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祈求人人健康喜樂~阿不不

轉貼:「台股贏家,教你操作台股基金」

2006年07月18日
台股贏家,教你操作台股基金

4大賺錢基金經理人指點下半年賺錢策略

文◎Smart智富月刊提供

2005年台股加權股價指數僅小幅上揚6.66%,但是整體國內股票型基金卻為投資人創造了平均40%的報酬率,不僅打敗大盤,而且還大幅超越。看今年以來截至5月底止的表現,台股大盤上漲4.56%,171檔國內股票型基金平均報酬率7.34%,但排名Top 10的基金報酬率,都在15%以上,展現國內股票型基金的攻擊力道。

要像今年以來、5個月期間就賺進15%,前提就是挑對基金。一檔基金績效好壞,繫於基金經理人的判斷與操作策略。面對台股5月以來的大回檔,及市場雜音逐漸升高,我們邀請到中長期績效都備受市場肯定的4大基金經理人,解析下半年行情及最佳布局策略。

彰銀安泰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蔡純芬:選擇悲觀時進場,有機會大賺3∼5成

今年市場最擔心美國聯準會若升息過頭,對美國乃至於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率將造成傷害。從產業面來看,電子股的旺季需求能見度偏低,一旦今年8月市場對其預期落空,不排除指數會在電子旺季真正來臨前來個回馬槍,屆時便是其最佳買點。

電子股中,包括4D產業(LED、LCD、DRAM、低價PC零組件)與網通都可留意。LED具環保概念、體積小等利基,有機會搶攻小尺寸LCD市場;至於LCD族群,儘管多數外資券商預期面板景氣將於6月落底,但以過去2年面板股價皆在10月才落底看來,第3季不宜過度樂觀,等到降價刺激需求效應提升後,對旺季行情才有助漲效果。

DRAM在下半年進入PC旺季,加上微軟Vista新作業系統上市後帶動的換機潮,將有表現機會。而低價PC零組件,很有可能複製低價手機去年在新興市場的情況,儘管毛利率只有6%,但因需求量大,對上游零組件業者是一大利多。

整體來看,下半年電子還是居主流,但資產、觀光及其他類股可望接棒,以台股過去10年指數平均波動率52%(即漲幅與跌幅合計52%)來看,積極投資人可選擇在大盤相對低點,也就是市場瀰漫悲觀氣氛時分批買進,有機會年賺3~5成。

統一奔騰基金經理人-尤文毅:2個月內布局,賺下半年電子旺季題材

國內電子股從去年到今年4月為止,已走了1年半的多頭,但因負面訊息增多,手機需求不如預期、面板存貨上揚、PC需求減緩,5月起便少有表現。

國際環境改變、國內政爭問題、電子景氣走疲因素夾雜,國內股市需要一段時間整理。特別是國際低利率、弱勢美元的情況不再,調整期持續的時間需視這2個指標,何時再反轉。

電子產業調整快則一季就可結束。可觀察7月Intel CPU大降價的效應,是否帶動PC需求回升,加上緊接而來的返校採購效應(back to school),以及聖誕節旺季需求,電子業應有機會傳出好消息。

事實上,從5月電子股修正以來,不少股票本益比都跌到今年來的低點,僅約10倍,以長線投資的角度來看,介入風險小,特別是電子產業下半年通常比上半年來得好,可逢低找買點。

可以留意的產業包括受惠Intel CPU降價刺激需求的PC族群,第3季、4季熱賣的遊戲機,及明年換機需求最大的LCD TV相關零組件。而在這2個月布局電子股,有機會賺到下半年電子業旺季的題材。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尹乃芸:7月下旬,基金投資人進場好時機

今年PC淡季若能複製2004年第4季走勢,受股價投資價值浮現、外資買盤推升下開始走強,將是較好的情況。

其實現在產業調整速度相當快,目前看來LCD TV銷售不如預期,面板出貨量甚至比終端TV出貨台數要高達1.5倍。但是可以觀察7月下旬,一線大廠如Sony、Sharp、Panasonic的降價幅度,如果能由目前的1吋1,300∼1,800元往1吋1,000元台幣的價格貼近,市場買氣將引爆。如此,面板相關產業下半年還是不看淡。

另一個可以留意的為手機零組件。現在市場雜音來自新興市場庫存升高,但以往經驗來看,上半年通常是消化舊機、新舊機種交接,下半年才是新機銷售高峰,特別是國內不少手機零組件廠商在全球市占率都很高,只要第2季季報數字不差,下半年旺季一定會繳出更好的成績。因此可觀察第2季季報,選擇質優的標的布局。

短期來看,整體股價下滑幅度大、量能下縮,沒有必要跟著市場殺低,也別期待很快有所表現。目前指數上漲是反彈非回升,可續抱股,但空手者最好等LCD TV買氣增強、PC庫存調整告一段落等訊號明朗再加碼,約在7月下旬。

富邦高成長基金經理人-高崇文:明年展望若樂觀,台股新高點會在第四季出現

去年以前,電子股備受壓抑,因此2005年走出一大段多頭行情,但主升段後,今年個別產業差異大,隨便押、隨便賺的時機已經過去。

其實當台股漲到7400點,以台股總市值除以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數字來看,已達到1.5倍的相對高點。而從電子產業的循環來看,在6∼7個季度的成長後,循環已達到高峰。這時就要找尋還有高成長機會的產業。

LCD TV想像空間大,只等價格調降,長期成長性沒問題。面板相關產業,股價修正已達到1.5倍股價淨值比,離歷史低點的1.3倍不遠,可以確定的是,面板廠商股價往下空間有限,但無法預期向上翻揚還需等多久。

另一個有高成長機會的產業便是遊戲機,隔了3年才出產、加上功能差異性大,市場需求可期。最後則是受惠利率調升的金融相關類股,當銀行打消呆帳的動作繼續、消金問題告一段落,就是最壞的情況已過去,金融股有機會穩健上漲。若樂觀預期明年,台股預計第4季有機會創新高,但隨著時間及產業變化,還是須緊盯最近財務數據調整投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