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菀宬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開始報稅

2008年05月01日
公開
52

  5月就要申報96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了,規定大致上與95年度相同,但也有小部分的修改。首先,今年申報96年度綜所稅時間為5月1日起到6月2日止,這是因為5月31日是週六,因此順延截止時間到週一(6/2)。同時,利用網路申報如有應檢附之證明文件,郵寄日期也延至6月12日前寄送,以郵戳為憑。   納稅人要特別注意的是,已經連續好幾年,國稅局核定受扶養親屬的嚴謹程度逐年提高,而今年也明文規定,把稅法中扶養其他親屬可檢證明文件之一的「村里長證明」刪除,亦即未來要證明其他扶養親屬要有積極的證據。例如:住在一起的其他受扶養親屬,同一戶籍者要附戶口名簿影本;不同戶籍者要有受扶養者或其監護人證明確受納稅義務人扶養的切結書,村里長證明將不再被採信。   在個人持有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的利息所得部分,以前是併計在綜合所得總額,且可於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項下申報扣除,已扣繳的稅款得抵繳應納稅額或申報退稅。但新的規定改為個人持有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之利息所得分離課稅,不併計在綜合所得總額中。   同時,今年有立法委員選舉、總統大選,納稅義務人很可能從去年就開始捐款給候選人,不過,這些捐贈扣除都要等到97年度綜所稅才能申報列舉扣除,因為立委選舉投票日是97年1月12日,總統大選是97年3月22日,投票日都落在97年度,依照新規定,針對這2項選舉的捐贈僅能於98年申報97年綜所稅時使用列舉扣除。   今年還是有放寬規定、便民的新措施。首先是採網路申報綜所稅,納稅義務人如以「身分證字號+戶號」為通行碼,上傳綜所稅申報書,每日上傳成功次數從去年的3次,放寬為5次。也就是說,當日上傳申報書後,如發現自己填寫申報有錯,可以有4次改錯更新的機會,如果還是錯,隔天還有5次的更新上傳機會;但如果是以自然人憑證上網上傳申報書,就不限更正次數,隨便要更變幾次都行,國稅局解釋,這是為了鼓勵大家改用自然人憑證申報綜所稅。   同時,在查調資料方面也有便民措施,以往,外籍配偶所得資料是無法匯入綜所稅網路申報的,但今年則提供這項服務,國稅局表示,外籍配偶之所得資料,若經由本國籍配偶臨櫃申請查調全戶所得時,可一併帶出,且可轉入磁片,以便在網路申報綜所稅時可直接將所得資料匯入,相當方便。

