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歐文媽

日期

#Tag

媽咪心事

2012年08月24日
公開
25

跟歐文的網誌借版面寫媽咪的日記,希望不要忘了今日心裡事 而一切的感受引發自同事轉寄的一篇文章,標題是 ”黑立言:7歲天使,給我短暫又完美的人生課” 台灣卡內基訓練執行長黑立言的小孩Luke在6歲時被診斷得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在歷經多次化療仍不敵癌細胞擴散,7歲走了 黑立言夫婦回想孩子病痛那段時間,兒子的勇敢與信心鼓舞了他們 更讓黑立言深知一定要樂觀陪孩子走完最後一段路程。。。 文章問到: 如果上帝要給你一個完美禮物,但七年半以後收回,你要不要? 黑立言夫婦勇敢的說,就算重來一次、仍然選擇”要” 即使只能與孩子相處七年 我自知從來就不是勇敢的人、也不想太勇敢,我的答案是”不要” 喪子之痛應是人間最悲慘的事吧 不管這份禮物是七年、十七年、廿七年之後被收回 都不應該是白髮人送黑髮人 我,會跟著孩子走 歐文原本有個親舅舅、我的親哥哥在24歲那年走了 他就是個完美的孩子,孝順、體貼、懂事 我相信若是我哥還活著,我爸媽的晚年會過得非常不一樣 少說也比現在快樂上一萬倍吧! 我哥走了,我媽當時承受不了、跟著瘋了 她的身體健康狀況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一路下滑 我那時候才11歲、不懂得父母親當時的痛 為人母後才瞭解,我媽當年有多勇敢、為了我跟我姐活下來。。。 今天是我的農曆生日,我媽一向只記得她孩子們的農曆生日 自從8/6摔倒、腦出血入院後,至今已經在醫院待了快三週 (加護病房待了一週、轉普通病房兩週) 我拎著果汁去探病,原本想在她床前對她撒嬌說”老媽,今天是我生日耶” 無奈老媽今天精神似乎特別不好、非常虛弱 我一句話都說不出口,因為一開口、眼部水龍頭一定也跟著打開 我老爸今年82歲、老媽71歲,近幾年來多次進出醫院 我爸有著老”喔啊”的硬脾氣-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幾年前的心臟繞道手術,自開完刀到加護病房再轉普通病房 只耗掉他十天就出院,因此他在榮總有”壯丁北杯”的稱號 但我媽。。。一心只想解脫,沒什麼求生意志 我一直以為自己早已做好心理準備、可隨時接受噩耗 這次我才明白,與親人的死別是永遠沒法先做好心理準備的 因為,我不夠勇敢。

(好文轉載)不要讓台灣的小孩像晉惠帝

2009年01月14日
公開
20

看到瑤媽傳來的好文章,很有感觸,所以把它貼到日記裡跟大家分享 也留作紀念,希望將來Owen長大後能看到並看懂 有時候在外頭,的確常看到很多小孩對自家的外傭頤指氣使的 我對那些小孩的未來感到worry & feel sorry... 讓我更怕自己沒把Owen教好,所以盡量不讓他被大家寵壞 晉惠帝一般被評價為「甚愚」或「白癡」,他有個流傳千古的故事... 有人向晉惠帝報告老百姓無食物吃(天下荒飢,百姓餓死) 他反問:「何不食肉糜?」(何不吃肉粥?) <以下為文章分享> 台灣的小孩像晉惠帝 記者梁玉芳、賴素鈴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 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 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 嘉義一位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 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 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 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 「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