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小宛兒

又乾又癢的冬季癢

2005年03月01日
又乾又癢的冬季癢
【喬聖琳�林口長庚中醫醫院中內一科主治醫師】

隨著一波波的冷鋒經過,氣溫越來越低,許多人開始將洗澡水溫越提越高,甚至去泡溫泉。

事實上,水溫過高很容易造成皮膚水分的流失及油脂的減少,引起皮膚的搔癢症狀,這類病患常因劇癢而抓破皮,或癢到睡不著,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冬季癢」。乾性與油性皮膚比較起來,以乾性皮膚較容易有這方面的困擾。最近醫院皮膚科因冬季癢就診的病患有增加趨勢。

冬季癢又稱為冬季濕疹或乾燥性濕疹或缺脂性皮膚炎,多因保養方式不正確,是冬天最常見的皮膚病,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會發生冬季癢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皮脂腺及汗腺的活性會隨年歲增加而萎縮,因此皮膚會較為乾燥。

一到冬天,血管收縮使得局部血液循環降低,而使皮脂和汗水分泌減少,皮膚乾燥便易發癢、發炎。

除了中老年人為主要發生對象外,冬季癢同時也可能會出現在乾性膚質或乾性皮膚疾病患者身上(如乾癬、魚鱗癬、異位性皮膚炎等)。由於乾燥膚質表面的缺乏天然水分和脂質層保護,皮膚乾燥就容易發癢、發炎。

冬季癢的病發部位以四肢伸側最多,尤其是小腿前側,嚴重時可能會造成全身性發作。在初期時,皮膚會變乾燥,有細小白色的皮屑,之後產生明顯的皮膚紋路。如果皮膚嚴重到劇癢的程度,常常會在患者身上見到嚴重抓痕或裂痕,有時也可能會伴隨滲出液及繼發性的細菌而感染。

有人誤以為冬季癢是因為衛生習慣不好或不乾淨所引起,就拚命以藥皂、清潔液搓洗,甚至用菜瓜布拚命刷。這樣做,不但把皮膚表面的天然水脂層刷掉,而且刷子更刺激了角質基底層,使角質層不正常增生,會使皮膚變更粗糙、皮屑脫得更多,皮膚失去了水分及油脂,反而使冬季癢的症狀更加嚴重。

對於容易患冬季癢症的患者,除了找出病因,加強治療,更應調整飲食習慣,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盡量少吃容易加重病情的食物,如辛辣油炸、海鮮類、竹筍、芒果、羊肉、蔥、蒜、辣椒、濃茶、咖啡等。可多食乳類、蛋類及含膠質的食物,例如雞腳、豬腳、海參、黑木耳、銀耳、山藥等潤燥生津。另外,注意保暖,以免冷風吹襲,並保持精神愉快,適當運動。

在中醫學理論中,認為本病可因血虛生風、濕熱內蘊、心火亢盛、脾虛濕盛及外邪侵襲而致病,醫師可根據體質,選取止癢藥膳調理體質,或配合外治減輕搔癢。臨床上,常用方如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加減補益氣血;用附子理中湯或左右歸丸湯溫補陽氣;用消風散或白虎湯加減,以疏風清熱、涼血止癢。外治法常用紫雲膏或三黃洗劑達到止癢潤膚的效果。

一、養陰潤膚粥:

材料:炙首烏五錢、女貞子五錢、黃精五錢、麥門冬五錢、枸 三錢、紅棗十枚、甘草一錢、糙米一杯。

功效:滋陰補血、潤燥止癢;適用於皮膚乾燥、搔癢脫屑、睡眠不安、口乾不多飲、大便乾燥等陰血不足者。

二、化濕薏仁湯

材料:茯苓五錢、荊芥三錢、芡實五錢、白扁豆一兩、山藥一兩、生薏仁二兩、綠豆一兩及適量冰糖。

功效:健脾益氣、利濕止癢;適用於皮膚搔癢、糜爛出水或搔癢劇烈、疲倦無力、食欲減退及大便稀軟等脾虛濕盛者。

治療冬季癢,首先就是要使乾燥的皮膚恢復滋潤,可從下列幾個方面著手:

1.由於冬天氣溫較低、流汗量少,沐浴的次數應可減少,洗澡的方式以淋浴為佳,減少泡澡,水溫避免過高。

2.洗澡時清潔用品盡量選擇中性、質地溫和的乳霜沐浴乳或香皂為佳。因為非中性的清潔用品容易帶走皮膚上的皮脂,讓乾燥的皮膚更雪上加霜。

3.洗澡後由於熱水及清潔劑多少會帶走一些皮膚的保濕成分,此時保養動作更不能省卻,洗澡過後立即塗抹具保濕作用的乳液或綿羊油,減少水分的蒸發,保濕效果將更為良好。最好在擦乾身體三分鐘內即擦乳液,否則效果大打折扣。

4.避免穿著毛料及質地粗糙衣服以減少直接刺激皮膚的機會,在衣物的選擇上,貼身衣物最好以天然棉質及質地細緻的衣物為佳,同時穿著也以寬鬆為宜。

5.若有嚴重的症狀可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適合的油性藥膏、保濕軟膏或止癢藥物,如果嚴重到有滲出液或因細菌而感染的情形,則可用抗生素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