能怎麼樣呢? --   四年前,當時九歲的老大對我說:「媽咪,妳可以再和我一起做蛋糕,像小時候一樣嗎?說不定等勻勻長到我這麼大,你就不會太忙,就可以了吧?」那時我聽了很難過,為他的懂事,為他的耐心(他本是心急的孩子)而心疼。常常,孩子們一直在等,等哪一天父母親不忙了,可以重溫小時候記憶中,和父母一起的溫馨時光。    寒假中,我們花了幾個早上買齊了做蛋糕的各種材料,終於又像他小時候一樣,你加一匙糖,我加一杓麵粉地,合力做了一個蛋糕,等烤好了,他吃不多,喜歡的只是過程。    有一個孩子,常常問父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父親說:「週末吧。」到了週末,孩子早早起床,卻看到父親正要出門,還把高爾夫球具放進了車子。孩子一直等,等到了傍晚,父親回來了,孩子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父親說:「我加了一天班,太累了,明天再說。」但是,明天又明天,這明天一直沒有來。孩子長大了,老父親說:「什麼時候我們一起去釣魚吧?」孩子說:「對不起,爸爸,我現在很忙,要加班、要照管一家大小,還得去學校開家長會。」    現在世界上的觀念,說時間的質比量重要,就是所謂的優質時間(Quality time),就是不在乎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多少,而在乎和他一起做什麼。其實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理論。   道生博士(Dr. James Dobson)舉了一個例子(他是在美國提倡注重 家庭的基督教領袖,著有『管與教』等書,銷售超過一百萬本。)有一個人去吃牛排,等了半天,餓極了,終於侍者端上來一塊小小的牛排。    「怎麼這麼小?」    「這是最上等的一種牛排。」    「可是我吃不飽。」    我們的孩子需要品質好的食物,但固定、足夠的三餐更重要。    我們不能整天不在家,然後給孩子十分鐘的優質時間,就認為他會滿足了。    優質時間-------是他興沖沖放學時,你在那裡聽他說得興高采烈。    優質時間--------是他心情沮喪地回家時,你在那裡傾聽、安慰、鼓勵。    如果錯過了,等我們有空時,問他「今天過得如何?」他只會說「還好!」。    寫了許多詩歌的作者Gloria Gaither說,她父母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在場」。你知道一個孩子做錯事,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嗎?就是沒有被抓到。當我們常常在孩子生命中「缺席」時,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家有好幾年實行的一項「優良傳統」,就是和孩子「單獨約會」。每個孩子每三個月有一天是屬於他的特別日子,和爸爸或媽媽做他選擇的事。譬如老大和爸爸去清華吃飯,然後下盤棋;老二和我買張月台票,在火車站看火車,他會不捨地說:「再看一列自強號、一列復興號、一列莒光號就走!」老三可能是爸爸帶去吃個冰淇淋。雖然有三個孩子,我們希望他們覺得自己是父母眼中《獨一的嬌兒》。   這些是親子間的優質時間,但每天看似平淡的時光,「量」的累積更重要。偶而的一餐牛排不能取代每日三餐。    每過一日,孩子就像一塊磚一塊磚地被建造起來,我們讓誰來做這樣的工作?當建造不好,要拆是很痛苦的事。有一個人發現孩子學了保母說話不誠實的毛病,要改掉這習慣是很不容易的。有人說,養成一個好習慣,須要六個月;也有人說,一個行為造成一個習慣,一個習慣造成一個個性,一個個性造成一個人生。每一日都何等重要。我們所花的時間,構成我們的生活,也為孩子的人生奠基。    有一位教育家說,要一天四次擁抱你的孩子。我盡量提醒自己,孩子說話時專心聽,也注視他們的眼睛。常常,就在這專注的時刻,心中湧起對他們的愛,就會自然地抱抱他們。擁抱、親吻、稱讚、鼓勵,這些永遠不嫌太多。一個孩子心中的愛槽注滿了的時候,他只會把愛流露出去,而不是成為一個「give me, give me」(給我,給我)不滿的孩子。    