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vivianliu

日期

#Tag

A Father’s Prayer by General MacArthur

2005年07月01日
公開
18

A Father’s Prayer by General MacArthur 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 作者/麥克阿瑟(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主啊!懇求你教導我的兒子, 使他在軟弱時,能夠堅強不屈; 在懼怕時能夠勇敢自持, 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 在光明的勝利中,仍能保持謙遜溫和。 懇求塑造我的兒子, 不至空有幻想而缺乏行動; 引導他認識你,同時又知道, 認識自己乃是真知識的基石。 主啊!懇求你教導我的兒子, 篤實力行而不空想; 引領他認識你,同時讓他知道, 認識自己,才是一切知識的基石。 主啊!我祈求你, 不要使他走上安逸、舒適之徒, 求你將他置於困難、艱難和挑戰的磨練中, 求你引領他,使他學習在風暴中挺身站立, 並學會憐恤那些在重壓之下失敗跌倒的人。 主啊!求你塑造我的兒子, 求你讓他有一顆純潔的心, 並有遠大的目標; 使他在能指揮別人之前, 先懂得駕馭自己; 當邁入未來之際,永不忘記過去的教訓。 主啊!在他有了這些美德之後, 我還要祈求你賜給他充分的幽默感, 以免他過於嚴肅,還苛求自己。 求你賜給他謙卑的心, 使他永遠記得, 真正的偉大是單純, 真正的智慧是坦率, 真正的力量是溫和。 然後作為父親的我, 才敢輕輕的說: 「我這一生總算沒有白白活著」, 阿們! Build me a son, O Lord, who will be strong enough to know when he is weak, and brave enough to face himself when he is afraid; one who will be proud and unbending in honest defeat, and humble and gentle in victory. Build me a son whose wishbone will not be where his backbone should be; a son who will know Thee and that to know himself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knowledge. Lead him I pray, not in the path of ease and comfort, but under the stress and spur of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 Here let him learn to stand up in the storm; here let him learn compassion for those who fail. Build me a son whose heart will be clear, whose goal will be high; a son who will master himself before he seeks to master other men; one who will learn to laugh, yet never forget how to weep; one who will reach into the future, yet never forget the past. And after all these things are his, add, I pray, enough of a sense of humor, so that he may always be serious, yet never take himself too seriously. Give him humility, so that he may always remember the simplicity of true greatness, the open mind of true wisdom, the meekness of true strength. Then, I, his father, will dare to whisper, have not lived in vain

