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didi

工作態度與遲到的思辨修訂

2007年05月31日
工作態度與遲到到底可不可以化上等號

學生在大學期間,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要求,會不會影響他的就業態度
以下是訪問多人得到的看法:

在經過一些討論,思辯更加清楚.大部分的老師都認為不需要用點名來操控學生.我想這是可喜的現象.但是將責任幾乎歸咎在老師教學身上,雖然值得參考,也有點違反自主學習.因為有許多影響因素,我覺得有些說法可以參考看看,畢竟不是非1則0.
1.李雅卿和一所美國自主學校的看法
人有投緣或是自己有興趣的方向.甚至自主學習學校有點擔心老師太過教學有趣反而干擾學生自主學習.
2.一位老師的看法:
如果只是少數幾位學生,無須太過擔心這個問題.畢竟每個學生有自己的個性問題.有些學生個性散漫,或是還找不到自己的喜好.老師不用太過憂慮.
3.喜歡翹課的學生
他們的看法跟你一樣,這種強制手段無法長期影響他們.至於為何翹課,他們說起不來.或是隨心情上課.
4.不管老師教學如何都會自己來上課的同學
他們表示這是自幼的責任感.所以即使老師不點名,上課無趣, 照樣會來.
5.在職的學生
認為有些人本來就散漫,但是學校如果不干涉,放任他們,會養成壞習慣.而根據好習慣可以養成的原則,希望老師能夠介入.
6.企業界人士
認為家庭教育已經放棄了,學校教育如過再不干涉,學生將會更沒有改善的機會.企業界將花費許多選才的成本.
7.學習理論
如果人的學習是終身的,也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那任何階段都有可能幫助到學生.相對也有可能沒有幫助.
8.從課程教學規劃角度
也是你的看法,也是很值得省思.就是老師要反省提昇自己的授課能力和課程規劃
9.某些散漫的學生希望老師點名,藉由外力,幫助自己學習.

10青的看法
>※ 引述<青(myaccountkimo)>之銘言:
>我在唸書時翹課的時間比上課多非常多.
>有的課我只看過老師一兩次.
>這是我教書以來 "從不點名" 的理由.
>
>我的例子在當時的台大很常見.
>(現在在檯面上的學運世代都是類似)
>那些混社團的很多都是這種調調.
>然而這些人對人生的企圖心比乖乖上課的人更強.
>一個經常點名維持出席率的老師, 在那個環境不會太被尊敬.
>
>我只是想說, 對於聰明的學生, 就算他某段時間表現再糟,
>有朝一日想要振作時是相當有爆發力的.
>
>我的看法是工作態度與遲到之關聯性
>depends on the person's intellectual potential.
>
>
我的看法:
很珍貴的看法
有的學生我可以看出他的爆發性
對於他們的遲到我都可以接受
只要這是他們選擇的
但是也要接受遊戲規則的處罰
我認為成績並不重要
敢於對抗成績忠於自己也是一種學習


ps有一位老師要我特別說明:他說在他要求不能遲到情況下,有位學生私下跟他說,他以前都沒有想到遲到跟工作還有作人處事相關,他在這堂課改變觀點,也相信對他將來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