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jcc

向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

2005年11月16日
本文由恬恬小築分享


向孩子灌輸正確的價值觀

一、 團隊精神
  家庭是一個培養孩子團體或合作精神的重要地方。家長應讓子女清楚知道家庭就好像一隊球隊,成員之間的合作非常重要。大家互相之間要有信任、默契和支持。家長可從家務開始,訓練子女與別人的合作能力。如每日家長可讓子女一同預備早餐、打掃家居、購物等,讓他們體驗到合作的樂趣和重要性。除此之外,家長應讓子女參與定立「家規」,如家務分工、獎罰制度等,讓子女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家庭這個團體的一部份,從而建立一份歸屬感。

二、 慷慨之情
   小孩子,尤是兩三歲的孩子,一般來說是比較自我的。他們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衡量周遭事物。若要培養孩子一份慷慨之情,便先要幫助他們多從別人的角度和利益去觀看這個世界。例如你可問孩子:「如果你是這個在地鐵站賣花的小孤兒,你想你會怎樣幫助這個迷了路的老伯呢?」此外,你亦可多鼓勵孩子與別人分享他們的物品。例如你可向孩子提議:「媽媽特別為你預備的雜果沙律似乎多了一點,不如你致電樓上的麟麟,叫他前來與你一同享用,好嗎?」久而久之,孩子便會習慣與別人分享自己擁有的東西,甚至因此而感到一份喜悅和滿足感。

三、 平等包容
   在小孩子的世界裏一般都只有不同和相同,而沒有歧視這個概念。後者多是來自成人世界。若要培養一個相信平等、又懂得包容的孩子,你可先告訴孩子,社會上不同的人,無論是甚麼膚色和種族,都很重要的。你可向他們說:「雖然瑪利亞來自菲律賓,不是中國人,但是若沒有她幫助我們做家務,我和爸爸便沒有那麼多時間陪你玩了!」此外,你也可主動帶你的孩子去接觸與他們頗有分別的小朋友。例如,一家人可參與傷健一家親等活動,當看到唐氏綜合症的小朋友時,你可以對孩子說:「看!這些小朋友的笑容多天真、多可愛!真想把他們全都抱在懷裏!」

四、 幽默感
  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孩子面對這些事情,有時亦會感到非常困擾。家長若發覺孩子面對此等事情,應嘗試幫助他們排遣不快之感。而其中一種可開脫孩子不快心情的方法是「笑看風雲變大法」。例如,當你發覺孩子被別的小朋友嘲弄時,如被叫作「小肥麟」,你可向孩子說:「若你是小肥麟,那麼媽媽便成了肥麟媽?嗚乎哀哉!連我也變肥了!哈!」、「你算走運呀!我小時的花名難聽多啦!我的小學同學全都叫我做『霹歷至尊大肥黑珍珠』,你說可笑不可笑!」、「若果他們不重視你,又怎會花心思去為你改花名?」

五、 彬彬有禮
  有禮貌的小孩子無疑特別逗人喜愛。反之,無禮貌的小孩子又特別使人討厭。要使孩子行事待人有禮,家長所樹立的榜樣尤其重要。例如,若每當孩子幫助父母做一件事,父母都會說:「謝謝!」孩子便很自然地認識到,待人有禮是不分男女、長幼、壯弱的。但是,若每當父母乘搭地鐵的時候,都不顧儀態,看到座位便頓變瘋狂,與別的乘客爭奪座位,又永不自動讓座予有需要的人士,孩子看見此等狀況又怎可能會變得彬彬有禮呢?

六、 有情有義
 小孩子在遊樂場、學校、補習班等地方都會認識到不少朋友。每當他們結交到一位投契的新朋友時,他們都會非常雀躍。家長應主動與孩子分享這份喜悅,並嘗試了解為何孩子會那麼喜歡這位新朋友。家長更可告訴小孩自己年幼時相識朋友的經歷,並且強調朋友之間多年累積的情誼有多寶貴。很自然地,在建立友誼的時候,孩子偶爾會遇到問題。家長應儘量鼓勵孩子,學習自己先想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當孩子覺得有需要時,家長才介入,給予意見及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