菁英部落

2005年06月30日
公開
39

媽媽也好期待我的Christine能有這樣的成長夥伴喔!! 我們是很奢侈,但奢侈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大量親子共處的時間。∼ 李慧群 這麼大量的親子互動,孩子的資產一定比別人多。他們以後根本不可能輸。 ∼周芳美 我是現代布農小獵人 我要時常去打獵 才有新鮮又豐富的知識…… 希望 有一天我能到世界各地去打獵。 菁英部落 文�陳雅玲 如果台灣是一座金字塔,他們絕對是住在金字塔頂端的那群孩子。現在如此,未來也將如此。不同於湄公河畔的台灣囝仔,這是「一個台灣,兩個世界」中,另一個幸福世界的故事。 由一群菁英家長,共同打造的「現代部落」——他們以最奢侈的時間,陪著孩子盡情遊戲;以最古老的方式,共同教養孩子。擁有那麼多的爸爸媽媽、兄弟姊妹,他們的孩子,根本不可能輸。 林蔭掩映的台北青田街,一條特別寬敞的靜巷裡,一戶整棟青石牆面的五樓寓所前,陸續出現人聲笑語。 主人撳開了大門,從山石流泉旁的門廳電梯直抵三樓,進入對開玻璃門的大玄關後,只見二十來位媽媽,或坐或站,正在客廳輕鬆談笑。這是去年底「鍥而生態讀書會」舉辦的期末回顧。由於會後媽媽們要聚餐,活動地點移到備有正、副廚房的會員葉淑瑩家。 吃飯前,創會會長周芳美以圖文並茂的power point,一一回顧讀書會親子組——「蟲蟲突擊隊」三年來的活動,同時預告下學期的十來次活動。看到一張張照片中的孩子,從躺在吊橋上體驗自然的小小菜鳥,到如今能騎著自行車貫穿台北盆地、逐漸展翅的小鷹,媽媽們快樂地嘆息著。 在美國住了二十五年的林白亮有感而發:「非洲有句俗諺——小孩的成長,需要整個部落一起來撫養。我覺得,我們就是在製造這樣的部落。」這個以新生雙語國小家長為主的讀書會,的確打造了一個非常特殊的「現代部落」。(見圖)他們是一群擁有財富、知識與時間的菁英。奢侈的是,他們把這些都給了孩子。 他們住在台北市大安區最精華學區,學校設有專門讓外派官員、移民子女回國就讀的語言銜接教育班。「鍥而」的會員家庭,不少具有國際背景。 像會長童瑞華,是留美MBA,曾帶孩子移民加拿大三年;親子組組長李慧群,曾在飛利浦擔任行銷經理,全家因先生外派住在香港兩年多;兼任新生國小語教班會長的簡學舜,是洪建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的小妹,先生胡惇卜是國合會副秘書長,回國前,曾派駐瑞典、拉脫維亞、倫敦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鍥而」特別的不只在此,這些菁英父母的教育理念,竟然是陪著孩子盡情遊戲。 當然「遊戲」也不是「鬼混」。像是玩電腦,這些家長就請來資訊科學教育館的老師,到家裡教孩子電腦程式,無線遙控他們用樂高積木組裝的機器人,三年下來,孩子們已經可以組隊參加全國機器人大賽。 更重要的是,至少每隔一週,以孩子為主體的「蟲蟲突擊隊」就有一次全天性,甚至兩天的騎車、登山、溯溪、野營等戶外活動,而且隊規嚴明:缺席超過一定次數,將喪失繼續參加的資格。而且,所有活動,家長一定要陪同。 定航聯運副總經理田志堅透露,有一段時間他頻頻出國,太太也忙,無法帶兒子參加,就被約談了。在他保證改善後,才留了下來。「我們還是創會會員耶!」 華擎機械總工程師林士賢也說,兒子為了「蟲蟲突擊隊」的活動,不准他週末出國,他只好盡量把出差挪開。他滿臉笑意的說:「孩子開始追求團體的認同,但又偶爾回頭,要確定我們是否在後面support(支持)。」 李慧群解釋:「我們是很奢侈,但奢侈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大量親子共處的時間。」 其實,三年多前,這群家長只有一個簡單的想法——把生態教育引進學校。發動者,也是三年來默默堅持的人,是牙醫師出身的周芳美。周芳美與先生朱朝暉是陽明醫學院牙醫系同學,畢業後開業,過了十幾年從早上十點工作到晚上十點的生活。生了兩個女兒後,他們覺得沒有品質的生活,太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便逐漸把診所讓給學弟經營,夫妻都退下來,專心陪伴孩子。 周芳美是道地的台北人,從小少有機會體驗自然,很希望給孩子一份永遠的禮物——將來一輩子陪著他的童年回憶。