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哈維媽咪*lucy*

春夏交替 腸病毒報到

2006年04月30日
腸病毒好發於3歲以下的嬰幼兒,輕微的症狀有嘔吐、發燒、腹瀉,嚴重的話會引起腦炎、腦膜炎等併發症,家長需要平時就注意衛生,並且讓孩子飲食均衡,才足以有抵抗力對付病毒。
五月天的氣候漸漸地暖和起來,但就在天氣逐漸晴朗之際,腸病毒也悄悄的在孩童間傳播開來,以7歲以下的嬰幼兒為主,特別是3歲以下為高危險群,傳播的方式為口沫及接觸傳播,很容易在公共場所、學校、社區等地快速傳染開來,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衛生習慣,並且平時即注重營養;在孩子感染腸病毒期間,更是要飲食均衡,如此病症就會很快地好起來了。


腸病毒的症狀

腸病毒有67種血清型及68、69、70、71型四種新型腸病毒,其所引起的臨床症狀有時會發燒、嘔吐、腹瀉、口腔潰爛、手腳及屁股出現紅疹及水泡、食慾變差、沒有精神,有時病情很快,症狀高峰期可持續至3∼5天,甚至超過一個星期。

而感染的潛伏期約2∼5天,病情的輕重即潛伏期的長短與年齡及免疫力的好壞有關,家裡第二個被傳染的人由於被感染的病毒會比較多,所以症狀也會比較嚴重。

腸病毒感染的併發症以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水腫較常見,尤其會侵犯腦的呼吸中樞,造成嬰幼兒短期內猝死,所以如果持續高燒不退、意識不清、畏光、抽搐、發酣、呼吸急促、全身水腫、無法進食,這時就是已經到了重症期,家長要特別注意了。

腸病毒的居家照顧

腸病毒一感染之後會有發燒現象,口腔會潰爛,上咽峽會痛,所以小朋友都沒辦法吃東西,建議媽媽可以這麼做:

1. 多吃冰冷的東西──
可以給小朋友布丁、牛奶等比較冰冷,容易入口又少油膩的食物,讓孩子多攝取一些營養。

2. 補充水分──
如果有發燒、嘔吐的現象,記得要多補充一些水分和電解質液,可以避免小朋友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的情形。

3. 減少乳糖刺激──
如果年齡較小的寶寶可將牛奶沖泡稀一點,減少一些乳糖的刺激,也可以改善腹瀉的情形。

4. 營養補充──
要鼓勵腸病毒患者多飲食,才有抵抗力。尤其是如果小朋友口腔潰爛的情形十分嚴重,建議住院時可以給小朋友以點滴注射方式補充營養。

至於小朋友的病後營養以不強迫為主,為了怕孩子對於食物反彈,所以如果小朋友可以多攝取高營養的食物,抵抗力就會慢慢恢復。

腸病毒的預防

有些小朋友經過腸病毒感染後,保護期可以維持五至十年,也有可能就免疫了,但是腸病毒的種類太多,所以還是有可能會感染不同的類型,家長還是要注意。預防的方法如下:

1.增加抵抗力─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及足量運動,以增強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清潔,常洗手,特別在處理糞便後及飯前。
3.避免共用食器─避免與病童分享食物或共用奶嘴、奶瓶及湯匙。
4.少去公共場所─避免到人多的地方,以減少接觸感染。三歲以下兒童屬高危險群,感染後合併肺水腫或腦炎的機率較高。
5.室內要通風─注意居家環境的清潔及室內的通風流暢,減低濕度。
6.戴口罩─由於腸病毒多為口沫傳染,所以患者一定要戴口罩才能避免傳播病毒。

正確的洗手方式

正確的洗手才能預防腸病毒。洗手的先後次序分別是:
1. 在水龍頭下把手淋濕。
2. 擦上肥皂或洗手液;兩手心互相摩擦;兩手從手背、手指、手掌再到手背仔細搓揉;作拉手姿勢以擦洗指尖。
3. 用清水將雙手洗淨,關水前,先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4. 再用乾淨的紙巾或烘乾機將手擦乾、烘乾,如此才能確保雙手洗淨。

日常生活以肥皂及清水洗手十五秒至三十秒,即可消除九成以上的各種細菌。洗手時,應特別注意大拇指、指尖及指縫等處,家長教子女洗手時,千萬不要遺漏這些地方,寧願多花五秒鐘,也要把雙手洗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