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幸福的每一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寶寶快說話--兒童語言的發展

2007年01月11日
公開
18

  13-15個月兒童語言的發展   這一階段您的孩子能聽懂簡單的句子,服從簡單的命令,還能用大人難懂的"小兒語"跟周圍人說話,甚至能模仿大人的樣子與別人"談話"。但是,他能說的只是一些由一個單詞組成的句子。 3~15個月嬰兒語言發展的特點:   1.語言理解方面 這時您的孩子已能聽懂一些常見的最基本的日常用品名稱。當您說出某個事物的名稱時,他能從周圍環境中或圖畫中認出這個物體;當您說出身體的某一部位時,他能認出被稱呼的那個部分;他還能執行某些簡單的命令,如"把球放在桌上"、"把鞋給我"等等。由此可見,這一階段他能聽懂的話比他能說的話要多得多。在以後的發展階段,他將逐漸學會說這些話。   2.語言表達方面 這時他還只能說出一個一個的單詞,而且辭彙量不豐富,大概有一二十個單詞。他會用一個單詞表達多種意思,因爲對他來說,一個單詞就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單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代表幾個不同的意思。如"水",也許是"要喝水"也許是"給我一點水"。可見,他最初幾個單詞所表達的意思,不一定與您能理解的意思相同。到底是什麽意思,您要結合當時的情景和他的具體情況來分析,有經驗的父母一般都能準確"領會"自己孩子的意見。   一. 父母指南:多跟孩子談話   1. 幫孩子學習新詞 這一階段以及隨後的幾個階段裏,嬰兒學習語言的主要任務就是擴大辭彙量。您的任務就是幫助孩子掌握新詞。   當您想讓孩子學習某一新詞時,要儘量使用簡短的話語,不要讓大量多餘的語言淹沒了所要教的新詞。您可以變換句中的其他成分,但一定要突出您要教的詞。如您可以說:"這是球!那也是球!快抓這球!寶寶快抓球!"這樣,句中的新詞"球"就被您反復說出並加以強調了。發果在說"球"這個單詞時,您能稍微加重語氣並清楚地說出來,則教育效果會更好。   如果他開始發的這個單詞的音不準確,也不要批評他或是打斷他,可以反復說這個單詞,爲他下一次模仿作榜樣。對於他的每一次嘗試、無論正確與否,您都要予以鼓勵。   2. 多跟孩子交談 研究表明,嬰兒所掌握的新單詞中,約有三分之二是通過日常父母與之有意無意的交談而獲得的。喜歡而且善於與孩子交談的父母,其孩子的語言能力要明顯高於那些少言寡語父母所帶的孩子。   而且,最新語言心理學理論認爲:嬰兒最初所掌握的語言主要就是通過對周圍語言環境的模仿而獲得的。所以,您一定要多和自己的孩子交談。   二. 適宜的教育活動   1. 手指遊戲 手指遊戲不但能增進母嬰之間的感情,而且能給嬰兒提供練習手部動作和說新詞語的機會。無論在床上還是在地板上,您都可以讓孩子與您面對而坐,然後饒有興致地拉著孩子的手,邊念兒歌邊幫他做動作:雞鬥鬥,雞鬥鬥(將孩子的兩個食指相碰),嘟--一隻飛走啦(右手向右上方面弧線後放下),嘟--又一隻飛走啦(左手向左手方面弧線後放下)。做完這些,孩子會咯咯咯地笑起來。等您做第二遍時,他竟然也會伸出手想學著自己做,而且嘴裏還會嘟嘟嘟嘟地說個不停。雖然說得不清楚,但您能感覺得出他是在模仿您。   2. 學動物叫 孩子們喜歡小動物,更喜歡聽大人學動物叫。這是教孩子學習新單詞的一個絕好機會。您可以指著畫冊上的小動物對孩子說:"牛,牛,這是牛,小牛說話哞哞哞。