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蝴蝶小星星

活在當下 用心生活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美好

活在當下 用心生活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美好

受浸見證文

2017年04月12日
安安去的主日課程很不錯。
有分年級,最小班是三歲。
每次看到幼兒班在展覽唱詩歌,都好感動。
但是很虧欠,因為課業,還有因為要跟大家庭的你們一起玩樂,所以都沒有去主日。
其他聚會,我們就盡量參加,盡量過召會生活。

沒有時間,這件事情很奧妙。
例如週五晚上,感覺很好運用,因為隔天不用早起,如果用來寫功課,學什麼,都很合適。
但是週五晚上都去兒童排聚會,安安不只放輕鬆還總是興奮。
到各種聚會中,就會覺得這點時間,不算什麼。
主一定會釋放時間讓我們來聚集享受主。

什麼是享受主呢!
生活中苦悶繁雜的,都藉由聚集的交通來互通有無,藉由主的帶領想方設法,不然透個氣也好。
安安課業學習上的事,用我的話說,叫碎碎念,用主的話說,他就覺得有道理的多。

最近清明節,又到了誰來誰不來,誰早來誰最後到,誰帶的有誠意誰帶現成的計較節。
這樣傳統的聚集和紀念祖先,沒有因為相聚而喜樂,反而增加心結,祭拜的目的是這樣嗎?
我在想這個問題⋯⋯

因為大家沒有共通想法,生活也很少因為共同目的固定聚集,價值觀越離越遠。

在瑀芯治療之前,我從小受超自信爸爸影響,都是無神論,別人問我什麼宗教,都學爸爸說「睡教」。
凡事都要靠自己,沒有什麼事值得哭,反正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
結果就是在芯治療時踢到鐵板,無助的想哭又哭不出來、甚至覺得別人簽的那張放棄紙,離我們也不遠了,整個莫名其妙。
我知道三哥和阿公阿媽都去朋友開的廟拜拜,轉院那天我才有空去。
阿公問廟公,為什麼沒有效,沒有效才會要轉去台北啊!
廟公說,因為父母要親自來拜。
我去了,看到一個籃子放滿東西,包含名字牌和插一把剪刀。
滿滿的籃子,在裡面不太舒服,後來因為是山上的朋友,廟公跟我聊天,說有來拜就會遇到貴人,貴人就是在台北。🤥
孩子就是有業障,不是前世的就是頂大人的。

越聽我越苦⋯⋯


台大醫院旁邊也有有名的土地公廟,爸爸聽別人說,常常去。
我去加護病房探望時,只要遇到有人要關胸,所以暫停探視。
就去台北的名廟,像是龍山寺,?天宮⋯⋯
在裡面尋找哪一個神,感覺比較平安。

榮華聽麥麥家的媽媽說,通宵的某廟很照顧小孩,要問媽祖認當乾小孩⋯⋯
我送安安上校車,就搭公車去台中車站—彰化—通宵—大太陽底下走路—順利取得當乾小孩的允許。
再原火車搭回家,剛好要接下課的校車。
頭痛的要命∼

好像我也舟車勞頓,我也忍受辛苦,就比較是與孩子的苦同在一樣。


芯的頭開刀那天,榮華在麥麥家有汝玲姐妹關心,榮華在她面前傷心的哭。(這好像是汝玲姐妹告訴我的)

換我住台北時,竟然直覺就認出榮華曾經說有主管跟他聊天,送他一本93病房的書(93病房是北榮兒童癌症病房)
所以,我也跟他聊起來,然而她的話總是能觸動我的心,找到苦悶的出口。
她說,瑀芯不會白白受苦,主必定有祂的安排。
關於前醫生,主不樂見的事,也必受逞罰。
人畢竟是自然的軟弱之人,我們要承認自己的軟弱,藉由倚靠神,讓神來帶領。

所以,我們不問這個神,是不是真神,是不是真的能幫助什麼,因為我們都想改變,就單純信靠主。

其實,我們夫妻並沒有講好,也沒有討論過。
瑀芯出院住在麥麥家,避免人多感染,我和瑀安第一次去參加召會福音聚會,最後時間許多人前去受浸。
汝玲姐妹問我,我說我其實不反對,但是我想和榮華一起。
下午弟兄去麥麥家接榮華和瑀芯,到婉君姐妹家。
那是一個充滿安息和喜樂的家,聚會中我們因為照顧瑀芯,輪流在客廳。
我們突然聽到客廳歡呼,原來是榮華回答:好啊!

接下來我們就憑著信心禱告
生活中的困難萬事,還是來,但嘗試倚靠,勇敢說出來,減少未雨綢繆,人不能就神能。

以上是受浸見證。

補充1.受浸後,緊接著山上阿嬤要動手術,榮華放心不下,回來高鐵站接阿嬤去台北。
(手術前一日劫人)
阿嬤跟我們住麥麥家,同房間就二張標準雙人床,睡三大二小。

阿嬤跟我們同房,一起二星期耶!

我們在主日時提出來,弟兄們推薦了醫生,姐妹陪伴和榮華和阿嬤去榮總。
我則帶二小去台大回診和復健。

二星期,阿嬤也認識了麥麥家的朋友,看到更多生病的孩子,一起參加kitty房開幕。

現在親友中,最能聊的就是阿嬤了,我們有共同的朋友😄

這是意想不到的事,唯有主的帶領


補充2.台北的弟兄姊妹常說,羨慕我們一起得救(受浸就是得救)。
我本來不懂⋯
原來他們當中,有的夫妻受浸不是同時,而且經歷很多爭吵,例如家裡有聚會,另一方就出門,時間到就回來把客人的鞋子都丟出去😮

汝玲姐妹的丈夫,因為他的媽媽信日本宗教,他總是和妻小一起參加聚會,但是不敢受浸,後來工作上遇到困難,就找太太幫忙禱告,藉著汝玲禱告中說的話,他得到安慰,也找到方法。
在我們一年後,他的丈夫也受浸了。

這讓我看到
主的救贖是以家為單位

家人會因著主來聚集,唱一樣的歌,說一樣的話,不會感覺距離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