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菲姊的暗黑教養

愛美食、愛料理、愛小孩、愛碎唸...

愛美食、愛料理、愛小孩、愛碎唸...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遊宜蘭DAY1

2008年11月15日
公開
14

台北→順進蜜餞工廠→午餐(林場肉羮) →玉兔鉛筆學校(要預約)→廣興農場→民宿CHECK IN→羅東夜市 住宿:艾卡迪亞民宿 早上大約十點在慧珍姨家集合,出發囉! 第一站先去順進蜜餞工廠,買蜜餞! 雖然地方有點難找,因為爸比的PAPAGO竟然找不到 沿路上一直跟老闆通電話,在老闆電話的帶路下 終於到了!一進順進,就嚇到了啦 種類數十種,而且還可以試吃,吃到飽 我們四大四小,試吃不夠,還買了一大堆 接著去吃遠近馳名的林場肉羮 人超多的,吃個東西,還得搶位置 不過,肉羮實在是好吃的沒話講 吃完午餐,趕緊到下一個地點─玉兔鉛筆學校 本來以為會遲到,還打電話給接待小姐說會晚一點到 沒想到,我電話才剛講完 竟然就到了目的地~~八個人又驚嚇到了...哈哈! 在玉兔鉛筆學校,有接待人員導覽 還參觀了工廠喔!雖然是假日 但是科長和廠長還特地來 打開生產線,讓我們詳細了解鉛筆是怎麼製作的呢 我直到今天才知道,製作一枝鉛筆 從裁切、裝釘、放筆芯、上漆、上色到最後的完成 完全都是半自動,很多步驟需要人工 而且工廠裏不得使用冷氣,所有的上漆、上色都要自然風乾 參觀工廠之後,還有鉛筆DIY喔 讓孩子知道鉛筆怎麼製作 下一個行程是廣興農場,我們有預約作焢窯 先是堆窯 再把木材、煤碳放進去,接著生火 火燒了約20分之後,再把地瓜、玉米放進去 再把窯給推倒,埋沙 70分之後再把食物取出,就大功告成了!超好吃的喔! 六點多到民宿CHECK IN 亞亞和亮亮很期待的兔子房間,就照網路照片一樣,沒讓她們失望 洗完澡之後,我們再前往羅東夜市 天啊~~人超多、東西又超多,我們吃飽之後,還帶了烤肉回去當宵夜 大人喝紅酒、小孩喝果汁 一直到晚上11點多,我們才就寢

【轉貼】零分~~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2008年11月13日
公開
9

一位中學生拿了一張「零分」的考卷給媽媽簽名 那孩子的母親仍保持著笑容說: 「兒子呀!!! 你就是這麼乖,老師說要蓋章,你就一定會拿來蓋章。你是個好孩子!!!」 而後她問兒子題目難不難呢? 兒子竟說: 「不難呀!!! 因為老師說:『考卷寫好可以去打籃球。』 以我的速度,寫好了,球場必定已客滿了,所以我只寫了名字就去打球了。 陽光又好,球場上那時只有我一人,好愉快喔!!! 反正考卷一定會發下來,回家再寫也是一樣。」 媽媽終於明白零分之後的另一段插曲; 兒子不在乎當時的分數,認為只要事後弄懂題目即可。 真是灑脫!!! 這是源於他媽媽常說的------ 「事後把考題全弄懂,跟考滿分的人一樣棒」的觀念在這個家只有包容與讚美。 班上另一位高材生就沒有這位小孩這麼快樂。 高材生常為九十九分而悶悶不樂。 因為他的媽媽是個完美主義者,常說: 「你怎麼這麼笨呀!!! 幫你溫習了一晚,還如此粗心,掉了一分。」 少一分,回家可是要被敲一下頭的。並且一百分與九十分所領的零用錢相差好幾倍!!! 再說聯考,差一分說不定就輸了幾個人哩!!! 孩子在這家中難得有笑容。全家的情緒與孩子的分數息息相關。 一位功課老是掛車尾的小學二年級學生,有一天,拿了一張九十分的小考考卷,興沖沖的跑回家告訴媽媽。媽媽開心的把它框起來,掛在客廳。 晚上,一向成績很好的姐姐問弟弟:「班上有沒有人考一百分呢???」 弟弟回答說:「好多人呀!!!」 姐姐又追問他有沒有人九十分以下呢??? 弟弟笑著說:「沒有啦!!!」 姐姐暗自好笑,原來弟弟是最後一名呢!!! 父親出差回來,看到弟弟的成績,開心的說:「我的兒子進步好多!!!」 奶奶每天飯後,看著九十分的考卷就露出滿足的笑容,親朋好友來了,就讚美這孩子。 這個男孩子覺得日子過得好快樂,好有成就感, 開始每天更用心在書本上,功課扶搖直上,令同學刮目相看,老師也為之震驚,為何一個老是掛車尾的孩子竟突然力爭上游!!! 今日的台灣,如果家有在學的孩子,分數就常會影響著家庭的氣氛及親子的關係。 真正掌握自己的心情,不受分數影響的人很少。但分數真有那麼重要嗎??? 分數之外,孩子要走的路,還很長喔。 生命就該浪費在有意義的事上,你覺得呢??? 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我喜歡這句話,很健康的人生觀。 你不是得到一份圓滿的因緣;就是學到怎樣更靠近幸福。 你不是得到勝利;就是學到如何避免失敗。 你不是得到最終自己想要的結果;就是學到…世事總不會盡如人意。 不是得到…就是學到這樣的人生,沒有所謂的失去。 這樣的人生 才會 很開心 很自在