但坊間的科學營,都是知識的傳遞,「我並不想培養生態專家,而是希望孩子有豐富的生命經驗。」於是,她開始在學校發傳單,招募有心的家長一起組織志工隊,還把一戶位於新生國小後的三樓公寓,提供給大家做為專屬「基地」。 平常孩子交給學校,制式的教育無法改變,我們決定好好經營週末這兩天。 ∼李慧群 後來礙於體制,這理想沒能在學校實現。然而,經過十次自費聘請師資的志工培訓課程後,這群家長凝聚出共識,大家決定把握孩子七分之二的時間,帶他們走出戶外。「平常孩子交給學校,制式的教育無法改變,我們決定好好經營週末這兩天,」李慧群說。 童瑞華舉例解釋:南亞海嘯前,一個澳洲小孩在沙灘玩耍,發現海水突然後退,他想起老師說過,這可能是海嘯的前兆,趕緊通知父母,因此救了全團一百多人的生命。「這就是我們追求的理想境界!」 成立的前半年,是「蟲蟲突擊隊」的探索期。這個階段,家長還沒信心自己帶活動,都參加坊間的營隊。半年後,這群菁英家長開始親身操作;一年後,再進入「主題發展期」:譬如找生態作家凌拂帶領讀書會。同時,由於孩子體能越來越好,開始辦自行車賞鳥、單車安全講習等活動;後來更進入「統整期」:以半年為訓練期,透過十四次活動的完整設計,挑戰學期目標——寒假騎花東縱谷。 「這學期的重頭戲,是六年級大蟲蟲的畢業旅行——哈盆越嶺。」周芳美在讀書會上宣布:為了完成這個目標,除了延續騎車訓練,還安排了陽明山登山、貓空野外求生訓練、金瓜寮溪露營、哈盆古道暖身。最後,將由烏來翻越雪山山脈,一路走到宜蘭的福山植物園。 平常你只能想一想的事,在這個團體都有可能實現。 ∼郭水泉 蟲蟲突擊隊三年來的成長,其實建立在家長讀書會的堅實基礎上。「鍥而」的媽媽們每週二舉辦讀書會,大家找一本書,或是一部電影,看完後一起交換觀點、理念,培養默契;週四一起到戶外上生態課,或在大安森林公園擔任生態解說志工。 為了增強團體的凝聚力,「鍥而」每學期都會請來專業師資,以三、四週的時間,帶領會員思考團體與自我的關係。經過一次次檢視與反省,鍥而已擁有一種特殊動能,就像飛越大洋的雁群,不管輪到誰領頭,永遠朝著目標前去。這是個別家庭所難以企及的。 「平常你只能想一想的事,在這個團體都有可能實現。」財務專長的郭水泉也覺得不可思議:有一次在周芳美家看電影,他隨口說了一句:如果寒假能騎車去挑戰花東多好!沒想到九個孩子當場簽署同意挑戰書。既然孩子興致高昂,爸媽們就積極找尋教練,並請來車廠老闆當老師,教大家怎麼拆組腳踏車。 剛好,郭水泉兒子同學的爸爸——造船博士周顯光是運動健將,至今仍是全國大專盃男子田徑五千、一萬公尺紀錄保持者,郭水泉就請他擔任總教練。身為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主任工程師,周顯光雖然工作忙碌,仍一口答應幫忙規畫訓練課程和路線。從此,他和女兒明怡也加入蟲蟲隊。 三年下來,這些家長也都成了策畫活動的高手。童瑞華透露,為了讓孩子週末去玩,主辦家長要花大量時間找資料、勘查路線,規畫活動流程,再發e-mail通知大家,受理報名。活動後,家長再全盤檢討,並做出下次活動的建議。 譬如周芳美主辦的「關懷台灣行腳」,在與老鷹老師(台灣老鷹生態專家沈振中)討論過所有細節後,發出通 知。 親愛的蟲蟲及蟲爸蟲媽們:看到樹幹上的爪痕,知道台灣黑熊來過。看到獸徑的排遺,知道水鹿走過。看到路旁的各種垃圾,會推測什麼樣的人來過? 在這一個週末,你和家人想當福爾摩斯、童子軍、清道夫、科學家、生態學家,或僅僅是全家一起做一件特別的事,請報上名來,讓我們知道有誰為伴。 當天是一個雨天。綿綿春雨,燕子湖邊的山色暈染得更顯空濛。早上八點,蟲蟲突擊隊近三十人就從台北搭乘客運,抵達湖岸的長福宮土地廟。二十幾輛大人小孩的腳踏車,則早一步被貨車送達。 周芳美拿出一大盒自家牙科診所用的外科手套,分給沒帶夾子的人。孩子們躍躍欲試,老鷹老師不得不扯著嗓門,努力教孩子們如何在垃圾紀錄表上分類、紀錄。接著分配各組路線,就放猛虎出柙了。 路旁長了茂密的非洲鳳仙,點點紅花,在雨中分外嬌豔。大家翻開花草,撈出垃圾。轉過彎來,孩子看到路邊空地出現醒目的廢棄物,興奮地呼叫:「大豐收了。」有人從草叢中夾出一條長褲:「好重喔!快撐不住了。」大家哈哈大笑,搞不懂怎麼會有人把褲子丟在路邊?還有人用夾子挖出泥地裡的鏡子碎片,或合力拔出廢棄的機車內胎。 