貓,貓,這是貓,小貓說話喵喵喵。雞,雞,這是雞,小雞說話嘰嘰嘰……"很快孩子會把這些動物的名稱和它們的叫聲聯繫起來,並在說話時用這些動物的叫聲來代替它們的名稱。如當他以後說到貓時,就會用"喵喵喵"來代替。   3. 發聲遊戲 嬰兒喜歡聽各種不同的聲音。您可以和他玩各種發聲遊戲。比如,當您和孩子面對面時,可以用嘴唇發出以下幾種聲音並鼓勵孩子模仿:(1)嘴唇拱成圓形並往外吹氣,發出"shi-"音,這樣可以讓孩子及早練習普通話中最難發的卷舌音。(2)依次發韻母音,每次發一個,如"a、o、e、i、u"等等。每次發音可以適當地變換音調的節奏,就像歌唱家在練聲一樣。(3)把兩個韻母音連在一起發,每次發兩個,如"u-o-、a-o-、o-u-、i-e-、i-a-"等等。如果你會唱歌,可以把這些音當歌一樣唱出來,每首"歌"裏不要太多的音,一兩個就行。   4. 猜猜看 把孩子平時愛玩的玩具都收起來,放進一個不透明的口袋裏。然後跟孩子面對面地坐著,指著口袋問他:"寶寶猜猜看,裏面是什麽?"他會看看您,又看看口袋。當他從裏面拿出一樣玩具時,您把口袋合上並高興地告訴他拿的是什麽玩具,如"啊!積木!寶寶拿的是積木"等諸如此類的話。如此反復幾遍以後,您可以指著地板上孩子拿出的玩具問他:"這是什麽呀?那是什麽呀?"如果過了一會兒他還不回答,您就告訴他:"噢,這是小汽車,寶寶的小汽車!"   三. 語言發展檢查指標   這一階段,你的孩子可以做到以下幾點:努力模仿成人的動作和語言(主要是語音和新詞);能夠聽懂10個左右常用物品的名稱和一些他比較熟悉的簡短的句子;經常挂在嘴邊的單詞有8個左右;能根據成人的要求分別指出自己的鼻子、眼睛、嘴等;會按成人的要求指出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人和物;會搖頭表示不同意或拒絕;會說一些成人不容易聽懂的"小兒語"。   16-18個月兒童語言的發展   到了這一個階段,您就會發現,孩子就像電腦一樣,不斷地從外界吸收新的資訊並“貯存”起來,新掌握的詞語層出不窮。您甚至可以和他進行“對話”了。您會感到吃驚,他確實有一種“吸收的心智”(蒙台梭利語)。嬰兒的機械記憶能力是非常強的。   一、語言發展的特點   1.語言理解方面 16~18個月的兒童能夠聽懂日常生活中簡單的話。對於有方向性的命令式語言,不用借助任何手勢或面部表情就可以完全理解了。如9個月時您對他說“寶寶,過來”,必須伸出雙手迎接他,他對這句話的理解更多的是憑藉您“雙手迎接”的動作。而現在您只要說出這句話就行了,不用憑藉動作或面部表情,因爲他已經能理解您的指令式語言了。    2.語言表達方面 孩子已會對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事物進行命名,如把撥浪鼓叫作“咚咚”,把貓叫作“喵喵”等。但是,他在命名或使用新詞時會出現一種“泛化”現象。比如,他會把所有的四條腿動物都叫作“狗狗”,把所有的圓形物體都叫作“球”。這表明他的語言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另外,這一階段,有的孩子說話時還有“小兒語”。他的小兒語中有旋律和抑揚頓挫的音調變化,在某些情況下很像成人說話。有時,他還喜歡模仿成人沒有意義的話。   二、父母指南   跟他談周圍的一切 孩子渴望瞭解和學習周圍的一切,您應該告訴他大家正在做的事情,如媽媽在打掃房子、爸爸在看報紙、寶寶在玩球等。每當孩子接觸新事物、體驗新情感時,您都要教他說有關的詞語,跟他談談他看到、聽到和做著的事情。還可以談談最近發生的或不久就要發生的事情,但一定要用短小簡單的句子。