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碧馬麻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我們正在扼殺寶貝的想像力及創造力

2008年06月12日
本文出自"寶貝們的寶貝事"
(http://www.babyhome.com.tw/babycenter)

作者:主任媽咪

小心!我們正在扼殺寶貝的想像力及創造力

【問題】香菇像什麼?

當你家的寶貝看到香菇時,他會說什麼樣的答案呢?最近一個朋友
的女兒(二歲多),在看到香菇時,她說:「香菇好像烏龜喔!」
這個答案一出,馬上被四周的大人給圍剿,紛紛說:『烏龜?!香菇
怎麼會像烏龜呢?』『香菇那裡像烏龜了?』

後來小女孩換了一個答案:「香菇好像雨傘喔!」有了這個『比較』
接近正確的答案之後,周圍的大人們才沒有再質疑她。

當你聽到「香菇像烏龜」時,你的反應會是什麼呢?『香菇那裡像
烏龜了?!』『香菇跟烏龜很像嗎?!』這或許是大人當下的反應
,然後大人直接將這樣的反應投射給孩子,感覺上好像在否定孩子
的答案,然後讓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下,「想」出一個比較接近大人
所想要的答案。

主任媽咪想反問大人的是:『香菇為什麼不能像烏龜呢?為什麼香
菇只能像雨傘呢?』我回想之前曾經帶小女孩去一間廟,廟裡的水
池有養鱉,小女孩很有興趣在池邊看了很久,或許「香菇=烏龜」
的聯想就是從這裡來的。

聯想力分為「遠端遷移」跟「近端遷移」,以「香菇像什麼」的例
子而言,「香菇像烏龜」就是「遠端遷移」,而「香菇像雨傘」就
是「近端遷移」。從想像力跟創造力而言,近端遷移也就是說「香
菇像雨傘」是很多人比較容易想像得到的,反而是「香菇像烏龜」
這種遠端遷移想像力較少人會有,也顯得較為珍貴。不過一般的父
母還是以自己的想像力來限制孩子的想像力,當孩子的答案並不是
一般的答案時,許多質疑的聲音就會出現,而這些質疑讓孩子對自
己的回答產生了疑慮,於是小女孩才會再想出「香菇像雨傘」這個
比較『符合大人期待』的答案。我們可以再想見的是,下次小女孩
看到香菇時,她「只會」覺得香菇像雨傘了。

這種扼殺孩子想像力跟創造力的事,在生活中非常常見,像小朋友
在畫畫時,我們常常脫口而出:「哇∼畫得『好像』喔!」於是我
們就看到一群孩子都畫出了「一樣」的圖畫。大人很少自問,為什
麼畫畫要畫「很像」呢?也很少思索畢卡索的人像畫,很少像人,
但也就是因為與眾不同才有其藝術價值。

很不幸地,這種扼殺孩子想像力與創造力的事,在幼托園所裡也常
見到。之前我們曾經參加過一個托兒所的親子日,那天要用紙黏土
在一個圓形的塑膠品上做造型,這原本是可以很有創意的活動,但
是主任媽咪卻看到園所在走廊展示著老師們事先做好的造型,老師
們用紙黏土做成飄蟲、多啦A夢、蜘蛛....等,非常好看,但是小
朋友一看到老師做的造型之後,可想而知,會「複製」出造型跟顏
色都差不多的飄蟲、多啦A夢及蜘蛛,有的小朋友求好心切,還會
不時走到老師的作品面前再看仔細一點,看看老師在飄蟲身上做了
幾個斑點,因為他希望能跟老師的作品做得一模一樣,於是在這樣
的活動裡,唯一發揮了創造力跟想像力的是老師,而不是學生。

那一天有一個小女生沒有看到老師的作品,她用紙黏土搓了一個小
長條,黏在圓形塑膠上,說這是羊角,又搓了一個小長條,說這是
另一個羊角,但是二個羊角並沒有黏得對稱,之後她又搓了第三個
長條,說這是羊尾巴,但是這羊尾巴不是黏在我們所認為的「屁
股」的地方,而是肚子的地方。

不過這又有何妨呢?我們可以想見的是,當這個小女孩的其他能力
與日俱增時,她以後所做的每隻羊都會不一樣,而不會像其他看了
老師的作品的小朋友,以後他們只會做出一種飄蟲、一種哆啦A夢
跟一種蜘蛛。

問問你的孩子:「香菇像什麼?」然後再醒思一下自己的回應,就
可以知道我們是鼓勵了孩子?還是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及創造力?

*****************************
在Pandora媽咪的"寶貝"網頁上又看到了一篇好文章
剛好在前幾天和維的對話裡
出現了相類似的情況
所以一讀到內容很容易就引起我的共鳴

這也是在今天陪維做勞作時
我刻意修改自己以往忍不住會介入主導的方式
而改為放手讓維自己去發揮的原因

有感而發的在留言板裡分享我的經驗
以下是我的留言內容
和Pandora媽咪的回覆....

內容:
前不久,有天在和兒子聊天中,他突然跟我說"紙
是有生命的東西",我聽了有些不敢苟同,但並沒
立刻糾正他,而是反問他原因,他不疾不徐且挺自
信的回答:"因為紙是樹木做的啊,樹就是有生命
的東西,所以紙也是有生命的啊!"我想了一想,
只回答:"欵...好像也對哦..."
或許這就是妳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意思之一吧....

回覆: 碧馬麻真是主任媽咪的知音啊!
把主任媽咪還沒說到的都說光了 ^^
目前的教育對於孩子都是封閉式的
而不是開放式的
所以很多事的答案只有一個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是與非""黑與白"有時不是一線之隔
尊重孩子的想法
多與孩子討論
是很重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