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嵐媽媽

關於諾羅病毒

2013年12月20日
轉貼2011年12月小嵐得諾羅病毒po的資訊:

這類病毒吃蛋白質,飲食上只能吃白飯、青菜、肉鬆,吃稀飯有時可能更糟,不能喝奶類、燕麥、豆漿、米漿、玉米濃湯…,只能喝開水,不能喝舒跑。

上網google,果然是個特別的病毒:
〈曾恭國藥師整理〉
諾羅病毒(Norovirus)是造成急性腸胃炎之常見病原之一。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雖然一年中皆會發現,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諾羅病毒它可侵犯所有的年齡層,但以年輕成人為主,且疾病發生主要在冬季;而輪狀病毒好發於0至3歲的兒童,但少見於年齡較大的兒童及青少年,發病率則分佈在2~5月。

至於在臨床症狀的表現,諾羅病毒腸胃炎是一種來得急遽去得也快的一種感染,嘔吐(100%,約1~2天)、腹瀉(45%,約1~2天)、發燒(30%)及呼吸道症狀(20%),住院天數約2~3天。而輪狀病毒性腸胃炎症狀持續的時間較久,腹瀉(89%)及發燒(79%)的情形,其住院天數也較長約4~5天。

通常在感染諾羅病毒24至48小時就會出現症狀,但也可能在接觸病毒12小時後就會發生症狀。發病期只有2-3天,大部分病人的最主要症狀是嘔吐,潛伏期約24-48小時,這是諾羅病毒腸胃炎在臨床上的特徵。

由於諾羅病毒會造成強烈嘔吐及腹瀉,容易造成脫水與虛脫現象,尤其在幼兒、老年人、孕婦最常見,所以必須注意水份及電解質的補充。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對抗諾羅病毒,也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諾羅病毒的感染。

諾羅病毒的傳染性很強,容易受感染的途徑如:患者的糞便、嘔吐物;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料;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與照顧患者有直接接觸,都可能因帶有病毒而被感染。所以囉~如在老人之家、安養中心工作者就必須要特別小心。

因為諾羅病毒感染力很強,感染者在出現症狀到恢復後至少三天中都具有傳染性,有些患者甚至在復原後兩個星期還具有傳染性,所以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以及個人衛生是相當重要的。

以下是避免感染諾羅病毒的方法:

1. 勤洗手,尤其是在如廁後、進食、或是準備食物之前。

2. 徹底地清洗水果和蔬菜。

3. 利用家中的漂白水,徹底清潔與消毒被污染的表面。

4. 被污染的衣物應立即脫掉,可以使用熱水或肥皂立即清洗。

5. 嘔吐物及糞便應小心處理,並確保周圍環境的清潔。

6. 感染諾羅病毒的患者在出現症狀到恢復後三天內,不應該準備食物,若食物被污染,則應該妥善的丟棄。

〈疾病管制局網頁〉
諾羅病毒Norovirus
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之一。
患者只要適時、適切的補充流質,病人多會自然康復少有後遺症發生。但對於嬰幼兒、身心障礙者或是有生理障礙的老人,一旦感染病毒性腸胃炎,由於這些人缺乏足夠的自我照顧能力,可能因體液流失而導致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抽搐甚至死亡等嚴重症狀。

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1)廣泛分布全球,近期於日本、美國、歐洲等國家均有規模不等之疫情發生。
(2)美國CDC評估每年約2300萬人次因感染諾羅病毒而造成腸胃炎,其中有50%是經由食物傳播。從1997至2000年之間,有232次聚集事件,57%經由食物傳播、16%為人傳人、3%藉由被病毒污染的水傳播以及23%原因不明。最易發生的場所包括飯店(36%)、照護中心(23%)、學校(13%)和輪船(10%)。
(3)諾羅病毒在台灣地區分佈情形:諾羅病毒好發於人口密集機構,如:長期養護之家等等。

傳染窩(Reservior)
人是唯一之帶病毒者。

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經由與病人的密切接觸(例如:透過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吃到或喝到汙染的食物或飲料。

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s)
諾羅病毒一般為24至48小時。

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一般在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