四年級的老二上學期得了五育獎及模範生,但最讓我們欣慰的是,老師給的評語:「謝謝韡函對 xx同學的包容和幫助。」   前美國總統布希夫人,在衛斯理女子學院畢業典禮上致詞:「等妳們到了我這個年紀,你不會因為失去一筆生意,或少了一個客戶而後悔,但妳若沒有花時間在丈夫、孩子身上,妳會悔恨不已。」   有一個母親在孩子的房間,一直說:「我還有好多話要告訴你,對不起,我一直都那麼忙。」她一直說,一直抱歉,最後,孩子放下收好的皮箱說:「媽,何必再說什麼呢,我明天就要去念大學了。」   一個孩子在我們身邊差不多有十八年,日子很快會過去,我們也有一天要交出成績單。放棄作父母的責任,就會失去作父母的權柄。一個叫不動的孩子,常常也是個心中沒有被愛注滿的孩子。願我們趁還有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時,作盡職的選擇。

家教是最好的禮物

2006年03月13日
公開
36

我去朋友家吃飯,看見她念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在飯桌上大聲的說:[媽媽,你笨死了,你炒的菜有夠難吃,我不要吃!]我很驚訝,一個孩子怎麼可以這樣對媽媽說話,更驚訝的是,朋友竟然沒有生氣,反而說:[哪一道菜?妳說的是哪一道菜?]我看到孩子跋扈的樣子,實在忍不住,便趁洗碗時,告訴她,孩子不能縱容,想不到她一肚子苦水,說她也不願意如此,而是照書上所寫的在教,因為有一本親子教養的書說:[當父母被子女批評時,不能覺得面子掛不住,甚至覺得不被尊重而生氣,寬心以待,不能露出憤怒的表情,不然會造成孩子的胃懼與不安.我看了真是哭笑不得,問我朋友她的普通常識到哪裡去了,怎麼會全盤接受這種似是而非的理論. 孩子第一需要知道不可出口傷人,不可以用自己是[說直話不懂得修飾]來做藉口而傷害到別人.朋友的女兒所說的那句話,其實不是[孩子表達心情],而是嚴重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這種話連跟同學都不能說,更何況是自己的媽媽.孩子應該對父母敬愛而不是友愛;有敬,父母的教誨才聽得進去.在一個家庭中,父母是主,孩子是從,主從的觀念連低等動物都有,而動物是有領域觀念的,在馬戲團中,馴獸師一定是先進入場地,動物再帶進來,因此動物會聽馴獸師的話,因為先來後到,客對主要讓三分.假如孩子認為父母是平輩,就難怪父母講的話孩子不聽. 第二,孩子並沒有那麼脆弱,父母一生氣,孩子就崩潰.佛洛依德所謂的童年創傷,其實是指如性侵害或虐待等嚴重傷害,一般父母的教誨不會留下人格烙印的,反而是不教他,溺愛他,以後出社會會吃大虧,因此父母賞罰要分明,改正要及時.很小的孩子做錯事,被罰他可以接受,不能接受的是被冤枉,而挫折對孩子來說不見得不好,有時反而是品格的鍛鍊.人生原本就充滿了挫折,孩子必須懂得如何把握為機變轉機,將逆境扭轉過來.父母不可能跟著孩子一輩子,永遠保護著他,如果能藉各種機會,訓練出孩子不屈不撓,再接再勵的人格,對他人生旅途上的幫助或許更大. 第三,不是所有正向的回饋都對孩子好,孩子固然需要鼓勵,但是不對的時候更需要告誡.孩子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學會待人接物的方法,這種學習是個內隱的學習,這種記憶直接儲存在神經連接的突觸上,即使將來得了失憶症,他的人格特質,生活習慣都沒有丟掉.孩子的安全感不是來自父母無所不在的呵護,而是當他需要父母時,父母能適時給他指引. 看到現在的孩子沒有禮貌,在電梯裡見到長輩不打招呼,在公車上不讓座,跟父母講話沒大沒小,真令人感慨.家教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教養與風度是打開社交場合大門的鑰匙,而[盡信書不如無書],坊間有不少[親子教養]的書籍,品質令人擔心,做父母的實在不必戰戰兢兢,每天捧著書看當作[教戰手冊].教育兒女不是要照食譜炒菜,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可一板一眼照書教,請相信你自己的普通常識,如果孩子快樂,別人也快樂,你就做對了.

