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祈求人人健康喜樂~阿不不

轉貼:「Smart成長100強 年年命中飆股」

2006年07月04日
Smart成長100強 年年命中飆股

茂迪、宏達電、華寶、立錡都曾榜上有名

文◎Smart智富月刊提供

「股市最佳的賺錢途徑,就是投資一家已獲利數年,並會持續成長下去的小型成長公司。」這是投資大師彼得.林區,在《New Money Masters》這本書中談到的觀念。

確實,中小型成長公司一直都是投資股市倍數獲利的最佳選擇。因此,《Smart智富月刊》每年年中都會推出重頭戲,和台灣經濟新報合作,公布「台灣成長100強」大調查,篩選出成長最強悍的公司,幫助讀者提前布局。

許多創投公司都有個評估鐵則,一家公司最好在成立3年後就開始賺錢,這樣才能確保人才不流失,也證實技術跟得上市場趨勢。同樣道理,當本刊的「台股成長100強」調查邁入第4年,也是成果驗收的重要時機。

讓人驚喜中帶點驕傲,在前3年的調查中,篩選出來的100強個股,不但紮紮實實的命中「股王、股后」,更找到許多檔飆漲數倍的潛力股。

過去3年找出多檔不同領域股王

2003年,我們篩出目前的股王宏達電(2498),該年排行第14,股價僅94.5元;太陽能電池股王茂迪(6244),該年排行第7,股價僅80元;IC設計股王聯發科(2454),該年排行第20,雖然已是市場耳熟能詳的老字號高價股,但當時被挑出來時,股價僅329元。

由於這份調查包含了興櫃股票,該年還在興櫃的工業電腦廠商伍豐(8076),高居排行榜第2名,投資人對這家公司相當陌生。可是,當時不到70元的伍豐,今年最高來到430元,是工業電腦的超級股王。

2004年,宏達電、茂迪、伍豐依舊高居100強排行榜上,股價也繼續上漲。但是,這份篩選名單又另外找到了多檔股王候選人。

該年排行第1的華寶(8078),股價只有50元出頭,現在以高達207元穩居手機組裝股王;排名第7的高僑(6234),當時已經漲過1倍到70元,今年卻一度漲到147元,又是1倍,成為設備股股王。排名第11的立錡(6286),更是今年類比IC的股王。

2005年,宏達電、茂迪出現了800元以上的天價,且漲勢未歇。也許投資人暗中跳腳,深恨錯失了一次賺錢大好良機。但不用擔心,「台股成長100強」調查證實,新飆股年年都有。

這一年,排行第4名的景碩(3189),從70元漲到142元,在南電(8046)掛牌前,是IC載板的股王。專攻小尺寸面板驅動IC的矽創(8016)排名第13,從98元漲到147元;排名第14的奇景,專攻大尺寸面板驅動IC,當時興櫃股價100出頭,後來赴美國掛牌,掛牌價9美元,折合台幣約285元,這兩檔也都是該領域的股王。

嚴密關卡篩選出台灣100強

用來篩選台灣成長100強的標準,雖然項目不算多,但是仔細分析,卻有相當的難度與門檻。我們根據歷年得出的寶貴經驗,再做細微的調整與修正,今年的篩選方式分成兩個關卡:

第1關:
1.年營收連續3年正成長
2.年稅後盈餘連續3年正成長
3.股本小於100億元

股本小於100億元,是中小型股最基本的條件。連續3年都要成長的關卡,其實已是相當高的門檻,這代表財務結構不穩定、成長性波動較大的公司,就無法入榜。

第2關:
1.連3年營收複合成長率
2.連3年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複合成長率
3.前1年營收成長率
4.前1年稅後盈餘成長率
5.前1年股東權益報酬率

我們運用這5項財務指標,將第一關篩出的公司再來做排名加分,以各單項排名名次作為加分基準(例如第1名得1分、第2名得2分,以此類推),5項積分相加即為總分。分數愈低者,表示排名愈前面。

其中,營收成長是企業最明顯的成長標竿,而股東權益報酬率,代表能為股東創造的獲益率,是投資之神華倫.巴菲特最重視的指標;用過去3年的資料統計,則能確保一家公司的業績持續性,配合單看去年的表現,較能看出一家公司的近期爆發力,可說是遠、近兼顧。

雖然市場有句箴言:過去的績效不保證未來的獲利,但正如群益證券副總辛日祺說,「要預測未來3年成長性,得先看過去3年表現。至少能知道,這不會是一檔地雷股。」總計這次調查樣本共1443家,包括上市公司693家、上櫃公司513家、興櫃237家,網羅了所有具成長性的好公司。

不需單押股王,買其他小飆股也能大賺

投資股王宏達電,3年能讓投資人賺10倍,這是史上難得的紀錄。不過,我們不必強求非要買到股王,或是非要大賺10倍不可,只要能從100強當中精選出潛力股,上漲幅度有3、5成,創造的績效依舊亮麗。

日前被日盛投信挖角的基金經理人李佳欣,是最佳例證。他到日盛之前的代表作,就是就是去年全台基金績效第1名的華頓中小型基金,創下1年績效104%的傲人記錄。

更讓他驕傲的是:「我的持股組合裡,並沒有宏達電、大立光、茂迪等市場皆知的高價股,而是精選其他高成長中小型股。」李佳欣說,他也曾經在120元買過宏達電,不過因為智慧手機市場剛起步,不確定性較高,因此不到200元就賣出。

但他不曾後悔這個決定,因為藉由布局其他中小型股,仍獲利滿載。例如他逢低買進過景碩,還有去年排行第66名的華宏(8240)、第81名的長華(8070),都得到豐厚的報酬率。

因此,本刊藉由「台灣成長100強」的名單揭曉,不僅瞄準了下一檔股王,更為讀者一一挑出高速成長飆股,讓投資人能率先布局,創造安心的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