阿度在龍田村的旅行國度

2008年04月18日
公開
16

在地圖或者旅遊書上,台東縣鹿野鄉的龍田村常常隱沒在附近更為知名的旅遊景點當中,但這幾年,有位堅不透露自己到底是30多少歲的男子,逐漸讓龍田村變成一個到台東非玩不可的地方。 「Yes, I do.」他以這樣既浪漫又堅定的心情為自己取下「阿度(I do)」這個名字,另一個用意是,他的原住民朋友為他取了一個布農族名字,發音就像閩南語的「煙斗」(英俊的意思),也是接近「度」的發音。 知道這個由來,再看他本人,一定會忍不住笑出來。阿度是從台北搬到台東的「移民」,微胖的身材頂著一頭散亂的長髮,隨興地穿條牛仔褲,趿拉一雙室內拖鞋便出門,然後拿著喇叭狀擴音器扯開大嗓門,一邊帶著訪客騎腳踏車,一邊說笑話導覽,一副很「本土」的歐吉桑模樣,看起來幾乎就是道道地地的龍田人。 龍田村位在花東縱谷尾端寬廣的河階台地上,村內的光榮路上還留有數棟日式房舍,加上整齊的棋盤式道路,共同訴說著過往日本人移民台東的歷史。在龍田村漫步或是騎單車,處處可見悠閒的田園風光,玉米田、鳳梨田、釋迦田、茶園,而一畦畦田園的盡頭,就是層層疊疊的山巒。 向樹鞠躬 「大家先看一下這三棵樹,來,我們先向他們行三鞠躬禮,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真的有人聽阿度的話,向挺立在龍田國小前的三棵老竹柏樹致敬。敬完禮之後,阿度才解釋日本人設立的學校和公立機關前,都會種植竹柏以驅魔避邪,希望剛剛的三鞠躬可以保佑接下來的單車之旅順利平安。聽到這兒,遊客也不忍責怪阿度小小地耍了他們一招。 「來到這邊,我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架構一個自己的王國,未來生存的機會,」到台東定居之前,阿度的工作是帶團到台灣和世界各地旅遊,但愈帶團愈茫然。因為帶旅行團到國外,即使有心設計一個完美的行程,也受限於當地的導遊,或者許多環節的疏失,品質常打折扣,而且台灣組成的旅行團也漸漸流於到處血拚。 這些都讓阿度感到厭倦不已,「花很多錢,卻感受不到什麼。」 沒有根,也沒有人生價值 雖在旅行社待了15年,他感覺自己只是為工作而工作,生活也過得一團糟,不只是沒有著地的根,也不知自己看重的人生價值究竟是什麼。 許多事與心情都低盪到谷底時,他想斷絕與台北的一切關係,到另一個地方重新開始。 阿度回想10多年前,自己曾站在鹿野鄉的高台村往下看,當時他望見山下龍田村翠綠阡陌縱橫,也望見遠處的卑南溪與鹿野溪交會的河口,還有包圍縱谷的海岸山脈和中央山脈。 他對龍田村一見鍾情。在那之後,他甚至把龍田村加入到台東旅遊團行程裡。 想到站在高台村眺望時,因為有人為他導覽,而讓他的認識和感受更深刻,後來他自己帶團到龍田,向遊客解說的過程也是「愈講愈感動」,他希望,在台灣也能有深度的旅遊,讓人來了一次,還會不斷回來,不是走過便忘,或是非得到國外不可。 於是他決定到龍田定居,目的是引觀光客到龍田,「讓他們看到這個村的美,這個村的好,」他從單車導覽之旅出發,除了打造自己的工作環境外,也希望漸漸地開始營造整個村落。 還有個原因是,他看到龍田村過去十多年間改變很少,但鄰近一些鄉鎮卻因觀光而逐漸成長,不禁為龍田村的沉寂感到惋惜。 例如,他看到自己的農夫朋友,為了推銷自家的鳳梨和竹筒飯,開著一輛發財車到處找地點販售很辛苦,「他們跟我以前一樣,為了生存飄來飄去,」於是他想出單身之旅與農家結合的點子,就是帶著訪客親自到農家解說、體驗,例如摘水果或者放竹筒炮等。 漸漸的,賣鳳梨的、賣釋迦的村民都找上阿度,甚至有人問阿度可不可以帶訪客到他們家去抓青蛙。阿度和村民就像生命共同體,一起展開新的生涯。 美,在於給它生命 「龍田不見得美過世界其他地方,但龍田美在我們給它生命,」看遍世界各地,阿度對美有不同的詮釋。 