小孩與錢

2006年03月12日
公開
40

小孩與錢(人本札記103期) (改) 2006-03-13 Page:1/1 ◎文.「快樂新父母」編輯小組 在街上,當小孩鬧起來想買一件您不想買的玩具或零嘴時,該怎麼辦? 零用錢也是一項困擾:怎麼給?給多少才合適? 既擔心孩子會亂花錢,又擔心孩子會變成小氣鬼……。 兼負著教養之責的您,應如何帶領孩子更深刻地思考—— 在以「錢」為代表的物質後面,還有其他更高的價值?生養小孩,本來就是很花錢的;小孩長大了一點,他還想自己花錢;不幸的是,錢又總是在爸媽的口袋裡。這就像石頭底下埋著炸藥,等著不知道什麼時候爆發。到底要怎麼和小孩好好的說,說關於「他想要玩具,而爸媽又不買給他」的事,說關於「錢」的事。所以,今天就和您談廣泛的「小孩與錢」的話題。 一、建立健康的金錢觀念 第一件事,我和您談,對於錢,我們要幫小孩建立一種健康的觀念。 所謂健康的金錢觀念,聽起來好像很抽象,讓我用一句話就把它說完——許多實際的教小孩的方法,都是從這一句話引伸出來的。 這句話是:不要讓金錢變成最高的價值,而要把金錢當成追求更高價值的工具。 這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很多爸媽都常跟小孩說賺錢不容易,要省著點花。這話一點都沒有錯,而且對的不得了;不過,就是因為它的表達方式不夠清楚,卻很可能發生一些後遺症。因為一再強調錢的重要、難得、可貴,但並沒有同時說明有了錢到底要做什麼,這就很容易讓小孩以為錢是最高的價值,只要有錢就好,別的都可以「再說」,這樣,就難保不教出一個死愛錢的小氣鬼,弟弟跟他借五塊,他打死也不給。 在那種教導之下,他的想法是很可以理解的,錢既然那麼難賺,雖然他一點代價都不曾付出,只不過是從爸媽那裡「賺」來的,但他還是會想,這麼難賺的東西,萬一弟弟不還怎麼辦?這時候再跟他講什麼兄弟友愛,一家人不分彼此,都沒什麼用,因為他一心只記得爸媽平時的教導:錢,難賺啊!鑽到錢的牛角尖裡去了,六親不認,是理所當然的事——這就是把錢當做了最高的價值。 所以,跟小孩講「賺錢不容易,不要亂花錢」的同時,一定還要提出另一個價值來平衡它,比如說,「賺錢不容易,不要亂花錢」的後面,再加上「如果沒有錢,自己都活不下去,怎麼能幫助朋友?」,這就清楚了。我們之所以省錢,不是僅僅因為「難賺」,就要「省錢」;更是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還要留下助人的可能」。錢很難賺,是錢的可貴;保障生活,幫助別人,則是更高的價值。前面那一句重要的話,說「不要讓金錢變成最高價值,而要把金錢當做達成更高價值的工具」,就是這個意思! 二、關於價值觀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什麼是更高的價值呢?這是我們今天談的第二個主題。 我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有人認為朋友最重要,有人認為車子房子,也許還加上妻子,才最重要;有人認為活得自在就好,有人認為一定要過得足夠奢侈才不枉廢一生;這些我都很尊重,鐘鼎山林,人各有志嘛;不過,請您一定要注意,不管您重視的是什麼,錢都是達成那些目標的工具,而不是目標的本身! 有的人會說,這有什麼差別嘛!如果我最愛車子,車子就是要用錢買嘛,重視車子,不就等於重視錢?但是讓我告訴您,這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如果您真的最重視車子,有了足夠的錢買足夠好的車子,您就滿意了,您就罷手了;反之,一個人如果以為車子就等於錢,本來只是愛車子,一不小心,就會以為自己是愛錢,以錢為最高的價值,那麼,我們就可以期待一個金錢的奴隸了。 這裡的要點就是,錢不是某種東西,它代表的是所有物質的東西。重視某種物質的東西,不過是某種價值觀,應該得到大家的尊重;忘了自己的價值觀,而只重視錢,就表示所有物質的東西都是追求的對象,那就沒有止境了。