千萬不要錯過機會--跟他說話!  三、適宜的教育活動   1.自製“小圖書” 從現在開始,您的孩子可以擁有自己的圖書了。您可以自己做一本,如有合適的也可以買一本。書裏面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人和物的圖畫。這本書將很有效地增加孩子的辭彙量,而且您會發現您的孩子會時常向別人“炫耀”他擁有的這本書。   您可以在他的“小圖書”中貼上全家人的照片,貼上家裏的玩具、寵物以及各種常見物品的照片或圖片。然後您就和他玩“您說他找”或“他說您找”的遊戲。您每說一個人或一種物品的名稱,就讓他在書中找到相應的照片或圖片並指給您看;或他說出一個人或一種物品的名稱,您在書上指出相應的照片或圖片來。這種遊戲能不斷發展他的語言能力。   一開始,您做的書不要超過4-5頁。等他熟悉這本書裏的所有內容以後,您再從低幼讀物上剪下一些圖片,增加書的厚度和新的“學習任務”。通過這種遊戲,您會驚奇地發現,孩子的辭彙量增長得極其神速!    2.一、二、三! 最新研究表明,嬰兒在4~6個月時就已能辨別出事物在數量上的最基本差別(如一塊糖與許多糖),有了數概念的萌芽。在日常生活中,您有很多機會可以對孩子說數詞。如吃點心時,您可以告訴他:“這是一塊餅乾,兩塊餅乾,三塊餅乾!”   3.洗澡時的遊戲 在給孩子洗澡時,可以在澡盆旁邊放一個裝滿玩具的小籃子。裏面放一些塑膠的船、小桶、鏟子、勺子、杯子和小壺等等,他洗澡時可以從籃子裏裏拿出來玩。他一邊玩,您一邊告訴他,他正在玩什麽,怎樣玩。這樣,他就能聽到很多描述動作和活動的詞語。如下面這些例子:   當他用杯子在澡盆裏舀水時,您可以對他說“啊,你在用杯子舀水”,“現在杯子滿了”,“你把杯子裏的水倒出來吧”等等。   您還可以從澡盆裏捧出肥皂泡來吹,然後對他說“寶寶看我吹泡泡”,“它們飄得真高”,“寶寶你也來吹泡泡,好嗎?”等等。   這樣,您的孩子在洗澡的同時,語言和動作都得到了很好的訓練,真是一舉多得!   4.“打電話” 當您打電話時,可以讓孩子也來聽聽您和誰在講話。孩子對打電話深感好奇,對電話裏傳出的聲音他會感到非常驚奇。   如果家裏人或熟人來電話且沒什麽急事的話,您就可以把孩子叫過來,讓他跟人說話。對方在電話那端會不斷地向孩子發問,您會發現孩子非常想回答、想說話,但最後卻只能夠嗯嗯哼哼地“回答”對方的問題。這很正常!他只是不習慣於“跟電話說話”而已。 有了以上經驗後,您可以用玩具電話在家跟孩子“練習”打電話,您跟他“打電話”時,一定要用語簡單明瞭、結合他熟悉的事情來說,而且您一定要耐心聽完他的講話,鼓勵他多說。   這個遊戲能夠有效地促進孩子語言交流能力的發展。它是孩子非常喜歡的一種遊戲。   四、語言發展檢查指標   這一階段,您的孩子可以做到以下幾點:可以理解簡短的語句;理解並且喜歡節奏和歌曲;能夠理解並執行成人的簡單命令,如“把杯子給我”;能夠理解的詞語比他能說出的要多得多;能夠聽懂並指出自己身體的各部分;經常挂在嘴邊的單詞有20個左右;喜歡翻弄帶圖的書並指指點點;會說“不”以表示不同意或拒絕;會跟人打招呼(“您好!”)和道別(“再見!”);會對他看到的物體進行命名,命名時常有泛化現象,如用狗來稱呼看到的老虎、狼等四條腿的動物   19-21個月兒童語言的發展   你的孩子18個月時,經常挂在嘴邊的單詞只有20個左右,而到21個月時,他將說出100多個單詞。爲什麽會有這麽大的差別呢?因爲在本階段裏發生了一次“詞語爆炸”現象。   一、 19∼21個月兒童語言發展的特點   1. 語言理解方面   這一階段,你的孩子將越來越“善解人意”,因爲他能理解的詞越來越多,可以說是“與日俱增”,每天都在增加 辭彙量。   