單車之旅的最高潮,莫過於躺在兩旁皆是小葉欖仁的綠色隧道馬路上。 是的,你沒聽錯,躺在馬路上。 「快快躺平,安靜,現在是小鳥歸巢的時候,」有天傍晚,他又催促遊客靜靜躺在馬路上,聆聽大自然的多種聲音,還有細察每一種變化。 「你們頭上的樹葉有沒有綠綠的?」「有!」「有沒有黃黃的?」「有!」「葉子上有沒有一個洞一個洞?」這時躺在地上約80個訪客都忍不住笑起來,「有喔,還有毛毛蟲從上面掉下來!」遊客也被感染得興奮起,接著說笑。 接下來,阿度又叫眾人仰頭往後望,「天空像不像湖水,綠色的山像不像湖中倒影,」就當大家沉浸在新的視野時,阿度忽然叫大家伸出舌頭舔一舔,嚐嚐看湖水是不是很甜。 阿度又叫大家轉頭看看,綠色隧道是不是格外的美麗和深邃。 「我要告訴你們的是,人生同樣的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一樣的感覺,你們剛剛是看到像倒影的風景,但是我站著看你們就像上吊!」唯一站著的阿度對大家笑謔道。 阿度說,再美的風景看過一個星期便忘,但只要躺過綠色隧道,或者摘過水果,或是親自點燃竹筒炮,便值得一再回味,「他可能有天看到竹柏樹會想起『喔,我跟那棵樹敬過禮,』我們想營造的就是這個。」 像是台東盛產的釋迦,經過阿度的笑話也保證令人難忘。 他說,平常送水果給朋友,一下子吃完便忘了,但若是送釋迦,朋友必須放到成熟時才可吃,每一天等待都會想到送禮的人,「他至少要想我五天,」但若是一次送個50個,又同時成熟,朋友可能又要咒罵沒事一次送那麼多幹嘛,吃都吃不完。 單車之旅,不像過去阿度帶的旅行團,可以花一整天或數天的時間漸漸暖場,跟遊客建立關係,所以阿度必須想辦法「在剎那間就發光發熱,把最精華和最燦爛的火花一下子都放出來。」 就像他必須在到達綠色隧道前,取得遊客的認同和信任,也讓他們知道阿度會照顧所有人的安全,他們才會願意躺下,體驗躺在地上,車子從旁經過的感覺。 「剛開始騎7.2公里時,靠!我只能講半個小時,其他時間我都在騎自行車,到現在騎4公里,對不起,有時候兩個小時還講不完,」說到這,阿度的豪爽又再度顯露,從跟訪客互動中也逐漸汲取靈感,不斷花腦筋想些導覽時可吸引大家注意力的詞兒。 導覽並非易事,一開始便是長長的上坡路段,騎得氣喘如牛時,還要邊講解、邊說笑話。有時難免遇到反應冷淡的客人,阿度也會想辦法引起他們興趣,真的還是不行,他便告訴自己那些人麻木不仁,不屬於龍田,也不會再回到此地。 半空中抓棉絮 過去還四處帶團時,阿度也會遇到過分要求的遊客,希望一次出遊盡可能包山包海納入各種行程。只要遇到這種狀況,阿度便會緊張萬分是否真能走完全部的計劃,符合客人的要求,「那很像在半空中抓棉絮。」 定居龍田後,這樣的不確定感消失了,阿度清楚地讓遊客知道他能服務的範圍,也保證旅遊的品質。 阿度的店愈來愈大,腳踏車也在短短兩年多內從40輛倍增到200多輛,還兼營手工藝品店。過去村民看到一堆人躺在地上會說「肖仔!」但現在說的反倒是外地人,而村裡有的小孩一看到阿度帶車隊經過,還會興奮地喊叫「媽媽!媽媽!阿度來了耶!」一些村民還把阿度經過他們家時解說的內容,背得滾瓜爛熟。 當初到台東重起爐灶,阿度只帶了5萬元,剛開始經營時生意也是起起伏伏,「明明知道有未來,但我能撐到那時候嗎?」慘澹時他也想過是不是得關門了。幸好一路有朋友慷慨解囊相挺,「每當我彈盡援絕時,總又絕處逢生,」阿度提到這些往事時,表情、眼眶裡有藏不住的感動,「忽然之間,世界變得多可愛!」 他曾硬起頭皮去向一位朋友借貸添購腳踏車,原以為希望渺茫,只是無計可施之下姑且一試,沒想到朋友大方解救,「真的只要努力,別人就會看見。」 過去的日子渾渾噩噩、飄浮不定,阿度在龍田的單車歲月裡找到歸屬,他感覺這是自己有生以來最認真做的一件事,「我提供快樂給別人,他們給我成就,」阿度從客人的肯定中找到信心和喜悅。 「有實質(指收入)和精神的回饋,我能不滿足嗎?」

