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77乳加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菩提道次第)使愛成長的七個階段

2015年07月14日
公開
16

若能體會給別人愛就是愛自己,心靈就能得到平靜, 延展愛的範疇,就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追求快樂、出離痛苦是人天生的本能欲望。 縱使世人有種族、性別、國籍、地位、教育等等個別的差異,但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想離苦得樂。 既然追求快樂是人類的共同本質,但是要如何才能得到快樂呢? 達賴喇嘛說:「外在的環境不是讓我們陷入痛苦的原因,是雜亂的心導致痛苦。心中出現自我防衛的情緒,讓我們做錯事。本性清淨的心被情緒和煩惱的意識蒙蔽,使我們做出錯誤的行為,然後造成痛苦。」 快樂與痛苦是主觀心理的感受,不受外在環境決定,而是取決於人內心的看法與對環境的詮釋。 因為心是決定快樂與痛苦的主人,是心自身選擇了快樂或痛苦的感受。心性本身就如同水的本質,是清淨的,不管水有多髒,水的本質是不會被污染的。同理,即使心中有煩惱,心的本質也不會染塵。所以,只要心處於清淨的境界,就不會被煩惱染著。 「當我們太著重於生活的表相並不能化解不滿足的問題。愛和慈悲,關懷他人才是歡喜的真源,心中充滿善念,即使身處困厄,也不覺得苦。但是,你若是心懷憎恨,即使生活奢華,也不覺得樂。因此如果我們要得到真正的歡喜快樂,就必須展延愛的範疇。」 如果我們都只愛對自己好的人,不愛沒對自己好的人,也就容易把那些人變成陌生人或敵人。如此一來,痛苦的困和痛苦就產生了。 達賴喇嘛認為自己並不比別人重要,因為個人的生存有賴於他人的幫助和照顧,剛出生的嬰兒就是最好的例子。既然我們的快樂是要靠別人才能得到,而別人和我們一樣,也都想離苦得樂,對別人就要同樣給予快樂。 那如何給予他人快樂呢?答案很簡單,就是要愛他們。能愛愈多的他們,自己和別人就會得到愈多的快樂。所以達賴喇嘛常說,最有效的自利,就是利他。 如果愛是起源於對自己的愛,既然眾生就和自己一樣都需求愛,自己和他人因愛得到快樂是相同的,愛他人就是真實地愛自己,不會只限於只愛自己。這樣的想法必須透過反覆思索而確認,了解利他即利己,才能在實踐擴大愛的修行中,突破自私自利習氣的障礙,。 在事實上和真實上,真愛是無限的。 若能從落實平等心開始,瞭解世間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能是你過去的朋友、家人、甚至母親,就能轉換自我心中的能量,成為對待他人的慈悲心。    達賴喇嘛引用千年來西藏佛教教法《菩提道次第》提出使愛成長的七個階段,並結合具體修習擴展愛的禪修心法,轉化生命中的各種關係。邀請你打開心胸和心靈,去體驗無限寬廣的愛,讓愛的同心圓,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