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宛兒

電腦族 當心累積性傷害症候群

2005年06月06日
電腦族 當心累積性傷害症候群
【記者林秀美�整理】

隨著電腦化作業的普及,因長期使用電腦不當所導致的「累積性傷害症候群」病患急遽增多,常見患者手腕包著副木,使勁地進行拉筋等復健治療,此病儼然成為新興的職業病。

高雄阮綜合醫院復健科醫師吳健明表示,「累積性傷害症候群」是指工作中姿勢不良、特定動作重複過多、使用力量不當、缺乏定時休息等,致肌肉、肌腱、韌帶或神經等被壓迫或拉傷。

上班族在使用電腦作業時,肩頸部肌肉需維持靜態收縮以支撐頭部及上肢;而上肢往往需反複地做敲擊鍵盤或移動滑鼠的動作,若長時間姿勢不良、反複使用上肢過多,再加上缺乏適度休息或工作壓力大,就容易會引發「累積性傷害症候群」。

吳健明指出,不少「累積性傷害症候群」病患同時合併多種傷害,預防此病可從下列幾方面著手:1.保持正確的工作姿勢:使用電腦的正確姿勢於上半身應保持頸部直立,使頭部獲得平衡支撐,兩肩自然下垂,上臂貼近身體,手肘彎曲約90度,操作鍵盤或滑鼠時盡量使手腕保持呈水平姿勢。

2.選擇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辦公桌椅或用具:例如選擇高度適中的辦公桌,使兩眼平視的視野正好位於電腦螢幕中央;選擇具有支持性椅背、扶手及可調整高度的電腦椅,以保持正確坐姿。

3.定時休息:建議工作每隔1小時休息 5-10分鐘,休息時可做一些柔軟體操或局部按摩。

4.規律運動:電腦族應規律從事頸、肩、上肢等部位的拉筋運動和肌力訓練以增進柔軟度和肌力,並可配合游泳、慢跑等有氧運動以增進耐力,同時可舒解壓力。

目前治療主要針對被壓迫或拉傷的部位給與局部休息,並使用副木或護具來保護受傷組織;另外,冰敷、熱療、電療、超音波、局部按摩等,也有幫助。

【2004/02/20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