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哈維媽咪*lucy*

說故事的小撇步

2006年08月09日

Q:孩子很喜歡故事錄音帶.錄影帶.這些東西可以取代父母唸故事書嗎?
A:這些和「父母親子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不能混為一談.
「某些兒童刊物會附有錄音帶、還有一些錄影帶,把故事演給孩子看……」
「孩子上小二了,已經會自己閱讀,還需要唸故事書給他聽嗎?」
「我每天都好累,可以請孩子唸給我聽嗎?」
我一直強調,幫孩子唸故事書是「愛的時間」,這個簡單的舉動,卻能在孩子的生命中發揮無遠弗屆的影響力,但還是有父母會不死心地提出上述這些問題。
這或許也無可厚非吧,現代父母這樣忙碌,但又是如此重視孩子的一切; 一聽到有人說不能讓孩子錯過故事書,但卻又矛盾地想起自己實在做不到,於是可能的替代方案,便一一在心中浮現。不論我們用什麼來滿足孩子,千萬千萬不能少的那一項,就是「父母的愛」,而且要是孩子可以感覺到的愛。
我是個獨善其身的媽媽,每次看到小學校園裡那些義工媽媽、爸爸們,便打從心裡佩服。
有一回我應邀為二年級兒子的班上說故事,每週去一次,雖然這是在打鴨子上架的情況下應允的,身體難免覺得有點怠惰,但我心裡卻知道這是自己喜歡做的事。而神奇的變化,似乎就在我意料之中發生了。
當我一開始幫全班小朋友唸故事,雖然每週只有短短的三十分鐘,但每個小朋友看我的眼神,卻因此起了變化。原本我只是某某同學的媽媽、是個可有可無的隱形人,但開始幫他們唸故事之後,他們在教室門口、校門口或放學的路上……,都會爭相與我打招呼,那樣熱絡的表情和眼神,讓我強烈地感受到,中間彷彿多了些什麼。
沒有任何目的地幫他們唸上一小段故事,讓他們能放鬆心情愉快地傾聽,傳達了我對他們的關懷;而孩子即使只透過眼神,也能真情流露地告訴我這個訊息——他們也很喜歡我。
一個義工媽媽,而且還是以一對全班三十幾個孩子,每個孩子等於平均只分到一分鐘的關懷,卻已經足以改變孩子看待你的眼神,更何況是父母對自己的子女呢!父母為孩子唸故事書時所流露出來的愛,更是任何東西都取代不了的。
現代父母總是說自己好累,但是,就算再累,每天還是要吃飯、睡覺吧!對孩子來說,「感受到父母的愛」,要比吃飯睡覺更加重要,根本就和陽光空氣一樣不可缺少;即使好累、再累,父母還是一定要給予孩子這愛的養分。
女兒剛上小一時,「從學校的圖書館帶書回家閱讀」,常常是老師開給他們的功課之一。即使她正一個字、一個字認真地拼讀時,我也總是挨著她、擠著她,或是將她抱在我腿上坐著。我愛極了孩子專心做事的可愛模樣,有時她也會不經意地看見我充滿愛意的眼神和仔細聆聽的表情。孩子為什麼會愛上書本、主動閱讀,其中的祕訣或許就是在這微妙而細密的互動之間默默醞釀著呢。
所以,讓孩子聽故事錄音帶、讓孩子自己閱讀,都可以是童年生活的一部分,也值得鼓勵孩子去做。但是,父母的愛呢?我們確確實實能讓孩子感受到的愛,要什麼時候給呢?或許父母也該好好地思考一下吧!

Q:孩子不希歡我唸故事書.甚至會摀起耳朵.這該怎麼辦?
A:這應該和故事書無關.也不是唸故事技巧的問題.而可能是父母太過執著或心急的緣故.
會碰上這樣的問題,通常可能是父母太執著於某些觀念、或是太過心急的結果;而這些觀念可能是:「故事書對品格有絕大的幫助,孩子一定要聽」、「聽故事一定要有始有終」、「唸故事書時,要順便講些做人處世的人生大道理」、「唸完故事,多少強迫孩子回答問題,應該可以訓練孩子的思考和口才」、「規定孩子一天唸一本,才能奠定語文基礎」……聽故事一定要有始有終嗎?有人只要一聽到「有始有終」,就像是見著了「國父遺像」,不敬禮都不行!可是,「根本無法唸完一本書」,卻常是許多新手父母會有的困擾,往往書唸到一半孩子就跑了,這時到底要不要把孩子拉回來,威脅加利誘地要他把整本書聽完,給孩子一個完整的故事結局呢?
我的建議是,就讓一切順其自然吧!愛書本的孩子,父母都愛;但是,書本並不能保證就會幫你教養出好孩子、乖孩子、有成就的孩子或是快樂的孩子……。讓我們只以單純的愛與關懷作為出發點,為孩子的每一天多添加幾個精采的故事,讓他們的童年時光更有樂趣。
父母能夠先擺脫世俗成規的壓力,再來看待唸故事書這件事,孩子的心裡自然也會輕鬆起來;放鬆的環境、加上父母愛的聲音,一定會讓孩子放下雙手、豎起耳朵,靠過來傾聽的。畢竟對孩子來說,天底下還有什麼事,會比靠在父母身邊聽故事更幸福的呢!

Q:我天生就很不會唸故事書.唸的很單調.無聊.這樣該怎麼辦?
A:無論是單調.口吃或國語不標準都沒關係.孩子愛的是故事和你.不會在乎其他的事情.
「您演講裡介紹的故事都好好聽,有沒有什麼唸故事書的技巧可以遵循呢?」其實,我所說的這些讓家長覺得好好聽的故事,要是跟坊間專業的說故事教室比起來,肯定是遜色許多;再加上演講時是有觀眾的、不能照自己的意思隨性發揮就好,所以我當然要比平常在家唸故事給孩子聽時,更是花了加倍的力氣來述說這些故事,才能吸引聽眾的注意。由此可見,我唸故事書給孩子聽時,也是很單調、乏味的,而且孩子還已經聽了八年呢。
通常會擔心這類問題的家長,需要的並不是說故事的技巧,而是對於故事書和自己的「信心」。只要你打從心裡認同故事的吸引力、有信心地唸給孩子聽,至於你是用什麼方式唸,一點也不重要。只要識字、而且不是不能說話,每個父母都能夠勝任這份工作。
我甚至還曾經向啟聰學校推廣「父母一定要幫孩子唸故事書」的觀念。啟聰學校的孩子不能聽,那又要怎麼聽故事呢?但我始終深信,用聲音唸故事書和用手語比故事書,都具有相同的意義;而這本書所傳達的內容也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並未對任何孩子有所設限。
只可惜這樣的想法,到目前為止仍未能實現;我只能想像著,啟聰學校偌大的教室裡,全班鴉雀無聲,而台上的老師盡情地舞動雙手比著故事,台下的每個孩子則露出專注的表情與眼神認真感受。聽故事用的其實不是耳朵、而是心;即使沒有聲音,也一樣能將故事的感動,傳送到孩子的心裡。
況且,所謂好聽的故事,其實是指故事的內容本身。試想一個無趣的故事,即便用了再多的力氣和技巧來講述,就會變得好聽起來嗎?就算你騙得了孩子一次,騙得了十次、二十次嗎?「父母的技巧」並不重要,「父母的熱忱」才是關鍵。父母該做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去書店買幾本自己也喜歡的故事書,說不定你才一開口唸,就發現任何的擔心,原來都不是問題。

資料來自~奇蜜電子報"汪培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