【轉貼】婚姻也會中風

2008年11月12日
公開
15

一男子患了中風,左邊的身子不能動了,心裡十分痛苦。 親友們去安慰他。 他說,我不害怕我的病治不好,我擔心我的妻子留不住。 沒過多久,他的妻子果然離開了他。 親友們罵那位女人薄情。 男子說,不要責備她,是我不好。 接著,他懺悔道: 她做飯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坐在電視前無動於衷 她生病需要去醫院的時候,我以工作忙讓她一人前往 她買了件衣服,滿心歡喜地問我怎麼樣時,我的眼睛甚至都不瞟上一瞟; 她需要我陪伴的時候,我為了贏得上司的青睞,在辦公室陪他們打撲克直至深夜 她生日到來的時候,如果沒有她的提醒,我總是到第二天才猛然想起。 我們的婚姻早就因為我的這些行為而中風, 只是我原來沒有感覺到。 現在我左邊的身子不能動了,我一下子感覺到了。 後來,有人把這些話說給了男人的妻子,男人的妻子非常感動。 說,既然他這麼說,我也就回去吧。 在女人的精心照料下,男人漸漸康復。 有一次,他們一起在黃昏中散步,女人問, 怎麼會想起婚姻也會中風這樣的事來? 男人說,當我的右手因蚊子叮咬而奇癢的時候,我的左手一點反應都沒有,假若我沒有中風,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 過去,你那麼辛苦,而我卻一點都不去分擔,我想,這就是婚姻中風了。 現在,他們已成為一對恩愛夫妻,因為通過那場病,男人發現了一套新的婚姻理論:夫妻應該像左右手一樣。 左手提東西累了,不用開口,右手就會接過來 右手受了傷,也不用著呼喊和請求,左手就會伸過去。 假如一個人的左手很癢,右手卻伸不過來,這個人的身體一定是中風了,或是癱瘓了。 婚姻愛情的身軀,假若一方不能主動地去關懷對方,久而久之,隨著不良狀況的加劇,也會中風癱瘓。