這是非常不明智的,因為,人,到底不是動物,人除了物質的需求以外,多少總還要精神的生活;沒有精神生活,只有物質慾望,勢必要陷入苦難的深淵! 所以那一句重要的話是說,不要讓金錢變成最高的價值,而要把金錢當成追求更高價值的工具。 三、注意無形的暗示 回到教小孩的方法上來,教小孩的時候,還有一件要特別注意的事,這是今天講的第三個主題,就是要注意在話語中無形的暗示。 再舉例來說,如果我們教小孩「不要亂花錢,不然就買不成玩具了」;這本來是一句很普通的話,仍然是教小孩節省,不過,因為加了「買不成玩具」的理由,用「得不到玩具」來威脅,這就無形中給了小孩一種暗示,暗示玩具才是更高的價值。長期這樣教下來,小孩如果對於玩具等等東西很貪心,就不足為奇了。 這裡也涉及小孩很細緻的心理反應——前面我們說到,教小孩金錢的重要的時候,要提出更高的價值,以免金錢變成最高的價值;但很多爸媽在話語之間,沒有仔細考慮,反而提出了「更低的價值」,就像買玩具,這算什麼價值嘛,但是因為非常強調要省錢,省錢既然那麼重要,而省錢的理由又是買玩具,無形中就把「買玩具」的身價也提到很高的位置上。 很多爸媽抱怨小孩很難管,但實際上,小孩所有的行為都是建立在他的心理認知上,而他的心理認知,又無一不是爸媽在平時所教出來的。爸媽覺得很冤枉,說我才沒有教他對玩具瘋狂,但爸媽不知道,每次教他「要省錢,不然就不能買玩具」的時候,恰恰就是在暗示他對玩具瘋狂。 這種暗示的作用是很可怕的。看到一個不肯把玩具拿出來和別人一起玩的小孩,您如果仔細追究,很可能是爸媽常常提醒他要愛惜玩具,把玩具收好,不要弄壞了;雖然這個孩子平時未必真的愛惜玩具,也未必能把玩具收好,但爸媽的教訓中的暗示,卻已經發揮了作用,就是他變得小氣,不准別人碰他的玩具。 看到一個亂花錢的小孩,您如果仔細追究,很可能是爸媽常對他說「錢很重要,沒錢的時候,你就知道沒錢的可怕了」,為什麼呢?表面上看起來,爸媽是教他省錢,但在小孩的心裡,卻可能得到另一種暗示,就是,有錢的時候趕快花——因為,爸媽說,沒錢的時候就慘了啊? 小孩對於各種教訓,都會有大人意想不到的心理反應,有時候,也不是我們可以事先預料的。所以,我總是建議不要單純的用幾句話來教訓小孩,而是要和小孩細細的、慢慢的、好好的談;所謂「談」,就是有來有往,不能只是大人講小孩聽,也要反過來聽聽小孩到底理解了什麼。 四、小孩在家裡的經濟地位 以上談的,是平時要教給小孩的觀念;現在我們可以思考另一個問題了,也就是小孩要花一筆錢,而爸媽不肯花。要解決這個矛盾,我們必須先弄清一個更根本的疑點,就是小孩在家庭裡,到底有什麼樣的經濟地位?這是我們今天的第四個主題。 傳統的看法是,錢是爸媽賺的,讓小孩花,是恩典;不讓小孩花,是當然。這樣,小孩就像是寄人籬下的窮親戚,時時要看人的臉色。我想,現在大概沒有什麼人會贊成了。現代的觀點,比較傾向於認為家庭是經濟共同體,大人小孩都有一樣的權利可以支配動用金錢,只不過要因年齡而設限,所以應該給小孩一定的零用錢,只要在那個範圍內,可以隨他自己決定怎麼用,如果超過了,就要特別申請。這樣,家庭就像人民公社,小孩也是一個小社員。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我不敢反對公社制,因為聽起來蠻合理的,也很民主的樣子,但對於這種主張,我心裡總覺得不踏實,好像假假的。倒不是說我不相信父母做得到,雖然實際上我想多數的父母絕對做不到,如果小孩把一個月的薪水,不,我是說發給他的零用錢,都拿去買漫畫書,我就不信哪一對父母不說話;我想父母做不做得到不是事情的要點,要點是,我們不該拿不是事實的假象去騙小孩。 什麼假象呢?就是零用錢並不是薪水,不應該弄得好像是領薪水的樣子。這二者的差別並不僅僅在支配權,也在來源。薪水是一個人辛勞、工作、付出之所得,零用錢呢?則是不勞而獲的。這也是公社制的虛偽性,所謂家庭是經濟共同體,是對參與家庭勞動,或從外面賺錢回來的人而言,小孩不應該包括在內,小孩並不是小社員,因為他在這個公社裡,是不事生產的。 我這樣說,並不是要和小孩算帳,甚至反過來主張小孩要自己賺他的零用錢。