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didi

美國釘子戶

2012年03月31日
照片在此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328/35041.htm#ixzz1qcLfxFAb
最後建商拿到老婦遺產,將房子架高兩層樓,保持房子原貌。並且將商場改名為老婦名字,紀念他堅毅的精神。
這就是有人權 有人文 有悲憫的差異

上帝說若無愛,就算犧牲生命救人也枉然。
XXX
我可以體會對老家的依戀與不捨。我想之前我提過。以前對老家是驕傲,現在寧願不曾擁有,也不想有失去的痛心
老家樓上租給外省老兵,從他的言行風範,我想他應該是世家。當他從樓上眺望小鎮,他是不是懷念故園,他過世在我老家,我很高興他安然過世在一個類似他家園的地方吧。
唯一後悔的是,很少找他聊天。他應該很寂寞,但是當時我不了解。

看到聯合報冷眼集認為這是多數民主,可是民主不是照顧私利,而是公利呀。以前看過有農家子弟投書,當年陳定南?征收他們農田改為羅東公園。當時他們也是不捨,但陳定南再三拜訪懇託,說是為了下一代,徵收後又認真審查工程。
完工後,這名農家子弟回首故土,躺在草坪上,很安慰自己的農田是為了公利。

人民可以有所犧牲,但這犧牲必須是值得的。是可安慰的。如聖經所言有死才有生。為了下一代的生,我們都願意這一代捨棄一些利益,只是這利益到底是對誰有利呢



美國建商修改大樓設計圖,繞過老太太住住。(圖�翻攝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台北市政府28日對士林「文林苑」都更案的王家強制拆除,引起網友熱議,在網路上一篇舊文章「看美國是如何處理『釘子戶』」,則被廣為轉貼。因為同樣的「釘子戶」結局卻大不同,美國建商最後修改大樓設計,忍痛「跳過」該住處,讓屋主得以安養天年。

在這篇文章中指出,西雅圖有位叫伊蒂絲梅斯菲爾德(Edith Macefield)的老太太,遇到建商想在巴拉德(Ballard)西北46街住處一帶建造大樓,卻被她「卡住了」,原因是對這個住了40多年的地方有感情。

當建商一次又一次提高賠償金額,最高達到100萬美元(約台幣2955萬2000元),但老太太仍不為所動,強調「錢並不意味著一切」。而最後業者不但沒有強行拆除,反而修改設計圖,繞過她住的地方。

北市府對文林苑都更案拆除地上物,警方最後以優勢警力,驅離王家和聲援民眾。王家成員王耀德對於手不住自己的家園除了痛心外,也強調已經和大家打完光榮的一仗,並希望藉著今天的影像,阻止政府繼續替建商拆除人民的財產。





原文網址: 北市強拆文林苑王家 美建商卻為釘子戶改設計 | ETtoday國際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328/35041.htm#ixzz1qcLfxFAb



姓名:Roseline 參觀網站 /相關留言/加到連絡人 2012-04-01 00:47:59 [回覆 | 刪除 ]
[選擇 ]
我最近也在看釘子戶的新聞,那個西雅圖的釘子戶就是電影UP故事的靈感來源吧。
這是彼此相愛的表現,如果沒有建商的體諒,老太太沒有辦法圓夢,建商不只體諒,還不時的關心這位獨居老人,兩人建立起深刻友誼。很令人感動。

台灣王家事件的處理實在有欠思考,也許因為顧及私利而引發爭論。我昨天和孩子們提到這個新聞,其風聽到王家人在那裡已經傳承了有100年之久,從清朝到現在,他喊說,那難怪人家不願意賣嘛,這是好幾代的紀念啊。

說到補習文化,雖然美國體育都有私人教練,但是還是沒有像亞裔人這樣一窩瘋。我身邊好幾個台灣來的家庭,就是拼命帶孩子到處補習:補英文作文、補數學,甚至跑到Portland 去。好像多補習才能保證孩子學習的品質。

其風的足球教練告訴我,他這隊裡的孩子們跟著他們練球好幾年,沒有一個上過私人教練課,全是他和他父親一路調教出來的。他父親曾經是隔壁鎮的高中教練。

雖然不用考試就可以上高中,但是這裡的孩子每個人都知道上高中不是放鬆,而是更要具備自我學習能力,整個大環境都知道高中課業和課後活動非常繁忙,若要嘗試新的活動得在國中階段,進了高中就只能取捨了,沒時間每種都玩。

50.53.172....
回覆:
我很贊同萬說的,十二年國教讓孩子能探索自己興趣。我想以美國高中為例,會想升好學校的學生應該部會放鬆。
我們社區有私人體育教練在招生哦。一對一。
這裡我覺得學生壓力好大。常常考試。還是你們那州好。上次小台北一家心算班,排隊排到大馬路,真的是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