各組奮鬥了兩個小時後,開始計算「營收」,結果總計撿到四千七百八十一件垃圾,孩子們票選出最特別、最噁心的垃圾。家長們聽了一場黑鳶觀察史,大家才高高興興冒雨騎回台北。 這麼大量的親子互動,孩子的資產一定比別人多。他們以後根本不可能輸。 ∼周芳美 接下來是蘇淑虹主辦的永安漁港露營。他們計畫來一趟沿著桃園和新竹濱海的自行車之旅。這裡有自行車道,景觀的變化多樣,農田、溪口、海邊沙地、紅樹林多種生態棲地,鳥況甚佳,視野不同。當天傍晚,孩子遠征三十公里騎回永安營地時,一個個穿著吸濕排汗的蘋果綠夏季新隊服,在流線的安全帽底下,紅撲撲的臉蛋,精神極了。 台北孩子的補習率幾乎百分之百,這些家長「專心」帶孩子玩,難道不怕輸給別人嗎? 「他們以後根本不可能輸。」具有醫生冷靜與專注的特質,周芳美輕輕搖著頭,篤定的回答:「做戶外活動是很奢侈的,一定要父母陪同。這麼大量的親子互動,孩子的資產一定比別人多。他們又練習去跟那麼多大人、小孩相處,學習遵守團體規範,又發揮自己特色,這一定是他們未來的競爭力。」 其實,為了參加好玩的活動,孩子們每次事前都要花不少時間「做功課」。「小孩從小被安排去做這,去做那;這些活動『包裝』得比較像是他們自己決定的,但大人還是暗中去引導,」童瑞華坦白說。 例如花東行前,小朋友被分成「人文景點、地理、生態、裝備清單、行程說明」等五組,他們必須在行前會上,一一以power point報告。本來就很喜歡地理的周芳美,更上網找到「台灣島的一生」、河階地形等3D電腦繪圖、衛星圖,給孩子們扎扎實實地上了一次地理課。 每一趟旅行,孩子都在遊戲中有不同的知識收穫。譬如,永安露營,他們順道參觀三座風力發電廠,由周顯光專業解說;騎車到八里,家長安排了十三行博物館導覽。 在館內模擬的考古現場,解說人員讓孩子們知道十三行人最喜歡琉璃珠,也會冶金煉鐵;「五月一日咱們登高去」活動,家長還設計了尋寶遊戲:「附上陽明山常見動、植物二份圖檔文字資料,請蟲蟲們有空先閱覽,活動當天大家必須沿途尋寶,看哪一組找到資料中的動植物最多樣,並攝入數位相機者為優勝。」 「這是自動自發,真正有意義的學習。」資優教育專家師大特教系教授吳武典極度嘉許。他說,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心理學教授 Roberta M. Milgram,曾對資優青少年以十三年長期追蹤研究。她發現注重人際互動的課外活動out-of-school activity,對未來所選擇的行業與事業成功的預測力,比學校成績更高。 吳武典指出,工業化之後,家庭把教育的責任交給學校。但是近年來,許多人發現,學校教育並不完美,因為制式的教育只能滿足一般人,無法因材施教。因此,美國又興起廣泛的「離學運動」,很多孩子回家由父母自己教。「父母重拾原始教師的角色。」 但是,在家學習有一個重大缺點,就是缺乏同儕。「少年以後,孩子從同儕學習的,比從父母還多。」吳武典指出,同儕團體是孩子社會化最重要的範本。社會化不足,例如在荒島長大,就會成為無法適應社會的人;錯誤的同儕學習,則可能出現反社會行為,成為暴力犯罪分子。「現在的學校都忽視同儕學習;在校外,又多是失控的情況。」 「中國人說『易子而教』,他們是一群有共同理念的家庭,互相教育彼此的孩子,」觀察老鷹生態已經二十年的沈振中說,「所有動物,青少年階段都在遊戲,從遊戲中學會各種生存技巧,而且玩在一起。」他說,青少年會去飆車、成群結隊到處玩,是生物的本能。本能壓不住,只能因勢利導。「這群父母一起帶著孩子遊戲,主動提供這樣的機會,並在一旁守護,孩子自然不會有偏差行為出現。他們是真正回到動物本能。」 跑百米除了自己的天賦,旁邊還要有旗鼓相當的對手,才能真正激發出潛能。 ∼胡惇卜 正因為深深瞭解同儕的重要,大家口中的「胡大使」胡惇卜,儘管位高權重,每一次活動都穿著短褲、戴起墨鏡,陪兒子胡傳瑞騎車。寒假挑戰花東四天下來,林白亮打趣,胡大使好像年輕了二十歲。 看過許多外交官子女的發展,胡惇卜認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無法顧及他們的需要,那麼轉換頻繁的「國際經驗」,對孩子反而是負面影響。「群育很重要,幫孩子創造他的peer group(同儕團體),」他說,「跑百米除了自己的天賦,旁邊還要有旗鼓相當的對手,才能真正激發出潛能。」 