我只是說,教小孩最重要的,是呈現真象。以上說的,是事情的真實的現象,站在教育的立場,不能用任何好聽的話,讓小孩誤以為事情是另外的樣子。比如說,一方面告訴小孩說;喏,這是你這個月的零用錢,要好好的用,用完就沒有了,讓小孩以為這是他在這個家裡應得的待遇;但到了必要的時候,爸媽又要出面干涉說:你還是小孩子,爸媽必須要管教你。讓小孩以為爸媽出爾反爾,是最不好的。所以,我的主張是,爸媽應該明白的告訴小孩,家裡的錢,沒有一分是屬於他的,因為他並沒有賺錢;但是,爸爸媽媽在能力可及的範圍內,願意無條件滿足他的任何需要;這是爸媽生養子女的責任,也是出於對他的無條件的愛。 五、小孩要買,大人不肯 「無條件」三個字,是最重要的:不是因為他聽話,才給他吃飯;不是因為他肯洗澡,才給他買衣服;不是因為他乖,才給他零用錢;不是因為他用功,才給他買玩具;那些都不是理由,所有這一切,都只有一個理由,就只是因為他是爸媽的小孩。 換句話說,家不是一個講權利義務的地方;在家裡,父母�子女,大人�小孩,講的是情與理,不講條件。我很反對叫小孩做家事來換取零用錢;小孩幫忙家事,應該是因為他覺得應該參與家裡的工作和活動,也是因為體貼爸媽的辛勞,而不是為了賺錢。 現在我要再強調,讓小孩以為做一點什麼,都是得到有形的,物質的好處,是培養「小勢利鬼」的好辦法;如果是培養健全的人,就應該儘量避免物質刺激,或動之以情,或說之以理。我寧可看到一個懶懶的小孩,也不要看到一個為了錢而非常勤奮的小傢伙。 同樣的,我也不贊成一個月發放一次零用錢,小孩還沒有成年,實在沒有必要拿大筆的錢去引誘他,等他受不了花錢的誘惑,再反過來責怪他。有的人說,這是為了讓小孩學著管理金錢,控制自己的慾望;但我想管錢這種事,大可等他將來自己賺了錢再學,因為這實在沒什麼大學問,至於控制自己的慾望,當然很重要,但是,應該有別的方法。 您說,他如果根本沒有錢,那怎麼學啊?答案是,他可以向爸媽要,而爸媽只要稍稍給一點建議,或和小孩討論一下,絕對不要刁難他。所以我的主張是,爸媽應該讓小孩知道,他只要想用錢,隨時可以向爸媽提出來,只要不太離譜,而爸媽也付得起,就都會答應他。 這才是真正的經濟共同體,小孩既然是家裡的一份子,他當然可以花家裡的錢。您會想,這不是和剛才講的矛盾嗎?不,一點兒也不矛盾,剛才講的那種公社制,是把一定的錢分給小孩,錢一旦分出去,就變成小孩擁有的錢,這樣,家庭反而變成一個分錢的地方,而沒有任何「共同體」的意味了。所謂共同體,是說家裡的錢小孩也可以花,花的方式,當然也要大家共同決定。 只不過我強烈建議,爸媽要儘量尊重小孩的要求,為什麼呢?就是為了讓他學著控制自己的慾望,如果什麼要求都不答應,那才是應了剛才那句話:他怎麼有機會學呢? 釐清了這些道理,爸媽心裡就先有個底,同時,也要把這些道理講給小孩聽,這樣,大家有了共同的認識,有了共識的基礎,現在,我們就可以談「小孩要買,大人不肯」的問題了。 首先,爸媽一定要清清楚楚的講明白,到底為什麼不肯?如果講不過小孩,就應該買給他,同時要承認他說的有道理;即使講得過小孩,但是看小孩實在很想要,基於對小孩的憐愛,也應該買給他,不過要說明這並不表示他有理,只是爸媽因為很愛他。如果雙方爭執不下,各有其理,那就應該先不要下結論,可以擇期再議。 如果小孩不高興,亂發脾氣,那就要和小孩說: 你如果真的很想要,應該想辦法來說服我,如果說不服,也可以試著感動我,我們是一家人,凡事都可以商量,現在是因為我們都還沒有想清楚到底該不該買,才暫時不決定,而不是我故意和你做對,故意為難你,上次你要那個什麼,我們不是一句話就OK了嗎? 在這樣理性溝通,感性表達的過程裡,小孩就會慢慢的學著了解很多事,包括如何釐清自己的慾望是否合理,以及到底什麼是合理。這是培養成熟的人格最重要的過程,爸媽絕對不能嫌煩。 結語 您應該可以看出來,這裡我們所談的都是觀念性的、思想性的建議,而不是一般親子專家講的「要給小孩什麼規定」、「要怎麼安排小孩的零用錢」,而是希望您有了自己的見解之後,能把它付諸實現,不要怕處理得不妥當,有什麼不妥當的,趕快修改就是;正確的觀念才是最重要的,而這是您已經有了的,所以,還怕什麼呢?

