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祈求人人健康喜樂~阿不不

文章分享:「付出,更能看到自己的擁有」

2010年12月23日
付出,更能看到自己的擁有


當你幫了他,他會心存感念,之後他也會想幫助人,這樣,愛就會蔓延開來,這對社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文=陳舒榆 攝影=黃念謹
一手打造喜悅集團旗下美髮美容版圖的黃馬琍,天生擁有對美的敏銳直覺,不僅是同業眼中的大師級人物,也是無數知名藝人信賴的專業造形師。一向熱愛工作的她,無論何時都有著馬力十足的衝勁。但或許你不知道,在她女強人的耀眼光環背後,因著信仰,已大大改變她的人生觀。
眼前的黃馬琍,臉上永遠掛著喜樂的笑容,接觸信仰十多年來,她發自內心感謝神的恩典,讓她的事業、生活、人際與家庭關係獲得正向的改善;也因為虔誠的信仰,讓她開始懂得「分享」能彰顯事物的價值,更能藉此傳遞出無數美好而豐沛的生命力量。於是,在行有餘力之時,她誠實奉獻,幫助周遭她看得見需要被幫助的人。

喜樂笑容下的堅韌
小時候因為家境貧寒,黃馬琍有著一段相當坎坷的成長經歷,但她並無怨懟,反倒磨練出她日後的堅韌性格;長大後,一路從洗頭小妹,努力不懈地在美髮造型界闖出名號,看似就此順遂,卻曾因一時挫敗,而深陷憂鬱無法自拔。「我當時憂鬱到沒辦法跟人說話,要是有人跟我講話,我會躲起來,因為我會害怕,會一直陷入憂慮及恐懼的情緒裡。」談起那段憂鬱過程,黃馬琍至今還是很難忘。
直到接觸信仰,在神的導引下,黃馬琍親身體驗到無數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實見證。「我生命中的神蹟奇事,多到不會有人相信,甚至還可能發出『怎麼可能』的驚嘆。像在米蘭,我急著趕往某個地方,但時間快來不及,我就站在安全島上,開始低頭禱告,事情馬上有了轉機。」黃馬琍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被神巧妙地動工,感念地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於是更加勤跑教會傳福音,希望發揮影響力去幫助更多社會上需要被照顧、被關懷的人們。
而在她眾多的親身見證中,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兩年多前她站在臺上做見證,突如其來的昏眩,嚇著了在場所有人。送到醫院急診後,診斷出是腦血管破裂。清醒後的黃馬琍,發現自己的右手、右腳居然不能動,病情一度嚴重到醫院發出病危通知。「但我現在為什麼能動?還這麼健康地到處跑。醫生說他醫治過六千多位病人,沒有一個能像我好得這麼快,那這是誰的功勞?」她將這如同神蹟般的康復痊癒,感念地歸功是神的恩典。
或許有人會認為黃馬琍是個宗教狂熱者,但她引用《聖經》上的一段話回應道:「信,乃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意思是,你只要相信神的恩典,相信神會動工,那麼神的幫助就會出現,你就會看見恩典。而這般對神的「相信」,就如同你堅定「明早太陽會從東邊升起」的道理一樣,即使事情尚未發生,但你仍對這件即將要發生的事實深信不疑。憑著這股信念,黃馬琍在宗教裡找到慰藉,也給了她不同的人生志向。

感恩回饋下的獲得
訪談時,黃馬琍多次提及自己相當感恩神把她救了回來,因著神的恩典,讓她發自內心感恩、感激,永遠要回饋需要幫助的人。所以,有別於一般人會有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才開始布施行善的觀念,黃馬琍認為行善可分階段進行,在能力所及之下貢獻己力,即使經濟狀況不允許,真心付出關懷也是一種有力量的幫助。像她一到周末假日,就會前往不同教會做見證、傳福音,告訴人家發生在她身上的神蹟奇事,進而幫助那些身處黑暗邊緣的朋友們,讓他們的內心泛起安撫與激勵的漣漪。
「你施捨的時候,別讓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篤信宗教的黃馬琍引述《聖經》中的一段話,謙虛地表示默默行善是她的原則,也強調自己所做的並沒什麼了不起,她只是用感恩的心去分享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甚至認為自己還做得不夠。因為在她眼下,那些幫助過的公益活動、弱勢團體或教會裡的兄弟姐妹們,都是值得幫助的;如此,才能將愛傳遞出去,讓這社會充滿著無私奉獻的愛。
從近期的伊甸孩童義剪、「張老師」文化的「微笑天使專案」、資助多場公益演唱會等,會發現黃馬琍並非只關注在同一弱勢議題上,她表示自己會先觀察這個活動或機構本身的援助是否已經足夠。「做愛心、做公益時,我看到那些人,會發自內心感覺到痛,像我看到『微笑天使專案』的罕病兒資料時,就很感動,所以我想去幫助真正需要的人,他們能真正得到幫助,這個比較重要。」如此善不欲人知的胸懷,也進而影響到她周遭的親友,甚至是公司同仁們。

微笑知足下的幸福
「一個人若不知道自己很幸福,再幸福,還是不會感到快樂。」長期奉獻教會的黃馬琍點出現代人普遍欲求不滿的通病,經常埋怨不足、覺得生活過不好,但這樣不滿足的心態,就算獲得再多也不懂得感謝,就相當可惜了。若是能體悟知足和感念後的心情獲得,人自然就會發自內心感到幸福。
助人為善,內心會感到喜悅,所以為了幫助更多的人,黃馬琍對周遭人事物所付出的關懷從不間斷。「每一次的回饋與幫助,只會讓我更感恩我所擁有的。尤其當你幫了他,他會心存感念,之後他也會想幫助人,這樣愛就會蔓延開來,這對社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像是黃馬琍把「微笑天使專案」的兩百套有關罕病兒的書籍,發給集團內七個分部的同仁閱讀,就是希望他們能明白在這社會上,有許多人需要被關懷、被幫助,也要懂得感恩自己現階段的幸福。
不僅如此,黃馬琍也希望公司同仁們能常保樂於助人的良善性格,所以伊甸義剪時,她就親自帶領同仁陪孩子玩、幫孩子剪頭髮,藉著主動付出關懷,瞭解自身的幸福,也讓同仁領會到在服務客人時,別整天喊累,要帶著愛心服務,要想到在這社會上,還有這麼多比自己辛苦、還要可憐的人存在。
適時讓同仁有「警醒、感恩、感謝」的公益接觸,是黃馬琍對集團所肩負的企業責任之未來理想,她也期許自己未來能再幫助更多的人,讓愛永不止息。

《黃馬琍小檔案》喜悅集團董事長。鑽研美髮美容業近四十年,秉持對美的執著,不斷自我突破、自力學習,一手建立起自己的美髮沙龍連鎖店。人生經歷無數風雨的她,是位虔誠的基督徒,十年來以自身經歷做見證,展現出對生命的熱愛,在她身上永遠能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喜樂之情。