「孩子是環境的動物,光弄好自己的孩子沒有用,」郭水泉闡述「鍥而」的理念:「把情境造好,再把小孩丟進去,美麗的事情就會發生。」 例如這群天之驕子原本缺乏團隊紀律,於是去年十一月挑戰花東的行前測驗前,童瑞華先帶領蟲蟲們思索騎車可能的危險,進而了解團體行動,及互助合作的重要。「回程時,總教練一聲令下,大夥也開始向來時路回騎。只見各小組成員前後呼應,互相照顧,一起騎,一起休息,有狀況時一起停下來等,好感動!我們長久以來期望的團隊紀律,終於等到了!」李慧群在紀錄上寫道。 從此,孩子們學會你幫我,我幫你。林白亮觀察到,一次騎車到新店,路上經過一個坑洞,一位六年級的孩子就守在那兒,確信每一個同伴都安全通過,才自己騎上車。 「鍥而」打造的部落,讓孩子們的兄弟(姊妹)情誼充分發展出來,更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學習領導與服從。只有一個獨子的童瑞華說,過去她發現兒子受挫時,試圖鼓勵他「你好棒!」兒子卻不領情:「對,我知道,那是因為你是我媽。」「現在有了小跟班,對他發生英雄崇拜,他覺得我是個role model,願意去好好表現,也對自己更有自信。」 李慧群也說,她的長子典毅,從小個性溫和,在班上「沒有影響力」,很受挫折。來到蟲蟲之後,他的昆蟲知識突然受到重視,有了「舞台」,變得很愛講話。「有時看他邊騎還邊唱歌,真是從心裡樂出來。」 事實上,這也是美國富人教育小孩、西點軍校訓練領導者的方式。 美國《富比世》家族第二代馬爾康•富比世,為了讓子女人際關係和諧,每年暑假一家三代去西部長途旅行;這套以旅行、露營,來訓練孩子團隊精神的手法,世上最有錢的沃爾瑪百貨創辦者華頓家族也相同。 出身西點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董事會主席米德說,西點軍校的學生,整整四年都在學習領導。升大二的暑假,學生就開始實際練習領導同儕,到了大三和大四,更是不斷練習帶領學弟。 除了課堂上的領導課程,如「歷史人物的領導能力」之外,還有實地練習——到美國內戰遺跡巡視,回想當年內戰的重要人物在這裡所做出來的一切決定,把自己放到一個領導的氛圍中。很多知名企業,例如摩托羅拉,都開過這樣的課程。 教養孩子無法速成,一定要花時間。把作母親這個角色當成專業來看待。 ∼林白亮 有外商公司高階主管經驗的李慧群,特別看重領導能力的培養:「現在孩子十八般武藝,各個都很有本事。未來只有會溝通協調的,才能出來整合大家,成為領導者。」 「教養孩子不只是It takes a village, it takes time。」二兒子已經進入耶魯大學的林白亮表示,教養孩子無法速成,一定要花時間,需要professional mom,把作母親這個角色當成專業來看待。「這些媽媽的能力是世界級的,她們那麼努力培養下一代,我相信台灣的未來會更好。」 最近,美國已發現e世代孩子不僅生活,連思想及行為模式都和父母那一代大不相同。這個族群越來越封閉,實體的人際互動,逐漸被電子訊號取代。夕陽的絢爛、清新的空氣,這些原本應該從接觸自然而產生的記憶,都從虛擬的多媒體取得。結果,每個人都把自己視為宇宙中心,稍有不如意,就偕同網友自殺。 美國前總統夫人希拉蕊九年前大力主張:讓青少年享有過去社會給予年輕人的環境——具有創意、挑戰和肯定生命意義的成長過程。她在《同村協力》〈給孩子一把鏟子〉一章中寫道:「美國印地安少年成長過程中,都要進行一趟『心靈之旅』,伴隨一位充當精神導師的年長智者。當遊罷歸來時,年輕人變得更堅強,充滿崇高的人生目標和遠見。」 的確,經過去年縝密的規畫、安排、分工、合作,寒假騎完花東縱谷後,每個蟲蟲突擊隊的孩子都覺得自己不一樣了。今年才九歲的郁文,有著驚人的改變。「我以前是說:『媽媽要跟在我的後面,而且要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近哦!』現在我說:『媽媽不要跟在我後面,而且要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遠哦!』」 這些孩子,在父母打造的部落裡,快樂的成長。總有一天,他們會像張貼在卓楓國小牆上的新詩「超級布農獵人」一樣: 我是現代布農小獵人 我要時常去打獵 才有新鮮又豐富的知識…… 希望 有一天我能到世界各地去打獵。