打vs教

2006年02月03日
公開
56

給孩子的管教要適當,才不會讓孩子無所依循,甚至造成行為偏差! 胡適曾言:「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把這句話用在對孩子的管教上,也同樣如此。現代許多媽咪爸比都難免有著「望子成龍症候群」,希望孩子聰明、乖巧、懂事、明理、好禮貌。那麼,在教養上就得依循著這樣的目標,來調整教育的態度囉! 回想看看,你是否曾經有被孩子「氣壞」,而忍不住用力在孩子身上打了好幾下,氣頭過了才覺得,似乎打得太急、太大力!?其實,這是為人父母在所難免的過程,然而教養不是出氣,得冷靜下來,想想該怎麼「教」,才能讓孩子明白你要傳達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 管教方式不當,孩子更容易行為偏差! 父母常有的教養迷思 教養迷思一:「天生氣質」不代表一切都無法改變! 很多人都以聽過老一輩的人說過「壞骨(台語)」的形容詞,用在他們覺得怎麼教都教不乖的孩子身上。然而,孩子的天生氣質難道就注定了一切嗎? 國外曾有研究,一對雙胞胎,被兩個不同家庭領養,初期兩個孩子的行為很相似,半夜經常吵鬧,但經過兩個家庭的不同對待、教養方式之後,一個孩子越吵越厲害,另一個卻越來越乖。由此顯示,經過行為教養的調整,孩子的脾氣與情緒表達方式的確是可以改變的。 教養迷思二:一犯錯立刻打,才能立竿見影! 在學校的訓導處,常能看到闖禍的孩子站在老師跟前,而心急的家長一趕到,二話不說就「海扁」孩子一頓,彷彿有著恨鐵不成鋼的椎心之痛! 孩子犯了錯,是該懲罰。然而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讓孩子知道他犯了錯,而且是什麼樣的錯,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這些必須是可以明白的道理,而不是讓他以為犯錯的結果就是吃一頓飽拳! 若仔細留意,你會發現沒有一個教育專家會贊成用暴力處罰的方式來作為「教養方式」。因為家長的行為模式是孩子的示範,如果每每家長都用體罰來教導,孩子會無形中學會一種處理事件最快速方法及技巧,就是一個拳頭過去,便可將一個人制服,以為這樣就解決了一個錯誤,一個問題,而失去了判斷是非的能力。 該怎麼教孩子? 1. 父母的教養態度要一致 有不少家庭常常上演這樣的情況:爸爸方才肯定的點頭,媽媽馬上回頭嚴肅的說:「不可以」;媽媽鼓勵讚美聲剛出,爸爸隨即奚落兩句;爸爸吃飯時和孩子親密的對話,媽媽就都罵:「吃飯不要說話」…! 這樣的情形,往往讓孩子無所適從;而若一直沒有改善,更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反感,甚至父親母親的話都不想聽,只依自己的想法來行事;或者孩子會變得懦弱,至此,孩子的行為調整會更難。 建議父母們,當夫妻雙方在教養理念上有所出入時,先靜觀另一方如何處理,事後再做協調,尋求合理合宜的共識,切勿因管教問題在孩子面前起爭執,或演出全武行,那可會加深孩子的罪惡感。 2. 為人父母要以身作則 根據研究,教育最大的困難,在於父母無法以身作則佔最大!父母是孩子學習、模仿的模範,試問,當媽咪爸比叫孩子上床睡覺時,自己的視線依然留戀在電視機前,孩子會真的聽話去睡嗎?他只會覺得:「爸媽可以看,我就得去睡覺,不公平!」;當媽咪爸比自己也不吃青椒、紅蘿蔔,光跟孩子說這兩種食物有多好,孩子也一樣不會肯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模仿」佔了最大的部分,因此當父母言行不一致時,孩子會從迷惑到變成不信任,甚至學會用「說謊」來敷衍父母,將成為親子關係中最大的殺傷力。 3.不必打罵,只要堅持原則! 相信許多家長都有這般經驗,臨出門前對孩子的百般耳提面命、交待再三,孩子也點頭如倒蒜,快樂達成出門的種種協議。但一旦面臨孩子無理的破壞「規則」時,家長卻常屈於孩子的哭鬧,成了破壞原則的共謀,也因為「不能堅持」的這份因素,使得家長與孩子的抗爭時常上演。 一再「得逞」的孩子無法了解、尊重別人,驕傲、自私為所欲為的行為,常常就在這種不經意中形成了。在孩子建立許多生活自理與行為態度時,「堅持原則」在行為制約學習上,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最佳方法,否則在家長搖擺不定、標準不一的態度下,孩子根本無從判定是非對錯! 