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jcc

「有目的的閱讀」,讓資訊快速成為你的知識

2015年08月17日
謝文憲:「有目的的閱讀」,讓資訊快速成為你的知識



0

inShare

SHAREBAR

謝文憲除了是兩岸三地王牌講師、更是廣播節目主持人、媒體專欄作家,也是八本暢銷書的作者,在他忙碌破千場演講、企業內訓課程的行程中,每個月他至少會看20本以上的各式書籍與雜誌。他究竟如何快速閱讀吸收成知識的呢?以下整理自謝文憲-憲哥的臉書。





我必須很誠實的說,我不可能、也無意每本書全部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所以首先是「有目的的閱讀」。



什麼叫「有目的的閱讀」呢?

簡單說,我看這本書以後,資訊整理成知識後會用在哪裡?



我的事業管道目前有企業內訓、專欄寫作、廣播主持、記者採訪應對、錄音錄影、公開班主持或公開論述等,所以第一步要先辨別這本書看完以後,會用在什麼地方?



舉幾個例子:



看完何厚華的書,我決定練習將自己的文字精簡化

看完張敏敏的書,我會用在銷售課程的強化與舉例

看完吳祥輝的書,我對韓國的論述會有更全面的觀點

看完權自強的書,我決定自己開一個LINE@,自己試一遍就知道會不會

看完老僑的書,我知道他的書利用物理解釋男追女關係,是他寫作制勝之道

看完謝伯讓的書,我找到了一個有關大腦解讀議題的理論



書上的資訊一定要能派上用場,至於要不要整本書全部看完,那就要看時間跟你的興趣了。



簡單來說,我看書只看四件事:



1.作者有何理論基礎與論點?

有的話,馬上做成一張投影片,下周的課試著自己講一遍看看



2.有沒有感人的故事,容易或可以引起聽眾或學員共鳴的畫面?



3.對論述的題目,可否舉幾個例子說明?



4.作者的親身經驗與故事為何? 他為何寫這本書?



我雖然書出不多,寫過推薦文或是冠名推薦的書也超過五十本,我雖寫不了這麼棒的書,但我可以知道這書對我有沒有幫助?可以用在哪裡?



一本書兩三百塊,對我而言只要有一個觀點可以派上用場,價值就達千倍以上。

有目的的閱讀,是我想說的。還有,我根本不可能每一本都看完,不騙你。



雜七雜八的資訊是沒用的,尤其是臉書上的資訊,整理成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練習說一遍。」



我認為資訊與知識,夠用就好,有持續進步就好,精比多有用。

希望您喜歡我的分享,最後再複習一下:

1. 有目的的閱讀

2. 練習說一遍,至少練習寫一遍

3. 整理理論成為投影片



- See more at: http://books.cw.com.tw/blog/article/561#sthash.ZUcfrPTY.ec8KQMv3.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