LEGO LAND

2005年06月15日
公開
12

今天的行程是LEGO LAND喔! 一早就北上往LEGO LAND出發,哇!果然是專門為小朋友設計的樂園,大門口明亮鮮豔的色彩一下就吸引了Christine的目光,直拉著爸爸要往裡衝!mini USA-LEGE Land LEGO LAND最特別的地方是它所有的東西,舉凡動物,故事人物等等都是用樂高的積木作成的,真的很厲害,最棒的是它還有一個mini USA,將整個美國用LEGO的積木呈現,栩栩如生。 不過因為LEGO LAND主要是對2~6歲的小朋友,1.5歲的Christine實在是有點小,連坐飄飄河看兩旁的三隻小豬孩有小紅帽的故事都嚇的緊抱媽媽(主要是大野狼做的有些猙獰,還有他們為了營造氣氛放一些詭異的音樂),所以只能讓阿嬤帶著坐小火車跟玩玩積木囉! 它的Playground還有積木遊戲區的積木是隨小朋友玩的,看到這麼多積木的Christine超開心的,玩到不肯離開!我們Christine的玩法主要是將積木分類,而不是組合。LEGOLand 她很厲害喔!因為LEGOLAND的積木種類繁多而且各種系列的積木Size、形狀都不太一樣,她還是可以依大項分類,而且不知道歸哪一類的還會見她想一想後再放進箱子裡,已經有自己思考作判斷的能力囉! 其實玩這些小寶寶的遊樂園,對阿公、阿嬤、姑姑來說是有點無趣又累,不過大家都太愛Christine,看到Christine開心,也就開心了。擁有大家100﹪愛的Christine真是太幸福囉!

