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哈維媽咪*lucy*

幫助孩子深入閱讀,彼此分享並啟發思維

2007年04月02日
爲什麽提倡親子共讀?爲什麽推行兒童閱讀運動?除了拉近親子間的距離,建立親密情感,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讓他們籍由閱讀增廣見聞,獲得樂趣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英國兒童文學家艾登·錢伯斯所強調的,幫助孩子們學習深度閱讀的方法,彼此分享、體驗作者在書中所欲傳達的訊息和精神,進而啓發思維,獲得美善的影響。

這的確是閱讀的目的,也是每一位耗費心思精力教導兒童閱讀和陪讀的師長們內心最深的渴望。我們都希望孩子們喜歡閱讀,並且在閱讀中得到一些美好的體驗。其實,只要選對一本好書,仔細品味閱讀,進入書中的世界,咀嚼內容,同時有適度的思考,這樣的目的不難達成。但可惜的是,不管是家長或兒童,在閱讀的功夫上只做了一半。

怎麽說呢?想想看自己和孩子們平常閱讀的習慣和情境就不難明了了。當你或孩子獨自閱讀,尤其是在看圖很大、字很很少的圖畫書時,是不是急躁地一頁翻過一頁,然後翻完一整本書,就順手一扔,宣告自己已經讀完了?當孩子在睡前吵鬧著要你說床邊故事,你是不是隨手檢起一本圖畫書,有口無心地念讀(甚至還因爲疲勞而念得不知所雲),念完後趕忙熄燈,催促孩子快快睡覺?或者,你根本就是一個只會爲孩子買書,自己卻從未看過那些書,也沒有花時間陪孩子們一起閱讀的家長呢?

閱讀不是逐字念過,而是從一個層次進入另一個層次的過程
“閱讀能力”需要花時間培養和練習,無法一蹴而成。這裏所謂的閱讀能力並非單指識字和理解語句邏輯的能力,而是一種深度閱讀的能力。符號學者羅蘭·巴特在論及閱讀的概念時曾經指出“閱讀不是逐字念過,而是從一個層次進入另一個層次的過程。”唯有透過這種進深式的閱讀過程,閱讀才能産生真正的功效。因此,如果你只是有口無心地爲孩子念故事,而沒有花點時間和他們分享彼此在閱讀上的想法;或是任憑孩子隨意翻閱一些不經篩選的書,那麽,這種閱讀方法無法對孩子(或自己)産生作用,因爲就閱讀的層次而論,這種閱讀只停留在逐字看過的表面層次,並沒有真正進入到書中的世界。

絕大多數的兒童都是從圖畫書展開自己的閱讀活動,也是大多數家長爲孩子們安排的閱讀起步。在閱讀能力的養成中,這是個美好的開始,不單是因爲圖畫書的插畫多、文字少,同時也是因爲圖畫書的內容和孩子們的生活、環境、思維、認知和情感非常貼近,容易引起閱讀的興趣、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産生共鳴,不僅如此,好的圖畫書都會傳達出美善的特質和精神,爲讀者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只不過,正因爲圖畫書的插畫多、文字少,所以常常會受到習慣閱讀文字的成人忽視,許多家長在陪孩子們閱讀時,也都只將焦點置于自己念讀的文字上,而忽略圖畫的表現和重要性。再加上自己的疲憊與匆促,不但無法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享受到親密的溝通和情感交流,也無法將書中的訊息和精神完整地傳達給孩子。只做了一半的事,都算不上是做得完整、做得好。

其實,只要多花一點時間,就可以爲親子共讀畫下美好的句點
一本好的圖畫書,爲孩子們帶來的影響和改變,往往出乎人意料之外.這幾年在帶領兒童閱讀的過程中發現,若是能夠帶領孩子們閱讀一本好的圖畫書,讓他們透過彼此的分享與討論加深閱讀的層次,讓自己真正進入圖畫書的世界,體驗作者與畫者所欲傳達的意涵,那麽這本圖畫書爲孩子們帶來的影響和改變,往往會出人意料之外。

和孩子們共讀圖書,就像在他們的心田植入一株株花苗,只要付出心力灌溉,透過彼此的分享、討論,甚或是一些能夠落實書中精神的活動,帶領他們進入圖畫書的世界,有朝一日,這些心田中的小花苗自然就會開出一朵朵美麗的花,爲他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光彩。

閱讀是一生的事。一旦孩子們能夠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嘗到閱讀的樂趣,體驗閱讀爲自己帶來的益處和影響,那麽,相信在成長過程中,都將會是一個不勞家長操心,在各方面都能表現正面特質的“讀書人”。

謝謝kelaier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