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二個小雨的媽

管教孩子——怎麽變得這麽難?

2015年04月09日
最近幾十年,西方的家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在家裏孩子得聽父母的,今天,在有些家庭裏卻反過來是父母要聽孩子的。請看看以下幾個情況。

在商店裏,一個四歲的男孩伸手要拿一件玩具,媽媽看見就想要阻止他,説:“你已經有很多玩具了,不是嗎?”她馬上意識到自己不該 這樣問,但是太晚了。男孩大嚷:“我就是要 這個!”媽媽怕他又要發脾氣,只好妥協了。

一個做父親的正在和朋友交談,他五歲的女兒不等他們説完就大聲地對爸爸説:“我很悶,我要回家!”她爸爸馬上停下來,彎下腰來哄她説:“我的小寶貝,再等幾分鐘好嗎?”

12歲的詹姆斯再次被老師批評,這次又是因為對老師大喊大叫。詹姆斯的父親很生氣,但不是因為兒子做錯了而是因為對老師不滿。他對詹姆斯説:“她怎麽總是針對你,我要向校長投訴!”

以上所舉的雖然不是真實的例子,但類似的情景在今天並不罕見。它們説明當今家長的一些常見問題,包括對孩子百依百順,縱容孩子不守規矩,在孩子做錯事後“保護”他們,不讓他們接受懲罰。《自戀流行病》(英語)説:“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年幼的孩子面前放棄自己的權威。可是不久之前,孩子仍然知道在家裏作主的是誰——肯定不是他們自己。”

當然,有不少父母還是會以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他們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有需要的時候也會堅定而仁慈地糾正孩子,好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可是,正如《自戀流行病》一書説,這些父母可説是在社會的大潮流中“逆流而上”。

情況為甚麽會這麽嚴重呢?管教孩子怎麽變得這麽難呢?
父母權威大不如前

有人認為,父母的權威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漸漸削弱的。那時,一些專家建議做父母的,對孩子不要那麽嚴格。他們説,“要放下父母的權威,做孩子的朋友”“稱讚比管教有效”“看見他們做得好就馬上稱讚,做錯了也不要糾正他們”。看來,專家們的觀點是:父母對孩子只該稱讚不該糾正。他們暗示批評孩子會傷害孩子的弱小心靈,也會令孩子長大後怨恨父母。

不久後,專家們也開始大力提倡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大家彷彿一下子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秘訣,那就是:要讓你的孩子感覺自己很優秀。雖然説讓孩子有自信很重要,但是這種稱為“自尊提升運動”的教育方法卻走了極端。專家們説:“不要對孩子説消極的話,比如‘不可以’或‘錯了’。”“要經常對孩子説‘你是最棒的!’‘你做甚麽都一定行!’”他們彷彿説,做 得怎麽樣並不是最重要的,自我感覺 良好才最重要!
一個男孩坐在寶座上,他的父母在哄他開心

“自尊提升運動”沒有為孩子帶來甚麽好處,反而令孩子覺得自己是“小皇帝”“小公主”

後來,有些人説這種教育方法沒有為孩子帶來甚麽好處,反而令孩子覺得自己是“小皇帝”“小公主”,别人都是欠他們的。《Me世代》這本書也説,這種教育方法“讓孩子無法準備好去面對無預警的批評,以及現實生活中經常可能發生 的失敗。‘在工作場域中沒有自尊提升運動,’一個父親説,‘如果你在辦公室做了一場爛簡報,老闆可不會説:“嘿,我喜歡你選的底色。”’自尊提升計劃根本就是幫孩子一個倒忙”。
觀點不斷改變

過去幾十年,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之所以一直在變,是因為人的想法不斷改變。“管教兒女的方法總是改來改去,”教育學家羅納德·莫里什説:“這正好反映出人們思想的改變。” * 因此,父母很容易會受到各種風氣和主張的影響,以致飄忽不定,隨波逐流”。

這種過於寬鬆的教育方式雖然在社會上很流行,卻有不少弊端。不僅父母的權威被削弱了,孩子也因為得不到所需的指引,而不能做明智的決定,也不能培養出真正的 自信心去面對人生的風浪。

那麽,怎樣教育孩子更好呢?
這樣教孩子對嗎?

試想像你是以下例子中的父母。

你很忙,每天孩子下課後和週末,你都會開車送孩子去學鋼琴、學滑冰、練足球。參加甚麽活動不重要,只要讓孩子多學點東西就行了。你心裏想:“我快累死了!但為了讓孩子知道他們就是我的一切,我做甚麽 都無所謂。一個好媽媽不就應該是這樣的嗎?”

請想想:孩子看見媽媽為了讓他們“多學點東西”而累得半死,他們其實學到了甚麽呢?他們會不會以為,父母和其他大人都是為了滿足他們的需要而存在的呢?

更好的做法:要讓孩子知道你也有自己的需要。這樣,他們就能學會關心别人,也能學會關心你。

你有一個很嚴厲的父親,小時候常常被他罵。現在你有兩個兒子,你決心要用跟父親完全不同的方式教育他們。所以,你一有機會就表揚他們,不管他們有沒有做過值得誇獎的事。你想:“一定要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棒,這樣他們才會有自信,才能有成功的人生。”

請想想:你為了讓兒子覺得自己很棒就一味地表揚他們,他們其實學到了甚麽呢?你過度重視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會對他們現在和將來的生活造成甚麽傷害?

更好的做法:不要甚麽都表揚。當然,對孩子過度嚴格是不對的,但稱讚孩子也要看情況。要在孩子確實付出努力的時候稱讚他們。

你是個母親,有兩個女兒,大的六歲小的五歲。大女兒脾氣很差,好像昨天,她就突然發脾氣,用拳頭打妹妹的胳膊。你回想當時自己的做法:“我沒有批評她,只是跟她講道理。要是我説她錯 了,肯定會傷她的心。”

請想想:對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説,只是 講道理就够了嗎?她明白自己錯了嗎?你告訴她打妹妹是錯的,真的對她有害嗎?

更好的做法:孩子不守規矩時,要給他們適當的懲罰。只要你管教孩子的方式是有愛心的,就可以幫助孩子糾正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