當我老了

2005年06月07日
公開
6

"當我老了 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 當我把菜湯灑到自己的衣服上時,當我忘記怎樣繫鞋帶時,請想一想當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 當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你早已聽膩的話語,請耐心地聽我說,不要打斷我。你小的時候,我不得不重複那個講過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進入夢鄉。 當我需要你幫我洗澡時,請不要責備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千方百計哄你洗澡的情形嗎? 當我對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時,請不要嘲笑我。想一想當初我怎樣耐心地回答你的每一個「為什麼」。 當我由於雙腿疲勞而無法行走時,請伸出你年輕有力的手攙扶我。就像你小時候學習走路時,我扶你那樣。 當我忽然忘記我們談話的主題,請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回想。其實對我來說,談論什麼並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聽我說,我就很滿足。 當你看著老去的我,請不要悲傷。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剛才開始學習如何生活時我對你那樣。當初我引導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請陪伴我走完最後的路。給我你的愛和耐心,我會抱以感激的微笑,這微笑中凝結著我對你無限的愛。" 有幸身在四代同堂家庭的媽媽,對這篇文章感觸特別深,看著新生命的誕生、集所有寵愛於一身,漸漸茁壯,未來充滿希望;但同時年老的生命卻正逐漸凋零。一昇一落,正刻畫著人生。 媽媽希望我的薰在接受這麼多人愛的同時,能夠珍惜,當你長大能有所回饋時,千萬不要吝於付出,因為是大家的愛才能讓你成長茁壯,要愛人、要珍惜、要付出。

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

2005年05月30日
公開
7

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 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如果能站在他們角度去瞭解事情,勝於只給予物質的滿足。 女兒在美國唸幼稚園時,曾由學校帶回一張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讀後深感其中有許多重點正是自已需要被提醒的。 這些全非金科玉律卻能使為人父母者重審視自已的角色。 摘記於下,或許也能做為您的參考: 1.別溺愛我。我很清楚的知道,不應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我只是在試探你。 2.別害怕對我保持公正的態度,它反倒讓我有安全感。 3.別讓我養成壞習慣,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來分辨它。 4.別讓我覺得我比實際的我還要渺小。它只會讓我愚蠢的裝出超出我實際年齡的傻模樣。 5.如果能夠,請別在人前糾正我的錯誤。你私下的提醒,會讓我更加的注意自已的行為。 6.別讓我覺得我犯的錯誤是一種罪,它會降低我的人生價值觀。 7.當我說「我恨你」的時候別太沮喪。我恨的絕不是你而是那降在我身上的壓力 8.別過度的保護我怕我無法接受一些「後果」。有的時候我需要經由痛苦的方式來學習。 9.別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時候,我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 10.別嘮叨不休,否則有時候我會裝襲作啞。 11.別在倉促或無意中做下允諾。請記住當你不能信守諾言時我會是多麼的難過。 12.別忘了我還不能把事情解釋得很清楚,雖然有時候我看起來像是有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我不能事事正確無誤的緣故。 13.別太指望我的誠實,我很容易因為害怕而撒謊。 14.請別在管教原則上前後不連貫、不持續。它會使我疑惑而對你失去了信任。 15.當我問問題的時候別敷衍我或拒絕我。否則你會發現我終將停止對你發問,而向他處尋求答案。 16.別告訴我說我的害怕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試著去瞭解便會發現它對我是多麼的真實。 17.別暗示或讓我感覺到你是完美、無懈可擊的。當我發現你並非如此的時候,對我將是一項多麼大的打擊。 18.別認為向我道歉是沒有尊嚴的事。一個誠實的道歉會讓我對你更接近、對你感覺溫暖。 19.別忘記我最愛做實驗,幾乎每天生活中都離不開它,請容忍。 20.別忘了我很快的便會長大。對你來說要和我一起成長是多麼不易的事,但請嚐試一下。 21.別忘了沒有那許多的瞭解和愛,我是不能成長茁壯的,但是我並不需對你說出這點,對不對? 有時候我們身邊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無慮的生活環境而已,他們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經歷」他的成長過程。 有句話說:「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放眼看世界」。 每一位爸爸媽媽不妨抽個空,用心讀讀這份教養子女的備忘錄