【轉貼】大人別插嘴

2008年11月11日
公開
10

文�王健宇 究竟在家長的認知中孩子多大年紀才算長大,才不需要父母親擔心?這個問題似乎沒有答案,因為在大部分的父母心裡,孩子永遠是孩子,永遠長不大。 會造成這種情形都是因為父母對孩子「過度」的關愛。 在我多年的看診經驗中,常遇到一個狀況,當我問小病人:「你怎麼了?哪裡不舒服?」做媽媽的會搶著回答,不管孩子是3歲、7歲、20歲,還沒講半句話, 就被媽媽一古腦講完了,連我都來不及插話。 這一類非常具有「主導權」的家長所持的理由是:「孩子小,不會說啦,由我來說!」「醫師的時間很寶貴,講太慢,講不清楚,浪費時間!」媽媽也許可以幫孩子把病情說得很詳細, 但卻剝奪了孩子與醫生相互溝通與對話的機會。 其實媽媽說的情形跟孩子實際的狀況不見得完全吻合。當我問孩子,「你哪裡不舒服?」媽媽可能搶著回答:「他肚子痛,吃不下,脹氣。」這時小朋友會重複媽媽的話說:「肚子痛。」但他不知道什麼叫「肚子痛」,如果一開始就由小朋友回答,他的答案可能是「肚子怪怪的,不想吃東西。」這跟家長說的「肚子痛」可能不一樣。 家長給的答案往往是把自己的意見加進去了,連醫師的診斷也一併下了。為了更確實掌握孩子的病情,我寧願多花時間直接跟孩子對話,而且說服家長,「讓小朋友自己講,也讓我來跟小朋友溝通。」 當我每次藉由醫病對話中進入孩子的世界,都會發現孩子有能力把自己的症狀講出來。 台灣的小孩在經常生病看醫生的情況下,都可以描述自己的病情,端看家長給不給機會,其實「久病成良醫」這句話也滿適用於孩子身上。 站在醫生的立場,我由衷希望家長放手讓孩子自己來講,提升他的表達能力,學會如何跟別人溝通,千萬不要心急而成為孩子的「代言人」, 淹沒他成長的權利,大部分孩子不會表達自我的原因是父母親把孩子的表達機會搶走了,少了練習機會。 <醫生的觀察>家長過度介入 孩子長不大 我有一個將近40歲的男病人,每次看病都由媽媽作陪,因為媽媽生怕自己的兒子說不清楚病情導致醫生誤診……, 我心想,40歲的男人耶!很多做父母的可能沒想過,就是因為你的介入,才導致孩子淪落到凡事都依賴父母的地步, 這樣下去孩子永遠長不大,不管是40歲、50歲,只要媽媽還在,他永遠是個依靠父母的小孩。 做父母的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即使孩子這次生病看醫生的問題你幫他解決了,你可以幫他解決其他所有的問題嗎?人有事業、愛情、工作等等的不同問題……,父母都能幫他解決嗎?」 下一次到醫院,父母應該知道怎麼讓孩子自己表現了吧! <醫生的叮嚀>看診有一套 家長別擔心 家長可能不明白,醫生看診自有一套方法,中醫叫「望、聞、問、切」。 這幾個字分開來在西醫的解讀分別是,望:看病人外觀;聞:聽病人訴說;問:詢問病人;切:理學檢查。 例如:小孩說他肚子不舒服,醫生就可以用聽診器聽腹部,用指尖輕壓肚子的方式問他會不會痛,或用手指敲的方式看有沒有異常的咚咚聲; 如果醫生根據以上的步驟仍無法推論出病因,那麼「儀器檢查」是最後的方法,就是照X光或超音波檢查,甚至抽血驗尿檢驗。 但很多父母生怕孩子講少了醫生會誤診,講慢了醫生會不高興;其實不會,我這麼說是想讓家長知道,醫學診斷有其必要的過程、必經的步驟,這個步驟行不通還有下一個步驟, 每一個步驟都有機會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父母大可放心,不必急著搶話。 <作者小簡介> 王健宇,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現育有一子一女,兒子目前國一,女兒是小五。 雖然是醫生,但他沒讓孩子讀明星學校,他重視的是孩子喜不喜歡學習、有沒有認真學習;會到孩子的學校當「愛心爸爸」念故事給學校的孩子聽。 覺得所有的孩子,並不是腦筋不好,只是沒遇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也就是天底下沒有真正笨的小孩,只是少了讓笨孩子開竅的教育方法。

