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didi

continue

2006年11月03日
這些年來,讓我在提初看法的時候,盡量考慮到執行面的問題.否則會辜負原本的美意.
教改之所以推行困難,就是沒有深入考慮執行面的問題.

教育,真的是良心.一旦有指標,要量化的時候,就會出現作假問題.因為真正有良心且堅持度高的老師,他不在乎哪個指標,然後最後可能被逼離職,而堅持度不夠的老師,在工作壓力下,就會作假.而量化是最容易做假的.

昨天我們學校要制定績優導師獎立法,鼓勵導師對學生用心.有人說要讓學生票選,有人說要定期由學生評量每位老師.

問題是又有人表示我們的學生越來越差.結果就是差的學生評量老師.在這個效應下,老師不敢要求學生的素質.老師要投學生所好,降低自己的要求....老師要當學生,家長請人關說,不然就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表示自己失業在家,無力負擔學生學費.也有學生跑來請老師高抬貴手,稍微調一下成績,不多1分就好,讓他可以申請獎學金,因為家中被討債公司追著跑....

當這些社會因素夾雜著教育問題時候,教育變的越來越複雜.大家都希望教育可以解決一切自己的問題,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卻忘了,人的社會充滿失望,困頓...

老師的責任到底是什麼?學生的責任又是什麼?如果就我的想法,停止功利性求立即性<好>效果的量化方法吧.單單這個問題的討論,硬要排出責任比,硬要說誰的責任比較多,就會出現問題.

在美國,過去我所遇到的老師不見得比台灣老師付出多<現在可能也不一樣了>,但是他們重視的是你的人際問題,社交問題,很少看到老師在跟家長討論學業問題.除非很差...老師看重的是學生將來在社會上奮鬥的能力.但是在台灣,大部分的家長討論的是課業問題.老師要負責將孩子送到好學校.老師的教學不夠活潑....,當家長越把重心放在課業上,老師就會越重視課業,而忽略了情商問題.

可是我遇到的美國老師,家長很少就成績和老師討論.討論的都是<人>的問題.討論的是和學生人際相關的問題.當重心不同的時候,長久的效益就會出來.

壞處就是相信嗎,很多即使上名校的學生,計算能力可能不能和台灣中小學生相比..

課業,是孩子的責任,不懂自己問老師,老師教不會,問會的同學.還是不懂,上網問.還是不懂,饒了自己也饒了別人,學習只是在探索,沒有必要停頓在某一個學習點上.畢竟學習是很寬廣的.

教學也是老師的責任,老師盡心教,還有不會的孩子,給他關愛,讓他知道不會天不會塌下來,成績考不好,沒關係,孩子有其他優點.沒有其他優點,也沒關係,老師愛你.老師還是看重你.

這樣就夠了.教不會,老師關愛你就行了. 我相信一個關愛孩子的老師,他一定會盡心教學.

家長,孩子不會,了解他的問題,提供資源,和老師討論,可是孩子盡心了還是不會,饒了老師饒了孩子.學習不是孩子人生的一切.這個地方卡住了,繞道而行就好了.不要搞得腥風血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