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didi

讀英語命

2008年09月30日
我想小魚餅干講出所有人的疑惑,明明孩子就是從小學英語,為何和實際落差那麼大
Emily更是說出真正的實際狀況(Emily發言時我剛好也說出以下看法,還真是恰巧)
我相信,在BBH的父母應該不會局現在只以為英語是工具,反而是開啟國際視野的窗戶。
但是對於孩子,父母再如何耳提面命,如何帶他出國開拓見識,他在學習英語這一塊可能還是很無力。因為語言學習興趣因人而異也受環境限制。就好像我不明白有人會喜歡數學,就好像即使孩子知道父母說的話很對,他也很希望積極進取,還是會受限於自己的能力,時間限制。



我們政府其實在語言這一塊很有企圖心,而我認為這就是做不好的原因。太有企圖心,就想要看出效果,想要有效果,就是要量化,通過考試。企圖心太大,有時候反而裁害英語教育。

首先我們之所以認為自己的英語不好,最大的打擊應該是遇到外國人發現根本無法溝通。

如果是擔心這一點,那師資我以為應該就請外國美語老師才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我的想法是語言跟其他科目一樣,須要有興趣(而依我的觀察,大部分都是先天個性),有動機,有環境,否則考過後,跟其他科目一樣,還給老師


那理想的英語教育該如何教呢?我私下以為,教孩子學習語言的方法更重要。當過了許多年後,孩子還是可以知道如何學習,很快pick up語言學習。
第一點就是膽大不怕失敗。第二點最基本的發音和文法了解。其他的就看他的學習心態了。
大家還記得物理化學嗎?英語也一樣,沒有特別興趣和動力,大概也無法持久。

這次到歐洲旅行,發現原來除了法國人,許多歐洲人英文真的不好,輸給台灣學生太多了。只是他們敢講,加上歐洲的國際化環境,來來往往的觀光客都需要用到英語,語言學習效果就會很快


所以有時候當我們在說自己的英語不好,還真不需要妄自菲薄,看的是打算用到甚麼程度。
回歸到版媽的問題,如果孩子自動自發聰穎,在小學就打好基礎,國中不補英文應該沒關係。
但是如果在小學父母有能力送她去補習英文,這意味到了國中他就可以多出許多時間讀其他科目。

而如果父母有能力從小請美語老師,送孩子出國遊學,那基測滿分應該不是夢。將來銜接高中英文也比較不吃力。


但是再如何努力教學,大部分人的英語程度大概也達不到我們社會期待的標準。因為我覺得以語言教育的方式,除非沉浸在英語的環境,否則就是如此。語言教育本來就要花大量的時間,這不是一個國中生有辦法在國英數理化等科目夾縫中有辦法深入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