除了名詞以外,他還可以聽懂很多描述事物特徵的形容詞,如“熱、漂亮、髒”等等。對於一些描述方位的詞語。 如“在裏面、在外面”等,他也能理解。那些描述日常生活基本動作的詞語,他已能全部理解了,比如“坐、看、吃、睡、打開、關上、拿、走”等等。有趣的是,從這一階段開始,他牟擺脫情景單獨理解您的語言了,如您什麽都不拿對他說“來,我給你梳梳頭”時,他也能準確地理解。   另外,這一階段他開始不斷地向您提高。他總是要您告訴他各種事物的名稱,問您“那是什麽”、“那叫什麽”等問題。這實質上是他在學習語言。這個時期是他掌握詞語的第一個關鍵期!   2.語言表達方面   這一段,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將發生質的飛躍。他以每個月平均說出25個新單詞的速度發展著。這種掌握新詞速度猛然加快的現象,我們稱爲“詞語爆炸”。許多母親都有這種突然的感覺:孩子怎麽一下子會許多詞語了呢。 另外一個大的變化就是,這階段您的孩子將說出由兩個單詞組成的句子來,這就是我們說的“雙詞句”。如他說“走”

寶寶好體質 換季期少罹病∼

2007年01月10日
公開
24

本文作者/李建勳小兒科院長 李建勳醫師 前台北榮總兒童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兒科專科醫師 本文出處/健康物語月刊2005年3月號 把握1-3歲幼兒免疫力養成期 每到換季時節,小兒科診所往往排滿攜兒抱子的憂心家長,尤其是春季初期,因天氣變化莫測,冷熱落差劇烈,體質弱的嬰幼兒往往不堪其負荷而大小病不斷。嬰幼兒在五、六個月大時,體內多保有來自母體的天然抗體,這些抗體就像是防病護罩一樣,為他們抵擋了不少外來的汙染與感染。不過五個月至一歲之間,因嬰幼兒體內的母體抗體已逐漸耗盡,而自身的免疫系統又尚未成熟,所以媽媽們會發現,寶寶越長大,可能反而越容易生病,這種對氣候變化及流行疾病的敏感將持續到三歲,直到免疫系統發育成熟為止,換句話說,這段「免疫力養成期」亦是嬰幼兒最佳的體質養成時期,只要媽媽們多投注心思與照顧,寶寶就能比別人更頭好壯壯! 健康腸胃是好體質的關鍵 寶寶的腸胃功能是否健康良好,是影響體質的首要關鍵。經常性腹瀉或便秘的小孩,多半會因腸胃無法吸收完整營養,而顯得面色不佳,沒有健康孩童該有的飽滿紅潤,在發育上也會不全,如個頭比同齡嬌小且偏瘦。吃母乳長大的寶寶,之所以能少病又健壯,主要來自母乳中多種珍貴的益生菌,這些存在人體內的天然益菌,對於身體免疫力的調節及營養素的吸收非常有幫助,其中又以「比菲德氏益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Bb12)在寶寶的腸道內最具優勢,能通過消化道的嚴格考驗,有效調整消化道之酸鹼值,改變寶寶體內的菌叢生態,讓體內的環境更適於益菌之發展,維持消化道機能,讓寶寶對於營養的吸收更進一步。斷乳後幼兒若無法從他處補充有益菌,則原本健康的腸道易被壞菌佔據,從而破 壞寶寶消化吸收的機能。 挑選補充活性益菌的奶粉較佳 目前已有相關研究,針對嬰幼兒食用添加益生菌之配方奶粉及無添加之配方奶粉做比照。結果發現,富含比菲德氏益菌酸性配方的嬰幼兒奶粉,雖不能讓寶寶完全免於腹瀉,卻能減少腹瀉再次發生的機率,寶寶平均腹瀉的天數大為減少。另一項實驗結果則發現,有喝比菲德氏益菌和乳酸菌配方補充配方的寶寶,輪狀病毒的出現降低了四倍。因此持續吸收活性益菌配方,有助於預防小兒腹瀉疾病和濾過性病毒的發生,並且降低腹瀉發生率,並刺激腸道的IgA抗輪狀病毒的產生,形成身體的天然保護屏障,讓寶寶消化吸收更好,自然擁有強健好體質。

寶寶穿的暖嗎?