現代父母的十件糊塗事

2005年05月30日
公開
11

現代父母的十件糊塗事 一、 想太多:對兒女有過多的擔心,例如:擔心孩子課業跟不上、擔心孩子不適應、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等。 二、 做太多:替兒女承擔太多的責任,例如:接孩子上下學、替孩子拿書包、替孩子復習課業等。 三、 罵太多:情緒遷怒時,不理性的話往往脫口而出,結果挫折了孩子的自尊心,也造成親子關係惡劣。 四、 給太多:無論是物質生活的補償,或是口頭上的讚美,有時候給了太多,造成孩子不知感恩或自我膨脹。 五、 要太多: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結果安排了過多的學習,讓孩子大感吃不消。 六、 玩太少:親子之間太少有趣的休閒活動,欠缺開懷大笑的 共同回憶。 七、 「坐」太少:親子之間少有坐下來聊天談心的習慣。 八、 知太少:可能忙於工作,可能忙於家事,結果忽略現代資訊吸收,親子間只能談些日常瑣事。 九、 愛太少:父母當然關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行動表達上,總 是還不夠具體和明確,使得親子相處上,減少了互動的潤滑劑。 十、 變太少:親子相處模式一成不變,忽略自我省察和不斷調整,以致孩子越跑越遠。 無論如何,儘管我們犯了以上十大錯誤,或只有少數幾項,只要我們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就該慶幸還有成長的空間。

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2005年05月30日
公開
13

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主講人:游乾桂 地點:國語日報社  聽說人一輩子看到一個人一眼只有1/61的機率,今天能與大家見面,希望大家把緣分放在心上,我們好「有緣」,好「惜緣」 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  一張白紙上有個黑點,我們通常都是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我曾經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人,透過對談了解他的成長歷程,發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2名,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易失敗且敗得很慘!  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作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創造力)  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因為我們的腦總是重複在作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的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不同。  現有科學知識在8年內許多都被新的結果推翻,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1904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生;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麻?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曾經有記者問過我,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樂和記得愛我。  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會想到爸爸給過他什麼?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多,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踏車、泡湯、爬山、溯溪的好朋友。 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刷牙、洗臉、罵小孩,晚上是吃飯、沐浴、更衣、罵小孩,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教育的目的歸要一句話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  1.每天忙得像豬,每天作牛作馬(動物)  2.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你的偉大的貢獻只是工作嗎?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作、拚命賺錢,最後是養病。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所欠缺的東西。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生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就對社會無用;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佈分子,也對社會無用。  我有個朋友是醫師,他說他每天開藥時都很掙扎,為了平衡自己,他在開藥的同時,也提供養生資料給病人,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下次別再來。  其中有個養生方法是:天天要運動.好好睡個覺.慢慢吃頓飯  有人一早起來就喝咖啡和茶,難道一早起來還這麼累嗎?不健康的人,脾氣會不好,就不會以身作則。  最近的詐騙事件頻傳,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來這種騙術,如果把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正途該有多好。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會不要充斥著一流而無用的人。  有用的孩子或許他們很質樸,但他們會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內在智慧則指動機(即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  隋文帝至清乾隆總共出了868個狀元,每個幾乎都沒有什麼出息;曹雪芹(紅樓夢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書生:因為曹雪芹的文思澎湃(思考創意取向)因此無法符合八股的科舉制度(記憶取向)  另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興趣作一份工作,很難做一輩子),職業只是努力讀書謀求生活的工作(會想退休);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永不退休),而慈悲就是一種志業,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孩子能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