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didi

手機?to be or not to be

2008年07月20日
孩子要上國中了,以前讀的學校在山上很單純,現在國中,聽說一個班上只有少數人沒有手機。孩子很乖,只是隨口提一下,可是多少有點羨慕吧。
我們家也不是無法負擔,只是覺得小孩子要手機沒有必要。但是時代不同,也許我們的想法跟不上時代。現在真的是兩難,到底是要教導孩子不要因為別人有所以我也要有,有真正必要的物品才買,然後讓孩子忍受跟別人格格不入,還是為了孩子不被當成怪人,買手機呢?
以我的購物個性,要買大概會買可以錄影照相的,一次就買好一點。小孩有必要如此奢侈嗎

轉貼】我十六歲,我沒有手機
來自中國時報上,一位在澳洲布里斯本十二年級高中學生Angela Lin 的文章,值得一看,也值得我們深思!

近日看到不少台灣「卡奴」的問題,心理有所感觸,以我一個高三學生的觀點,我認為問題就出在小孩的零用錢取得,及更進一步手機使用的問題上。

我今年十六歲,即將升上十二年級,從五歲舉家移民澳洲至今,我沒向父母領過零用錢;更由於每天由父母接送上下學,所以也沒有使用手機的需要,至於連我母親在澳洲都申請不到的信用卡,在我,更別提有沒有信用卡的問題了。

我不知道其他亞裔澳洲孩子的情形,但我知道我的澳洲同學不少跟我一樣,沒有手機、沒有零用錢也沒有信用卡。

難道我們這種年級的孩子不需要社交或不缺零用錢嗎?
事實上,我們也需要買朋友間的生日禮物,再加上情人節、聖誕節等等,彼此間的互相饋贈,禮數也不少。只是,我們習慣自己去掙錢。

在澳洲只要滿十四歲又十個月就可以開始打工,事實上學校在學生滿這個歲數後也會安排兩週的工作實習課,所以澳洲孩子普遍都有自己打工的習慣。

我的不少同學會利用下課到超市或速食店打工,一小時澳幣七元(一澳幣大約二十五台幣)的基本工資,一星期做兩天,每天五小時,一週就有七十元的收入,這可能是他們的零用錢,也有的同學還必須按比率分擔家裡的開銷,收入七十元,也許他要上繳家庭信託二十元。

沒到超市或速食店打工的同學,有的會利用假日替人洗車,一家三兄妹沿著社區挨家挨戶的按門鈴尋找工作機會,洗一輛車五元,一天下來洗個十幾部車的機會不是沒有;還有就是發傳單或替慈善單位募款,或是像我,利用下課幫其他較小的孩子做伴讀,一小時澳幣十元左右,一週工作六小時,這就是我的零用錢。

到了十一年級,我也開始幫其他孩子修改作業賺錢,及利用暑假找商機替台灣來的商人做口譯,林林總總的小工作,就是我們的零用錢。
弟弟今年十二歲,他則幫鄰居清理游泳池或垃圾桶,賺取自己的零用錢。

談到手機,可能是環境不同,在澳洲一般同學上下學都由父母接送,所以除了通學的同學會用手機外,很少看到同學用手機,甚至像我們學校,根本禁止學生帶手機到學校。

有手機的同學幾乎都使用預付卡,父母通常都給一個月十五至三十元(約台幣三五○至七五○)的額度,方便父母連絡我們用。

如果不用預付卡,電信公司也有所謂限制通話費措施,手機的申請如是父母為子女申請手機,可要求電信公司做通話額度限制,只要孩子手機額度超過限定就自動斷線。

談到預付卡,電信公司為了方便使用預付卡者,還推出預付卡與預付卡間互打免費的優惠專案,我想這些都是推出給學生的優惠措施吧!

手機有通聯需要才能使用,使用有額度上的限制,盡量找免付費的方式通話,至於在家裡孩子使用電話需要通過父母同意等等,這些都是澳洲父母給孩子「省著用錢」的基本花錢觀念。

至於我們家人沒有信用卡可以用的問題,並不是我們沒有用卡的習慣,而是因為媽媽在澳洲是專職的家庭主婦,雖然其名下有存款,但是沒有薪資收入,根本就被發卡銀行拒絕,辦不成一張信用卡。

所以我們家只要現金卡,沒有信用卡,至於連讀大學的表哥都沒有的信用卡,更別遑小小年級的我有信用卡了。

所以,「卡奴燒炭,刷掉生命」、「當街搶劫,卡奴鋌而走險」,「百萬卡債、連累爸媽」等等台灣的卡債問題,以我一個小孩的觀點,認為問題就出在台灣父母給孩子錯誤的零用錢觀念及錯誤的使用手機觀念。

動則數百、數千,甚至上萬的零用錢,拿得何其容易,花錢花的何其容易,用手機聊天聊到上千、上萬何其開心,燒錢又燒得何其容易,當然長大後信用卡也刷的容易多了。

蚊子媽咪

我們有讓蚊子帶手機耶,大約是升小五沒多久時
那時候買是因為她要隨樂團參加全國音樂比賽
我希望她能讓我隨時聯絡得到
其實我覺得主要問題不是在什麼年紀該不該擁有手機
而是孩子本身對於帶手機的觀念是否正確
我們買手機給蚊子之前,她週邊的孩子幾乎都人手一機了
很多次我問她,需不需要也帶?她都會跟我說沒有必要
後來在決定買給她之前,我們有另外花時間討論使用手機的觀念
同時也限制使用額度,最低限額,如果超過她就得自行花錢繳費
她的手機比我的和蚊爸的都還要貴(其實也只是三千多元的)
可照相、有足夠空間錄音、可攝影200萬畫素、可紅外線傳輸、可上網...(但後兩項功能是不給用的)
而且我嚴格告誡她,不准在不適當的時間讓手機響起(例如上課、樂團團練時間),因為我非常重視上課時間要尊重老師和同學
因此她從拿到手機的那一刻起,都只敢讓手機維持震動的設定,不敢讓它發出任何聲音
現在她的手機最主要的使用時機(除了不時之需的聯絡以外),是用來錄音
她上低提個別課時正好可以用手機錄下來哩
剛開始用的時候會有一陣子愛不釋手,時時刻刻都拿出來玩,但第一個月帳單來時我們拿給她看
超過限額一點點,因為她不小心玩到花錢的功能
跟她要多出來的費用,嚇得她半死~~~於是給她一次修正的機會
從此以後,她明白自己的限度在哪裡
其實也是新鮮感過了,之後也會把玩,但不像剛開始那樣每一種功能都想試
有時候她還是會拿手機玩攝影,亂拍一通,例如拍寵物店的貓貓狗狗之類的
或者是拍同學、或活動實況,但適度以內我是不會限制的
但她知道我隨時都保有沒收權(我想預防的是其他例外的突發狀況)
所以我覺得完全是看孩子是否需要,還有正確觀念是否建立,如果孩子沒有此一需要,等到他自己有賺錢能力再買也沒甚麼不可以

從小沒有掙錢不易的觀念,長大後又怎麼會有正確的金錢觀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