叮嚀 在經濟的不景氣,以及現代人自我意識的提升中,越來越多人選擇不育,使得每一個得來不易的小寶貝,都成為老人家或父母心中的寶,捨不得他痛、捨不得他被罵!甚至,吃飯時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整盤端給他,大人們一口都不敢吃! 如此下來,孩子當然會養成「唯我獨尊」的性格,他如何能懂什麼是尊重他人?如果要等長大再來教,不但調整不過來,對孩子的心理也不好。他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小時候什麼都可以,長大以後通通不行!?因此,媽咪爸比們,教養孩子要趁早,而且從己身做起,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養態度。

青少年的自殺問題

2006年01月17日
公開
33

一位建中的學生跳樓自殺,引起各界討論,報紙上的報導也傾向歸因於那個孩子是因為「不想去補習」,因而自殺。一般大眾在關心自殺的青少年時,總想要找出一個「決定性的事件」,這是很多人都會犯的毛病。不過,我覺得如果要更深刻的瞭解孩子,就應該更深入地問:「這位建中學生為什麼會因為不想去補習而自殺?」 不想去補習的孩子其實非常的多,我甚至覺得,孩子不想去補習才叫做正常。正常的孩子遇到一些不想做的事情,通常會有一些調適的模式,或有一些跟壓力並存的技能。但為什麼這個孩子的能力在那個時候沒有辦法用出來?我覺得這才是應該要問的問題。 青少年的自殺問題,絕對不能只看那最後一根稻草。應該要看的是,這孩子的整個抗壓系統為什麼會被堆滿了,只要一根稻草就讓他崩潰。 單一價值觀影響人的調適能力 如果我們回溯一些個案,我們會發現,自殺並不是青少年用來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他們覺得問題已經沒辦法解決了,所以想用自殺停止去感覺那個問題。 但是什麼時候孩子會被逼到這樣子的狀況?一個關鍵點是,當他們接觸到的往往都是單一的思考模式或是價值觀。也就是說,當他只用一種方式去解讀事件,而且解讀成「這件事情對我是一個壓力,是一件我不想要的結果」的時候,那就是個危險的時候。尤其對青少年來說,他們的資源、經驗比較少,如果周遭的人只用單一的價值理解事情,他們更難突破或改變。 我看過大多的個案,都是爸媽認為:「升學是一定要的」,或者是青少年自己在在解讀感情或人際關係的時候總是覺得:「怎麼樣是一定好的,怎麼樣一定是代表他的失敗」。 所以,如果我們單純的認為,孩子只是因為不想去補習而自殺,其實不會解決問題,還是會有孩子自殺。因為,真正的問題是出在那個人的調適系統,已經無法調節外界的壓力。 事前的跡象 另外,我們常會在學生自殺的新聞裡,聽到師長表示「孩子的作息一切正常,事前都看不出有自殺的跡象」。但以我們的經驗來看,我蠻不贊同「都沒有跡象」這樣子的結論。 絕對有跡象的是佔大多數,沒有跡象的是少數。因為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在那之前都會在情緒跟精神表情上面出現一些變化。如果學校老師告訴你:「我已經有觀察到一些現象」,但還是讓這個自殺發生,當然會有很大的一個責任或是壓力。所以在事件發生之後,不管是學校老師,或者是親人朋友,大家一定都會說,沒有看到跡象。但是,如果在比較沒有壓力的狀況之下去問他周圍的人,他們可能會覺得他變的比較沈默寡言,或者是說作息正常,可是他比較少有歡樂或是回應的能力或反應力。甚至,我們可以在他和朋友來往的書信,或是MSN、email當中,看到他提到一些絕望的想法。這些徵兆,在我們事後研究蒐集時,其實都非常的明顯。 所以,這裡的關鍵是,如果爸媽和小孩平常互動的方式,是只看孩子有沒有做你要看到的,例如:有沒有上學、有沒有睡覺這些事情,當然就沒有辦法知道這時孩子的心裡狀況,因為這些事情和孩子的情緒是無關的。除非症狀已經嚴重到一個程度,不然孩子當然還是可以去上學、可以吃飯、可以睡覺。但如果有跟孩子談話,分享日常生活之間的點滴,父母就會有機會發現孩子的感受力、解讀力出現了變化,那才是會看到徵兆的地方。 協助解決孩子具體的問題 對父母來說,最關鍵的是,和孩子建立信賴的關係。不管孩子有什麼問題要找你,他可以信賴你會瞭解他、或會有方法。我常看到的問題是,家長帶著有壓力想要自殺的孩子到門診來,家長說:「我的孩子抗壓性很差。」但是,我會先問家長:「那你覺得,如果今天是你碰到這個壓力,你會怎麼調解?」家長反而講不出來。 