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碧馬麻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事情本身, 而是對問題的想法。』

一起"正"作

2016年02月17日
一起正作_img_1


『平時避免過度使用負向的
 言語提醒,例:「不可以」、
 「不要碰」、「不能摸」....
 你愈告訴他不要做,孩子
 往往在你的提醒下,就愈
 容易去做這件事。』

王意中心理師在書中這段話,
對所有人都適用~~(。◠‿◠。)

比較有趣的是~
「提醒」兩個字!!

在我感覺中,
以「不要」開頭的語句
是警示、命令
沒想到聽在對方耳裡
卻是一種"提醒"

提醒對方去做我們不希望
他們做的事
難怪上腦呼吸課程時
老師會一再強調用正向語言~^^

陪著孩子上體育課時
我很快就有了練習機會

孩子觀察力挺細微
看見有些逃難燈箱
燈有亮有些沒有
於是他會看著我
比著亮燈的說:「拔掉!(插頭)」
走到燈滅的就喊:「插上去!」

我常要趕在他動手時
握住他的手解釋
「有電危險,摸了會受傷」
或者「燈壞掉了,所以不亮」

如此重覆好幾次之後
當他再次提問時
我試著反問~
「為什麼不能開?你覺得呢?」
他想了想
還會回答「壞掉了!」XD

我聽了很開心
表示孩子接受我的教導
且懂得思考連結並開口回饋
這種互動的感覺,很棒!!

今早突然有感
對於自閉兒行為的解讀
或許每人角度不同
答案自也不同

但,我想這一樣適用"畢馬龍效應"
當我們用什麼態度去看待孩子
他們就會往那方向前進

世事或許原本就沒有標準答案
真理自在人心是因為
決定正向或負向的選擇權
在我們自己手上
而每一個選擇
都將帶我們前往心中的方向!!

好比媽媽解釋孩子動手
欲取下我肩上背帶的動作
是因為捨不得我負重
想取下好讓我輕鬆
甚至在家時
孩子也會對爸爸做類似動作
並自願幫忙揹、拿....

趁帶孩子回教室空檔
與他面對面"聊天"
他突然又對我伸出手
小小的動作
讓我暖心好久^///^

我選擇相信媽媽的說法
因為我相信孩子感受得到
我對他的喜愛
也相信他擁有善良和單純的本性^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