【轉貼】別強迫孩子含淚學習

2008年11月10日
公開
31

別強迫孩子含淚學習 文�洪蘭  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讀者回響「我也當橡皮擦媽媽」,大意說這個媽媽在孩子尚未上小學一年級之前,每天晚上檢查功課,她一邊罵,一邊擦;孩子一邊流淚,一邊重寫,每天擦了寫,寫了擦,一直到工整為止。孩子一到晚上就戰戰兢兢,很擔心寫的字會不過關;這個媽媽「為了孩子好」,不顧長輩及先生的求情,一直繼續扮演嚴母角色。幾個月以後終於看到了成果,功課拿到甲上,親友稱讚,學校給獎狀。  這個母親寫得很得意,我看了卻很不忍心,這個孩子真可憐,這些苦其實是不必吃的,因為這不是他不肯好好寫,而是他能力還做不到,這個母親是強迫孩子去做一件他做不到的事。  一個孩子如果已經知道每天晚上都要檢查功課,而字寫得不整齊會被擦掉重寫,他就已經不敢亂寫了,如果他已經好好寫了,寫出來的字還是不整齊時,很可能是他的手臂小肌肉尚未成熟,對筆的掌握、對力的操控還沒有發展完成,所以寫不好。強迫一個尚未準備好寫字的孩子每天流淚去寫字,是件很殘忍的事。他後來字寫得好了,很可能跟他逐漸成熟有關,因為孩子是一天天長大,身體一天天成熟,成熟後自然就做得好,所以小孩子的字跟大人的字一看就是不相同。  既然是身體成熟的關係而不是不盡心的關係,我們何不退後一步,用鼓勵的方式,獎勵他寫得工整而不是每天罰他重寫。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嘗到念書的苦味,他的人生未免太可憐了。雖說好習慣要從小養成,但也是要看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每個孩子不同,有人發育得早,有人發育得晚,在孩子入學「前」就當起橡皮擦媽媽,絕對是太早,教育部把小學作業簿的格子放大,就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孩子在入學時,手控制筆的小肌肉未成熟,字會寫出格子,為了避免因此而被罰,所以把格子放大。  這篇文章讓我看到兩件事:第一是我們學校對生理衛生的課教得太少,大部分父母不知道自己大腦和身體發展的過程,因此在判斷上會出錯,常以別人的孩子為標準,忘記了每個孩子不同。另一件事是臺灣的父母還是非常在意孩子的成績,為了「甲上」可以讓孩子哭幾個月。  有一個老師說,他請每個家長買一本書在班上閱讀課時共讀,結果家長紛紛來問是否一定要買,但是他要家長出錢買考卷時,都沒有問題,從來沒有人來問。這實在很令人沮喪。現在新資訊湧出來的這麼快,孩子離開學校,進入社會時所需用到的知識還沒有發明,舊的資訊也不斷的被淘汰,我們為什麼還要孩子「背多分」,那麼在意他的成績呢?  學校在二十一世紀已經逐漸從死的知識傳授到思想的開發、動機的引誘和紀律的培養,尤其這個紀律是包括自我的要求及團隊的合作,全世界的教育理念都在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改變,只有我們還在墨守成規,小孩子還在哭哭啼啼寫字。  認字、寫字是必要的,但字寫得好不好看,說實在,不及他說得有沒有道理來得重要,現在打字這麼方便,連手機都可以打字,何不讓孩子多一些時間去讀一些他喜歡的書,玩一些他喜歡的遊戲呢?  成熟是件很奇妙的事,它是水到渠成,時間到了自然會好,曾經有人先扶著雙胞胎的哥哥學走路,結果哥哥果然比弟弟早了幾個禮拜會走,但是當弟弟時間到,自己會走時,他走得跟哥哥一樣好,絲毫沒有差別,如果有不同,那是弟弟少吃了些苦,因為哥哥膝蓋軟骨尚未發展成熟,硬被拉起來走,腿痛,多流了些眼淚。所以孩子的快樂健康成長是養育孩子最重要的目標,親友的稱讚與孩子的眼淚比起來,前者的代價太高,請不要「為了他好」強迫他去做他尚未成熟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