什麼是頻尿症?

2008年03月26日
公開
41

什麼是頻尿症? 所謂頻尿症,是指原本已經受過良好排尿訓練的小孩,其小便次數突然增加至每小時10∼15次(每5∼10分鐘上一次廁所),而且每次小便的尿量很少,每天總尿量並沒有增加的情形。當專心作一件事(例如看電視或在門診候診室等候)時,上廁所的次數就減少。睡覺時往往不會起來上廁所,也不會尿床(嚴重的病例可能會有夜尿的情形)。筆者曾見過一個嚴重病例,不管白天晚上都不停地上廁所,不但弄得自己疲累不堪,整個家庭成員也都被弄得精神緊張、心神不寧。 @@為什麼會有頻尿的現象呢? 從外生殖器的刺激、發炎,到膀胱的發炎、異物(例如結石),再到控制小便的神經系統出現問題,甚至影響大腦皮質的環境改變、情緒變化、心情起伏等,都可能造成小便次數的改變。 此外,「看不見的焦慮,看得見的頻尿」常發生於2∼14歲,尤其是4∼6歲的孩童。通常他們的尿液與腎臟泌尿系統影像的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曾有證據顯示,在40%的病童中可找出一些特別的心理問題,以下是文獻中常常提出的例子: 1.親人死亡或生病。 2.父母吵架、離異:這是臨床上相當常見的情形,筆者曾見過1個病例,因家中父母不和而間接影響孩子的情緒,只要上學時在學校就沒有問題,一回到家中就開始頻尿。和樂安適的家庭對孩子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3.就學壓力:這也是相當常見的原因,老師的教學方法太過嚴格、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不敢上學,或對幼稚園的陌生環境適應不良等,都會造成頻尿。 4.更換新的居住環境,如:搬新家、住新屋或換房間等。 5.家中有新的成員:媽媽常忙於照顧新生的弟弟妹妹,相對地就覺得自己被冷落,有時會以頻尿的表現讓自己受到重視,「搶回」一點關心和照顧。 6.情緒緊張或過度興奮:由於要參加考試、比賽或旅行,情緒上的起伏太大也會造成頻尿,這種情形甚至在大人身上也會發生。現在的小孩常接觸許多超出其心智發展的電視節目,如靈異節目的怪力亂神、卡通節目中的暴力傾向等都會造成頻尿。 @@鑑別診斷 通常藉由完整的問診、理學檢查與簡單的尿液檢查,就可以很容易地診斷出頻尿的原因。 如病童從小就一直有頻尿現象,小便滴滴答答,內褲老是溼溼的(尿失禁)或嚴重便祕,此時要考慮可能有嚴重的神經缺陷(如脊椎上神經受到壓迫、拉扯)或先天的泌尿系統畸形(如異位性輸尿管、後尿道瓣膜)。若有多渴、多尿、夜尿或尿床時,要注意幼年型糖尿病或尿崩症的可能性,藉著尿液的檢查可以輕易地診斷。 當解尿時伴隨排尿困難、小便灼熱、疼痛、膀胱或腎臟壓痛的情形,則一定要考慮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女性病童若合併夜晚肛門奇癢,則要考慮蟯蟲感染的可能(蟯蟲會於夜間爬至肛門口產卵)。若孩子喝了太多利尿性的飲料,如可樂、咖啡、紅茶等,其利尿效果也可能造成頻尿。家中若有腎結石病人並合併有血尿、解尿困難的症狀,要注意高尿鈣症造成頻尿的可能性。這些情況,通常有經驗的醫生都可藉由問診與簡單的尿液檢查做出鑑別診斷。 @@治療方法 若已排除上述身體上造成頻尿的原因後,通常不需要任何藥物的治療,正確的診斷與教育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找到引起病童焦慮的問題並解決之,就可讓頻尿症狀很快消失,這有賴於家屬或老師的細心觀察與耐心輔導。漠不關心或過度關切孩子的頻尿,都不是理性適當的做法。 我們會教導家屬,焦點不要放在孩子尿尿的問題上打轉,應該多關心、了解一下他(她)的心理狀態,有空時應帶孩子去散散心、放鬆一下心情,小孩通常會在數天到12個星期內不藥而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