2007年01月07日
公開
46

寶寶穿得夠暖嗎? 寶寶穿得夠暖嗎? 天氣越來越冷了,家長們是否擔心孩子穿太少會受寒呢?保暖固然重要,但慎選衣物、穿得嘟嘟好更重要,不要把寶寶包得圓滾滾地,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活動與發展喔!隨時注意寶寶身體發出的訊號,幫助您家寶貝度過寒冷的冬天吧! baby比較怕冷,why?   年齡愈小的幼兒,一到夏天就很容易出汗,到了寒冬又很怕冷,究竟為什麼小小孩比較容易失溫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部主任陳中明表示,嬰幼兒身體體積小,相對地體表面積大,皮膚又比較薄,體內溫度易從皮膚散發到空氣中,所以嬰幼兒在冬天時比一般成人怕冷;不過家長不需太過擔心,隨著幼兒漸漸成長,體溫調節中樞會趨於成熟,怕冷與怕熱的現象便能得以改善。 身體什麼部位易受寒?   容易受寒的部位為身體裸露處,像是頭部、臉部、小腿前側、手和腳,這些部位因缺乏衣物保暖,且手、腳距心臟遠,血液供應少,易出現冰冷的情況,外出時建議讓寶寶穿上襪子或戴上手套與毛線帽保暖,臉部則要幫孩子擦上乳液,防止寶寶因寒風吹襲而凍傷。 冬季御膚術-穿得嘟嘟好!   穿得多不如穿得暖,當幼兒皮膚出現狀況時,家長不要急著馬上找醫師,請您先檢視孩子所穿著的衣物材質。穿著與皮膚狀況是息息相關的,財團法人振興復健醫學中心美容中心主任藍淑馨,針對寶寶冬季穿著,提供家長一些建議,若能依循這些原則,不只能讓寶寶順利度過寒冷的冬天,還能寶貝幼兒稚嫩的皮膚喔! 穿太多對幼兒的影響   不要以為讓寶寶穿越多越好,冬季保暖應適度,才不會影響寶寶的活動力,另外,陳中明提醒家長,穿太多還可能會遮住寶寶的口鼻,影響呼吸;寶寶穿著衣物多寡可參照大人的穿衣原則,頂多再添一件小背心或外套,可別把孩子悶壞了! 寶寶穿太少了嗎?   在炎熱的夏季,當幼兒穿太多時,會以出汗、出疹子來提醒大人身體狀況,但是當寶寶受寒時,卻難以從外觀察覺。幼兒表達能力未臻成熟,往往無法說出當下感受,而幼兒覺得冷時,行為上僅會出現些微的變化,家長稍不注意,很容易忽略寶寶的狀況。   陳中明表示,身體遇冷時血管會收縮以減少散熱,經溫度感應後,人體會自行產熱調節體溫。幼兒若感到寒冷,會有一些不明顯的症狀,如:膚色雖正常,但摸起來卻冰冰涼涼的,尤其是血液循環較差的四肢,嚴重受寒則會冰冷與發紫;此外,寶寶可能會變得比較安靜、體溫下降、活動力減弱、胃口不佳。   相較於幼兒太熱時會表現出哭鬧不安的浮躁情緒,受寒時寶寶不會哭鬧而會更加嗜睡,家長們宜多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是否異於平常,才不會讓寶寶因受寒而引起疾病喔! 常見2大求診問題 ※冬季濕疹   乾冷的天氣易出現冬季濕疹,小腿前側、大腿前面、前臂外側則是好發部位,初期會覺得皮膚乾燥且渾身刺癢,搔抓後不只會愈抓愈癢,還常因此破皮流血,讓家長心疼不已。   若寶寶已出現冬季濕疹,請保持室內濕度,不要讓濕度太低,此外,家長應減少幫孩子洗澡的時間與次數,水溫也不可太熱,洗完擦乾後立即幫寶寶擦上乳液保濕;如果寶寶搔癢難耐,必須遵循醫師指示塗抹藥膏,千萬不要讓孩子抓癢,病情才不會加重。 ※疥瘡   蚧蟲喜歡乾冷的環境,因此秋冬常會出現,疥瘡為一種被蚧蟲咬過後的皮膚傳染病,傳染力強,易造成全家傳染。藍淑馨說,蚧蟲多躲在手指頭縫、肚子、小男生生殖器、小女生胸部等柔軟的身體部位,且受傳染的小孩,症狀比大人嚴重許多。   蚧蟲是靠人的皮屑為生,染上玠瘡會出現紅疹,且十分搔癢,嚴重時甚至連頭部都有疹子,如果家中小孩已經就讀幼稚園,很容易在學校受到其他小朋友傳染。   若家長已懷疑孩子染上疥瘡,可讓他泡硫磺水,有助於改善症狀;此外,攝氏60度即可殺死蚧蟲,當確定寶寶有疥瘡,治療環境是最重要的,家長如果煩惱冬天清洗棉被、床墊不便,只要用熨斗燙過就可以了,提醒家長,家中盡量不要養寵物,因為很有可能成為傳染的來源! 洗澎澎也要注意保暖喔!   寶寶洗澡時容易因脫光衣服而受寒,其實家長們只要洗澡時室溫維持20度以上,水溫保持在36度左右,在幫寶寶洗完後,用大毛巾邊擦邊包裹住,並迅速幫其換上舒適的保暖衣物,孩子是不易因為冬天洗澡而感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