這是社會整體的問題,因為大人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處理壓力,大人也不知道反向的解讀方式,就是所謂彈性的價值觀。他不知道他的孩子如果退學了、如果被朋友討厭、被同學排斥、甚至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可以怎麼辦?當家長沒辦法教孩子、或用一種比較彈性的價值觀與孩子一起面對事情的時候,小孩也沒辦法信任當自己走投無路的時候,可以找大人、找爸爸媽媽或是老師。很多時候,是因為家長從來沒有展現過自己的抗壓的方法,所以,小孩子並不覺得你是一個可以幫忙的人。當孩子不信任有任何人可以幫他,就可能會走上絕路。 所以,家長平常就應該多跟孩子討論,自己有壓力的時候,都會怎麼去轉換價值觀、怎麼樣去處理。 第二個層面,是從平常就必須讓孩子去練習,碰到一些比較小的挫折的時候,該怎麼樣調適才是正確的。現在的青少年會因為父母親很高的期望或是單一方向的栽培,而少有機會去接觸不同的人。我常會跟門診的孩子說:「你成績差,絕對不是全世界最差的,一定有人比你更差。」可是孩子真的沒有看過。所以在平常培養孩子的時候,要讓他們有多一點可以思考的材料。 學習情緒管理 最後,我想特別提到「情緒管理」這件事。這還是要回到這整個社會,因為目前媒體、或是學校教育的系統中,沒有很重視「情緒管理」這個部分。所以小孩子從來不知道,痛苦是人生的常態,如果克服了,他就可以往上再爬一層樓。這件事情,很多大人都當作理所當然,沒有去教。 要怎麼學習情緒管理呢?第一步是先學習自我觀察。 每個人,都可以對自己設定一個溫度計,或是一個風向球,每天檢視自己的情緒。在這連續的一段時間裡,就可以看出自己的波動,還有跟這些波動相關的事件。 這樣做的好處是,第一,你會瞭解自己的弱點在哪裡。對有些人來說,「沒有跟人親近」這件事,會是他最大的痛苦指數,他痛苦的反應主要是來自這裡;有些人的痛苦則來自於,「沒有辦法得到讚美」;有些人是「沒有辦法得到認同」。對青少年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對未來方向的模糊。許多憂鬱的青少年,在門診中談起來,都說他們現在不想去唸書,但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想唸,而最重要的問題是,他不知道他唸來可以做什麼。 這是我們面臨的困境之一,因為我們的孩子每天從早到晚花那麼多時間在讀書,可是他們不知道讀書要做什麼。有時候,我試著用一些簡單的問題去問他們,他們都沒有辦法回答:他不知道什麼事情會讓自己快樂,他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可能在哪裡,他不曉得自己未來想過怎麼樣的生活。這部分其實就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觀察過自己的自我情緒跟喜好。因此,若能學習自我觀察,許多對自我的認知、甚至方向,都會比較容易建立起來。 第二個步驟是,我們要學習,當碰到一些負面情緒時,要能拆解自己負面思考的連結。 舉例而言,當碰到一個考試,讓你非常擔憂害怕,其實你可以坐下來,在紙上好好地寫「我在怕什麼?」,或許會怕考壞,那你可以寫「考壞會怎樣?」,考壞也許會被退學,那「退學以後會怎麼樣?…怎麼樣?…」。一步一步的去想,然後,從裡面去找到你最想去增強的力量,也就是說,要了解自己最可能跌倒的地方在哪裡。 第三個是,希望家長和老師能跟孩子一起去培養一種比較強的意志力,因為意志力跟彈性是相輔相成的。很多人會以為如果有彈性、有抗壓力,你的人生就沒有問題。可是反過來想,彈性不是天生就具備的。必須先要有一個很強的意志力,你很清楚你要的這個東西:「你為什麼要?」、「你非要不可?」。然後在這過程中,你承受的力量自然會去提高,這是可以訓練的。 從過去到現在,社會上一直有青少年自殺與青少年情緒的問題。但是大家都一直想單純的把這件事解釋成—「這是小孩子抗壓力不好」或「這是社會給小孩子太大的升學壓力」。 根據專業的分析跟經驗,真正的問題,其實是我們忽略了從小去培養孩子觀察情緒、調適情緒的能力,還有最重要的,是大人們沒有提供孩子一個多元的價值觀。所以當孩子在一個地方跌倒的時候,他沒有辦法看到其他的希望。這個答案應該是一句話「如果上帝把你的一扇門關起來,他一定會開另外一扇門」,所以,大人可以努力的,就是讓孩子有那個廣角,去看到其他地方的可能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